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悲剧与审美救赎_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

文化悲剧与审美救赎_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

文化悲剧与审美救赎_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
文化悲剧与审美救赎_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

第32卷第4期2008年7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2No.4

Jul.,2008文化悲剧与审美救赎

———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3

杨向荣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从现代性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齐美尔认为,现代性的深入和大量的碎片化景观对个体的冲击,导致个体在躁动的现代生存中的无聊、无助以及极度空虚,并使现代文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齐美尔提出“距离”概念,认为个体只有通过与物化现实保持距离,才能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救赎与超越。关键词:现代性;文化悲剧;距离;救赎

中图分类号:I01;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8)04-0092-06

齐美尔是德国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和美学家。他从现代性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对现代都市生活风格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现代文化作了诊断。在他看来,现代性的深入和大量的碎片化景观对个体的冲击,导致个体在躁动的现代生存中的无聊、无助以及极度空虚;而且,随着现代生活的货币化,现代文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齐美尔提出“距离”概念,认为个体只有通过与物化现实保持距离,才能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超越与救赎。

现代性诊断与文化悲剧

弗里斯比在《现代性的碎片》中写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都关注人们感受和体验资本主义剧变所产生的社会和历史存在的新的方式。他们的中心关怀是表现为过渡、飞逝和任意的时间、空间和因果性这三者的不连续的体验———这种体验存在于社会关系的直接性中,包括我们与都市的社会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过去的关系。”[1]8根据弗里斯比的分析,齐美尔并不很关注现代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他对现代性的分析采取的也并不是历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方式,这正如齐美尔自己所言: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根据我们内在生活的反应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1]62齐美尔的定义概括了他对现代性的态度,即“现代性存在于一种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中,一种不只是化约为我们内心的反应,而且将其融合进我们的内在生活的方式。外在世界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组成部分。外在世界的实质成分又被化约成永不休止的流动。我们外在生活的飞逝的、碎片化的和矛盾的时刻,全部都融入我们的内在生活中”。[1]83现代性的本质在于体验外在世界,而这种体验的最突出特征,是偶然性、碎片性和不确定性。要把握这种现代性体验,不能依赖那些宏大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应借助于对现代生活的敏锐感觉,努力去捕捉哪些片断性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并从中发现其后的总体性。齐美尔不像马克思一样构筑资本主义批判的宏大体系,也不像韦伯一样构筑宏大的资本主义发展史。齐美尔对社会生活的形而上学思考一直盘旋于形形色色的各种感性碎片中,他对现代性的分析来源于他对现代生活现象的敏锐感觉,他的触角已深入到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他所感兴趣的也正是浸染着现代生活图景的“碎片”。虽然齐美尔关注这些生活碎片,但他是想通过对这些碎片的感悟去发现其后的意义总体性。齐美尔认为,对碎片化生活细节的研究,可以“在独一无二中发现典型,在偶然性中发现规律,在肤浅和稍纵即逝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意义”[2]52。齐美尔深信,现代

293收稿日期:2008-02-25

作者简介:杨向荣(1978- ),男,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此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性、碎片与距离”(07JC751002)的阶段性成果。

生活的任何细节、表象都是与它的最深奥的、最本质的运动联系起来的,即使是最无意义的、最丑恶的、最无关的事物,也是如此。他研究现代社会中的诸多生活碎片,如时尚、冒险、赌博等,也都是希望能通过对这些生活碎片的体验,可以获得对生活背后总体性的把握。

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碎片的体验中,齐美尔关注最多的是都市中个体的生存体验,而这种生存体验又与货币文化对现代生活风格影响息息相关。在齐美尔眼中,货币自身并没有性格,它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交换媒介,就像一个公分母介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它带来的是现代社会的平均化和量化,从货币的汪洋大海流出来的东西不再带有自身的任何独特之处。事物背后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在货币面前变得黯然失色,文化的终极追求和意义在货币面前惨遭失落,生命的终极目的也最终被这种纯粹的手段所掩盖。一旦现代个体只关注作为一种纯粹手段的货币,这种根本上无特色的东西会变得毫无用处,反而使现代人对现代生活彻底失望,产生空虚与无聊,因为“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3]10这样,原本只是作为手段的货币在现代社会中变成了个体追逐的最终目的。更可怕的是,由于货币可以随时地期望和加以追求,个体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一种方式去追求它,货币因而成了个体生命中不受任何限制的目标,它毫无特色,然而又极具诱惑力,它“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持续不断地刺激……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它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就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与狂热不休”。[3]12通过将具有独特性的事物以同一的方式置于相同的平面,货币成为了所有事物间最可怕的平等化中介,对现代生活及个体生存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由于货币对事物独特性的夷平,不同的事物之间仅仅只是具有量上的差异,没有什么事能激起他的兴趣。当个体的神经拒绝对任何刺激做出反应时,便会带来现代人自我意识的内撤,并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冷漠无情;另一方面,由于普遍采用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任何微妙差别和独特性都不再能够产生细微的感受反应。

货币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全面侵入,导致现代个体与外在的现实世界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反应在现代文化中,便形成了齐美尔关于现代文化的悲剧诊断: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制。

齐美尔的文化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对现代文化的内在本源———生命与形式———二元对抗的分析上。生命和形式的对抗在齐美尔那里有时又被描述为内容和形式的对立,齐美尔认为,形式具有一定的界限,生命则力图冲破形式的固定界限,现代文化的困境就源于生命与形式的二元冲突与对抗。在论述“生命之超验”时,齐美尔写道:

精神生命形体的这些形式在刚出现时就已经具备了实实在在的独特意义,具有坚定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这些形式同塑造它们的生命针锋相对……由于这种原则性的本质对立,生命根本就无法进入这一形式,它不得不超越各种已经获得的形象,立即寻找另外一种形式……生命有这样一个矛盾:它只能在形式当中找到一席之地,但又无法在形式当中找到立锥之地,因此,它既超越,又打破构成生命的任何一种形式……直接经历过的生命就是成型和超越的统一体,是对现有形式的彻底超越,即在个别瞬间打破当时存在的形式。

生命总是希望获得它不能达到的境界,它企图超越一切形式,然而生命的形成又只能用形式来体现。生命和形式的冲突表现在文化上其实就是文化的外在形式与精神内容的一种冲突。成伯清认为,齐美尔实际上是将文化视为某种体系,因此生命与形式的冲突可以看作是文化创造力与文化体系之间的对立冲突。[4]94文化创造力具有生生不息的节奏,且永不停止地流变;而文化体系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的外在框架,它有自我的界限和适用范围。因此,一旦一种文化体系得到固定、具有自我逻辑性和合法性,就势必会与内在于它的生命产生裂变。

生命与形式永不停歇的冲突体现在对现代文化的分析中,这成为齐美尔著名的文化悲剧理论: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矛盾冲突。生命的冲动总是希望以一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客观文化;然而,生命的冲动永不停滞,它不停地向前奔涌,内化于主体的精神生命中,从而形成主观文化。齐美尔认为,在前现代社会,文化的内在精神冲动与它藉以外化的形式处于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文化的发展也就显得相对平和。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出现,和谐状态逐渐被打破,外在的物质文化得以高扬,并对主体内在的精神文化构成极大威胁:“近百年来,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在各种知识和艺术方面,在不断改善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方面,社会分工日趋繁多复杂。作为个性开发原材料的个人能力很难适应这一发展速度,已远远落在后面。”[5]95工

39

具理性的横行带来了物质文化的空前膨胀,其最终结果是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全面压制,导致主观文化跟不上客观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在客观文化的后面。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反而成为了现代人异化的他者,这就是现代文化的悲剧。

齐美尔对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制深怀忧虑,认为这种压制必定会导致现代个体对文化的普遍不满,以及作为整体的文化的最终衰竭,“文化的不同分支各自为政,互不理睬;作为整体的文化实际上已经难逃巴比塔的厄运,因为其最深刻的价值正存在于其各部分的整合之中,这种价值现在似乎岌岌可危:所有这些都是文化演进不可或缺的悖论。它们逻辑上的最终后果将会是文化一直持续发展到灭亡的地步。”[6]183-184物质社会的高度理性化造成了个体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丧失,人类为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奴役。面对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霸权,面对物化世界和工具理性的横行,现代人不是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而是变得精神异化和麻木不仁。在现代性的展开中,客观文化的发展以主观文化的牺牲为代价,用康诺尔的话说就是:“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之间那种完满的交互性,在早先时期尚有可能出现,而今已渐渐丧失了。因此,在这样的情势下,现代主体性的强化只是一种‘困守一隅的敏锐’(retracted acuity),表现出的是一种残缺无力,而不是无所拘束的自我认定。”[7]434

卡西尔对齐美尔的文化悲剧思想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写道:“一方面,文化的进步不断给人类以新的馈赠,另一方面,作为个体却越来越无从享有这些馈赠。这种永远不能被个体拥有的馈赠的价值何在?它并没能使自我得到解脱,反而使自我陷于更加尴尬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极端的、毫无隐晦的文化悲观论的观点……心智发展中产生的成果在其数量和规模上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但是,随着这一过程的延伸,这些成果越来越难以为我们所利用。它们不断向纯粹对象性的存在发生转变,难以为自我所理解和掌握。由于文化成果数量上的增长和所占地位的日趋显现,自我受到了压抑。自我在文化中所确证的,不再是自身的力量,而是自身的脆弱和低能。”[8]183-184在卡西尔眼里,文化悲剧根源于文化的过于强大和个体的无力承受之间的内在张力。表面上,文化好像对我们给出了“强化”的诺言,但实际上,与这种表面的“强化”相伴而生是现代个体自我的最终沦丧,“‘灵魂’与‘世界’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直至发展成为相互对立的程度。最终,人们不可能不使灵魂经受磨难而踏入精神世界,精神的生命蓬勃发展,而灵魂的生命日趋沉沦于自身。因此,‘客观精神’的目标和道路永远不可能与主观生命同一。对于个体的灵魂来说,它所无力克服的一切就像一具将其禁锢得越来越紧永远不可能从中挣脱的枷锁。”[8]184卡西尔认为,“灵魂”与“世界”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日趋紧张,并最终发展成为相互对立的敌对双方,导致文化悲剧的出现。若对卡西尔的论述细加考察的话,他的分析其实还是视“生命”与“形式”的对抗为文化悲剧的根本原因。只不过在他的分析中,“生命”与“形式”之间的对抗被转换成了“灵魂”与“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卡西尔强调,齐美尔的文化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生命或灵魂,而另一个则是为个体所期望的理想的客观价值领域。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这两种因素永远也不再可能和谐地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更甚的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创造者所创造的成果也逐渐成为创造者自身的敌对力量。个体不仅不能通过自身的成果完成自我实现,反倒被自身的成果所损害。”[8]190个体不仅不能从自己所创造的客观文化中获得收益,反而被客观文化强大的“物化”趋势所奴役,于是,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此,齐美尔感慨道:希腊人可以“直接将大量客观文化应用于自己的主观文化建设,使主客观文化同时得以和谐发展,但因现代的主客观文化之间相互独立化,这种和谐已经破碎”。面对主客观文化之间越来越不可逾越的鸿沟,“多数深谋远虑的哲人往往以悲观主义的态度观察当今文化之现状。”[5]95-96

现代生活的审美与救赎

货币对现代生活的侵入和对生存本真的遮蔽,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势必导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内在紧张:一方面,客观文化的增长使个体的内在精神生命受到威胁和压制;另一方面,个体的内在心灵世界又在不断地成长,要力争保持自身的自由与自在。在这种紧张中,主体就不得不远离不断发展壮大的客观文化而以求自保,“每一天,在任何方面,物质文化的财富正日益增长,而个体思想只能通过进一步疏远此种文化,以缓慢得多的步伐才能丰富自身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9]363-364个体的内在精神远远跟不上外在物质文化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不得不将内在心灵从外在现实中撤退回来,以求个性本真的自保。个体的这种内撤,便构成了齐美尔特殊的现代生活批判策略:

49

通过“距离”来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审美超越。

“距离”是齐美尔社会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此,斯温伍德有过精彩的论述:“对齐美尔来说,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既导致由货币经济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对象化(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受制于货币的考虑,这就使得不同个体之间出现了一种功能性的距离),又导致了个体与他们劳动产品的分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金钱和商品价值为中介,再次导向与对象自身的远离)。齐美尔的‘距离’概念既是社会学的,又是美学的:因为只有通过背离文化对象,主体才能把握现实……对齐美尔而言,审美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概念有赖于距离和透视,有赖于一种确保文化对象保持审美价值的对象化过程。”[10]53斯温伍德的话很好地概括了“距离”的本质所在: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距离是现代个体生存的前提,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保存自身的策略。在齐美尔眼里,货币在现代个体之间树立了一道屏障,然而这道屏障对于现代生活却相当重要,“若无这层心理上的距离,大都市交往的彼此拥挤和杂乱无序简直不堪忍受……种种关系的金钱性———要么公开的,要么以上千种形式隐藏起来的———在人与人之间塞入了一种无形的、发挥作用的距离,它对我们文化生活中过分的拥堵挤迫和磨擦是一种内在的保护与协调。”[9]388可见,对都市生活中自我意识的强调和个人因素的夸大,就是通过创造距离来保存自我的独特性。刘小枫认为,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存在的样式,要求在距离中维系与他者的关系,是社会实用性交往和纠葛过于繁复的结果”。[11]334对此,弗里斯比有精辟的论述:

在极端形式下,随着新鲜或不断变化的印象而来的诸多感觉的持续轰击,产生了神经衰弱人格,它最终不再能够处理这些纷至沓来的印象和冲击。这导致了在我们自身和我们的社会及物质环境之间创造距离的努力。虽然齐美尔认为这种距离是现代特有的“一种情感特征”,但它的“病理学上的变形就是所谓的‘广场恐怖症’:害怕太近地靠近对象,它是感觉过敏的产物,任何直接的和有力的干扰都造成痛苦”。这是“被现代生活———我们对它已经日趋冷漠———的外在性所压抑的现代感觉”的极端形式。城市生活,作为由货币经济导致的社会关系客观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要求个体与其社会环境保持一种距离。[1]96-97

根据弗里斯比的分析,“距离”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其实就是广场恐怖症及都市敏感症的一种极端形式,它在现代都市中表现为一种对周围环境完全冷漠的态度,一种在腻烦生活态度中表现出来的冷漠形式。正是这种心理距离的存在,可以使我们在“有利的环境中,获得一块主观性的安全岛,一块秘密的、封闭的隐私领域”。[1]137因此,都市社会中的心理距离所带来的个体向内心的退缩,实际上是齐美尔所描述的现代性体验的一个例证,即将外在世界当作内在世界去体验。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距离在齐美尔不仅仅具有社会学的内涵,同时也具有美学的内涵。距离的审美维度主要体现于齐美尔所提出的艺术距离以及通过“距离”来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审美超越上。如果说社会学意义上的距离更多是从日常生活与都市心理体验的层面上展开讨论的,那么美学意义上的距离则是从艺术与生活审美体验的层面上展开讨论的。齐美尔认为,艺术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距离就是一种关系,它是自我与周遭环境的一种关系:“一个经常用以描述生活内容之构成的形象,是把它们围成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心是真正的自我。有一种关联的模式存在于这个自我同事物、他人、观念、兴趣之间,我们只能称之为这两方面的距离。”距离的本质就在于自我同事物或他者的一种关系,“人与种种事物最内在关联的多样性被理解为二者之间远近亲疏的距离的多样化。”[9]384所以,应该承认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合法性,它们构成了我们与外在事物关系的多重性。而艺术也正是体现了我们与现实的这种“远与近”的关系:

一方面艺术使我们离现实更近,艺术使现实独特的最深层的含义与我们发生了一种更为直接的关系;艺术向我们揭示了隐藏在外部世界冰冷的陌生性背后的存在之灵魂性,通过这种灵魂性使存在与人相关,为人所理解。然而在此之外,一切艺术还产生了疏远事物的直接性;艺术使刺激的具体性消退,在我们与艺术刺激之间拉起了一层纱,仿佛笼罩在远山上淡蓝色的细细薄雾。艺术拉近和疏远人与现实的距离的两种效果有同样强烈的吸引力;它们二者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多种多样的对艺术品的要求中的分配,赋予每一种艺术风格具体的特色。[9]384

距离体现为艺术创造了主体与现实生活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并不仅仅阻碍主体与外在现实的交流。艺术不仅具有疏远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功能,而

59

且也能拉近人与现实的关系。在这里,“拉近”并不仅仅意味着人与现实的关系的拉近,它有另一层意思:即主体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反观现实,达到对现实的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熟悉。也就是说,通过创造距离,主体得以远离物化现实,并在这种对现实的远离中达到对现实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但不论是“拉近”还是“疏远”主体与现实的关系,为了获得对事物的更深刻和更真实的认识,我们只能承认这种距离,甚至我们还应努力创造出这种距离。只有在对距离的体认与创造中,个体才能从外在物化的客观文化中抽身出来,摆脱与外在事物间各种伪俗的、功利性的亲密接触,重返个体内心。毕竟现代人审美兴趣的丰富与挑剔拉长了事物成为艺术时所产生的距离,而“风格作为个别细节的一般形式,对这些细节而言它是一层面纱,给那些接受其表现形式的人强加了一道壁垒和距离”,通过这种距离,可以“以此方式让我们更靠近事物”。[9]385

弗里斯比认为,对齐美尔而言,“‘现代人们对碎片、单一印象、警句、象征和粗糙的艺术风格的生动体验和欣赏’,所有这些都是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的结果。”[12]138在《社会学的印象主义》一书中又说,距离成为现代生活的审美维度,“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与客体保持距离来欣赏它们。在其中,我们所欣赏的客体‘变成了一种沉思的客体,通过保留的或远离的———而不是接触———姿态面对客体,我们从中获得了愉悦’……它创造了对真实存在的客体及其实用性的‘审美冷漠’,我们对客体的欣赏‘仅仅作为一种距离、抽象和纯化的不断增加的结果,才得以实现’。”[13]88由此可见,个体与客体保持距离,不仅仅是个体面对客观文化的压力所必然采取的姿态,它同时也是个体对现代生活所持的一种审美维度。现代生活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创造距离而得以实现的,通过这样一种审美维度来审视生活,从而可以使个体超越现实生活的陈旧,发现生活的诗意和实现个体的自我救赎。在齐美尔看来,个体的内撤可以使其超然于日常生活的平庸,实现对物化生活的批判和审美超越。基于此,他分析了冒险、赌博和旅行等活动,他对这些生活碎片的分析是为了突出现代性体验的审美维度,而“旅行、冒险活动就是借助审美来逃出‘平淡的日常生活’的尝试,或者说是以时尚的方式来对日常生活进行抵制”。[2]63可以认为,旅行和冒险等活动都是现代生活的审美中断,它们既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却又在那单调的、压抑的、窒息的日常生活之外。它们脱离了日常生活的链条和逻辑,使个体获得了一种内在心灵的解放和自由。它们创造了个体与生活的距离,是个体对平淡日常生活的超越与审美救赎。齐美尔认为,个体由于返回了自我的内在世界,从而抗拒并超越了外在的物化世界,而外在世界由于远离了与个体的各种功利性关系,从而成为个体纯粹的审美对象,并进而作为审美体验进入个体的内在世界,成为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齐美尔强调现代生活的审美,可能也就意味着在现代生活中,审美已不仅仅是外在的活动,而是个体内在精神对外在世界的内心体验。齐美尔说:“现代文化光怪陆离的现象似乎都有一种深刻的心理特点。抽象地说,这种心理特点可以说是人与其客观对象之间距离扩大的趋势,它只有在美学方面才有自己最明显的形式。”[6]232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生活的审美也就是齐美尔所言的现代性的心理主义特性,它们共同构成了齐美尔现代性审美体验的核心。

齐美尔试图以“距离”来构建对现代生活的审美批判与救赎,这或许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设想。艺术终归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它不仅要关注审美与艺术,更要关注潜藏在其后的人文关怀,如艺术完全退缩到自己狭小天地里,那么势必会成为一种象牙塔内的纯游戏,成为纯粹的自恋艺术,也就谈不上对物化现实的真正批判。这正如沃林所言:“从一个‘全面受到主导的世界’当然产生不了美好的东西。并且在这种诊断无能的结果中,关于必然解放的预言被涂上了某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的色彩。由于没有能力把进步的解放趋势置于历史中,批判理论家们被迫到审美领域去查找否定力量的替代性源泉。但是,总而言之,艺术无力承受在他们的体制中必须承受的沉重负担。结果,留下来的只是某个‘全面受到主导的世界’的观念窘境和历史上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计划。”[14]113沃林的话是相当深刻的,艺术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只有基于现实生活的土壤,通过一定的策略审视和批判社会,才能唤起现代个体对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模式的批判意识,只有通过艺术与社会的交流,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露被统治阶级偏见或习俗所蒙蔽的现实,否则,它就只会成为一个乌托邦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

69

印书馆,2003.

[2]David Frisby ed.,Georg S i m m el:C ritical A ssess m ents(Vol.Ⅲ) [M].London:Rouotledge,1994.

[3]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5]齐美尔.桥与门[M].涯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7]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沉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齐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S winge wood,Sociological Poetics and A esthetic Theory[M].Lon2 don:Mac m illan,1986.

[1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2]David Frisby,S i m m el and S ince:Essays on Georg S i m m el’s Social Theory[M].London:Rouotledge,1992.

[13]David Frisby,Sociological I m pressionis m:A R eassess m ent of Georg S i m m el’s Social Theory[M].London:B iddles L td,1981.

[14]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责任编辑:莲 郊

Cultural Tragedy and Aestheti c Redee m

———Critique of Si m mel’s Modernity Aesthetics

Y ANG Xiang-r ong

(College of L iterature and Journalis m,X iangtan U niversity,X iangtan,Hunan411105,China)

Abstract:The thor ough of Modernity and p lenty of br oken s pectacles have br ought i m pact t o individuals,which cause individual bored,hel p less and extre mely holl ow in modern life,and make modern culture have fallen int o unp recedented difficult conditi on.Face the survival difficult conditi on,Si m mel put for ward the concep t of“distance”.To Si m mel,can individuals realized the aesthetic re2 dee m f or modern daily life by only keep ing distance with aliened reality.

Keywords:modernity;cultural tragedy;distance;aesthetic redee m

(上接第44面)

The Dynam i c Analysis of Credit Channel of

M onet ary Poli cy i n Chi n a:1993-2007

J I A NG Qun1,ZENG L ing-hua1,HUANG Ze-xian2

(1.Financial College,Hunan U 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79;

2.School of Econo m ics and M anage m ent,Changsha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76,China) Abstract: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has been weakening during1993-2007,which was the ineitable result adap ting t o our country refor m of banking syste m.The refor m s of state-owned banks and creditmanage ment syste m s have significent i m pacts on credit act of commercial banks.The positive r ole of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f or l oan market mainly exsit in i m p r oving efficiency of credit funds.I n additi on,the level of banking sect or competiti 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 on have als o become i m portant fact ors of the weakening of credit channel.

Keywords:monetary policy;credit channel;ti m e-varying change;state s pace model

79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2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 3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4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5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 6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7 《女勇士》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8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应用 9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 10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11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12 《威尼斯商人》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13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4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15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16 浅谈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猫形象 17 从麦当劳看美国快餐文化 18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9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20 A Study of the Human Relations in Sons and Lovers 21 口译者听力环境的适应研究 22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23 论广告定位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 24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25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 26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27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28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2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30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3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32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33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34 “I”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35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36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37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38 《美国丽人》中折射出的父母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39 英语双关语语境分析及其翻译 40 论《瓦尔登湖》的超验主义思想 41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在线课课后作业答案及答题情况

课后作业答案及答题情况 1.1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1.2已完成成绩:75.0分 一.单选题 1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2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3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二.判断题 1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1已完成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A、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郑海泉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文化悖论上文化悖论王蒙

郑海泉: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文化悖论"上|文化悖论|王蒙 前文化部长王蒙在‘大讲堂’上讲了文化的悖论,实际上基本只谈了文学,我们能承 认文学可以代表文化,因为文学有一些其他文化品种不好替代的‘优点’。他说,在文化 领域里常常对同一问题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争论,而且好像谁都有道理,谁也不服谁。比如 有人主张‘纯’文学,而且今年文学诺奖就给了写这样作品的文学家;但也有人主张非纯 文学,要在文学里‘揉’进现实东西,文学诺奖更多是授给这样的文学家,于是在文学问 题上就存在悖论。我听完后感到不是什么领域里存在‘悖论’,而是一个东西里必然有多 面性,其中包括差异而又互补的两面,甚至多面,叫‘一分为二’。人们说的‘悖论’, 是人的思维上存在的不同片面性在对文化(学)评价或认识上的具体表现,如果两个观点中 真正有一个是完全错误的,或不能存在的,它就‘悖’不起来。与人有关系的领域里,发 生‘悖论’的现象更多,因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更是,而且可以‘各持 己见’,很难说谁就一定没有道理。虽然这里也有‘底线’,不能绝对自由化,但谁也无 权把它按自己的要求‘整齐划一’,实行‘专制主义’,尽管中外历史上都不止一次出现 过这样的专制主义时期,但无一例外都被历史否定。> 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同样存在‘悖论’现象,今天有,明天也有,因为在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解释世界的范畴里,片面性也能存在于一时,比如地心和日 心说,孩子争论太阳早晨远还是中午远的‘故事’,都各有各的‘道理’,当科学发达后,这样的争论就统一到正确的解释,‘悖论’就消失了;但在改造世界领域里就不可能存在 ‘悖论’,因为在片面观点指导下去改造世界,‘自然’就会马上给出否定的答复,至少 很短时间就能见分晓。比如中国修三门峡水库,是利大,还是弊大,双方也争论得‘有根 有据’,建成后不久,大自然就否定了权势支持的多数人观点,结果是弊大于利,黄万里 先生观点正确。 王部长的演讲在我看来,只能说把问题大致讲明白了,但分析深度我认为还不够。下 面就王部长谈到与文化悖论有关的很重要的几个基本点,我‘补充’些看法。 一,文学是用文字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的物品,这个物品又带着表达的技巧,从严格 意义上讲,它不可能算到自然科学范围里,故判断是与非就一定要用社会学的标准,与社 会里的所有成员有关,有个性,一定还要有共性,还要加上时代性,三者缺一不可。思想、感情和技巧作为社会人来评判,基本可以分‘好’,‘可以’和‘坏’三大类。在‘坏’ 的这类里,除技巧外发生严重争论的很少,最严重的分歧常常是对‘可以’的那类东西, 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有存在的权利,现代正常的社会,也就是民主的社会承认有,因为它 没违背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原则;如果只承认‘好’,不许可其他,甚至好的标准按权势 需要来定,就必然是专制主义,应该为今天社会文明所否定。有了这个基本观点,就能承 认包括纯文学在内的不少东西,任何时候都有它的地位,不必争论,更没有根据要否定它们。不过,允许存在是一回事,把它放在什么地位是另外一回事。当然,有的东西比如纯 文学,只要不损害统治者利益,不违背他们的需要,有的专制主义时代也让它存在,甚至 地位不低。

《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后果 一、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1、抽象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大量前现代秩序所缺乏的安全。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既是时空延伸的条件,也是现代制度(而非传统世界)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的普遍性条件。在现代性条件下,就本体性安全而言,这种嵌入进抽象体系的常规是关键性的,然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脆弱的心理奇特方式。 2、亲密关系的转变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①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地域性时间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 ②自我构建作为一种反思性的“项目”,是现代性的反思性的一个基本部分;个人必须在抽象体系所提供的策略和选择中他或她的身份认同。 ③建立在基本信任之上的自我实现的趋势:这种基本信任在个人化的情境下只有通过自我向他人“敞开胸怀”才能得以确立。 ④个人和作为“关系”的情感纽带的建构受到相互自我开放的引导。 ⑤对自我实现的关心,不仅是个人对几乎无法控制的带威胁性的外部世界的自恋式的防卫,而且部分地也是向全球化影响对日常生活环境冲击的一种积极调适。 二、信任与个人关系 在个人的早起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稳定环境和周围环境(本体性安全)的基本信任,最初并不是建立在一种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意义上的。相反,如我们注意到的,它是从对个人的信任中派生出来的,而且,它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建立起一种无疑会持久存在于生活中的信任他人的需要。对个人的信任建立在回应和它所包含的相互关系之上:相信他人的诚实是自我诚实和可靠干的一种最初来源。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为日常的可信赖性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它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满足个人信任关系所提供的相互性和亲密性的需要。 现代性对大规模的官僚组织的控制和“大众社会”的一般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是私人领域被“非制度化”了。换句话说,公众生活领域“过于制度化了”,其结果是个人生活变弱了,市区了原有的固定参照,由此人类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在自身内部去寻找意义和稳定性。 三、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 1、风险强度。我们风险强度的东西肯定是跟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可怕的外表”的基本要素。现今全球所有危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危险。 2、风险环境。风险环境在世界范围扩张,所有脱域机制都使具体的个人和团体失去对事物的控制。 3、风险经验。风险被非专业人士普遍承认为风险,这个事实是现代世界和前现代世界之间发生断裂的一个主要标志。 四、现代性的现象学 有两种关于生活在现代性社会中的感受是什么的设想在社会学文献中占统治地位,但它们似乎都不够准确。一是韦伯的设想,根据这种设想,理性的束缚越来越牢固,它把我们囚禁在官僚程序的毫无个性的牢笼中。第二个设想来源于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现代性是一个怪物。他觉察到现代性的影响多么具有破坏性,并意识到它是多么不可逆转。 现代性的现象学,每一种都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与书本前面的讨论密切相关: ①非地域化与再嵌入:疏远与熟悉的交叉点。 ②亲密与非个性:个人信任与非个人纽带的交叉点。 ③专业化只是与对知识的再占有:抽象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能力的交叉点。 ④隐私与卷入:实用主义的接受与积极行动的交叉点。 现代性是“非地域化”的,地点变得变幻不居。可这是一种符合的或者矛盾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共同体的失落。非地域化的一个特征是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与信息环境之中,这意味着熟悉性与地域性不

20世纪20年代美国商业消费文化与现代性的悖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商业消费文化与现代性的悖论 ——重读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于冬云 消费文化的理论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完善起来的,但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就已蔚然成风。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一书中是这样说的:“20世纪20年代那十年是经济繁荣、讲究物质享受和玩世不恭之风盛行的十年。”①文化史上更是把这个时期称做“爵士时代”。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1926)就是在这个时期问世并受到美国大众欢迎的一部小说。很多评论者认为,该小说之所以受到美国大众的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一战给年轻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以及他们在战后迷惘幻灭的生活。海明威因此被人们冠名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太阳照样升起》则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但是,如果我们对文本做一番仔细的阅读,并且对20年代美国社会现实与文化构成做更多层面的考察,就会发现,《太阳照样升起》与产生和接受它的20年代美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远非战后幻灭情绪这一简单的逻辑关联所能涵盖。事实上,在商业繁华如梦的20年代,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的清教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了美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性悖论。生活在上述文化结构中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尽享消费文化带来的感性解放快乐,另一方面又面对着在转型空间中确认自我形象时的失意和伤感。笔者认为,在此意义上解读《太阳照样升起》,能够挖掘出其显在和隐含的多层次的文学、文化意蕴。 一 很多美国文学研究者把海明威及其他“迷惘的一代”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与他们战后的文学创作实践挂起钩来。他们认为,“迷惘的一代”青年是战争的受害者,帝国主义战争摧毁了他们信奉的传统价值观,他们对战后的现实感到失望,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陷入迷惘幻灭的生存状态中。毋庸置疑,一战给所有的参战青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但他们在欧洲战场上的收获并非仅仅限于创伤。很多像海明威一样在战后成为作家的美国青年只是被编在救护车队中。海明威本人就经常抱怨他离战斗太远,等到有机会在看得到敌军阵地的 ①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的主要论点之一是,后现代说到底是“经济变成了 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1在我看来,这是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的认识论和 政治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 的文化逻辑〉〉(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的标题中已经具体化和通俗化了。这个辩证的语式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传统—— 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浪尖。我们对它己经耳熟能详,以至于在作出各种 各样的评论时经常忽略了杰姆逊的辩证法所要求的必要分析步骤和最终的政治 哲学评价。杰姆逊的方案并没有在后现代游戏式的无差异表层上将文化与经济 融合起来,也没有采用全球化之类的通用标签来进行历史情景分析。杰姆逊坚 持认为,我们必须格外留心包括经济和文化、市场和力比多、基于生活方式的 消费及其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表达在内的各种结构分化的力量,毫不含糊 地将经济因素摆在首位,并且同样毫不含糊地强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将 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显著历史性、同时在历史上又具有全新品质的资本主义活 动方式。 一晚期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一体性与排他性 毫无疑问,在将后现代和全球性当作自明的东西相提并论之前,必须首先 寻绎其历史基质。在理解这种历史基质时,有必要脱开以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 的名目而为我们所知的那种意识形态补充和文化庆典。若欲达成这种理解,就 必须专心致志地解读各种社会、文化和文化政治构成物,因为无论在概念的层 面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这些构成物都先于后现代一全球性话语的霸权。 这种话语表述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要求,下文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进行一 番分析。 那个按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思路构想出来的物质、社会和政治世界究竟由 哪些因素构成呢?事实上,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 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甚至不愿提及这些构成因素,这仅仅表明了意识形态一文化 氛围的浓厚质密。例如,人们不再感到有必要从通讯或信息技术之类的更平淡 的视野去研究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条件;事实上,正是通讯或信息技术使现代 商业、金融和交易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尽管结果很不平衡,转变的方式也十分 有限。但是,正如杰姆逊指出的,所有这些技术转变都要以“商业决策”这种 精明的逻辑为基础。“商业决策”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与资本主义一样古老。资本主义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不平衡还在进 一步加剧。在当今世界上,财富和权力空前集中。于是,后现代和全球性就变 成了市场的自我确认。以消费主义为媒介,市场是按自由、多样性、多元性和 普遍性来理解的。就此而言,若欲了解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 就必须考虑到如K问题:两者如何在西方都市中心和西方以外的其他镜像城市 生产出日常生活的?在这方面,我们所说的后现代全球性或全球化后现代性不 过是指一种被彻底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相同性 和标准化。支撑着这个世界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第一世界中的人视为理所当然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毫无疑问,即便将这个“全球空间”称为“不连

现代-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后现代性从其反历史主义立场出发对现代性的局限单纯进行反向放大,显然具有“矫枉过正”之嫌; 另一方面,某些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采取的“反智识主义、反文化”的立场所导致的形式主义泛滥或玩世不恭的价值观念,其消极意义无疑是十分明显的。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决不是偶然的。它们既是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现实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批判性反思。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的矛盾,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这样,通过对现代性是进行辩护还是实施批判这两种态度的分析,就可辨别出什么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立足于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具体地说,现代性是指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为目标,与科学技术同步增长所确立的“中心化、组织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文明发展的基本原则。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和标志的“现代合理性”遭遇到了根本危机。例如,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现代性的价值观,普遍具有“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世界悖论大全

围绕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和道教,都有一些非理性或超越理性的思考,而这类思考也往往涉及到悖论问题。 7-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中国古人却很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缺憾。老子说:“道常无名。”孔子也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书里也有“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但是老子的说法里存在着一个悖论。 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条悖论,被白居易一语道穿。白居易在《读老子》里说道:“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7-2禅宗公案的悖论形式 所谓“公案”就是禅师开悟的故事或非逻辑的言行,“禅”是佛教静思修行的方法。例如在禅宗里有一个“看话禅”,禅师以公案中的某些非逻辑、通常不可解的话语,让弟子参究,以杜塞其思量分别,迫使他们的智慧迸发,得以见到自己的“心性”。当禅师启发弟子开悟而提出悖解的问题时,弟子就要在考验中过迷悟的“禅关”。而禅诗、禅语就是他们把禅悟的理解、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中英在《禅的诡论和逻辑》(《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1990年4月)一文里认为,公案是诡论,也就是悖论。比照罗素悖论的一般形式: 如果P是真,那么P是假。 禅诡论扩展的一般形式就是: 如果P是Q,那么P不是Q。 尽管禅宗公案变化无常,依境而发,但其诡论根源都离不开这一反矛盾律的形式。铃木大拙在《禅:答胡适博士》(Zen:AReplytoDr.HuSih)一文中也说:“我们一般推论:A是A,因为A是A;A是A,所以A是A。禅同意或接受这种推论方式,但是,禅有它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一般可以接受的方式。禅会说:A是A,因为A不是A;或A是A,所以A是A。”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借助文字符号表达出来,因此语言的运用就反映了思维的逻辑。而禅宗公案往往并不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A是A,B是B,等等;矛盾律,A不是非A,B不是非B,反之亦然;排中律,在A或B之间必居其一,没有中立;充足理由律: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7-3“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是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谈到其对禅体验的三个境界时说的:三十年前没有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其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一种单一形式的悖论。在禅宗里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 “我是他,但他不是我。”(反矛盾律)“得即是失。”(反矛盾律)“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二者都不对,你应该怎么说?”(反排中律)“勿言生,勿言无生。”(反排中律) 它们背后的禅理是语言和逻辑所无法达到的,这就是“空”,一种修行的悟解。如果围绕公案(悖论)、悟、空等基本概念,就可以对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对工具理性与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对工具理性与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发表时间:2012-01-16T14:42:00.35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下期供稿作者:肖昊1 罗雅铃2 [导读] 正确看待工具理性和现代性的问题,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思维。 肖昊1 罗雅铃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2.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B5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75-01 摘要:理性在哈贝马斯的思想中属于核心概念,本文以哈贝马斯的理性观念为出发点,引出他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在对待工具理性的问题中,哈贝马斯认为寻求交往合理性才能解决工具理性危机以及现代性问题。 关键词:工具理性;现代性;批判 当今西方哲学界,哈贝马斯无疑堪称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体系复杂庞大,涉及了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他构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工具理性和现代进行批判,说明了现代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之上的交往理性才能解决。有效地避免了陷入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悲观主义的思想倾向。 一、工具理性与工具理性批判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资本主义国绑在车轮上实现了“人间天国”梦想。人们享受着新技术带来富足的物质同时,感受到科学技术让有思想的人变成了追求物刺激的工具。科学的理性,最终把人的思想变成了利益与权力的工具。工具理性,让法兰克福学派找到了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支点。 (一)工具理性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倡导理性反对传统的时代精神,成为现代性的哲学根基,反思和批判成为这个世纪的时代精神,启蒙思想家们把理性当作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任何外界的权威都必然接受理性这个最高法庭的审判和裁决[1]。这种理性体现着实证精神、推理精神 ,以“数学化”形式在自然而且在社会、文化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空前膨胀并形成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理性彻底的倒退为工具理性,变成新的统治神话。 (二)工具理性的批判。 卢梭对工具理性做了批判,认为科学技术思维方式泯灭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机械化、同一化。霍克海默将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主观理性)和批判理性(客观理性),工具理性把世界看作是机械的、量化的,与价值论理无涉,强调手段及其与目的的协调;批判理性是一种与生命、自然谋求和谐的方式,它关注的是最高“善”的理念。哈贝马斯肯定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运动的内在辩证性的分析,但是他不同意他们彻底否定启蒙的悲观主义倾向。因为个人见识转化为动机,可以使人摆脱集体权力的束缚。 1.启蒙理性完全等同于工具理性。 哈贝马斯以前的哲学家,把工具理性从整体上扩大为一种世界历史文明过程的范畴,“没有看到启蒙自身具有的合理化成分,没有充分理解理性不仅作为工具而且作为主体间的沟通的潜能,因而彻底否定现代性,并对西方自笛卡尔以来的近现代哲学进行历史的大拒绝,他们认为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有社会制度和日常实践中都没有任何理性的蛛丝马迹。” [2]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应从目的、行动和戏剧行动这三种行动类型来理解,即真实性、正当性、诚实性。 2.非同一性原则标准和纯粹哲学化的倾向。 哈贝马斯在对工具理性批判理论进行批判时指出:“工具理性批判所陷入的、并且顽固的与极为圆滑的辩证法相对立的矛盾,就在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必须提出一种模仿的理论,但这种理论按照他们自己的概念却是不可能制定的。” 因而哈贝马斯认为,从中吸取的教训就是“要在社会理论中进行一种范例变化”,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目的是为了确立一种建立在交往行动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理论范式,或者说,正是由于对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才得以实现了批判理论向交往理论的转向。 二、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对现代性批判来源于两个古典理论,一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哲学;二是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从哲学角度思考现代性,哈贝马斯通“交往行为理论”来诊断和批判现代性。研究人们的交往行为,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线索和最终目的。 (一)现代性的问题提出。 现代性发端于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冲击着封建专制和神权的统治的思想枷锁。作为推动现代性运动的两个根本力量,理性和技术则一路狂奔,一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自身和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在热切的信仰与追逐之中,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日益呈现出来,使得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开始变得迷茫。人们开始对理性置疑,把科技危机直接归结于理性的失败,归结为理性的异化,成为支配和控制主体行为的强制性手段,成为主体发展的障碍的现象。 (二)现代性批判。 “理性”已经不是黑格尔式的纯粹思辨的理性,而是经由语言学的转型,由主体到主体之间的范式转变后,存在并体现于人的认识、言说和行为之中的“具体的理性”,即交往的理性。 1.交往行动理论产生。 哈贝马斯认为韦伯和现代性的困境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解决的办法在于重建生活世界,哈贝马斯首先区别四类行为:目的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性行为、交往行为。“只有在交往行为中,语言才同时承担认知、协调和表达功能,语言作为相互理解的中介具有独立的意义。理性的统一性包含在通过言语行为的相互理解达到的共识之中。行为者共同寻求他们对情境和行为计划的理解,以便以意见一致的方式协调彼此行为,以实现共同的目的。即是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取向于达成、维持和更新共识——实际上是基于对可批判的有效性认定的主体间承认的共识。” [3] 2.现代化的批判。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理论解决了韦伯的“现代性困境”,从工具合理性转向交往合理性,从社会合理化转向生活世界合理化,强调交往的互动功能,从“困境”走向“整合”,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过去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从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哲学,克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傅守祥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浙江行政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 一度消失。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 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 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 化的。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 匮乏的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还是相当复杂的。 关键词:大众文化;现代性;技术物性;日常感性;经典艺术;市场逻辑 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 当代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它也许是趋时的、媚俗的,但是它却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所以,在当今这个消费时代(又称为信息时代或高科技时代)--这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① -大众文化的发达是必然的。而消费时代技术的专制与市场逻辑的横行,使早先谦卑的人类接连宣-- 布"上帝之死"、"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从物质丰盈、思想平面化和艺术划归生活的部分现实参照及理论臆想出发’有些人又不断探讨"艺术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甚至"宗教的终结"和"哲学的终结"等问题,将高高在上的一个个精神圣像掀翻在地。同时,消费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且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市场成为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逐渐脱去,已不再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审美乌托邦。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完全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② 人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飞跃发展,使专属于人类的文化不断泛化,人类文明成果日新月异。在新近发生的这场数码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全面渗透,促使人类文化走向彻底泛化,人类的文化重心也由思想精英型走向消费大众型,物质世界极其丰富却又极不均衡,文化影响极其广阔却又极不厚重;单一性的工业文化独霸世界,许多大众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思想并非耸人听闻,但是一味抵制和反对也是不切实际的唐吉诃德行为,像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③那样的审美避世论更是一种虚幻的、一厢情愿的审美乌托邦;只有认真彻底的分析和解剖,加以批判性的引领,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促成现行被资本异化了的"文化工业"转变为代表大众的"民间文化",即真正含义上的"大众"文化。因此,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所提倡的审美主义的精神救赎理论有相当大的价值和参考意义。毕竟审美趣味的转向已

电影中的悲剧美学

电影中的悲剧美学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经指出 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它所成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关于黑色幽默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黑色幽默以荒诞消解了传统喜剧的滑稽,以沉痛的无可奈何的苦笑替代了传统喜剧轻松开怀的笑。;黑色幽默以荒诞性消解了传统悲剧的严肃性;黑色幽默以绝望的惨笑替代了悲剧的痛感,大悲转化为大笑;黑色幽默中,人物的悲剧抗争精神转化为无可奈何地顺应 对于悲剧主体,尼采说过 答:当不可能骄傲的活着时,就骄傲的死去;自由赴死和死于自由,当肯定自己已经不合时宜了时,就做一个神圣的否定者,这说明,他已经理解了生与死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麦克白》、《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 答:都是以"恶"的面目出现;在激烈的悲剧冲突中,表现他们特别的意志和力量;在激烈的悲剧冲突中,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有其独特的悲剧审美价值 伟大人物的悲剧性具有高出一般人的 答:社会价值;审美价值 电影《天使之城》中,赛斯和玛姬的爱情悲剧 答:从现象看,这是主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出现了差异,主体意志对自身行为出现了失控而产生预期之外的结果;从认识论看,这是主体的欲望意识超过了自身能力与自身现实条件允许,从而发生逆料的结果;赛斯对变成人类有明确的动机和强烈的欲望,同时付诸行动,毫无顾忌其他的因素。以至于自己的积极行为直接促成了、或参与合成了自己和玛姬之间的悲剧;是悲剧主体动物动机与结果悖反的悲剧现象 以下属于英国美学家斯马特对于悲剧看法的是 答: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的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的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奔逃,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 在电影《月亮河Water》中,"寡妇之家"里唯一留着长发的女人不是 答:莎肯塔拉;楚娅;杜马提 影片《爱有来生》中,陷入"两难"境地中的是 答:阿明;阿九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的主要论点之一是,后现代说到底是“经济变成了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1 在我看来,这是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的认识论和政治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的标题中已经具体化和通俗化了。这个辩证的语式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传统——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浪尖。我们对它已经耳熟能详,以至于在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论时经常忽略了杰姆逊的辩证法所要求的必要分析步骤和最终的政治哲学评价。杰姆逊的方案并没有在后现代游戏式的无差异表层上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也没有采用全球化之类的通用标签来进行历史情景分析。杰姆逊坚持认为,我们必须格外留心包括经济和文化、市场和力比多、基于生活方式的消费及其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表达在内的各种结构分化的力量,毫不含糊地将经济因素摆在首位,并且同样毫不含糊地强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将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显著历史性、同时在历史上又具有全新品质的资本主义活动方式。 一晚期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一体性与排他性 毫无疑问,在将后现代和全球性当作自明的东西相提并论之前,必须首先寻绎其历史基质。在理解这种历史基质时,有必要脱开以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名目而为我们所知的那种意识形态补充和文化庆典。若欲达成这种理解,就必须专心致志地解读各种社会、文化和文化政治构成物,因为无论在概念的层面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这些构成物都先于后现代—全球性话语的霸权。这种话语表述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要求,下文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进行一番分析。 那个按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思路构想出来的物质、社会和政治世界究竟由哪些因素构成呢?事实上,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甚至不愿提及这些构成因素,这仅仅表明了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的浓厚质密。例如,人们不再感到有必要从通讯或信息技术之类的更平淡的视野去研究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条件;事实上,正是通讯或信息技术使现代商业、金融和交易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尽管结果很不平衡,转变的方式也十分有限。但是,正如杰姆逊指出的,所有这些技术转变都要以“商业决策”这种精明的逻辑为基础。“商业决策”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与资本主义一样古老。资本主义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不平衡还在进一步加剧。在当今世

现代性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问题一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个从西方引入的主题,从新文学一开始就被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到了新时期,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它在现代文学甚至是当代文学中中的重要作用。 1.对于现代性本身的研究 在汪晖的《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这篇论文中,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一个梳理。在他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内容繁复的西方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时间观念,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与欧洲历史中的世俗化的过程,即资本主义化的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现代的概念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新”敞开的时代。 在衣俊卿的《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性的问题。文章具体地分析的现代性的基本的图式和机理,对现代性进行了一个多维的整合。文中认为现代性所标志的理性文化模式,是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作者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和制度性的维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现代性的构成。在精神维度上主要指个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在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包括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从而得出了结论:在中国的境遇中,现代性的本质上“不在场”或者尚未生成。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

语境。通过对现代性本身的分析,和与前现代和后现代性的比较中,得出了现代性的深刻的反思性和内在的超越性的特点。 在郑莉的《现代性论争的缘起、困境及出路》中对现代性的论争做了基本的陈述。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导致关于它的论争不断。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性是具有不同源流:在法国,现代性通常是在波德莱尔和尼采意义上来理解的美学现代性;而在德国,现代性则是以启蒙运动为发端的。关于现代性的各种论争,作者认为其归宿点和落脚点应该在如何时间现代性上,即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偶然性、矛盾性和不安全性,人类将如何进行一种现实的抉择。 2.“现代性”在中国 在王宁的《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展现出了“现代性的复数形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化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的现代性”,也是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重构一种另类现代性。作为一种西方的概念,中国对现代的认识大多是从翻译中得到的,文章从翻译学的角度入手,翻译本身的再创造性,使得现代性在中国的国土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另类的现代性。中国的的另类的现代性,消解了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单一性代性”的“宏大叙事”的神话。在中国的现代性的不同遍体同样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中国大陆现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