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提2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提2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提纲

同志们:

大家好。

在讲课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理论,这也是行政学院杨秋宝教授分享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这个理论是1946年由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提出的。艾德加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在两周之后对知识的保持率,根据学习方法不同而排列如下:用耳朵听,知识保留5%;用眼睛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教授给别人,知识保留90%。

今天我就用教授的方式,来给大家谈一下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院党委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集团公司党组要求,院党委及时在全院上下组织开展党的十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当天),全院上下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报告。11月10日,院党委召开中心组(扩大)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11月16日,下发《关于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按照院党委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大会基本情况

党的十九大于10月18日-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团共有38个,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团,以及中央直属机关代表

团、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解放军代表团、武警部队代表团和台湾省籍党员代表团,应出席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共2354人。其中,中央企业系统共有141名正式代表参加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大会取得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还有大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将会对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以及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集团公司共有12名同志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并参加大会。参加大会期间,12名代表始终牢记公司70万共产党员和140万干部员工的期望,认真行使代表权力,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很好地发挥了参政议政作用,展现了石油人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大家充分利用大会平台,实事求是地宣传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成就,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等各界代表沟通协调,在更广的范围内展示了中国石油为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国石油坚定不移搞好国有企业、把中国石油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心和决心。

二、党的十九大主要精神和历史性贡献

下面我以党的十九大主要精神和历史性贡献为题,结合学习感受,从八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个方面,大会的主题和重要成果。

关于大会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一开头就开宗明义指出了大会主题,共68个字,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个主题,不但是十九大的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全部工作的总要求。它回答了我们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样一系列重大问题。把握这个主题要突出把握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关键词。报告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十九大作出的所有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创新举措,也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初心,为实现这个使命。所以,只有深刻理解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才能把握好基本精神。

关于大会的重要成果。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就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一次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路人和掌舵者,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一个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指引。一个是最重要的实践成果。就是描绘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基本遵循。

关于大会的主要精神和历史贡献。大会主要精神和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会和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还有就是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报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第二个方面,大会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

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一是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可以说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的局面。所以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

之所以说是开创性的,五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GDP总量从54万亿增长到80万亿,年均增长7.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有人估计今年有望达到35%,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由中国带动的。八千多万农业人口转移成城镇居民,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万人以上。201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难能可贵。

二是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几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式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党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当中,用九个“明显改变”概括了这些历史性变革:一是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二是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三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四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五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六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七是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八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九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是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回顾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最宝贵、最重要的启示有三条。第一,党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正是由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直面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并以超凡的魄力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攻坚克难,才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实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也才有了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第二,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三,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上三个方面是这五年我们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对今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第三个方面,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九大的灵魂,也是十九大的突出亮点和历史性贡献。

据《求是》杂志刊文介绍,在十九大议题征求意见的时候,各地区各部门都建议,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概括和提炼、确立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各地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各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方案。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进《党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括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理论,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强调继承性。这个名称明确了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集成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强调创新性。这个称谓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创新上实现的新飞跃,及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指导意义。三是强调时代性。这个概括突出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意义和时代特色。而且这个概括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衔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判断相呼应。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任何理论都是属于它那个时代,只有认清时代才能深刻认识理论的意义和它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才称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说,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时代、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二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这一思想回答了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习近平

同志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观点和实践要求。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明确”都非常重要,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涵。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概括了十四条,这十四条涵盖了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还有对外战略,这十四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一思想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两者是完全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是实践要求。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技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十四个坚持,是对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必须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四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贡献。这一思想和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四个开辟: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军队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遵循这一思想,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在革命性的锻造中更加坚强。

第四个方面,大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十九大报告在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作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法,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判断,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和进入新阶段是完全一致的。二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同时,世界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如何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现在是世界大国,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世界如何跟中国相处,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三是我国进入“发展起来以后”时期。小平同志当年讲,“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以后会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发展起来以后可能问题更复杂。”我们进入了“发展起来以后”的时期,正在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强国迈进,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与此同时,我国也进入爬坡过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党执政面临的社会环境问题和现实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如何化解各种风险,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已经成为党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经济建设仍然

是中心任务,但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五是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又要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处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总之,我们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最关键的历史时期,正经历着一系列历史性变化和战略性转变,无论在“两个一百年”的事业中,还是在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都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最宝贵、最关键的时间节点,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所以,用新时代来界定当前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对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概括。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时期,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但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组织的腐朽没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从一百多年前孙中山首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但由于受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包括一些资产阶级改良,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从此真的站起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时中国人民开始富裕起来了。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

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了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进一步说服他们。”小平同志的话意味深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70年,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模式,但是这个模式最终是失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一些人在鼓吹社会主义终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在世界上重振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社会主义是可以搞得好的。

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绝大部分在搞资本主义,实际上搞得像样的还是二三十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即使美欧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也是麻烦不断、乱象纷呈,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模仿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多数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有的甚至战乱不断。原来社会主义阵营,东欧一些国家,也都选择了西方道路,结果应该说发展比较缓慢,举步维艰。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国理念、中国道路提供了新的榜样和样本,提供了新的启迪。一些外国媒体对这第三个意味着进行了过度解读,说中国要输出社会制度、输出社会形态。实际上这段话想要表达的是,通过我们的成功来表达世界上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模式,发展道路也不是只有一种,中国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同样获得了成功。所以,我们是想告诉那些发展中国家,你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也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经验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顾本国国情生搬硬套别国政治模式,从来都是不会成功的。

新时代具有丰富的内涵,报告用“五个是”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丰富的内涵。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五个方面,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最早是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八大的提法作了精炼,概括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党和国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我们核心的重点工作、主攻方向就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八大算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提出了60多年。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认为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不能客观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所以,在召开前几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时候,包括开全会的时候,有不少同志提出建议修改这个提法,但由于事关重大,加上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改。

十九大报告起草过程中,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通过深入调研和各种数据的研究测算后作出的调整和修改。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有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完全符合实际了。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而且这种需求、这种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度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6年达到4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其他很多方面的民生保障也有了显著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不仅仅是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而且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些都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了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其他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由这个问题造成或者带来的。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们既有世界先进的、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的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济发展总体较好,但社会法制化水平还不高,社会建设还有不少短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的突出问题。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比较大,在东部地区,一些大城市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超过一些西方国家。但在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在收入分配方面,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已进入中等偏上,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而且有几千万人还没有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矛盾追根溯源,最后都能追溯到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平衡是相对的,但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就必须下功夫去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整个发展。

深刻认识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关于社会矛盾变化的表述,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不是其他方面的主要矛盾。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前60年的表述与新的表述既有变化又有连续性,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的变化,我们工作重点、工作布局的变化。三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提法的改变,

而是要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必将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求我们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大力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一个短期概念,而是一个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社会主要矛盾过去的提法管了60年,包括现在的提法也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不能过几年又变了,所以至少要管到本世纪中叶,这就要求这个概念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导向,还要有很强的历史适应性和时间张力。五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这点非常重要,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六个方面,大会作出了“两步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1956年党的八大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章》,特别是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拖着病体宣布,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当时非常激动人心、鼓舞人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根据小平同志的设想,我们党对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从温饱到小康。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个部署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

斗目标,就是到建党一百年的时候,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决胜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之前我们提出了“两个翻番”的目标,这是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从目前情况来看,“两个翻番”的目标总体进展是很好的,总体上是可以实现的。需要指出的是,“两个翻番”是就国家整体来讲,不可能所有地区所有人都实现“两个翻番”,我们国家很大,发展很不平衡。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现在我们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不是决定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的全部,关键是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不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是不是改善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不是提高了,这是最重要的。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就是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这个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就是从2020年到实现现代化历时30年左右,十九大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一个规划、两个阶段的目标,既鼓舞人心又有鲜明的特性、有鲜明的规划。

第七个方面,大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

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其中提出了许多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创新举措。

关于经济建设。报告提出,第一,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方位的重大判断,和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一脉相承,是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相统一。就是说现在量的不足已经不是最突出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质量不够高,所以我们现在追求的不再是高速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第二,报告提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清晰地指明了下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但从中长期来看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重要关口还没有突破,这个关口就是必须跨过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三大关口,这是今后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过不了这三大关口中国经济不可能真正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关于经济建设部署的总纲、总的要求,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就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强调了五个方面: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二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三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个变革;四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协同的产业体系;五是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个有”的经济体制。

关于政治建设。报告突出强调了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模式,非常鲜明地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二是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有利于推动反腐败工作法制化。三是报告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实施法治中国建设。

关于文化建设。大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章》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写入了《党章》,这意味着把文化提升到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部分还突出强调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强调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强调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等等。

关于社会建设。总的原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总的要求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落实好七个方面的任务,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围绕贯彻这一思想,报告提出了许多重大思想和重大举措,包括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强调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严格防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强调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特别强调要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等等。

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了大政方针、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些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

第八个方面,大会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报告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报告总长度是3.2万字,党的建设部分就占了4100字,占整个篇幅的1/8,可见分量之重,而且党建的内容不仅体现在党建部分,在前面,包括回顾工作,包括历史使命,包括基本方略都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总要求由六个方面构成:强调了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一个方针,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了一条主线,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出了一个布局,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五大建设,强调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实际上是“5+2”的布局。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前列、人民忠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坐标系”和精准的“定位仪”,是新时代条件下管党治党的根本遵循。

要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清醒地看到,许多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尽管理论武装、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总开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尽管从严治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不敢担当、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少干部素质能力和精神状况不适应新时代要求。尽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尽管“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树倒根还在,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尽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违纪问题依然频发,“小官大贪”“微腐败”问题比较严重,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面临问题的顽固性和严重

性,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打好一战就一劳永逸的幻想,绝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倦怠,绝不能跌入抓一抓紧一紧然后再松一松的恶性循环,这点总书记特别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要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体,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党建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最终必须落到政治建设上。所以,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在政治力量、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揽工程院改革发展实践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根据集团公司党组要求,我们已经和休斯敦中心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要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统一部署,按照工程院党委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组织好,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

的党的领袖上。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要切实抓好学习培训。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重点内容,面向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员工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要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宣讲。我院石林院长、邹来方副院长、刘岩生副院长(现在是刘书记)均已开展了宣讲。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层层宣讲,创新宣讲方式,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回应员工关切。要精心组织新闻宣传。要精心策划、集中报道,充分利用网站、新媒体等阵地,制定专题宣传方案,加强组织协调,创新用好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在拓展广度深度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和员工群众深入学习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要认真组织研究阐释。要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我院和各单位改革发展实践,确定一批重点研究选题,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组织召开系列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不断深化认识,持续成果转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阐释要深入解读内涵、精准把握外延,防止片面性、简单化。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负起领导责任。各单位党委、各党支部要按照部署,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作出专题部署和相应安排,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二是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着力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主动设置议题,加大引导力度,围绕热点难点,多做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的工作,多做增进共识、增进团结的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三是着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宣讲宣传和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探索方法途径手段,努力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既严谨又生动,善于运用员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积极参与的方式,采取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实践要求、符合生产生活实际的方法,努力拓展工作的广度深度,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不断增强实际效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在推动落实。集团公司提出了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定位,是集团公司油气工程技术参谋部、油气工程基础前沿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油气工程高端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油气工程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平台、油气工程高端技术产业化平台,主要从事井筒工程的基础、前沿技术和尖端工具、仪器的研发和推广。我们的工作要围绕集团公司对工程院提出的发展定位来具体落实。

用SWOT办法分析产业化工作,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优势Strengths

1)钻井院与休斯敦中心整合后组成的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机构战略布局和资源配置将得到优化,更能发挥整体协同发展的优势,提升油气工程技术研发实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可以考虑引进休斯敦国外的质量工程师,来帮助北石厂和康布尔公司提升;

2)整合后的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定位,有利于构建国际化、专业化、一体化、市场化和开放共享的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充分发挥1加1大于2的整合效应;

3)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整合后的工程技术研究院将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统筹协调国内国外研发一体协同、国内集成配套推广应用等工作,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将会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作动力和活力。这些年全院对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除北石、江汉、康布尔外,科研有些所如钻井液、固井完井所等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4)“一院两制”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深化职业经理人制度,发挥休斯顿中心对外技术与人才引进的窗口作用。在国际化、市场化方向不变,经营模式和支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国内外油气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工程技术支撑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