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_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_周均平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_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_周均平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_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_周均平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_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_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SHANDON G TEACHER S 'UNIVER SITY (Hu man iti es and Social Scien ces )2002年第47卷第4期(总第183期)

2002 Vol .47 No .4(General No .183)

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

———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特殊的情感关系。“黄金时代”史前研究为其奠定了史前史的发生学基础,“归依体验”理论为其提供了审美心理学的印证,“回归自然”的主张和实际行动为其出具了历史实践证明,著名思想家的代表性论述为其积累了极富启迪的思想资料。

关键词:自然美;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黄金时代;归依体验;回归自然

中图分类号:B83-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2)04-0028-04

*收稿日期:2002-04-20

作者简介:周均平(1954— ),山东临沭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自然为什么会美或自然美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是美学难题中的难题,焦点中的焦点。如果说美的本质是千古难解之谜,自然美问题是美学的危险三角区或“大绊脚石”(朱光潜语),那么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为什么美则被称为“阿喀琉斯的脚踵”,每一种美学观点或美学体系都会在这个问题上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种种自然美理论中,比较而言,社会实践派的“自然人化”说具有更大的理论适应面和阐释度,是此前国内影响最大的自然美理论。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对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为什么美的阐释仍然过于笼统,仍然无法说清楚为什么自然“天然”地使人感到美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面临重大转变、世界走向环保──生态世纪的宏观背景下,“自然人化”说就显露出更大的理论缺陷并遇到更严峻的理论挑战。本文无意全面评析诸种观点,仅就以往种种理论,特别是“自然人化”说程度不同地忽略了的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略述己见。

我们认为,人本来就是自然,与自然原本就是统一的。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当人类从大自然中站立起来,获得自身的定性以后,仍然对自然存在着依赖关系。人从自然走出来,最终落叶归根,还要回到自然中去。可以说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和归宿,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永恒故乡。自然美在血缘纽带的意义上,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犹如孩子与父母,游子与故乡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由血缘决定的自然而然、发

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性的情感关系,或者说本原性和谐。人走出自然以后,通过欣赏自然美,不断地回忆、保持、加深、扩展人与自然的这种本原性和谐。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人们“欣赏自然美有一种归真返朴的感受,有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喧嚣,洗净人世烦恼的心旷神怡的体验。只有面对自然美的时候,人们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如果说,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纽结,在社会的网络上被撕碎了的话,那么在自然中他重新被缝合了;如果说,人在社会阶层的挤压中被削平了的话,那么在自然中,他复又膨胀为一个四维立体的生命存在。正是在自然的怀抱中,人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全部的、天然的乐趣。他以一种独立完整的人格与大自然对话,他真正体验到

是一个自主的、具有完全生命力的人。”[1](P185-186)

这是决定自

然对人之所以美的重要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论析。

一、“黄金时代”史前研究的证明

关于史前原始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美学界通常把它视为疏远的、异己的、敌对的。引以为据的主要是两个论据。一是史实依据,即一般文明史、社会史、文化史所描述的:原始时代原始人本质力量低下,劳动工具极其简陋,生活极为艰苦,因此不得不集群过活,他们寿命短暂,疾病和大自然经常袭击他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己的、敌对的状态。一是理论依据,即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理论家的论述。引用最为广泛最为著名的有两段话。一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所说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2](P81-82)一段是俄国大文豪高尔基所说的:“在环绕着我们并且仇视着我们的自然界中是没有美的。”[3](P43)这些论据遍布相关教材、专著、论文,多年来被视为不可移易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对原始文明、文化越来越强烈的关注,随着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的深入探索,有学者对此表示异议并提出原始“黄金时代”的观点。他们认为一般文明史描述的上述情况,作为文明人的常识缺乏科学依据。因为它所揭示的只是原始文化的部分情况,或者说只是原始文化后期所发生的情况,是“黄金时代”消逝后的情景,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文明时代对原始文化的一种不全面的或歪曲的认识。经典理论家的论述,对我们认识原始文化的特定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及特点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但它也同样不是对原始文化、原始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及特点的全面性、整体性的概括。随着考古学对史前文明大门的敲击和深入探索,人们愈来愈感到:人类历史比我们过去所设定的要更加漫长,在很久以前,存在着一个非常漫长的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的黄金时代。可以把黄金时代设定为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它的分期可粗略划分在工具、知识之前,是智慧很不发达,人主要依靠自然生存的阶段,即在旧石器时代以前或新石器早期以前,向上可追溯到人类最初的地平线。在整个黄金时代,智慧和文化进步非常缓慢,因为优裕的天然环境始终不需要它们。整个原始社会发展的漫长也与其智慧不发达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人类300万年的历史中,竟有99%的时间是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这漫长的人与自然相和谐,没有矛盾和斗争的岁月里度过的。而黄金时代的消失,本质上是因为人口的压力和天然生活资料的匮乏。[4](P44-50)这个黄金时代,在西方文化学中已经得到初步证实。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其所著《文化的起源》中为我们提供了黄金时代的珍贵史料,描述了其部分风貌。哈里斯首先这样批评道:“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按:即指有高度文明教养的人们)夸大了所谓野蛮人的物质贫困……他们把旧石器时代描绘成充满恐惧不安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白天汲汲于寻觅食物,夜晚则躲进毫无舒适可言的岩洞,蜷缩在火堆旁,洞外到处是巨齿虎。只是在我们的`野蛮人'祖先发现了种植农作物的秘密后,他们才有足够的闲裕在村庄里定居,盖起了舒适的住房。也只是在此时此际,他们才能储存食物,有时间去思考和创造。”[5](P1)但这都是文明人的误解,事实恰与此相反,“对公元前3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进行考古获得的证据清楚表明,当时猎人享受着相对高标准的舒适和安全”。[5](P5)在捷克斯洛伐克所发现的两万年前的圆形地面冬季居室,是“……用厚密的兽皮铺地做床,还用大量干兽粪或附连油脂的骨头做燃料取暖,在许多方面,这种居室的舒适超过了当代城市中心的公寓。”“至于处于饥饿边缘的说法,这同从旧石器时代各种屠杀场地积存下来的大量兽骨真是大相径庭。在欧洲和亚洲,大群的长毛象、马、鹿、驯鹿和野牛到处游荡。……猎人自身的遗骨残骸证明这些人的营养状况非常之好。”“那种认为旧石器人为了糊口终日劳作的观点现在也显得荒唐可笑了。……每个布须曼族(按:即当代南非一处于旧石器阶段的部落)成人每天用不了3小时就足以获得有丰富蛋白质和其它基本营养的食物。”[5](P6)而当代“美国农民每周干五六十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按布须曼人的标准,他们吃得不坏,但显然不能说他们有什么闲暇余裕。”[5](P7)至于疾病,“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病后康复的比率可能极高。至于多数致死的大传染病,如天花、伤寒、流行性感冒、淋巴腺鼠疫、霍乱,只是在人口极稠密的地方发生。……在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中,甚至像疟疾和黄热病这样的瘟疫可能也不很严重,因为猎人喜欢住在干燥开阔的地方,而上述疾病是在卑湿之地大肆蔓延”。[5](P10)原始时代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都小得多,“任何人类学家都能说出一些据说从未进行过战争的`原始'民族的名字”。[5](P27)所有这些,都可看做黄金时代的部分风貌。而作为我们有关社会发展史的那些常识想法,实质上只是到了人口压力增大,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天然生活资料匮乏以后出现的情景,而它们已是黄金时代消逝后的事情。因此,不能将它看做原始时代的整个过程。

在我国,“黄金时代”也不无根据。据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我国早期人类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优越的。如我国的元谋人,“根据元谋人时代的动植物化石推测,在170万年以前那里气候宜人,山麓、水边生长着针叶林和阔叶树,有犀、象、鬣狗、剑齿虎、云南马、爪蹄兽类出没其间。元谋人在这里猎取兽类、摘取果实,并以棍棒挖取植物根茎谋生。他们以天然的石英打制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之类的工具。……元谋人文化生动地证明,元古人类的文化创造无不和他们生活的陆地环境直接相关。这些最原始的文化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契合,是无需什么中间变量的。”[6](P203-204)这种人与自然的契合,使人的一切行为也都变成了自然的。历史发展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阶段,华夏民族的祖先仍有一个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量充足、动植物密集的生存环境。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在考察中国上古神农、黄帝两部族起源时,指出当时中原一带存在着的大量的沼泽为黄帝部族的农耕和神农部族的狩猎提供了优越环境。而这些湖泊,则很可能就是第四纪冰川留给人类的厚礼。第四纪冰川虽破坏了人类的黄金时代,却使人类走上了文明之路。而黄金时代在我国的消失,也同样是由于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匮乏。[4](P46-53)

当然,上面所引史料和研究成果只是初步的,对史前“黄金时代”的确认,尚待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更深入更扎实的研究,尚待获得更多更可靠的史料。但无可怀疑的是,近年来史前史、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深层精神分析心理学及神话原型批评研究的大方向和总趋势越来越倾向于、有利于对“黄金时代”的认定。即使“黄金时代”难以确认,上文所引的史料及相关研究成果也已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关于“黄金时代”的史料和研究,为人与自然的

本原性和谐观点的确立,奠定了史前史的发生学基础。

二、“归依体验”审美心理学的印证

现代心理学及审美心理学的“归依体验”理论,为人与自然的血缘纽带或本原性和谐提供了审美心理学的印证。“人生思旧日”,“性本爱山丘”,向大自然和童年的归依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要求。大自然的质朴、浩瀚、深邃、丰富、生动,童年的幼稚、纯真、自然、浪漫和理想化的生活经验,在人的深层记忆中总是充满温情和韵味,让人魂萦梦牵,难以忘怀。如前所说,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从审美角度说,是一种犹如孩子与母亲,游子与故乡的特殊情感关系。而情感体验的需要,是通过向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记忆的回归和再度体验实现的。每个人的生活总有过美好的时光,有过鲜活的幸福体验,对于那一段生活的生理感受记忆、心理感受记忆和形象记忆都成为永远留在心中的经验记忆,乃至沉入无意识层中。通过审美的方式,摆脱现实功利的干扰,在静观与回忆中,重新返回那种幸福的愉悦经验,全部身心都在这一刻的幸福体验中受到感动,得到滋润。归依体验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超越阶段出现的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体验状态。它源于人类对于现实存在状态的拒斥,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寻,表现为向大自然和童年美好的生活记忆、经验记忆的回归,既具有指向过去、指向心灵深处的情感记忆的特点,也有向上超越的性质。因为向自然、生命和童年的归依体验都既体现了主体对现实生活状态的拒斥和超越,对生命的把握和对人的存在的本真状态的归依,也体现了主体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叩问,对一种美妙、完满的生活状况的追求,具有鲜明的理想性。就是在这种体验中,心灵的创伤得到抚慰,情感的焦虑得到缓解,现实的缺失得以弥补,从而不断巩固和加强了这种特殊的情感关系。美国学者李维在《现代世界的预言者》一书中劈头就说:所有西方的文化,都萦绕于对先前黄金时代的回忆。大诗人歌德在《浮士德》中也感叹过: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无非是祖先盛世的凄凉的余响。在中国对这种归依体验表达得最有代表性的似乎是庄子的《庄子》及其对所谓“建德之国”、“至德之世”等等的生动形象的描绘: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忘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

(《山木》)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矣。(

《箧》)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世。(《盗跖》)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

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马蹄》)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于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

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我们能放弃过去那种“下层平民的幻想”或历史倒退论等之类的定论,而从原始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重新观照上述文字,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绝不是凭空想像而来的,而是一种追忆逝水流年,是一种对人类童年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虽然其中可能有错漏、障碍和改头换面,但绝不能视为“幻想的产物”。虽然这个黄金时代,由于其智慧、文化的鸿蒙未辟,而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但在庄子的“回忆”中,我们也能大约推断出它就是从动物到旧石器时代这漫长的洪荒岁月。虽然其中许多具体的史料尚待发现并找到与庄子历史逻辑的联系,但从上述线索看,庄子描述了从黄金时代到文明时代的人世沧桑,庄子的智慧正是黄金时代在中国兴衰消长的直接产物。庄子智慧中最重要的自然概念,并不像我们现代人所断定的是什么纯物理世界的一种状态,而应该是人类与自然在黄金时代中达成的第一次和谐,它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自由的对象世界,第一个精神家园。在这个意义上,《庄子》就是对已逝去的黄金时代的回忆和寻梦。[4](P52-54)这种归依体验就其心理实质而言是对人与自然本原性和谐的想像式回忆。

三、“回归自然”历史实践的昭示

这种归依体验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思想表现和历史实践,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上频繁出现的“回归自然”的理论主张及其现实行动。罗素在《我的信仰》一文中曾指出:“人们应该依照自然去生活———这种观念循环往复于各个时代,虽然总有不同的含义”。[4](P107)就中国来说“回归自然”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在老子那里,复归于朴,就已开回归自然之先河。汉代张衡作《归田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倾向。魏晋以降,以被称为“天下第一隐逸诗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为代表的流连田园、徜徉山水的生存方式,几乎已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独善其身的生活情态的一种写照。它既是中国古代特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产物,也植根于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在西方,从卢梭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再到当代生态人文主义,回归自然的呼声愈来愈高亢。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回归自然”风起云涌之日,大都是自然过分“人化”,人性大为异化,社会环境极度恶化之时。虽然如罗素所说,回归自然所指的自然的含义随历史、时代、民族的不同而多有变化,但就其本质来说,它“传达了一个回归和向往从本源中吸取力量的鲜明意向”[7](P182),“是一种人性的呼唤,它呼唤着应该属于人而又被人自身忽视的那一切人的东西”。[4](P107)它昭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人应该依照自然去生活。它包含了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和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能在根本上与自然相违背的思想内容,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

求。为什么“回归自然”的观念和历史实践循环往复于各个时代,而且愈演愈烈呢?我们认为其根本动力、内在的深层依据就是那割不断的血缘纽带或本原性和谐的特殊情感关系。它犹如孩子生来几十年不知生母,一旦知道,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路途有千难万险,也会昂然前行,投入母亲的怀抱。而且离之愈久,思之愈深、愈切。这是人与自然的血缘关系或本原性和谐的历史实践证明。

四、著名思想家代表性论述的启迪

在中国,关于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论述比比皆是。不过,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道家的思想。道家认为,自然是创造生命的本原,是人和万物的母亲,人的生命应该与自然的生命融为一体,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亲如母子的关系。老子说:“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8]老子此话,本意是论道与万物的关系,但在老子那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根本特征或最高境界是“自然”或“法自然”。在这个意义上,道就是自然,自然亦即道,二者二位一体。甚至可以说,自然是道的根本、道的灵魂、道的最高境界。因此,应该说此话包含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生存于自然之中就应该遵从自然的规律,人类要像婴儿复归其母一样,返朴归真地回到自然慈母的怀抱中,这样才能找到一个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和谐环境,实现生命价值的理论内容。道家的这种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强烈依赖,体现了人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高度关心。根据中国古代的自然人文主义,尤其是道家的自然人文主义的观点,自然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天道的自然是人道的社会的根基,也是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效法的榜样。人类只有与自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在世界中找到一个值得依赖的最深刻的根源,找到一个安顿精神和生命最适宜的精神家园。这对于处在生态危机中的现代人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非常严正的劝告。当然,这种自然人文主义过分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同一,追求完全顺应自然,融于自然,最终压抑了人的创造才能的发挥,限制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无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在共同进化水平上的更高和谐,则是我们要辩证扬弃的。

在西方,看到这种关系的也不乏其人。康德认为,自然美优于艺术美之处,在于它的“直接”性。人们鉴赏艺术,常常有某些“社会观念”介入进来,但鉴赏自然美则不会。因为人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只要人没有完全堕落,而葆有一颗醇化的心灵,自然就会时时打动他。因此,当一个人由艺术美转向自然美,惊赞一朵野花,一只鸟,一只草虫的美的形体时,“我们会以高度的尊敬来看待他的这一选择,并且肯定他的内心具有一美的灵魂”。[9](P114)席勒也从理论上指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他说:人对于自然,总是充满了爱与尊敬的感情。一个具有优美感情的人,只要他在明朗的天空下散散步,就能够体会到这一点。至于诗人,那更是一直从自然那儿得到灵感的。“即使在现在,自然仍然是燃烧和温暖诗人灵魂的唯一火焰。唯有从自然,它才得到它全部的力量;也唯有向着自然,它才在人为地追求文化的人当中发出声音。”[10](P489)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的“情感先验”(the affective a priori)理论,更充分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这种本原性和谐关系。杜夫海纳将康德的先验概念作了扩展,即将先验从作为感觉和知觉的条件扩展为作为一个世界能被感受的前提条件。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可以得到审美经验,就在于主客体之间存在共同的情感先验。显然杜夫海纳用情感先验这个概念,表明的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这种先验的和谐关系,被杜夫海纳当作审美经验赖以发生的基础,当然也是自然美的审美经验赖以发生的基础。它是在真理的符合之前的和谐,是人与世界的一种预在(前在)的和谐。在杜夫海纳看来,人与世界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人与世界的和谐,特别是当世界仅指艺术世界的时候,实际上仍然是人跟自身的和谐,实际上还是人跟自己打招呼。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同了。由于自然遵循彻底的必然律,同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整个超越人自身的立法,而仿佛是上帝的安排,是一种天命。杜夫海纳说:“在这世界里,人在美的指导下体验到他与自然的共同实体性,又仿佛体验到一种先定和谐的效果,这种和谐不需要上帝去预先设定,因为它就是上帝:`上帝,就是自然'。”[11](P51)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是自然或者说造化(Nature)所规定了的。只是由于人类理性的觉醒和不断超越,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审美经验,尤其是对自然的审美经验有助于我们重新回到这种原本的和谐状态。自然美的现代意义,正在于它能诱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性的和谐状态。[12](P67-68)杜夫海纳的论述,虽有某些神秘色彩,但他所指出的这种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对我们认识把握人与自然的血缘纽带及其对人与自然、包括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影响,却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5][美]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7]王杰.审美幻象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老子:第52章[M].

[9][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0][德]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

[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1][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12]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下转第41页)

超出现实利害的情感生活是形式美感的重要特征。按照罗杰·弗莱的说法,审美情感只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情感。审美情感是形式化了的情感。这种美感陶冶有助于使人的精神不再拘限于实际利害的束缚之中,通过形式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个人化的超常形式”的艺术,为人们打开了心灵自由的窗子。

参考文献:

[1]陈渊明.毕加索、马蒂斯论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2][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984.[3]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4][英]捷克·德·弗拉姆.马蒂斯论艺术[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

社,1987.

[5][英]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社,1979.

[6][美]杜安·普雷布尔.艺术形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7][德]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C].北京:人民美术出

版社,1980.

[8][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Formal Aesthetic Sense:From Normality to Supernormality

Zhao Q ingu o

(Department of Fine A rts,Shandong Teachers'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4)

A bstract:Formal aesthetic sense study of visual art is a study of the noumenon of fine arts.It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a yers of differ ent nature,that is,normality,abnor mality and supernormality.Normality,whose structural featur es are natural,real,traditional,standard and style-prevailing,is the base.Abnormality as a deconstruction of nor-mality require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a probe into as many forms as possible,which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one's think-ing style and aesthetic taste.Supernor mality,whose goal is to reconstruct“a personalized supernor mality”,is a personal-ized integration of both abnor mality and normality,and it takes the commanding ground in visual art.

Key words:form;structure;normality;abnormality;supernormality;integration

责任编辑:翟得尧

(上接第31页)

On the Original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Nature Is Beautiful

Zhou Jun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Shan do ng Teachers'University,Jinan,Shando ng250014)

A bstract:Various theories on

B eauty of Nature,especially the theory of“humanized nature”,have more or less ignored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nature is beautiful:the original har 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inly decided by man's strain,it is a special aff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which is natural,intrapersonal,self-evident,and almost instinctive.Research on the prehistoric“Golden Age”establishes for this relationship the generant foundation of pr ehistory;the theor y of“inclination experience”offers for it the aesthetic psychologic c onfirmation;the claim and action of“returning to nature”produces the evidence of historic practice;representative dissertation of distinguished thinkers accumulates the edificatory ideological materials.

Keywords:Beauty of Natur e;original harmony bet w een man and nature;Golden Age;inclination experience;r eturning to nature

责任编辑:翟得尧

我对美的理解

我对美的理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进行审察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 我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是一门非常深奥而又纯粹的学问。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爱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研究美的能力和天才。审美和美学根本就是两回事,审美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美学则是对这种生活现象作哲学的追问。美学最初隶属于哲学,后来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美学是跨学科,涉及到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种学术门类,作为研究,它需要深厚的学术修养,特别是哲学的功底。但现状却是,到处都有美学,美学研究的队伍之庞大和美学著作以及文章之多,让人望洋。 有服饰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教学美学、文化美学、装饰美学、体育美学等,各种大的美学门类中又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小的美学门类,如体育美学中又具体有足球美学、篮球美学、舞蹈美学、围棋美学等。现在似乎只差“吃饭美学”、“解溲美学”之类的了。但读这些美学论著,我们除了看到一些美学的术语和概念以外,根本就看不到哲学。我们看到,有些甚至写了多本美学专著的学者,对哲学其实一无所知。有的美学论著谈的根本就是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对现象的体会,不过借用了美学的外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深度可言。这里附带谈一下我对实践美学的认识。我认为,实践美学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国内其它美学派别相比,最具有理论阐释功能,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缺憾。弥补实践美学缺憾的关键,我认为并不是宣布要“超越”或“否定”它——任何想超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一、辨证的自然观 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自然辩证法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答:⑴人与自然的二重化趋势:积极性——消极性。自然界存在着再生能力,能及时地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有限影响。 ⑵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问题。A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掠夺强度增大,资源严重短缺,包括再生和非再生资源。B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C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人与自然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和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总需求量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还得依赖于人工自然的不断拓展。人工自然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既是造成人和自然矛盾的之间根源,又是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矛盾的直接手段。 ⑶协调措施:A建立人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观念(泛爱万物天地一体),B利用现代科技对自然界进行修复、重建,C建立社会规范,实行行为控制,如法律条纹、法律制度;道德伦理、生态伦理。 2、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3、如何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答:(1)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维持着生存,求得发展。人是迄今为至生命运动发展的最高形式。人体是一典型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生存,人类充分发挥了劳动的才能,不仅生产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且不断地促进劳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便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物质产品。同时,人的精神生产也离不了自然界。人对自然的依赖,并非本能地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改造自然。人类一经产生,自然界就被人纳入了劳动过程,成为“劳动本

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摘要: 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资源方面,我国的过度消耗是惊人的。我国生态建设要求更加迫切。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 正文: (一)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工业革命在200多年的突飞猛进中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工农业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增长的极限,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达到了极大放飞人类想象力的地步,但是它并没有始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一方面,人类竭尽全力地攫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拼命地制造种类日益繁多、成分日益复杂的各种废弃物。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是较早反思并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圣者,他们一方面欢呼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又把批判这个制度的腐朽性、不合理性,建立理想社会和新的文明形态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 (二)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

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广告0602班潘蔚 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当人们见到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及多样统一的事物外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悄悄地报复人类。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发展 前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面对种种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应该真正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 (1)树立生态自然观念 首先要树立起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自然有限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 三是要树立起自然伦理观。所谓自然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 (2)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班级:道路桥梁1003班姓名:张淑文 2010年12月21日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 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

浅谈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 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 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 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 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 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 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 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 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 基本消失了。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 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显然,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 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 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 型的陈述。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 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涉能力,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现代技术对自然平衡的干涉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从而引起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全球性问题”。关于全球性问题特征从影响方面可以认为全球性问题是指世界所有国家或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实际影响的问题,而需要所有这些国家协同一致的努力能解决的问题。 全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人口问题,世界人口的庞大压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对其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了现实的威胁,而人口增长的速度依然大的惊人,按照生物学的规律,当一个物种过度繁殖时,必将导致这一物种大批的死亡。环境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革命、农业革命的同时带来的新问题——环境污染,也是全球性问题中最严重、最长远、最急需处理的问题,而其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土壤退化加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问题都加大了人类生存压力,使人与自然越来越不和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先哲们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省,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

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概念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正是由于全球性范围内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使得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显露,才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治理起来相当困难,而这种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然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也相对落后了很多,处理的难度就更加艰巨了。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的接受是走在世界前的,并且在行动上是超前的。《中国21世纪议程》包含了中国根据本国的社会制度制定了适合中国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很好处理了可持续发展下科学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通过利用社会主义的良好制度下,调节不适合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的落后体制。还有在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时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的做到发展科学技术而又不违背可持续发展。在当代中国,我们要认清发展的方向,把握好科学技术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装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 年级、专业、班级:16物理本科班姓名:陈松林学号:16400101014 作业题目: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面作答时,请留出装订线位置) 从生命的起源来讲,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人类从莫大的自然界脱颖而出,但无论如何进化,人类属于自然。人类与自然之必然关系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的活动从原始社会时期或者更早便与自然界挂钩,采摘野果,狩猎,然后发现火并使用火烹饪食物、取暖。在奴隶社会人类学会制作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即使建立城邦,或者剥削制度,人类的种种活动都离不开自然,封建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更为广泛,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还有装饰品,武器,或者更为高级的文化、建筑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约就是这个道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更为紧密了,伴着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进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种金属矿石,稀土资源为人类所利用。架桥修路,修缮房屋,做电子产品,探索太空,太多太多都与自然密切相关。 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只增不减,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不会减少。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此外开采自然资源也会对自然界造成一定危害。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北方的污染尤为严重。

暑假我兴致勃勃的去秦皇岛看长城,火车一进入河北地界,漫天的烟尘映入我的眼帘,太阳仿若蒙了一层纱,我看不清他的脸庞。我在一个小镇上安顿下来,那是我曾经生活了多年的地方,然而,再见时,它也没了往日风采。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努力治理环境,但作为一个集钢铁,石油,燃气的生产基地,这点治理算不得什么,脏水河加了护栏,远远望去是一条白色的长龙,走进了,便是河水发出的刺鼻的臭气。我本以为秦皇岛作为国家的重点的旅游城市,不会像那偏僻的小镇一样。的确,秦皇岛的环境要好的多,地面一尘不染,而天空呢,仍然布满烟尘,山海关也被笼在这云雾里了。海面能见度不足两百米,大海那宽阔的胸襟也容不下这小小的雾霾。 记忆中的北国,夏日炎炎,不似这闷热的天气。而冬日,真的就是毛泽东诗中提到的那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日光回来,即使再冷的天气也是暖融融的,不似这般的压抑。我在河北呆了一月左右,却未见过星月。污染的严重性不必强调也能知晓。 再来说说南方吧,当然主要讲讲我们的西南地区。重庆是我的家乡,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发展也十分迅速,但这却不是我理想的生活地方,重庆虽没有北方那样密集的工厂,但是污染依然不减。重庆主城区尤其是渝北区污染最为严重,我记得第一次去菜园坝时,我恶心的吐了,生活垃圾除的较为干净,但空气质量却使我不能呼吸,此外还有噪音污染,夜晚躺在被窝里时,听着窗外一辆辆汽车经过,久久不能入眠。云南是个好地方,玉溪、石林、西双版纳,美景无处不在。污染依然不能忽视,垃圾处理中心整日冒着青烟,路旁行道树树叶布满尘埃。这样的环境怎么能生活的愉快呢?再拿我们的遵义来说说吧,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这一段路不算长,单经历的也绝不会少,每天都有清洁工一遍遍清扫,却还是尘埃遍布。 人类对自然索取与破坏真的太多太多,除了污染还有对动物的迫害,候鸟迁徙,我们在它的身后补上一枪。动物的生存空间被我们压缩压缩再压缩,以至于白鳍豚离我们远去,扬子鳄濒临灭绝,几百余年的红豆杉倒下了她沉重的身躯。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会是一

自然辩证法论文_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阿斯旺大坝为例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上课地点: 完成时间:2014年 4 月15 日

摘要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巨型水库大坝的建立,在发电、防洪、航运方面取得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使我们更加关注大型水坝建立的综合评估问题,以及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我们在剧烈改造自然前,怎样对其进行更全面的技术综合评估,从而更早地采取配套的措施,使自然达到一种更为和谐的状态。本文以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为例,用自然辩证法了解它的正、负面影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的进行深度思考,讨论了技术综合分析的问题。

目录 一、引言 (1) 二、兴建阿斯旺大坝的设想与取得的效益 (2) 1. 设想 (2) 2. 效益 (2) 三、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2) 四、阿斯旺大坝的人与自然问题 (3) 五、结论与建议 (5) 六、总结 (6) 参考文献 (6)

一、引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不停的演变。这种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阶段,人与大自然是相对亲近的,人类从属于自然;第二阶段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天人相分并对立”阶段,即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这一阶段以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为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走向疏离;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的新“天人合一”阶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或许,这就是曾经让人晕乎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吧。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手段,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其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谋福利。但是现代科技在发展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却违背了人类发展它的初衷,究其原因,除了科技自身属性和人类知识局限性导致科技负面效应的不可避免之外,其深层原因在于人们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关系,而近代以来的现代性两大特征,即工具理性和主体性又诱发了科技负面效应,并使其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得以凸现和普遍化。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中小到日常用品,大到汽车飞船,各行各业无不彰显着科学技术的魅力。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近现代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也愈益凸显,从而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传统伦理观念的冲突渐渐尖锐起来。因此,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享受、财富和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灾难和挑战。三峡水电站大坝带来航运,抗洪,发电等正面效用后,会不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怎样平衡与评估它的负面影响,我们来以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为例进行分析。 阿斯旺水坝(英文:Aswan Dam),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高111米,长3830米的大坝,将尼罗河拦腰截断,形成水域面积5120平方公里。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阻止了很多巨大的洪灾。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10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丸在—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2000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这些挑战,也就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可以看到,阿斯旺水坝的负面影响的程度。 本文将针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问题,以阿斯旺水坝为例子,用自然辩证法展开分析与讨论,希望我们可以和自然共同发展,和谐进步。

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结合优秀作品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美的本质是一个探索过程。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我认为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的定义。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美的本质历来存在着很多看法。我认为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人的创造劳动生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的他需要一个尺度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尺度”即使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符合人的本身需要,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美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体,客体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但必须存在。同时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离开人这个主体,美也就不存在了。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是一种关系属性。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凡是能使我们想起和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则是美的。对于作者正是如此。 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得想象,具有感染力。 从内容与形式上观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统一 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等 总之需要我们明白的是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应该明白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的定义就是与错相对,那这样解释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客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的定义,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就像大道之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以上是我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也可能理解较为粗浅,但我觉得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它的本质,而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理解后对他的发现与运用为了更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马原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摘要;本文从普遍联系、本质联系是规律、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从人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和受外部社会关系的盲目支配两个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破坏根源的思想和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根源。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论证了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促进作用。通过论述得出:解决环境破坏的最根本方法是人类主动改造自身实践活动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的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进入自由王国,使人成为自然界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关键字;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环境污染,对立统一规律,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文;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融合当时时代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论中提出的世界的物质性统一原理对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建设和自然保护的对立统一,指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将社会的发展进步与自然保护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破坏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从自然中不断获取各种生存资料维持人类群体生存的过程。然而,由于人类早期自然科学技术水平并不太高,虽然拥有高度发达的各种文明,但人类本身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影响并不大。自18世纪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瓦特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使用,大机器生产占据主导,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取得进一步的巨大飞跃。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促进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大量燃烧煤炭也给当时的英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大英帝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所以要提高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放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大价值观念,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了解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认识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树立大自然观,大价值观,克服人类功利思想影响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人类所面对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虽然是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但归根到底,实质上是人的问题,是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两面性缺乏认识,科学技术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目标的强有力工具,但是这把“双刃剑”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类自己的。因为科学技术,归根到底还是受制于人的,是为人类的力量所掌握和控制的。因此,人类必须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全面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类才能更好地驾驭科学技术,发展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好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促进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姓名:邵俊俊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倍受关注。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探究了人与自热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 人类诞生之初,在那个茹毛饮血,、甚至还没出现刀耕火种的遥远年代,是完全依赖与自然的,此时此刻的人类也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去利用自然。渐渐地,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逐渐从从动物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以自然界统治者的身份自居,肆意地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破坏自然,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对自然的泛滥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生存发展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或大或小的利益,却忘记了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长远的结果。自然界遭到人类的残酷对待而产生“报复”行为,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海啸,臭氧空洞等等,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的破坏积累起来酿成的巨大灾害。人们以为自己战胜了自然,可以凌驾与大自然之上,陶醉于对自然的奴役,其实是不应该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战胜与战败的关系。因为人类并不是战胜了自然,而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恩格斯曾经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因此,在遭到自然的“报复”之后,人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认识自然规律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才明白到人类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应该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开始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即他们经历了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否定(人与自然分离对立)—否定之否定(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由人的本质表现(肯定)到异化(否定),再到异化劳动之扬弃重新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否定之否定)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一)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它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着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站在“自然界之外”(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指出人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他们看来,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意义上讲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