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摘要: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从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从7.5%上升到目前的20.5%,如此大的变动势必会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代表,通过定量的方式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结合存款准备金制度,探究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包括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性、风险以及清偿力和安全性四个方面。最后就所得出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定量分析;中国工商银行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货币政策制度, 其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入和流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货币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商业银行上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流通中的货币量也会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存的存款准备金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流通中的货币量也随之增加。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1、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

西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最早于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建立后,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后,联邦储备银行被授权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会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自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式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货币控制法》和《甘恩·圣杰曼法》之后,美国开始对法定存款准备制度进行调整。尤其是在1992年之后,美国开始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而格林斯潘入主联储之后,更是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束之高阁[1]。在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中央银行完全取消了法定准备金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水平降低到只与其日常清算需要相应的水平。可见西方国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渐衰退。

西方发达国家逐渐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部分国家甚至取消了这一制度,

这是建立在这些国家金融市场高度发达、货币市场工具十分丰富等条件下的。这与我国的国情并不相符,目前我国银行机制并不够完善,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较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2、国内学者关于存款准备金变动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影响可以从上调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某一时期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变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三个方面来看。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即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景刚等(2012)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影响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信贷方面的利润水平[2];宋德琴等(2008)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对银行资金流动性影响不大,主要影响为贷款条件会普遍提高,贷款结构倾向于个人贷款,票据贴现业务量将会萎缩[3]。另一方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于浩天等(2012)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提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盈利有微幅的积极作用,即增加银行流动性并增加可贷资金,增加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同时增加存贷款的规模,以及放宽货币政策可以改变投资者的心理预期[4]。

某一时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例如袁明男(2007)针对2007年中期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结合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分析出这些货币政策的运用会抑制商业银行货币过快增长,其利用存贷利差的盈利方式必将会受到限制,因此促进银行对其资产结构做出一定调整[5];谢洁华等(2008)对2008年9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分析认为对商业银行带来短期和长期上的影响,短期会收窄存贷利差、影响利润增长、加大银行的经营压力,长期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以及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6]。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如刘晓等(2011)从存款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首先会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其次认为影响较大的是中小银行、非上市银行以及贷存比较大、不良资产占比高的商业银行[7]。

(二)存在问题

目前相关学者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研究大多数是直接从商业银行本身来看的,例如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资金的减少,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或盈利情况的影响,都是从定性的角度来看的,鲜少有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很少将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相联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就将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综合进行分析,选取绩效评价方法中的比率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力求证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二、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

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十分频繁的使用这项工具,从06年至今,6年内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1次,下调6次,由2006年前维持了两年不变的7.5%,提高到现在的20%。其中07年、08年变动最为频繁,近几年逐渐趋于平缓,但是仍然有变动的趋势。从2006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如下表

所示:

表1:2004—2012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括号外为中、农、工、建、交等大型金融机构,括号内为中小型金融机构。由于2008年9月25日实行了差别调整造成。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这里主要采取比率分析法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并且选取我国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代表,对其经营绩效的评价如下所示:

表2: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2011年经营绩效评价主要数据

二、流动性指标

(二)主要指标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表2中指标1反映了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能力的集中体现,资产收益率从2006年的0.71%到2011年的1.44%,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银行资金的获利能力在不断增强,只在09年有小幅下降。指标2排除了如营业外收入等特殊项目的影响,更准确地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效率,06年营业利润率为1.02%,接着两年逐年增长较快,09年有所回落,10年情况有

所好转,至今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趋势。通过指标3和4可以看出在总资产中利息收入比重远大于非利息收入,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指标5可以反映银行在筹资放款这一主要业务中的获利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从这一指标的变动可以看出,银行的净利差率从06年的2.42%到2011年的2.88%,期间波动比较大,尤其是从08年的3.29%下降到09的2.46%,下降幅度非常大,且目前一直未达到08年的较高水平,说明近几年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收到了较大冲击,正处于恢复当中。指标6反映了银行资本的获利能力,是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和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这一指标来看,银行的获利能力是在逐年上升,并且仍有上升的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盈利能力是比较好的,并且在不断增强,但很明显的从2008年到2009年各项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见受到了一定冲击。

2、流动性分析

指标7反映了银行现金资产的比例从9.37%上升到17.85%,整体上升的幅度是比较大的,同样可以看到在09年该指标下降较大。指标8反映的是银行最不稳定的资金来源,即异变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的比重,比值越高,说明银行面临的潜在流动性需求规模较大且不稳定,反之亦然,从银行06—1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指标是比较小的,基本上都控制在1%之内,但11年比重较大,达到了1.72%,说明有上升的趋势。与指标8相对应的是指标9,该指标反映的是银行最为可靠的流动性供给所占的比重,很显然与指标8相比,这一指标相当不错,比重非常高;但是具体来看可得出该指标波动也比较大,07年从12489.52%迅速回落到5814.35%,08年虽有提高,从09年开始该指标比重一直在下降,11年只有2605.29%,与06年时无法相比,说明从趋势上来说,该指标是下降的,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是在减弱的。指标10反映的是贷款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贷款由于流动性较差,会影响总体的流动性,从06—11年这一指标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50%左右,07和08年较为特殊有所下降。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流动性较好,但部分指标变动较大,不够稳定。

3、风险分析

指标11反映的是银行的利率风险,该指标从06年的30.21逐渐降低至11年的7.06,由原先较高的风险下降至目前的较低水平,说明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在不断降低;其中较为特殊的是08年,没有延续07年的较好态势,比重大幅回升,说明当时的利率风险非常大。指标12—15反映的是银行的信用风险。指标12衡量银行贷款资产的质量情况,从表2中看出该指标比重非常小,基本控制在0.3%以内,且逐年降低,近年来更是小于0.1%,说明银行贷款质量较高。指标13是对指标12的补充,反映潜在的贷款损失,比值越高,银行贷款中信用风险越大,未来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越大,与贷款净损失率相比,银行的这一比重是比较高的,这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有2%,说明潜在贷款损失还是存在的。指标14是对贷款损失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从06年的13.38上升到11年的115.65,增长的倍数非常大,说明银行贷款损失的保障程度不断增强。指标15反映的也是银行抗风险的能力,与贷款损失保障倍数相类似,该指标也是逐年提高,说明抗风险能力在增强。

综合以上,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在好转,整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4、清偿力和安全性分析

从指标16来看,近年来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都高于8%,达到了《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但这一指标从06年一直有所下降,近年来维持在10%左右。指标17和指标18反映的是银行清偿力的变化情况,指标17从06年到11年一直比较稳定,除09年达到20.78%以外,其余几年基本稳定在15%左右,说明银行资产扩张的速度比较低,银行相对处于稳定的状态。结合指标18,除了06年比重高达80%外,07年至今都比较稳定,有一定增长,说明银行的清偿力有小幅增强。指标19是影响银行资本充足与否以及清偿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06年以及08年该指标比重较大,近年来有所好转,都控制在30%左右,说明银行的清偿力逐渐达到其应有的标准。

综合上述,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清偿力已经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还需要增强。

四、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由表1可得,从2006年—2011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情况是2006年上调3次,2007年上调10次,2008年上调6次下调3(或4)次,2009没有变动,2010年上调6次,2011年上调6次下调1次。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其影响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反之会适当增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将减少放贷的比重,而贷款利差收入往往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因此银行的这一主要业务盈利能力就收到影响,整体盈利能力会有所下降。

从银行的绩效指标中看,以营业利润率为例,07年增长了0.38%,而08年只增长了0.16%,除了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之外,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两年的上调,对其盈利能力也会造成一定削弱。

(二)对流动性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较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减缓银行的流动性,下调则会适当放松流动性水平。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上缴更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因此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大量减少,势必会减缓资产的流动性。

从银行经营绩效的流动性指标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指标9短期资产/异变负债的比重07年从12489.52%大幅度下降到5814.35%,此时我国开始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06、07年这两年连续上调13次,使银行也大受影响;08年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当年的这一比重就上升到8413.31%;09年一直保持比较低的水平没有变动,10年开始上调,这一比重就下将到4452.22%。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从贷款/平

均资产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由于06、07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这一比重从06年的50.61%下降到07年的48.88%,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导致贷款的减少。

(三)对风险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尤其是银行的信用风险。上述分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银行放贷规模,因此银行为了在有限的放贷资金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势必会选取更为可靠的贷款人发放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长期下去对银行是十分有利的。

从银行经营绩效的风险指标来看,贷款净损失率和低质量贷款比率都在逐年下降,说明银行的贷款质量在不断提高,其中有一部分是受到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影响。

(四)对清偿力和安全性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清偿力和安全性水平影响不大。由于清偿力和安全性指标主要是受到资产、核心资本、现金股利以及未分配利润等因素的影响,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因此其变动对这一指标的影响不是很大。

五、存款准备金制度下提高银行绩效的建议

(一)调整银行的盈利方式,提高抗利率变动的能力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贷款业务作为其主要盈利业务,贷款与存款的利差是其主要收入,因此只要存款准备金上调,这一业务的收入势必会减少。因此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抗利率变动的能力,应该及时调整其盈利方式,改变对贷款的过度依赖,在贷款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

(二)推进市场结构多元化,提高资产流动性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银行流动性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应着力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自身的流动性,来抵抗变动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票据贴现、回购业务等货币市场工具,增加流动性票据在资产中的比重,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三)顺应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积极提高贷款质量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贷款质量,因此银行应积极顺应这一有利影响,提高贷款质量,减少低质量贷款的发生,及时做好贷款减值准备,降低贷款损失率。并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每一笔贷款发放的质量。

(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风险

为了防范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对日常资金进行定期分析或定期检查贷款质量以及放贷规模是否合理等,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核查与稽核制度,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从而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情形下防范各类风险,更好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杨艳.中、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发展及比较[J].经济师.2010(8)

[2] 景刚,许贤丽.“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12(5)

[3] 宋德琴,郑春芳.从紧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黑河学刊. 2008(9)

[4] 于浩天,周子钰.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银行盈利情况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 2012(5)

[5] 袁明男.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7(7)

[6] 谢洁华,李成青.“两率”下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思考[J].海南金融.2008(12)

[7] 刘晓,薛红红,赵雅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1(6)

[8]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几点思考

明确树立投入、产出理念、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是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根本措施。2.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1)科研项目的管理理念滞后。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研究、重科研成果数量轻视推广应用、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在国外,评价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实力的指标中,第一个就是该城市高校的数量,其原因在于高校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是该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标志。(2)完善科研项目的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尚须逐步完善技术保密制度、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无形资产转让、收益的管理办法、无形资产合作检查制度等。上述制度的缺失,不仅可能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而且会导致在财务管理上“无法可依”。因此,高校必须按照法律、法规 加强保护各类无形资产,保护高校及相关各个方面的权益,实现高校无形资产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四、完善高校财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经济业务较企业简单、涉及环节较少以及产权不明晰、领导不重视等原因,内控制度建设未得到足够重视,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已有所改善,但客观上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内控制度仍没有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1)分工控制。对于不相容职务必须进行分离,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 这一控制制度使经济业务在处理时,有关人员能够互相制约、 相互监督。(2)业务记录控制。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落实凭证制作、传递、保管 等到每一环节的控制要点,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 及时和正确。(3)财产安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4)预算控制。规范单位预算的编制、审计、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的编制差异,采取改进 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按照《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的要求,建立总会计师制度。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协助校 (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直接对单位负责人负责,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行使有关的职权,对高校预算编制和执行、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 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建立、建全财务内部控制,强化成本管理,进行经济分析活动;参与各种经济研究决策、审查等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只要坚持在实施综合财务管理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才会为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计财处) !!!!!!!!!!!!!!!!!!!!!!!!!!!!!!!!!!!!!!!!!!!!!!!竞争,如何增加资本渠道,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成为现代银行业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银行必须制定长远的经营策略,从策略导向中实施绩效管理,并及时评估策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才能让银行有效执行及实现其长远目标。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组织和个人的高绩效是企业资源与周围环境相互 作用的产物,因此在研究商业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之前必须先对企业战略、 企业目标、企业制度等进行研究。这些因素都会对绩效考核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一)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建立以经济增加值(EVA )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经济。运用经济增加值进行绩效考核,充分体现资本的价值,关注存在的风险,重视降低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占用。(二)普遍引入并日益重视内控合规类指标健全完善的内控合规管理机制是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银行合规管理工作的重 点和难点。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内控制度及合规文化的 建设力度,注重对主要业务环节和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普遍引入了内控合规类考核指标,比如,目前绝大多 数商业银行营业机构普遍实施了会计主管委派、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员工违规积分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会计监管系统。 (三)考核结果作为业务授权和资源分配的核心依据当前的商业银行普遍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其指导和推动作用,把绩效考核作为资源配置和管理天地 94

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分析

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分析 摘要:作为金融服务企业,商业银行需要开设营业网点并雇佣员工为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同时还要设置管辖机构对众多网点或辖属机构实施管理。为了维持众多分支机构的运营活动,商业银行需要发生大量的资源耗费。相应地,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成为影响其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业务运营效率 一、运营效率的衡量指标分析 近年来,我国开始采用成本收入比来衡量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财政部于2004年发布《财政部关于调整国有商业银行费用成本考核指标的通知》,首次引入成本收入比指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自2004年起将该指标作为费用成本考核指标。随后又在2009年发布《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重新规范了成本收入比的计算口径。银监会在2006年发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从财务重组次年起成本收入比应控制在35%-45%。 无论是从上述政府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规定看,还是从上市商业银行披露的年报信息看,成本收入比的计算口径均存在一定差异(见表1)。关于成本,银监会与财政部(2009年)的发文均可视为业务及管理费。从上市银行披露的2009年年报信息看,多数行均为业务及管理费,只有交通银行除了业务及管理费外,还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两项,兴业银行则包括了其他业务成本。关于收入,银监会规定为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净额,财政规定为营业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项目。从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信息看,中国银行扣除了其他业务成本,而其他银行均为营业收入概念。 根据上述分析,各行成本收入比的口径差异突出体现在三个科目上:营业税金及附加、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是针对商业银行贷款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经营收入征收的税金,不同于正常的投入,属于产出的分配,应当作为收入的扣减项,不应纳入成本收入比的成本口径。至于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相当于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本性支出的折旧或摊销的补充,可以纳入成本的计算范围。其他业务成本是商业银行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支出,包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等。从2009年上市银行

某农村商业银行年度经营及风险状况分析报告

ⅩⅩ农村商业银行年度经营及风险状况分 析报告 ⅩⅩ年,面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我行按照宏观调控和监管要求,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根据“调控总量,优化个量”的原则,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创新支农服务手段,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各项业务保持持续发展,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整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ⅩⅩ年运行基本情况 (一)存款变化情况 截止ⅩⅩ年12月31日,全辖各项存款余额为107.35亿元,比年初上升16.3 亿元,同比多增1.2 亿元,增长17.91%,完成省联社目标任务的102%,完成我行年初任务的74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80.17 亿元,比年初净增13.67 亿元, 同比多增0.77 亿元;对公及其他存款余额为 27.18亿元,比年初上升2.19亿元,同比多增0.43亿元。影响存款的主要因素是: 个人储蓄存款增长较为稳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主要是目前股市、房市低迷老百姓的投资意识偏窄,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城乡居民对市场的信心不足,投资较为谨慎,存款仍是老百姓传统投资的首选,且农村乡镇是储蓄增长的主要市场。

对公存款增长泛力。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偏紧, 结算帐户上的资金滞留的时间和金额较少,严格执行了受托支付、实贷实付后派生存款很少;其次是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控制和压降;加上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财政性存款的下降。 分析2013年的存款形势主要增长点是个人储蓄存款,城乡居民和在外打工人员工资收入、个体私营业主的经营收入等资金相对集中回笼和逐步实现,增加了储蓄存款的来源。但由于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形势无明显回暖迹象,导致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等中小企业的资金仍然较为紧张,对公存款有下降的趋势。 (二)信贷投放情况 信贷规模和结构:今年来,我们始终确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稳步推行贷款营销,序时完成贷款指标。止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774473 万元,比年初增加126239万元,增长19.48%,其中:农户贷款达27.47 亿元,比年初净增2亿元,公司类贷款余额到达39.79亿元,比年初净增10 . 3 4 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2%。 (1)涉农两个不低于指标(不低于当年贷款平均增幅、不低于上年涉农增量)。止年末贷款达到77.45 亿。年初贷款余额64 . 8 2 亿,余额增长12 . 63 亿,贷款当年增幅 1 9 . 48%。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以及经营绩效的度量标准

一、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以及经营绩效的度量标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商业银行运作在一定经营期间之内取得的成就,以及企业的业绩也被称之为企业绩效,企业绩效体现如下:盈利能力企业绩效,偿债能力企业绩效,资产运营水平企业绩效,还有后续的发展能力企业绩效等。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成长和发展的成果与所做出的贡献方面,这些成果和贡献都是经营者业绩能力的体现。企业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的好坏,但是真正说起来,学界对于企业绩效的评判,依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下面便举例说出一些不同的观点,福泰因(1988)认为在作业过程之中的合乎性评判,绩效是一种准则,可以测试系统整体的效能。罗宾斯和迪斯(1984))认为在策略管理中,销售额增长率是绩效量度,同样资产收益率也是绩效量度。文卡特拉曼和拉马努贾(1986)却反对罗宾斯和迪斯的观点,他们认为经营绩效指标的影响,财务绩效指标的影响,组织效能指标的影响,才是真正绩效的量度。 随着企业绩效这个名词的发展,渐渐引申出了多种概念如银行绩效。银行绩效则相应的指的是银行的收益,当然这个收益是在经营活动对应的时间内产生的。然而,银行这个与普通金融企业有所区别的金融企业,其绩效也有其特殊性,绩效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点,银行可以理解为资金的富余者和资金的短缺者的桥梁或者中介机构,银行从前者那里吸收资金向后者投资,因此,银行同时承担了双方的风险,因此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特点就非常明显了,像是高风险高负债的特点,以上的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可能导致银行的某些方面比不上其他的企业,比如在财务会计与市场指标(ROE, ROA)这二者就可以体现出来。第二点,鉴于行对经济的影响力的巨大作用,国家赋予了银行一些基本的义务,比如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而这些作用又通过公共绩效表现出来:改善经济宏观的公共性绩效,改善资源配置的公共性绩效,保持金融稳定的公共性绩效,提升金融效率的公共性绩效,国际竞争力等的公共性绩效。其实,绩效评定包括微观企业性评定与宏观公共性评定两个方面。但在本文的研究中,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并且结合理论方面的可执行性,本文将只讨论银行企业层面的绩效。 实际情况下,市场环境的竞争性是不容忽略的,因此绩效可以理解为:投入产出经营绩效,盈利性经营绩效,安全性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对于第一方面的理解本质上是一种效用关系,并且介于生产资源与生产产品,因此可以理解为对投入的测度,和对产出的测度。银行作为资金的富余者和资金的短缺者的桥梁或者

不同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绩效考核是商业银行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和个人,把机构绩效考核与人员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激励和改进,促进银行战略的实现。 目前采用的绩效考核的指标和方法包括:对金融机构领导人员考核、平衡计分卡考核法、关键业绩指标法(KPI)、目标管理法(MBO)、360度考核(360-degree-feedback)等。另外,商业银行还运用经济增加值(EVA)等财务指标考核办法对内部业务条线和分支行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不仅考虑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而且结合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实现业务评价与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统一,从而更加客观地对银行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 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由于组织管理架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业务运营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其采取的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有所不同,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作为样本,A银行为大型商业银行,B银行为股份制银行,C为外资银行,并对这三家银行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做简要分析。 大型商业银行:多层级、矩阵式的绩效考核体系 机构绩效考核 总行的部门考核。分为定量为主、定性为主、完全定性三类进行考核,并设置关联协作指标,考核部门共同承担的目标任务或者同一业务流程不同环节的协作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 一级分行的绩效考核。A银行采取综合考评和单项考评相结合,其中,综合考评包括效益管理类、风险管控类、可持续发展与竞争能力(市场拓展、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三个方面)以及业务协调;单项考评为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价,将经济资本回报率设定为一定分值。采用的计分方法为对一级分行、直属分行(含省分行营业部)两个群体分别进行绩效排序和等级评定,实行按季监测、按年考评;计分方法上主要采用统一标准值的标准差计分法。

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_基于14家上市银行2009年数据的分析

①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b817353522.html, )。②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收稿日期]2011年4月7日 [作者简介]胡兆峰,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北京,100081),E-mail :hzf88482002@https://www.doczj.com/doc/b817353522.html, ; 王汀汀,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士洋,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生。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2011年2月,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达到96.51万亿元,同比增加18.4%,相当于2010年GDP 的2.42倍①。从企业融资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信贷一直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仅以2010年为例,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而同年股票市场IPO 融资规模为4783亿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6.62倍②。从居民投资来看,商业银行存款仍然是居民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经营绩效如何,一直是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本文拟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一、文献综述 建立有效、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西方商业银行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审视银行绩效问题。随着外资银行的引入和股份制银行的崛起,商业银行绩效也日益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部分学者利用传统的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绩效,如朱晓会(2009)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在上市前后的变化,杨德勇、曹永霞(2007)和汪来喜(2009)也利用类似的方法考察银行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但是关新红(2003)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绩效分析的方法仍然局限在传统财务数据考评上,缺乏对银行资金利用效率以及银行风险程度的考核。此后,关于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探讨成为这一领域中的热点。李志彤等(2004)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国外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研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俄召娣、陈红(2009)利用类似的方法构建中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进行了评价。以上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是金融市场研究中的关注热点,而如何构建一个综合、客观的指标则是此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拟以上市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基于其公开的财务和市场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绩效的评价。 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基于14家上市银行2009年数据的分析 胡兆峰 王汀汀 王士洋 [摘 要]本文以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公告数据为基础,以净资产收益率等8个主要 财务指标构建盈利因子、偿债因子和可持续发展因子,利用各因子的解释能力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得分。评价结果显示,以南京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高于大型国有银行,在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两类银行的差距较为显著。但大型国有银行仍然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如庞大的客户资源、广泛的分支网络、稳健的经营战略、隐性的国家信用支持等,从长远角度看,大型国有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股份制银行并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商业银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盈利能力[文章编号]1009-9190(2011)05-0043-0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金融论坛 2011年第5期(总第185期)

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的转变趋势

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的转变趋势 经济资本作为当今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先进管理工具,正在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各家银行的改革和转型无不将经济资本理念的引入和实务运作作为改革的一项核心工作。经济资本能够以推测的数值直观而比较准确地反映银行承担风险和覆盖风险的能力,能够通过经济增加值(EV A)以及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等量化指标反映银行不同机构部门、不同业务、不同产品、不同客户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经济资本不仅是银行科学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更在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新的绩效考核渐行渐近 绩效考核不仅是银行对一定阶段经营管理状况和战略执行的检验和价值判断,同时其制度设计本身也反映了银行在特定时期的经营发展理念。现代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从追逐规模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重视平衡风险与利润、重视质量效益的集约型模式的转变过程,逐步树立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现代经营理念。因此,其绩效考核体制总体上也呈现出从过去的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盈利能力考核,逐步转变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考核,即从管理利润提升到管理价值。 以管理利润为指向的绩效考核,核心任务是规模的扩张或既定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主要实现对产出水平的结果考核;以管理价值为指向的绩效考核,核心任务是在合理运用资本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部门、各业务、产品、客户等内部结构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整体的价值最大化。显然,新的绩效考核体制相比传统模式,无论在管理内容还是管理环节方面都要复杂很多,在考核产出、结果、财务指标、短期绩效的同时,还要考核投入、过程、非财务指标,兼顾长期

战略。因此,新的绩效考核体制已成为银行实施发展战略、规范内部管理、实现良好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 西方先进银行绩效考核体制的经验 西方先进银行的绩效考核体制是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而不断改进的,呈现出有规律的几个发展阶段。当前,西方先进银行的绩效考核体制发展到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的价值管理阶段,即以银行的价值是否实现增值为考核的核心目标,通过比较资本成本,动态反映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产品组合或客户系列的绩效,运用平衡计分卡(BS)等技术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根据战略发展需要随时跟踪和优化作业流程、产品及客户结构。 经济资本是实现这一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管理工具,并运用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等指标完成产品定价、资本金分配和不同业务或考核单元的同质化比较等管理活动,进而实现资本的最大化效用和银行价值的持续增值。总结西方先进银行的绩效考核,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建立在经济资本基础上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在业绩评估和考核激励中居于核心地位。由于有先进的风险定价系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以及管理会计系统等科技信息平台的支撑,银行能够灵活地从不同机构、业务、产品、客户等多个维度科学衡量其真实风险和价值贡献。 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在前中后台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实时监控业务的变化,并根据业务发展的变化和需要调整经营策略。 三是设置灵活的资本成本率(机会成本)要求。为了体现业务结构和战略发展重点,以及注意到不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投入产出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投入产出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6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在当今这个时代,特别是中国入世五周年之后中国金融业逐步全面开放,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对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金融业的壁垒和限制逐步取消,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对银行效率的评价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尝试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提供一个基于实证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使相关政策建议更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运用DEA方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2家银行,对之进行了分析,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银行经营效率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确定效率研究的模型DEA和投入产出指标,选取12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2005年、2006年、2007年的效率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各家银行效率的排序,来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近三年年来我国银行效率的总体情况为股份制上市银行大于股份制非上市银行大于国有银行,银行业的整体效率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DEA模型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ABSTRACT In now this time, especially after China Joined WTO Fifth anniversary, the 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gradually comprehensively opens, raises the Commercial bank business efficiency, the enhance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our country financial reform important task.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implemented the joint stock system reform, to consummate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so on a series of actions, these measures to raised the Commercial bank efficiency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But because the financial industry barrier and the limit cancel gradually,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very intense. The efficiency is the bank competitive power centralism manifests, whether the efficiency enhancement and is the cost active control the Commercial bank the key which win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Therefore, through appears very important to the bank efficiency's appraisal analysis. The attempt in the empirical study conclusion's foundation provides for China Commercial bank efficiency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frame and the method, causes the related policy to suggest that has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the theory basis. This article through utilizes DEA the method, selected had the representative 12 banks,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it, will be this article research key.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bank business efficiency analytical study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rrelation theories, definite efficiency research's model DEA and puts into production the target, selects 12 Commercial banks to take the object of study, Efficiency has carried on the appraisal in 2005, 2006, 2007. Through to various bank efficiency sorting, inspects China Commercial bank in the market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efficiency change situation as well as difference.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 商业银行也是需要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但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也会有不同的考核体系。下面是为你精心推荐的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型商业银行:多层级、矩阵式的绩效考核体系 机构绩效考核 总行的部门考核。分为定量为主、定性为主、完全定性三类进行考核,并设置关联协作指标,考核部门共同承担的目标任务或者同一业务流程不同环节的协作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 一级分行的绩效考核。A银行采取综合考评和单项考评相结合,其中,综合考评包括效益管理类、风险管控类、可持续发展与竞争能力(市场拓展、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三个方面)以及业务协调;单项考评为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价,将经济资本回报率设定为一定分值。采用的计分方法为对一级分行、直属分行(含省分行营业部)两个群体分别进行绩效排序和等级评定,实行按季监测、按年考评;计分方法上主要采用统一标准值的标准差计分法。 一级分行以下的机构绩效考核。也采用上述类似的指标,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为强调业务指标。 省分行对二级分行的考核。考评指标分为三部分:一是经营绩效指标,以效益价值为核心,设效益、市场、结构和质量四大类考评指标;二是业务竞争力指标,由各专业部门按照年度工作重点设置考评指标,基本分合计100分;三是内控管理指标,采用倒扣分的计分

方式。主要考评指标参考全省中等偏上水平确定标准值,依其对经营管理 * 程度分别确定各项指标的基本分权重。 二级分行对支行的考核。考评指标包括:经营绩效考核、专项工作考核和重点网点市场竞争力考核三部分。支行考核结果与支行的经营性费用、工资性费用直接挂钩。 支行对分理处等网点的考核。按综合网点和一般网点分别考核。其中,综合网点功能较为齐全,经营贷款业务;一般网点功能相对较少,不经营贷款业务或贷款业务极少。对网点的考核由经营绩效、专项工作和加减分项考核等三部分组成,主要加大了个银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人员绩效考核 总行一般员工考核。总行一般员工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专业岗、销售岗和运行岗,不同岗位考核与所在机构业绩的挂钩权重不同。销售和运行岗可以量化到人,主要采取个人业绩表现,重业务量的表现。制定员工行为评价量表,指导岗位行为表现的评价。 一级分行以下的员工考核采用与总行类似指标,但更强调具体的业务绩效。 省分行对二级分行负责人的考评。二级分行行级负责人的薪酬由省分行集中管理、考核发放。考核结果按评分划分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等。以自然年度为一个完整的考评周期,在次年的年初进行上年度的绩效考评工作。行长考评由三部分

银行规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银行规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摘要: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激励理论,探讨不同规模银行中信息类别、不确定性信息与合同期限、政府行为等因素对经理人激励的影响。发现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中,不确定性、非契约关系与政府行为使得银行规模与其竞争力和生存性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1)相对大银行而言,小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风险;(2)长期合同下股权激励对于小银行经理人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3)客户经理的素质高低与一致性对于小银行激励效率的发挥至关重要;(4)我国小银行与地方政府天然密切的关系对其"软"信息获取作用很大,但同时也可能对其激励机制的长期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银行规模;不确定性;经理人激励;“软”信息;“硬”信息 一、引言 银行规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近年来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西方国家中,在大银行稳健发展的同时,小银行取得了更为的快速增长[1]。建立一个以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组织结构应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方向[2]。但是我国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机构的发展并未如想像般迅速。不少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都出现了很大的困难①。至少到目前为止,以下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仍有待解决:首先,转型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银行规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一般认为银行规模越小,对信息的处理效率就越高,对客户经理的激励越有效[3,4]。但是,

在转型经济中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政府干预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结论就可能变得不一样。其次,小规模商业银行在我国存在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大银行与小银行②在激励机制上有何不同? [注:①典型案例如汕头城市商业银行的关闭。 ②结合中国情况,我们认为银行类型可按其资产规模做以下划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大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型银行;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小银行。] 本文以下部分将围绕以上两方面问题,将转轨经济中的信息环境与不确定性因素与银行经理人激励问题联系起来,对银行规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文章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在Stein方法的基础上[3,4]构建理论模型,最后是全文结论。 二、文献回顾 国外对银行规模与其生存性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将激励理论结合银行业的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的明显差别是影响其绩效的主因。Aghion和Tirole指出,在集中决策的机构中,一线客户经理的激励是严重欠缺的[5]。Stein随后证明在不完全合同情况下,小机构往往比大机构在处理“软”信息方面更具优势[3,4]。因此在更需要“软”信息(soft imformation)的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中,小银行应当比大银行表现出

银行kpi绩效考核

银行kpi绩效考核 篇一: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现状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核心支柱,其绩效考核一直受到深刻重视,本文以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调查对象,总结这两家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特点,从中窥探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现状。(一)工商银行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分类指导、资源整合,强化绩效考核与内部等级管理、政策资源配置相结合。其特点有:(1)实行统一考核。包括统一指标、统一标准值、统一指标权重,分类差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了分类指导力度。(2)建立了效益管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案件控制4大类14项指标体系,突出利润价值量和风险价值量考核。20XX年,工商银行推出了《20XX年经济资本配置计划实施方案》,但其利润价值指标仅按模拟拨备缺口而非全部风险资产计算资本成本,因此尚未完全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要求。 (二)建设银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行最早引入经济资本理念。该行于20XX年制定并推行了《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通过编制经济资本预算及分配经济资本强化对风险资产总量的约束,以经济资本作为资产业务计划编制的先行指标和核心指标,并指导信贷资源有效配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绩效考核特点:(1)采用经济增加值

指标考核分行经营绩效,并从贷款、存款、中间业务、成本效率、风险控制、资本成本等多个方面分析、评价各项业务对经济增加 值的贡献状况。(2)按照“锁定存量、考核增量”的思路,重点考核各分行经济增加值增长情况,增量考核结果与增量绩效工资分配挂钩。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主要存在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考核指标统一,考核方式呆板、以及缺乏员工参与,上下级沟通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内部逻辑关系,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与战略目标不统一。 (一)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从定性考核转向定量考核,财务指标相较于非财务指标自然便于量化,同时,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又有操作方便、数据易得的好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呈现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特征。根据最近出台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指标建立在财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包括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4大类21项指标。但财务指标始终是静态时点指标,它反映的是商业银行过去的经营业绩,是结果性指标,存在滞后性。非财务指标包含大量动态指标,对商业银行 的过程考核和长期发展考核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大量的财务指标绩效考核过程中被忽视。因而,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将会通过重结果考核轻驱动考核与重短期效益轻长期发展最终传导致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与战略目标不统一。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方案分析方案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方案 分析方案

目录 1前言 (4) 引言4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价值 (5) 推行规范化、集中化、矩阵化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6) 推行“量本利”管理,优化经营策略 (6) 实现严格的成本控制 (8) 推行人力资源增殖计划 (8) 建立全面的营销管理 (9)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9) 建立现代企业化绩效评估机制 (10) 企业知识化成果指导业务操作 (11)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及客户经理级效考核系统方案建设分析 (11) 2绩效管理概念简述 (13) 2.1绩效与绩效管理 (13) 2.2绩效管理的位置 (13) 2.2.1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 (13) 2.2.2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14) 2.3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15) 2.4绩效考核、决策分析方面的挑战 (16) 2.5应对绩效考核、决策分析方面的挑战 (17) 3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18) 3.1平衡记分法在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18) 3.2关键绩效指标 (19) 3.2.1KPI指标的概念 (19) 3.2.2关键绩效指标的类型 (20) 3.2.3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 (21) 3.3平衡记分法与关键绩效指标的综合运用 (21) 4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示例 (23) 4.1商行绩效考核制度示例(一) (23) 4.2商行绩效考核制度示例(二) (31) 5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技术体系 (42) 5.1要点说明 (42) 5.1.1整体结构 (42) 5.1.1数据源说明 (42) 5.1.2业绩考核步骤 (43) 5.1.3多级业绩考核模型 (44) 5.1.4多岗位业绩考核模型 (44) 5.2模块简介 (44) 5.2.1客户评价 (44) 5.2.2业绩登记 (44) 5.2.3考核期设置 (45) 5.2.4绩效考核 (45)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 析 金满涛 (新疆财经学院金融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一直以来,银行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由于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单一,经营高度同质化。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业务结构调整,零售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同质化 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按其服务对象分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存贷款、转账汇兑等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其特点是规模大,业务集中。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私人业主为服务对象,针对个人不同的金融需求,利用自身的信用和信誉优势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零售业务的服务范围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投资管理、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具体项目如图表l所示 表1: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分类

国外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范围较广,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和股票业务。在证券、保险、信托和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零售业务主要有:居民储蓄、代收代付、转账汇兑、信用卡服务、个人消费贷款、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客投资理财、信息咨询、代客买卖外汇、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零售负债业务现状:以储蓄业务为主 长期以来,零售业务作为我国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的地位正日益显现,但大多数的银行,仍旧把零售业务中吸收存款的任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从表2可知,个人储蓄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负债业务中发展最完善,比重最大的零售业务品种。目前,存款等负债业务 表 2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近年来,农商行的经营绩效受到了普遍关注。杜邦分析法,作为一种利用若干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关系来综合分析公司财务状况的经典财务分析方法,也已普遍为国内外公司所使用。本文从适用于农商行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入手,选取江苏某农商行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到影响其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因素是权益乘数的结论,最后为改善该农商行的经营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适用于农商行的ROE模型 鉴于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结合农商行实际,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模型稍加变形,得到如下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式: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的选取及相关说明 本文以创立于2011年的江苏某农商行为例,所用数据来源于其2010至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本文主要采取适用于农商行的ROE模型来评价其经营绩效,即 (二)盈利指标分析 本文?⒋幼芴搴鸵蛩亓酱蠓矫娑愿门┥绦?2010至2012年度的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总体分析 根据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将净资产收益率(ROE)做如下简单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ROE)= 资产收益率(ROA)×权益乘数(EM)其中,资产收益率(ROA)=税后净后净÷总资产 权益乘数(EM)=总资产÷权益资本 经计算,对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初步分解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该农商行2010至2012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呈“V”字形,其中2010年达到最高。与2010年的最高值相比,该农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在2011年时下降了3.18%,下降幅度较大。而后,该指标在2012年又有0.29%的小幅上升。同时,该农商行2010至2012年度的资产收益率(ROA)指标呈倒“V”形,其中2011年达到最高。与2010年相比,该农商行的资产收益率(ROA)指标在2011年时上升了0.29%。而后,该指标在2012年又有0.04%的轻微下降。相比于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的“V”字形,资产收益率(ROA)指标却正好呈相反的走势。 2.因素分析 (1)税负管理效率 税负管理效率是税后净收入与税前净收入之间的比率,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认识银行经营活动及结果,即利用银行财务报表获取相关信息;其次,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将报表信息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展示银行经营业绩;最后,应用一定分析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银行绩效做出评价。 12.1学习要求 (1)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2)理解商业银行损益表 (3)理解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 (4)熟练掌握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 (5)掌握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12.2 内容简述 12.2.1银行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为银行绩效评价提供必要信息。商业银行主要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它提供有关存量变量信息,静态反映银行经营活动。通过银行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报告期银行实际拥有的资产总量、构成情况、银行资金的来源渠道及具体结构,从总体上认识该银行的资金实力、清偿能力情况。从连续期间的资产负债表可了解到银行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有助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1、资产负债表 银行资产负债表包括:1)资产项目。由现金资产、二级准备、证券投资、贷款、固定资产、未清洁的客户对银行承兑的负债等几项组成。2)负债。主要由存款和借款组成。3)净值。 银行资产负债表特点:首先,银行总资产中各种金融债权占较大比重,而固定资产,主要是房产和设备所占比重很小。其次,商业银行更多地依靠负债获取资金来源,自由资金一般不足10%,大大低于工商业平均水平。再次,银行资本会更多的发挥管理性职能,即管理部门通过建立相关资本金管理法令,来约束、引导银行业的正常发展。另外,由于所处经营环境、面临经济法规不同,开展的业务各有特点,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具体科目设置、会计处理上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2、损益表 损益表又称为利润表,提供流量信息,动态反映银行业绩。银行损益表着眼于银行的盈亏状况,提供了经营中的收、支信息,总括的反映出银行发展趋势,预测出该银行的经营前景、未来获利能力。银行损益表包括三个部分,收入、支出和利润。编制损益表所依据的平衡公式是“收入-支出=利润”,各科目的设置处理取决于银行所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面临的管理法规,也取决于所开展的业务,不同国家银行有一定差别,但报表的基本结构、编制方法是相同的。银行收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利息收入;二是手续费收入;三是其它收入。

商业银行绩效考评方案全套

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篇管理办法 (1)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考核方法 (2) 第三章季度考核 (8) 第四章年度考核 (9) 第五章申诉及其处理 (11) 第六章附则 (14) 第二篇实施细则 (15) 第七章考核评分表设计及填表说明 (15) 第八章考核评分表填表说明 (37) 第九章部门考核 (38) 第三篇附件 (40) 附件一:一般人员态度考核指标评定表 (40) 附件二:员工能力考核指标评定表 (41) 附件三:周边绩效考核指标评定表 (46) 附件四: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评定表 (47)

第一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管理现代化,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银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对象 1.银行中层管理者及一般员工均需参加考核。 2.员工在病假和长休哺乳假期间不参与考核。 第三条考核目的 1.建立全员参与、全员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2.通过绩效考核促进上下级沟通和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 3.通过考核规范作业流程,提高银行的整体管理水平。 4.通过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态度和能力,帮助员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从而有效提升银行的整体绩效。 5.促进员工逐步形成“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 第四条考核原则 1.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 2.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3.多角度考核。 4.公平、公正、公开。 第五条考核用途 考核结果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薪酬分配 2.职务晋升 3.岗位调整 4.员工培训 第二章考核方法 第六条工作绩效目标设立的要求 (一)重要性:目标项不宜过多,选择对公司利润/价值影响较大的目标,以3-5项为好,可视具体情况增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