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研究

2013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研究

2013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研究
2013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研究

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

学生姓名:齐杰

指导教师:彭绪亚教授

学位类别: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二O一三年五月

Research on management of Shenzhen

construction waste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By

Qi jie

Supervised by Prof. Peng Xuya

Specialty: M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ield)

College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May 201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摘要

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是目前建筑业的研究主题,从国家到地方都有很多配套的政策法规给予支持,而很多建筑行业的企业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相关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中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在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圳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绿色建筑最多的城市,是最早开展绿色施工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管理的城市,在这些领域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试点项目。

本文重点以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管理及试点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政策法规和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建筑废弃物产业化的探索研究,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利用价值研究,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政策解读,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的调研,深圳市建设工程项目现场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研究,分析其中的特点和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政策的改进和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密切关注深圳地区即将颁布的建筑废弃物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其中的条款进行解读;对有代表性的试点项目进行考察,深入了解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管理。

本研究对政策层面及企业在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废弃物,政策解读,调查研究,项目管理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is a research topic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 are a lot of policy support from the state to local, and man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terprises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to study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Shenzhen as a window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experimental field, walk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Shenzhen is the largest city of green building in the national and the world, is the first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waste resource city, in these areas, there are many worthy of study pilot stud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henzhen city construction waste and pilot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project management, combin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research,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building waste industrialization, value of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products, policies and the use of Shenzhen city construction waste reduction analysis, investigation of Shenzhen construction waste resource of enterprises, research of Shenzhen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s on-site construction waste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and to seek way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 policy.

For the next step work suggestion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be issued by the Shenzhen area construction was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rms; inspection of a pilot project on behalf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This resear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waste management policy and enterprise.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waste, policy investig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目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 绪论 . (1)

1.1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1.1.1 课题的提出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1)

1.2.1绿色建筑的定义 (2)

1.2.2我国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 (2)

1.2.3深圳市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 (3)

1.3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概述 (5)

1.3.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5)

1.3.2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及其特性 (5)

1.3.3国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情况 (6)

1.3.4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 (8)

1.3.5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10)

1.4本论文研究内容 (12)

2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和项目调查研究 (13)

2.1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13)

2.2南方科技大学建筑废弃物现场资源化利用项目 (23)

2.3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及部九窝余泥渣土收纳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

用项目 (23)

2.4深圳市建设工程项目现场建筑废弃物管理研究 (27)

2.4.1深圳市深云村项目建筑废弃物管理概况 (28)

2.4.2各类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28)

2.5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实例调查研究 (29)

3建筑废弃物产业化和利用价值调查研究 (34)

3.1建筑废弃物产业化的探索研究 (34)

3.1.1我国建筑废弃物产业化的现状 (34)

3.1.2深圳市建筑废弃物产业化的探索 (34)

3.2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利用价值研究 (37)

3.2.1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利用价值 (37)

3.2.2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利用存在的问题 (38)

4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政策解读 (39)

4.1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政策解读 (39)

4.2深圳市其他有关建筑废弃物的政策 (40)

4.3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的探讨 (41)

5 结论 (45)

5.1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45)

5.2提出的建议 (45)

致谢 (46)

参考文献 (47)

1 绪论

1.1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事业正在大力开展,从国家到地方都有很多配套的政策法规给予支持,而很多建筑行业的企业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相关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中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在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圳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绿色建筑最多的城市,是最早开展绿色施工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管理的城市,在这些领域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试点项目。

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于其他很多地区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艰苦的探索和辛勤的劳动,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政策研究方面,很多具有实际效果的条例法规存在着不甚完善的地方;而对于投身到这个领域的众多先行先试的企业,他们的贡献和热情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很多试点项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1.2 研究的意义

建筑材料是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的研究课题,而到了今天,绿色的理念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节能减排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绿色施工是发展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又是发展绿色施工的强有力的手段。

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技术和应用各有优势,而在管理方面国内较之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对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综合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找出问题和不足,能够对政策层面及企业在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从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再到运行管理的各个阶段,都有对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要求,因此,研究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有必要先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

1.2.1绿色建筑的定义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里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1.2.2我国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

在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若干政府纲要、标准、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至今已召开了9届),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3月,成立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并在全国20余个省市建立了分支机构。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11月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机制。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2012年4月27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新时期绿色建筑新的要求。

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事业,目前我国在此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果,一是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逐步健全,我国目前现有的政策性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施工导则》等。二是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理念普及范围逐步扩大,最初社会对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都不甚了解,尤其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管单位对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而目前这些建筑业相关单位对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的认识程度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尤其是涌现出一批从事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的科研机构和咨询公司,在他们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1.2.3深圳市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

深圳自主创新,以打造―绿色建筑之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核心战略,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在全国率先转型,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从最初的节能为主,节材、节水、节地、环保(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等专项技术突破为起点,快速过渡到以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为先导,以单体绿色建筑、绿色园区、绿色城市为主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面实施推进,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绿色建筑工作保持在全国的最前列,并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发展潮流保持一致,成为国内绿色建筑事业起步较早、发展最快的城市。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节能建筑面积5000万平方米,太阳能建筑应用面积1000万平方米,在建绿色建筑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在建绿色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绿色建筑之都已初具雏形。全市建筑节能总量累计已达到203.7万吨标准煤,相当于节省用电64.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534.8万吨。

深圳市着重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三个层面规范和引导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先后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为实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奠定了法律基础。市政府发布了《深圳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管理规定》等行政规章,目前《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已完成送审稿,并编制了《深圳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深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建设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应用指引》等文件。同时,地方标准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减排系列共包括标准26部,颁布实施了《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前正在编制《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规范》、《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等21部标准。

2013年五届五次市政府工作会议上,许勤市长特别提出深圳市的新建建筑100%要满足绿色建筑标准。全面加强用能管理,完成750幢大型公建能源审计、80栋能效公示,实现500栋大型公建在线能耗监测,编制建筑物能耗限额标准。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改造622万平方米,以第一名成绩被评为首批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首批4800万元资金已拨付到位。推进―太阳能屋顶计划‖,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约700万平方米,推进20个国家级太阳能示范项目建设。

目前,深圳市建设的约80个绿色建筑建设项目中,涌现了建科大楼、华侨城体育中心、万科中心、万科城四期、京基100等一大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绿色建筑项目。其中,建科大楼、华侨城体育中心两个项目荣获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全市已建成的6个绿色生态园区,均已制定相关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其中,光明新区为深圳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的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为部、市共建的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城区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即绿色生态园区),深圳大学新校区和南方科技大学为部、市共建的绿色生态校区,桃园绿色新城为市、区共建的绿色住区,欢乐海岸正打造国家绿色旅游园区,龙华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全国第一个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

深圳市可开展住建部批准的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认证工作,同时也可开展深圳市绿色建筑认证工作。截止2012年,深圳市已建或在建绿色建筑项目共110个,建筑面积达1265万平方米,已有72个项目获得国家星级或深圳等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或运营阶段评价标识。

深圳在推广绿色建材使用方面,开展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2010年9月1日施行了《预拌砂浆生产技术规范》(SJG 11-2010)和《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范》(SJG 12-2010),建筑工地严格禁止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混凝土,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前,预拌混凝土年生产能力超过9000万立方米,预拌砂浆(含湿拌砂浆和干混砂浆)年供应能力超过1000万吨。―十一五‖期间,深圳合计使用新墙材60亿标砖,累计节约土地1万亩,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37.5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6万吨。

南科大项目100万吨建筑废弃物实现就地处理利用,部九窝余泥渣土受纳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启动招标。推进14个重点工程率先推行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加强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新增3个干混砂浆厂。推行绿色施工,落实建筑工地治污保洁等措施,减少粉尘、污水、垃圾排放。

深圳于2009年颁布了《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确立了包括强制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产品、建筑废弃物排放收费、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

住宅一次性装修、建筑余土交换利用及建筑废弃物现场分类等多项创新制度。在14个市重点工程中率先推行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2010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率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通知》(深建字〔2010〕126号),龙岗区发展改革局、区建设局印发《关于我区政府投资项目推广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通知》(深龙发改〔2010〕627号),规定政府投资项目中强制性要求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目前,深圳市正在制定《建筑废弃物排放收费管理办法》,重点将推行绿色再生建材产品标识,强制所有政府投资项目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实施建筑废弃物减排设计及处理方案备案制度,对不备案及不缴纳建筑废弃物排放费的,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或者拆除备案手续。

1.3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概述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除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渣土、混凝土、碎石块、砖瓦碎块、砂浆、泥浆、沥青块、塑料、金属、竹木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1.3.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根据建设部2003年6月颁布的《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建筑垃圾与工程渣土归为一类,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2005年6月1日实施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的定义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2]。《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它所称的建筑废弃物是指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装修房屋等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砖瓦、混凝土块、建筑余土以及其他废弃物[3]。

1.3.2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及其特性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拆除和回收方式不同而变化,通常含有水泥基材料(普通凝土及制品、轻集料混凝土及制品、建筑砂浆、石棉水泥制品、加气混凝土等)、天然石材、金属及其他材料(石膏腻子、集合物、高炉矿渣、玻璃、木材、黏土、沥青、纸制品、纺织品、橡胶、塑料等)。

建筑废弃物属于固体废弃物的一种,其性质与其他固体废弃物相似,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①时间性

时间性一方面是指任何建筑物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超过这个年限,所有的建筑物都会变成建筑废弃物。另一方面,现在所谓的建筑废弃物仅仅相对于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建筑废弃物将不再是垃圾,而会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②空间性

在空间的角度方面,一种建筑废弃物虽然不能作为建筑材料直接加以利用,但是其可以作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原材料而被利用。比如废弃的混凝土经过破碎筛选等处理后可以用作生产再生混凝土的骨料,既所谓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③持久危害性

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砂浆、混凝土块中含有水和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会使渗滤水呈碱性;废石膏中的硫酸根离子会转化成硫化氢;废金属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等,这些因素会使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受到污染,而且受污染的地域还有可能扩大至堆放所在地之外的其他地方。一般情况下,堆放的建筑废弃物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可趋于稳定,而即使达到了稳定化的程度,不再释放有害物质,不再污染环境,但是仍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

建筑废弃物具有数量大、组成成分种类多、性质复杂等特点,建筑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途径多、污染形式复杂,可以直接或间接污染环境,一旦建筑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需要耗费较大的代价进行治理,并且被污染破坏的环境很难完全复原。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等方面。

1.3.3国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情况

建筑废弃物中的许多废弃物经过分拣,剔除和破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进行得比较早,国外学者研究很多,如Bai研究了新加坡的建筑废弃物管理现状,技术方法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等[4],Chun-Li Peng详细阐述了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技术路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机械和工器具[5],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处理方法。

日本:由于国内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因此日本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重视程度很高,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研究的时间早,资源化率也较高。通常认为,建筑原材料,如石块,价格要比再循环材料的低廉,但是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原材料价格要比在循环材料高。因此,日本人将建筑废弃物视为―建筑副产

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重新加以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改造工程中,材料可以利用再循环的石料,代替传统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促进建筑废弃物的循环转化和再生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陆续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生产规模最大的达到100t/h。1991年,日本政府制定的《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中,规定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在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只要工程现场距离综合利用资源化设施达到一定范围内,则一定要把建筑废弃物运至综合利用资源化设施处进行处理,而不考虑是否经济。日本对于建筑废弃物的主导方针是: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重新利用,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除建筑垃圾,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发达国家之一,1984年颁布实施的《资源保护回收法》指出:―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其主要做法是:

①综合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产生建筑废弃物约3.25亿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经过分拣、加工等手段,再生利用的材料约为70%,其余30%的建筑废弃物以填埋方式加以处理。根据美国加州政府统计资料显示,加州每年约产生1100万吨拆除废弃物,占所有废弃物总量的28%,其中废弃混凝土块及废砖瓦主要回收应用于道路路基与路肩的施工!碎石路的路面铺设或建筑物基底与低洼地区的回填料[6]。广义上说,美国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②分级处理:美国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分为―低级利用‖、―中级利用‖、―高级利用‖三个级别。

③―四化‖管理:美国对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特别重视,从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到企业的自律行为,都强调限制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鼓励建筑废弃物―零‖排放。做到源头控制,可减少资源开采、减少制造和运输成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长期实施的各种末端治理更为有效。针对不能避免的建筑废弃物,采取尽可能的回收利用,使其成为再生资源[7]。

法国: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是CSTB公司,是欧洲顶尖的―废物及建筑业‖集团。公司提出的建筑废弃物管理整体方案有两大目标:

①通过对新建建筑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从源头控制废弃物的产量;

②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做出预测评估,以确定回收管理手段,从而提升废弃物管理的层次。协助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做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决策。

德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也较高,例如混凝土的再利用率达到80%以上[8]。德国将再生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公路路面工程,并于1998 年8 月提出了《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9]。

1.3.4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

我国对建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律行政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处置要求等设置限定性条款,确保建筑废弃物的处置不对环境和人的健康产生危害,主要有强制收费、填埋禁令、规定运输方式、处置要求和设施标准等[10]。全国人大于1995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于1995 年11 月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缴纳垃圾处理费[11],2001年颁布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9月10日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2005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有关建筑废弃物管理的法规基础。但是,仅从政策层面作出管制还不够,国外学者Barr调查认为立法管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减量化问题,要从个人、大众的行为改变实现[12],需多方面主体配合实现。

我国现有400亿立方米建筑,未来100年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堆放总量已达70亿吨,年拆除建筑产生的建筑废弃物2亿吨以上,年新建建筑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大约1亿吨以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建筑垃圾都是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浪费了许多可以循环利用的短缺的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在运输和处理的过程中给城市也带来环境污染。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多亿平方米,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快速城镇化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图1.1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历程曲线

Fig 1.1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from 1950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应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并对生成的建筑废弃物加以合理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对建筑废弃物实行源头减量化管理,建造过程中的再利用,拆建后的再回收[13]。虽然我国2003年已经出台了《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但是,当时的条款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基本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要求,只是明确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原则是―谁产生、谁负责处置‖和―统一管理、资源利用‖。现状是大部分地区仍然将建筑废弃物当做垃圾进行管理或处理,有些城市制定了自己的关于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地方法规,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资源化、减量化的处理方式,而大部分城市仍旧直接填埋或干脆露天堆放处理。如果到我国城市郊外或乡村看一看,或者乘坐火车只要一离开城市,很容易就会发现大片的废弃砖石材料堆放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与城市高楼林立的繁华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堆放地即使现在不用,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大,将来也必然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所用,这与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占用土地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我国建材资源也存在短缺的问题。建筑废弃物制品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除了跟人们循环利用意识薄弱,缺乏具体的建筑废弃物利用行业执行标准有关外,最主要的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缺乏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制品只停留在再生砖、再生砌块等低附加值产品区域。砖与砌块都属于传统的围护结构材料,再生砖、再生砌块缺乏技术创新,制品附加值低,市场价值低,投资人投资回报率低,影响投资积极性。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要走生态环境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的道路,走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的道路,否则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1.3.5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深圳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基本建设量大,建筑废弃物也日益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在深圳土地存量减少、城市发展受土地制约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废弃物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城市管理需要直接面对而且刻不容缓的问题。

深圳现有绿色建筑中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普遍不是很高,维持在10%,基本是为了满足标准要求,而且,钢筋占据很大比例,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应用较低。

图1.2 深圳绿色建筑增长情况

Fig 1.2 increase of green building in shenzhen

2008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深圳列为全国首个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试点城市,要求深圳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率先探索,为全国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提供有力借鉴,深圳逐渐探索出一条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的新路子。

一是在地方法规层面实现零突破,坚持把生态效益作为立法原则,将生态考验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规范,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地方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逐步建立起建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监管体系,为推动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是在政策激励层面加大力度,对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象征性的收取每年一元钱的土地租用费,对建筑废弃物的减排和回收利用给予资金扶持,初步实现了建筑废弃物规模化处理和产业化发展,目前,深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年处理量达

到430万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9%,到十二五期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将超过60%;

三是在工程实践层面推广零排放,在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中,进行首个建筑废弃物就地绿色消化再生利用的试点工作,100多万吨建筑废弃物实现就地处理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约土地约100亩,减少天然砂石材料的消耗60万方,节省建筑废弃物外运及填埋处理费4000多万元,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

四是在绿色再生建材使用层面实行全覆盖,建筑废弃物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不应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而应努力将其转化为具有开发潜质的城市矿山,2010年,深圳在14个政府投资项目,率先使用以建筑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累计用量已超过28万立方米,从2012年起,深圳所有政府投资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今年初,许勤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在全市所有新开工项目中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深圳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目前已有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建筑废弃物年处理能力超过300万吨,年资源化率超过1/3,节约土地350亩。此外,深圳正在规划建设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园,预计在几年内可基本全面实现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使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相当于每年节约土地900亩,基本解决全市建筑废弃物问题。

建筑废弃物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目前深圳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大体上分为两种: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占90%以上;进行轻度分拣,即分拣出可直接变卖的废金属等,占5-10%。按照每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填埋土地约1亩计算,采用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置建筑废弃物,深圳每年将消耗土地近千亩,这与深圳市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现状形成尖锐的矛盾。

―十一五‖期间,深圳新建建筑面积每年以2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每年的旧城改造达500万平方米,按照废弃物平均产出量折算(每新建1万平方米,产出建筑废弃物500-600吨;每拆除旧楼1万平方米,产出建筑废弃物近万吨[14]),深圳每年产出建筑废弃物约1000万吨,而且全市20年来的建筑废弃物总存量约有6000万吨。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填埋场的土地1亩,深圳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填埋占地面积就要上千亩,处理20年来的存量建筑废弃物占用土地6000亩。

另外,深圳市原有的建筑废弃物收受纳场西丽塘朗山受纳场(库容432万方,占地33万平方米,495亩)、龙岗中心城受纳场(库容120万方,占地11万平方米,165亩)和宝安西乡受纳场(库容505万方,占地12万平方米,180亩)均已填满关闭,位于宝安龙华的部九窝建筑垃圾受纳场设计容量2600万立方米,目前已

经不到400万立方米,标高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已接近极限,为了收纳今年年底开工的轨道交通3期工程、全面铺开的旧城改造工程的余泥渣土,龙岗选定龙城红花岭石场、坪地石壁石场、横岗大地石场三处废石场作为专用受纳场,库容约250万方,部九窝西南处扩容,容量约2800万方。同时,为了缓解深圳市余泥渣土无处可填的困境,深圳市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规划了西部北、西部南和东部等3座海上公众堆填区和两个余泥渣土受纳场。其中,水径余泥渣土受纳场拟利用龙岗区布吉街道的水径废弃石场建设,该石场占地面积约为49.7公顷,库容约3100万方。位于南山西丽片区塘朗山的新屋围及下围岭两处余泥渣土受纳场,正在进行环保评估审批和设计勘探等前期工作,两处受纳场总绘画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新增总库容约130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8-9年。

然而,直接填埋建筑废弃物耗用了大量土地,阻断了土壤生物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剧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解这种局面,深圳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始尝试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2008年8月,深圳首次引进了可以―吃垃圾吐建材‖变废为宝的新技术,开始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2009年10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条例》,不仅为解决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还客观上推动了深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深圳正在积极编制建筑废弃物的相关规划,即将推出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布局规划》将对全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科学系统的处理建筑废弃物。此外,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技术标准方面,深圳正在编制《深圳市再生混凝土技术规范》和《深圳市再生骨料技术规范》,今后深圳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品将实行统一的技术规范,这对于规范再生利用产品市场、推动绿色再生建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特别是深圳地区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现有情况,结合调查研究,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热工性能的比较,提出建筑废弃物管理的优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的调研;

(2) 深圳市建设工程项目现场建筑废弃物管理调研;

(3) 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利用价值研究;

(4) 建筑废弃物产业化的探索研究;

(5)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政策探讨;

2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和项目调查研究

通过对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南方科技大学建筑废弃物现场资源化利用项目、深圳市绿发鹏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爱思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考察和研究,总结出深圳市现阶段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方式方法和处理能力。所调研的对象均是深圳市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面具有先进性的示范项目和取得了显著效果的产品,对深入了解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指标具有明显的代表性,调研的方式为座谈提问的方式。

2.1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紧挨着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分会场,与深圳大学城的游泳馆和体育馆相对,直线距离在2公里左右。这里还是深圳著名的旅游景区野生动物园和度假胜地西丽麒麟山庄的所在地。

深圳市华威建材有限公司环保砖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的拟选厂址,为位于南山区西丽街道塘朗山的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上面新形成的不规则地块。该地块的面积约6万m2,可基本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用地属于深圳市南山区东北面塘朗山隧道的西面地区,其西面紧邻为已封场的南山西丽坪山垃圾填埋场。

该地块位于南山区西丽坪山秋天龙,其所在位置见图2-1。该填埋场北面约200m为留仙大道和平南铁路,西面紧靠填埋场有建兴家具厂,西面约600m为红花岭工业区,西北面约500m为大园工业区,再远的西北面为深圳大学城,距本项目约1000m以上。

图2.1 项目区域位置图

Fig 2.1 the location of the project area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等。

我国每年城市产出垃圾约为60亿吨,其中建筑垃圾24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的30%-40%。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很低,许多地区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进行简易填埋;而且,运送建筑垃圾大多采用非封闭式的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垃圾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这便是摆在全国环保工作者和城市领导面前的一道不小的难题。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建筑垃圾的收处和资源化循环利用,不仅是当地政府的重要日常工作,也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深圳市的建筑垃圾目前均采用简单的填埋处理,到目前为止,深圳现有的三大建筑垃圾填埋场:塘朗山建筑垃圾填埋场于2005年5 月已经超标,市余泥渣土办多次告急;宝安和龙岗建筑垃圾填埋场也已填满封场。建筑垃圾采用简单填埋处理方式,不仅耗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及垃圾清运费;而且会阻断土壤生物链,造成土质矿化;况且大量的建筑垃圾高度集中,建筑垃圾因其含有机物的化学反应而造成的水源污染,形成永久性危害。

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深圳已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旧城改造的深入,建筑垃圾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虽然在建筑垃圾的管理方面总体走在全国的前面,但和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不相适应,浪费惊人,危害越来越大。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出量也相当惊人。按照国际上通常的测算方法,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土地填埋场的土地约一亩,深圳每年产生约近千万吨的建筑垃圾填埋占地面积就要上千亩,处理20年的存量建筑垃圾需占用土地6000亩以上。显然,这是该市的土地资源不能承受的。

深圳市当前的情况也和全国一样,在城市本身被大大小小的建筑垃圾堆场所包围的同时,建筑垃圾和泥头车污染道路和市容环境的事件每每见诸报端,常常引起广大市民和环卫与城管部门的严重关切,已经到了非彻底治理不可的时候了。因此,本项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就提上了十分紧急的议事日程。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历来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深圳承担了改革―试验场‖这一历史重任,在近20年的改革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全国来讲,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启迪,作出了示范。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规则最新版本

附件1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规则 一、一般规定 (一)本评分规则适用于深圳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评分,装配式木结构等其它类型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评分可参照执行。 (二)装配式建筑评分以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作为基本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审批图纸的建筑编号确认。 2.单体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技术评分,主楼应当满足本评分规则。 3.层数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可按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进行技术评分。 4.架空层、结构转换层、屋面层、避难层、设备层等非标准层宜与标准层装配式建筑设计保持延续性。 二、技术评分表和基本要求 (一)技术评分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按照表1和表2分别进行技术评分,在满足各技术项最低分值要求的前提下,技术总评分不低于50分的可认定为装配式建筑。 技术总评分=(各技术项实际得分总和)÷(100-缺少项分值总和)×100+加分项得分。

技术项技术要求得分最低 分值 标准化设计(5分)*户型标准化标准化户型应用比例≥80%, 或单一户型比例≥60% 2 -- 构件标准化60%≤标准化构件应用比例≤80% 1~3 1 主体结构工程(40分) 竖向构件 ①35%≤竖向构件比例≤80% ②5%≤竖向构件比例<35%,非预制构 件部分应采用装配式模板工艺 ①10~ 20 ②10~ 15 20 水平构件 ①70%≤水平构件比例≤80% ②10%≤水平构件比例<70%,非预制构 件部分应采用装配式模板工艺 ①10~ 15②5~ 15 装配化施工共3项,按满足项数评分1~5 -- 围护墙和内隔墙(20分)外墙非砌筑、免 抹灰80%≤外墙非砌筑、免抹灰比例≤100% 5~8 5 外墙与装饰、保 温隔热一体化共5项,按满足项数评分1~5 -- 内隔墙非砌筑、 免抹灰 70%≤内隔墙非砌筑、免抹灰比例≤ 100% 5~7 5 装修和机电(30分) 全装修按满足要求评分 6 6 *集成厨房共3项,按满足项数评分1~4 -- 集成卫生间共4项,按满足项数评分1~8 -- 干式工法共4项,按满足项数评分1~4 -- 机电装修一体 化、管线分离共3项,按满足项数评分2~5 -- *穿插流水施工按满足要求评分 3 -- 信息化应用(5分) BIM应用按建设各阶段BIM应用情况评分1~3 1 信息化管理按建设各阶段信息化管理情况评分1~2 -- 注:(1)插值法计算比例时,四舍五入,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2)表中带“*”项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可为缺少项,可扣减该技术项的最高得分,具体详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评分细则。

深圳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送审稿)》 起草说明 为了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办法(送审稿)》),拟在出台后取代《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现将《办法(送审稿)》起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给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加快建筑废弃物科学处臵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配套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建筑废弃物部门职能调整和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一是光明新区“12.20”事故损失惨重、暴露出建筑废弃物管理方面的许多短板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对建筑废弃物管理的部门职责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市急需全面修订现行法规,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筑工地、泥头车、受纳场和综合利用厂等环节的闭

环管理。 二是《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原由市城管局牵头,以市容环境和泥头车安全管理为核心,现需结合主管部门特点,充实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而《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原由市住建局牵头起草,主要内容为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急需将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等处臵全过程管理纳入其中,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 三是省住建厅正在牵头起草《广东省建筑废弃物处理条例》,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看,与已废止的《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差别较大,管理模式有较大变革,措施手段也有不少创新点,《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现有内容需相应调整并与其衔接。 鉴于当前我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形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需尽快通过立法层面解决职能划转后相关部门职能分工和执法依据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 二、起草的主要依据 《办法(送审稿)》系在《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 管理办法研究自行采购招标信息表 一、项目名称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研究 二、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蓬勃发展,在深圳从事该行业的企业保守估计已超过30家。作为新兴环保行业,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降噪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综合利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因此,研究制定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并加以引导,对规范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三、工程内容/服务内容 序号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成果构成 1 调研分析 阶段 搜集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的建 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政 策,实地走访深圳市建筑废 弃物代表性企业,梳理行业 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 先进城市监管经验,分析课 题编制思路和大纲架构。 大纲及推进计 划 2 初稿撰写结合国家《建筑废弃物再生研究报告和初

阶段工厂设计规范》及大纲,撰 写研究报告和办法初稿。 稿 3 完善补充 阶段 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根据 反馈意见,对《深圳市建筑 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 理办法》初稿进行补充完善, 并编制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四、投标条件 (一)投标人单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且必 须是在国家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合法登记注册,持有经年检合格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提供证明文件扫描件,原件备查); (二)投标人单位在深圳市有固定营业场所【自有场所要求提供产权证明文件扫描件(原件备查);租赁场所要求提供房屋租赁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凭证(或产权证明文件及租赁合同)扫描件】; (三)投标人单位须承诺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行为,无行为处罚、惩戒等不良执业记录及不良反映,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 (四)投标人单位的授权代表应为该单位法人或经法人授权的该单位员工; (五)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五、定标方法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奖励实施细则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奖励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发展,提高住宅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住宅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深圳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试行)》(深建字〔2014〕193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单位在自有土地上申请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不包括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项目、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 第三条奖励建筑面积不得超过符合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要求的住宅项目建筑面积的3%,最多不超过5000平方米,奖励建筑面积无需修改已有法定规划。奖励后的容积率不得超过《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规定的容积率上限。 第四条奖励建筑面积的功能为住宅的,不纳入预售范围,并按照我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计收地价。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和起始年期维持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不变。 第五条建设单位在申报方案设计核查前,应当向市住房建设部门提出实施装配式建筑的申请并出具承诺函。承诺严格按照我市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要求实施项目;未按照要求实施的,奖励建筑面积由相关单位以成本价收购用作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市住房建设部门收到建设单位的申请及承诺函后,应当及时出具复函。 第六条建设单位在申报方案设计核查时,应当提供市住房建设部门的复函。项目方案设计文件应当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注明装配式建筑预制率和装配率要求、住宅项目建筑面积总和、申请奖励的建筑面积数量和比例。

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在方案设计核查意见书中确定奖励建筑面积的数量和比例,并注明该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须通过市住房建设部门技术认定。技术认定未通过的,应当重新申报方案设计核查。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方案设计核查、初步设计完成后,向市住房建设部门提出技术认定申请,并提交申请表、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书(须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核后盖章确认)、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等材料。 市住房建设部门应当组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领域专家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技术认定,通过技术认定的,出具技术认定意见书。 第八条通过技术认定的项目,建设单位持方案设计核查意见书和技术认定意见书,向规划国土部门申请合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和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并按照我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补交地价。 规划国土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备注奖励的建筑面积,并将承诺函的内容纳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 第九条【施工图审查】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注明奖励建筑面积的数量和比例,并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将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技术认定申请表、技术认定意见书、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书、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等材料提交至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等要求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和审查报告中注明。 第十条建设单位向规划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规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第1章总则 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得可持续发 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得标准化与规范 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与广东省、深圳市得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 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得城市发展目标要求与实际情况 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得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及相关得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得 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与扩建项目得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1、0、 4 第2章名词解释 2、1建筑分类名词 2、1、1 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与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得总称。 2、1、2 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得,供人们居住使用得建筑。 2、1、3 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 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得建筑。 2、1、4 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得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得,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 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得,各类非独立选址得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 交通设施与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与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与从事各类业务活动得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 (2011年12月14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废弃物管理,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促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建筑废弃物,是指单位和个人新建、改建、扩建、平整、修缮、拆除、清理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场地、道路、河道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以及其他废弃物。 本条例所称排放人,是指排放建筑废弃物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个人。 本条例所称消纳人,是指提供消纳场的产权单位、经营单位和个人以及回填工地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的排放、收集、运输、消纳、综合利用等活动。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筑废弃物消纳场的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筑废弃物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区、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市、区、县级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机构在同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规定的权限具体负责建筑废弃物排放、收集、运输、消纳、综合利用等活动的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本辖区内居民住宅装饰装修废弃物处置活动。

国土房管、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城乡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公安、交通、海事、港口、水务、林业园林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实施本条例。 第六条建筑废弃物处置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第七条排放建筑废弃物的收费标准,由市物价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 建筑废弃物排放费专项用于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建设、综合利用项目扶持、综合利用产品的推广应用、居民住宅装饰装修废弃物管理和洒漏污染清理等工作。 第八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单位或者个人投诉、举报建筑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查处,并在受理投诉、举报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处理情况答复投诉、举报人。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试行规定

各会员单位: 为规范我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完善装饰设计行业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市装饰设计水平的提高,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在装饰设计文件编制暂无国家专项标准,行业急需规范的情况下,组织制订了《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试行规定》。经我会常务理事会2001年12月14日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希望各会员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实施,以切实提高我市装饰设计文件编制水平,促进我市装饰行业的发展进步。 实施中有修改意见,请与我会设计委员会联系。特此通知。 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试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在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装饰行业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设计(以下简称装饰工程设计)。 第三条设计文件的编制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第四条建设单位另有要求的,宜结合本规定与其要求进行文件编制,但均应符合第三条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定关于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应表达的内容、深度等要求,是考虑一般性建筑装饰工程而编制的。在进行一项具体的装饰工程设计时,通常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相应内容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则应参照本规定的要求,补充和增加相关内容并编入设计文件中。 第六条设计前应进行调查研究,消化建筑设计图纸(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空调等),搞清与装饰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在认真分析相关专业图纸的基础上,对已建成的建筑物应进行实地踏勘。 第七条本试行规定的解释权在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 第二章设计文件的内容与深度 第八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比较复杂的大型装饰工程应增加初步设计阶段。 第九条方案设计应根据方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应达到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满足工程估算的要求。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深度应与甲方商议确定。 第十条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后,整体设计接近实施阶段的设计文件,只需经过局部深化设计,便可达到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初步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深度应与甲方商议确定。 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 (一)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扉页、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图纸等。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以楼层或功能分区为编排单位。各专业分别编制与装订。小型装饰工程也可将各专业图纸综合编制在一起。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 (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2017年XX月XX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工作机制 (一)建设单位统筹协调参建各方的工作机制 (二)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二)结构设计 (三)BIM应用 四、装配式建筑的施工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计划 (二)预制构件生产和运输 (三)预制构件吊装和安装 (四)装配式模板施工 (五)预制内墙板施工 (六)其他装配式施工 五、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应用情况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应包含并不限于如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位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项目楼栋情况、装配式建筑楼栋情况、装配式建筑使用预制构件种类说明、装配式施工实施情况等。)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二、工作机制 (一)装配式建筑统筹协调及管理人员配置情况 1.建设单位统筹协调参建各方的工作机制 2.管理人员配置情况(包括参加装配式建筑系列培训情况) (二)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1.预制构件样板验收制度 2.装配式标准层结构联合验收制度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户型、功能模块、预制构件等) (1)户型模块标准化 (2)预制构件标准化 2.装配式建筑平面、立面设计(总平面、单体平面和立面、预制构件和墙体布置图等,要求至少用A3纸彩打,图示清晰,作为附件。预制构件在设计图纸或BIM中应使用明显的颜色标示)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1 / 3

3.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包括水电预留预埋、主要功能区装饰装修) (二)结构设计 1.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2.关键节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预制构件安装连接节点、预制构件防水节点、外墙保温、墙体防开裂等) (三)BIM应用 应用BIM进行建模和分析: 1.装配式建筑设计BIM模型图示 2.装配式施工安装流程BIM模型演示或视频 四、装配式建筑的施工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计划 (包括:项目出入口位置图、施工道路图、各栋塔吊布置图、预制构件堆放场地位置图、施工总体计划和标准层工期安排)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二)预制构件生产和运输 (包括预制构件的生产概况、以及生产、运输、堆放等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预制构件生产概况 2.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控制要点 3.预制构件标示及成品保护措施 4.预制构件运输路线 (三)预制构件吊装和安装 (包括吊装和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品保护等) 1.各栋塔吊选型、预制构件起吊分析 2.吊具准备、各种预制构件的安装 3.预制构件与装配式模板的连接,钢筋套筒灌浆的连接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安全保证措施 (四)装配式模板施工 (包括选择合适的装配式模板、模板周转套数、模板连接节点、模板平面布置、质量控制措施等) 1.模板类型的选择分析 2.装配式模板平面布置图和竖向布置图 3.装配式模板安装和拆卸等施工工序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安全保证措施 (五)预制内墙板的施工 (预制内墙板方案应包括内墙板选型分析、平面布置图、墙板防开裂质量控制措施等) 1.预制内墙板类型的选择分析 2.预制内墙板平面布置图 3.预制内墙板的堆放、运输和安装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安全保证措施 (六)其他装配式施工(根据项目装配式施工情况填写) 1.预制钢筋网施工 2.集成式卫生间、集成式厨房施工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总结

、目前建筑垃圾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今年初,**城管执法局、创建办、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审批许可组、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根据桐乡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桐乡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并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与建筑工地创卫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截至11月底,审批许可组已办理建筑垃圾处罚核准20多起,3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达到《**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标准,通过审批核准。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走访指导施工单位10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置建筑垃圾3000多立方米。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针对建筑垃圾乱倾倒、装潢垃圾处置等的特点,组织力量走访装修公司、开展夜间执法巡查活动,对电瓶三轮车乱倒建筑垃圾、装潢垃圾堆放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教育纠正,查处违章行为10多起。通过前阶段整治,建筑垃圾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处置,乱倒建筑垃圾现象明显好转,建筑垃圾事先审批核准制度基本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当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刚刚起步,长期以来建筑垃圾处置处于无序化状态,一些施工单位、道路开挖单位、运输单位以及装修单位及人员尚未形成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意识,少数电瓶三轮车、施工单位人员对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不理解不配合,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2、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刚刚起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的监管机制有待探索和完善,如何应用市场化手段来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办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一些镇、街道尚未开展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少数运输单位偷倒、乱倒现象仍然存在。3、建筑垃圾执法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建筑垃圾运输处罚主要在晚间进行,目前对建筑垃圾的执法管理主要依靠通过延长管理时间,开展联合整治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在执法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创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法的实效性。4、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对建筑垃圾收纳处置,主要用于工程回填,尚未对建筑垃圾中石料、砖块等实施综合利用,形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二、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目前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建议以引导建筑垃圾市场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为着眼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加大对建筑垃圾源头治理力度,加快实现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一)继续加大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自觉遵守意识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培养群众的自觉遵守意识十分重点。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建筑垃圾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自觉性。一是进一步做好上门宣传指导工作。督察指导组和城管执法各中队要树立长效管理意识,建立定点、定人联系制度,继续走访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等,发放建筑垃圾规范处置宣传资料,宣传解释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重要意义和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指导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做好建筑垃圾审批核准、包扎覆盖、规范消纳等措施,逐步让群众知道在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时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定,提高规范建筑垃圾管理的自觉性。二是加强新闻媒体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营造氛围方面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办法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办法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 管理办法》的通知 深城管〔2012〕35号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本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和运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办法》,现予印发施行。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和运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受纳 场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本办法所称“建筑废弃物受纳场”(以下简称受纳场),是指经环卫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填埋处理建筑废弃物的场所。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三条受纳场或者受其委托运行单位(以下简称受纳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设计标准或者规范、监管协议或者委托运营合同的要求,制定运行管理方案。 运行管理方案包括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环境污染防治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应急制度。 应急制度包括场内及周边环境污染快速处理、场内安全事故处理、场内设施损坏快速修复等。 第四条受纳场受纳新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装修房屋等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砖瓦、混凝土和建筑余土等建筑废弃物。

受纳场禁止受纳工业垃圾、其他生活垃圾及其他危险废物。 第五条受纳单位应当保持场内道路畅通、干净,规范设置交通标志,危险路段应当设置危险标志。 受纳单位应当控制受纳场区作业面,对填埋完毕的区域应当先行复绿,作业区以外禁止裸露土层。 第六条受纳场应当24小时对外开放,但遇台风、暴雨等特殊情况,经主管部门同意的,受纳单位可以临时关闭出入口,停止受纳建筑废弃物。 第七条受纳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 环境、工资、福利待遇,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劳保用品。 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佩带安全标志,规范作业。 第八条受纳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快速、妥善处理公众投诉。 第三章计量与收费 第九条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用的缴纳方式及标准按照我 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进场的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必须取得主管部门 核发的城市建筑垃圾准运证或者本市规定的其他准运证件,携带运输联单。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试行)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 (试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2013年10月28日

目录第1章总则 第2章名词解释 2.1 建筑容量名词 2.2 建筑术语 2.3 各类建筑名词 第3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3.1 建筑面积 3.2 建筑基底面积 3.3 容积率 3.4 建筑高度 3.5 建筑栋数 3.6 建筑层数 第4章总图设计 4.1 总体要求 4.2 建筑退线 4.3 建筑间距与建筑日照 4.4 建筑通风 4.5 道路系统 4.6 场地其它规定 第5章建筑地下及外部空间设计 5.1 建筑地下空间 5.2 市政道路上方跨街建(构)筑物 5.3 建筑立面设计 5.4 建筑屋面设计 第6章建筑分类设计 6.1 通用规定 6.2 住宅建筑 6.3 宿舍建筑 6.4 老年人居住建筑 6.5 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 6.6 办公建筑 6.7 商务公寓 6.8 商业建筑 6.9 教育建筑 6.10 城市综合体 6.11 小型垃圾转运站 6.12 公共厕所 6.13 附设式停车库 6.14 厂房 6.15 研发用房(新型产业用房) 6.16 仓库 6.17 物流建筑 第7章附则 附录1 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报批图纸基本内容及要求 附录2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1章总则 1.1 为了提高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规范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 1.3 本规定中某些条款需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相关条款配合执行。 1.4 本规定未尽之处应执行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和标准。 1.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有特殊约定的,从其约定。 1.6 本规定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2章名词解释 2.1 建筑容量名词 2.1.1 用地面积 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2 建设用地面积 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3 建筑面积 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2.1.4 总建筑面积 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2.1.5 规定建筑面积指标 ⑴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 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 的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⑵地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 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 允许建设的地下建筑面积。 2.1.6 规定建筑面积 ⑴地上规定建筑面积 在项目设计、实施阶段,经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部分实际使用 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⑵地下规定建筑面积 在项目设计、实施阶段,经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建筑物地面以下部分实际使用 地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2.1.7 地上核减建筑面积 地面以上建筑层高、阳台(或开敞式公共走道)面积、虚空间等超过本规定相应规定限值, 应占用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2.1.8 核增建筑面积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为规范本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管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和运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编制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背景和必要性 (一)我市市内建筑废弃物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据测算,2017-2020年我市建筑废弃物产生总量约3.97亿方,年均产生量约9920万方,其中政府投资工程弃土约6450万方,社会投资工程弃土约2700万方,拆建物料约770万方,主要通过海陆外运、受纳填埋、围填海、工地回填、综合利用等渠道处置。目前,我市市内建筑废弃物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依靠外运处置,外运年消化7800万方,占比达82.7%。我市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和处置能力差距不大,基本可实现排放与处置的平衡。但我市建筑废弃物超过80%需要外运解决,一

旦周边城市收紧建筑废弃物收纳政策,我市处置缺口将急剧扩大,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市受纳场的规划、建设、运营程序尚不规范 未来几年,我市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9920万方(按1.5吨/方计算,年均产生1.49亿吨),将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600万吨)的25倍,对我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在城市总体规划时,我市并没有将建筑废弃物末端处置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范畴,设施用地难以保障。受纳场用地规划难以落地,原规划的47座受纳场仅有13座建成投入使用(其中12座已填满),其他则因水源保护政策调整、使用功能调整、偷排乱倒填埋等问题,大部分已不具备建设条件。经重新梳理和挖潜,我市当前可用于受纳场建设的场地仅有8处。 光明“12·20”事件发生后,市住房建设局通知将受纳场建设运营项目纳入建设工程管理范畴。但一方面由于用地政策、环评程序等诸多因素影响,受纳场的建设审批程序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将受纳场的堆填作业视为运营,相关设计、验收程序无法按建设工程方式进行管理。 (三)我市受纳场的建设运营管理缺乏具体指导要求 受纳场建设运营项目做为非传统意义上的建设工程种类,缺

建筑废弃物管理专项方案

建筑废弃物专项管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上海明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5月8日

一、工程概况 (4) 二、后期对土方施工选用运输公司的相关规定 (4) 三、对运输车辆及运输的相关规定 (4) 四、对渣土处置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5) 五、渣土运输监督管理 (5) 六、项目针对运输途中采取的管理措施 (7) 3

土方渣土运输管理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土石方工程路线全周长为843米,部分土方自然标高下挖约13米,浅部分为下挖约3.7米,总土方量31.5万m3。现已完成31万立方。进场备案车辆33台运土车,倒土场为惠州大亚湾,已经业主、监理单位确定行车路线。现工地所剩土方短期内基本不再外运,为避免后期渣土在运输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出现违规违法倾倒等情况,特制定此专项运输管理方案。同时也为促进土方土渣运输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运输秩序,根据《深圳土方土渣外运弃放运输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后期对土方施工队选用运输公司的相关规定 1、土方队所选运输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深圳市对渣土运输企业的相关规定。 (2)具有健全的车辆运营、安全、质量、保养、行政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3)必须是持有“两牌,两证”车辆。 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得选用进入本工地进行运输作业。 2、所选运输公司应当遵守土方渣土运输的相关要求,服从统一管理。 3、所选运输公司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车辆,不得使用无牌、无证照车、套牌 车等车辆参与运输。 4、土方外运期间,运输公司必须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经常检查车辆密闭情况,每次均要对车辆车身出大门前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车辆密闭完好。 三、对运输车辆及运输的相关规定 1、要求土方队对运输车辆实行专段牌照管理。 2、土方土渣运输所使用的运输车辆必须具备车辆、号牌等手续齐全。 4

深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走在全国前列5p

深圳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走在全国前列 文/石晓林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方面,总体上走在全国的前列。30年前,随着城市建设“第一爆”的打响,深圳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基本建设量大,建筑废弃物也日益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在深圳土地存量减少、城市发展受土地制约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废弃物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城市管理需要直接面对而且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此,深圳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目前已有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建筑废弃物年处理能力达350万吨,年资源化率超过1/3,节约土地350亩。此外,深圳正在规划建设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园,预计在几年内可基本全面实现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使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相当于每年节约土地900亩,基本解决全市建筑废弃物问题。 “垃圾围城”促深圳破局 建筑废弃物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目前深圳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大体上分为两种: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占90%以上;进行轻度分拣,即分拣出可直接变卖的废金属等,占5—10%。按照每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填埋土地约1亩计算,采用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置建筑废弃物,深圳每年将消耗土地近千亩,这与深圳市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现状形成尖锐的矛盾。 “十一五”期间,深圳新建建筑面积每年以2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每年的旧城改造将达500万平方米,按照废弃物平均产出量折算(每新建1万平方米,产出建筑废弃物500—600吨;每拆除旧楼1万平方米,产出建筑废弃物近万吨),深圳每年产出建筑废弃物约1000万吨,而且全市20年来的建筑废弃物总存量约有6000万吨。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填埋场的土地1亩,深圳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填埋占地面积就要上千亩,处理20年来的存量建筑废弃物需占用土地6000亩。 另外,深圳市原有的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西丽塘朗山受纳场(库容432万方,占地33万平方米,495亩)、龙岗中心城受纳场(库容120万方,占地11万平方米,165亩)和宝安西乡受纳场(库容505万方,占地12万平方米,180亩)均已填满关闭。为了受纳地铁3号线、深惠路拓宽工程等产生的余泥渣土,龙岗选定龙城红花岭石场、坪地石壁石场、横岗大地石场三处废石场作专用受纳场,库容约250万方。同时,为了缓解深圳市余泥渣土无处可填的困境,深圳市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规划了西部北、西部南和东部等3座海上公众堆填区和两个余泥渣土受纳场。其中,水径余泥渣土受纳场拟利用龙岗区布吉街道的水径废弃石场建设,该石场占地面积约为49.7公顷,库容约3100万方。位于南山西丽片区塘朗山的新屋围及下围岭两处余泥渣土受纳场,正在进行环保评估审批和设计勘探等前期工作,两处受纳场总规划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新增总库容约130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8—9年。 然而,直接填埋建筑废弃物耗用了大量土地,阻断了土壤生物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剧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解这种局面,深圳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始尝试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2008年8月,深圳首次引进了可以“吃垃圾吐建材”变废为宝的新技术,开始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2009年10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条例》,不仅为解决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还客观上推动了深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深圳正在积极编制建筑废弃物的相关规划,即将推出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布局规划》将对全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科学系统地处理建筑废弃物。此外,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技术标准方面,深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书

附件2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 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书 (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XX 二、标准层预制率、装配率计算依据...............................XX 三、预制率的详细计算 ....................................................XX 四、装配率的详细计算 ....................................................XX 五、结论..........................................................................XX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深圳市区,共有栋塔楼,其中栋 层、层;栋层、层实施装配式建筑。 栋塔楼建筑高度米,标准层层高米;栋塔楼建筑高度米,标准层层高米。 注:对于楼层不高、难以界定标准层的建筑(如别墅),可按单栋计算预制率和装配率。例如项目位于深圳市区,共有栋别墅,其中栋至栋实施装配式建筑。) (一)本项目采用预制构件种类 本项目采用预制构件种类有,共种。(如:预制剪力墙、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内隔墙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段、预制叠合梁等) (二)本项目采用定型装配式模板 本项目采用定型装配式模板是,共种。(如:铝合金模板、大钢模模板、塑料模板等) (三)本项目各标准层预制构件分布图 (标准层预制构件分布不同,每种分布均应有分布图) 1.X栋X层预制构件分布图: ...... 2.X栋X-XX层预制构件分布图: ...... 二、标准层预制率、装配率计算依据 (一)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依据: 深圳市关于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的相关文件。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第1章总则 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 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 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 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 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 材。 1.0.4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 2.1建筑分类名词 2.1.1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 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 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公寓式办公建筑 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商业建筑 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教育建筑 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城市综合体 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 10 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2.1.12附设式停车库 与主体建筑相连、设置在地上或地下的停车设施。 2.1.13工业建筑 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建筑。 2.1.14厂房 供人们进行各类工业化生产的建筑。 2.1.15新型产业建筑 区别于传统产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及推广、应用等的建筑,也称为研发用房或新型产业用房。 2.1.16仓库 以货物储存为主的库房建筑。 2.1.17物流建筑 用于进行物品储存、运输、配送、物流加工、物流管理及展销等综合功能的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