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现状和进一步扶持发展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现状和进一步扶持发展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现状和进一步扶持发展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现状和进一步扶持发展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现状和进一步

扶持发展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1年7月8日)

一、广东省社科联所辖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总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决定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广东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加大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支持社科事业的发展,为广东社科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推动了社科联工作和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大繁荣大发展,广东社科类社会组织进入建国以来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在这样的政务、政策环境下,社科类社会组织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会共有团体会员184个,其中地级以上市社科联21个,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163个(省级学术社团139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23个,基金会1个)。在163个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中,69个由我会担任其业务主管单位,其余为各省直有关部门主管,会员人数共约17万左右;21个地级以上市社科联所辖社团有800多个,会员人数约42万。上述社会组织分布于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研究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企业基层单位,覆盖了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全省纵横的社科工作网络。在我会管辖的139个省级学术社团中,哲学类11个,政治〃法律〃社会〃行政类34个,理论经济〃综合经济〃产业经济〃管理〃金融〃财税〃会计〃审计类41个,语言文学〃教育〃文化〃艺术〃历

史类44个。在“十一五”期间,我会所辖的省级社会组织由121个增加到163个,共增加42个,增长率为35%。

(二)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分类。我会所联系的社科类社会组织,按功能来分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基础性学术社团,占39%;第二类为应用性学术社团,占42%;第三类为行业性社团,占5%;第四类为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占14%。

从所在系统方面看,主要分布于普通高校、党校、社科研究院所、党政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从所处地域方面看,分布在广州的近15万人,在其他各市的近2万人;从研究领域方面看,研究哲学法学科学的约有8.48万人,研究经济管理科学的约有5.16万人,研究教育科学的约有1.37万人,研究文学艺术的约有0.75万人,研究历史科学的约有1.24万人。以上情况说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队伍大,分布广泛,专业性强,侧重理论研究和应用;同时也表明省社科联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科学界的联合体,是社会科学活动重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社科类社会组织人才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我会所辖的163个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中,专职人员总数约680人。平均每个社会组织有专职人员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有580人,占在职人员的85%;具有中级职称(技能)以上人员有650人,占在职人员的96%,平均年龄40岁;具有高级职称(技能)人员有210人,占在职人员的31%,平均年龄65岁;退休返聘人员(从党政事业单位中退休的人员)占90%,年龄在60-70岁的有190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异军突起,截止到目前,全省在民政厅注册,业务受省社科联指导的民办社会科学研

究机构有23家,专职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人。

与当前我省2.8万个社会组织,专职人员数35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3.1万相比,我省平均每个社科类社会组织专职人数远低于全省的12.5,但本科以上学历所占的比率比全省高76.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省社科联所辖的社会组织都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申报成立时就要求具备高级职称(技能)的专职人员达4人以上,另要配备若干秘书、财务工作人员;对省级学术社团专职人员的要求,要求会长具有高级职称,但可兼职;秘书长要求专职,大部分是从事文、史、哲、法、教、经等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其他专职人员主要从事秘书处的日常事务工作。

从我会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内部专职人员的年龄、技能、性别情况看,年青人、中级职称(技能)人员居多。具有中级职称(技能)人员有440人,平均年龄28岁,女性比男性多,而高级职称(技能)人员年龄相对较大,且退休返聘人员占大多数。从这一结构可以看出,社科类社会组织吸引、吸纳人才的能力十分有限。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社会组织发育发展起步较晚有关,但同时与我们当前对社会组织发展、人才培养、经费扶持等体制机制不到位也有较大的关系。

(四)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思想状况。总体来看,广大社科工作者包括体制外社科组织的优秀人才,都能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密切配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拿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理论成果。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不唯上、不唯书”,能实事求是认识、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在遵循学术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理论、提出对策,因此,“十一五”期间,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界“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

发展也较好地体现了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与遵循学术创新规律相结合的特点。

但近年来也有个别人员,由于受社会风气和目前一些不科学考核制度的影响,出现浮躁、急功近利、教条主义、理论脱离实践、理论创新以及学术争鸣和批评欠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科理论界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个别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意识形态斗争的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受经济利益驱动,违规活动时有发生。

社科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社科联和学会组织是开展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省社科联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增强各级社科联和学会组织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会所辖的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中有中共党员1536名,其中:405

名为社会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大部分人员组织关系在人才市场、街道办;1131名为社会组织的兼职人员,是从党政事业单位中退休后返聘过来的,其组织关系在原单位。尽管社会组织中总的党员人数不少,但符合条件成立党组织的却很少,因为党员的组织关系绝大部分都在原单位,这些党员都愿意在原单位过组织生活。为贯彻中央、省委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精神,经过努力,我们已在广东省营销学会成立了首个党支部,共有4名党员;华南经济研究院也正在筹备成立党支部。

(五)开展社科活动的情况。2010年,我会所辖的社科类社会组织继续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情况为:一是开展各类学术研讨、交流和宣传活动共687项。其中举办学术年会68场,参加人数6748人;专题研讨会58场,参加人数12343人;学术论坛56个,参加人数18261人;专题报告

会32场,参加人数14230人;专题讲座194场,参加人数20724人;举办科普活动12场,参加人数5490人;举办培训班235期,参加人数11444人;展览会32个;国内外考察活动参加者301人次。二是向政府、人大、政协提交题议案或建议、决策咨询65项,其中被采纳26项;向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168项,被采纳125项;为会员单位提供决策咨询128项,被采纳104项;完成政府职能部门授权委托事项85项,其它相关调研课题168项,组织科研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应用10项。三是撰写学术论文1241篇,出版论文集48册、专著66本、调研报告54份,出版会刊或内部资料共83份。四是有21个会员单位(16个省级社团和5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参加“2010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近70位社科专家在社科知识现场咨询21个场点上为群众释疑解惑,宣传社科知识,诠释政策法规,解答社会疑点。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会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都能积极开展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六)社科类社会组织的运作情况。社会组织的生命在于开展活动,但各社会组织因发展不平衡,开展活动能力也不尽相同。社科类社会组织按活动是否正常来分也有三类:第一类为组织健全,活动正常,良性发展的社团。这类社团大部分依托在省直厅局单位,且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提供较为充分的活动条件;也有一部分无单位可以依靠,完全融入市场经济之中,独立生存,以自主开展活动获得较多的活动资金。这类社团有专兼职人员组成的领导班子,有较为稳定和充足的经费来源,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研讨成果多属对策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深受实际工作部门的欢迎,

社会影响较大。前者如法学会、反邪教协会等,后者如玩具协会、房地产业协会、体制改革研究会等。这类社团占社团总数的10.1%。

第二类为活动尚属正常的社团。这类社团有的也依托在省直厅局,有一定的经费来源和人员保证;也有的虽无固定经费来源,依托业务主管单位提供办公会所和少量经费,但领导班子热心奉献,凡有重大活动,都能积极争取到有关单位或企业的支持和赞助。这类社团虽然活动不多,但发展还算正常,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学会作用的发挥有限。这类社团占社团总数的51.9%。

第三类为活动不正常,运作困难的社团。这类社团多为基础学科的社团,无政府的拨款和其他固定经费来源。由于研究面较窄,开拓性不强,无法筹集足够的经费维持社团正常的运作,又因社团负责人不能及时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要求,因而活动极少,面临“停摆”的重重压力。这类社团占社团总数的38%。

(七)地市社科联工作有新局面

几年来,省社科联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整体意识,加强全系统的联系和互动,召开了各地级以上市社科联主席会议和研修班,组织了广东社科界代表团赴台参加孙中山思想研讨会,编发《社科交流》通报各地先进经验,以及继续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科普周协作,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全省社科联系统的信息交流和工作互动。各地社科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思路更加开阔,事业得到新拓展。如广州市社科联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以《城市观察》为依托,构建了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智库;深圳举办了首届学术年会,还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

网络2010年深圳国际大会;茂名、湛江、阳江三市联合在湛江召开了首届粤西合作发展理论研讨会,加强了地市社科联的合作;茂名、清远、潮州、阳江、汕头、梅州、中山等市社科联组织了“传承岭南优秀文化,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主题巡讲;珠海、江门、肇庆等市社科联积极开展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展情况的调研工作;东莞、韶关等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决策咨政课题研究取得成效;惠州、揭阳、云浮等市社科联举行形势教育报告会,深入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中国和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韶关、河源、潮州、湛江、肇庆等市社科联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我省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这些活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彰显了地市社科联的活力。

二、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管理机构和体制

(一)管理机构。省社科联是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社科界广大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现有班子成员6人,内设机构3个部室(中心),其中,专设社团联络部为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管理部门。

近些年来,社科联工作经历了从“小社科”到“大社科”的跨越,业务工作不断拓展,目前业务工作主要包括:社科规划、社科评奖、社团管理、社科普及、决策咨询和刊物建设、人才培养等。省社科联党组始终把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放在重要位臵,加强领导和指导,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推动了我会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它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二)管理体制。我会所辖的社科类社会组织目前实行双重管理体制,

即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管理部门双重管理的体制。对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除我会外,省直许多党政部门都具有对所辖社会组织业务主管的职能。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按中央文件的规定,目前只有省级社科联担任业务主管单位。管理的原则和办法主要依据国务院1998年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中央和省颁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和方法。为加强和改进管理,我会根据国务院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广东省社科联社团管理试行办法》和《广东省社科联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试行办法》等。通过贯彻以上条例、规定、办法,我会所辖社会组织依法办会、科学办会、民主办会的意识大大增强,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三、社科类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社科类社会组织是社科联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社科联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社科联始终把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放在重要位臵,加强领导和指导,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推动了我会所辖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它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创新社科理论、服务中心工作、完善学科体系、整合科研力量、普及社科知识、反映公众诉求、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社会建设等方面,突显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升“以学立会”的水平,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理论先行先导的作用。根据社科类社会组织大多数是学会、研究会,以及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特点和情况,我们反复强调要“以学立会、以学兴会”,要把立足点、着力点放在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上来,要把提高学会、研究会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质量放在根本位臵上。为此,我们搭建平台、创造条

件,使各有关学会、研究会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承接委托课题研究、著书立说、多出成果,在理论探索中为推动广东新兴学科的崛起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以“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辩证法”为主要研究课题,组织了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广东省文化学会与港澳台有关机构共同主办了第九届粤港澳台文化交流研讨会;广东营销学会举办了“县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营销创新高峰论坛”。此外,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港澳台和珠三角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提升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参谋和智库的作用。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是地方社科类社会组织,特别是应用学科的学会、研究会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要求这些学会、研究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开展研究,为党和政府当好参谋和智库。近年来,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文化强省等重大问题,省社科联及有关学会积极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提交了一批有份量、有深度、有价值的报告给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得到了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如,去年,我会组织专家调研,提交的有关南雄模式、韶关经验的加快转型升级的报告就得到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等领导的批示肯定,并转发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市,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广东体改研究会组织专家对顺德等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有关报告受到了省委领导的重视;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长期开展民族凝聚力问题的研究,得到了汪洋书记的肯定。

(三)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社科知识普及主力军

的作用。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是社科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公民素质、构建精神文明的重要一环,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我会认真安排有关学会、研究会参加全省联动的社科普及活动,为群众宣讲社科知识、开展咨询服务等,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同时,不少学术团体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还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办各具特色的讲堂、讲坛、讲座、网上论坛、咨询服务活动等,既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又为社科普及和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素质开辟了渠道。如体改研究会的“改革论坛”、经济学会的“岭南经济论坛”、创意研究会的“创意讲堂”、岭南文博研究院的“文博论坛”、南方人事管理科学研究院的系列讲座等。

(四)提升凝聚资源的能力,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整合科研力量和整合社会的作用。各学术社团通过民主办会、服务会员、“内引外联”,使社团的各种资源要素如学术信息、组织人才和社会关系等凝聚起来,向心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广大会员虽然散布在各行业各单位,但专业爱好和团体的吸引力使大家走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分散的、个体的、无序的状态变为共同的整体的有序的状态,较好地显示出社会组织整合科研力量和整合社会的特殊作用和优势所在。特别是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直接面向社会需求,以应用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为主攻方向,其科研管理体制采取企业化管理的模式,成为推动社会科学为社会服务的新生力量。

(五)提升业务主管的能力,发挥社科联指导、协调、管理、服务社会组织的作用。我会按照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路,在明确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任务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五个创新,即引导上创新、扶持上创新、管理上创新、联系上创新、党建

工作上创新,实现了从单纯管理向以建设为主的转变,初步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了我会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水平的新提高。近几年来,我会所辖社会组织有4个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10个荣获最具影响力学术社团称号,30个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广东理论创新贡献奖,并建立了首个党支部。省社科联也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评为全省先进业务主管单位。

四、当前制约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社会组织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参谋助手,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做好社会组织工作,事关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但目前,重政府、轻市场轻社会组织的态势和现实仍未改变,导致有些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的性质、作用认识不到位,对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二)办理程序繁杂,体制不合理。申办成立一个新的社会组织门槛高、时效低、标准不一,致使社会组织发展严重受阻。现有业务主管单位分布比较散,缺乏统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存在日常管理“缺位”现象,因体制不合理、不健全,各主管单位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能分工不明确,难以形成有效的协调运作机制,阻碍了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此外,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不完善,致使社会组织的生存空间受限,社会组织中优秀人才缺乏并处于社会弱势地位。

(三)管理力量薄弱,服务水平低。管理部门建制和人员编制没有跟随社会组织发展而增加,人手不足,办公设施不完备,管理力量薄弱。如省社科联,90年代主要服务管理16个直属社团。后来随着业务管理职能

的确定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所要管理服务的对象已扩大到现在的139个社团、1个基金会和23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而机构编制却一直在20个人头和三个半处室的水平上不变。此外,有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自律机制不完善,专职工作人员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弱。我省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一直偏低,财政投入总量不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省份,人均社科规划经费也赶不上广西、四川等省份。大多数省级社团、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近90%的社社科类社会组织因经费困难而面临生存问题。

(五)缺少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目前社会组织很多方面都要纳税,与企业没有什么两样。比如,社会组织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要缴所得税,甚至社科基金投资收益也要缴所得税。此外,社会组织中专职工作人员的入户、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的权益和权力,不仅比不上事业单位,甚至还不如企业。

五、促进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年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步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社会建设。这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良好契机。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科联的工作,去年以来又提出了建设学术强省、打造理论粤军的光荣任务,要求初步构建起具有世界视野、时代风貌、国内领先水平和鲜明广东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基本框架,使广东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区域中心。这对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的社科类社会组织来说,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为进一步促进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出如下

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推动社科类社会组织大发展。一是建议成立全国社科联,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社科类社会组织力量。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对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把它摆在应有的工作位臵上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各有关单位各有关部门工作的统一部署中。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同等重要的认识,提高对社科类社会组织重要作用的认识。

(二)转变观念,在服务社会中寻求发展。社科类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既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也要以工作成绩赢得党委政府和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应用学科的学会、研究会,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大力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决策研究、资政服务的能力,抓住事关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开展研究,为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开办自己的讲堂、讲坛、讲座、网上论坛、咨询服务等,树立自己的品牌,为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素质,开辟更多的渠道,使学会、研究会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要吸纳和凝聚一批有研究能力的企业家、党政干部和社会工作者参加社科类社会组织。要积极培养中青年社科人才,把他们吸收到学会、研究会的组织中来,壮大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后备人才队伍,保证学会、研究会后继有人,不断发展。

(三)完善体制机制,引导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管理

体制,理顺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挂靠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社科联对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管理与协调作用。现在社科类社会组织不全是由社科联担任业务主管单位,给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使社会组织的管理复杂化,因此是否可以考虑由社科联担任所有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同时赋予其相应的责权。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与建设,简化办事程序,适当放宽申办条件,使管理、服务系统化,科学化;完善管理制度,对社会组织的组织人事、学术活动等各方面提出量化标准和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评比,形成考评制度化,每年进行总结表彰,推广先进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社科联要在做好其它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联络工作。要根据需要,适当考虑增加社科联机构编制、人手,进一步完善社科联工作条件,积极推动形成社科规划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编制支持和经费投入,推动各市市委、市政府不断改善社科联的工作保障条件,推动各县(市、区)社科联的建立和编制经费的落实。四是进一步健全全省社科联工作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指导、监督及服务,要按照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各社科组织和专家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全省性学术活动,全面提升我省社科界新社会组织的研究力、创新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组织和协助部分团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学术活动,推动我省社科学会、研究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均衡、协调、持续发展。

(四)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进一步完善对非营利性社科类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除了直接减免部分社科类社会组织税费外,还可以通过加速折旧、费用扣除、亏损结转、投资抵免和提取准备金等方法来扶持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

(五)努力拓宽经费渠道,扶持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积极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意见的精神,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的实际,进一步加大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一是探索建立社科专项资金和孵化基地,给予社会组织部分专项经费,或是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扶持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二是开展课题招标,奖励学术研究,加强社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党政机关和社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三是鼓励各社会组织广开渠道,积极探索与社会各方合作开展社科研究的途径,动员和鼓励社会资金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走“以题养题”的多元发展之路,拓宽研究经费的渠道。四是设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资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开展课题研究。五是建立社科学术社团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申报课题、成果评奖、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大学、专业研究部门平等待遇的制度,增强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学术创新能力和人才集聚能力,实现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

(七)借助文化强省建设,开拓社科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拓展社科联工作新职能,一是与省委宣传部一起每三年评选一次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进一步表彰和激励我省社科工作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端社科人才;二是每年组织社科界专家开展十项省情调研和重

大专题研究,强化专家学者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自觉性,提升能力和水平;三是每年向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等民间智库发布十大课题,推动学术类社会组织出成果出人才,不断壮大成长。四是扶持培养10个左右具有岭南特色的社科类学术社团,推动岭南特色学科建设。

(八)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社科团队。社科类社会组织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部门的“思想库”,又是凝聚人才的精神家园,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发现、培养、使用好人才。一要提高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实施干部培养计划,并改善其办公条件。二要建立社会组织负责人信息档案,对社科类社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要常态化、正规化,列入组织、宣传部门和党校培训计划。三要协助社会组织组建有活力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推选政治坚定、学术渊博、社会影响力强的人担任社会组织的领导。四要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通过举办高层次论坛和各种学术活动,为社会组织中的会员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要贯彻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工程”的相关项目,组织一些大型课题项目,给各社会组织分任务,压担子,统一攻关,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五要实行专职工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通过举办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组织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学习,统一考核,提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组织和策划能力。此外,通过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学习外地先进社会组织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活动的策划和管理水平。

如何培养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1.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中,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在民政部门登记的至少应该达到 2.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 3.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中,招标人向三个以上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未被邀请者无权参加投标),并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是 4.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5.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之一的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方直接邀请()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方式 6.从狭义上理解社会组织仅仅是指民间力量组成的

7.对自愿捐赠的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 8.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行使选聘、解聘、监督、协助物业服务企业职权的社区组织是 9.社区业主委员会是社区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会的 10.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 1.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 2. 社区业主组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的法定职能包括

3. 培育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的操作思路包括 4. 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划分,社会组织有 5. 社区业主组织主要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组成的组织,包括 6.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求民办社工机构发起人中,至少有 7. 培育发展社区业主组织的操作思路包括 8. 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包括

1.积极培育公益慈善救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操作思路之一是探索推动慈善超市向 民办非企业单位转变 正确 2.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中,公开招标是指招标方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 人或其他组织参与投标,并择优选择中标人的一种招标方式。 错误 3.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关政策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国 有资产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 错误 4.为了理顺社区居委会和业主组织的关系,应该提倡社区居委会成员和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 正确 5.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者简称“民办社工机构”,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团体。 错误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的对比(苏行记之一) [ 2009-9-12 18:45:00 | By: 姚华松] 推荐 笔者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网络宣传,在网上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良好氛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指导、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共同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承办、中国江苏网等江苏省新闻网站协办的专家博客主题笔会定于9月13日至18日在江苏举办。本次笔会主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家园”。承蒙南方网之邀,不才有幸代表南方网专家博客栏目成员参与这次活动,将与各路博主前辈一道深入江苏各地企业、园区、干群中考察学习和访问,以博文形式反映江苏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家园的社会实际,书写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祖国60岁生日献礼。 这里,从江苏和广东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历程回顾角度,谈谈自己的浅见。 江苏和广东,一直都是中国版图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虽然不如上海和香港那么惊艳夺目,但也是群星闪耀、绚丽隽永。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分别成为华东、华南地区的核心地带,2008年,江苏、广东两省GDP分别达到30 024和35 696亿元,占据中国省市排名榜的第3名和第1名。在长期结合本土特色发展过程中,他们找寻到了适合各自省情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创了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其它省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苏、粤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比较 (一)江苏社会发展概况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河南,西连安徽,东

南与山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是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7 600.1万人。 江苏历史悠久,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有人类聚居。6 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原始农业生产。3 000年前,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经济发展方面,江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依托上海的经济辐射,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08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3 089元,全年进出口总额3 182.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各具特色的开发区遍布全省,其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江苏科学教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共计88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2.3万人,科技力量与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 (二)广东社会发展概况 广东位于岭南,是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临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相望以南。广东省面积为17.79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9 544万人。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近3 000万人,其中华人约2 000万人,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台湾同胞约400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早在秦朝时期,广东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素称百越地。秦始皇33年统一岭南后建郡,隶属南海郡。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和《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深办〔2008〕66号),促进我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政社互动。 结合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新型的政社关系,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体系。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再行使和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将事业单位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 (二)突出重点。 根据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及其功能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组织。我市社会组织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为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以及非公募基金会。 (三)培育发展。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步伐,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空间;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降低登记门槛;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创新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方式;构建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四)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市、区、街道联动的监管体系,监督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规范运作,明确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责任。 (五)分步实施。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整体谋划,按照分类、分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推进。 二、目标与措施 (一)构建明晰的责任体系。 工作目标: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责和社会组织责任。 具体措施: 1.市、区民政部门是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对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和年度检查;对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对非法社会组织依法予以取缔;负责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2.市、区相关部门是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对应的部门为业务指导单位。业务指导单位应将社会组织纳入行业管理,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指导;通过转移职能、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协助登记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会组织的清算事宜。业务主管单位除履行上述

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摘要]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对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社区自治和提高公民参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困境。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业已成为社区服务和发展的主力军。借鉴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寻求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社区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 一、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滕尼斯认为:“社区中社会关系是基于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存在于同一地方的人群之中,社区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疾病相抚,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是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主要纽带,对其成员行为的控制通常依据传统、习惯或乡规民约”[1]。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

在社区范围内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第二,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第三,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建立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活力;第四,组织成员进入和退出自由,组织相对松散[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其变化历程是与社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91年我国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参与逐步实现社区自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就是重新进行社会整合。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浪潮,引发了城市社会关系深层次的变化,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带来了契机。在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早期,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成立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如2002年全国第一个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在上海长寿路街道正式挂牌;2004年上海市市级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成立;2005年初,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若干意见(试行)》的文件。至此,我国政府开始积极培育、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并通过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出来的任务。

铜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铜陵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8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三重一创”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引导资金由市财政预算安排15000万元。 第三条引导资金主要支持我市铜基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当兼顾其它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结构、军民融合、加速成长,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和链条化发展。 第四条引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原则: (一)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坚持“阳光”评审,接受社会监督,扶持优质企业和项目。 (二)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支持“三重一创”建设,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产值规模和税收贡献,并与考核奖励挂钩,注重基地建设实效。 (三)资本运作,引导放大。引入市场机制,采取贷款担保等资本化运作方式,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滚动使用引导资金。 (四)专款专用,强化监督。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设情况的监管,建立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机制,保障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第五条积极引导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通过贷款、参股、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对我市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予以支持。 第六条依据《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狮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铜发〔2017〕34号),鼓励和支持狮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第二章引导资金的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 第七条引导资金支持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注册地和纳税地在我市范围内。 (二)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稳定、素质较高。 (三)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企业管理和运作规范,无不良信用记录。 (五)符合申报指南中指定的其他具体条件。 第八条引导资金主要采取以下支持方式: (一)市级基地建设后补助。后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市级基地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年度安排资金8000万元。 (二)贷款担保。重点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科技研发和项目建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广东省经济状况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9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468.02亿元,增长10.4%;更新改造投资1197.59亿元,增长6.3%;房地产开发投资2510.05亿元,增长36.2%。商品房销售额3663.97亿元,增长45.8%;商品房销售面积6219.75万平方米,增长20.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7522.65亿元,增长13.7%;农村投资2072.36亿元,增长36.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359.63亿元,增长10.8%;非国有经济投资7235.38亿元,增长20.5%;其中民营经济投资3545.51亿元,增长25.1%。完成经济适用房投资额13.46亿元,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84.97万平方米。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3.70亿元,增长49.8%。第二产业投资3509.85亿元,增长8.1%;其中工业投资3483.74亿元,增长8.3%。从工业内部看,九大产业投资1979.70亿元,增长12.6%。其中电子信息投资443.12亿元,增长12.8%;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投资298.73亿元,下降1.2%;纺织服装投资227.38亿元,增长3.1%;石油及化学投资317.99亿元,增长19.5%;建筑材料投资283.11亿元,增长31.6%;汽车投资128.53亿元,下降27.9%;食品饮料投资99.79亿元,增长30.7%。其中高耗能工业投资206.07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6011.46亿元,增长24.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55.64亿元,增长4.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971.29亿元,增长18.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20.98亿元,下降1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700.10亿元,增长9.7%。城市建设投资818.64亿元,增长6.8%;文化产业投资432.02亿元,增长25.9%。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新改建四级以上公路3989.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7.35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8740万吨。新增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61.5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123万千伏安。新增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388.39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624万户。 广东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沿海省份。1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广东已由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发展成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经济大省,成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一、经济发展概述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先行一步。改革开放推动广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3.4%。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3,450亿元(约合1620亿美元),约占全国GDP的九分之一,连续15年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广东的对外贸易约占全国的1/3,利用国外资金约占全国的1/4,税收约占全国的1/7。此外,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国前列。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体系比较完整。广东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结构由轻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建国以来,广东经济从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多角度展现广东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并探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一、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经济增长轨迹 广东改革开放前经济低平台运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速,GDP总量从1989年起位于全国之首,2001年首次超越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在广东5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9.7%增长,计划时期(1950-1978)年均增长为6.0%,低于全国(1953-1978)6.1%的水平,经济快起快落,经济增长最高时为15.1%,最低时为-22.0%,各年平均落差有6.6个百分点,波动半距达18.6%,波动剧烈,波动系数为8.2%。改革开放至2005年,(1979-2005)GDP年均增长达13.7%,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各年平均落差为3.8个百分点,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以政策性倾斜启动经济,以对外开放拓展成长空间,以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保障,通过市场与投资双重拉动,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的GDP相当于1978年的32.3倍,27年翻了5番,平均不到6年翻1番,1979年到2005年这27年间,除4个年份为一位数增长外,其余23年,均为二位数增长,其中1990-2005连续16年达二位数增长,1979-2005年经济年均增长为13.7%,这一数字远高于新加坡1970年至1978年间8.4%的年均增速,高于韩国1966年至1976年10.8%的年均增速,高于日本1960年至1970年10.5%的年均增速。新、韩、日是上世纪后50年经济增速最高的几个国家,而广东不仅在平均增速方面明显高于上述国家起飞期的平均增速,且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已经两倍于这些国家。经济总量上,在1989年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第一至今仍稳固继续排在榜首, 在东南亚中于2000年超过泰国,于2001年首次超过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1 〕 n 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方向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走出规范发展的路子,促进我省新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坚持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民间化、自治化;坚持宽进严管,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中加强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15 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数量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每年增长1 。%以上,到2015 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 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 个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每万人8 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格局。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更加完善。到2015 年,8 。%以上的社会组织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明显发挥。到2015 年,大部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促进社会慈善、扶贫救助、经济服务、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服务更加健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专业服务标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推进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建设,社会服务层次全面提升。监管逐步规范。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 年,基本形成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党建保障有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领先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 二、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2012 年7 月1 日起,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均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审查登记。指导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 (二)分类登记办法改革。 1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允许一业多会,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

新材料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产业概况新材料的分

新材料: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1.新材料产业概况 新材料的分类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中的、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或者有特殊功能的一些材料;或者通过新技术的处理,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获得的性能显着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的材料;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也被纳入新材料的范畴。 作为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样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跟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按性能特征、材质和应用领域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材料性能来看,新材料可以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类。功能材料是指通过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及其相互转化功能,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研发出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的材料。新型结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金属工程结构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新型材料按材质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从应用领域和当前新材料的研究热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新材料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新材料: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2009年11月,温总理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要求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网络信息、海洋空间、生命科学及地质勘探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正在加速成形中。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犹为瞩目。不难发现,新材料涵盖了其它六大新兴产业的大部分内容,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基和先导。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是国家顺利发展新兴产业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需求看,包括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以及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应用各种新材料,其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新材料产品进出口额也逐年攀升。 政策方面,政府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7个专项计划来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材料领域的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在各项科技计划中都占到15%~30%。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加之政策的支持,新材料将在新兴产业中得到优先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能源、生物、电子以及建筑等众多领域的飞速发展,新材料产业正进入一个充满机遇的黄金发展阶段。统计显示,近10年以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我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重点行业分析 按照应用领域,我们把新材料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化工材料、环境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六大类。

2020年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砥砺前行 尚普咨询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调研项目 2020年 1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调研项目报告 本报告目录: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规模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环境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现状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竞争格局 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发展前景预测 编委会负责人:陈海峰注册咨询师高级经济师 编委会成员:执行主编: 王超 注册咨询师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 曹颉高级分析师张津菁行业研究员周思维 市场调研员

砥砺前行尚普咨询: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调研项目 2019年,根据尚普咨询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最新调研显示。国际货运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妙门,设计如何打造中国 经济的“小蛮腰“——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低成本、高效率之桥。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国际货运业是传统制造业和传 统消费者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核心支撑,国际货运业紧密衔接着生产与消费、原料与加工、进口与出口等诸多环节。 深圳是世界著名的生产制造中心,在对依赖空运进行运输的制造品(电脑及配件,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化工,制药 和成衣)中占有极大的市场分额。委托方位于深圳,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国际运输枢纽之一,能够提供海陆空立体接驳,为 国际航班提供高质量的货物处理服务。 尚普咨询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中国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对该行业的运行状态和 未来发展规律都进行了透彻的研究。研究成果包括:对广东省TOP10制造产品历年产量调查;广东省TOP10制造商研究( 名称、未知、营业、利润、出口、员工);近五年广东省进出口情况(海运吞吐量、空运吞吐量、陆运吞吐量、出口);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瓶颈分析德国。

社会组织培育和规范发展路径探索

社会组织培育和规范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近年来,深圳市盐田区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进行了大胆探索,其改革措施创新明显。本文总结了深圳市盐田区“宽进严管,厚待重托”,先行先试,扎实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和规范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实践,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盐田区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深圳市盐 田区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作为社会的第三部门,植根于公众、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的属性和特点契合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治理的需求[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正日益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2]。充分认识社会组织的重要积极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发挥其正能量,对于扩大就业、提供公共服务、助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培育市民公益意识和志愿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3]。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进

程中,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近期,课题组对深圳市盐田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盐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探索具有自身特点,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具有启发作用。 一、盐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深圳市盐田区自1998年建区至今,作为深圳市改革创新先行区,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深圳市盐田区对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高度重视,紧紧抓住服务与管理两方面,围绕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辖区实际,将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融入全区社会建设整体规划与进程之中[4]。区民政局作为全区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致力于促进社会组织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依法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已有登记注册和备案的社会组织168家,其中社会团体73个,民非89个,备案6个(社会团体2个,民非4个),从业人员约1700名。全区4个街道,18个社区实现了社区服务、社工专业化服务的全覆盖,辖区社会组织涵盖了经济(工商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公益慈善(含社会服务)以及综合等5大类,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面较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它们有效地承接了政府部分公共职能的转移,为辖区居民提供着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服务。目前,盐田区社会组织在辖区经济与社会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b318190901.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对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应该要在如何写,你们知道要如何入手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紧密结合安徽实际,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XX市敏锐感知机遇、主动抓住机遇,充分用好机遇,进行了率先探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界定主要是方向性的。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则根据自身实际,分别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但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具体的标准,主要是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

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合肥的实践表明,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仅有概念上的认识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主动作为,付诸行动。近年来,合肥坚持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具体化,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公共安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既避免了从概念到概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使我们提出的产业指向有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努力能够做到。同时可以看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方面也是基于合肥的现实基础,又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及其深远影响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打牢了坚实支撑,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效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同时,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据统计,2xxx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44.58亿元,增长37.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占全省总量

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第一章

第一章:社会组织的基本知识 1.1 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它与国家体系中的党政部门、市场体系中的企业等经营单位一起,为社会发挥其功能构成了稳定的三角体系。西方称:非政府组织-NGO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或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 nization),公益机构、慈善基金等机构都属于这一类型。 社会组织呼应社会系统,与政府部门(政府)和工商机构(市场)并存共生。社会组织对于个人而言, 可以疏解文体和满足需求, 从而协助民众更有质量和更具尊严地生活;社会组织具有经济(降低发展成本)、政治(疏解多类矛盾)、社会(发展社会功能)、文化(体现人文情怀)等多方面的正面功能。 社会组织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世纪初社会建设、社会和谐和社会治理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国家战略, 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双轮驱动也已得到多方认同。 在我国,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公共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 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美国学者萨拉蒙从结构-功能角度考虑,社会组织具有五大特征: 一、组织性,也就是说这些机构组织一般会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办事程序,有自己的负责人;对成员的管理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较为明确的任务、服务对象及奖惩制度等。 二、私立性(或民见性),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私人捐赠、私人缴费等多种方式,是独立于政府的团体。 三、非利润分配性(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所创造的利润不能分配给所有者、管理者或者在组织成员中经行分配。但并不意味着组织不能用市场化的方式创造收入, 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有偿服务, 这由社会组织根据自己情况决定。 四、自治性,在运作的过程中, 即不受政府的干预, 也不受营利组织的干预。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构成其理论框架的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或称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布局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前两种理论最初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后来区域经济学家将其引伸到区域研究中。这里主要阐述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 1.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引进并发展而形成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平衡增长理论和大推进理论。 (1)平衡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拉格那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平衡增长理论。他主张在部门和产业同时投资以推进经济发展。他认为打破贫困性恶性循环的关键是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而影响资本形成不足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种工业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的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从恶性循环的僵局中脱离出来。通过供给(投资)创造需求,以及供给函数的不可分性和市场的不可分性,是平衡增长战略在理论上的支柱;另外,它还突出地体现了对社会分摊资本的节约以及对社会各部门间分工的发展、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的加强。 (2)大推进理论 着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罗丹(P. N. Rosensteinrodan) 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念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三个“不可分性”上:

①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 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就具有明显的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社会分摊资本项目往往具有规模效益,且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特点,因此在初期只有大规模投资才能使其发挥作用。比如:修建发电厂与建设供电网络的关系,两者只有共同建成才能使各白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②需求的不可分性。 没有关联产业的互补效果,则不确定性和市场销售的困难将使单个项目的投资具有被套的风险。众多关联产业在投资决策中实际上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彼此地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容量,从而共同突破市场瓶颈,形成市场需求在不可分性之中的互补性,从而降低市场风险。为了解决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也为了形成广大的、有保证的市场,促进经济的全面提高,必须大规模地在各个产业部门按一定比例进行投资。 ③供给的不可分性。 储蓄是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而在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中的大部分用来维持消费。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是很困难的,只有在收入大幅度增加,即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使得储蓄急剧上升,资本供给才有来源。 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汉斯·辛格在其《国际发展·成长与转变》一书中批评平衡发展理论。辛格认为:当我们比较一国乃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时,也许会发现各方面都己取得了一些进步。事实上在整个过程的一个短暂的期间,通常是由少数部门发展带动的。从长期各方面取得的进步来看,实际上是一系列不均衡发展所造成的结果。1辛格的上述观点得到了艾伯特·赫尔希曼的热烈支持。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就无法突破,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平衡增长。因此,不发达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进行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工作计划]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 2011年 ) 企业详细名称:组织机构代码:□□□□□□□□-□ 01本企业本年度生产经营状况: 1、非常好 2、较好 3、一般 4、较差□02目前影响本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您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并进行排序): 1、能源和原材料涨价 2、资金紧张 3、劳动力成本上升 4、土地资源紧张 5、人民币升值 6、出口退税调整 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8、宏观政策调整(指产业、环保、节能、土地、税收等) 9、市场竞争激烈 10、其它(说明)_____ □□□□□03、企业资金资源情况 (1)企业融资构成情况 *注:民间贷款主要指利率高于银行利率的民间融资;亲朋借款主要指无息或低息民间融资。 (2)本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状况较上年度: 1、很紧张 2、略显紧张 3、基本平衡 4、宽裕□ (3)本企业本年度有无贷款需求: 1、有,并申请过贷款 2、有,但没申请贷款 3、无□ (4)从银行贷款较上年度:(限本企业有贷款需求并申请过贷款的企业填报) 1、更困难 2、无变化 3、较容易□0 4、企业人力资源情况 (1)本企业本年度用工情况: 1、基本满足需要 2、少量缺工(少于5人) 3、缺工较多□ (2)本企业本年度招工情况: 1、容易 2、一般 3、困难□ (3)请问贵企业最急需的人才是(可以多选)□□□ 1.熟练工人 2.技术人员 3.管理人员 4.销售人员 5. 研发人员 05、企业土地资源情况 (1)请问贵企业厂房是否为租用?□

1.是 2.不是 (2)请问贵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面积是_________平方米,目前使用率 %。 06、企业自主创新情况 (1)请问贵企业产品商标的注册与使用情况□ 1.使用自己注册的商标 2.贴牌生产 3.无注册商标 (2)请问贵企业产品的核心技术来源是□ 1.自主开发 2.模仿 3.依托大专院校及其他研究机构 4.委托加工 (3)请问贵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是□ 1.国际先进 2.国内先进 3.国内一般 4.其他 (4)请问贵企业经营、销售信息主要来源于□ 1.媒体和网络 2.亲朋 3.政府部门 4.展销会 5.行业协会 6.配套企业 07、对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评价 (1)政府对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情况□ 1.较多 2.较少 3.没有 (2)当地政府推动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好 2.一般 3.差 (3)现有企业税负情况□ 1.偏重 2.公平 3.较轻 (3)税负重的主要税种(可以多选)□□□ 1.土地使用税 2.房产税 3.应交增值税 4.企业所得税 5个人所得税 (5)对政府在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方面的满意程度□ 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 一般 4.不满意 (6)对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 一般 4.不满意 08、企业未来发展预测 (1)请问贵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的企业销售额增长情况□ 1.加快 2.不变 3.变慢 4.负增长 (2)请问贵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的企业利润增长情况□ 1.加快 2.不变 3.变慢 4.负增长 (3)请问贵企业预计未来三年是否需要扩大规模?□ 1.是 2.不是 (4)如果是,需要增加土地使用权面积_________平方米。 (5)企业在太仓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原因?(可以多选)□□□ 1.太仓港港口海运物流的优势 2.太仓便利的公路运输优势 3.太仓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4.扩大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优势 5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 6企业转变现有产品结构的需求

浅谈当前广东经济形势

浅谈当前广东经济形势 07公共事业管理1班张志良2007644111 摘要:在经过2007年冰冻、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和2008 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 发的全球经济衰,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广东GDP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8年11月,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299.68亿元,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不过广东10.4%的增幅,高于全国9.9%的平均数,也超出年度目标1.4个百分点。这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大气候下,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速。省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广东经济增速保持在10.4%-10.7%的区间内,波动幅度仅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运行平稳。当前,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基本稳定。从国际环境来看,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外部环境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广东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但世界经济发展仍受石油价格、政局剧变、汇率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不可预期的影响,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从国内环境看,国内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将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现阶段形成的消费亮点,将进一步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回升,但经济的扩张也面临各种约束。所以我们要在看到当前的优势,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的劣势,我们要扬长避短。总之。我们要提升广东自身的素质,加强内功修为,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广东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外贸 推进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围绕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失时机地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要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把引进技术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紧密结合起来。要落实好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深入开展粤港澳合作。要坚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逐步构建节约型社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改善投资环境,广东不能懈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广东投资软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投资环境的改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吸引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但是,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外商投资战略调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迅速崛起,吸引外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广东要做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