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发改委十二五规划

福建省发改委十二五规划

福建省发改委十二五规划
福建省发改委十二五规划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一、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十二五”期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先行先试,全面提升,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本规划思路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结合海峡西岸优势,按照建设“两个先行区”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5年多来,福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福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海西建设的效果日益凸显。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1、我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5年多来,福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左右,其中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预计到2010年底,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万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已达到3万元,首次超过4000美元,提前两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规划目标。“十一五”前三年财政总收

入年均增长24.4%,早在2007年就提前实现财政总收入超1200亿元、基本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超700亿元的规划预期目标。2009年起,我省财政收入增幅可能趋缓。预计到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有望达到1800亿元。

2、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经济支撑有力,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前三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8∶48.7∶38.5调整为2008年的10.7∶50.0∶39.3,我省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龙头企业品牌主体作用更突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主导产业日益凸显,产业竞争力增强,信息化水平继续提高,软件产业增长强劲,创意产业开始起步,动漫游戏、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和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骨干软件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建立了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发展势头良好,已建成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2005年起,其产值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幅。2008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9.9%,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3、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力度加大,消费拉动有所增强,出口保持增长。在投资拉动方面,持续发挥重大项目建设的引擎和带动作用,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 2008年底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7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500亿元。重点项目在巩固夯实农业水利基础、全面提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撑体系持续壮大、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协调推进等五个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2839.6万千瓦,2009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2012年将突破3000公里,形成“两纵四横”主通道,到2015年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提前5年基本建成海西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已形成4条进出省通道,正在加快建设快速干线铁路。温福铁路通车、福厦、龙厦、厦深、向莆等快速铁路正加快建设。2009年福建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超过3亿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生产目标;厦门港有望进入亿吨港行列。福建省将依

托福州港务集团、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三大主体,分别加大力度,开发福州、湄洲湾、厦门三大港,建设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功能合理的现代化港区。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在消费拉动方面,我省认真贯彻、有效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并且呈现农村消费增长较快的特点。在出口贸易方面,福建外贸依存度已达63%,出口依存度为42%;外商直接投资额相当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7%,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涉外税收约占全省税收收入的三分之一。外经贸已经成长为福建的经济发展引擎。虽然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省外贸持续下滑。但在政府支持跨国采购,着力缓解外贸企业融资困难,完善运行预警监测机制,扶持重点企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促进闽台经贸合作的各项努力下,推动福建外贸持续稳定发展。2009年9月开始,福建外贸终于全面回暖,实现双位数增长。

4、闽港澳台合作不断拓展。我省认真落实中央促进两岸三地交流合作、惠及港澳台胞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出先行先试举措,提升交流,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对接,在金融业务、农林业合作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两岸口岸海上直航、旅游产业合作等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福建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来自港台的外商投资仍然占据全省吸收外资的绝对主导地位,且主导地位不断加强。2008年,全省吸收港、台合同外资60.90亿美元,增长30.8%,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达85.2%,较上年提高35.9个百分点,占据全省合同外资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合同外资分别增长29.6%和38.3%,是福建省外资来源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合同外资唯一保持增长的两个地区;港、台实际到资26.19亿美元,增长35.6%,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比重46.2%。

5、民生状况得到改善。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96元,实际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1.45元,实际增长10.8%。覆盖城乡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城乡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动态调整机制的基本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多层次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基本建立全省市、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农村中小

学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免征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我省持续加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业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整治、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还不够凸显。

自从2004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上下同心、开拓进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才得以气势如虹,全面推进。但纵观整个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但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主体作用不够凸显、主体优势不够凸显、主体气势不够凸显,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提升思路显得尤为紧迫。《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这也明确指明了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发展道路。

2、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结构提升有待加速。

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比重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低,产业结构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我省投资项目属于允许类的偏多,属于鼓励类的偏少,能源消费增幅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逐年走高,并高于经济增长,而资源利用率、能源自给率却比较低,经济高速发展遇到了资源、能源等瓶颈约束。除此之外,福建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能源、冶金、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所引起的高排放、高污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近5年来,我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仍很薄弱。主要表现在: R&D经费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突出;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明专利总体上技术含量不高;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短缺,一线创新人才不能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产学研合作不密切,企业难以及时获取所需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较为淡薄。由于我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大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进程,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竞争力。

4、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乡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

尽管我省中心城市的实力这几年持续增强,但支撑能力仍较弱,中心城市规模仍较小,特别是沿海一线港口的枢纽作用,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没得到挖掘,对省内县域经济和周边省份相邻区的辐射、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仍不足;城市间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等现象,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资金筹措落实难度大,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些领域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

5、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我省是无油、无气、少煤的能源十分短缺的省份,巨大的能源需求量, 能量来源的不确定性和能源运输等, 都大大增加能源供应的严峻形势, 因而也突显了节能和减排的艰巨任务。近年来能源消费强度反弹,经济结构调整缓慢, 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型, 对节能减排的许多措施还不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若处理不好, 能源与环境将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 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我省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同时也是倡导低碳经济条件下建设绿色海西的长期战略任务,务必引起广泛共识, 并努力实现。

三、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外向度较高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受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省的基础条件,我省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国际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的来看,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世界经济将面临重大调整。

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积极政策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预计“十一五”末期全球经济衰退将步入尾声,“十二五”初期可能逐渐进入全球经济周期的复苏期。发达国家将面临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科技创新和固定资产更新。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会加快向我国产业转移的步伐,同时也将追逼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步伐,“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结束,“十二五”中期之前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在增长方式上,以美国过度消费、中国等出口导向经济体过度生产为代表的增长方式面临调整。中国加大消费的拉动作用、降低对出口的依赖、调整部分产业的过剩产能是必然趋势。“十二五”时期福建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发挥比较优势,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竞争激烈。

疲于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各国政府先后实施了诸多贸易壁垒措施,竞相保护本国重要产业,技术贸易壁垒和环保贸易壁垒明显增加并且应对难度加大。福建是出口大省,也是受技术贸易壁垒和环保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省份之一,贸易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已经对我省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中国的崛起必然招致西方大国的遏制,对此我们既要有思想准备,也要有积极的作为。“十二五”时期必须认真应对全球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理、有节地通过谈判协商妥善化解贸易摩擦,积极应诉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同时也应直面发达国家的技术指标和环保指标,积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和环保标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近几年世界各国对遏制温室效应的呼声日益高涨,尽管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之后,《哥本哈根协议》未能有法律约束力,但进入“十二五”之后终将成为硬约束。美国、法国等国家正准备征收碳税和碳关税,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增大,“十二五”时期必须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3、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

经过这次危机,发达国家传统的支柱产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短期内不可能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传统产业面临加快升级的压力。为应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环境压力,发达国家将寻找新的替代产业,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奠定基础。新材料、新能源、绿色产业、创意产业等作为新兴产业将决定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时期福建要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4、国际市场体系面临深刻调整。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劳动力成本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快速发展,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逐渐显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低技术含量的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严峻竞争。“十二五”时期,福建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将逐渐淡出福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福建必须加快电子信息、光电、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物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继续加快。

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可能迎来新的重组,带动区域内双向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中国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建成,与东盟原6国率先实现零关税贸易。东盟是一片有5.7亿人口、4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区域,与东盟实现自由贸易对福建意义重大。福建在东盟有800多万侨胞,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财团。福建与东盟现有贸易额高于毗邻东盟的广西、云南,“十二五”时期福建必须重视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同时关注中日、中韩区域经济一体化谈判的进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二)国内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将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总的来看,需要适应五个转变。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变的新要求。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国将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

列,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如果在“十二五”时期不能遏制原有趋势或出现转折性变化,到“十三五”时期五年时间将更加难以扭转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得可能不够“全面”。因此,要组织研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一揽子”战略规划,包括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市场化改革、落实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战略规划。随着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利益格局面临诸多新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亟待遏止,必须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

2、适应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的外部需求减弱,加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全面加剧,以“大进大出”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增长模式必须向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由生产主导型的增长方式逐步向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由投资和外需拉动为主逐步向内源驱动为主转变。要逐步改变福建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在努力提高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要积极引导消费,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要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未来十几年福建经济逐渐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奠定基础。

3、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人民对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会显得更加迫切。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阶层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带来新课题。“十二五”时期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对低收入居民在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上的扶持,城乡之间、沿海山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要加快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建设模式和社会保障制度。

4、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将加快发展,在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格局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以小区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促进大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快速发展,对福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辐射,更具虹吸。国务院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部署,福建省是这一经济区的主体,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应成为对台先行先试区域,成为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要努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

5、适应体制机制的转变。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继续深化改革将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对不同利益的诉求和矛盾可能进一步凸现,社会突发事件增多。城乡差别、收入差别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要特别关注城乡二元体制的转换,“十二五”时期要逐步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城镇化步伐,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要逐步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

(三)周边环境

1、与台、港、澳的关系更加密切。

当前两岸关系已经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两岸即将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台湾各界对国务院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倍加关注。处于对台最前沿的福建承担更多的责任,面临更大的机遇。“十二五”期间闽台经济融合将不断加强,先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对接,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港澳投资仍然是福建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福建将继续推动闽港、闽澳经济合作,尤其在金融、物流、会展、旅游及专业服务等方面的

合作,进一步落实CEPA协议。

2、周边省市竞争发展压力增强。

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先进地区的角逐挤压以及中西部省份的竞相追赶下,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尴尬境地。2008年我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十二位,被湖北、湖南赶超,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省必须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福建经济才能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前列,人均GDP到2012年才能达到或接近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四、“十二五”时期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福建省委的实施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福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居民消费潜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富民强省。

2、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依靠自主创

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坚持节能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各种问题,缩小山区、沿海发展差距,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动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6、必须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积极扩大就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战略定位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务院《意见》赋予海西四大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

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四)发展目标

1、科学合理设置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依据,紧贴福建实际,按照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对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并与“十一五”规划做好衔接。

参照国家目前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大体设想,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五个方面共计30个指标组成的我省“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形成既符合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又能体现福建省情特色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反映“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情况,在这一类指标的设定上,我们选用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等6项常用的、稳定的经济指标,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地方财力状况和经济的发展后劲进行了综合表述。

结构调整指标。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的改善状况,经济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对其他子系统起着制约使用。由服务业增加值比重、R&D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4项指标组成。

人民生活指标。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本状况。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项指标组成。

公共服务指标。综合反映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以及社保、就业的发展状况。由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登记失业率、信息化指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8项指标组成。

资源环境指标。综合反映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由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有量、单位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减少、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6项指标组成。

表一:“十二五”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2、科学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2009——2012年发展目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省2012年的发展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关于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相关粗略的测算。

东部各省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东部总GDP/总常住人口=Σ(各地人均GDP*各地常住人口)/Σ各地常住人口=1782480025/47964.2=37163元

2008年人均GDP之对比

准确测算出福建省达到东部平均水平的速度有一定难度。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如人口增长与发展规划相吻合,物价、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对福建的影响与全国基本一致,各省在2009年后的经济发展较平稳,发展速度与2008年相似,没有出现波峰或低谷。那么,排除了种种不确定因素之后,我们假定东部各省的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如上表平均速率所示)。

若福建省要在2012年末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那么在2009——2012年的四年间,我们通过以下方程进行计算:

37163*(1+10%)4=30123*(1+福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4

可以得到:福建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约15.9%,才能达到东部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从最近几年福建省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4年人均GDP年均增长15.9%不太现实。国务院的要求是“接近或达到”,“接近”可以理解为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0%以上。按达到90%测算,2009~2012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达到13%,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

若福建省在2015年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在这7年期间,假定东部各省的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还是10%,那么同理,根据方程:

37163*(1+10%)7=30123*(1+福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7

可以得到,在2009——2015的7年间,福建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13.4%。“十二五”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考虑到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地位,具有资源开发、市场容量拓宽、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考虑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将为

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等积极因素,我们认为通过努力,这一增长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2)“十二五”发展目标

结合我省经济、人文、社会、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步提出“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综合“十一五”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务院对福建的要求,“十二五”年均增长速度高位目标应定为13%,2015年GDP可达2.4

万亿元。如果考虑“十二五”时期应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生态资源保护等因素,这一时期低位目标也应定在11%左右,2015年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

根据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口发展趋势测算,2015年我省人均GDP高位目标将达到6万元,低位目标也将突破5万元,按1美元=6.8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人均GDP高位目标将达到8800美元,低位目标也应突破70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一产增加值比重将继续降低,二产、三产增加值比重将继续提高,特别是三产比重。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应调整到6.5:50.5:43。我省城镇化水平有望加快推进,2015年城市化率达57%。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R&D占GDP比重逐步提高,2015年达到2.5%。

——人民生活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保证。“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2015年突破36000元,比2008年翻一番,实现倍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2015年突破12500元,比2008年翻一番,实现倍增。如果经济总量增长能按高位目标实现,上述7年收入倍增计划完全有可能提前到6年完成。“十二五”期间要尽力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如有可能,应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十二五”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2015年我省年末总人口3875万人。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5%。

——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谐社会建设明显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6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年均新增60万人,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00万人。2015年专利授权量突破1.2万件。

——资源环境取得新成果,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茅。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森林覆盖率63 %,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单位GDP综合能耗要继续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基数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目标值80%以上,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目标值85%以上。

五、“十二五”规划期间福建省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发挥区域优势,完善整体功能,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山海联动,东西贯通,加强与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交流合作,形成海峡西岸整体辐射效应,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促进闽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闽港、闽澳经济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二)主体功能区布局

根据福建省主题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将区域合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明确每个区域的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尽可能好的发展。

优化开发区域:福州、厦门、泉州等主要城市的市区和较成熟的工业区、开发区必须优化开发,提升品质。城市市区必须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软件、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等都市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城市生态,创造宜居环境。

重点开发区域:沿海城市和临港工业区以及各主要交通干线附近的城市和产业集中区,重点开发区域要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未来福建的人口和产业逐渐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

限制开发区域:占省域面积一半以上的农村乡镇重点发展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保护生态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同时也要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适度开发矿产资源。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禁止开发区域:名胜风景区、自然文化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立足于生态保护,不得进行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省财政实行不同程度的财政转移支付,以保证这些地区有能力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各主体功能区域,应当用不同标准去衡量各地发展,实行绩效评价;用不同政策去指导各地发展,实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三)城市群布局

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壮大福州、厦门、泉州中心城市,形成“一带(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多个区域次中心)”的海峡西岸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一带(沿海产业集聚带)、双区(北部以福州中心城区、长乐空港和江阴港区组合形成的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南部依托‘滨海环湾走廊’,由厦门中心城区、机场新城、泉州中心城区和漳州中心城区组合形成的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四基地(四大工业基为福州现代制造业基地、莆田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泉州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三都澳、东山湾两大战略储备地区和闽浙、闽赣浙、闽赣粤、闽粤四大跨省产业发

展协调区。

发挥区域次中心城市的作用。积极培育县级市和县城,形成与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新格局。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人口、产业向城镇聚集。

(四)重点区域布局

做强做大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区重点发展信息、软件、动漫、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都市型产业,建立区域性中心商务区,南北两翼的福清、长乐、连江、罗源建设深水港,发展临港的先进制造业,在平潭建设立对台综合试验区,共同构建闽江口都市圈。

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和厦门港的龙头作用,增强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效应,将厦门行政区域、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功能归并,厦门岛内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中心商务区,发展软件、创意产业、服务外包、LED等都市型产业,岛外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

发挥泉州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以泉港区为核心构建福建石化工业基地,加快泉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经济较发达的泉州市区、晋江、石狮、南安、惠安产业升级,构建环泉州湾城镇群。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泉州名牌企业的品牌效应,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

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以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发展壮大闽西南一翼。

福建中部南平、沙县、三明、永安一线是山区城镇和产业密集区,形成闽中城镇群和产业带,可发挥其对各山区县的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六、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和发展目标,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十大支撑体系”,初步提出我省“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大任务。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推进规模经营,努力保持粮食自给能力不降低;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品牌农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推进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集聚发展一批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集中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龙头企业、骨干项目和品牌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突出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新、研发设计,开发应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品牌创新、品牌经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联合。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充实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外包服务业、金融业、会展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建设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围绕原料供应、半成品和成品仓储配送,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闽台两地港区对接,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