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课程设计(论文)题目:PDCA循环在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102

学号:1016010xx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韩宇鑫

教师职称:副教授

起止时间:2013-7-8至2013-7-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

1.项目概况

某隧道位于重庆南川地段,是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左线隧道长2880m,起讫桩号ZK28+920~ZK31+800;右线隧道长2905m,起讫桩号ZK28+910~ZK31+815。本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隧道围岩破碎,以II、III类为主,采用曲边墙复合衬砌结构,以锚杆、钢筋网、喷射网、喷射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辅以工字钢拱架、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等措施。

由于此隧道地处重庆,雨量充沛,地下水发育,这就要求在隧道施工时要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特别是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显得尤其重要,这是隧道在以后运营过程中防止渗漏水的保证。

本隧道在铺设万一段防水层后发现,防水层有破损、不平,焊缝不牢固,存在漏焊、假焊和烧焦现象,同时局部地方搭接宽度不够等质量缺陷。为有效控制盒解决这些质量缺陷,确保隧道防水层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门成立了项目QC攻关小组,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强化验收,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充分运用充分运用排列图表、因果分析及对策表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去揭示问题的本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小组概况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漏水的合格率,确保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降低工程成本的质量目标,于2013年7月1日成立了名为“第一QC小组”的QC小组,小组详情如表2-1。

表2-1 QC小组概况

本小组中共5名成员,第一名xx是组长,小组所有工作分为管理和技术两大类,其中项目经理xx、副项目经理朱闯属于管理类,负责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属于技术类的有项目总工刘建军、技术负责人丁彤彤、施工员赵守文分别负责组织实施检验、组织数据分析、工程具体实施,详情如表2-2。

表2-2 QC小组详情表

3.PDCA循环原理在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3.1第一次PDCA循环

(1)计划阶段:隧道防水层施工的质量要求如下:①搭接宽度不小于9cm;②焊接宽度≥2.4cm;③焊接温度适当,焊接牢固、均匀、无漏焊、假焊和烧焦现象;④与喷射混凝土面紧密粘贴,无破损;⑤钢钉牢固,无钉顶外漏,吊点距离、数量符合要求。根据隧道防水层施工的质量要求,QC小组认为隧道防水层铺设时会出现如下质量问题,

(2)实施阶段:QC小组根据今年来防水层施工质量缺陷的有关资料,经过分析,找出了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有破损、不平、焊缝不牢固,存在漏焊、假焊和烧焦现象,同时局部地方搭接宽度不够等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差、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有漏洞、技术措施不当等。

3.1.1现状调查

根据部分隧道施工工程施工记录,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施工技术交底无针对性,操作不当、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差、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有漏洞、养护不到位的频率和频数,因素统计如表3-1。

表3-1 因素统计表

通过表3-1的因素统计表,可以知道各因素的频率,如“施工技术交底无针对性,操作不当”的比率为50%等,从而确定个因素的ABC分类,据此编制出如图3-1所示的因素排列图。

图3-1 因素排列图

3.1.2原因分析

QC小组在工地项目部召开会议,讨论分析了导致在建隧道衬砌渗漏水害的原因,进行因果图分析,主要包括“人、机、料、法、环”五个原因,具体如图3-2所示。

图3-2 因果分析图

1)“人”的因素

施工中的人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加强考核、增加质量意识在、遵守规程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2)“机”的因素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故于“器具”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3)“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材料”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为确保“物”的质量,故于“材料”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提高骨料准度、控制水量、提高外加剂准度,加强计量。

4)“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工序流程,应采取遮挡措施,减少日晒雨淋。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应投料顺序准确,投料时间准确改善设备,提高责任心,增强经验。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3.1.3要因分析验证

通过实地考察和检验,利用0-1法和专家法对“素质差,质量意识不强”、“检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10个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要因分析表,得出要因有5个,如“方法操作不当”、“网格布处理不当”,如表3-2。

表3-2 要因分析验证表

3.1.4 制定对策

根据表3-2“素质差,质量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基层润湿不够,清理不干净、“不遵守工艺操作规程”、“面砖材质波动大”五个要因,分析相应现状,如教育不到位,奖罚不明、为进行全面教育、未按知道要求进行等,提出如加强教育,奖罚分明、进行培训教育等目标,制定对策措施,如三级教育,制定奖罚制度及责任状、请专业人员进行技能教育、请专业人员进行技能教育等,如表3-3所示:

表3-3 对策表

3.1.5 实施

(1) 对QC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请保温材料厂现场指导,熟悉操作方法及工艺要求;

(2) 对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3) 购买相关书籍、相关标准及规范,增强专业知识;

(4) 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增强质量意识;

(5) 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

(6) 对技术工人的操作进行现场考评;

(7) 严格验收面砖,使其达到标准;

3.1.6效果评价与总结

第一次PDCA循环结束,工程部QC攻关小组针对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的质量问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共检查40点,其中2点出现大面积隧道衬砌渗漏水,合格率90%;10点出现小面积隧道衬砌渗漏水,合格率80%,总体合格85%。得出结论为:第一次PDCA循环目标实现,但微面积隧道衬砌渗漏水出现频率较高,合格率为80%,总体合格率92.5%;QC小组活动目标未能实现,须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

3.2 PDCA第二次循环

本次循环目标

(1)通过对细节工艺、操作方法的控制,解决操作不够细致导致的质量问题;

(2)解决小面积和微面积隧道衬砌渗漏水的问题。

3.2.1 现状调查

根据部分隧道施工工程施工记录(见下表),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技术措施不到位、工序衔接为控制好和管理存在的漏洞等主要原因的频率和频数。相关调查结果如表3-4。

表3-4 因素统计表

通过表3-4的因素统计表,可以知道技术措施不到位、工序衔接为控制好、管理存在漏洞等的频数为20、10和6等,频率为50%、25%和15%等,编制出图3-3因素排列图如下。

图3-3 因素排列图

3.2.2 原因分析

QC小组在工地项目部召开会议,讨论分析了导致外墙保温抹灰大范围裂缝的原因,进行因果图分析,主要有“人、机、料、法、环”,具体结果如图3-4。

图3-4 因果分析图

3.2.3 分析关键工序情况——统计稳态

(1)质量数据收集

表3-6 抽样隧道施工工程质量数据

(2)计算差值 计算极差:

计算组距:

68183251min max

=-=-=

X X

R

式中K —组距,按表选用

107

68≈==

K R h 确定分组区的界限: 区间值:第一区间下界限为

第二区间上界限为 1782

10

183=- 绘制频数分布统计表,见表3-7所示:

1882

10

183=+

表3-7 频数分布统计表图

3.2.4 绘制直方图

根据频数分布统计表绘制出直方图,如下图3-7所示。

图3-7 隧道施工工程控制直方图

3.2.5 隧道施工控制控制直方图分析

直方图能够比较形象、直观地反映 隧道施工工程质量的分布状况,根据当生产条件正常时,直方图应试是中间高,两侧低,左右接近对称的正常型形,图3-7中的隧道施工工程控制直方图说明在检验频数分布中对抽样检查的数据表明,在生产过程中,隧道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保持着可控范围,没有出现异常分布状态。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继续保持对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使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可控状态到施工的竣工阶段。

3.2.6 计算平均值x 和平均极差R

55.2==X CL

33.4)25.4419.0(55.22=?+=+=R A X UCL 77.0)25.4419.0(55.22=?-=-=R A X LCL

2

46 10

8

12

频数

~1880

~1980~2080~2180

~2380~2480~2580

3.2.7 分析关键质量控制因素

(1)计算比较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

据表可计算得:

X =2.55

M=(4.33+0.77)/2=2.55

X ≠M,因此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

(2)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pk 。

ε=︱M-X ︱=︱1-2.55︱=1.55

T=T u -T L =1.1-0.9=0.2

S= 2i )X -(X 1))-(1/(n ∑? (1-1)

∑(X i -X )2=0.5424

由此可得:S= 169059.0)1100/(1?-=0.041324

C pk =(T-2ε)/6S=(0.2-2×0.007)/6×0.04132=0.7501≈0.65

即,工序能力指数为C pk =0.65

C p =T/6S=0.8/6×0.041324=0.60663

P=Ф〔-3×(1+K)×C p 〕+Ф〔-3×(1-K)×C p 〕 (1-2)

K=ε/T/2=0.27

因此,P=Ф〔-3×(1+0.07)×0.80663〕+Ф〔-3×(1-0.07)×0.80663〕 =Ф(-2.5)+ Ф(-2.25) =2-Ф(2.5)-Ф(2.25)

25

.420

85===∑组别

R R 55.220

51

==

=

∑组别

x X

查表, P=2-0.99379-0.98778=0.01843

≈3.85%

即工序不合格品率P为3.85%。

3.2.8 改进后的工序能力分析

实施上述措施一段时间后,为了验证其是否有效,随机抽检产品,取得140个数据,如表3-8所示。根据表3-8的数据再算工序能力指数、工序不合格品率。从而评价采取措施以后的工序质量状态

本工程在搜集过程中,采用3~4层140个不同阶段的实测数据,将数据分组成20组,每组为7个排列,这样可以更好的绘制出控制图,如表3-8所示。

表3-8 数据统计表

以上4D ,2A 的系数是根据相关系数表所得,可参考表3-9控制系数选用表。

表3-9 控制系数选用表

(1) 计算比较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 根据表4.4可计算得: X =20046

M=(0.96+1.08)/2=2.02

X ≠M,因此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

(2).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 pk 。

ε=︱M-X ︱=︱2-1.0046︱=0.8644,T=T u -T L =1.1-0.9=0.2

S=2i )X -(X 1))-(1/(n ∑? ∑(X i -X )2=0.451884

由此可得:S=071884.0)1100/(1?-=0.026946

C pk =(T-2ε)/6S=(0.2-2×0.0046)/6×0.02694=1.1801≈2.18

即,改进后的工序能力指数为C pk=1.68

C p=T/6S=0.2/6×0.026946=1.23704

P=Ф〔-3×(1+K)×C p〕+Ф〔-3×(1-K)* C p〕

K=ε/T/2=0.146

因此,P=Ф〔-3×(1+0.046)× 1.23704〕+Ф〔-3×(1-0.046)×1.23704〕

=Ф(-3.88)+ Ф(-3.54)=2-Ф(3.88)-Ф(3.54)

查表, P=3-0.99995-0.9998=0.00025≈2.3%,

即改进后的P为2.3%。

根据标准可以做出判断,隧道施工质量是处于稳定可控状态下,超过下限和上限的点平均值没有一个,同时也没有超过上、下限极差。可以看出,隧道施工质量基本属于稳定。符合工程队隧道施工质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应该继续保持对地面平整度方面的控制,做到在可控范围内完成隧道施工工程的实质任务。

3.2.9 绘制控制图

根据平均值、极差值的计算绘制出对X,R的控制图,见图3-8,3-9所示。

3.2.10 制定对策

对策表如表3-10所示。

表3-10 对策表

3.2.11 效果检查

(1)对QC小组成员组织再学习、再研究,须在施工中加强监督指导,认清质量形式;(2)加强技术交底。对施工工艺流程图中各项技术措施的方法、原理、作用进行讲解、分析、说明,使每个操作人员明确各项措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实行质量否决制,做到施工全程有检查监督,确保工序质量。

(3)加强操作监督,确保工序衔接。召集班组全体操作人员强调各项工序操作的要点,以及操作者间的技术配合,各工序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建监督,确保工序衔接适时可靠。

(4)加强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班子,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和中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加强质量教育。

3.2.12 成果总结

第二次PDCA循环结束,工程部QC攻关小组对隧道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检查,共60点,其中1点出现大面积漏水,合格率为98%。4点出现大面积漏水,合格率93.3%,总体合格率90%。隧道施工质量问题总体合格率为98.9%,第二次PDCA循环目标实现。

4.综合效果评价

4.1社会效益

通过QC小组活动,基本解决了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漏水问题,确保了一次交验合格率;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4.2经济效益

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漏水问题的基本解决,降低了返工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如返工率降低,工程进度加快,外用脚手架的及时拆除),节约工程总成本达到0.6%。

4.3企业效益

通过QC小组活动,对基层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培训,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拓宽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QC小组活动,解决了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漏水这一质量问题,全面提高了公司承建工程的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质量, 第一次PDCA大面积漏水合格率90%、总体合格率为85%上升到大面积漏水合格率为95%、微缝合格率90%、总体合格率为92.5%。

第二次PDCA应用后隧道防水层合格率99.7%以上,确保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工程成本降低1.0%。

5.体会及打算

通过QC小组活动,隧道的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漏水问题已基本解决,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树立了我们通过发挥集体智慧解决施工质量难题的信心。

让我们意识到解决一个点、一个面的质量问题并不复杂,但是想全面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就需要全体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QC小组成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各层管理人员是“铁打的营盘”,劳务工人确是“流水的兵”,对每一批劳务工人进行质量培训教育,是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

适时的开展QC小组活动,增加全体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 马国丰,尤建新,杜学美.项目进度的制约因素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吴之明,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王瑞良.建设项目进度控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6]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袁义才.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8]顾平.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9]卢向难.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张长友.建筑装饰施工与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1]张公旭.新编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12]李金海.项目质量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0

[12]任云峰.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1):225-226

[14]周靖.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研究生论文.2008

[15]邓德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16]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7]周朝琦、侯龙文.质量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8]杜训、陆惠民.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青岛市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范永颂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PLAN(计划)、D0(执行卜CHECK(检查卜ACTION(总结处理)四个英语单词的编写,又称“戴明循环管理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个设想,根据这个设想提出计划、确定目标,然后按计划目标和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PDCA 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 循环转动过程(计划T执行T检查T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的。 1 在目标管理的P 阶段 护理部应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这一过程包括制订质控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等。在制订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周密详尽地了解本医院的现状,通过ABC 等管理方法绘制出巴雷特图,从中找出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因果分析图等管理方法找出造成这些关键因素的原因。经过上述步骤,制订的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制订计划时,应注意且必须做到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使总目标变成每个护理单元乃至每个护理人员的具体计划。同时所有的计划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进度要求和具体的完成期限。 2 在目标管理的D 阶段 应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认真执行所制订的计划。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具体性, D 阶段要特别注意两点:(1)通过对护士长的委任权限,让她们明确自己在实现目标管理中应负的责任,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2)护理部要加强与下属科室的意见交流并进行指导。下属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在系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各自实施计划的“系统对策表”,即列出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其目的在于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3 在目标管理的C 阶段 应当定期组织对护理质控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确保护理工作质量控制规范化,使整个护理质量指标稳定在目标允许的范围之中。 实际上,C阶段大量的工作是评价。这是检查护理质控过程的基础。从目标上看应着重检查、评价护理质量控制的各项指标是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目标管理实施中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的程度如何,并根据偏差情况作出如何进一步执行原订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以保证最终能全面达标(这里纠偏的过程实际上又含有一个PDCA 循环管理)。一般来说,检查得越早越细,则发现问题越快,丢失的管理周期就越少,所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 4 在目标管理的A 阶段 包含两个步骤:(1)巩固措施,制订标准。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之后,对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巩固。(2)一次PDCA 循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此时应将遗留 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 循环,即在下一个PDCA 循环的P 阶段,要把上一个PDCA 循环的遗留问题考虑进去。具体来说, A 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1)各科室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我评定;(2)护理部对各科室评定工作的指导;(3)医院质控小组的综合评议;(4)归纳与总结。 A 阶段是PDCA 循环管理方法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只有经过这一阶段,把执行计划中成功的经

5S PDCA循环法

工具名PDCA循环法 页码3-1 在进行5S推动时可使用管理循环,即PDCA法,PDCA是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这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一种企业经常用到的管理模式,当PDCA四个环节都循环过以后即称为经过一个管理控制过程,在实施PDCA 循环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计划(Plan)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先要明确实施该项管理活动出于怎样的目的,是否必要实施,然后分析该管理活动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尽可能用简单具体的数字来把握。在这种状态下存在什么问题,把问题明确提出。在此阶段可以利用控制图、直方图来进行分析。 2.设定目标 根据对现状情况的分析,设定实施该项管理活动的目标。当很难设定时,可考虑“减半法”或“增半法”,即当该管理项目为减少负面作用的事项时,则将降低50%为目标;当该项管理项目为正面作用时,则将提高50%为目标。 3.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明确推进方法,根据前面的分析工作,利用散布图和帕累托图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确保达成设定目标,必须明确推进管理的组织及执行的方法。为了使下属全面参与和理解,在把握现状时,要找出典型事例。

4.制定措施计划 制定措施计划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 (2)达到什么目标(What)? (3)在何处执行(Where)? 工具名PDCA循环法 页码3-2 (4)由谁负责完成(Who)? (5)什么时间完成(When)? (6)如何完成(How)? 若该项管理活动需要投资,还必须预算投入的费用,并评价该投资后,所能获得的效益。评价所获得的效益,应该尽可能客观。 二、实施(Do) 实施步骤如下: (1)对该项管理活动的相关人员实施培训,尤其是与生产一线有关的人员及班、组长。培训内容就是整个计划及在计划过程中做成的典型事例的培训资料内容。 (2)按计划中的组织将管理活动分担,有时按制定的管理项目分担,有时按管理执行区域分担。 (3)全员参与改善提案。广泛征集企业员工对提案的看法、意见及改善措施;如果改善意见确实正确可行,则应该及时修改提案。 (4)改善提案提出后,经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讨论、认

pdca循环管理心得体会

pdca循环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PDCA循环管理学习心得 学习并运用好PDCA循环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工作的推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指标, 当然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是 相辅相成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如何能更好的把两者结 合在一起,不至于顾此失彼,只有建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 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才能提高项目经营与管理的灵活性,增强竞争力。 一、明确目标和工程计划的制定 首先我们知道目标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集体活 动预期达到的成果,目标管理是项目团队成员亲自参加工作 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实现目标的行为。工程项 目管理的根本方法是目标管理,而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目标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环境控制、安全控 制等等。所以合理地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生产要素并优化配臵 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项目管理还应该强调持续 改进,确保PDCA循环的有效运行,使体系运行中的“缺陷”不仅能得到及时纠正,而且能防止再发生,实现高效率。为 此我们以质量控制为例。 1、增强质量意识,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对于质量的控制我们不但要从意识上提高对质量的重 视,而且还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来增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 更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跟培养,从根本意识形态上改变他们对质量意识的认识。这是质量控制的根本。 首先,应选派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熟 悉本职工作,有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担当技术组 成员的领导。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年轻的人才。真正做到质量 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充分发挥管理跟协调的作用。使得这 个体系无论是从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还是施工技术手段这 个外在因素而言,还是在施工人员对质量意识的认知程度上 所存在内在因素而言,都最终要达到内因主导外因,外因完 善内因这个原则,更好的达到工程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其次,要注重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只有根据具体和实 际的情况举行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使从事专业的人员能及 时的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质量标准,以便在施工和验收时 能依据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不仅仅是要在形式上设 臵一个机构,而是要根据本项 目的人员结构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制度 和措施。可以把整个项目作为一个总的组织结构,然后就构 成总组织结构的每个必要的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小的质量管

PDCA工作法

PDCA工作法 “P”是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 一个人在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保障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机会?彰显的名声?新鲜的感觉?长期经营的一份事业还是积累财富准备日后创业? 当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时,你就要为这个目标定下时间表,告诉自己一年之后应该做得怎样?两年以后做得怎样?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把目标进一步划小,把时间分得更精确。这样可以让你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虚度时光,到头来一事无成。 “D”是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 这一步对于社会新鲜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却是处于事业、职业徘徊期的人最难迈出的一步。有无数人每天会产生无数的想法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停地对自己说,要是我在他那个位置上也会怎么怎么样。 只有规划,没有行动是永远达不到彼岸的。不惧风险、排除风险、立即行动才能使你拥有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 “C”是CHECK 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

每个有志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在工作的一个阶段过后,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所做到的和自己的理想还有多远。如果以其他人做参照的话,也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别人,拿现状和理想做个比较,虽然这好像攀比,会有嫉妒、痛苦,也会有得意、自足,但这是走向进步不可缺少的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嘛。 “A”就是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 当反省之后,你会得出一些结论。结论可能让你满意,可能让你失望,但生活一直在继续,你不能总期望着志得意满。机会仍然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之要把你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带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 每个人都会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它不是100米冲刺,也不像撑杆跳那样一飞冲天。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人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有足够的坚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升,就一定能够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理想职业、幸福生活。所以说,生命不息,“PDCA”不止。

PDCA循环法的作用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目录 基本简介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分析说明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①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②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③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④A(Act)——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 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

PDCA循环工作法学习心得

P D C A循环工作法学习心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PDCA循环工作法学习心得 PDCA循环工作法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的管理方法,也是后来在公司工作时老总多次提到的工作方法。该管理方法是管理的精髓,但是,运用得当,运用得彻底,却是很多管理者难以做到的。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P阶段: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的管理者知道该做某事,但是没有选择最佳方案,没有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干工作马马虎虎,随心大意,想到哪干到哪,干到哪想到哪,很多时候净干些没头没脑的事。这是一种没有做好计划的典型,却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常发生。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 1.应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决策是否合理正确,影响巨大,起着决定性作用。 2.提出多种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选择最佳方案,看似浪费,实际已经胜利一半。 3.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特别是要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由谁去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如何完成,具体的步骤如何分解。 二、D阶段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执行者畏难情绪严重,有的嫌人手少,有的嫌时间紧,有的嫌有难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执行任务,很难把工作做好。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按照计划,想方设法,克服万难,严格执行。如遇到重大情况或困难,要及时汇报难点和自己的建议,完成后及时汇报工作结果。 三、C阶段 检查这一关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管理者往往对这一点比较模糊。有时布置了任务,就不再过问,这样很容易造成对下属的纵容。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对一些重点工作,要时刻检查,时刻关注,直至完成。 四、A阶段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对做的好的工作,一带而过;对做的不好的工作,对责任人教训一顿或者处罚一下就完事了。这样的作法恰恰忽略的是:对好的经验没有进行总结,对沉痛的教训没有汲取。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 1.对工作完成很好的,予以表扬,总结经验,并把具有普遍性的作法或措施适当推广。 2.对工作完成不好的,予以教育或处罚,汲取教训,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PDCA循环工作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只要认真运用,足以解决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PDCA循环管理模式

PDCA循环管理模式 【P(计划)】: GB/T 19001:工作计划、策划(职责目标人、机、料、法、环、测 5W1H);GB/T 28001:包括三个方面的策划(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和方案制订)【D(执行)】: --明确职责(部门/岗位的质量、安保职责) --资源保证(能力、意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GB/T 28001:安全员,消防、安全监控、防盗、防雷设施等) --编写文件(强调两标融贯) --信息交流和沟通(对内、对外) --执行:符合性痕迹管理 GB/T 28001:运行控制(重点消防安全、防盗抢(财产和资金)、交通安全、信息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文件的演练和执行) 【C(检查)、A(纠正)】:检查和持续改进 --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 --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 --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对不合格(品)的整改,(GB/T 28001)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小结: PDCA: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成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DCA的含义如下: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纠正,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因此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特点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PDCA循环,也称为PDCA,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制定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过程。该过程根据PDCA循环以循环方式运行。(1) p(计划)-计划。包括确定政策和目标以及制定活动计划; (2)d(do)-执行。实施是实现计划内容的具体操作。(3) c(检查)-检查。总结计划实施的结果就是要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确认效果并找出问题;(4) a(行动)-行动。处理、批准或拒绝检查结果。成功的经验必须被接受 固定的,或标准化的或标准化的,以适当的推广;应该总结失败的教训,以避免再次发生。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 32经典管理理论1,彼得原理 管理科学家彼得在1969年出版了《彼得原理》一书。他建议说,当人们在某个岗位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他们往往会被提升到更高的职位,直到他们不称职为止。这样,组织中的所有职位都可能被不称职的人占据。然而,在新岗位上,被提拔的人经常使用他们在低级别岗位上使用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显然,这不适用于更高层次。结果,整个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降低,组织的效率不高。此外,组织中的任何人迟早都会有同样的经历。 每个组织按不同的职位、级别或级别排列。 他们每个人都属于某个层次。彼得的原则是美国学者劳伦斯66;在

研究了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后,彼得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员工总是倾向于被提升到他们不胜任的职位。彼得的原则有时被称为攀登原则。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被提升为大学校长的教授是不称职的。一名优秀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却一事无成。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一旦相当数量的人员被推到无能的程度,就会导致组织的臃肿和低效,导致发展的平庸和停滞。 因此,这需要改变企业员工的晋升机制,他们决定仅仅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晋升。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做得很好就推断他有资格获得更高的职位。把一个员工提升到一个他或她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不仅是对自己的奖励,也是对企业的损失。 2.马修效应 新约全书66;《马太福音》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在他的三个仆人出发远行之前给了他们每人一磅银子,并命令他们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看我。当国王回来时,第一个 一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10锭。”因此,国王奖励他10座城市。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五锭。所以国王奖励他五座城市。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我被包在手帕里,因为我害怕失去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第三个仆人给第一个仆人一锭银子,说:”凡少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带走。”如果有太多,我们应该给他,并要求他尽可能多做。这就是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质量管理方法之PDCA循环管理

质量管理方法之PDCA循环管理 摘要: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的四个阶段 ?P (计划 PLAN)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PDCA循环的作用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循环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如:ISO质量管理体系,QC七大工具等等. ?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的特点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具有如下特点: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 ?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 PDCA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 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纳的

PDCA质量管理循环体系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图1所示)、8个步骤(如图2所示):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的特点 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在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 P ” 是计划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做、该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时间完成、谁来干、用什么方法干。 我首先分析了班的现状,觉得广播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同学们没有主动排齐队伍,于是决定将队列整齐作为整改重点,由体委走到队伍中纠正。 “ D ”是实施阶段,实施就是执行计划,完成任务。 在实施前,我事先利用午读说明要求和做法。在集队过程放手让班干操作,自己在旁参观察执行情况,将重要的细节记下。 “ C ”是检查阶段,检查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执行。

PDCA循环工作法学习心得.doc

PDCA循环工作法学习心得 PDCA循环工作法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的管理方法,也是后来在公司工作时老总多次提到的工作方法。该管理方法是管理的精髓,但是,运用得当,运用得彻底,却是很多管理者难以做到的。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P阶段: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的管理者知道该做某事,但是没有选择最佳方案,没有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干工作马马虎虎,随心大意,想到哪干到哪,干到哪想到哪,很多时候净干些没头没脑的事。这是一种没有做好计划的典型,却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常发生。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 1.应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决策是否合理正确,影响巨大,起着决定性作用。 2.提出多种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选择最佳方案,看似浪费,实际已经胜利一半。 3.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特别是要明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由谁去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如何完成,具体的步骤如何分解。 二、D阶段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执行者畏难情绪严重,有的嫌人手少,有的嫌时间紧,有的嫌有难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执行任务,很难把工作做好。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按照计划,想方设法,克服万难,严格执行。如遇到重大情况或困难,要及时汇报难点和

自己的建议,完成后及时汇报工作结果。 三、C阶段 检查这一关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管理者往往对这一点比较模糊。有时布置了任务,就不再过问,这样很容易造成对下属的纵容。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对一些重点工作,要时刻检查,时刻关注,直至完成。 四、A阶段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对做的好的工作,一带而过;对做的不好的工作,对责任人教训一顿或者处罚一下就完事了。这样的作法恰恰忽略的是:对好的经验没有进行总结,对沉痛的教训没有汲取。 一般工作应做如下安排: 1.对工作完成很好的,予以表扬,总结经验,并把具有普遍性的作法或措施适当推广。 2.对工作完成不好的,予以教育或处罚,汲取教训,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PDCA循环工作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只要认真运用,足以解决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PDCA循环知识基本讲解

Pdca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概念,戴明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lan-Do-Study-Act)。戴明循环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戴明循环有时也被为称戴明轮(Deming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ImprovementSpiral)。戴明循环与生产管理中的“改善”、“即时生产”紧密相关。 PDCA循环的特点有三个: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所示。 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PDCA循环管理思路 贯标中的应用:GB/T19001、GB/T28001标准的管理思路 【P(策划)】: GB/T19001:工作计划、策划(职责目标人、机、料、法、环、测5W1H);GB/T28001:包括三个方面的策划(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和方案制订) 【D(执行)】: 明确职责(部门/岗位的质量、安保职责) 资源保证(能力、意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GB/T28001:安全员,消防、安全监控、防盗、防雷设施等) 编写文件(强调两标融贯) 信息交流和沟通(对内、对外) 执行:符合性痕迹管理 GB/T28001:运行控制(重点消防安全、防盗抢(财产和资金)、交通安全、信息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文件的演练和执行) 【C(检查)、A(调整)】:检查和持续改进 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 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 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PDCA管理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DCA管理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计划PLAN)】: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D(执行DO))】:实施行动计划 按照制定的计划要求去做,以实现质量改进的目标。 【C(检查CHECK)】:评估结果。 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改进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 【A(纠正和处理ACTION)】: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程序、制度(失败的教训也可纳入相应的标准、程序、制度),巩固成绩,克服缺点。 八个步骤: 第一步,找出问题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服务)质量问题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用数据说明,并确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编注: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分析问题的条件。 第二步,分析原因 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将这些因素都罗列出来。 请注意:

①要逐个问题、逐个因素详加分析。 ②切忌主观、笼统、粗枝大叶。 编注:找准问题后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第三步,确定主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请注意: ①影响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有操作者(人)、机器设备(机)、原材料(料)、 工艺方法或加工方法(法)、环境条件(环)以及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检)等。即使是管理问题,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方法、使用的管理工具、人际关系等等。 ②每项大的影响因素中又包含许多小的影响因素。例如从操作者来说.既有不同操作者的区别,又有 同一操作者因心理状况、身体状况变化引起的不同原因,还有诸如质量意识.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③在这些因素中,要全力找创影响质量的主要的、直接的因素,以便从主要因素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④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 ⑤切忌什么因素都去管,结果管不了而导致改进的失败。 编注: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第四步,制定措施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请注意: ①施和活动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模糊。

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法 一、定义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思路(程序),其中: P(Plan)——计划: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D(Do)——执行:按对策措施的要求予以实施。 C(Cheak)——检查:检查对策措施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A(Action)——处置: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对未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二、目的 明确工作思路,决定工作程序,确保工作形成闭环。 三、特点(见图1-1) 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由于多数问题都是由许多的小问题所组成的,一般不可能通过一次“PDCA”循环就完全解决,必须进行不断地循环。而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循环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此通过不断地循环,就能一步一步地达到较高的水平。 2、大环套小环。 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可形成本身的小“PDCA”循环。 不好意思,图形复制不下来,无法让大家观看了! 四、举例 比如某公司解决基板直通率低的问题,根据“PDCA”循环的方法,其工作思路及工作过程如下:

P阶段: 1、通过分析以往的数据,找出影响基葩直通率的关键原因是焊接不良。 2、分析造成焊接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1)作业指导书对焊接操作要点规定不明确。 2)焊枪温度达不到要求。 3)工作培训不足,操作不熟练。 3、在这三项原因中,通过分析论证,作业指导书对焊接操作要点规定不明确是影响直通率的关键因素。 4、针对“作业指导书对焊接操作要点规定不明确”这一关键因素制定对策: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明确规定焊接时间、温度等操作要点。 D阶段: 按制定的对策修订作业指导书,并对相关的每一位员工进行宣贯。 C阶段: 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修订后的作业指导书的宣贯情况进行检查。统计采取措施拍直通率的改进情况,与改进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直通率有显著改善,且焊接不良已不再是影响直通率的主要因素。 A阶段: 将修订后的作业指导书纳入管理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办法,以巩固所取得的成效。同时,由于焊接不良虽然已不再是影响直通率的主要因素,但其仍然存在,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按“PDCA”循环的程序进行改进。

PDCA循环管理学习心得

学习并运用好PDCA循环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工作的推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指标,当然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如何能更好的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不至于顾此失彼,只有建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才能提高项目经营与管理的灵活性,增强竞争力。 一、明确目标和工程计划的制定 首先我们知道目标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集体活动预期达到的成果,目标管理是项目团队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实现目标的行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方法是目标管理,而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目标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环境控制、安全控制等等。所以合理地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生产要素并优化配置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项目管理还应该强调持续改进,确保PDCA循环的有效运行,使体系运行中的“缺陷”不

仅能得到及时纠正,而且能防止再发生,实现高效率。为此我们以质量控制为例。 1、增强质量意识,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对于质量的控制我们不但要从意识上提高对质量的重视,而且还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来增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更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跟培养,从根本意识形态上改变他们对质量意识的认识。这是质量控制的根本。 首先,应选派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熟悉本职工作,有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担当技术组成员的领导。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年轻的人才。真正做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充分发挥管理跟协调的作用。使得这个体系无论是从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还是施工技术手段这个外在因素而言,还是在施工人员对质量意识的认知程度上所存在内在因素而言,都最终要达到内因主导外因,外因完善内因这个原则,更好的达到工程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其次,要注重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只有根据具体和实际的情况举行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使从事专业的人员能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质量标准,以便在施工和验收时能依据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PDCA循环)

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此方法系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总结出来的,所以也称戴明循环。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样四个阶段的顺序未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的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 一、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步:搜集资料。 就是对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技师、全面、准确地搜集有关数据资料。 第二步:找出问题。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把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都摆出来,加以研究,找出薄弱环节。 第三步:找出主要问题。 在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是有主次之分的。只有抓住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解剖分析,才会更加有利于改进质量。 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措施(计划)。 制定措施要重点明确以下六个问题: 1、要达到的目的; 2、制定哪些措施; 3、措施有哪个部门来执行或在什么地方执行; 4、由谁来执行措施; 5、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

6、怎样执行。 以上四个步骤是“P”阶段,即计划阶段的内容。 第五步:执行措施。 措施制定后,就要按既定措施下达任务,并按措施要求去执行。这是“D”阶段,即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六步:检查效果。 计划措施下发并认真执行后,还要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进行比较,找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这是“C”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七步:巩固措施,形成制度。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之后,对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巩固,形成制度。 第八步: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阶段。 以上是PDCA循环工作方法的具体化,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关系。 二、PDCA循环的几个特点。 第一、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计划不去实施,等于没有计划。计划有了,也按计划做了,但不检查,也就不知道做得怎么样。,计划、实施、检查都有了,不去处理更不行,这样工作水平无法巩固提高。因此,四个阶段完成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第二、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提高的运动过程。

PDCA循环工作法

PDCA循环工作法 (1)PDCA循环工作法基本内容: PDCA循环工作法是美国统计学家,管理学家戴明根据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管理工作运转程序。其中P指PLAN,计划之意;D指DO,实施之意;C指CHECK,检查之意;A指ACTION,总结之意。 PDCA循环工作法的四个阶段包括八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找出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第三步:找出各种原因中的最关键因素; 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计划和措施,提出质量改进的活动计划; 第五步:执行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 第六步:根据计划的要求,检查执行的情况; 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效果好的纳入各项标准(技术标准或管理工作标准); 第八步:提出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予以解决(2)PDCA循环工作法基本特点: 第一.PDCA循环四个阶段缺一不可,先后次序不可颠倒,并紧密衔接,连成一体。 第二.周而复始,循环不停。管理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运转的。因此,PDCA循环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车轮。连续不停地运转。

第三.大环套小环地组成。PDCA循环由许多大大小小地循环组成的,上一级的PDCA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PDCA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化,各个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第四.爬楼梯式的提高。PDCA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转,每一次都不是原水平上的循环,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些问题,管理质量就提高一个层次,就像爬楼梯一样不断上升。第五.标准化地运转。PDCA循环必须围绕标准转动,及时总结经验,肯定成就,修正错误,以便在下一次循环中扬长避短。同时在循环的过程中,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上升为新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循环正确、健康地运转。

PDCA循环工作法

PDCA循环工作法 2008-09-22 14:30:08| 分类:管理与营销阅读168 评论1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文词条名:PDCA循环工作方法 英文词条名: PDCA循环是指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如图31-30所示。它是一种科学管理程序和方法,其工作步骤如下: 1.计划(PLAN) 这个阶段包含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首先,要分析企业范围内的质量通病,也就是工程质量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次,是针对工程中的一些技术复杂、难度大的项目,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等项目,要依据大量的数据和情报资料,让数据说话,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反映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这一步也要依据大量的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并召开有关人员和有关间题的分析会议,最后,绘制成因果分析图。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可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图表;二是当数据不容易取得或者受时间限制来不及取得时,可根据有关问题分析会的意见来确定。 第四步,制订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在进行这一步时,要反复考虑并明确回答以下“5W1H”问题:①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为什么要这样改进?即要回答采取措施的原因。(WHY)②改进后能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WHAT)③改进措施在何处(哪道工序、哪个环节、哪个过程)执行?(WHERE)④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WHEN)⑤由谁负责执行?(WHO)⑥用什么方法完成?用哪种方法比较好?(HOW) 2.实施(DO) 这个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第五步。 第五步,组织对质量计划或措施的执行。 怎样组织计划措施的执行呢?首先,要做好计划的交底和落实。落实包括组织落实、技术落实和物资材料落实。有关人员还要经过训练、实习并经考核合格再执行。其次,计划的执行,要依靠质量管理体系。 3.检查(CHECK) 检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即第六步。 第六步,检查采取措施的效果。 也就是检查作业是否按计划要求去作的:哪些作对了?哪些还没有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 4.处理(ACTION) 处理阶段包含两个步骤。 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 也就是经过上一步检查后,把确有效果的措施在实施中取得的好经验,通过修订相应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作业标准和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加以总结,把成绩巩固下来。 第八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检查,把效果还不显著或还不符合要求的那些措施,作为遗留问题,反映到下一循环中。

PDCA计划循环法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PDCA计划循环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4950 PDCA计划循环法 PDCA planning cycle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PDCA是英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处理)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有个设想,根据设想提出一个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一步一步地提高水平,把工作越做越好。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一般规律。 PDCA计划循环法,是美国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来的,称为“戴明循环管理法”。五十年代初传入日本,七十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开始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已推广运用到全面计划管理,它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内容之一。 (一)PDCA计划循环法的基本内容。POCA计划循环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的循环系统。其内容分述如下;

1.PDCA四个阶段的工作循环。 第一阶段是制订计划(P),包括确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等内容; 第二阶段是执行(D),主要是组织力量去执行计划,保证计划的实施; 第三阶段是检查(C),主要是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 第四阶段是总结处理(A),主要是 上述四个阶段的工作循环见图3-13。 2.PDCA八个工作步骤。 (1)提出工作设想,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和预测,确定方针和目标。 (2)按规定的方针目标,进行试算平衡,提出各种决策方案,从中选择一个最理想的方案。 (3)按照决策方案,编制具体的活动计划下达执行。 以上三个工作步骤是第一阶段计划(P)的具体化。 (4)根据规定的计划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并按照规定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等标准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