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心理学划分:

(一)时间:

哲学心理学(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灵魂、心灵为研究对象

科学心理学(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意识、潜意识、行为和心理(二)地域

西方心理学:英国、法国、德国、古希腊、罗马等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中国心理学:古代、近代

苏俄心理学史:苏联与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苏联时期以及现在的俄罗斯

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

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的科学(历史写作本身、历史编写体系的特征、历史编写中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些典型哲学问题。

1、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

伟人说强调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伟人凭借其天才和人格力量而把他们的意志加诸历史。

时代精神说(波林):时代精神的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的条件阻止或促进科学的发展。2、现在主义和历史主义

现在主义:根据现在的知识观、价值观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主义:将历史事件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根据当时的知识观、价值观来理解历史事件

3、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内在历史观:心理科学内部发生的事情,注重理论和方法演变的细节描述,关注学科内部的思想发展历史。

外在历史观:强调考察影响心理学发展的外部动因,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其他学科等外部条件入手,分析心理学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冯特心理学

1、理论体系:以实验法为支撑,着重研究人类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及其组合规律。也叫构造心理学、内容心理学。包括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

2、内容:

(1)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自然科学(间接经验)

经验分为经验的主体(感觉、情感、意志等主体直接经验到的)和经验的客体(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

(2)心身关系理论——身心平行论

人的心理与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二者具有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3)研究方法:A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反应,这样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欲控制性。(改造了传统的内省法,增强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B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适合于“精神科学”鸭江,适合于探讨历史过程中,特别是在语言、神话和风俗中所表现的出来的心理创造活动的内部过程。(弥补了实验内省法在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不足,有助于探讨人类心理发展的全面规律)(4)心理学的任务——研究新型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律。

A 心理元素有哪些——意识经验的分析

人类的各种意识状态都是以复合的形式出现的,人类复杂的意识内容可以被分解为最基本的单位,即心理元素。心理元素构成了意识过程,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与感情。

感觉:呈现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

感情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是感觉的主观补充,是感觉的伴随物。有强度、性质。

★感情三度说

存在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

每一个维度代表了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方向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

每一种具体的感情体验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

评价:将人类的感情视为既是心理上的主观体验,又是伴随有某种身体的反应,在当时具有

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情绪的生理基础的研究。

B 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意识经验的复合

一方面,人类的意识经验可以被分解为心理元素,另一方面,心理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结合成各种心理复合体。

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

联想——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方式,通过联想的范式组合成心理复合体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不受意志影响。有四种基本形式:

a 融合:不同的心理元素融为一体。

b 同化:人们常常用等同性的观点来对待新的经验,人们总是习惯于为一个新的经验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匹配物。

c 复合: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感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d 相继性联想:记忆的联想,再认、回忆

统觉——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受意志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合的功能。

强调统觉的主动性与统合性,认为心理元素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形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新的心理复合体。体现了整体性思想。

C 心理复合体形成的规律——

创造性综合原则: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了心理复合体,心理复合体就具有了新的性质。新的性质并不是原有心理元素的简单相加。(约翰-穆勒)更强调统觉的作用。

心理关系原则:指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也就是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过与其他的心理内容所处的关系而获得意义。(重视整体的观点)心理对比原则:指心理内容中一些相互对立的内容由于对立而加强。

3 评价——A 历史贡献:①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③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B 历史局限:

①理论体系庞杂混乱,受到宗教的影响,还受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矛盾重重。

②具有唯心主义倾向:以经验取代了客观现实,混淆了经验与客观现实的区别

③没有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

④具有元素主义倾向

第三章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

1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一)构造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A 经验主义:17-19世纪英国哲学,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占主导地位。

经验主义主张摆脱宗教神学的玄思,将经验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知识置于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人的经验和观念有其他来源,强调人类所有的只是观念都来源于感觉印象。——铁钦纳把心理学研究对象:意识,分析为元素,指出人的意识和心理现象有元素构成。

B 联想主义:心理事件是由联想规律(相似律、对比律、接近律)控制的,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决定的。

C 实证主义: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主张关于世界的正确知识必须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基础,那些超越客观事实的宗教和哲学思辨性的概念是无效的。

马赫——要素(感觉)第一性,物质、自我都是要素的复合

阿芬那留斯——纯粹概念(既可以是物理的东西,也可以是心理的东西)

——把感觉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起点;用阿芬那留斯的独立、从属经验代替冯特的直接、间接经验

(二)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

心理学不属于应用科学,而是一门纯科学。

A研究对象:人的经验(独立经验和依存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B 任务:①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把意识经验分为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意象、感情。

感觉有物理对象引起的,是组成知觉的元素;

意象是一种近似于感觉的心理过程,观念的特有元素;

感情是情绪的元素,不同感情的结合形成不同的情绪。

——对意识元素的性质作了界定:意识的元素有5种

性质:将感觉和意象等其他心理元素区别开来的特征;

强度:心理元素的强弱程度;

持久性:感觉和意象等心理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

清晰性:意识过程中对象和背景的区别程度,也指注意在意识经验中的地位。

广延性

②怎么样——即寻求元素如何结合的规律

静态的元素:堆积木一样的叠加;

动态的元素:要了解元素结合的定律。认为类似律、因果律、接近律等都可以归到接近律。(联想)

③为什么——身心关系问题(把元素与它们的生理或身体条件联系)

身心平行论:心理和生理事件同时发生,但彼此并不互为因果。

可以脱离生理过程来研究心理过程,但是完整的心理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关。

C 方法:系统内省法(与冯特实验内省法的区别)

a 观察者经过良好的训练,保证内省的精确性

b 内省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意识状态的描述要客观公正

c 把内省分为两个部分:注意(集中)、记录(精确性)

D 具体研究:(一)注意——注意归于感觉,注意是感觉清晰性的一种表现,新异刺激引起

分类:被动注意&主动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注意的第一阶段——初级注意:强烈的、新异的刺激引起,由刺激的特性所决定,不由

自主的、不受控制的。

注意的第二阶段——次级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维持注意过程。

第三阶段——如果注意的主体对注意对象产生了兴趣,这是注意就不需要意志的控制,恢复到初级注意上。

(二)联想:

a 将所有的联想律都归结于接近律;

b 排除情感在联想中的作用,情感过程在联想中发挥作用,需感觉和意象的参与;

c 以联想解释意义的形成

(三)情绪和情感:情感、情绪、思想情感

情绪由情感组成,思想情感处于最高水平,其内容比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E 评价——(一)主要贡献

①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

②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

③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

用严格控制的内省法讲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引入了心理学。

(二)缺陷

①研究过于狭隘并带有哲学思辨的痕迹,过分限制心理学研究领域

②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

③反对应用心理学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和冯特心理的关系

相同: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情绪和情感问题,提倡以内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不同:冯特的经验分为直接、间接经验;铁钦纳的经验分为独立、从属经验;

情感三维度情感一维度,愉快—不愉快

实验内省法系统内省法

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扬和改造。

首先,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极端,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

其次,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限制,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心理过程,还用来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再次,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

最后,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

2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过渡、

美国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技能特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适应机能;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心理学研究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一)历史背景:A 社会背景——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两个特点:介绍德国新心

理学、改变模式

B 哲学背景——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詹姆斯、杜威)

C 科学背景——达尔文的进化论(动物和人类心理的连续性、心理适应

机能——适者生存、行为选择——优胜劣汰、个别差异)

高尔顿的差异心理学思想(遗传决定论、开创个别差异

心理学、首创智力理论、创造数学统计的方法:相关系数)

(二)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詹姆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A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

研究对象: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现象指感情、认识和愿望等;心理生活的条件指心理过程的身体和社会过程)→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

意识流学说:意识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和关系性,意识的活动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观察的心理事件,人的心理和意识是连续的整体。

意识的特征:意识是私人的;

意识是变动不拘的(实体状态——思想流的静止和一般心理活动状态、过渡状态——不被察觉的一种意识状态向另一种意识状态的过渡);

意识具有认知的特性(个体知道或熟悉某个或某些对象);

意识具有选择性(意识的选择性和兴趣的转换是意识的主要特征和机能)自我理论: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我们所具有的不是一个自我,而是许多自我

自我——A客体自我,自我觉察、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对象

客体自我包括——物质自我:个体的所有物,衣服、财产

社会自我:由许多不同的自我组成,环境和扮演的角色影响

精神自我:个人的、主观性的、内在的,指道德和宗教观念

B 主体自我,客体自我的觉知者,具有终身持续性

评价——贡献:作为机能主义的先驱,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确定了基本方向;

扩大了心理学的范围;

提出了朴素现象学方法,对意识进行真实描述;

局限:主观唯心主义,外在目的论,生物主义倾向;

理论和方法缺乏一致性;

对实验不感兴趣;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詹姆斯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

A 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将进化论的适应观引入心理学;

B 强调心理活动,变“静态”的心理学为“动态”的心理学;

C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发展应用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三)霍尔的心理学思想——显著特征:强调心理学的应用和关注社会问题

霍尔——美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创建者;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

教育心理学的先驱;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

A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青春期研究

B 复演论:解释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出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复演

C 老年心理学:《衰老》,填补了老年心理学研究的空白,开创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先河(四)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机能主义:

广义——早期的机能主义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卡特尔、桑代克、伍德沃斯

狭义——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杜威、安吉尔、卡尔

A 卡尔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

安吉尔的学生和继承者,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晚期代表。

主要观点——

◆把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情感、想象、判断和意志等过程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剖析了适应性行为。包括六个因素:动机、动机性刺激、感觉情景、反应、刺激和联想;适应性行为始于动机,动机产生动机性刺激。

◆把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看作是一种心理物理过程;

◆每一种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活动的适应性意义、系列活动对先前经验的依赖性、心理活动对有机体未来活动的潜在影响。

◆关注个体差异,通过恰当的训练和生理方面的干预会得到提高和改善;

◆主张心理学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1)内省法;(2)客观观察法;(3)实验法;

(4)活动产品研究法(社会研究法)。

评价——主张运用多种方法。并且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强调要互相补充。

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起初侧重于纯主观(心理、意识)的研究,后来才转到客观(外显行为)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没有采用内省法。

B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以本能活动开始的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联结是行为的基本单位。(本能、习惯)

理论建树——

首先,桑代克第一个用实验法取代自然观察来研究动物心理,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其次,桑代克创建了联结主义心理学。动物学习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而是在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是说,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学习理论,学习律——练习律:练习可以使联结加强(使用率、失用率)

效果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产生了满意的效果,这种联结就会得到强化,下次在相似的情境中就易于出现;如果细节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带来了令人烦恼或痛苦的效果,这种联结就会减弱,以后在相似的情境中出现的可能就减少。

准备率:传导单位的准备状态对人和动物的影响。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并且传导得以顺利实现,那么就会引起满意之感,厚泽就会引起烦恼之感。如果一个传导单位尚未准备好就强行传导,也会引起烦恼之感。

再次,桑代克创建教育心理学。

最后,桑代克还设计了很多心理测验。

评价——桑代克首创动物学习实验

学习心理理论

心理量表的编制和使用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倾向和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化也难以否认

遗传决定论者

★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一、重要贡献

(一)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新心理观

(二)开拓了一些新的心理学分支

二、主要局限

(一)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二)具有折中主义倾向

(三)具有生物主义的倾向

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比较

在哲学基础上,机能主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构造主义——马赫经验批判主义

学科性质,机能主义——心理学是应用学科,强调心理和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实用功能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任务是用内省的方法发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普遍规律。

范围,机能主义——重视个别差异,积极推动心理测量运动,扩大了心理学的问题域构造主义——对个别差异不感兴趣,重理论、轻理论;重分析、轻分析

第四章——行为主义

1、行为主义划分:

A、早期行为主义(典型行为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1913-1930

特征:①客观主义

②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

③强调联结学习

④外周论(不重视中枢神经)

⑤环境决定论

B、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托尔曼、斯金纳、赫尔1930-1960

特征:①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

②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

③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C、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班杜拉、罗特1969-

特征:①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足够重视

②把认知、思维看成积极主动的过程

③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2、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㈠社会背景:①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时间的需要(工业革命后提高工作量和工作效果)

②行为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㈡哲学背景:①机械唯物主义(把动物和人都看做是机器)

②实证主义(孔德“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实在、确定、证实是实证精神的要素)

③实用主义(一直强调行为、实践、生活的哲学,其要点就是强调要立足现

实生活,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

㈢神经生理学背景:①谢切诺夫的研究(对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采用生理学的客观方法;反

射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反射不仅是动物活动的方式,

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方式;意识现象是神经反射的特例)

②巴甫洛夫的研究(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的;首创并运用条件反射法

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了严格而客观的实验研究,提出了

以条件反射学说为核心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理论)

③别赫切列夫的研究(运动条件作用的方法,认为在运动条件作用中,

条件反应指肌肉反应,而不是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中的腺体分

泌;《客观心理学》1910主张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应采用客观

的方法,反对用精神术语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是行为的科

学,即使是思维这种高水平的心理过程,也是由较低水平的

感觉-运动反射所组成的复合物)

㈣心理学背景:①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对意识的理解和如何研究意识的问题

②动物心理学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达尔文进化论

③机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3、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908 耶鲁大学演讲第一次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1913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A、心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理解:①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行为是可以外部公开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

③行为完全独立于意识,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

④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行为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实验,刺激—反应、

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反应——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内隐或外显的变化

行为——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反应系统

●反应的分类:反应能否直接观察——外显反应、内隐反应

反应的发生是否为习得的——习惯反应、遗传反应

外显的习惯反应:后天习得、表现于外的反应活动

(思维)内隐的习惯反应:后天习得、必须借助于仪器或实验的帮助才能观察到的反应活动外显的遗传反应:不学而能表露于外的反应活动,本能、情绪反应

内隐的遗传反应:不学而能难以观察到的个体内部的反应活动

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华生特别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主张放弃心理学研究中传统的主观内省法而采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行为。

(一)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不需要借助于仪器控制的观察)简单易行,不受仪器的限制;结果准确性有效性不高 & 受控观察(借助于仪器的观察)

(二)条件反射法——最能体现行为主义观点的研究方法

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

适用情况:以聋哑人、婴儿以及某些病态者为被试;以动物为被试;检验口头报告法的效果优点:提供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把行为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为在实验室内研究人的复杂行为提供了方便。

(三)言语报告法(通过被试报告其体内的变化来实现的)

(四)测验法——并不是运用言语所进行的行为测验,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应,扩大了测验法的范围,将其运用到有语言缺陷的人身上

(五)社会实验法——华生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既可以考察由于社会情境的改变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也可以考察引起这种变化的社会情境。

C、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

(一)本能理论

在早期,并不否认本能,只是要用反射的概念来揭示本能,本能是一连串的反射,这串反射的个别元素是按照严格的遗传方式而连续进行的,本能不仅具有保存个体生命和繁衍种族的功能,而且具有引发学习的功能。

后来,华生完全否认本能,认为在心理学中不再需要本能的概念,遗传的只是身体结构,而不是身体的机能和心理特质。

提出了“活动流”,把行为的形成看作是永无休止的活动流,人都行为都是从受精卵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复杂。

●在本能问题看法上的转变,表明华生由“相互作用论”转向“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特别重视学习,认为不仅动物的行为可以用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人类(人类儿童)也是如此。

(二)情绪理论

I反对詹姆斯“情绪是身体变化的体验”,认为意识经验不是情绪行为的必要构成要素,情绪只不过是对特定刺激多作出的身体反应。

II情绪——刺激所引起的身体反应是局限于主体的身体内部的反应

III婴儿的三种内在情绪——恐惧:由突然的响声或身体失去支持而引起的

愤怒: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而引起的

亲爱:由抚摸皮肤或性感带人引起的

IV重要结论:①条件化是情绪发生和复杂化的机制。

②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婴儿时期就具有的三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

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形成的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泛化或迁移的作用

③已经形成的不良条件情绪反应可以通过再条件作用或解除条件作用而

消除,说明情绪的分化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三)思维的外周理论

I 华生认为思维是一种内隐的感官运动,既可以表现为类似言语的各种反应,也可以表现为非言语形式的身体反应活动,在外显的言语中习得肌肉习惯对内隐的或内部的言语(思维)负责。

II 语言习惯以及喉舌运动在思维中起关键作用,思维与言语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可归结为语言习惯,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III 言语是一种外部的语言习惯,是大声的思维;思维则是一种内隐的语言习惯,是无声的谈话,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部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化而来的。

IV 反对种属思维论,即思维发生在大脑内部。

评价——缺乏足够的证据,又存在内在的模糊性,过分强调外周事件以至于忽视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在思维中起的作用。

(四)人格理论

I 人格是个体整个行为模式的总体,是个体一切动作的总和,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II 某一个体在某一年龄阶段的人格,就是他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各种习惯系统或活动流的横切面部分。人格判断时需要参照个体的生活图表、受教育情况、成就以及爱好等因素。

III 人格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习惯行为模式,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 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I 强调活动、行动和行为在心理学中的作用。把心理学界定为与行为有关的实证科学,

同时认为心理活动是有机体整个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既要研究经验,也要研究行为,而且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理学密切相关。

II 目标—追求胡哦哦有目的的行为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中心特征,个体的行为是指向满足环境中客体行为需要的。并未忽视基于物质的机械性解释。

III 研究方法:实验室方法、纸笔测验法。内省法、自由联想法、统计以及场的方法。5对行为主义的评价——(一)贡献

A 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改变使心理学具有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

B 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意识领域扩展到动物、儿童心理学领域。

C 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二)局限

A 生物学化倾向严重,把动物实验结果推广到人类身上,忽视人类的特殊性

B 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犯了客观主义错误——没有心理,忽视中枢神经的作用—没

有头脑的心理学)

C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否认心理和遗传的作用。

第五章——行为主义的发展:新行为主义

1 新行为主义产生:

就其外部条件而言,受到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思潮的影响;内部原因而言,早期行为主义的固有缺陷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A 哲学背景:

①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可观察证实的基本原则和经验证实原则,特别强调对经验进行逻辑分析(把命题分解为各个概念,然后将各个具体命题归结为更基本的概念,将各个具体命题归结为更基本的命题)。认为一切知识都源于经验,科学知识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

②操作主义——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其目的是要使科学的术语和言语更加客观和正确,并使科学摆脱那些不能进行观察或不能在物理学上加以证明的问题。

主张一个给定的科学发现货理论构想的确实性依赖于完成这一发现货构想时所使用的那些操作的确实性。概念——相应的椅子操作的同义词。任何无法以操作表达的概念都是无意义的。一切不能被操作所表达的主观意识、心理状态都是没有科学价值的。相反,如果用操作定义来表达,即使是对有机体内部的因素进行研究,也是可以接受的。

B 心理学背景:

①早期行为主义内部的危机:a 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说,早期行为主义完全否认了意识,认为意识是不能采用客观方法来研究和证实的。

B 从心理发生的机制上说,早期行为主义根本忽视了对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贬低中枢神经系统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心理学出现了“无头无脑”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活动还原为动物的心理活动。

②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为早期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气势,还为行为主义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武德沃斯:S-O-R代替S-R,后来修改为W-S-Ow-R-W。认为有机体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对环境进行调节而产生定向作用并作出反应以适应外部环境的。

2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特别强调目的和认知在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922《行为主义的新公式》第一次阐述其心理学观点

1932《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正式提出其目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行为★

①强烈反对构造主义以内省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坚持认为心理学必须以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

②心理学所研究的应该是整体的行为,即整个有机体的整体反映活动,而根本没有实际早期行为主义所谓的“行为的基本单元”。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

③区分了分子行为和整体行为。整体行为依存于生理运动。

整体行为的特征——a 目的性:总是秩序或离开一定的目标对象。

B 选择性: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象,整体行为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c 认知性: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整体行为多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 d 可教性:经过教育,整体行为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二)行为的决定因素:★中介变量——介于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与有机体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种介于环境刺激和课外部观察的行为反应之间且对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的心理过程成为中介变量。

①强烈反对吧I型你给我看做刺激—反应的简单做法,有机体的行为是随着环境刺激、生理内驱力、遗传等变化而变化的。

②中介变量的划分:a 需求变量(本质上是动机)——性欲、饥饿、安全

& 认知变量——对客体的知觉、对探究过的地点的再认

b 需求系统=需求变量(指当有机体当时的生理需要和内驱力状况)&行为空间=认知变量(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多知觉到的,存在于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各种事物,被有积极价值的事物所吸引,排斥有消极价值的事物。

&信念—价值体系(指个体将环境中的客体按照学习的结果来加以分类和分化,派生出一个等级顺序。

(三)学习理论:★符合—格式塔:学习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说明行为的目的性、整体性、预期性十分有效

①坚持学习的符合—格式塔模式,否认了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奖励或强化在学习中期的作用很小,有机体的习得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置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学习就是习得达到目的的符号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期待:有机体对未来事件的假设或信念。

记忆性期待——指的是由于过去经验而导致的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期待。

感知性期待——指的是由当前目标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期待。

推理性期待——由以往经验和目标物的当前刺激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位置学习:动物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

说明了学习者并非像强化论者所预期的尝试错误那样来学习,而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的选择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认知地图。

◆潜伏学习:学习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的(四)学习的类型

A 专注:把某些特定的驱力状态与某些特定的对象联系起来的习得性倾向。后天、正负

B 等值观念:当一个次级目标具有了与目标本身同样的效果时,这个次级目标与目标本身具有了等值观念。

C 场的期待:有机体对环境能够形成一种认知组织,知道什么符号代表什么含义。集中体现了托尔曼的认知论思想

D 场—认知模式:一种接近问题解决情境的策略或方式。

E 内驱力辨别:有机体可以辨别自己的内驱力状态的性质,据此采用相应的反应方式。

F 运动性模式:说明刺激—反应的联结,以时间和空间的接近来解释运动性模式的获得。

3 对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简评

坚持以客观方法来研究整体行为,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但又不拘泥于早期行为主义的限制,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深入探讨了决定行为的有机体内部因素并赋

予整体行为以目的性和认知性等特性,从而使其理论具有了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的特征。

贡献——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中介变量);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的研究方法,开创了认知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先河);促进了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理论——位置学习、潜伏学习的实验论证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足——没有提出一个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对很多概念没没有进行明确定义;

提出了有机体内部的认知问题,却又不把行为恰当地与有机体内隐机能联系起来,不能对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解释;

托尔曼使用的语言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和心灵主义色彩,削弱了理论的科学性;

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实验结论直接应用在人类身上。

4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一)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立场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行为本身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其任务就是要对行为进行直接的、描述性的研究。

斯金纳主张,心理学要直接对行为进行描述,要研究行为本身,并在对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和描述其规律

行为的特征:由一定情境引起,有机体不必作用于外部世界

可观察,观察不到的意识不在研究范围内

S—R,无中介变量

B 心理学的性质:行为主义是一种特殊科学的哲学。

★心理学的基本立场:(1)、是独一无二的描述性的、严格的行为主义;

(2)、反对把心理学看做理论性的,主张心理学是完全实证性的实验研究,是完全致力于行为研究的自然科学,把心理学看做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3)、强调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只观察能够观察的行为

(4)、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在先行的、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和有机体随后的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R=f(s)

C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反射法、行为分析法、纯自然科学法

◆行为的实验分析体系(斯金纳箱)

(二)斯金纳的行为原理——实质上就是操作—强化理论

A 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对刺激物的回答。比较被动,受刺激物的控制。操作性行为——有机体操作的行为,主动的,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操作性行为更具代表性,研究行为科学的有效途径——研究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从反应到刺激的过程,在实验环境的操作活动中形成的条件发射。强调反应与强化之间的关系。

反应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探究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

B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①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操作及强化

强化增强的不是某一具体的条件反射本身,而是这种反射发生的频率。

②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

③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运用渐进的方法,强化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某一特征以使动物

形成选择性反应的过程。

C 强化的种类:

①积极强化物:与操作性行为相伴的刺激物,可以增加操作性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极强化物: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排除是,可以增强这种反应。

②条件强化物:与原始强化物相伴随的刺激物

概括化的强化物:当一个条件强化物与一个以上的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是,这个条件强化物就由于条件作用而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

③强化作用的模式:

固定时距模式&变异时距模式&固定比率模式&变异比率模式

(三)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

行为控制(探索行为控制的规律,创造一套行为的矫正术)

A 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也是习得的,可以预测和控制

B 行为原理在发展和教育领域的应用:空中摇篮、教学机器(应用操作强化原理设计制造的教学装置)

C 社会控制计划:运用操作强化原理进行社会控制,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生活。

(四)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贡献——a 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采用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建立了非常精确、客观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b 提出了条件作用的操作—强化理论

c 发明了教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

d 斯金纳箱,行为矫正术

不足——忽视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范围太窄,忽视了行为的很多方面;坚持环境决定论 5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一)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无尝试学习):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对已经具有的某些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A 观察学习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不一定有外显的行为表现;

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具有认知性;

不是简单模仿,有创造过程。

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者会表现出体现这些规则或原理的行为。

创造性观察学习: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B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示范事件 匹配行为

(二)三元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环境、行为及个人的内在因素三种成分相互影响、交互决定。

a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b 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

c 个人与行为之间相互决定,个人与环境、行为与环境也是享受依赖、相互决定的。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示范活动

观察者特性 榜样特点 人际关系

结构特征

符号编码 认知组织 演戏训练 练习 信息反馈 矫正调整 外部诱因 替代诱因

自我诱因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_1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应用心理学专业 11 级心理学发展概要 课程考试复习提纲 1 、对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 个短暂的历史的理解(82) 漫长的过去指人类自古以来就对人的 心理有所揣摩、思考和研究,这种思考和研究往往是基于哲学层面的。 短暂的历史指人类真正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历史很短。 2 、你对心理学学科属性的理解(18) 有人归结为社会文 化的产物,即人的心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特别是通 过语言交流产生的,心理学必须研究文化和社会交往对人的影响, 因此心理学又称为交往之学 3 、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44) 1 人类的好奇心 2 认识到认识自己是最大的知识 3 思想与知 识整合的需要 4 心理学家的生存需要 5 多学科研究的推动 4 、机械论精神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309) 1. 人的心理就像一 部精准的机器,按照一定的秩序而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在时间上 的展开便构成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 2. 人的活动是受机械法 则控制的 3. 人是机器意味着人有被观察、被实验和被测量的 可能性 4. 人具有自然的属性,人的规律符合自然的规律 5. 人了解自然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了解上 6. 实验 心理学的产生恰恰以此为基本前提 7. 具体体现在重视观察和实 1 / 16

验以及精确的量化 8. 建立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使得人类 对世界各种现象的研究统一于叫做科学的名义之下,做到有规可循, 从而肯定了科学的地位 9. 使人看到了人与自然抗衡的力量,人 有了重新估价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需要 10. 机械论精神 强调知识必须是精确的,经验观察必须经过数学分析才可靠 5 、 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关于人的心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6 、 家庭与身世对于心理学家思想的影响 7 、欧洲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对善与知的关系的论述 8 、苏格拉底关于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 尺度的思想(189) 1. 他认为感性世界常变,由此得来的知识是 不确定、不可靠的,只有深入人心灵深处才能找到永恒的真理, 进而提出认识你自己 2.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3. 这就将人的精神世界中很重要的特质理性上升为世界的中心, 将知识、特别是经过逻辑验证的严密知识视为人生的追求、视 为一个人的美德,因而有知识即美德的名言 9 、柏拉图关于学 习的论述(208) 1. 那么人如果想获得理性就要靠学习,而学习 就是唤醒沉睡的理性,也就是回忆 2. 所以学习就是回忆 3. 柏拉图认为只有尽量地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更近地接近知识,最彻 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 才能达到 4. 因此回忆是死亡练习 1. 2. 3. 4. 5. 6. 1. 2. 主张按自然生活自然指自然的理性规律 按自然生活就是服从命运,服从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为每个人 的角色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却可以控制对命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精)(新)

第一章绪论 1、把握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①就其内容而言,西方心理学史属心理学学科范畴。 ②该学科的性质是历史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 研究对象: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2、理解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①新的心理学实验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②心理学知识资料的积累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突破之间的矛盾。 ③心理学发展中分化与综合之间的矛盾。 外部条件:①生产实践需要和科学发展水平。 ②哲学思想观点。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1、试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 基本问题:灵魂的本质,即心身关系、心物关系 逻辑线索: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 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 以亚历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思想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成为归宿。 2、了解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及其对后来心理学有何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质, 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相互冲击,形成漩涡,产生无限的世界。原子不可分割,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形状大小的差异。 (影响 : 柏拉图理念论:①承认思维的能动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以回忆的方式最原始的表现了天赋观念和内省法; ②触及到主体和客体、先天和后天、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③指出心理活动包括理性和非理性部分,两者既统一又矛盾着;④相传是欧洲最早提出知、情、意三分法的雏形;⑤第一次描述了接近和相似两条联想律;⑥觉察和感觉的相对性和对比、情感两极性以及梦和欲望的关系等。(影响 : 3、理解亚里士多德生机论思想的成就及其对后来的心理学影响。 成就:①首次提出心理是有生命体活动的形式和功能; ②坚持身心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和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③提出发生学的观点、进化的思想和比较心理学的研究形式; ④提出心理结构的知、意二分法;⑤发现联想的三定律;⑥发现亚里士多德错觉;⑦触及到视觉后象、感觉阈限、感觉相互作用和适应、对比等; ⑧对记忆、梦和欲动等心理现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影响 :①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 关于灵魂的研究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方面都同关于活动的机体的研究发生关系。②界说了灵魂的性质及其活动。③具体描述了人类的经验和行为。 (P47 第三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1、了解中世际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观点与代表哲学家 ·阿奎那经院哲学观点:重视理智和抽象功能,把心理视为一个系统,承认知、情、意、行的相互依存性等方面有正面意义。但存在理智主义、温和唯实论和神学目的论的倾向。 ·伊本·阿尔·海塔姆:视觉心理学思想,以光学决定论为基础,提供了科学解释视觉形成的某些根据,创造了机械决定论产生的前提条件。

大学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 心理:只要属于精神现象,都可以归之为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人格: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个性。 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技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立体和方位等知觉。 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由于它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故又叫工作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也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即根据任务要求,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用的对象。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情绪智力: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式冲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的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作用。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心理学重点 诸论 1、心理发展动力 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 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 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简明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泰勒士: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于水。他认为磁石有灵性,世界是活的,充满着神。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其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的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他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根源。毕达哥拉斯学派致力于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世界,并最终影响世界。 赫拉克利特:是爱弗斯学派的代表。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变化是万物的唯一常性,但是这种变化也是合乎法则的。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是人体中最热烈的部分,也是干燥的。 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认为存在唯一不变的。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恩培多克勒:西西里学派的创立者。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所谓的四根构成。四根是土、水、火、空气。爱使四根结合,憎恨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最后一个物理学家。不断运动着的微小原子颗粒是万物的基础。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物质世界本来就永远活动,是完全机械的作用。同时他认为心理活动也是机械的作用。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享有盛名的智者。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人的品质问题、治理国家问题,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唯心主义,苏格拉底明确的将灵魂看成与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产婆术,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的作用只是把人固有的知识引出来的,这也是他的教育方法“产婆术”的依据。“产婆术”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唯心主义代表人物。他又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提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精准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测量和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被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其《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著。白板说:经验又对心灵的内容负责。是由经验来装备的,人的心理视作一块“白板”。 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达芬奇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反对二重真理说,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理。他重视感觉的作用,认为“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 特勒肖: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他曾在欧洲首创自然科学园(又称科学院或自然科学学社),对欧洲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斐微斯:他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他主张从经验来研究心理现象。斐微斯对于病理心理颇有见地。 弗兰西斯丶培根: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还提出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笛卡儿:(1)我思故我在。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性是唯一的正确的方法。(2)天赋观念论。心理观念有两类:一类是天赋观念,是先天具有的,不依赖于经验;另一类是获得性概念,源于经验。(3)身体是机器。迪卡儿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他却提出了反射论思想。

心理学史读书笔记

心理学史 院系:信息管理系 专业:电子商务 学号:2010210627 姓名:杨雪萍 辅修班级:2010级一班 阅读书籍:《进城农民市 民化心理转型》 作业形式:读书笔记+个人 感悟

《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 作业说明:此次作业我将采用读书笔记+个人感想的形式来进行。全书分为三篇,我会在每一篇或每一篇中的一章读书笔记后写下我的一些感想与收获。要直接查看个人感想部分点击这里 关于本书:本来是想找一本著名心理学家的典型书籍来读并写些读后感的,也去读了《文明:乌托邦与悲剧》、《生命的舞蹈》,但可能是专业知识的匮乏,或个人感悟不深刻,很难下笔去写他们。所以我转而找了一本社会 性的心理学研究书籍。 来自农村的我,对农民的一些发展等,不自觉的会去关注,因此当在图书馆看到《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这本书时,我就很想读它,并想通过这本书来跟深入的了解大范围群体的农民转市民心理上的变化。 这本书是以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传峰教授为牵头人,由宁波大学研究团队、江北区政府及江东区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民的心理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此书及时将此次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补充和改写而成书出版的。 背景导读:随着征地速度的逐年增加,被征地浓密的数量也在增加,目前,全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估计可能高达4000—5000万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年至2030年30年间占用 土地耕地超过5450万亩,每年要新增被征土地农民200多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一亿人。这些人 将成为城市新居民。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任 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它将对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其中,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型 的市民化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之一。 国外研究发现,随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郊区和城市周围, 不断引发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包括:1、疏远;2、道德败坏;3、无助;4、敌意;5、物质滥用;6、 不信任;7、孤独;8、冷漠;9、极端化;10、无能感。我国也有研究发现:农民进程市民化的心理压 力加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外界城市市民的观念压力,二为被征地农民对自身生活预期的压力。 研究这进一步认为,农民社区居民融入城市生活面临以下难题:一是心理意识的影响。一部分被征地农 民从农村走进城市社区以后还会对角色转换产生心里抵触情绪,融入社区难;同时他们乡土观念较强, 怀旧心理严重,不能向前看。二是生活方式的转换滞后。农村的社会交往方式是基于血缘与地缘为主、 业缘为辅,而城市社区的交往方式更多的是以业缘为主;有的农民进城后,还保留着农村的家庭生活方 式,如养猪、养鸡等,用房子堆放垃圾,收购废品,洗的衣服随便晾晒等,这些与城市生活方式不相符 的做法都是农民融入城市进程中在生活方式转换上的困难方面。如果不能够进行这些方面的转化,被征地 农民进程只是形式上而已。因此,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后的市民化心理转型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要解 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本书所关心和试图探索的主要问题。例如,该书的有关调查表明:新居民的休闲 方式以个体性的、家庭性的自由娱乐活动为主,他们参加公众性的、社区性的公共休闲娱乐活动的人数比 例明显低于市民,以及新居民还无法将休闲娱乐活动作为其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更不用说要将其作 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手段了。研究这进一步指出,新居民的休闲活动主要存在于以下问题:第一、新居民的 休闲观念缺失与局限;第二、新居民的休闲素质有待提高;第三、中年新居民的休闲空间有待拓展;第四、社区文体团队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认为,第一、要加强休闲教育、转变新 居民的休闲观念;第二、创建学习型社区、提高新居民的休闲素质;第三、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丰富中年 居民休闲空间;第四、加强同高校合作、丰富社区休闲文化;第五、加强与城市社区合作、引进市民化休 闲文化等。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2019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史备考问题汇总-毙考题

2019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史备考问题汇总 1.问:机能心理学;第二个特征说:理解心灵的功能,不是对心灵的内容作描述,这里不应该是意识吗,怎么说对象是心灵了?心灵和意识不是同一个概念啊。 答: 这里意识和心灵是差不多的涵义,两者是可以相通的。 2.问:机能心理学;詹姆斯的情绪论(情绪是由身体变化引起的)和闵斯特伯格的意识的活动理论(意识是由行为引起的)这个两个理论是对的吗? 答: 关于我们心理学史上的理论问题,由于每个流派以及心理学家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两者间的关系(例如身心关系)都会有一定差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在那时的情境下,每个人的想法不同。 3.问:机能心理学;书的最下面一句说:自私的冲动作为自我的核心,但是本能只有感觉冲动知觉冲动观念冲动三种啊,自私的冲动又是哪里来的,是什么意思。 答: 1、个人认为这里和本能观点的分类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里的自私的冲动不是属于我们本能冲动概念之中的,是关于詹姆斯自我学说的一个概念。 2、只需记住关于自我学说,詹姆斯将自私的冲动作为自我的核心即可。 4.问:机能心理学;书上知觉冲动和观念冲动的举例,还是不太理解,望解释。 答:

1、知觉冲动即对事物整体属性及关系的反应冲动。例题里:很多人在跑,这是你觉察到的行为现象,从这行为中你自己也开始了动作,即跟着跑。 2、观念冲动只是一个想法,是由某特定情境或刺激引发的对应的想法,不一定有了实际的行动。 5.问:内容心理学;综合是关联统觉作用的产物,分析是比较统觉作用的产物,是什么意思? 答: (1)综合是归纳的过程,即把几种有类似特征的事物综合起来,因为事物间是有关联的,所以是关联统觉作用的产物。 (2)分析是对几种事物的一个比较,找相同、不同和关系,所以是比较统觉作用的产物。 6.问:内容心理学;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中,感情和情感是一个意思吗?书上有时候说他认为基本元素有感觉和感情,有时候又说基本元素有感觉和情感。 答: 这里应该是一样的。你只要记住他将意识分为这感觉和感情(或情感)两种基本元素就可以。 7.问:内容心理学;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和感情是主观方面是什么意思?感情不能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意思是说外部世界不能产生感情吗? 答:(1)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是指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个反映,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外界事物或刺激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这是客观方面。 (2)感情是主观方面是指感情主要是我们的一个内在的情绪、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因而是主观方面。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对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研究。在这个定义中涉及心理现象和心理是一门科学这两个问题。 2. 认识个体心理现象的构成行为,认识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按照从动态-稳态的维度,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历程,操作程序。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如喜、怒、哀、惧 意志过程:如作出决定、执行决定 (2)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心理活动存在的现实形态和背景状态。 心理状态基本可分为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 (3)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个体身上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智力、人格 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3.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四个特点: (1)研究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动物; (2)是成人而非儿童; (3)是常态而非变态、异常的; (4)是普通的、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人。 4. 什么是观察法?观察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及规律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 ?保持了人心理活动的自然性。 ?容易实施。 ?观察法的局限: ?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改变 自己的行为。 ?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只看见了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 ?从观察结果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 什么是实验法?认识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变量,实验研究的特 点是什么?

心理学史复习概要

冯特 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p49) 铁钦纳(构造心理学) 系统内省法:对内省者进行严格的训练(p66最后一段,铁钦纳的系统内省法对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的比较) 情绪的观点:情绪体验引起身体反应,情绪和情感分为情感,情绪和思想感情(p67)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关系(p68) 詹姆斯 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来自于对身体变化的意识(p74) **达尔文对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p78) 心理适应机能 行为选择 个别差异 卡特尔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1) 从冯特那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的第一个美国人 反应时的研究 重视个体差异,信奉高尔顿 推动心理学的应用 霍尔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2)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里学 提出复演说 杜威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4) 将完整动作的机能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原则:从做中学 **尔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6) 芝加哥机能主义的主要建立者 阐释机能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的区别 卡尔的主要思想和研究(p87) 适应性行为 个体差异 提倡多样的研究方法 **桑代克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90) 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练习律 效果律 准备律 伍德沃斯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93) 将行为反应模式由SR改为SOR 动力心理学 无意向思维

华生的行为主义 1913年其撰写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在《心理学评论》杂事上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研究方法:条件反射法(p105) 言语报告法(颇受争议) 情绪理论:情绪只不过是对特定刺激所作出的身体反应(p107)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潜伏学习: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p128)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应答性行为(刺激反应)与操作性行为(反应刺激)(p141)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p142)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理论(p148) **新行为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对比(资料来自豆丁网相关文献,也可借鉴教材p121关于早期行为主义的内部危机进行解答) 心理过程:早期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和反应,否认心理的作用 新行为主义提出了中介因素,以机械论的观点解释中介因素但非承认心理作用 科学哲学影响:早期行为主义主要受实证主义的影响 新行为主义主要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主要的实验研究:早期行为主义主要研究的是经典条件反射 新行为主义主要研究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159) 似动现象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创立格式塔心理学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苛勒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159) 黑猩猩的顿悟研究 小鸡的视觉辨别研究 考夫卡的主要思想和研究(p159) 提出行为环境 勒温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172) 提出心理环境 心理动力场 团体心理学研究,开创社会心理学 格式塔的主要研究方法(p161) 整体的观察法 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p167) 顿悟学习(了解概念和它的特点) 精神分析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章绪论 一.把握西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心理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范畴;理论心理学的范畴. 研究对象:研究西史的起源,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理解西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新实验与旧理论的矛盾;学科发展分化与综合的矛盾;新知识理论的突破和就有史料重新认识的矛盾 外部条件:西方哲学思想;生产实践的需要;科学发展水平(三者关系?) 三.学习西史的意义 .夯实基础全面了解心理科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全貌,是专业学习基础牢固 .开拓眼界鉴古知今,形成对心理学流派和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洋为中用掌握西方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鉴别.评鉴能力.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事业作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四.学习西方心理学史应主要掌握哪些内容和学习方法? 内容.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2.关于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成就. 3.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 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科学,临近科学在发展上的联系 5.关于西方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及其传统特点 发法.整体把握与个别通晓 2.史论结合法 3.比较分析法 4.文献资料法 5.以哲学思想为指导 6.以社会学,文学,史学为基础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一.试分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 基本问题:灵魂本质,即心身关系,心物关系. 逻辑线索: 1.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2.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 3.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 4.以亚历山大学派的生理心理学思想为补充 5.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为归宿 二.了解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后来的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的研究取向.其中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为先驱,以德谟克利特开创的,伊壁鸠鲁发展的,卢克来修系统化的原子论为代表. 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提出了决定论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源及其自动性,重视身心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的观念,承认感觉得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到心理与灵魂的区别.显然原子论也有其思想局限性,不重视心理与物质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1 / 14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 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 不包括的是: 兴的实质是: 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 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 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 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C. 弗洛伊德 D.奈瑟5、 提出内倾、 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I I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弗洛姆6 、阿德勒认为, 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 D.自我7、马斯洛认为, 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 超人8、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 脑机能的研究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 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 A. 人性化运动 B. 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 学思想, A. D. 宗教化运动 关于17到19 世纪的心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 D. 症病人

C.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 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 不 包含: 行为称为: 字和打棒球属于: A. 外显的习得行为 B. 内隐的习得行为 C.外显的非习得行为 D. 内隐的非习得行为15、以 下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 真诚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 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10、 阿德勒认为, 衡量一个人是 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 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利比多 11 、 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 A. 影响行为的环境 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 件积极关注 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 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C.新行 为主义 D. 符号学习理论 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新行为 主义 D. 应答性行为14、在华生看来, 说话、与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06056 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西方心理学史的分期: 1、自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心理学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生理心理学。 2、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 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17-19世纪英、法两国的心理学主要特点: 1、心理学仍然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心理学理论主要以笛卡尔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3、哲学心理学主要以联想论、感觉论、经验论为理论形式。 费希纳的物理心理学的意义: 1、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是实验心理学的先 驱。 2、费希纳被认为是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 用。 冯特心理学的意义: 进步: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实验心理学。 2、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为心理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新人。 局限:冯特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与他的科学训练和一心想要建立一们科学心理学是不相容,造就了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并使得他的心理学工作摆脱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意义: 1、冯特继承了前人或用代人如费希纳、微博、高尔顿等人的工作。岁实验的条件等不断改进,得到了一些可信的和有一 定科学价值的心理资料,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2、利用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国际性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 艾宾浩斯理论的意义: 1、为心理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活动,如学习、记忆、思维等。 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 1、达尔文强调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在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这一鸿沟之间建立了桥梁。 2、发展观点、历史方法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

1学习心理学史感受学习到什么?学习前后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心理学史学习的益处: (一)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二)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1、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2、将各种似乎毫无关联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为心理学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经验,也为分裂的心理学提供了整合的动力。(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1.循着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轨迹,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判断问题的能力;3.在梳理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四)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五)弄清心理学“流行”或“时尚”的原因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史:1、欣赏历史画卷,接触历史人物、思想;2、探知得失兴替,了解历史逻辑,为现实的研究提供帮助并且前瞻;3、形成历史观点,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正确判断是非和评价历史人物。 1.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重点; 2.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分别对心理学的影响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重视思维分析、概念推理,认为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而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 这种观点影响了在实验心理学之外的从意动心理学开始的源远流长的心理学思想,包括后期的人本主义等学派都深受影响。 提供了学科探究的方法——理性演绎法——首先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推演出其它命题和定理,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并开始使用内省法。 经验主义: 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经验主义的原则是:强调感觉过程的根本作用;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通过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 关注的焦点在意识过程上。 它提供了诸多实证的心理学思想,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所关注的经验对象成为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后世行为主义等几大流派起到了源流性的影响。 3.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思想: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盖伦的医学理论 2、近代生物学中加尔的颅相学;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布罗卡言语机能的发现;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性质、传导速度、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神经特殊能学说。 关于脑机能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给心理学提供了许多研究方法,促进了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发展,为实验心理学打下了基础。 3、近代物理学中贝塞尔的人差方程式刺激了反应时研究;由伽利略开创、牛顿奠基的近代实验物理体系提供了客观完备的实验方法论和思想体系;伽利略将心理学完全排除在科学之外的绝对态度成为了后世批评的标靶,从反面促进了心理学发展;韦伯-费希纳定律对感觉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19世纪的物理学通过大量实验方法的中介研究为心理学提供了研究基础,并直接结合成心理物理学。 4、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直接推动了心理学发展序幕的揭开。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定律破除了长期在哲学中盛行的生机论观点,打破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进化论揭示了宇宙事物由无生物到有生物、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呈现出了阶梯式的发展规律,其中许多观念如遗传、环境、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标准版

1.解释概念 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③心脏中心说。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⑤知意二分法。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 单子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莱布尼茨的观点。 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相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极限法、常定法、调整法等。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 《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的心理学体系,它关注心理活动,而不是心理内容。 二重心理学:主张研究对象应该是意动和内容的统一的心理学。 意识流:詹姆斯的观点,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流动过程,任何还原意识为元素的努力都会扭曲意识。 同型论:有关心理或意识经验与潜在的大脑神经过程存在一致性的理论观点。 行为环境:考夫卡的行为环境是指一个人行为时所意识到的环境(有时候这一环境可能是一个不存在的虚拟环境),即行为人行为当时头脑中具有的那个环境。 心理场:勒温从物理学上引用场的概念来说明人的心理生活,心理场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 蔡戈尼克效应: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诞生的正式宣言,对传统方法和理论提出挑战,阐述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动作流:华生提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从受精卵开始,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 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脑中的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是认知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 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能量中性化:指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从而使能量能被自我支配使用,提升自我的独立性。 自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即自体成形活动。 异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适应,即异体成形活动。 社会兴趣:阿德勒的概念,指的是与他人合作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目标的先天倾向。 社会性格:是指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 社会潜意识: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他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外源性认识、内源性认识:皮亚杰把相应于生物学上的外源型变异(表型变异)和内源型变异(基因型变异)同认识相类比,把认识也分为两种:从经验中得到的外源性认识和从主体动作的内部必然协调中导出的内源性认识。 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储存及提取的心理过程。 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

心理学史复习要点

第四章早期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大致上可分为三代: 1、早期行为主义是第一代,特征为: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外周论; 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特征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 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3、新的新行为主义是第三代,特征为: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 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第一节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二、哲学背景 (一)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二)实证主义哲学 (三)实用主义哲学 三、心理学背景 (一)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动物心理学的发展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 (三)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四)巴甫洛夫的客观心理学对华生的影响 第二节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一、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研究对象:行为的元素,即身体的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 ?作为一门行为科学,心理学只研究可以客观描述的动作,同时又不使用主观的或心理主义的术语。 1、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是可以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刺激(S)和反应(R)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S),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 ?反应(R),指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和外显的变化。 3、行为完全独立于与意识的关系,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 4、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无帮助的观察;借助仪器的观察 (二)条件反射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 (三)口头报告法:即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四)测验法:不是运用语言进行的行为测验,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景所作出的反应。 (五)社会实验法: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 三、在心理学具体问题上的主张 (一)关于感觉的理论 ?行为主义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 ?把各种感觉改为“视反应”、“听反应”、“痛反应”等。 ?用差别反应取代差别感受性,用白光反应取代补色视觉,用后效取代后象,用视反应错误取代错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