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

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

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

一、导言

(一)保护规划的背景

1、从物质形态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是自然和人类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评定的世界遗产可分三类:

(1)物质形态的遗产,包含自然遗产、文化遗产(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的范围界定为文物、建筑群和遗址)、混合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2)文献遗产,包含手稿、文件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作为世界遗产的延伸,1992年发起,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目前中国有清朝内阁秘本档,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纳西东巴古籍文献等5项入选;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现状提出的概念,并建立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们对遗产的认识是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遗产保护意义重大,但其对文化遗产的界定局限于物质层面,不够全面。在后来实践中发现保护物质形态遗产的同时,非物质形态遗产正在消亡。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1989年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98年颁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并启动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的范围扩展为有形的物质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几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2本保护规划的对象——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即属于传统手工艺范畴之内。

同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遗产仍生存发展于现实社会之中,与所处自然、文化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往往不会孤立存在,或截然局限于某一类别。如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虽然是一种建筑工艺,也与当地自然资

1孙克勤主编:《遗产保护与开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1-5页。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2页

源、技术水平、社会组织、文化习俗等方面息息相关,其涵盖的范畴也涉及知识、仪式等领域。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别于物质形态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

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不同于苗寨吊脚楼建筑,后者属于物质形态遗产,在我国以往的遗产工作中放在文物局系统对文物的保护中。对苗寨吊脚楼建筑的保护要进行断代、价值评估、确定重点保护建筑名单、修缮维护等;而对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则要对技艺进行调研记录、保护传承人、促进技艺的传承以及保护技艺赖以依存的相关生活、生产方式等。

以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主要通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形式,侧重物质和静态的层面,而对营造技艺和传承人的保护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已被列入保护范围,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几十年来遗产保护的范围在逐步扩展,这与保护理念的演进相伴,在发展方向上从重视“静态遗产”向同时重视“活态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从“物质要素”向与“非物质要素”结合的方向发展。3上述观念的变化并非在朝夕之间,反映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进步,折射了保护方法的革新。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之前,我国的相关保护工作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框架下展开。2003年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标志着以往的项目性保护开始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保护阶段。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2005年6月,我国开始进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和评审工作。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首批518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入选。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完善。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等。以往开展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参照。

3、保护规划的提出和意义

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起点应该是拟定此遗产的保护规划,正如在展开城市建设前要制定城市规划,在进行文物保护和修缮之前要编制文物保护规划。《保护规划》在对保护对象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规,利用最新理论和方法,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为保护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载《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185-192页

为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拟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类项目中各挑选一项,请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保护规划,为同类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提供借鉴和参照。中心在建筑营造技艺类别中选取了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项目,并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进行调研、撰写保护规划。

虽然目前已有文物保护规划等多种类型的保护规划,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尚无先例,因而从内容到体例,这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抛砖引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二)本保护规划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

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应注重其适用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和实情出发进行选择。

1、基本理论设置

(1)整体性的保护视野

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处于民族村寨社会环境中,村寨原生形态相对保存较好,村寨中的所有要素构成一个相互系联的有机整体。乡村和城市的社会肌理有很大差异,城市中遗产间的原生关系已被打破,形成一个个孤岛,而在乡村中多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

一个地区的规划包含很多子规划,且由不同政府部门组织编制,村镇建设有规划、文物保护有规划、旅游业有规划……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只是众多规划之一、全面规划中的分支。因为政出多门,着眼点未必一致,各规划间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需要及时沟通和协商。目前适合我国保护工作实际的整体性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文化遗产对象被分割开来,由政府不同部门分别管理,缺乏协调。4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和保护事实上离不开物质层面的吊脚楼(属于建设和文物部门管理范围)和非物质层面的营造技艺(属于文化部门管理范围),以及相关文化习俗等要素。即便遗产在管理工作中有被分割的情形,但我们在审视和思考时要有整体性的视野。

(2)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系统地保护遗产

遗产原本不是孤立的,各种类型遗产存在于同一个社会和空间体系中,并相互联系,因而要在文化体系和历史语境中定位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学注重文化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间的关系、及文化内部不同文化类型间的互动关系,提倡文化的连续性、多样性和整体性原则,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依据。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注意几层关系:

·与物质形态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和物质完全没有关系,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7页

5参见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8-56页

其所强调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物化形式背后的技艺、思维方式、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6“非物质”与“物质”是文化遗产的两种形态,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融合,互为表里。以吊脚楼为例,物质遗产视野中侧重建筑外观、材料和结构,而非物质遗产视野中则侧重制作营造技艺和相关文化,它们相互联系、互为印证。通过建筑可以探究营造技艺,反之,也可通过营造技艺来研究建筑。

·与文化空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要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和场所中,谓之文化空间。根据其与文化空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不可位移”和“可位移”两类。7不可位移者,如北京妙峰山庙会,离开了妙峰山则不成为妙峰山庙会。对于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意保护其所处的文化空间。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某些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本身其实是祭祀等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如果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遗产,不能断章取义、忽略其所处的原生民俗环境。这些音乐舞蹈具有多层面的内涵和功能,蕴涵了民间信仰、社会整合等多重意义。

(3)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审视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已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境况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如果西江苗寨不与外界接触,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社会组织和产业结构未发生变化,人们还延续祖祖辈辈的生活和居住方式,还按传统习惯建造吊脚楼,那么吊脚楼的营造技艺依然延续,其内部发生变化的几率很小,而且变化很慢,也不会凸显保护问题。正是由于当今快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西江苗寨近年变化剧烈,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加之现代建筑方式的冲击,才会使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在历史变迁中面临抉择。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领域,前文谈到我们对待遗产的态度应从“静态”转为“动态”,况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活态”的,尚处于发展之中。传统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而在不停变化,因而我们不可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冷冻”起来或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必须面对社会的变革。例如,湖南凤凰许多古城居民由于不愿再住破旧潮湿的老式民居而改建了不少钢筋混凝土新房,8随着时代变化年轻一代不再承袭某些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面临而最为棘手的问题。

6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10页

7张欣、刘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载《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中国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8,66页

8刘婧:《留不住的昨天,回不去的今天——有关“边城”旅游性破坏的断想》,载《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182~187页

2、保护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很多差异,而且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刚刚起步,方法还在探索之中。有些方面,如保护责任单位、9传承人评定10等,尚存在很多争议。

这里先简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方法,再谈谈针对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一些具体思考。

(1)一般性保护方法

·调查和记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为指导普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普查工作手册》,11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又建立起相关网络数据库。摸清情况之后,采用现代手段对遗产进行科学全面地记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濒危项目,如一些面临失传的技艺,要在传承人在世时抢救性记录整理;对于随时代变迁可能消亡的项目,记录中的文字、影像可能成为后世其唯一的记忆,如黎族妇女文身,基本不会被年轻人沿袭,记录就显得尤为必需。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当于保护清单,和我国各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性质类似,现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进入名录的遗产项目会得到重点保护。

·传承人保护,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所以需要梳理遗产的传承谱系、评定传承人,并保障其生活,帮助其传承技艺。

·保护区,对于自然、社会和遗产结合紧密、且原生状态保存较好的地区可建立生态保护区,进行整体的保护。这是一种比较极致的方式,适用于某些聚落和村寨,如贵州黎平肇兴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2)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调查的方法1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形式多样,地方匠作缺乏记载。详尽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前提和手段,调查有助于获取完整的工艺信息,并为保护提供解决思路。

·调查的理论:

可从社会学、人类学中汲取经验,先选择代表性的点,调查特定范围内的营造工艺,再在点与点之间建立联系,从典型到类型。

苗寨吊脚楼的营造虽有一般的通则,但形式、尺度会因具体的地形、功能、宅主要求等因素而应变,同时匠师凭经验行事,不同的匠师可能会有自己的习惯和特点。所以调查时要注意通则和实例的关系。

9申报单位(或个人)、传承单位(或个人)、保护责任单位是三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区分,在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常有混淆的现象。传承单位(或个人)必须具备传承人,而保护责任单位按理应为传承单位(或个人)之外的具有管理能力和法律责任的单位。

10传承人的评定是一项很棘手的工作,因为一种遗产往往有不同流派、类型,传承人较多,选取代表性传承人时若方式不当,则很容易引发争议。

11参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2主要参考张昕、陈捷:《传统建筑工艺调查方法》,载《建筑学报》,2008年12期,21-23页。

调查者与受访者(工匠)知识背景和认知体系不同,调查者要对匠师的术语和知识框架进行解释和必要的转换。

·调查的步骤:

查阅文献,通过已有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了解调查对象的情况,确定调查的重点。

拟定提纲,拟出调查的对象、范围、地区、时代、工种、工艺内容、传承人调查问卷等,并通过查阅文献不断深化、细化提纲,提纲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往往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实地调查,首先要联系接待、安排行程和食宿、准备好相关资料、设备等。调查的方式主要有:对营造技艺、建筑文化等内容的文字记录,要做到准确和详细;对建筑实体和结构的测绘、制图;对建筑外观、结构、施工流程、工具、材料等进行拍照,现在利用数码相机比较方便,应尽量多拍,从不同角度记录适于用图片记录的内容,拍照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以免忘记;对施工过程、工艺做法、技术细节等进行录像,施工动态内容适于用录像的方式记录,拍摄要注意选取代表性的营造阶段。我们在贵州西江对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进行调查时,基本上采取了文字、测绘、照片、录像四种方式。

传承人访谈,首先要拟定传承人调查问卷(见附表)和访谈提纲,征得工匠同意,安排访谈时间,访谈时除了文字记录,还要带录音笔。访谈方式主要有:一是参与性访谈,即在工匠施工现场进行跟踪访谈,对工匠所用工具、材料、做法、原理等,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提问、记录,这样通过询问工匠,获得对营造技艺的准确认识,这种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工艺。要注意在访谈的同时,不影响工匠正常施工作业。二是约见访谈,约定时间、地点,和传承人就某些话题进行访谈,主要了解传承人的生存状况、行业状况、师承谱系、授徒传艺情况,这种访谈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传承人状况。在西江,我们访谈了部分苗寨吊脚楼匠师,遇到的障碍主要是语言不通,当地工匠多说苗语,我们访谈时还需要有人充当翻译,这影响了沟通的便利性和传达的准确性。

整理材料,调查后要及时对收集的各种素材进行整理、归档。文字记录要条理分明,及时发现记录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核实;照片要编号、做出图片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拍摄内容、尺寸等;录像资料要及时剪辑,标明拍摄时间、地点、拍摄内容等;访谈的录音要转化为文字,校正笔录,因为工匠接受访谈时的应答往往口语化,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所以还要对笔录进行加工整理,使其符合学术要求。

二、调查与研究

(一)以往研究综述

关于苗族民居,已有不少专著和论文问世,为苗族吊脚楼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良好的基础。但内容多以单体建筑调查和平面分析为主,缺乏对聚落和外部环境的综合研究,对吊脚楼的营造技艺重视不足,很少述及。同时,在方法上基本以建筑学学科为主,缺乏从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的分析。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对苗族吊脚楼从建筑角度最全面、深入的研究是李先逵的《干栏式苗居建筑》,虽然书稿完成于80年代,但迄今尚未有超越者。罗德启的《贵州民居》对贵州各种民居有一个整体的梳理,其中涉及苗族吊脚楼,但该书更为侧重侗族民居。麻勇斌的《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剖》是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苗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专著,并做了大量田野调查。有两篇硕士论文以苗族民居为题:向业容的《干栏式苗族民居的研究及其现代启示》注重发掘苗族吊脚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王媛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山地村寨及住宅初探》在综述苗族村寨和民居的基础上展示了一项现代贵州山地住宅楼的设计。这两部论文单就对苗族吊脚楼的研究,并没有超出前述专著的地方。

对民居的研究在国内建筑研究领域并不算重心,且民居研究也以汉族民居为多,少数民族民居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对少数民族民居营造技艺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有待填补空白。(参见附件四:苗寨吊脚楼相关研究文献)

(二)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1、自然环境(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

苗族民居建筑与所处地理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黔东南处于云南高原和湖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梯级斜坡带,地形变化较为复杂。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苗岭横亘贵州中部,源于此地的清水江流域是苗族主要的聚居区。黔东南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潕阳河和都柳江,州内水系发达,河网稠密。贵州在地质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是主要的蚀源区,是世界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境内岩溶地貌占总面积的73%,素称“地无三尺平”。黔东及黔南地区除北部有大面积石灰岩分布外,其余多为轻变质板岩、石英砂岩、变质砂岩和页岩等,在较多的土山和风化层堆积区,较宜农林业发展,但因河网密布,沟谷纵横,少有大面积耕土地带,仅河谷台地土层较厚,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州地貌类型以低中山为主,平原仅占1.2%。黔东南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雷公山海拔2179米,为苗岭主峰,周围森林茂密。

黔东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贵州省高温重湿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27℃以上,年均气温在14-18摄氏度之间。冬暖夏热,雨量大,湿气重,雨热同季。州境年均降雨量1000-1600毫米,70%集中在春

夏两季,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84%,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

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带来丰富的物产资源。粮食作物主要为稻米和玉米,苗族普遍饲养猪、水牛等禽畜,打猎也是苗族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黔东南州森林资源丰富,有“杉乡”、“林海”之称,是贵州主要用材林基地。森林自然生长率8.1%以上,每亩生长率0.24立方米以上,远高于全国水平,属于林业丰产型山区。2006年全州森林面积244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1亿多立方米。全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丰富的木材为苗族民居提供了用料。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的西江镇境内,距雷山县城36公里,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省会贵阳约260公里。西江千户坐落在起伏不平的群山之间,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苗寨所在地形是典型河流谷地,白水河由南而北穿过村寨。谷地的南北两头是田坝,而盆地和田坝的两边山坡,除了民居便是梯田,直至山顶。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

2、自然环境对吊脚楼营造技艺的影响

苗族所处的自然条件并不算优越,但却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适应环境。西江以往的生产生活属于农耕文化,受耕地资源的限制,苗民将居所建在山地,而不占用临近河流、适于耕种的土地。苗寨基址大多选在30°以上的坡地,苗族架空的干栏式民居形式,在地坪上竖立木桩,高处架楼梁,均为穿斗式构架,开间少、进深浅、占地不多,可在不规则的复杂地段上建造,适于各种山区地形。穿斗式木结构房屋节点容易处理,灵活性大。在基础难以处理的情况下,柱脚铺垫块石即可省去基础,素有“没有基础的房子”之誉。这种干栏民居是对特定地理条件的应对。

黔东南冬暖夏热,雨水丰富,湿度大。所以建筑上的隔热、通风、防雨防湿是必要的。苗族民居的干栏式架空结构和对每层空间的处理都考虑到气候的影响:在居住层,退堂和凹廊组成一个半户外空间,增强了屋内环境的通透性,使整层通风较好;底层空间注意防秽和防潮;在储藏层,由于阁楼和屋顶连通为整体,横向各构架处不设间隔,两山面多不封闭,四周墙壁半开敞或全开敞,整个阁楼空气流通良好,在湿度大的山区可防止粮食受潮。苗居设火塘间,围坐火塘,可祛湿驱寒。

苗民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和谐共处的,并不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而是充分顺应自然。吊脚楼的建造并不改变地形地貌,注重对水体、植被的保护,村寨和房屋的营建合乎生态规律。

(三)社会环境及其影响

1、社会环境

(1)族源和历史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历史较悠久的少数民族,黔东南是其主要聚居地。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族源无史载和定论。史书上“苗”的族称始见于唐宋时期,自明以后逐渐广泛。一般认为:苗族的先民“九黎”集团最早生活在黄河下游,涿鹿之战失败后,“九黎”集团南渡黄河,流徙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后逐步定居于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集团。尧舜禹部落联盟击败三苗后,一部分西迁,到达今川、黔、滇边境,形成今天讲西部方言的苗族;一部分进入今江西、湖南,被称为“南蛮”集团。战国时西迁至武陵山区,形成今天讲东部方言的苗族。自汉武帝伐南越、开发西南地区,苗人再次迁徙,其中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北进都柳江流域,又向雷山、台江剑河等地分散,形成黔东南苗族的主体。

作为苗族的分支,西氏族约在600多年前迁徙到西江,在此之前当地已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之后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族群。

宋以前,历代王朝对黔东南大体采取羁縻政策。南宋理宗宝祐年间开始建立土司制度。13至17世纪苗族社会经济形态属于封建领主性质。明初建立卫所屯田制度,把大批汉民和军队迁到民族地区屯田,以兵养兵。清代雍正年间施行“改土归流”,废除分封土司和世袭制,消除土司割据,实行流官制。这一改革加强了地方和中央的联系,改变了黔东南地区的闭塞状况。苗族原始氏族社会彻底解体,至清中叶后完全演变为同汉族地区一样的封建社会。但“改土归流”加剧了民族矛盾,明清时期的民族压迫,曾激起苗民多次大规模起义。在历次镇压的驱赶下,苗民被迫居住于深山僻隅。

黔东南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曾先后5次踏上黔东南土地。著名的黎平会议标志着红军长征战略转变的开始,将革命思想传播到苗侗地区。建国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不断进步。

(2)社会组织方式

苗族的分布,整体上大分散、小集中,局部上大集中、小分散。苗族在贵州及西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是历史迁移的结果。而且苗族支系十分复杂,明清以后主要根据苗族女性衣服的色彩图案分为黑苗、青苗、红苗、白苗、花苗等,其服饰、习俗,乃至方言均不同。较相近的支系居住相对集中,形成不相联属的聚居区,大小苗寨星罗棋布。清水江流域为苗族最大聚居区,人口约占贵州苗族的半数,三五里一小寨,十几里一中寨,几十里一大寨。苗寨多聚族而居,自成一体,很少与异族夹杂居住,而且一寨多为同姓宗族,村寨间相对独立。村寨及连片的寨子基本上是家族支系,形成部落式的“自然地方”。黔东南的苗族支系通称为“嘎弄”(Ghab Nes)或“嘎闹”(Ghab Naos)。

在清雍正开辟“新疆六厅”之前,西江基本处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职责不同,之间有分工协作。“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族老”是某个家族的领袖;“理老”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负责调解民间纠纷;“榔头”负责刑罚和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主持安排农业生产。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其他自然领袖一般由民众选举产生。“议榔”是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成的议事会,对内部问题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西江的议榔一般分头在各寨的风景林中举行。清政府“改土归流”后,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和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历史上,苗族没有通用的文字,主要靠口传心记和刻木记事来传承文化。1956年,中央政府以拉丁字母为拼音文字分别帮助三大方言区的苗族创立了三种苗文。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字,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使用苗语。

2006年底,黔东南全州总人口444.62万人,有苗、侗、汉、布依、水、瑶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187.12万人,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据统计,西江千户苗寨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有600多户,现有1285户,人口6500多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属黔东南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管辖,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寨,现已合并。羊排是最早的村寨,东引其次,其他再次,因而羊排村被视为父亲、东引村被视为母亲,而其他村寨则为子女。这反映出一种家庭化的社会组织观念。西江苗族主要是“西”氏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颜色皆为黑色,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

(3)社会经济

农业在西江苗寨产业结构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历史上苗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目前大多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沿袭着小农经济方式。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等。近年来,也有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在当地从事旅游相关产业。

西江人均收入状况:

原羊排村345户,1308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0元,其中农业收入900元,劳务收入400元,旅游收入210元。全村现有耕地1346亩,人均占有粮食412公斤。

原东引村308户,1318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元,其中农业收入

810元,劳务收入470元,旅游收入180元。全村现有耕地769亩,人均占有粮食381公斤。

可见,与国内东部地区相比,西江的村民还是比较贫穷的。按照新的扶贫标准,黔东南有14个县属于贫困县,包括雷山。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728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3元。13所以黔东南、西江地区主要的社会需要还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2006年通过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科技兴州、城镇带州”发展战略。“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在发展框架之内。

2、苗族的居住方式和习俗及其与吊脚楼的关系

苗族家庭为一夫一妻制,成员一般不超过三代,子女成家后,即行分居。所以苗居体形较小,占地较少。在苗族一个家庭里,父母如有三个男孩,按传统习俗,最小的男孩跟随父母居住老房,父母还要为两个儿子建房,如家里经济条件好,可以每人建一栋,条件差的两人建一栋。房族兄弟按照老人的安排和大家愿意建房,相邻方便交往。

苗寨建房不分等级,只以间数多少而论,房屋小的是二间一厢阁,大的五间。建房秩序均以家庭人口多少来计划修建,村里的空地建满后,就去附近或距村远一点的地方建。苗寨的房屋住宅在过去一般很少买卖,除特殊情况,家里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工作,老人近逝,无人看管,个别住宅可以买卖。按传统习俗,卖房屋住宅,只能卖房架,不卖屋基。现在也有当地政府和开发商建吊脚楼对外买卖,因地理位置和价钱昂贵,买房的人很少。

苗族有“向火”的习惯,火塘是民居中的重要场所,除烧煮食物外,火塘还用于取暖。可在火塘上架设火桌,食毕可撤走。因有火塘,室内采用低家具。火塘方式反映了苗居所保留的较古老的生活习俗。火塘文化属于家庭型、内向型。

苗族鬼神观念较深,以自然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最为突出。图腾崇拜如水牛角、“槃瓠”。祖先崇拜供奉先人偶像、牌位之类,一般在堂屋后壁设神龛供祭。苗居的连楹和门斗刻意做成牛角形,意为有牛守门,反映出他们对牛的钟爱和崇拜。

苗族厨房多为妇女家务的场所,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黔东南的节日盛装穿戴费时良久,且不许外人窥视,所以妇女用房较有私密性。苗族服装几乎全为自给自足,从种棉植麻,纺线织布,到缝制绣染,都是家庭生产,所以每个家庭都有一套作坊性的工具和场所。

苗族有些地方的歌舞和习俗活动在室内进行,因此楼板需要做的十分结实,以防跳芦笙时踩断。

苗族热情好客,节日多,所谓“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串亲戚风俗盛行。13张雪梅主编:《黔东南州情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70页。

在西江地区,每过苗年,一般人家都要接待很多客人,管吃管住。这时可发挥苗居房间小而多,容纳量大的优势。

(四)苗寨的聚落空间

1、苗寨的选址

由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原因和自然条件,苗寨的选址有如下特点:

(1)依山而寨,择险而居。历史上苗族屡受镇压和驱赶,所以多居于山地。背靠大山,正面开阔,这样挡风向阳,视野辽阔,便于观察。有的苗寨设于山巅、垭口、悬崖等险要之处,居高临下,可退可守。

(2)水源方便,有土可耕。苗寨的选址要处理安全防卫和耕种生活间的矛盾。多临近水源,面河临渠,河上建有板凳桥,河畔有水车、水碾。寨后有山,山上树林中的泉水顺着山沟流向苗寨,村民用水槽将泉水引进农田、鱼塘、乃至家门。村寨周边须有适宜农耕的土地,苗民惜土如金,民居多建于山岩之上,让出土地。由于苗居采取干栏式半楼居,除峭壁之外的各种坡度都能建造房屋,因而有效节约了土地。

(3)讲究风水,注重环境。有的苗寨也会请“苗巫师”看风水,以罗盘定方位,考虑到风向、日照、水流、山势、林木等居住相关因素。多数苗寨会将风水与自然环境结合,尽可能朝东或南。

2、苗寨的形态布局

苗寨建房地点以村寨为界。按照古老传统划分,各村有各村的地界,以山沟山冲为界,很少发生冲突,若有建房侵占土地的,由两村寨村委会、寨主进行调解处理。

苗寨的空间组织,有的没有人为秩序,呈无中心的自由伸展,完全顺应地形,因势利导,而很少开山辟地,改变原始自然形态。寨内道路极不规则,随地形自如伸展。每个寨子都建有一至二条步道(主道),主干道多垂直走向,就山势盘曲而上。支道多水平走向,沿等高线伸展,由支道再生出小径,通达每家每户。村寨的边界分为开放和封闭两种情况。

西江千户苗寨依山傍水、顺山就势而建,吊脚楼鳞次栉比。总体布局分为三层,由山脚延展至山脊,顺势而上,舒缓平展。位于山顶、山脊处的建筑高度较低,应合了山体原生态,保持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建筑群体走势与自然山体坡度形态一致。

苗居可灵活布置于山坡各种地段,以单栋散置为主,可一户一栋,也可两户并山连脊为一栋;成排连建为辅,常在较规则完整的台地。房屋后开设排水明沟,防止崖壁被冲刷,尽量使地基含水量减至最低。各家的水沟由家各修砌,村子的大流水沟由集体来修砌,上下家庭的屋檐水滴流在沟里,各家的沟水往下流至大沟(主沟),大沟水流到溪沟,流入河边。

苗寨自古以来没有建宗祠神庙的习惯,通常在村子附近的山坳路边一侧立有菩萨,年年二月二或吃新节进行祭拜,村寨集体的菩萨由村寨祭拜,各家立的小石头菩萨由各家祭拜,以求菩萨保佑平安。

在河边上建有风雨桥,由四个村寨共建。每年二月二由四村男女老少带鱼肉、糯米饭、鸡鸭蛋、香纸进行祭祀。寨门在苗民心目中有防灾辟邪、保寨平安的作用,同时这里也是迎送宾客的场所。迎宾时设置拦路酒,送客时也以酒相拦。

苗寨有风景树或护寨树,又称“风水树”,高大粗壮,是一个村寨的标志,常被当作崇拜的对象。风景树单株或成林,常植于寨口、寨侧或寨后。风景树下常辟为芦笙场或马郎场,供聚会之用。在雷公山区风景树以枫香为多。传说在远古时期,蝴蝶妈妈在大枫香树里产卵孵蛋繁衍成人,因此,枫香树誉为“吉祥树”、“守寨树”,也是寨民所共有的树木。每年农历二月和招龙节,村寨要举行祭树,苗语称“导仙单洋”。

苗寨的饮用水源,过去均以水井为主,大的村寨有六至七口水井,小的村寨有一至三口水井,水井的位置在村附近的山腰和山脚。为保护水井干净,村里定有规约:不许在水井洗衣服,不准放牲畜去水井边。现在村村寨寨都通了自来水,人畜用水很方便,但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是爱护和保护水井。

苗寨中僻有铜鼓坪和芦笙场,是公共活动空间。铜鼓象征祖先、太阳、生命等,在苗族文化中有重要意义。黔东南很多苗寨设有铜鼓坪,是村民聚会场所,也可作为晒谷场。铜鼓坪用青石或鹅卵石仿铜鼓鼓面呈同心圆放射状铺砌,图案纹饰与铜鼓鼓面类似,坪中央竖立牛角形立柱。

西江苗寨中散落着一些面积不大的芦笙场。近些年为发展旅游而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乡村建设,对山坡上的村寨肌理改变不大,主要是新修了道路,原村寨中的土路基本上都改为石板、石子水泥路,方便村民和游客行走。并在村寨中设置了路牌和导游牌,把整个村寨博物馆化了。但山坡下的村寨风貌改变很大,几乎是重建了。根据以前的照片,山脚河边原为农田,现在农田已全无,沿河改为较宽的公路和商业街,街道两侧多为新建的仿古建筑,另开辟出一个面积很大的表演场(铜鼓坪),实际上成为现今西江苗寨的公共空间中心。这是完全站在当下旅游开发角度的改建,表演场的尺度与原村寨布局和理念并不相宜。因为传统苗寨注意节约可耕土地,不会占用河边平地的农田,而且传统苗寨的公共空间不大,服务于寨内居民的活动,现在的表演场主要服务于大型演出、面向外来的游客。可以说,改造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破坏或改变了西江苗寨原生态的村寨布局和组织形式。

【图】

苗寨房屋并不像汉族地区的聚落空间那样放映出政治权利和社会等级。古代汉族的城市乃至乡村,统治阶层的官邸往往位于中心区域,且在建筑形制上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而我们在西江千户苗寨,从传统建筑上看不到明显的政治秩序和

社会等级,没有哪处吊脚楼占据特殊位置或在形制上明显优于他者。建国后建造的公共建筑,如西江镇政府、中小学,体量、性质和形制都不同于传统的吊脚楼民宅,初为混凝土结构,后来为了外观上的统一而在表面加了木包装,只与苗寨民居的外表风貌相近,而内核迥异。近年因开发商业旅游而兴建的广场、步行街两侧的仿古建筑,体量较大,因功能改变,形制也不同于民居,只是在风格上的模仿。这些新加入的建筑对原来的苗寨布局和风貌改变很大,事实上是两种社会模式的叠加,即今天山坡上传统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和山脚河边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现代商业社会。这两种社会模式反映在建筑及规划上。

(五)苗寨吊脚楼建筑的历史、分布及类型

1、苗寨吊脚楼建筑的历史和分布

贵州赫章县可乐村古墓群出土的西汉“陶屋”模型,房屋造型架空而建,有廊、斗拱,下层设置一副脚踏碓。怀仁出土的东汉陶屋模型,造型高挑,属于由巢居发展而成的“干栏式”建筑,说明贵州此时已有长江流域和多水地区常见的古代干栏式木构建筑。

干栏又称“麻栏”,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由树居或“巢居”演变而来。早期的干栏式建筑还带有巢居的痕迹,史书云:“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干栏建筑的产生主要是为防潮、防兽,以及适应地形和建筑材料。干栏式建筑分布范围很广,在东南亚建筑文化圈中几乎都可见到。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傣族、侗族、壮族、布依族、水族、佤族、景颇族、德昂族等,也习惯居住这种房屋。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苗族先民南迁后,为解决将民居建于山地的问题,采取在斜坡上开挖部分土石方,垫平房屋后部地基,然后用穿斗式木构架在前部做吊层的方法,形成半楼半地的“吊脚楼”,有人称之为“半干栏”,可视为干栏式住宅的变化形式。14黔东南苗族聚居的剑河、台江、雷山等地都分布着苗寨吊脚楼。

苗族的居住形式与其地理分布相关,在雷公山地区,由于深山密林,受外界影响较小,史称“上九股黑苗区”,保留了较古老的干栏建筑形式。而在苗族与汉族杂处的地方,苗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汉式建筑的影响而采取地居形式。在贵州松桃、铜仁一带,与汉族、土家族接近,正房四榀三间,一楼一底,正房前面往往设置厢房,有的加照壁,形成封闭式院落。

2、苗寨吊脚楼建筑的类型

干栏式苗居住房有全楼居和半楼居两种,或称全干栏与半干栏,当地俗称“楼房”、“半边楼”。现存苗族住宅中半边楼占绝大多数,尤以黔东南的雷山、台江等地最具代表性。苗居全干栏和半干栏在形式、尺度、构造上基本相同。

14罗德启:《贵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3页

(六)苗寨吊脚楼的结构与构造

干栏式建筑的特点是房屋下部架空,以支柱托起上部建筑,主要目的是防潮、防兽,获得安全和舒适。吊脚楼对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坡地、陡坎、峭壁上都可架立。

半边楼是一种常见的苗居吊脚楼形式,房屋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于坡崖上,有的搁置部分也可以石支垫。既有楼居高敞的特点,又有地居的方便,且节约材料,减少工程量。基本构成是:一般以中柱为界,地基在纵向分为二台,长柱立在较低的前台,短柱立在较高的后台,正面一半为楼房,背面一半为平房,楼面比例可以随意调整变化,同地形变化相应合,也由此产生灵活多变的建筑形式。

【图】

苗居多为一字型,以三间和三间带磨角者为多,也有两间和两间带磨角的,五间的较少见。“磨角”即半个开间大小,设于端部,近似于梢间,上部屋顶接正面屋坡转至山面,因而得名。一般磨角处多为歇山屋顶,正房可以带一个磨角,也可两山均带磨角,形成较大体型。

【实例】

苗居吊脚楼为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苗族传统干栏式房屋均为穿斗式木构架体系,这是南方民居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构架独立性强,有较多榫卯拉结和柱枋穿插,历经百年而不易倒塌毁损。构造特点是以柱和瓜(短柱)承檩,檩上承椽,柱子直接落地,瓜则承于双步穿上,各层穿枋既起拉结作用,又起承重作用。每排构架在纵向由檩和枋连接,柱脚以纵横方向的地脚枋联系,组成房屋的骨架。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多为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而得名。

【结构示意图】

苗居半边楼服务于居住要求,功能明确,一般分为三层,生活起居、生产和储藏都得到妥善安排,功能分区之间可相互调剂,空间设置有很大的灵活性。尽管每栋吊脚楼外形各不相同,但总体布局是统一的。同时,每户人家在吊脚楼的各层组合空间布置上又富于变化,没有机械的划分。三层结构如下:

1、第一层为底层,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空间低矮,层高2米左右,进深一般不少于3米。内部有的不加隔断,有的分间设以板壁。外墙处理多样,可用木条栅栏、芦席等作围护,多通透开敞。圈栏是底层的主要设置,与二层的厨房布置于同侧,便于从厨房取送饲料。牲畜出入设侧门与外联系,所以山面分层有两个入口,上为人行所需,下为牲畜专用。

2、第二层为居住层,全家人活动的中心。

苗族民居的层高较低,居住层一般2.4米,甚至低至2米。除堂屋外,其他房间尺度感不大。堂屋则打破低层高的限制,放大尺度,除表达精神中心地位外,还考虑社交活动的需要。开间多在4米左右,而且层高可超过3.5米。

堂屋位置居中,是全宅的中心,具有象征意义,是家庭最神圣的地方。堂屋正中后壁设神龛,上立牌位,前置供桌,摆放祭品。每年过节和家里有喜事要祭祀一次神龛位,仪式为主人烧香纸,用鸡鱼肉、糯米饭、米酒祭拜并念祝词。主要家具是春凳,为一较宽的长条形矮桌,做工考究,是设宴的餐桌。堂屋还有生活使用功能,兼作起居和社交活动的场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接人待客等都在此进行。堂屋开间大,大门可做成活扇,使堂屋和退堂空间连成一片。堂屋还可兼作家务和生产活动场所,从事副业劳动。堂屋是住宅的交通枢纽,由堂屋可以进到各个房间,也可借挑廊出入内外,堂屋内设地板式翻门与底层相通,利用搬梯则可至阁楼层。

退堂是由堂屋退进一两步并与挑廊的一部分共同合成的一个半户外空间,是从室内导至曲廊入口的过渡空间。退堂外侧常设置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有的在前部增加披檐,扩大空间,夏天可纳凉。有的因无曲廊,退堂成为凹廊。退堂处于住宅的最佳位置,光线充足,可眺望远方。人们多在此休息、晾衣、做家务、对歌等。

苗族的卧室不大,内置床榻和少量家具。半边楼卧室布置与全楼居不同,多在前部,朝向较好。卧室壁面开窗,常采用一种横向板扇梭窗。苗族妇女多在卧室内当窗缝绣。

火塘在苗居中占有重要地位,多位于半边楼后半部,处于半地的部分,有利于防火。为保温,火塘间面积不大,一般12平米左右。火塘一般二尺见方,在楼面上开洞,上置木盆或垫板,围石盛土,下支以梁枋,或设活动火盆。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地面上掘坑,深半尺许,周栏以边石。火塘上设铁制圆形三脚架,或以三石鼎立代之。火塘上部与屋顶空间相通,烟雾可从开敞的山面排出。以温暖的火塘为中心,四周摆设坐凳,全家人可围火取暖,宴饮会客,只有较尊贵亲密的客人才能进入火塘间。火塘与厨房关系密切,兼作炊事。厨房与火塘或分居堂屋左右,或火塘在正房之内,与厨房紧邻,使用上较方便,也反映出厨房在居住演化中是从火塘分离出来的。人们在火塘间的时候较多,是一个生活起居的中心。火塘在民居发展中有共同的规律,反映了原始习俗的遗存。今天,火塘已有很大变化,我们在当地看到,出于消防的考虑(地板上的火塘容易失火)和功能的转化,火塘多已改造成金属制火炉或不再使用。

在西江,二层堂屋两侧外面的房间和楼上房间安排儿子和姑娘住,堂屋里的房间为老人住,每个房间有一张木床和衣柜,老人的房间有火塘。家具物品的摆放没有等级之分,只是出于使用方便和整洁。生产工具放在一层楼下,织布机存放在房屋左侧厢阁二层,酿酒具存放在房屋右侧厢阁二层里间,

3、第三层为阁楼层,主要作为贮藏空间,一般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阁楼层楼面多用企口缝拼装,缝隙很少,便于谷物直接堆放,既减少单位面积的负荷,又利于自然风干。两山面多不封闭,有的四周墙壁也为半开敞或全开敞,整个阁楼空气连通。阁楼层加以提高可作为第二居住层,成为外观三层的半边楼。除了用搬梯或板梯与居住层相通外,有的设置天桥与后坡相通,天桥为活动式跳板,供搬运粮食等用。

【各层平面图】

此外,苗居还设有晒台,用于晾晒粮食,布置方式多样,从底层、居住层、阁楼层,甚至屋顶都可架设。构造方式常有两种:一是支承式,用吊脚柱支起台面;一是悬挑式,从室内伸出横向梁枋挑起台面。

苗寨还建有专门的粮仓,独立于户外,为全干栏建筑,柱脚很高,仓廪四周封以板壁,屋顶留出空间。在柱顶设置大圆盘木垫或光滑卵石,用以防鼠。

(七)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的营造

1、苗寨吊脚楼的设计

苗族世代相传工艺的造房木匠师们从来不用建房图纸,根据各种地形和主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建房方案。

苗居构架的基本形式为五柱四瓜或五柱四瓜带夹柱。夹柱的作用是形成退堂空间。屋面八步九檩,前后各四步架。构架的基本形式可产生若干变化,增加步架可变为五柱六瓜;改变柱数,可以是三柱四瓜,或七柱六瓜,最大可做到七柱八瓜,其中以五柱房最普遍。

苗居已具有模数设计的概念。构架每两檩之间的构造形式称为“一步架”,“步”即为檩间水平距离,通常步长为一米左右。进深的大小由步架的多少决定。“架”为檩间垂直距离,在屋顶举折不大的情况下基本等距。如屋坡以常用的五步水(坡度1:4)计,架高为1.5尺左右。房的高度也由步架的数量决定。这样,“步架”实际上成为整个构架体系的一种模数。

此外,苗居构架还有两种数字模数作为补充。一种是以“八”为尾数的十进制模数,决定中柱高。苗家匠作口诀有“床不离五,房不离八”。中柱高度尺寸的尾数比须为八,中柱全高最吉祥的尺寸为一丈八八,最高可达二丈二八。“八”模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在汉族地区也有类似匠作方式。15

另一种模数是“尺”进位制,即以“尺”为整数增减决定房屋尺寸,并配合步架和“八”模数的应用。一般“尺”模数的定制为:当心间开间一丈一尺、一丈二尺;次间开间一丈、一丈一尺;进深二丈一尺至二丈四尺;层高底层为六尺左右,居住层堂屋一丈左右,其他房间八尺左右;阁楼层楼面至檐口五尺左右。

柱径除中柱略粗外,一般20厘米左右,楼袱断面7厘米×15厘米左右,檩径

12厘米左右,楼板厚2.5厘米左右。

因为模数的采用和榫卯技术,苗居构件几乎可以全部预制,然后现场拼装组合,方便了施工。只要确定关键数据,如几柱房、几步架、开间多少,柱高多少,工匠就可开始备料建造。模数的使用令构架变化既有规律性,又具灵活性。步架的数量、步长和架高都能自由地按比例增减伸缩。

房屋的空间划分通常是立好屋架后进行自由划分。一般在柱位设隔断,相邻二柱的柱距为2米左右。小居室隔出一个柱距,次间开间一般为3.3~3.6米,居室面积即为6.6~7.2平米,供家庭次要成员居住。大居室隔出两个柱距,即4米,居室面积为13.2~14.4平米。苗家的床多为五尺五寸(1.8米),常顺短边布置,以留出活动空间。平面划分也可不按柱位,而取其他任何部位设置隔断,均由设计意图而定。

2、苗寨吊脚楼的工具和材料

苗居就地取材,筑台用石砌,当地多轻质板岩、变质砂岩、页岩等。

黔东南林区出产的木材颇享盛誉,建筑常用木材以杉木为最,次为松、枫、栎、樟等,力学性能良好,经久耐用,木构房屋寿命可达百年以上。杉木是黔东南生长最快、材质最好、资源最丰富的树种。尤其水杉,纹理通直,结构均匀,质地坚硬细密,用于建房可以不加任何油饰。自古以来,苗族群众有山必栽杉,并有“家有十亩杉,全家不愁吃和穿”之说。16古老的时候,苗族曾用板栗木建房,现村寨中有少量平房和小民仓依然存留。板栗木、杂木坚硬防虫,但杂木疙瘩多且不直,杉木垂直且木质好,因此现在苗家建房用的全是杉木。

苗居吊脚楼的中柱具有神圣吉祥的意义,常以树神枫香制作。除中柱外,苗居营造尽量不用长材、大材,因房屋多逐层悬挑,檐柱可分段用短料。有的中柱也按层分数段拼接而成。有的中柱为了省料,按层分段拼接而成。苗居的用料比较精当合宜。

竹子可用来作竹编墙,将细长竹3-4根一束,充作竖向墙筋,间距30厘米左右,再用横向竹条编织,内外涂抹草筋灰泥以防透风。杉树皮也是建筑材料,除编夹成壁外,大量用作屋面防水覆盖材料。现以小青瓦为主。芭茅草也可用于铺盖屋面,三四年更换一次。芦苇编织的芦席可用作隔断和围护。

建房需要木尺(也称活动尺、哑尺)、墨斗、墨线、凿子、斧啄、洗戳、戳子(一寸二宽口,七分宽口)、锯子(大中小)、斧头(大小)、大刀(苗语“社仰”)、推刨(长刨、槽刨、短刨)、铁锤(钉锤)、木锤(大中小立房用)、棕绳(立房用)、长木杆(立房用)、木马、木钻等工具。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注意到营造工具已有很大变化,已经使用电锯等现代建筑工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当地工匠而言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但也改变了传统做法的一些风貌。

3、苗寨吊脚楼的营造

(1)建造前的准备

西江建房由家庭户主来安排,开始前先做筹划准备:

A.选好地基,请当地石匠来修砌。建房选在顺坡、方位向阳、对山坳的位置最好。不同方位也有高低差别,没有级别之分。身份高和家庭经济实力强的即选好地方建较大的房屋,一般的家庭就不太讲究。

B.落实木匠师傅。苗家起屋盖房,一般采取房主与匠师相结合,自建众助的形式。集中兴建(如立屋架)时,施工人员较多,众人齐脚才抬得动房架。当骨架立好后,只留少数人施工。若经济条件、材料准备不充分,只需铺装好主要部分,以后再分期完成,先需要哪部分就先装设哪部分。

C.砍伐杉木。建房材料一般是在自己家的林地,经向林业部门写申请批示砍伐,如家里没有杉林,即向村内或外地购买木材,准备材料均用自家人员并请村里人来帮忙操办。砍伐杉木时间为每年六、七、八三个月间,因为这个时期杉木水分多,易剥树皮,加之阳光充足,杉木干得快。

苗家建房要有一定的资金,木材在过去价钱很低,一棵木柱只7-8元,现在一棵长杉木柱要350元,建一栋二间一厢的吊脚楼,木柱框架材料要花二万八千元人民币,整栋房屋装修完成所用的经费要三十多万元人民币(地基费除外)。

干栏木楼的建造有“三长一短”,三长是备料时间长、构件制作时间长、装修镶板时间长;一短是屋架竖立只用一两天时间。苗族建房没有图纸,只是按照屋主的要求和他的地基大小由木匠师傅一起来商定房屋的大小。建一栋三间一厢阁的吊脚楼,需8个徒工和师傅一起制作,一般在77-88天内完成。

(2)地基的处理和筑台

苗族吊脚楼多因地制宜,利用天然地形中坚实平整的坡崖为依托,辟为地面部分,避开冲沟滑坡,其余部分则灵活设立吊脚柱。苗居平整地基较易,土方量很小。在坡地开挖成两半屋基,用山石或河石将两层房屋地基砌好,用泥土和碎沙石铺平然后用木锤夯砸平整,使屋基平台坚实牢固。

地基处理的工作量主要为筑台,立面的砌石巩固基础,并防止滑坡。筑台多为“干码”,以土塞缝,横纹砌筑容易断裂,因而将石块立排,在转角处用大型块石收边。石缝纹路别有风致,这种砌法结实牢固,施工速度快。

【图】

(3)木构架的搭接和竖立

制作木构件:由木匠师傅用木尺和一根刻画尺寸的长木条将木构件材料一棵棵地画好墨,当木匠师傅将所有的木柱、檩子、枋子按尺寸部位画好墨线后,徙工们按师傅画的墨线进行施工制作,把木柱、枋子、檩子锯好、刨好,并将所有木柱的各部位榫眼梢齿琢好,所用的工具是斧头、锯子、推刨(电刨)、虎琢、尖琢、方口琢、洗琢和钉锤等。

一栋三层三开间的的吊脚楼,按传统的标准需用24根木柱、40-50根枕木、

39根檩子、28根大小枋(梁)、135根椽子、600根枋子、600张木板,并至少用15000块小青瓦。20根柱子排成4排,每排5根。落地的柱脚要用圆形石础支垫,不落地的4根则分别落在走廊一侧的4根枋子上。主柱高达二丈八尺,每排柱子由中间木柱往两侧递减,每根相差二尺或一尺八寸。由主柱往下每两尺设一个挑木枋,最后再搭上枕木、檩子和椽子。

上排柱(屋架的搭接):苗语称“垛占”,当房屋的各种构件制作完成就开始上排,每五根柱子为一排(榀),房主要请村上部分青年(约10-15人)帮忙和徙工们用长枋子将木柱穿上成排。

立房:立房要人多,一般30-40人,由房主家通知兄弟叔伯及村上青年人,参加立房的人要带家里的长条木杆、棕绳及木锤等工具。立房时先立左排,后立中排,最后立右排。每两排立好后要上檩子、接榫卯,钉上木钉,排与排之间要上好檩子、穿枋,搭接牢固。

上宝梁:上宝梁是立房的重要程序,作为连接整栋房屋的主梁,上宝梁要举行仪式。房主和师傅分别爬到两排中柱顶上,双方细心地将宝梁平稳地拉到两中柱顶上安装好,一栋吊脚楼的框架正式立成。

上檩子:新房框架立成后的第二天要上檩子,工匠们将一根根檩子抬上房顶,在每排木柱尖齿口上安装檩子,根据房子间数的长度,每根檀子长3.6-4米,厚14公分。

钉椽子:椽子每条长7-10米,宽4-5公分,厚三公分,按照小青瓦的尺寸,椽子每条相距13-15公分,每条椽子在檩子处钉上铁钉子。

出水:苗家匠作称房屋举折为“出水”,以“步水”表示。所谓几步水就是每步架的架高与步长之比,乘以10后得到的整数。常用的为五步水。从脊到檐均以五步水下折,至檐柱处抬高一寸。

向心:房屋周边各柱均匀向内倾斜的做法叫“向心”。檐柱和山柱均向内倾斜五分左右,这样既将各节点挤紧,视觉上又获得立柱垂直稳定的效果。

起翘:苗寨吊脚楼喜欢采用歇山屋顶,翼角多翘起。其做法即在45°方向设半列架,伸出微微上举的挑枋,也叫压角枋,使屋角略为上翘。

(4)上瓦

瓦的制作是用稻田底的泥巴,当地的瓦匠将稻田的上层肥泥取出放好,然后在田底处挖取黄泥巴堆成小堆,再用水牛踩踏,使黄泥细腻柔软。瓦匠制有1-2个活动小木桶,桶外边用一张纱布围紧,然后取出一小坨黄泥沾贴在木桶上,并安放在一个转动的小桌台上,用一小块刮板将黄泥刮成瓦状,放在平地,取出木桶,待泥瓦晒干后装进土窑用柴竹烧成小青瓦。苗寨里只有一种方块半圆形的小青瓦。

一栋吊脚楼框架立成后要抓紧盖瓦,以防暴雨冲击,保护屋基安全,不让屋基垮塌。当房主买到青瓦后,就去请当地或外地的瓦匠来盖瓦。请村上人来帮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