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与对策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与对策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与对策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与对策

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及应试对策

石屏县陶村中学李月辉

【摘要】从2012年起,云南省全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纵观两年来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在考查、评价、选拔等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上有较大发展,试卷结构、题型和内容要求有较大不同,本文就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及应试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业水平考试特点应试对策

【正文】

从2012年起,云南省全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纵观两年来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在考查、评价、选拔等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上有较大发展,试卷结构、题型和内容要求有较大不同,本文就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及应试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纵观两年来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具有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题型、内容:

1、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大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题的范围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古代、近代、现代部分六个板块的44个学习主题,并力求实现重点内容考查的均衡分布。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

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云南省初中学生历史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命制试题,不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中外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或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及其意义、重要的改革、历史上重要的典章制度和文献、伟大成就、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考查内容主要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主干知识。

(3)重视能力。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对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能力的考查。

历史观点、历史结论、历史史实必须依据历史材料。历史材料是历史学科的根基,我们常说要言而有据,就是讲话要有根据,而根据就是历史材料。要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良好思维品质就应该从认识材料、解读材料、运用材料支撑观点和结论开始。

试题的一大亮点就是材料立题,通过材料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及过程。包括阅读、理解、分析、解读、归纳和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能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以及运用科学的历史观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现象,能够结合现实,提出自己的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能力考查方面,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在落实基础性的前提下,逐步提升能力要求,实现选拔性考查的能力要求。

4、强调历史主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试题的命制依托学科主干知识,围绕热点主题,设置典型情景,既有基础性的落实又有选拔性考试的能力要求,突出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和时政性的结合。

5、地方特色鲜明,时政性强,贴近生活,体现学科时代性和学科教育性。

2013年的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由各州市自己出题,各州市将历史与现实以及乡土历史有机融合在一起。对青少年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之,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面广,在初中六本教材的44个学习主题中,达到了90%以上;各部分内容占比合理,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命制紧紧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和史实、时政热点以及乡土知识,多以材料形式,创设必要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具有材料意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总体上看,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

针对以上特点,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认真审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准确熟练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以《义务教育历史课标标准》精神为指导,体现育人为本、普及历史常识、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叙述和评判等课程基本理念。因此,要准确理解并在教学中切实落实《课程标准》指出的“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考试说明》已明确告诉我们,作为本次水平考试考点和要求,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围绕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标准和能力层次标准来组织复习。一切围绕《考试说明》来组织复习,凡是《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及的内容,就是超范围的,复习时完全可以删去。做到“课标要求”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有侧重的按照《考试说明》组织复习,重点加强对能力要求中有“理解”和“应用”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这样就会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仅仅是把《考试说明》当做练习册来用,让学生做一做其中的练习了事。

2012、2013年云南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充分发挥考试对我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功能,立足基础,重视主干。2014年应该会继续遵循这一原则,因此,建议各位老师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

注重基础、不突兀拔高,在复习中应该紧扣考试说明,让学生首先把握住最基础的知识。教学中首先要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反复强调,特别是历史上各个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或转折性质的知识点,具有特别深远影响的知识点。要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史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象;其次要强化记忆和辨认。在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书写不正确,造成失分,这说明学生识记不准确,不能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第三,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不单要会说出来,还要会写出来。

二、加强图文材料的审读,把握命题意图

从近两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来看,图文材料已经成为历史学业测试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图文材料丰富,除了图片材料,还有大量的文字材料。选择题中也使用了图片材料,但是学生对图文材料的识读与问题的设计意图和回答切入点却不得法,造成考试失分的现象很严重。还有一些新闻图片、表格数据图等。针对图片材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分门别类地进行训练和指导,并让学生准确识记一些非常重要的图片,掌握图片材料题的出题和解题方法技巧。

文字材料题的设问方法和回答技巧需要教师给学生做一定的概括。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依据材料回答或者结合材料回答的设问,常用的提示语有“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材料某指出某某的含义”、“材料某认为”、“根据材料某归纳”等,这类设问一般需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二,依托材料,直接提出问题。这类问题回答需要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和再现。回答时注意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第三,开放性问题。常用的提示语有“有什么启示”、“你认为

怎样评价”、“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教训”、“设计什么活动”等。图文材料题在各州市的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大体上占有60%~70%甚至还高的分量,教学中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指导学生提高应对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策略技巧。

三、加强时政热点与历史学习的结合,学以致用

初中历史学习要突出学以致用,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历史学习与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其它热点问题也在各市的历史试题中频频出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的拓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第一,在讲课时利用时政热点导入新课学习,把握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关系,特别是周年性历史事件;第二,设置时政热点

问题情境,结合所学解决问题。学业水平考试关注的周年性历史事件,往往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张命运的问题。因此,逢五、逢十、逢百的周年性的历史事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四、教学中贯穿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加强解题技能训练

选择题已经成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题型。选择题占到总分的一半,题目涉及知识的覆盖面也增加了许多。选择题考查知识面广、要求掌握知识准确,回答需要一定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选择题的解答技巧。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都要经常训练,努力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不但知道怎样选,还要知道题目的考查意图以明白为什么选。

五、引领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注重规范作答的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题型相对稳定,试题特点也很鲜明,这非常有利于我们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指导。各类题型的基本答题规律、方法和技巧,一定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多研究、感悟中考试题,适当做一些中考模拟题。在进行解题指导时,务必要结合具体问题,切忌撇开问题空谈方法。从往年的学生答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试题每一问所标注的分数仍不够重视,在组织答案时根本无视分数的价值。其实,试题每一问所标注的分数,可帮助有经验的考生判断答案要点的多少,提供答案准确性的判断。同时,试题答案的组织在条目化、序号化、要点化上,仍需努力。学生在非选择题书写上的不规范也是需要我们注意和加强训练的。要重视学生的文字书写要求,对重要历史人物、专有名词的书写一定要规范、准确,避免错别字。加强考试研究,关注考题呈现方式的变化,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规范答题行为,提高训练的质量。

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反思,及时总结,不断调整,科学指导,抓住

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减负增效,不断提

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8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附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12日星期五整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D.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永恒”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墨子、庄子 D.荀子、韩非子3.右图为中国古代一幅着名书法作品,其字体的特征是 第3题图 A.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B.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C.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D.奔放跃动,极富写意性 4.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越窑的青瓷②大邑的白瓷③钱山漾的绢片④马王堆的素纱 襌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一个类似桌面的大轮盘,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按韵排列在格内。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转动字盘,取出所需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还原放入格内,既省时又方便。此项技术的发明者是 A.东汉杜诗 B.北宋沈括 C.宋代毕异 D.元代王祯6.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臣关系 岛与山峦 3. 18世纪以来在英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4.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颁布 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发表于 A . 1689年 B . 1787年 C . 1848年 年 6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强迫清政府割 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上下级关系 2.地理环境与文明起源有密切的关系 孕育古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是 A .大河谷地 B .大陆草原 ?沙漠与绿洲 .海 A .议会 B .内阁 .国王 A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人权宣言》的发表 C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 .1871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 丑条约》 7?《资政新篇》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 案。它的作者是 A .林则徐 B .洪仁玕 C .康有为 D .孙 中山 8.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A .总统 B .议会 C .内阁 D.全体国民 9.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幵端,其导火线是 A .袁世凯复辟帝制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 败 C.九一八事变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 A.毛泽东 B .刘少奇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1 . 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 “区域自治” B. “政治协商” C . “一国两制” D. “九二共识” 12 . 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建立了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欧洲共同体

云南省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04年1月10日,上午8:30—10:30,共90分钟】 云南省2014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一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军署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理藩院 3、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某同学以新疆历史为研究主题,他应该选下列哪位人物为研究对象 A、左宗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张自忠 5、“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届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民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宪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甲乙丙 A、甲图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颁布 B、乙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丙图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D、三部法律文件在实践中完全实现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9、1953年新中国提出的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下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A、外邦人和全部公民 B、成年男性 C、广大奴隶 D、妇女 11、某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 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该宪法是 A、英国的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2013年俄罗斯人民迎来了十月革命胜利96周年,十月革命,俄国虽然是帝国主义链条 上最为薄弱的一环,但有着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 B、沙皇君主专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

(贵阳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卷(4)综合(1)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D) 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 2.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其数据变化说明(D) 时间 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 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 艺术 合计年平均数 1895年 前 1 4 1 2 3 11 1896— 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 A.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B.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3.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B)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A) A.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 B.前者总体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C.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 D.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 5.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B)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列宁主义④生物进化论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6.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C)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D)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8.它于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兴起,至16世纪已扩展到西欧各国,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场盛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指(C) A.新航路的开辟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D.“三角贸易” 9.《强国之鉴》指出:“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里的“政治体制”是(D) A.议会共和制B.总统共和制 C.封建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10.如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18世纪耕地景象蒸汽机犁地演示(约1851年) A.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场开始出现 B.海外贸易发展使农产品出口增加 C.工业革命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 D.纺织业发展使棉花种植技术改进 11.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

2020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三)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下列有利于周统治“最长久”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 C.禅让制D.皇帝制度 答案:A 2.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 A.禅让制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D.世袭制 答案:C 3.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答案:D 4.“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 A.1688年的“光荣革命” B.两党制度的形成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D.责任制内阁形成 答案:A 5.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的总统和德国的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C.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国的皇帝是世袭的 D.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6.巴黎公社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答案:B 7.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治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2019-2020年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9-2020年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 2.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3.《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B.雅典C.中国D.英国 4.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B.议会C.内阁D.总统 5.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君主专制D.联邦制 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爆发于A.1848年B.1871年C.1917年D.1949年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8.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人权宣言》B.《资政新篇》 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C.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1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D.“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思想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湖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资料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冲刺必备 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3)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4)受封诸侯的权力: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5)受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作用: 积极: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2、宗法制 (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维护国家统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正妻的第一个儿子)。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3)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⑴内容:①首创皇帝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建立中央官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丞相之下设诸卿)、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建立地方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⑵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西汉初期,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郡国并行制)。 ⑴原因: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学业水平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 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3、在位时期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5、中国香港岛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社会极大援助 B、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 7、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 A、南通 B、无锡 C、常州 D、苏州 8、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答案】D 2.(2018.6·广东学业水平·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答案】C 3.(2018.6·广东学业水平·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设立内阁 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 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答案】C 4.(2018.6·广东学业水平·4)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A 5.(2018.6·广东学业水平·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A 6.(2018.6·广东学业水平·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B 7.(2018.6·广东学业水平·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答案】A 8.(2018.6·广东学业水平·8)《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其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答案】B 9.(2018.6·广东学业水平·9)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党“一大”召开 【考点】五四运动;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B 10.(2018.6·广东学业水平·10)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 A.土地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南昌起义 【考点】国民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答案】C 1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1)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考点】抗日战争;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B 12.(2018.6·广东学业水平·12)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

高一年级2019年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学科复课计划 历史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根据目前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除了语数外,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文理分科”将被终结,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所以目前全国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尤其是自主招生的院校越来越看重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名校在高考招生时,更看重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商丹高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重视学业水平考试。辛校长也非常重视学考,多次强调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是:总目标全区第一,大多数学生取得A,全都过B,杜绝C。 二、学考奋斗目标 1、宏志班必须100%得A。 2、文科志强班80%以上得A,两个理科志强班60%以上得A。 3、确保所有学籍生得B以上。 三、目前学情分析: 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是必修一、二、三。高一第一学期已学完必修一,本学期上完必修二,暑假补课开始学习必修三,在2018年底学完必修三,2019年元月开始学考总复习。 1、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分文理科,文科教学时间为一周四节,文科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积极,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态度极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学考甚至高考持无所谓的态度,上课不听,考试不认真做题,试卷讲解时也不认真听。 2、理科一周两节课。理科的课时相对较少,时间紧张,所以在后期的教学中,只能完成新课的教学,讲题的时间安排较少。由于分科导致部分理科学生对学考文科科目存在应付态度,上课不认真听,做作业的态度也不端正,还有部分理科宏志班的学生过于骄傲,认为学考很容易。 对于目前的情况,文科学生以高考带动学业水平考试的策略,把每个知识点都得夯实基础;而对于理科学生,扭转学生学习态度,认识学考的重要性,把握学考重点,以学考考纲为中心展开平时教学。 四、具体措施 1、以课标和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为准来对教材进行整合,课标和考纲中没有的内容简单处理,课标中涉及的重要知识我们也根据复习的需要进行了符合学生实际

2013年广东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3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 B.雅典 C.中国 D.英国 4.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总统 5.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 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爆发于 A.1848年 B.1871年 C.1917年 D.1949年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8.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总结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二、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演变 1、秦朝: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第二册P24) (1)中央官制 a、最高统治者: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 b、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2)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第二册P24) a、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b、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c、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2、汉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汉初时的汉承秦制(第二册P31) a、背景: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 b、内容: (a)中央制度:继承秦朝中央集权体制。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b)地方制度:继承秦朝郡县制度,同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度。(第二册P31) ①郡国制原因:错误吸取秦亡教训。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 ②内容: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③后果:地方势力膨胀。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c、特点: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为”措施: a、中央官制上,形成了“内朝”与“外朝”体制(第二册P34) (a)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 (b)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b、地方措施:(第二册P34) (a)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削弱地方王国势力)

2016年上海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Ⅰ.闭卷部分(共40分) 一(共10分) 1.出现于大河流域或濒临海洋(2分) 2.F(1分)E(1分)3.A(1分)D(1分) 4.Ⅵ(1分)Ⅱ(1分)5.A(2分) 二(共8分) 1.A(2分)2.D(2分)3.C(2分) 4.说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用“仰慕”“敬佩”“赞赏”等也可)(2分) 三(共12分) 1.B(2分)2.C(2分) 3.认为抗战是头等大事;赞赏中国军队的抗战努力及成果;鼓舞民众奋起抗敌的决心(任答一条即可)(2分) 4.不能(1分);两份材料描述的时间不符,内容也不完全相符(1分) 5.三段材料都属于事件亲历者的证据(2分)(如答日记、回忆得1分); 三段材料能相互印证(2分)(如答材料二是中方证据、材料三是日方证据、材料四是德方证据,得1分) 四(共10分) 1.秦国壮士(2分)2.2.2(2分) 3.没道理(1分);因为楚、韩两国货币不同,米价也不一定相同(1分) 4.保证国家赋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便利各地联系交往;加强中央集权(任答两条即可,每条2分)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共10分) 1.DACB(顺序不能颠倒)(1分) 2.错误:墙上的佛像(或答“凳子”“桌子”及“坐姿”)(2分) 理由:佛教直至汉代才传入中原(或答凳子、桌子是东汉后才进入中原的)(2分) 学业考试(2016)历史试卷答案第1页(共2页)

3.(1)残忍;自私;奸诈(任答一条即可)(1分) (2)此小题评分可从以下五个层次考虑。 ●层次1:答“可信”或“不可信”,不作说明,不得分。 ●层次2:答“可信”或“不可信”,能据此作出合理说明,得1分。如答“艺术家 或在参考史籍的基础上塑造曹操形象”或“艺术家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 塑造曹操形象”。 ●层次3:答“难以判断”,或综合层次2的两种回答,得2分。如答“单凭两幅图 像无法判断,须结合其他材料比对”。 ●层次4:答“可信”,从作者的视角作说明,得3分。如答“能反映艺术家对曹操 的认识”。 ●层次5:综合层次3、4的回答,得4分。 二(共16分) 1.B(2分)2.C(2分)3.C(2分) 4.A(2分)5.B(2分)6.D(2分) 7.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与检验。(2分) 举例:可从地圆学说与地理大发现、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近代自然科学与工业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等任举一例说明。(2分) 三(共10分) 1.D(2分)2.B(2分) 3.不能(1分),仅凭这张照片,既无法证明“两德人民”,也无法证明“普遍支持”。(1分)4.引发了作者对盼望国家统一的情感共鸣。(2分) 5.柏林墙虽然倒了,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依然对立,冷战思维依然存在。(2分) 四(共24分) 1.(1)①②(2分)③④⑤(2分) (2)②③⑤(2分)①(2分)④(2分) 2.本小题评分可从如下三方面考虑,但切忌将这些方面割裂开来评判。 ●主题、视角与史实:主题明确,视角清晰,史实确切,共10分。 ●逻辑与表达:逻辑合理,文字通顺,条理清晰,共4分。 ●特色:能运用“相同中有区别”或“不同中见联系”的辩证视角阐述,可加2分。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简单抄录教科书,可再加2分。 本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4分。 学业考试(2016)历史试卷答案第2页共2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历史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历史 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始皇帝”的来历:嬴政统一全国后决定称皇帝, “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郡县制的建立:起源于春秋后期。秦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县”隶属于“郡”,县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形成原因:(1)宗法分封制的破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擅自称王,卿、大夫夺位的政变也时常发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是其中的典型事件。诸侯争霸战争逐渐演变为兼并统一战争。为增强竞争力,各诸侯国纷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进行变革,以法律的形式打破宗法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 (2)秦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统一日益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也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内容:(1)皇帝制:秦王赢政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秦法成为赢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负面影响: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一 一、分封制(理解) 1、目得: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2、分封得对象:王族、功臣与古代帝王得后代(王族就是分 封得主要对象)3、分封得内容:土地与人民(“授民授疆土”) 二、宗法制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也就是核心内容)影响:①维护统治集团内 部得稳定②对日常生活与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如孝悌伦理观念,祭祀)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得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得内容及影响(运用) 1、内容:(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与皇权至上得原则; (2)建立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军务。御 史大夫,检查百官。)(3)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 2、影响:(1)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得多民族得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政治制度得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得演变 一、汉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理解) 1、原因: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得制度,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 2、作用:王国越分越小, 无力与中央对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理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三、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得措施(识记) 1、措施:(1)军事上:把主要将领得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份由中央掌控。 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加强了中央集权(2)行省制度就是就是中国省制得开端。 五、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得变化 1、汉朝: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2,魏晋:九品中正制:重门第不重才能,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2.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3.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

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4.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 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5.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6.《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计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8年学业水平测试备考计划 耿辉为了迎接陕西省2018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确保我们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在全市的领先优势,确保我校在全省全市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中获得一个开门红,保证学业水平测试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的推进,特拟定此学业水平测试备考方案。 一、备考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我们的学业水平测试备考工作要在高效课堂自主学习的总体理念指引下,本着“求真务实,以生为本”的原则,要从“早”、“紧”、“严”、“细”、“实”、“好”六字上下功夫,从总体上抓好三点: 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 二要统筹兼顾,既要夯实学生基础,又要搜集学业水平测试信息,研究命题趋势,重视尖子生提高同时更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三要对学生学习与思想教育两手抓,既要在学习具体措施上严格要求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体现充分的人文关怀。 总之,要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做好2018年的备考工作,努力争取在明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实现A级人数比例全市前两名的成绩,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努力实现辛校长提出的保B争A的目标。宏志一班实现90%达到A级水平,二班和三班基本实现全部B级,四班90%达到B级。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理科共3个班,一个文科班,这届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学习方法较为单一,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学习自觉性上没有办

法与全市各县的省级标准化高中或者省级示范高中的生源相提并论,需要教师在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做好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要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检测情况,把我们的学生分出四类基本学生:尖子生、学困生、目标生、临界生。 1.动态帮扶“临界生” (1)对“临界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心。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过关的信心,使他们看到希望。 (2)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积极转化学困生 我校存在着一批成绩较低的所谓学困生(以学籍不在本校的为主),他们是提高过关率最大的“潜力股”,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对学困生的管理,重在心理调整,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要分出层次,因材施教。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答案:C 2.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3.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雅典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代议制度B.城邦制度 C.民主政治D.法律体系 答案:C 4.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体现了罗马人的( ) A.公平理念B.尚武精神 C.仁政意识D.法治精神 答案:D 5.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 A.平民的权利B.商人的权利 C.教会的权利D.国王的权利 答案:D 6.按照《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关于德国皇帝和宰相权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任命宰相 B.宰相对议会负责 C.皇帝可决定宰相的任期时间 D.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 答案:B 7.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四洲志》B.三民主义 C.《海国图志》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D 8.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