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永春一中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卷

福建省永春一中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卷

福建省永春一中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卷
福建省永春一中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卷

永春一中高三年5月份考试语文科试卷(2013.5)

命题教师:郑爱丽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成绩________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孙季逑书

(清)洪亮吉

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如?亮吉三千里外,每有著述,手未握管,心悬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

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①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下耳。然犬马之齿三十有四,距强仕②之日,尚复六年。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每览子桓之论:“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及长沙③所述:“佚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又佣力之暇,余晷尚富,疏野之质,本乏知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烛就跋④则携素册以到枕。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冠,日以积寸。非门外入刺,巷侧过车,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所居界公卿之间也。

夫人之知力有限,今世之所谓名士,或悬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在人者未来,在己者已失。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毕命于花鸟之妍,劳瘁⑤既同,岁月共尽,若此皆巧者之失也。间.尝自思: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未必胜汉廷诸人,而坐废深沉之思。韦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未必充吴国上选,而并亡渐渍之效。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每以自慰,亦惟敢告足下也。

【注】①顾影促步:形容风流自赏。②强仕:四十岁的代称。③长沙:东晋长沙郡公陶侃。④烛就跋:蜡烛将尽。⑤劳瘁:劳苦而精疲力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惟吾年差.长差:略微

B.坐.此不逮足下耳坐:因为

C.下庶几垂.竹帛之声垂:垂落

D.间.尝自思间:偶尔、有时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

..洪亮吉“并日而学”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

②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

③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④每览子桓之论

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

⑥佣力之暇,余晷尚富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孙季逑的思念与倾慕,然而摆脱了一般书信的客套,表明自己所关注的唯在学问之事。

B.作者引述曹丕和陶侃的话,不仅以古论今,说明光阴宜惜的道理,同时借古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第三段末尾以门外车马往来之声、公卿所居之地与作者的孤寂落寞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作者对不善于迎合世俗的苦恼。

D.文章末段引征扬子云和韦宏嗣两个历史人物,用以证明学问之事可以不朽,远胜于媚世取荣和徒损精力于游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2分)

译文:

(2)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⑴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词的上片的前四句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⑵请结合全词内容赏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一句的艺术手法。(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婉儿在鸣凤死了之后被迫嫁给冯乐山做了姨太太,在这吃人的社会里,她的心已死,因而她关照倩儿给鸣凤烧纸钱的时候也给她烧些。(《家》)

B. 刘琮献了荆州后不久被曹操所杀。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很快被曹操的铁骑追上。在混战中,甘夫人身负重伤,为救小主人阿斗,她投井而死。(《三国演义》) C.宝钗、黛玉一先一后夜访怡红院,黛玉叩门,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见了宝玉也不理睬。(《红楼梦》)

D. 爱斯梅拉达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取出水葫芦喂卡西莫多喝水,使他冰冷的心第一次感

到人世间的温暖,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巴黎圣母院》)

E. 在狱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想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玛丝洛娃挣扎后饶恕他的过去。(《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按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

“你”是谁?请简述“我且饶你性命”这一英雄惺惺相惜情节的来龙去脉。

答:

(2)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按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这真是‘法律都预料不到’的一桩怪事;一个聋子竟要来审问另一个聋子。”

“另一个聋子”指的是谁?审问的是何事?结果怎样?

第()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①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ks5u

④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⑤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⑥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注】①亮;同“谅”,诚信。②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根据以上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孟子关于“信”的辩证观和教育观。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

“默许”与“放手”背后,是对政策上一些有风险“灰色地带”的放任,也折射出法律意识的淡薄。

提起豫东黄河故道的兰考,国人往往想到一个光辉的名字——焦裕禄,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县委书记。而今,兰考却和另一个名字难解难分——袁厉害。

兰考冬天里的一把火,夺走了袁厉害收养的7个孤残孩子的生命,举国为之心痛。媒体在对这桩惨剧寻根究底:袁厉害25年收养超过100个孩子,究竟合不合法?惨剧发生,是慈善之痛还是政府之失?其实,整件事情未必那么复杂。收养法很明晰,民政救助制度亦有规定,甚至当地的领导干部都坦承袁厉害“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兰考仍然出事了,责任人或许不仅仅是那位不识字的中年妇女。

请允许我们遥想一下,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和她收养的孤残儿童,会发生什么?

当年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百姓感情深厚,忍住肝癌之痛率领全县抗击自然灾害,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逢年过节,他专往贫困户家里钻,他对一位病卧在床的老大爷说,“我是你的儿子”;有人要装修他的办公室,他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面貌还没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连想也很危险”,他还说:“党把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可以肯定,如果焦裕禄遇到袁厉害,不管是建福利院,还是向周边地区求助,都肯定不会让这些孩子们处于生活的窘境甚至险境。

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对于她的爱心善行,固然可能赞许,但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或许更会从自身社会管理的水平反思问题。既然“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袁厉害的收养应不应该被“默许”?如果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能收养100多个弃婴和孤儿,为何社会管理者承担不起抚养的责任?ks5u

“默许”与“放手”的背后,是对政策上一些有风险“灰色地带”的放任,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相关部门法律意识的淡薄。不能因为是“爱心行为”,就逃脱了法律的规范。调查显示,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在兰考不是个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规范相关制度,即便“财政乏力”,即便有低保支持,也应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事,这才是对爱心最大的保护,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面对逝去的生命,当地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了。是不是像“人民的好儿子”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对弱势群体,是不是也应该像焦裕禄那样体味到“羞耻和痛心”?更重要的是,时代场景转换,要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为民、务实的精神,也不仅仅是敬业、奉献的品质,同样需要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

兰考已经表示,要在全县进行拉网式排查,要建好社会福利中心,要规范民间收养。凋零的生命之花无法再次开放,但亡羊补牢之举,或许能告慰这些幼小的生命,也告慰黄河故道上前辈楷模的英灵。

(选自2013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袁厉害25年收养超过100个孩子,但她“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责任完全在于相关部门法律意识的淡薄。

B.“爱心”并不能代替法律,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事,这才是对爱心最大的保护,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C.兰考方面表示的亡羊补牢之举,或许能告慰逝去的7个小小的生命,也告慰当年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的英灵。

D当焦裕禄遇到袁厉害,他会赞许爱心善行,但更会从自身社会管理的水平反思问题,不会让这些孩子们处于生活的窘境甚至险境。

11.对袁厉害收养弃婴的“默许”和“放任”能说明什么社会问题?(2分)

答:

12.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应有怎样的举措?(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两项是()()(5分)

A. 标题表明因为“低头”才看到那深深打动作者的老妇人,暗示出作者将笔触伸向最底层的人群,寄托了作者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思考。

B. 文章写作者在俄罗斯一座教堂里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静地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细写了老妇人的外形动作和清扫烛油时的心理活动。

C.本文着力叙写一个普通的老妇人清扫烛油时的虔敬安然,目的就是为了烘托周围环境的肃穆,使作品产生深远的意义。

D.文章中,像“蜂飞蝶舞般飞溅”“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这样的妙喻随处可见,既扩大了语言的信息内涵,也提升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E.文章结尾引用但丁《神曲》中的几句诗,目的就在于引出最后一段的“永恒的光明”,从而照应标题《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14.本文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说说对比表现在什么地方。(4分)

答:

15.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作者所说的“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一句的内涵。(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背负十字架轻松走人生

山水梅子

她是台球赛场上最抢眼的女人,完美的手臂线条,婀娜多姿的身段,专注的神情,举手投足都散发着无法阻挡的魅力,她是球场上冷艳性感的“黑寡妇”。自1993年出道至今,她已赢得世界女子台球协会的15个冠军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她,就是曾蝉联世界第一的韩裔美籍台球运动员珍妮特·李。

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在世界竞技体育中独领风骚的女性,从小就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4岁得了肿瘤,11岁腿上生脓肿,12岁得了脊柱收缩症。

脊柱收缩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不能站着、不能弯腰、不能走路,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情窦初开的年龄,她只能穿XXXL的裤子以容纳背上的金属支架,更不能让人碰。

13岁时,医生在她的背部安装了一个金属支架,两根钢条焊在一起,让她得以重新站起来。之后她又因颈部椎间盘突出、肩膀二头肌肌腱炎等经历了多次手术。每一次手术都如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她对自己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十字架要背,上天既然如此安排,不是为了压垮我,而是为了让我在爬起来之后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她默默地在黑暗中寻找出路。18岁那一年,上帝终于开恩了。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台球。这个要强的女孩很快沉醉于这项运动中,每天的练球时间超过10小时,并不停地看书,向老一辈职业选手求教。她迷恋台球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一次连续练球达37个小时,直接躺着被送进了医院。为了掌握最完美的架球杆手型,珍妮特每晚上床前都会用塑料胶带把手按照标准姿势固定下来,起床和洗澡也不例外。每天萦绕在她脑海中的只有台球,晚上睡觉会梦见打球,闭上眼睛就会想到把球摆好,想象着自己在开球,步伐、神情、姿势,还有对手在摆球、笑、皱眉头……

疯狂的训练使她的生命在那一刻转了弯。三年之后,她加入美国女子职业撞球联盟(WPBA),当年就进入了WPBA前10名,接下来,她赢得一项又一项比赛,捧回一座座奖杯,在WPBA的排名急速飙升,很快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这真是一个奇迹,一个完全没有台球基础,甚至背部需要金属支架支撑才能直立行走的人,仅用五年的时间,就迅速超越了很多健全人,在世界球坛一举夺魁!很多人难以想象。她却给出这样的答案:“我首先卸掉了身上无形的十字架,然后用努力才最终卸掉了背上有形的十字架。”

两根钢条焊成的十字架是有形的,而对于曾患病的珍妮特·李来说,那留存在内心深处的无形的十字架更是对她身心强大的考验和煎熬。十几年来的病痛折磨,无法直立行走的痛

苦,都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她。可是,她却以豁达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坦然接受苦难,终于重获健康,取得巨大的成功。

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只有欢笑,还有贫穷、病痛、失意和泪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座十字架要背。当潜藏的暴风雨袭来,你是否能如珍妮特·李一样,选择傲视苦难,并一度以胜利者的姿态勇敢地超越它?

(选自2010年8月26日《南国都市报》)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仅仅卸掉了身上无形的十字架,珍妮特·李仅用五年的时间就迅速超越了很多健全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B.珍妮特·李从小就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乐观地相信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C.文章运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她的成功,然后叙述她身体的病害和不屈的努力,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D.文章叙写有详有略,兼有直接的议论与抒情,有力地表现了珍妮特·李顽强地超越自身的病魔走向人生辉煌的中心。

E.“十字架”在文中除了指珍妮特·李为了治病背负用两根钢条焊成的十字架外,还有留存在内心深处对成功的期盼的含义。

14.文章第五自然段画横线部分对珍妮特·李的叙述与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5.文章的结尾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座十字架要背。”作者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当前的一些干部,他们口头上面子上喊着学雷锋,但是背地里却一直在学文强。他们自我标榜为人民服务,①,死而后已,但实际上他们财产不敢公示,政务不敢公开,子女移居海外,脑子想的更多的是政绩、面子、利益,而②老百姓的微小需求却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1)在①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1分)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四年弹指一挥间,从都灵冬奥会上孤零零的一金到温哥华冬奥会上写满曲折的三金,王濛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退变,成长为真正中国短道速滑的领军人。

①文中有一个词语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②文中有一处语法错误,请改正。(1分)

1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合理。(2分)

诗人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你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因为,每一汪水塘都有海洋的气息,,。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近日抗日剧雷人剧情引起网上热议:英雄徒手撕鬼子,掷手榴弹炸落日机,匪夷所思的武功秒杀数百敌军,浙江横店影视基地不断上演抗日科幻剧,“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打死的鬼子都够围地球三圈了”。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永春一中高三语文校质检参考答案

1.(6分)(1)固前圣之所厚(2)依依墟里烟(3)落霞与孤鹜齐飞(4)枫叶荻花秋瑟瑟(5)浩浩汤汤(6)不敢稍逾约

2.(3分)C(流传)

3.(3分)A(①是“不逮足下”的原因;⑤“并日而学”的表现;⑥是“并日而学”的条件)

4.(3分)C(“表明了作者对不善于迎合世俗的苦恼”有误,表现的是作者不与世俗为伍的气节)

5.(6分)(1)我们这些人的爱好和崇尚相符合,嗜好和欲望又少。(2分)

(2)这两个人,把心思放在他们的特长上,抛弃他们所不擅长的东西,(这)是值得人羡慕的啊。(4分)

参考译文:ks5u

季逑阁下:近来用功如何?我在数千里之外,每有著述,还未提笔之时,心里就挂念着你啊。虽然你我才能、天赋早已注定,然而我也深深地仰慕你啊!

我们这些人的爱好和崇尚相符合,嗜好和欲望又少。年轻时不随从那些装模作样卖弄姿态,自我欣赏(边走边回顾自己的影子)之人,以求得世人一时的爱慕;长大后认真思考、聚精会神、废寝忘食,来寻求一点学问上的收获。只是我略微年长一些,忧虑又多,因为这个缘故不及足下。然而三十四岁的年龄,距离四十岁还有六年。向上也希望能竭尽自己的智力,展示微薄的力量,来报恩于先人;向下希望留名声于史册,传布我的姓名于天下而使生我的父母不惭愧。

每每读到曹丕的观点:“日月在天上消逝,形体相貌在人间衰亡,忽然与万物化而为一。”以及陶侃的论述:“沉溺游乐,饮酒无度,活着的时候无益于当时,死了以后不能留名于后世,这是自暴自弃啊。”感念这些话,掩卷而悲,于是把一天作两天用,勤奋学习。又加上受雇于人的余暇时间,还有富余的空闲时间,由于我粗野的本性,原本就缺乏知心的朋友,(因此得以)鸡叫时就随着黑影披衣起床,蜡烛烧完了就带着书卷睡觉。衣上落满了虱子,虽多却不嫌;浮尘凝集,每日都有一寸厚。不是门外来客人,巷侧有车辆经过,不知自己处在京邑之内,住的地方界于公卿之间啦。

人的智慧和力量有限,当今的所谓的名士,有的人对富贵权势用尽心思,有的人为求取功名而操劳心志,富贵高名(操纵于别人之手的东西)还没有得到,自己的身体精力就已经衰竭了。又有人放纵个人的情感爱好于棋类游戏的乐趣之中,消磨生命于欣赏花鸟的美丽之中,劳苦相同,岁月也都荒废了。像这样都是浮华不实的人的过失啊。我有时想,假使扬雄改变研究经学而来讨好世俗的人,未必可以胜过汉朝朝廷的那些人,又将失去深沉的思考。韦昭放弃写作的特长去下棋,未必能成为吴国的头等人才,而一并丢掉了逐渐熏陶的作用。这两个人,把心思放在他们的特长上,抛弃他们所不擅长的东西,(这)是值得人羡慕的啊。每每以此来宽慰自己,也只敢告诉阁下了。

6. (6分)⑴(3分)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

⑵(3分)双关:“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

借代,“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

比喻,“愁如海”,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答出两种手法并加以分析即可得满分)

7. (5分)B、E(B不是“甘夫人”,是“糜夫人”;E第二次见到,但玛丝洛娃并不能饶恕他的过去)

8.(5分)(1)黄忠。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黄忠,关羽用拖刀计,黄忠马失前蹄跌倒在地。关羽义释黄忠,长沙太守韩玄将其青马送于黄忠,并令其射死关羽。黄忠心下不忍,几次虚射后只射中关羽盔缨。ks5u

(2)另一个聋子是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因绑架爱斯梅拉达而被捕受审。预审官是个聋子,他不知道卡西莫多也是聋子,装模作样地把问题一个一个问下去,以为卡西莫多都已经回答了,还叫书记官将被告的口供记录在案,引来了人们的哄堂大笑。后来司法长官进庭亲自审问,卡西莫多答非所问,怒判他街头示众和绑在广场上的耻辱柱上鞭打。书记官告诉预审官,卡西莫多耳聋,预审官以为有新罪状,判示众增加一个小时。

9.(6分)在孔子、孟子看来,一方面,“信”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小节小信,固执不变者是“小人”之见。(2分)应该以“义”来进行调节变通,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惟义所在”,二者的辩证统一,要大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则问题上讲信用,不要拘泥固守于小节上的一成不变。(2分)孔孟提倡“不屑之教”,即故意冷落学生,促其反思自身言行,激其发奋努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2分)

参考译文:

①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操守呢?”(《孟子?告子下》)

②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孟子?离娄下》)

③孔子说:“做人却不讲信用,这怎么行呢?”(《论语?为政》)

④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论语?子路》)

⑤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论语?阳货》)

⑥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孟子告子下》

10.(3分)A(原文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兰考仍然出事了,责任人或许不仅仅是那位不识字的中年妇女。”可见作者认为袁厉害也有一定的责任,“完全”过于绝对。)

11.(2分)(1)是对政策上一些有风险“灰色地带”的放任;(2)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相关部门法律意识的淡薄。

12.(4分)(1)面对弱势群体,要体味到“羞耻和痛心”,从自身社会管理的水平反思问题;(2)要拥有为民、务实的精神;(3)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事。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3. (5分)B C(B项,“清扫烛油时的心理活动”错,应该是清扫烛油时虔敬的神情。C项,“为了衬托周围环境的肃穆”错,应该是肃穆的环境烘托老妇人清扫烛油的虔敬安然)14.(4分)(1)俄罗斯街头伟大人物的雕像随处可见,雕刻逼真华美,引人注目,可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而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神色黯淡,毫不引人注意,可是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永恒的光明(2分)。(2)教堂里宏大艳丽的壁画需仰视才可欣赏,神像脚边安静的老妇人却只需你不经意间的一低头就可看到(2分)。

15.(6分)答案示例在文中,作者分别叙写观察俄罗斯街头林立的伟人雕塑、教堂里神圣的壁画与在教堂里清扫烛油、渺小而卑微的老妇人的情景和感受,最后得到“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的见解(2分),意思是:人间的温暖、生活的希望并不是来自对社会上层人物的仰慕,也不是来自于对神的祈祷,而来自于对社会底层默默无

闻的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因为他们让我们懂得只要勤奋、刻苦、谦虚努力地工作,灵魂就有了光明,让人们看到了永恒的光明(4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BC(A.就文章来看,珍妮特·李创造奇迹,仅仅“卸掉了身上无形的十字架”是不够的,还需要“疯狂的训练”等条件。D.文章没有直接的抒情。E.“成功的期盼”的说法有误,应该是由有形的十字架造成的心灵的创伤和心理负担。)

14.(4分)①表现了她对台球迷恋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以及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艰难。

②照应开头对她的描写,交代了她的成功来自她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每点2分,有其他理由酌情给分)

15.(6分)①暗示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需要自己去克服的缺陷与缺点;②这些缺陷与缺点即便像珍妮特·李身上的这样严重也是能够克服和超越的;③鼓励人们像珍妮特·李一样勇敢地去克服和超越这些苦难,赢得人生的辉煌。(每点2分,有其他理由酌情给分)

16.(2分)(1)鞠躬尽瘁(2)对于(各1分)

17.(2分)①“退变”改为“蜕变”(飞越、超越、质变)(仅指出而没改正不得分)(1分)

②改为“真正成长为中国短道速滑的领军人”或“成长为中国短道速滑真正的领军人”。(1分)

18.(2分)示例一:每一棵绿树都有森林的苍翠,每一片白云都有天空的回忆。

示例二:每一片花瓣都有百花的芳香,每一个雨滴都有云朵的味道。

示例三:每一颗砂砾都有大地的性格,每一颗星星都有宇宙的奥秘。

19.(7分)答案示例1:反对这种做法。(1)娱乐化的抗战剧,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先烈们的不敬。(2)当人们真正把历史剧当成武侠剧,把我们的耻辱当成过目即忘的电影娱乐的时候,就是对历史磨难的背叛。(3)不尊重历史更不尊重科学,严重降低了艺术品位,侮辱了观众的智商。(4)缺乏严肃的态度,形成不良的风气。

答案示例2:赞同这种做法。(1)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看着解气。(2)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3)大家就是为了图个乐子,不必太当真。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20.(70分)作文立意角度参考:

⑴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①上述材料的出处是乌尔法特的文章《生活》,暗示材料里的“水”应当喻指“生活”。

②不同的人品味水的滋味不同,由此提炼出立意的角度“生活的滋味”。

⑵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农民是在“大汗淋漓”之后,方知水的宝贵;牧羊人是在口干舌燥的时候,才“最了解水的甜美”,他们都是经历过困境,才品出宝贵、甜美,由此提炼出立意:经历磨难、苦难才能够懂得幸福,苦过方知甜。

⑶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从这第三则材料中的“另外一个人”的角度分析,“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

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外在条件很好,可是他“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可见生活中,我们应当摒弃外在的喧嚣浮华,追求本真的东西,由此提炼出立意:追求本真。

⑷材料的三段话中有三个角色:农民、牧羊人和另一个人。综合这三段话,可以看出,三种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事物的心理感受不同,由此提炼出立意:体悟随境遇而改变,一心一境,心境与环境。ks5u

⑸材料中的三个角色,农民、牧羊人因对水有切实的需求,所以品出水的滋味,“另一个人”因对水没有需求,所以品不出水的滋味,由此提炼出立意:需要才珍贵,美好源于需要。

福建省高考语文2020年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福建省高考语文2020年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新课标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

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 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 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 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 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 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 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 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 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 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 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湖北卷)

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踹.(chuài)水竞.(jìnɡ)赛蘸(zhàn)酒擂.(léi)鼓助威 B.跋涉.(shè)陡.(dǒu)峭攀登.(dēnɡ)餐霜饮雪.(xiě) C.善.(shàn)良谦逊.(sùn)璞(pú)玉不事雕琢(zhuó) D.荆棘.(jí)飘泊.(bó)青苔.(tāi)红漆.(qī)雕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 B.顾盼精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C.睿智禀赋崇高品质趋善避恶 D.辩难商榷典藉满架旁稽博采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点染星汉如梦如幻 B.总是浸染星云如诗如画 C.却是绘染星光诗意盎然 D.只是渲染星斗诗意朦胧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

2018年福建省高三质检优秀作文

2018年福建省高三质检优秀作文 题目: 春节期间,几个回到乡村的青年在闲聊。这些话语引人关注: 1、我喜欢上海,它有大都市气息。 2、我想把一家人接到城里生活,可老人家不愿意离开老家。 3、老家很漂亮,我想回来创业,还能陪家人。 4、大城市压力大,节奏快,我不想去。 5、哥哥在国外,过年都没回来,父母一直念叨。 新时代发展快,作为“00后”,听到这些话材料,有什么感触?请根据其中两三条话,写一篇文章,表达人生愿景。不少于800字。 福州一中 远方不远,乡愁不断 文/陈若瑶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人不是只有一个圆心的圆,而是有两个焦点的椭圆,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一个点。”作为“00后”的一员,站在新时代的路口,远方的城市与生活是我们追求的事物,而乡愁则是我们思想的脊梁。 远方不远,乡愁不断。在追求远方和留住乡愁之间,应当有一个平衡点,兼顾二者方能走得更远。 许多人喜欢大城市的国际视野和现代都市气息,选择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大城市常常与“远方”和“梦想”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既因为那里有大量市场与机遇,也因为人们对更为现代的、充满科技感的生活满怀向往。然而,尽管大众传媒给城市生活以鲜活的“包装”,但是城市生活的压力不容小觑,离乡背井的追梦者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格格不入,既因竞争压力身心俱疲,又不肯放弃现有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需要乡愁的原因。席琳·迪翁曾说:“生活就像一把梯子,人们以为我在向上爬,但其实我在一步步向下走,走回我的根。”乡愁使我们的根扎得更深,汲取乡音乡情、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长成一棵树,因为有所牵挂所以更加坚强。乡愁的含义是多元的,它不仅使你负担责任,也使你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最质朴的人情温暖,从而在追逐远方时不会迷失方向,也不会因过度的拼搏失去生命的质量——不论成败,总有人等你回家。 事实上,远方没有那么远,故乡与大城市的生活中未必有很大的隔阂。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与城市化的深入,城乡二元结构已逐渐被打破,乡村振兴的大量机遇形成了一股“拉力”,让年轻人也愿意回到乡村发展。在诸多政策支持下,人们突然发现,远方的梦想何必远行千里才能实现?将才能投入于家乡的建设,未尝不是一种兼顾梦想和家人的良策。 作为“00后”,我们用开阔的视野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许我们向往城市的繁华生机,但我愿点一盏牵挂的心灯,让乡愁滋养我的精神力量,远方再远,也不会远离心中的家。 折一只纸船,漂过漫长的追梦之途,寄一封家书,将乡愁久久珍藏。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 名师点评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王兆芳老师:审题上,新时代、00后、城市、乡愁、梦想等要素自然糅合呈现;立论上,找到了“远方”与“乡愁”的结合点,并发现了二者的共通处,有过人之处;材料丰富,衔接自然,语言规范且有文采,题目、开头、结尾都有亮点,好文。 福州三中 守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文/张子楠 年轻一代对大都市的向往与老一辈人对家乡的依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连接城乡的无形纽带。然而,这样的纽带却在时代发展之中趋向脆弱与不平衡。作为00后,我觉得将守护好城乡纽带写入人生愿景是极为必要的。 纽带的愈发脆弱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方面,它连接着城市。在城市不断外延扩张的今天,城市也为自己贴上诸如“先进”“时尚”“流行”等标签,吸引着一批批——尤其是年轻人的驻足与扎根。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与庞大人口带来的劳动力红利,将这一端的纽带系得愈发牢固。我们不能抵制它,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但我们别忘了,另一端,还系着乡土。 人口涌进城市必然带来乡村的劳动力流失,也动摇了这一端的纽带强度。可正如“爸妈不愿离开故乡”这样的话,乡土承载了从前数代人的心理依赖。再者,从小农经济时代蹒跚而来的中国社会,必然为乡村的土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财富与历史积淀。更何况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所谓的“城市人”,一定是扎根在乡土的。我们的祖辈都是从乡土而来,乡土藏着我们的根。所以,乡土这一端的纽带,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象征着精神的乡土纽带,却在象征着物质的城市纽带前屡屡“败阵”,让我不得不担忧:唯物质主义正在毁掉乡土。当然,追求物质是无可非议,但若是把物质当成第一要义,政府为了政绩不断扩建,企业为了利益铲平乡村,居民为了利益出走乡土……这个社会长此以往,虽然富有了,但也不过是精致的空壳罢了。所以,守护好城乡纽带,在当下的要义,已成为了守护乡愁,守护乡土。 这样的乡土,并非指的仅是“依依墟里烟”的乡村,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人内心坚守的本真,也就是我们的根。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实,每一种社会都是乡土性的,都离不开最初的精神扎根之地。守护好乡愁,不仅仅是为我们上一代人留下寄托,更是在留存这个社会的气质。 而作为00后,要拥有守护乡愁的担当与勇气。如梁启超式的“少年中国”,鲁迅式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李贺式的“少年心事当拏云”。我们不应把乡愁看成是上一代人的责任,而应把握住此般难得的年轻,为我们的社会留住根,守好根。 “文化是人为的,更是人的”,乡愁在过去千百年风霜中,经由一代代劳动者创造出来,如今,它必能为“乡土性”的中国社会增添几分华夏气息的精神气质,为我们指引归去的方向。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深海的发现:从“大洋中脊”到“深部生物圈”。人们看惯了绵亘的山岭和曲折的海岸,一般不会问“为什么”的问题。90年前,发现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海岸线可以拼合,又有同样的化石,从而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但当时回答他的只是嘲笑和冷漠。半个世纪后,深海测量技术发现深海洋底也有高山峻岭,全世界有8万公里长的山脊蜿蜒在各个大洋,而大西洋的中脊恰好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陆和大洋的岩石圈是分成若干“板块”的整体。同样,沐浴在阳光下的人们,看惯了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决不会对“万物生长靠太阳”产生怀疑,又是深海洋底"黑暗生物圈"的发现,开辟了新的视野。上世纪70年代,“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了近百度的高温区,原来海底有"黑烟"状的含硫化物热液喷出,冷却后形成“黑烟囱”耸立海底。更为有趣的是在热液区的生物群。现在,这类热液生物群在各大洋被发现的地点已经数以百计,离我们最近的就在日本冲绳海糟。黑暗食物链的基础,是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化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核心生物,据推测与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相近。不只是海底,近年来发现在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有人估计其生物量相当于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原来从极地冰盖到火山热泉,从深海海底到地层深处,生物的分布几乎无处不在,人类迄今研究和熟悉的,只不过是生物圈中的一小部分。不但海底,海水层里也是一样:运用新技术,发现了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微微型浮游生物。 深海大洋的发现,纠正了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我们用肉眼甚至用光学显微镜见到的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只占生物圈的一小部分;地球生态系统的真正基础,在于连细胞核都没有的原核生物。生物的一级人类,应当是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生物圈概念的扩展,也改变了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而实际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几首没有形态化石可留,只靠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在三四十亿年的地质历史上默默无声地“耕耘”,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的评价。总之,深海大洋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也是生命科学的突破口。 1.根据文章,下列对“大洋中脊”或“深部生物圈”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的大西洋海底山脊,构成了大西洋的“中脊”。 B.“大洋中脊”的发现证明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和“板块”现象的存在。 C.组成“深部生物圈”的原核生物生存于深海海底及其下面数百米的深处。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

【省质检语文】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上早期发展的各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在文字出现之前所 有民族都有一个漫长的传说时代。以口头叙事保存至今的关于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称之为炎黄传说。作为炎黄学研究对象,炎黄传说首先是广义的传说,涵括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多种体裁。炎黄传说的内容,一部分是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历史文化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包括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如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活动)和尚未经考古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其次, 炎黄传说更多的是历经附会、添加而成的衍生形态炎黄传说,如“神农下凡”“神农抱太阳”的神话、黄帝与节节草传说、蚩尤智斗饿虎的故事等。在被考古发掘印证之前,未经证实的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史实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属于“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 能不是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史实(历史背景),而是后人为表达对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尊崇与景仰,附会或嫁接到炎黄及炎黄时代,保存至今的传说;也可能是后人为保存炎黄及炎黃时代的记忆,而把所闻所 见的生动故事、幻想性情节派加至炎黄及炎黄时代,流传至今。其间,普通百姓往往是生动故事或幻想性情节的创造者,知识精英则是历史背景或历史知识的传播者。像这样屡经时代附会、添加“层 累地造成”,并流传至今的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谓之“依然活着的历史”。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因后人的附会与嫁接,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不同时代添加或附会而成的炎黄传说,其内容带有抹不去的时代痕迹;不同区域流传的炎黄传说,则隐含着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比如,现代民间传说的 炎黄形象以及现代人所讲的炎黃传说,不能不流露现代意识。湖南人讲的炎黄传说必然会带上湖南 人的风味。不然,难以保存或流传至今。 无论是“史书没有能够记裁的历史”,还是“依然活着的历史、炎黄传说大多属于民间性知识或地方性知识,其最大功能在于以口头叙事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是五千多年炎黄记忆传统的最初记忆文本。因此,若要挖掘或搜集到更多、更生动的炎黄传说,首先需要研究者“眼光向下”走进田野,进行民间访谈、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整理工作。通过走进田野、走进民间,结合炎黄传说之场景,体悟炎黄记忆的历史进程、空间进程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其次,在研究取向上,应当尽量回 避历史学的客观性追求,而借鉴历史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关注“人们对过去知道和记得什么,如何记得,又为什么要记得,以及人们如何将过去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中揭示炎黄记忆的当代建构与炎 黄记忆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摘编自尹全海《炎黄学研究对象述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炎黄传说是一种口头叙事,它的体裁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与诗歌等。 B.未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也是原生形态炎黄传说。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Ⅰ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引吭高歌 3 分) A. 高亢 伉俪 沆瀣一 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 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 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 .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 . 欣赏文字的朴实 . 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 .实际上近于 ___▲ ____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 . 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 行走. ___▲ ______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 不超过 15 个字。 (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 . 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 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 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 . 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5~8 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 . 年十七八 .在邺下名为清白 . 识别人物 . 海内翕然 . 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 . 声称 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 .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 .丰在文学中。及即 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 ”是 时丰为黄门郎 . 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 . 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 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 .以名过其实 .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 .常多托疾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 .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 .丰虽外辞之 .3)多年前. 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 ____ .在集团迅猛发展、 国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如临深渊 B. 买椟 如履薄冰 D. 买椟 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 他的危机感丝毫未

2018福建省质检理综物理

2018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理综卷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轰炸机进行实弹训练,在一定高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某时刻释放炸弹,一段时间后,击中竖直悬崖上的目标P 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轰炸机提前释放炸弹,则炸弹击中P 点上方 B.若轰炸机延后释放炸弹,则炸弹击中P 点下方 C.若轰炸机在更高的高度提前释放炸弹,则炸弹仍可能击中P 点 D.若轰炸机在更高的高度延后释放炸弹,则炸弹仍可能击中P 点 15.为了减少污染,工业废气需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某除尘装置如图所示,其收尘极为金属圆筒,电晕极位于圆筒中心。当两极接上高压电源时,电晕极附近会形成很强的电场使空气电离,废气中的尘埃吸附离子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运动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假设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所带电量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金属圆筒内存在匀强电场 B .金属圆筒内越靠近收尘极电势越低 C .带电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电势能越来越大 D .带电尘埃向收尘极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16 .课堂上,老师准备了“ L ”型光滑木板和三个完全相同、外表面 光滑的匀质圆柱形积木,要将三个积木按图示(截面图)方式堆放在木板上,则木板与水平面夹角 θ的最大值为 A . 30° B . 45° C . 60° D .90° 17 .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FAST ) 。通过FAST 测得水星与太阳的视角为θ(水星、太阳分别与观察者的连线所夹的角),如图所示。若最大视角的正弦值为 k ,地球和水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则水星的公转周期为 A .32k 年 B . 3 k 1年 c .3 k 年 D .32k -1k )(年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艺术要永保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的情杯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脱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 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B.在时代转型期间,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情感了。 C.许多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历史文化,有的还成为经典。 D.应该通过努力,让那些还没有完全从生活中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项曲解原意,由原文“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知。A、C、D三项可以筛选和整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看出均为正确选项。】 2.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文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 A.在唐装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这种服装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 B.研究和借鉴马家窑陶器的传统制作工艺,用以开发新的陶器产品。 C.把传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D.春节时,用“福”字剪纸代替过去的门神,使传统的情感有所寄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来作答。C项强加因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湖南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惬.意qia静谧.bì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ē B.乘.势ch?ng 戏谑.xua可塑.性suò跬.步千里kuǐ 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òo 独辟蹊.径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 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古 C.联袂耽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 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意起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钧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几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

2020年福建省高三质检优秀作文选评

2020年福建省高三质检优秀作文选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年3月13日,联合国发布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目前,42%的陆地无脊椎动物、34%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和25%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行为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材料三: 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为“维护地球所有生命”,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写一篇演讲稿,以“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在班会上演讲。 ②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广大网民参与“向野味说‘不’!”的主题公益活动。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展评: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非常荣幸能在班会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场合发表我的看法。此次抗疫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责任担当,更警醒人类,唯有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方能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多种无脊椎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行为正严重危害着动物多样性乃至人类健康。痛心之余揆诸现实,漠视法律规则、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层出不穷。人类

一面打着热爱自然的旗号,一面不知节制肆意开发掠夺,反噬人类自身的背后,是法制观念淡薄与生态意识的缺失。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而灰烬深处有余温。”过往的惨痛给予人类深刻的教训,我们深知,践行法治观念,维护生态和谐刻不容缓。 法制意识是人人心中的一杆秤,衡量道德与规则的厚重分量。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个人行事准则需法律的约束,社会有序运行更需法律的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的不仅是野味滋补观念的大行其道,更是部分人面对法律管束时的漠然与不以为意。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此举当为人类敲响警钟,也应在社会上掀起全民守法的蔚然之风。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约束个人行为,方可称是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国家。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维护生态和谐,共同建设家园风貌。费孝通曾说:“敬畏天命,使人类安分,使人类自知自己的极限,而注目于人力之所可及之处。”诚如其言,共建和谐家园,需对法律规则的严格遵守,也需时刻保有敬畏之心,尊重并热爱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国在野生动植物日上明确主题: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展现大国的责任担当。的确,自然为全人类共同生存栖息之地,亦为人类享有利用的宝贵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遵循和谐共处准则,方能走好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学们,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我看来,“枷锁”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是个人内心的行事准则,亦是自然告诫人类的万物规律。在“枷锁”的制约之下,我们方能赢取更多自由生存的权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未来发展建设重担的承担者,我们更应坚守法律底线,凡事三思而后行;遵守法律发展,不破坏其和谐运行,一同用法律准绳的万钧之力,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同学们,若我们能汇聚旭日薄发,百卉萌动的青年力量,维护生态和谐的共同目标便不至于口号。让我们携手并行,规范自身,向追求更完备的法律意识与共建和谐家园的目标不懈迈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示范价值在于情境契合度高。这里的情境契合度包括材料内容的契合与交际语境要素(任务指令)的契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河南)

试题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河南)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

福建省2018届高三质量检查测试(4月)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B.下丘脑细胞中含有与生长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 C.唾液腺细胞膜上含有转运唾液淀粉酶的载体蛋白 D.二倍体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 2.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CO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 B.100s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200s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 3.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1ˉ通过该蛋白内流。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 lˉ的通透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BA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GABA的受体还具有转运功能 C.BZ会降低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 D.C lˉ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增大 4.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型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5.福建柏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乔木,也是建筑、家具的良好用材。科研人员对某地的福建柏天然林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1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B.C.D. 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 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è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 D.称职(chè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2017年福建省高三质检理科数学试卷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复数z 满足(1+i )z =|3+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设集合A ={x |x 2―3x <0},B ={x ||x |>2},则A ∩ R B = A 、{x |―2≤x <3} B 、{x |0<x ≤2} C 、{x |―2≤x <0} D 、{x |2≤x <3} 3、若将函数y =3cos(2x +π2)的图象向右平移π 6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A 、(π 6 ,0) B 、(―π 6 ,0) C 、(π 12 ,0) D 、(―π 12 ,0) 4、朱世杰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共支米四百三石九斗二升,问筑堤几日”.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分发大米3升,共发出大米40392升,问修筑堤坝多少天”.在这个问题中,第5天应发大米 A 、894升 B 、1170升 C 、1275升 D 、1467升 5、右图中,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粗线画出的 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8―4 3π B 、8―π C 、8―2 3 π D 、8―1 3 π 6、 某食品厂制作了3种与“福”字有关的精美卡片,分别是“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每袋食品随机装入一张卡片,若只有集齐3 奖的概率为 A 、3 16 B 、49 C 、38 D 、89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 的值为2,则 输出b 的值为 A 、―2 B 、1 C 、2 D 、4 8、过抛物线y 2=4x 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 交其准线于点C ,且A ,C 位于x 轴同侧,若|AC |=2|AF |, 则|BF |等于 A 、2 B 、3 C 、4 D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