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时期中外贸易纠纷及其解决_贾志刚

隋唐时期中外贸易纠纷及其解决_贾志刚

隋唐时期中外贸易纠纷及其解决_贾志刚
隋唐时期中外贸易纠纷及其解决_贾志刚

2011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1第40卷第2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0No.2■唐史研究

隋唐时期中外贸易纠纷及其解决

贾志刚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隋唐时期相对频繁的中外贸易产生了诸多的贸易纠纷,这些贸易纠纷不仅存在于通使往来的朝贡贸易中,也存在于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中。在解决这些纠纷的过程中,出于维护贸易利益和贸易秩序的考虑,双方经常委派专门的纠纷调解者,也曾出现非正规的协商机构和裁决规则,甚至形成了简单的贸易申诉惯例,尽可能避免贸易纠纷的扩大和贸易冲突的升级。尽管这些惯例、规则仍然相当脆弱,也难免带有一些就事论事的特点,但隋唐政府为解决中外贸易纠纷的各种努力对维护中外贸易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隋唐中外贸易;贸易纠纷;贸易申诉

中图分类号:K242;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1)02-0079-08

收稿日期:2010-07-1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西部项目(10XJA770002)

作者简介:贾志刚,男,山西朔州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

隋唐时期,中外贸易问题曾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如张泽咸先生就唐代边境互市贸易和对外贸易进行了专门研究,[1]417-495蔡鸿生等先生对唐代商胡的朝贡贸易有过系统分析,[2]46-74冻国栋先生曾对唐代的民族贸易和管理提出过自己的看法,[3]340-356乌廷玉等先生就唐代国际贸易、海外贸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4]5-8陈明先生关注中外药材贸易中商胡以次充好博得厚利的现象,[5]4-26蒋致洁先生对丝绸之路的贸易史予以重点研究,[6]88-95温翠芳先生研究唐代外来香药贸易的史事,[7]20-45还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唐代的绢马贸易问题[8]349-352等。诸多学者对唐代的中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各种贸易形式所引发的贸易冲突问题,以及贸易双方为寻求解决贸易冲突而付出的努力,却未见系统探讨,这些事实或现象的存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揭示和探索,存在着继续研究的必要性。

一、唐朝南部沿海的贸易纠纷及其解决

在日常的贸易交往中,发生贸易纠纷是难免的,如何解决这些纠纷也成为隋唐时期中外贸易史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唐人李肇的记录,每年到广州、安南的外国海舶中,“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有蕃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蕃商有以欺诈入牢狱者”[9]199。外国船舶来唐朝贸易有蕃长主领,唐朝则以市舶使负责管理,对蕃舶征收所谓的“舶脚”之税,并禁限珍异之物的交易。值得注意的是,李肇还特别记载了某些蕃商因为欺诈被抓入牢狱的事例,说明在广州、安南等沿海贸易过程中,唐朝市舶使或押蕃舶使等专职人员或专门机构可以惩罚贸易中的欺诈行为,维护中外交易的秩序,从而也应当承担起中外贸易纠纷的调解任务。

隋唐时期,南海牧守率多贪冒的记载不绝于史,①贪求海商珍货的岭南官员除了吕思勉先生列

97

①《旧唐书》卷177《卢钧传》载:“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大唐新语》卷3“清廉条”:“南海前后牧守率多贪冒,蛮夷患之。”同书同卷云:“岭南利兼山海,前后牧守赃污者多。”

举的12人外,还有党仁弘、李复[10]5394、刘巨鳞、彭杲[10]3070等。事实上,隋唐岭南贪婪侵渔的吏风屡禁不止,贪鄙无耻者实际会更多,只是其名字未必都能记载下来。如元和十二年(817)孔戣出任岭南节度使,[11]1031史载“蕃舶泊步有下碇税,始至有阅货宴,所饷犀琲,下及仆隶。戣禁绝,无所求索”[12]5009。孔戣出任岭南节度使之前,蕃舶来广州要交纳下碇税,还存在阅货宴、杂馈饷等名目。孔戣到任后发令禁绝对蕃商的非法索取,但是否从此就能禁绝,不得其详。到开成元年(836)卢钧任岭南节度使前,“海道商舶始至,异时帅府争先往,贱售其珍。钧一不取,时称洁廉”[12]5367。帅府之僚属用低价强买商舶珍货,也属于对商舶的侵渔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贸易不公,势必会引起贸易纠纷。卢钧用何办法解决问题,此处并未提及,《旧唐书》卷177《卢钧传》记:“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知卢钧为平息贸易纠纷所采取的办法是委派监军任市舶使,专门管理中外贸易事务,节度使不去干预其事。但卢钧的办法只能使帅府之僚属无法勒取海舶珍货,节度使赢得廉洁之名,却无法保证监军担任之市舶使及其属僚对蕃舶的侵刻,所以其清廉只能是暂时的清廉。

阿拉伯商人阿布·赛义德·哈桑《中国印度见闻录》卷2《中国见闻续记》载,一位原籍是呼罗珊(khurasān)的商人,自伊拉克采购了一大批货物运到中国,在广州,被皇帝派出选购舶来品的宦官采取强制手段拿走了货物,因此,市舶使和商人产生了纠纷:

有一次,在象牙和另外一些货品的交易上,他(宦官,笔者按)跟那个商人发生了争执,商

人拒不出卖,因而双方的冲突愈演愈烈。宦官

竟采取强制手段,把商人带来的好货拿走了。

在他看来,他和商人之间发生的这桩事,是微不

足道的,所以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13]115

宦官以替皇帝选购舶来品为名,在呼罗珊商人拒不出卖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手段拿走象牙等好货,引发冲突,而对于这样强制拿走好货的事件,宦官认为是微不足道的,或许也可理解为习以为常。但那位商人却并不罢休,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来到皇帝的京城胡姆丹(khumdān)即唐都长安,向唐朝皇帝申诉。商人“就把同宦官怎样发生争执,宦官又怎样强行夺走他的货物,都一一报告”,经过调查取证后,皇帝召回了那个宦官,“把他的财产没收了……把这个宦官留在了皇陵当了看守”[13]116-117。日本学者藤本胜次认为交易之初只是普通价钱争执,但因为市舶使使用不法手段强制收购,[13]151升级为贸易纠纷,最后在商人进京告御状的情况下才讨回公道,可见普通海商要争取公正合理的裁断并不容易。

大中三年(849),韦正贯任岭南节度使,“先是,南海舶贾始至,大帅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正贯既至,无所取,吏咨其清”。[12]4937由此可知,岭南节度使及其属僚仍然盘剥蕃舶,前述卢钧的节度使不干预政策只是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制度。另据唐人萧邺《岭南节度使韦公(正贯)神道碑》记:“先是,海外蕃贾赢象犀贝珠而至者,帅与监舶使必搂其伟异,而以比弊抑偿之,至者见欺,来者殆绝。公悉变故态,一无取求,问其所安,交易其物,海客大至。”[14]7945在此之前,商舶来广州贸易,不仅大帅府要“贱售其珍”,就连监舶使也要以低价强取蕃舶珍货,节度使与监舶使以管理者的身份强买强购,致使蕃舶不堪重负,这必然要引发更频繁的贸易纠纷。因为蕃舶处于“至者见欺”的贸易环境中,其诉讼又难以得到公正的裁断,他们只好以逃避的办法来应对这样的贸易纠葛,出现“来者殆绝”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韦正贯在任期间采取的调解措施是:一方面对蕃商“问其所安”,一方面又禁止官吏对蕃舶的勒索。因为他解决贸易纠纷的态度积极,保证蕃商“交易其物”的基本利益,极有可能出现“海客大至”的局面。

韦正贯担任岭南节度使时(849-851),[11]1037谁充任广州市舶使,史无明文。出土于西安东郊的《唐李敬实墓志》能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大中四年,除广州都监兼市舶使,才及下车,得三军畏威,夷人安泰。不逾旬月,蕃商大至。宝货盈衢,贡献不愆。”[15]32-36李敬实于大中四年(850)出任市舶使,正逢岭南节度使韦正贯对海商推行“问其所安,一无所取”的安抚政策,这才有李敬实就任“不逾旬月,蕃商大至,宝货盈衢,贡献不愆”的良好形势,否则,《墓志》所言的旬月之间就能宝货充盈之情景就无法理解。由此可知,在韦正贯任期内广州对外贸易一度出现“海客大至”、“宝货盈衢”的局面,在这一点上,出土《墓志》印证了传统文献的可靠性。

但是,仅靠为数不多的几名清廉官员来维持唐朝南方沿海的中外贸易环境,只能是一厢情愿。多数情况下,蕃舶海商不仅得不到公平交易的待遇,在遇到贸易纠纷时其申诉也难以保证得到公正裁决,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般的贸易纠纷升级为贸易冲突,

08

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一般的贸易纠纷升级为贸易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光宅元年(684)七月条:“广州昆仑杀其都督路元睿。”对于此事,《旧唐书》记录为:“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16]2897广州每年都有外商以船舶载奇珍异宝来交易,最多时每年40余舶,少也不下数舶。[16]3635史载,隋唐任职广州之官吏清正廉洁者极少,为什么惟独路元睿就因贪求昆仑财货而被刺杀呢?《资治通鉴》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广州都督路元睿为昆仑所杀。元睿暗懦,僚属恣横。有商舶至,僚属侵渔不已,商胡诉于元睿。元睿索枷,欲系治之。群胡怒,有昆仑袖剑直登厅事,杀元睿及左右十余人而去。无敢近者,登舟入海,追之不及。”[17]6420据此可知,路元睿之被刺杀间接原因是他袒护僚属侵渔商舶,直接原因是他在处理诸商胡的诉讼时执法不公所引起,是海商在唐朝的贸易利益受到侵害,且其贸易诉讼又得不到公正的裁断,所导致的一种贸易冲突。故此事件的性质是中外贸易纠纷引起的贸易冲突,并非诸书所记的路元睿“冒求其货”而引发的刺杀案件。也有日常的贸易纠纷得不到解决而引发社会动乱。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岭南将哥舒晃杀节度使吕崇贲,据岭南反。唐政府任命路嗣恭为岭南节度使,率兵平乱,“及平广州,商舶之徒,多因晃事诛之,嗣恭前后没其家财宝数百万贯,尽入私室,不以贡献”[16]3500。路嗣恭借平定哥舒晃之叛乱,诛杀并没收商舶之家产,此“商舶”,《新唐书》本传称为“舶商”[12]4624,应指乘海舶来广州贸易的蕃商,但舶商为何被牵连到哥舒晃的叛乱之中,其原委已无法得知,也许舶商支持或参与了此次事件。因为岭南节使、广州刺史及僚属经常借故盘剥舶商,平日的贸易纠纷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许就会引起蕃商对广州地方政府的积怨,有些蕃商参与哥舒晃叛乱也有可能,否则路嗣恭因哥舒晃事诛杀商舶之徒就难逃滥杀之罪名。此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也曾发生“波斯与大食同寇广州,劫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的事件,波斯国与大食国突然进攻广州城的原因不明,极有可能也是贸易纠纷升级为贸易冲突,进而演变成兵戎相见的军事冲突。

二、张光晟事件的定性

隋唐时期,不仅岭南沿海发生了中外贸易纠纷,在唐朝与北方诸族的交易中也引起了不少贸易纠纷事件,同样应当予以关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八月,“振武军使张光晟杀领蕃回纥首领突董统等千人,收驼马千余,缯锦十万匹”。关于张光晟在振武的这次事件,其他文献的记载与此略有差异,《旧唐书》卷127《张光晟传》:

建中元年,回纥突董、梅录领众并杂种胡等自京师还国,舆载金帛,相属于道。光晟讶其装

橐颇多,潜令驿吏以长锥刺之,则皆辇归所诱致

京师妇人也。遂绐突董及所领徒悉令赴宴,酒

酣,光晟伏甲尽拘而杀之,死者千余人,唯留二

胡归国复命。遂部其妇人,给粮还京,收其金

帛,赏赉军士。后回纥遣使来诉,上不欲甚阻蕃

情,征拜右金吾将军。回纥犹怨怼不已,又降为

睦王傅。

振武军使张光晟所杀的千余人包括回纥和杂种胡,杀人的理由是回纥以装橐辇归诱致京师妇人,杀人办法是酒酣后伏甲拘杀,只留下二胡人归国复命。其后,回纥遣使就此事件向唐朝提出申诉。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却有多处与此有出入,在事件原因、杀人手段、杀人数字、未杀人数上均不同。司马光认为:其一,张光晟共杀回纥九百余人,而不是千余人;其二,此事的原因是回纥之众为京师人患,为振武人苦,为九姓胡出卖,直到为张光晟杀害,并未提到回纥诱归京师妇人;其三,事件的经过是回纥鞭打振武副将,张光晟勒兵掩击,并非是悉令赴宴,酒酣伏甲杀之;最后,只留一人归国复命,而不是二人。[17]7287-7288究竟谁的记录更接近事实,有待通解。

在此事之后,张光晟奏报唐朝中央:“回纥鞭辱大将,且谋袭据振武,故先事诛之。”认为回纥有袭据振武的企图,这当然是张光晟为自己行为辩护的一面之词。也有唐人认为“张光晟谋杀回纥酋帅”[12]4726,谋杀也许代表当时唐人对此事的看法。关于此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唐朝派源休出使回纥,回纥大相颉于思迦责问杀害突董的原因,源休说:“突董等自与张光晟忿斗而死,非天子命也。”[16]3575按照唐朝使者源休的解释,张光晟与回纥突董因私忿而斗死,并不是国家行为,各执一词,难辨是非。

不管在此事的记载中差异有多少,原因如何分歧,其性质是可以判定的,窃以为这个事件既是政治流血事件,也是一场经济贸易冲突。

首先,回纥辇重赀归国的背景值得注意。大量回纥人与冒充回纥的九姓杂种胡商人来唐朝贸易取利,“始,回纥至中国,常参以九姓胡,往往留京师,至千人,居赀殖产甚厚。”[12]6121有大量的九姓胡冒

18

充回纥留居唐朝京师,享受唐朝给予回纥的贸易特权,从事囤积居奇的商贸活动。

其次,因为回纥助唐平乱有功,回纥在唐朝享有特权,所以出现了一些回纥商人或假借回纥的九姓胡商人殖货纵暴,欺凌百姓的现象。史书多次提到回纥在市场施暴的事件,如大历年间,回纥之留京师者,“曹辈掠女子于市”;“复出暴市物”;“刺人于东市……都人厌苦”[12]6120-6121等。回纥暴掠行凶多发生在市场,说明这些事件与交易有关,正是因为交易的公平环境被破坏,交易纠纷才很容易变成冲突。

再次,回纥与九姓杂种胡在京师长安的贸易不仅引起长安百姓的愤怒,也引起唐朝政府的不满。如,回纥以三百骑犯金光门、朱雀门,在含光门街夺长安县令邵说所乘马,入万年县狱劫囚伤吏;甚至连唐德宗也曾受辱于回纥。[12]6120-6121作为双方贸易纠纷调解者的唐政府,已经失去了调解纠纷的权力和地位,贸易纠纷的公平解决也就无从谈起。

复次,回纥与九姓杂种胡在唐朝恃权横行,恣行残忍,不仅使都人厌苦,也让都城以外的各地人都忍无可忍。如,回纥放火烧东京圣善寺和白马寺二阁,百姓死伤万计;回纥在洛阳大辱唐朝朝贺官吏;残暴掠夺汝、郑之间,百姓比屋荡尽[16]5204等。由于回纥不是通过贸易形式而是使用暴力来大肆掠夺物资,势必引起唐人的反抗。大历十三年(778),“河阳将士劫回纥辎重,因大掠河阳坊市,回纥格战,死数千人”。[18]1745对此,司马光的总结有一定代表性:“代宗之世,九姓胡常冒回纥之名,杂居京师,殖货纵暴,与回纥共为公私之患。”[17]7288商胡在北方某些地区成为公私之患。还有,回纥归国携带了大量物资,舆载金帛,相属于道,既有驼马、缯锦,又有京师女子。不必讨论这些物资是通过贸易积聚,还是暴掠而来,单就其携带诱致京师妇女一项,就是明显无视唐朝禁止掠卖人口的律令,不顾贸易原则的非法贸易行为。也就是说,因为突董等人携带了非法交易之物资,给唐朝稽查者以口实。

最后,此事结局非常有趣,回纥遣使就突董等被杀事件向唐朝提出申诉,也向唐朝入回纥使源休提出责问,但回纥的复仇要求,不是惩罚当事者或贬降张光晟,也非杀戮唐朝入回纥使,而是归还所欠马价180万,“可汗使谓(源)休曰:‘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所欠吾马直绢一百八十万匹,当速归之’。”[16]3575所以当唐朝“与之帛十万匹、金银十万两,偿其马直”,贸易冲突的解决也就成为政治事件的结局。

因此,突董等被杀事件虽说是一次政治流血事件,但其始终与贸易相关联,由贸易纠纷引起,也由于贸易纠纷得不到合理解决而酿成贸易冲突,直到引发流血事件,最终在贸易冲突和平解决后结束。

张光晟事件属于北方地区中外贸易诸多纠纷大量积聚的总爆发,也从某一方面说明唐朝中外贸易尚未达到人们想象的那样自由通畅。

三、唐朝与回纥绢马贸易的纠纷及其解决

张泽咸先生认为唐与周边诸族的贸易情况虽然各有差异,但某些贸易活动却是经常性的。[1]428-445隋唐时期,国际、族际贸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绢马交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贸易形式,不仅涉及民间贸易,更涉及到唐朝与周边一些民族政权的交易,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绢马贸易中所产生的贸易纠纷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认识唐代中外贸易纠纷的产生及其解决具有参考价值,是分析唐代对外贸易纠纷问题的极好案例。

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曾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陈寅恪先生在对白居易《阴山道》诗的笺证中提到:“回鹘每以多马贱价倾售,唐室则减其马数而依定值付价。”又据白居易诗文“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余,回鹘诉称无用处。”提出“付回鹘马价者,则如藕丝蛛网,此即所谓疏织也。其恶滥至此,宜回鹘之诉称无用处矣。观唐回马价问题,彼此俱以贪诈行之,既无益,复可笑。乐天此篇诚足为后世言国交者之鉴戒也。又史籍所载,只言回鹘之贪,不及唐家之诈……可补旧史之阙。”[19]266—267陈先生认识到唐朝与回鹘绢马贸易中,特别提到唐家之诈的存在问题,贸易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尔虞我诈的地方,这当然会使贸易纠纷不断产生,贸易纠纷产生后,如何解决正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所在。

实际上,唐朝与回纥的绢马贸易过程,双方都存在防范心理,为的是避免引起贸易纠纷,但贸易纠纷经常是防不胜防的。唐人崔元略所撰《内侍李辅光墓志》云:

时有北虏入觐,将以戎马充献,数盈累万。

国朝故事,每一马皆酬以数十缣帛,拒之即立为

边患,受之即玉府空竭。公承命为印纳使,迎之

朔陲,谕以信实。交领之际,虏不敢欺。[20]2007

“印纳”之意,马俊民先生经过考证认为是买进马的意思,[21]137志主李辅光作为唐朝的印纳使直接参与了绢马贸易。内侍李辅光是否英明到如墓志所

28

言奸无所容的程度,不必深究,但这里的记录正涉及到绢马交易中防范欺诈的问题。事实上,具体交易过程少不了你是我非之争议,甚至于连交易原则也难免产生斗智斗谋之较量。虽然志文记载李辅光有“虏不敢欺”的能力,却又说“拒之即立为边患,受之即玉府空竭,”极为坦率地写出了唐朝在此项贸易中的无奈处境。这种无奈源起于回纥对交易原则的屡屡破坏和唐朝无力维护交易原则的现实。也就是说,唐回绢马贸易产生的诸多纠纷因为一些政治因素而得不到合情合理的解决,使唐廷承受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怨声载道的社会压力。这种抱怨在元稹《阴山道》诗中可以看到:“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22]290在白居易的同题诗中也有流露:“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23]81《新唐书》更留下多处谴责与回纥绢马贸易的观点。①马俊民先生认为旧史言回纥卖给唐马皆病弱不可用,未免夸大其辞,[21]135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朝野上下一致谴责此项贸易的气氛中,某些唐人发表夸大其负面影响的议论也并不难理解。

现存史料多处记录回纥不顾约定或向唐倾销更多的马匹,或强行售卖病弱驽马,甚至有印骨数皮以充马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不顾唐朝购买力,贪得无厌。“回纥恃功,自乾元之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16]5207此处概言回纥单方面增加马数,但史家所言“唐得马无用”实乃言过其实,应该是回纥待售之马超过唐朝实际购买力,这样非但造成朝廷苦不堪言,也给唐朝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其二,有些病弱驽马,强卖强售。《新唐书》卷50《兵志》记:“乾元后,回纥恃功,岁入马取缯,马皆病弱不可用。”同书卷217《回鹘传上》曰:“岁以数万求售,使者相蹑,留舍鸿胪,骀弱不可用。”《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八年五月”条:“动至数万匹,马皆驽瘠无用,朝廷苦之。”这些都是病弱马也在贸易求售之列的史实。

其三,印骨数皮以充马数。白居易《阴山道》:“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元稹《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都反映出回纥乘势讹诈唐朝,出现死马当作活马卖的现象。

在贸易中,唐朝的一些行为也有可能引发纠纷,诸如拖欠马价绢、所市不能尽其数和马价绢滥竽充数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唐朝不能按时给付回纥马价绢。前揭回纥可汗讨还唐朝所欠马值180万匹,应是唐德宗继位前乾元初(758)到大历末(779)20年所欠之数。唐德宗以帛10万匹、金银10万两,偿其马值。张泽咸先生曾统计贞元三年(787)到大和三年(829),唐朝偿付回纥马价绢的13次记录,共159.2万匹。[1]431长达42年的绢马交易量是多少,应付绢帛多少,都无从得知。如果每年绢马交易量相差不多,前20年与后42年比较,前20年欠负回纥马价绢达180万匹,每年平均接近绢10万匹,可见每年唐回绢马交易量应远远大于此数。按此推测,后42年唐回绢马贸易的交易量也要超过420万匹绢帛,而13次有记录的偿还总共不到160万,所欠之数至少在260万匹以上。另据白居易草拟的《与回鹘可汗书》所言:

达览将军等至,省表,其马数共六千五百匹。据所到印纳马都二万匹,都计马价绢五十

万匹。缘近岁已来,或有水旱,军国之用,不免

阙供。今数内且方圆支二十五万匹。分付达览

将军,便令归国,仍遣中使,送至界首。虽都数

未得尽足,然来使且免稽留,贵副所须,当悉此

意。顷者,所约马数,盖欲事可久长,何者?付

绢少则彼意不充,纳马多则此力致歉,马数渐

广,则欠价渐多。以斯商量,宜有定约,彼此为

便,理甚昭然。”[23]1225

虽然学人对此段文字看法难一,但并不影响其史料价值,尤其是文中提出只有限定马数,贸易才能长久的观点,证明唐朝也不断向回纥提出申诉。此次交付应支绢50万,实付25万,欠25万匹,单次欠负就如此之巨,如果认为这是当年的交易额,那么42年所欠马价数额更为巨大,远远超过上述估计之数。

其二,所市不能尽其数的问题。大历八年(773),“回鹘遣赤心领马一万疋来求市,帝以马价出于租赋,不欲重困于民,命有司量入计许市六千疋。”[10]11727实际上,唐朝最初只能购买马千匹,是在唐朝军事将领郭子仪等人的要求下,由1000增加到6000。《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八年十

38

①《新唐书》卷51《食货志》谓:“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另《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载:“岁以数万求售,使者相蹑,留舍鸿胪,骀弱不可用。”这些史料都记载了对回纥绢马贸易的抱怨之辞。

月”条:“有司以回纥赤心马多,请市千匹。郭子仪以为如此,逆其意太甚,自请输一岁俸为国市之。上不许。十一月,戊子,命市六千匹。”即使增加到6000匹,回纥还有4000匹马无法售出。

其三,唐朝所付马价绢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正如白居易诗中所写,“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余”。陈寅恪先生认为诗文反映绢马贸易中唐家之诈,也是引起唐回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在唐朝与回纥的绢马贸易中,双方都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贸易约定,所以贸易纠纷不断、摩擦频繁,以至引发贸易冲突,甚至于关系恶化,边疆生烟。但最终解决这些争端的办法,却是双方互派使节,接受对方申诉,重新约定规则的非武力措施。上揭张光晟杀突董事件后,“回纥遣使来诉”,同时,“回纥请得专杀者以复仇。”[17]7288最后,此事在唐使源休与回纥可汗、大相颉于思迦等人的协商中和平解决,即双方都接受贸易冲突用贸易办法解决的原则。又当回纥提出马价绢疏织短截无用处的申诉,咸安公主也就此事“远为可汗频奏论”时,唐朝积极回应,“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23]81。唐朝积极整治马价绢以次充好的问题,不仅仅是虚张声势。唐朝不仅接受回纥的贸易申诉,也多次向回纥提出类似申诉,如针对回纥不顾唐朝经济能力,输马太多的问题,唐朝也在前揭《与回鹘可汗书》中向回纥郑重提出解决方案:欲使事可长久,必须形成约定,否则,欠付马价就会越来越多。正是因为双方初步建立了一套可以互相申诉的制度,唐回绢马贸易才能在古代型国际关系的条件下不绝如缕地存在七八十年。

四、唐朝与突厥的贸易纠纷及其解决

日本学者松田寿男认为,古代羊马与缯帛的交易,早在唐朝之前的汉魏南北朝就存在,是中原与北方诸族的一种主要贸易形式。在唐玄宗天宝初年回鹘勃兴之前,突厥与隋唐两朝的交易活动,与回鹘的情形几乎完全相同[24]414-427,所论甚确。唐朝与突厥的绢帛与羊马的交易和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不仅有些内容相同,就连所遇到的贸易纠纷也有相似性。

《隋书》卷84《北狄·突厥传》载:“突厥部落大人相率遣使贡马万匹,羊二万口,驼、牛各五百头。寻遣使请缘边置市,与中国贸易,诏许之。”突厥与隋既有朝贡贸易,又设缘边互市贸易。同时,互市之令还扩大到西北各部落,裴矩在张掖,“监诸商胡互市,啖之以利,劝令入朝。自是西域诸蕃,往来相继”[25]687。裴矩监管隋朝与诸商胡互市之事实,与广州沿海贸易所设立的蕃长、监舶使相类似,证明当时国际、族际贸易中设有专门官员予以管理已形成制度。实际上,隋唐时期,不仅设有专门官员监督管理边境互市贸易,还有专门机构维持贸易秩序。如孟彦弘先生在《唐关市令复原研究》复原唐关市令之条文有:

诸外蕃与缘边互市,皆令互[市]官司检校。其市四面穿堑及立篱院,遣人守门。市易

之日卯后,各将货物畜产,俱赴市所,官司先与

蕃人对定物价,然后交易。[26]537

互市官司检校缘边互市,[27]580不仅要指定地点、指定时间,还要先与蕃人对定物价,以维持互市秩序,避免价格争执。在交易过程中,禁止百姓与蕃人越境往还,如白居易在《白氏六帖事类集》记录唐“羌互市格”:

敕松、当、悉、维、翼等州熟羌,每年十月已后,即来彭州互市,易法时差上佐一人于蚕崖关

外依市法致市场交易,勿令百姓与往还。[28]

正如冻国栋先生所言,格文不言互市监、丞,但称由州上佐负责市易,显与《唐六典》规定不符。[3]341但据此可知彭州互市也有专门官员进行监管,其用意既有征收赋税的职责,也须维持交易的正常秩序,防止交易纠纷的产生。事实上,只要存在中外贸易,贸易争执就无法避免。

隋唐时期的贸易纠纷曾在朝贡贸易中出现,也曾在互市贸易中出现,其中以绢马贸易所产生的纠纷最为突出。

朝贡贸易是使节借“贡”之名,行“贾”之实,礼品变成了商品,各政权之间的交往主要通过“贡”与“赐”来实现。[2]46这期间偶尔出现争议并不算稀奇,如唐睿宗时,和逢尧出使突厥,默啜对所赐之信物提出异议,“敕书送金镂鞍,检乃银胎金涂,岂是天子意,为是使人换却,如此虚假……请还信物,罢和亲之事”[16]4817。默啜发现唐使所贡之金鞍只是银胎金涂,就提出罢和亲、还信物的要求,典型地说明朝贡之贡品质量问题是引起此次争执的根本原因。

互市贸易出现纠纷的事件可举出唐高祖李渊因太原起兵而市马突厥之例。李渊进军关中之前就称臣于突厥[29]106-121,取得突厥马匹的援助。隋义宁元年(617)六月,“突厥遣其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互市,李渊择其马之善者,止市其半。将士请以私钱市其余”,李渊的回答是:“虏饶马而贪利,

48

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吾所以少取者,示贫,且不以为急故也,当为汝贳之,不足为汝费。”[17]5740李渊和突厥的边境互市从一开始就有分歧,突厥向李渊大量倾销马匹,超过其实际购买能力,而李渊采取示贫、赊购的办法,拖延交付马价,以期抑制突厥贪利之本性,极为生动地反映了互市过程中双方尔虞我诈的情景。尽管如此,康鞘利在当年八月再次向李渊送马2000匹南来求售。事实上,边境互市给贸易双方既带来便利,也产生一些分歧,李渊要限制突厥的强制售卖,突厥须防范李渊的欺诈之术。但是,贸易分歧的存在并未阻止李渊与突厥的绢马贸易。

唐朝建立后,唐与突厥羊马缣帛交易时断时续。开元九年(721),唐玄宗给突厥可汗的国书中说到:“国家买突厥羊马,突厥受国家缯帛,彼此丰给。自数十年来,不复如旧,正由默啜无信,口和心叛,数出盗兵,寇抄边鄙。”[17]6779可能是此前唐朝与突厥的绢马贸易有过中断,但自此以后,此项交易进入全盛。开元十五年,唐与突厥毗伽可汗把西受降城作为互市之地,“每岁赍缣帛数十万匹就市戎马。”[17]6779这种交易到开元末仍维持着相当规模。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16]3201招来诸蕃马,来辄买之,显示出唐朝与突厥诸蕃之间缣马贸易供求两旺,《新唐书》卷50《兵志》云:“岁许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表面上各得其便的金帛市马,也不时产生贸易纠纷。

《全唐文》收录开元宰相张九龄先后代唐玄宗写成的三封《敕突厥可汗书》[14]2903-2904,实际上,三封国书均是针对突厥向唐朝提出的交易申诉以及就唐突金帛交易中出现的纠纷问题进行的答复和交涉。其中,突厥向唐朝申诉的主要问题有:唐朝故意留滞、延迟交付马价绢,退却突厥马太多,马价绢存在质量问题。首先,突厥嫌退马太多,“所以略简多少,仍是十退一二,是于儿处大为存情,何故来章尚嫌多退。”每年退马约一成到二成,突厥仍嫌退得太多。其次,突厥指责唐朝不按时交付马价,“缘此马价,通容稍迟,处剌达干示还,不是故为留滞。”马价给付迟缓,突厥认为是故意留滞。还有,马价存在质量问题,“虽校迟少许,物并好于往时。”此语反映突厥嫌马价缣帛质量较差,唐朝许诺此次好于往时。

分析三封国书,同样会发现唐朝也向突厥可汗提出了申诉,要求突厥化解争端,如纳马数倍常岁,一年多次输马,恶马不堪驾驭的问题。首先,唐朝谴责突厥不守限约,送马倍多。国书中提到:“往者先可汗在日,每年约马不过三四千匹。”说明唐朝与突厥先有交易约定,但是突厥单方面突破这个约定,引起唐朝的不满,“去年所将马来,前后数倍常岁”,所以唐朝严正申明:“此后将马来纳,必不可多,还如先可汗时约”。其次,唐朝要求突厥不能一年多次输马。“朕以一年再市,旧无此法……不遣重来,须存信约。”唐朝要求突厥可汗坚守信约,不得遣使反复交易,也提到不得多次派遣诸蕃求市,“去岁将马,其数倍多,又有诸蕃马来,亦是儿所发遣。”再次,唐朝强调恶马难留的立场。“其中老弱病患及躯格全小,不堪驾驭,如何总留?……必若留售恶马,亦恐诸蕃笑人。”明确向突厥提出不合要求的恶马不能强卖强售。

唐朝与突厥在金帛与羊马的交易中,一度购售两旺的表面背后,仍然掩饰不住双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执。值得一提的是,盛唐时期唐朝与突厥的贸易摩擦竟然与逐渐没落的中唐时期唐朝与回纥的贸易纠纷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是否意味着贸易纠纷的存在与国势强弱关系不大,值得深思。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前后期贸易环境有所变化,但产生的贸易纠纷内容却极为相似,就连解决问题的某些办法也大同小异。在贸易中,双方尝试使用互相申诉的办法解决贸易纠纷,即使陷入冲突僵局,双方仍旧不放弃用贸易方法来解决贸易问题,都希望遵守定约,进而建立贸易申诉制度。但是,这种简单的贸易申诉制度有时是脆弱的,它还不能保证唐朝所有的贸易纠纷不转变成贸易冲突,也不能保证所有的贸易冲突不升级为族际战争或国际动荡。

总而言之,隋唐时期相对频繁的中外贸易过程引发了或多或少的贸易纠纷或贸易冲突。不管是国际、族际的官方贸易,还是官方与民间的贸易,亦或是中外民间贸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贸易争执或纠纷,可惜关于中外贸易纠纷的记载只是一鳞半爪,尚不足以全面剖析问题的实质所在。通过梳理这些零星的材料,我们发现隋唐时期贸易纠纷的双方都很重视贸易秩序的维护,逐渐产生类似蕃长、市舶使、互市监等专门的纠纷调解者,也出现非正规的协商机构和裁决规则,甚至一度还形成了简单的贸易申诉惯例,以期达到避免贸易纠纷的扩大和贸易冲突的升级。尽管这些惯例、规则因带有相当的不成熟性和随意性而显得有些疏漏多端,但其化解纠纷的努力值得后世重视。

58

[参考文献]

[1]张泽咸.唐代工商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冻国栋.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乌廷玉.隋唐时期的国际贸易[J].历史教学,1957(2).[5]陈明.商胡辄自夸:中古胡商的药材贸易与作伪[J].历史研究,2007(4).

[6]蒋致洁.丝绸之路贸易若干问题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4).

[7]温翠芳.唐代外来香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8]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李肇.唐国史补[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佚名.中国印度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关双喜.西安东郊出土唐李敬实墓志[J].考古与文物,

1985(6).

[16]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8]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9]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0]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1]马俊民.唐代马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22]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3]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4]松田寿男.绢马交易研究札记[M]∥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九).北京:中华书局.1993.[25]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6]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

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7]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8]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9]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M]∥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责任编辑介永强]

Foreign Trade Dispute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the Period

of the Sui and the Tang Dynasty

JIA Zhi-g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710069,Shaanxi)

Abstract:In times of the Sui and the Tang Dynasty,relatively frequent foreign trade caused numerous trade conflicts not only in tribute trade but also in border trade and overseas trade.In the course of settling these conflicts,the two parties,taking into account maintaining respective trade interests and trade order,used to send special conflict mediators,introduce non-regular consultation organs and judging rules and even shape simple conventions of trade complaint to avoid expansion of trade disputes and gradation of trade conflicts.Although these conventions and rules were rather limited in power and sometimes occasional,governments of the Sui and the Tang Dynasty’s efforts to settle foreign trade dispute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eser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trade.

Key Words:foreign trade in the Sui and the Tang Dynasty;trade dispute;trade complaint

68

第5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5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1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2决策的合理性3 科举制的影响4 地方行政管理体系5 监察制度的影响6综合7 一、选择题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解析:A“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 2.(2019·广东湛江一模)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

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解析:B宗室外戚代表皇权势力,在西晋和南朝还有一定实力,东晋则势力衰微;世家大族代表门阀势力,在两晋南朝势力强大,尤其是东晋。两者在官僚体系中比例的变化反映了两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僚的来源,并不涉及官僚的任命,材料无法说明官僚体系遭到破坏,A项错误。皇权势力存在反复,不能说明“衰微”,C 项片面。门阀势力在南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唐朝后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进步,D项错误。 3.(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 解析:B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

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广东汕头期末)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说明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到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提到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9·江西九江“十校”联考)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解析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大举南迁,农业经济会造成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但发展畜牧业,可退耕还牧,恢复生态环境,故选D项。 答案 D 3.(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技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解析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说明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选D项。 答案 D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

第6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政治:国家分裂,出现民族大融合;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 经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得到开发,北魏均田制形成,草市产生。 科技文化:三教并行,儒学危机;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民族融合的特点;书法、文人画等成为自觉艺术。 隋唐时期(581~907年)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 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科技文化: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等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形成耕耙技术。 (2)生产工具: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当时已经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3)灌溉工具:唐朝时创制筒车。 2.手工业 (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制瓷业 ①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②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

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魏晋至隋唐(220~907 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三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四 选修部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③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④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统编版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魏晋、隋唐第1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

第1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1.(2018·巴中零诊)“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 ) A.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 B.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 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 解析:选D。南朝后期,为了重新实现大权独揽,皇帝常常刻意任命一些出身地位卑微的庶族小地主来担任诸多位卑权重的官职,意图逐渐削弱士族门阀特权,这是专制皇权在利用地位卑微的庶族地主以图独掌天下,故选D项。 2.(2018·广东百校联考)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 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解析:选D。据材料“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可以得出九品中正制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故选D项。 3.(2018·宜宾期中)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是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代三省制( )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B.提高了行政效率 C.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D.政事堂权力膨胀 解析:选A。根据材料“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是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得出唐代三省制对皇权形成制约,但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所以制约有限,故选A项。 4.《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课时练习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广东汕头期末)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 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 ?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 .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说明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到 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冲击,故 A项错误,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提到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8江西九江“十校”联考)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 .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 .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 .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解析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大举南迁,农业经济会造成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但发展畜牧业,可退耕还牧,恢复生态环境,故选D项。 答案 D 3.(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技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 .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 .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 .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解析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说明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选D项。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课时跟踪: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模块一第三单元 第7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4)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这一变化() A.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 B.使北魏统治基础得以削弱 C.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 D.为民族间融合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C材料“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反映了抑商的一面,“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体现了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故选C项;“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是这一变化的影响,由材料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排除A项;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扩大了北魏统治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北魏中后期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 2.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强了皇权的衰落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解析:选D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均田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限制兼并的作用,但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制兼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故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促进农业经济

发展的结论,故C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均田制理论上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异化为户内田产的世代继承,名义上的国有土地变成了事实上的私产,故D项正确。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记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 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选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魏晋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不能体现出江南经济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魏晋隋唐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材料中的著作都记载了相关内容,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史书记载了当时的主要社会现象,与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不符,故D项错误。 4.(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开学摸底)根据下面表格信息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开元年间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B.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 C.唐中期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 一、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古代诗集____________。 2.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_____________,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3.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三首。 4.___________,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____________《燕歌行》。 5.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__________、魏文帝______和明帝。 6.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___________。 7.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____________的。 9.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_______。 10.南朝出现的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1.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___________。 12.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_____________。 13.“诗缘情而绮靡”是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观点。 14. 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5.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______________,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著名的书信体散文是______________。 16.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其辞赋、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17. 骈文文体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 、敷藻、裁对、隶事。 18. __________是嘲讽“身在江湖,新悬魏阙”的假隐士的文章。 19.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_________的格律化与_____________的盛行。诗歌律化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20.在南朝陈的后期,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宫体文学团体。其中成就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1.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__________`。 22. 吴歌产生于以_____________中心的一带江南地区。 23.?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2020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阶段(三)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课后练习+W

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威海模拟)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 B.消除封建割据基础 C.壮大自耕农队伍 D.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主张使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他们,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壮大自耕农队伍,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9·江西上饶模拟)唐代,大运河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据此可知,唐代大运河() A.加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C.推动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D.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统一 解析根据材料中“‘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说明大运河的开凿密切了当时与东南地区的联系,故选B项。 答案 B

3.(2019·四川成都模拟)下表为唐贞观、天宝年间南北方户数对照表。据此可知() B.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 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南迁 解析观察材料表格,由对照表可知北方户数增长比南方户数增长要快,占比较大,说明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故选B项。材料体现了北方经济恢复较为迅速,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人口的增长情况,也不能体现人口南迁,A、D项错误。答案 B 4.(2018·山东烟台模拟)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故选C项。材料不是强调关东地区发展滞后,A项错误;重农政策在唐朝一直被贯彻,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广东佛山模拟)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据表可知()

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创新调整 1 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唐代藩镇割据 3 唐代门下省的作用 4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6 综合7 1、在南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 ) A、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C、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 D、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化 解析:C 仅凭材料君主选官用人制度,不能说明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可知北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具有择优录取、公平公正的特点,相比九品中正制更符合国家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选官标准为策试成绩,而非靠门第,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孝感月考)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

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制,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解析:C 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控制地方 解析:C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刺史由前期与中央(尚书省)联系到中后期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势力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A项“皇权强化”、B 项“刺史权力膨胀”均与题意不符,排除;唐代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 4、(2017·黑龙江哈尔滨摸底)“唐代门下省的谏官们常随从宰相参加与皇帝之间的政事讨论,他们随从宰相左右,既可避免宰相与皇帝之间直接的冲突,也很自然地替代宰相说出宰相不方便说出的意见.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此处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 )

2020年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江淮十校联考)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曲辕犁提高了耕作效率 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粟的收获量要远远高于欧洲粟的收获量,主要由于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B项正确。同时期的中西方农业经营方式基本都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排除A项;6世纪时,我国农业生产尚未出现曲辕犁,排除C项;南宋时期,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019·黑龙江哈三中调研)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为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A.土地兼并的缓解B.消除地方割据基础 C.自耕农队伍壮大D.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为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的主张使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他们,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壮大了自耕农队伍,故C项正确。该主张的实施主要是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B项中“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该做法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赋役的来源扩大,削弱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实力,但并没有催生新的社会阶层,排除D项。 3.(2018·天水一中模拟)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学案

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01曲辕犁,安装了犁评,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田实行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 (3)灌溉工具:曹魏时出现□02翻车、唐朝时发明□03筒车。 (4)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主张均田、限田,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5)经济重心: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手工业 (1)魏晋南北朝:出现□04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纺织业 ①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②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3.商业 [图证历史] 曲辕犁

[问题探究1] 均田制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吗?均田制下的农民需承担哪些义务? 提示:均田制不是没收地主的土地而是将国家直接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制下的农民需要承担赋税、兵役、徭役等。 [问题探究2] “三教合一”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吗?“三教合一”中的“一”指什么? 提示:“三教合一”只是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三教合一”中的“一”指儒学。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思想 (1)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传播,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01三教合一”的局面。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科技 (1)雕版印刷术:隋唐发明。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据题干可知,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选D项;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A 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有效,但是并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C项错误。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三 第2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生产工具:唐代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3)土地制度:北魏和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 (2)唐代 ①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②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商业 (1)发展历程 ①魏晋: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商业恢复发展,洛阳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 ②唐代:商船中有“俞大娘航船”,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 (2)“市”的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②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益州;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寺院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思想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为核心的正统思想。 (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科技 (1)造纸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2)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3.文化 (1)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①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②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 (2)书法 ①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 ②唐代:书法艺术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 ①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 ②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山水画发展。 ★三、链接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2)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 (4)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 2.内容

习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学案解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三维坐标·时空清][三面解读·特征明] 政 治 层 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 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经 济 层 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 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 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文 化 层 面 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 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 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门阀政治的形成 (1)原因: 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 的工具) (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3.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真实写照! [注]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注]庄园经济是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而形成的。庄园主占据许多山、田、河流等,雇佣大量农民从事生产,农民承担着地租等沉重的赋税负担,庄园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主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拓]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二、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的加强 1.隋朝 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门下、中书(隋称内史省)两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国家事权集中于此。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是政务的执行机关,其下设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唐朝 (1)内容: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尚书省分为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又有九

第6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6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唐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1唐朝耕作技术发展2江南经济发展3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儒学复兴4中国古代科技特点5唐朝开放的政策6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9·福建福州质检) 出处记述 《田令》“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 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 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 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D.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C据材料中“听卖永业田”“良田收百顷”“广占田地”“比置庄田”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当时贵族官僚地主依恃各种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农民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均田制受到严重破坏,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律保障土地买卖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没有包含土地经营方面和社会结构的内容,B、D两项错误。 [新知生成]唐代均田制的瓦解:唐代用来均田的土地极其有限,能够用来授给的只有数量有限的无主土地和荒地,加上实际上口分田能还官的很少,用来均田的数量严重不足。加之后来土地兼并严重,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 2.(2019·江苏南通二模)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农业现实生活。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顶峰,是别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一个高峰,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说明。 政治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使他坐上皇位,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贤相、名将、谏臣);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击败东突厥后“因俗而治”;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又吸取了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奖励农业生产,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田,所以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文化上,完备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对士族制度是致命打击。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和国际关系,实行友好交往的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盛世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就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从这以后的一大段时间里唐朝的政局稳定。但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采取了府兵之法以及重用藩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所以隋唐时期的政局长期还是稳定,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代表。 经济方面: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赋税制度采用两税法:唐朝中期实行,按资产交户税,按田亩交地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上的困难。隋朝两都的兴建与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农业上:生产工具改进、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兴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上:产地分布广(纺织、陶瓷、冶铁);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六【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 六【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解析:选D根据材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并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A项错误;B项表述绝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C项错误。 2.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组织屯田() 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D.推进了北方的统一进程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力增强,从而推进了北方的统一,故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3.(2019·宜昌调研)下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解析:选D根据题干图为甘肃出土犁地画像砖,且图中信息为一人一牛耕作技术,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故选D项;这种技术在汉代以后才大规模使用,故A项错误;因为材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B、C两项错误。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doc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在公共基础考试当中,经常会涉及到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等多项内容,但学生往往只知其名称,却不知其具体内容,在考试过程中只能靠猜、抓阄等纯运气的方式去答题。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几项制度,顺利通过考试,小编在此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其具体内容。 一、府兵制与募兵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府兵制源于西魏,府兵泛指军府之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成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在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与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汗分治的遗迹。这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府兵制也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佣兵自重的局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和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农民身上。

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役逃亡的较多;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二、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在赋税制度上,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均田制下的授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指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钠布或帛)。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政策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服役的可以纳绢和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宣布采用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