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森林基因资源1.ppt.Convertor

第二章森林基因资源1.ppt.Convertor

第二章森林基因资源1.ppt.Convertor
第二章森林基因资源1.ppt.Convertor

第二章林木遗传育种资源

第一节、遗传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也称为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一、概念

目前国际上植物遗传育种文献大都采用种质资源这一名词。一般认为,种质资源与遗传资源和基因资源是同义词。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育种资源(breeding resources)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往往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调查、收集的资源。

因此,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涵义既相关,但又有区别。

野生植物有30万种以上,我国木本植物约8000余种,其中乔木约2000余种,灌木树种6000种,乔木树种中优良用材和特用经济林树种达1000余种,还有引种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约100种。

但目前我们利用的植物种类只有约3000余种。

其中中草药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栽培作物只有175种,其中16种,提供了人类食物的2/3。有一半以上没有研究过,有许多在人类还没有认识前就灭绝了。

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林区,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红松、臭冷杉、水曲柳、紫椴、糠椴、黄波罗、胡桃楸、春榆、辽杨、大青杨、赤杨、蒙古栎等。

人工栽培过的树种有约1000种,主要造林树种约210种。

红松

在华北区,有油松、侧柏、白皮松、华北落叶松、白杆、杜松、栓皮栎、麻栎、檞树、泡桐、臭椿、香椿、楸树、毛白杨、小叶杨、旱柳、白榆、国槐等。

人工栽培过的树种有约1000种,主要造林树种约210种。

油松

在华东、华中区,有杉木、柳杉、马尾松、水杉、黄杉、金钱松、柏木、油茶、油桐、鹅掌揪、棕树、擦树、乌桕、毛竹、刚竹等,其中有些树种是中国特产。

水杉

华南区,树种组成丰富,除华东、华中部分树种延伸分布到该区外,尚有木荷、火力楠、格木、竹柏、米老排、蚬木、金丝李等有发展前途的用材树种。

木荷

西南区是世界公认树种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云南油杉等已有较广泛的栽植,尚有许多树种没有利用,潜力很大。

思茅松

西北地区树种较少,但也有不少重要的用材树种,如新疆落叶松、新疆云杉、青海云杉、新疆冷杉、新疆五针松、新疆杨等,在广阔的干旱沙漠地区,有胡杨、白刺、柽柳、多枝柽柳、柠条、花棒、沙棘、沙柳等适应性强的灌木,可用于生态建设。

二、遗传资源的重要性:

1. 现有的品种都起源于野生植物。

育种所需要的基因,广泛蕴藏于自然资源之中,遗传资源是创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

野生猕猴桃

2.集约经营和育种过程使遗传基础变窄, 必须补充新资源

在集约经营和选育过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经济性状上,从而使群体或个体的遗传基础变窄。

为选育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富的资源作后盾,不断地引进,补充新的资源,多世代育种工作才不会受到很大制约。防患于未然,必须重视遗传资源的调查、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艺过程的改革,对林木新品种的要求也会发生改变,只重视当前所需性状,对有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滥砍滥伐,任其毁灭,育种工作将会面临“无米之炊”。

3. 对林木新品种的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

4. 现有的遗传资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来之不易

今天复杂而丰富的物种和遗传资源是生物经历6亿多年自然演化中形成的,是生物适应繁杂、变化的自然环境的结果,是进化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药品和工业原料,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十分珍惜。

5. 抢救濒临毁灭的树种,已迫在眉睫。

世界上动植物种类估计在500万种到1000万种间,已作过描述的约为175万种。高等维管束植物25万种,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15万种,约有90%生活在陆地,而其中又有约2/3生活在热带森林。

地球上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森林被砍伐。

8千年前全球天然林面积为80.8亿hm2,到1996年底,62%的森林已消失了,仅剩下了30.4亿hm2。森林面积的锐减,导致许多物种的绝灭或生存受到威胁。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流失*

一、树木基因资源的流失

在热带地区的15万种植物中,至少有1/3的物种将处于濒临灭绝的险境。巴西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4万多种,按照当前森林砍伐的速度,30年后,这里的森林将会全部消失。

现在全球有10%的植物处于危机之中,英国植物学家预言,如果不采取预防性措施,到2050年,现在已知的25万中植物将有2-2.5万种将灭绝。

据研究,每消灭一种植物,就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消失。物种不断减少,灭绝速度为自然灭绝速度的1千倍,即每天约有75种被消灭。

我国热带雨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0.5%。如海南岛是我国的两大热带地区,植物种类有257科,乔灌木有1400种,占全国的28.6%。但遭到人为破坏,从20年代的8.64万公顷,森林覆被率25.7%,到现在仅为7%,森林破坏导致80多种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场所。

另一个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有高等植物近4000种,由于开荒和垦殖,原始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60%降到27%。

据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4000-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或受到威胁状态.其中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物种1000种,极危种28种.

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即生态(生物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种内遗传多样性。

1.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3.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通常是指物种内不同群体(又称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内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状况。三、遗传多样性的检测*

形态特征的检测

形态特征或表型性状检测遗传变异是最直接,也是最简易的方法,但在许多情况下表型并不能真实反映遗传型。

2. 染色体特征检测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基因携带者,染色体数目、结构、核型特征上的变异是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3. 蛋白质变异检测

同工酶(isozyme)被广泛应用于天然种群遗传变异的研究。酶是生物体所特有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而同功酶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催化活性,但结构有所区别的酶,呈共显性。

但由于同功酶检测的位点数目较少,常不能代表整个基因组的变异。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4. DNA变异检测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方法有RFLP技术、基于PCR的各种检测方法和重复序列分析技术。SSR分析

AFLP分析

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四、基因资源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火灾发生以及地质变化。

生物因素

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间的相互影响;

病虫害;

外来植物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进,80年代扩散蔓延成杂草。该作物繁殖能力极强,侵占速度快;生命力极强,被其侵入的区域寸草不生,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人类活动因素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

商业的特殊需求

品种改良或引种

一、林木遗传资源工作的发展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1948年成立了“动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其中包含森林遗传资源的研究和保存。

1963年成立植物资源考察专家小组,组织并制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交换条例。

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森林遗传资源专家小组,规划和协调有关林木基因资源搜集、利用和保存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节林木遗传资源管理

在国际组织的影响下,全球对森林遗传资源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并采取了积极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传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至2003年,全球自然保护区数量达

到102102个,总面积1876万km2,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2.65%。

1988年联合国召开了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起草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有16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地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议题。

我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珍稀濒危动植物名录》等保护自然的法律和政策。

我国于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999处,总面积达到144万km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面积为89万km2,占国土面积14%以上,面积居世界第一。此外,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种源试验,60年代以来开展的选优-种子园等工作,收集了大批育种资源。

二、基因资源的类别与特点

1、栽培学分类

种(species) :树木分类学中最基本单位,通常是指进化系统上的等级,种是进化过程上的一定阶段。

类型(type):种内发生在形态上、生理上或地理上的变异称为类型。如形态型、地理型、物候型等;

品系:在育种学上,品系是指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而起源于共同祖先的群体,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某个表现较好的类型后代称之为品系。

无性系(clone):由同一株树木经无性繁殖所获得的一群个体,称为一个无性系。用来繁殖无性系的母株称为无性系原株,组成无性系的个体称为无性系分株。

家系(family):两个遗传型间交配产生的一批后代称为家系,双亲相同的后代群体叫全同胞家系(full-sub family),双亲中只有一方相同的后代群体叫半同胞家系(half-sub family)。

品种(cultivar):是经过人工选育的,优良性状经过人工选育所证实, 属遗传性的控制,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在产量和品质上符合人类要求的栽培植物群体。

(1)本地基因资源

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得到的优良树种、品种或类型。

(2)外地基因资源

2、综合分类

指从国外或外地其它引入的树种、品种或类型。

(3)野生基因资源

自然界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树种。

(4)人工创造的基因资源

通过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基因资源。

人工创造的资源,需要通过培育、选择、鉴定,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三、基因资源的调查

1、地区情况调查。包括社会和自然条件两个方面。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2、树木概况调查。包括分布、种类、栽培历史、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特点。

3、树种种类、品种(变种)、类型代表株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态性状、经济性状等。

4、图表、标本制作和采集

5、调查资源的整理与总结。

四、基因资源的收集

收集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收集乡土、珍贵、稀有树种和濒危树种;

2、收集同树种的栽培种和野生种。

3、收集和探索一些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特殊类型。

4、收集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基因资源。

5、收集古寺庙、公园、古典园林和房前屋后有价值的古树。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可考虑结合优树选择、地理种源试验的采样和优良林分的建立等进行。

收集的材料要进行详细登记。

收集的材料原则上可以是传递基因物种的任何器官,如种子、枝条、花粉、组培苗等。但种子是最普遍最重要的收集材料。因为它体积小,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基因型,能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能较好地反映原始群体的遗传组成。

(一)原境保存

原境保存(in situ conservation)是指在原来的环境或生境中对保存的对象进行保存。

原境保存保存下来的不仅是原种群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而且整个生态系统都保存下来。保存群体与原始群体都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生长,没有新环境选择压的淘汰,这时保存群体与原始群体没有区别所以这种保存又称为静态保存,就象不曾发生过保存处理那样。

五、基因资源的保存

一般人为,要使保存的林分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并对原生态系统具有代表性,应维持100-1000公顷的面积,如果保存的对象是异交的散生树木,则需要至少25000个个体,才能维持群体的相对杂合性。

(二)异境保存

异境保存(ex situ conservation)是指在区别与原始群体生态环境下的某一地点,将要进行保存的来自不同生态区的单株上采集的种子或枝条,营造集中成片的人工林,以实现基因保存。

1、进化保存(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多样性的个体,在新的环境影响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作用下,林分朝着适应的一方进化,最后保存下来的是与风土气候相适应的产物……进化保存的群体。

进化保存属于动态保存,是林木基因资源保存的重要方式。进化保存的例子很多,如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种源地理变异、引种试验、多树种适地适树适品种选择等试验。

选择保存是当前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中的主要形式。

对与分布广泛的平原阔叶散生树种,如无集中林分,轮伐期短,栽培地点世代变化很大的杨、柳、榆、槐、泡桐等树种,走选择保存的路,可能是比较现实的。

选择保存也属于进化保存的范畴,只不过进化的方向不同。进化保存是朝自然选择的方向进化,其主宰作用是自然,选择保存是朝人工选择的方向进化,其主宰作用是人。两者都是在动态条件下边保存,边生长,边适应,边进化。都属于动态保存。

4、选择保存(selection conservation)

选择保存是指保存的对象是由人来确定的,保存中和保存后仍不断进行选择。

这种保存服务于人的既定目的,是为育种、经营或利用服务的一种保存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未来保存经济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基因或基因型免于丢失或灭绝。

(三)离体保存(in vitro conservation)

离体保存(in vitro conservation)利用种子、根、茎和花粉等的贮藏来保存种质资源。

1、种子贮藏

利用种子贮藏是当前保存基因资源最容易最经济的方法。绝大多数的植物种子,可通过降低贮藏期间的温度和水分来延长它们的存活期。通过种子库保存种子。

据研究,影响种子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是种子本身的含水量、贮藏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1972年哈林顿对植物种子贮藏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两条规律:在含水量5-14%的范围内,种子含水量每增加1%,则种子寿命减半;而温度在0-50oC范围内,种子温度每升高5 oC,种子寿命减半。

一般说,种子安全贮藏的理想条件是:空气相对湿度约15%,温度-20 oC或更低;空气中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容器要密封,贮藏室保持黑暗。

研究表明,在贮藏期间,如果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0%,则极长期贮藏的种子可应用700年,长期贮藏的种子可应用150年。树木种子一般30-50年即可更换一代种子。

2、花粉贮藏

花粉体积小,贮藏花粉要比贮藏种子或营养体要省事。但目前花粉贮藏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

3、营养体贮藏

对插穗或接穗进行贮藏.贮藏树木穗条的常用温度是-2至2 oC,根据贮藏的时间、植物休眠状态、和贮藏库的结构而定。

在许多试验中,植物细胞和组织在液体氮温度(-196 oC)下贮藏不同时期后,仍能存活并再生成完整植株。

4、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组培技术长期贮藏分生组织茎尖等,对于树木种质资源保存具有特殊价值。主要优点:遗传性比较稳定;繁殖潜力大;所需空间小等。

1、研究

基础研究:生物学特性、分类学、生理生化、遗传学、生态学等;

经济性状:高产、稳产性、早实性、品质、生育期等。

2、利用

经济价值高、资源丰富的种质,直接选择利用;

经济价值高、资源贫乏,选择、收集、扩繁、利用;

经济性状不突出,有潜在价值,收集、育种、利用。

六、基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第四节种内多层次的遗传变异

利用地理种源变异,进行种源选择;

利用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进行林分选择,改造成母树林,提供优良种子;

利用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进行优树选择,建立种子园或采穗圃,为生产提供良种或穗条;

利用个体内变异,进行突变体筛选,如在苹果、柑桔中通过芽变培育新品种。

地理种源变异;

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个体内变异。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考试试题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1分,计12分) () 1.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是()。 A.提供治理意见 B.提供咨询 C.提供资产在评估时点的公允价值 D.为债务重组提供价值标准 () 2.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有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峻的,处()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罚金。 A.5年以下 B.3年以上5年以下 C.3

年以下 D.5年以上 () 3.按照一般要求,运用市场法通常应选择()个 以上参照物。 A.2 B.3 C.4 D.5 () 4.某被评估经济林地的参照林地的资产1年前成交价 格为80万元,该资产1年间价格上升了12%,已 知被评估经济林年生产能力为1000公斤,参照经 济林的年生产能力为1500公斤,则被评估资产的 价值最接近于()。 A.134.4 B.89.6 C.59.73 D.53.33 () 5.()是资产评估程序的第一个环节。 A.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差不多事项 B.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C.编制资产评可能划 D. 收集资产评估资料 ()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森林资源资产特征的是()。 A.森林资源资产培育过程风险大 B.森林资源资

产的投资回收期长 C.森林资源资产的管护成本小 D.森林资源具有 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体 () 7.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评估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刻价 值对林木价值的阻碍,充分考虑资金占用的利息, 营林成本应以()计算。 A.单利 B.复利 C.单利或复利 D.以上都不正确 () 8.某林区的林木采伐后所得的销售收入为180万元, 运输成本为10万元,临时租用销售的场地耗费为 2万元,应交的各种税金为3万元,经营该木材的 合理利润为30万元,可能该林木资源的再生价值 为60万元。则该林木资产的评估价值为()万 元。 A.135 B.165 C.195 D.225 () 9.幼龄林常用()评估。 A.市场法 B.成本法 C.剩余 法 D.收益法

森林管理信息系统

?森林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 ?为什么要学习? ?信息时代的要求 ?信息化社会大背景 ?信息技术应用 ?1992年,国家林业局设立信息中心 ?2010年的目标,建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前言 目前已建立的全国性的林业信息系统: ?全国森林资源和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荒漠化监测信息系统 ?全国林火监测信息系统 ?全国生态林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林业局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信息网络及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前言 课程意义: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现代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求更精准、翔实的林业基础信息作支撑 ?提升森林管理水平、创新、方法手段 ?前言 二、依法行政和强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管理,避免信息混乱,弄虚作假 ?标准化软件,数据不实,管理不规范 ?及时更新,动态反映,解决时效性差的不足 ?前言 ?三、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迫切需要 ?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低,信息难共享,极大浪费 ?措施: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标准、大大提高数据权威性和影响力 ?前言 ?四、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必然选择 ?监测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撑 ?五、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建设的重要的举措 ?推动林业科技水平提高 ?推动整个行业人才成长和队伍素质提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数字林业和林业信息化 ?一、数字林业 ?信息化的林业,包括林业大部分要素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在数字地球大框架指导下,应用遥感、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智能术和可视化等技术,把地球上的各种林业信息用地理坐标确定与连接起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作为专业资产评估,在资产评估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的基础上,依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目的和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发展和衍生出了一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以适应不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需要。主要评估技术方法如下: 一、市场法 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具体包括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等。 ㈠、市场价倒算法 用于林木资产评估,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En=W-C-F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W—销售总收入 C—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F—木材经营合理利润 此方法为市场法的一个衍生评估方法,它是假设被评估的林木资产,于评估基准日一次性全部采伐销售为前提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由于被评估林木的实际情况、国家林业经营管理政策等因素对评估价值的影响。 ㈡、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既可用于林木资产的评估,也可用于林地使用权的评估,现分别介绍如下: 1、林木现行市价法 此方法是以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En=K·Kb·G·M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Kb—物价指数调整系数 G—参照物单位蓄积的交易价格(元/立方米) M—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蓄积量 该方法的应用前提是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所在地区有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市场,且可以获得与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具有可比性的类似森林资源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使用中应注意我国林业市场区域性强,市场发育不充分,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造成的影响。 2、林地现行市价法 此方法是以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林地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无人机森林智能巡护管理系统介绍

前言 森林是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是人类自 身发展的需要。森林是陆地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防止风沙、净化空气、气候条件、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大气平衡,保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是国家及其重要的资源。保 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 林业经常存在火灾、病害、人为砍伐等隐患问题。 传统人工巡护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信息获取不准确,而卫星对森林资源的信息获取,由于获取周期长,时效性差,无法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传统载人飞机改善了时效性差、人工巡护的问题,基本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但在森林火灾等环境恶劣的环境下,飞行安全 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且其受环境、空域等影响较大,维护成本较高,不能满足林业的日常化 管理。寻求一门新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森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及林业执法中,已成为林业 管理的一项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单位所遇到的问题: 对森林巡视工作的管理目标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目前阶段巡视工 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三个: ?个别林区分布原因,导致巡视工作难度大,巡视人员的巡视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无法与现有巡护管理系统实现地上空中全方位监控管理。 ?现有无人机操作复杂,需要人员控制,巡视效果不佳。 为此我公司研发了一套针对于林业单位的《无人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进而有效的利用无 人机,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航、悬停拍照等功能,为林业单位实现无人机巡护的智能化、人性 化管理。 建设目的 1. 与现有人工巡护方式结合,提高巡护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 巡护区域无盲区,对管网工作实现全覆盖管理。 3. 实现实时环境监测,隐患快速上报。 4. 实现隐患点精准锁定,智能分析,报警推送。 5. 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护,自动取证,自动分析,自动上报,自动起返航。 6. 实现多架无人机协同巡护,低电量任务自动转移,保证巡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7. 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多数据综合分析汇总表,为企业生产运营以及发展部署提供相 应的参考依据 工作原理描述 无人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实现巡护现场的定点取证,现场监测 以及隐患分析等工作,与传统无人机不同的时,该系统的设计理念为全自动运行,定期给无 人机制定相应的巡护任务,无人机可实现自动起飞,自动返航,关键点自动取证环境自动等 功能,实现了真正的“无人操作”无人机。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61321 中文名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英文名称:Forest Assets Appraisal 授课专业:林学 预修课程:会计学、森林资源经济学、统计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资产评估概述,自然资源核算,立木林价以及森林资产评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掌握资产评估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为国有森林资源的资产保全、林业企业产权变动、贷款融资、税负和经营实绩咨询服务。有利于提高林业生产管理的能力,有效促进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授课专业: 林学 学时数: 30 学分数: 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林学、资源管理、林业生态、经济林专业等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 资产评估概论,自然资源核算,立木林价以及森林资产评估等,面向林学、经济林以及森林资源管理方向授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掌握资产评估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为国有森林资源的资产保全、林业企业产权变动、贷款融资、税负和经营实绩咨询服务。有利于提高林业生产管理的能力,有效促进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预修课程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林业统计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森林资源及林价概述( 6学时) 要求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有: 1、森林资源的定义、构成及其在价值评估中的作用 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现状 3 林价的定义,起源及研究发展过程 4、林价的结构组成 5、林价的计算方法及林价(表)的作用 6、林价与森林资产评估方法 自然资源核算(4学时) 要求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有: 1、自然资源核算的定义及估价的经济理论 2、自然资源核算的内容及一般程序过程 3、自然资源价值计算方法及实例 4、自然资源核算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操作规范(5学时) 要求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有: 1、资产的概念及分类、资产评估的概念 2、资产评估的功能作用及其必要性 3、资产评估的的原则、特点及影响评估的要素 4、资产评估环节及资产评估的途径和方法 5、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林业资源数据管理系统

林业通讯设备管理系统 林业系统通讯设备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林业系统日常工作必要辅助。用GIS技术对通讯设备进行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林业系统通讯设备具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分布区域地形复杂等特点。从而对设备的管理、维护带来许多不便。林业通讯设备管理系统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图片资料、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设备资料等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清楚的描述设备管线的地表和地下分布情况、设备名称和数量、设备安装日期维护记录、维护人员的组成等等。通过对地形数据的分析可以精确定位某一设备的位置以及其周边环境,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强度。 一、地形数据的管理与控制 1.图层和设备信息加载:通过图层和设备信息加载,能够实现全市范围内的行政区划图,林区分布图,地形图,遥感图,各种通讯设备的分布图以及人员的分布等等。按照一定的颜色和符号表示设备的类型和种类,并且能够统计汇总结果。

网络发布可以实现网络办公 终端用户根据权限可以对数据进行更新 2.地图控制与操作,实现基本的放大、缩小、定位、全图显示、鸟瞰图功能,能够测量任意两点或者多点的距离。 二、设备资源数据一体化查询 1.图形查询:通过图形上的拾取、选择、空间关系分析实现对设备资源数据和档案的查询。 2.属性查询,通过对某设备或某区域设备的查询,可以得到设备的详细清单和图片,将查询结果通过图表方式展现在屏幕上或打印输出。

某区域地形图1 3.统计分析: 对于某一设备统计分析;包括设备的名称、生产日期、安装时间、维护记录、设备图片信息、设备分布坐标、归属管理片区、管理人员清单等。 三、资源更新管理 1.地形数据的更新,通过GeoBeans图形平台对地形数据进行阶段性修 改和更新。通过GeoBeans信息发布软件实现系统内网络办公。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考试题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考试 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1分,计12分) () 1.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是()。 A.提供管理意见 B.提供咨询 C.提供资产在评估时点的公允价值 D.为债务重组提供价值标准() 2.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年以下年以上5年以下年以下年以上 () 3.按照一般要求,运用市场法通常应选择()个以上参照物。 () 4.某被评估经济林地的参照林地的资产1年前成交价格为80万元,该资产1年间价格上升了12%,已知被评估经济林年生产能力为1000 公斤,参照经济林的年生产能力为1500公斤,则被评估资产的价 值最接近于()。 () 5.()是资产评估程序的第一个环节。 A.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B.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C.编制资产评估计划 D.收集资产评估资料 ()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森林资源资产特征的是()。 A.森林资源资产培育过程风险大 B.森林资源资产的投资回收期长 C.森林资源资产的管护成本小 D.森林资源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体

() 7.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评估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林木价值的影响,充分考虑资金占用的利息,营林成本应以()计算。 A.单利 B.复利 C.单利或复利 D.以上都不正确 () 8.某林区的林木采伐后所得的销售收入为180万元,运输成本为10万元,临时租用销售的场地耗费为2万元,应交的各种税金为3万 元,经营该木材的合理利润为30万元,估计该林木资源的再生价 值为60万元。则该林木资产的评估价值为()万元。 () 9.幼龄林常用()评估。 A.市场法 B.成本法 C.剩余法 D.收益法 () 10.某评估机构对一片经济林进行评估。经专业技术人员估计,该林区还可经营5年,在未来1-5年内各年净收益额分别为8万元、9万 元、10万元、12万元和15万元,若折现率为10%,则该林木资 产的评估值最接近()万元。 () 1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应占()。 % % % % () 12.在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若评估对象的森林景观质量等级为2级,其相应的等级系数为;参照物森林景观的质量等级为4级,其相应 的等级系数为,则在资产评估时森林景观质量调整系数为 ()。 二、多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计24分) () 1.按资产评估对象分类,可分为()和()。

河南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河南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落实第四次厅长办公会议精神和厅领导要求,切实加强全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确保系统建设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系统建设的意义 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事关全省林业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基础工作。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资源数据不清、信息采集与处理手段落后、耗时多、成本高、精度差、周期长;数据处理能力弱、信息利用效率低、交流速度慢、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对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和科学决策水平,适应现代林业建设要求,促进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一)系统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以二类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嵌入其它各类信息,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平台,形成一个高度协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和信息分析智能化系统。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查询、数据更新、分析评价,为林业发展规划编制、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科学、准确的依据。具体目标为:

◆林业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包括制定林业信息的 指标体系,调整信息收集渠道和采集方式; ◆建立各级林业管理的共享数据库; ◆建立各专业分析模型; ◆联网形成分布式林业信息系统; ◆实现对林业利用现状变化的动态监测。 ◆实现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工 程建设管理,林业案件管理,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林业科技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功能,为林业规划、计划和决策支持服务。 (二)系统建设原则 1.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 系统设计应符合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数据类型、编码、图式符号应符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应遵循和执行国家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数据分层、分类与编码、精度、符号等标准尽可能参照已有的标准。 2.数据可靠性原则 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是一切林业建设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据平台。在森林资源基础数据的采集、使用、更新、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程、规范的要求,保证数据的质量,维护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 3.科学性、适度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pdf

根据市林业局安排,我县将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并在9月底全面完成任务,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清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对全县129个地面固定样地进行复位调查,准确查清全县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类及其消长变化动态 ,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综合评价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提供基础信息。全县固定样地分布见附表。 二、工作组织 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县林业局成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下设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和外业调查组。依据工作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五个外业调查组,负责相关外业调查工作。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组成人员为: 2、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一类清查的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制定清查工作方案,协调解决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市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完成清查工作总结报告等。办公室组成人员为: 3、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县外业调查的培训、技术指导和工作推进督查及质量检查,完成县级调查报告、专检报告相关表格的统计汇总。组成人员为: (二)组织管理及技术质量要求 1、对参加调查的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及实地实习。 2、技术指导与检查。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全面负责外业工作的质量检查和技术指导。技术指导人员要深入各调查组对各项调查技术进行指导、监督和把关。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质量检查验收采取逐级验收的方式。各组要认真开展自查和互查,并向县清查办提交请验报告。 三、外业调查人员分工及清查复位范围 本次一类资源清查外业调查共分5个外业调查小组,参加人员由林业系统技术人员及骨干组成。共计参加人员22人。 四、进度安排 本次清查工作安排从2014年6月26日开始到2014年9月25日结束。 (一)组织准备和动员培训阶段。2014年6月26日至7月1日。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设立清查办公室、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落实调查人员,组织外业调查组,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清查工作职责。 2、购置清查必备仪器设备和安全预防药具。 3、调试、校验现有清查仪器设备,印制调查卡片、表格和图纸等,制作标牌和水泥标桩等。 4、召开清查部署会,落实工作任务,举办一类清查技术培训班。 (二)外业调查阶段。2014年7月1日至9月20日。 完成固定样地调查,并进行自查、互查和配合完成省、市检查验收。 (三)材料上报阶段。2014年9月20日至9月25日。 各组清查成果材料于9月20日前报县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总结阶段。2014年9月25日至10月15日 对清查工作全面总结,评选上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上报相关材料。 五、质量和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是清查工作的根本所在,安全生产是清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各清查组要严格质量和安全管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清查工作质量和人身财物安全。 (一)质量管理 1、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各外业清查组对复位样地清查技术质量直接负责,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林业局与承担清查任务的单位签订工作责任书。检查验收组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标准,严格把关、检查验收结束后,检查方和被检查方均应在检查验收报告上签名。 2、推行跨期质量追究制度。对本期清查发现的前期样地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要追究前期调查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同样,下期清查一经发现本期调查存在质量问题,也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3、坚持定期汇报和通报制度。各清查小组每月16日前向县清查办上报清查工作进展情况,以便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应当利用文件、通报、简报等形式,将工作进展中的问题、典型做法等予以通报。 4、严格执行改设、目测样地审核批准制度。对于必须进行改设、目测的样地,严格实行上报审核批准制。改设及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操作与案例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操作与案例 第一节阻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 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的测确实是十分复杂的。木材不是一种标准的产品,它以各种各样的大小、形态和等级出售。在现实森林中,没有两个林地质量、地利等级完全相等的林分。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前,必须考虑评估中的一些差不多问题。正确地了解阻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各种因素,关于做好评估测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评估的目的 资产评估的目的决定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不同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其评估的思路、评估依据、作价的标准均不相同,其评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评估中价值类型可分为市场价值类型和非市场价值类型,非市场价值类型有投资价值类型、清算市场价值类型等。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其他任何资产评估一样,它的结果取决于评估的目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目的能够是森林资源资产的拍卖、转让、联营或股份经营,也能够是以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或者是企业的清算。不同的评估目的,选用的评估方法、

精度要求和评估结果是不相同的。 出售、转让成熟龄的林木资产,购买者收购这些林木并立即采伐的这类评估中。评估价值类型是市场价值类型。这类评估要紧考虑市场的交易价格,按现行市价法和木材市场价倒算法进行评估。而且要求较高的精度,通常要求进行作业设计调查,作出伐区的工艺设计,并按设计书的结果,按市场价倒算法进行评估。 关于林木资产进行抵押、担保一类评估。这类评估是属于清算价格类型。这类评估结束时并未发生直接的现金交易。抵押资产的同意者要紧考虑该林木资产的价值是否能抵上他所放贷出去的资金,在快速变现时能否将其收回,要求较高的保险系数,评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价偏低。 但现实评估中,银行一般要求评估出市场价值类型,然后自行打折。这时评估出的市场价格经常比正常价格稍高。 关于联营或股份经营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这类评估属于投资价值类型。它直接关系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要求有一定的精度。然而这一类的评估,通常涉及面积大,而且有相当部分幼龄林和中龄林,其变现能力还有待今后的经营。这类评估进行高精度的“三类调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大面积的高精度的调查费用极高,特不是在幼、中龄林,费用高

甘肃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技术方案

甘肃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技术方案 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清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5〕90号)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6]58号)要求,甘肃省定于2016年进行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依据《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及其相关要求,结合甘肃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概况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以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1979年按照原林业部的要求,在全省十大天然林区分两个副总体初步建立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其中:第Ⅰ副总体包括白龙江、洮河林区,总面积16760平方千米,布设固定样地2817个,样地间距2×3千米;第Ⅱ副总体包括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啣山等林区,总面积36569平方千米,布设固定样地4038个,样地间距3×3千米。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数据采用“四五”清查成果,其余地区森林资源数据采用1975年的清查成果。 1988年,对第Ⅰ、Ⅱ两个副总体进行了第一次复查。“三北”地区69个县(除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覆盖范围)森林资源数据采用1987年总体规划成果数据;其余地区(除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覆盖范围)森林资源数据采用“五五”清查成果数据。

1991年,在对天然林区两个副总体进行第二次复查的基础上,又在非天然林区建立了第Ⅲ副总体,范围为第I、Ⅱ副总体以外地区(除去连片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和草原187779平方千米),总面积为208626平方千米,布设固定样地6455个,样地间距4×8千米。第Ⅰ、Ⅱ、Ⅲ副总体以外的零星资源数据通过遥感判读或统计获得。至此,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包括三个副总体,覆盖面积26195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8.2%,共布设固定样地13310个。 1996年,对第Ⅰ、Ⅱ副总体进行了第三次复查,对第Ⅲ副总体进行了第一次复查。调查方法和内容与前期基本相同。 2001年,进行了第四次复查。以全省为一个总体,分三个副总体。即保持第Ⅰ、Ⅱ副总体范围和样地间距、样地数量不变,扩大第Ⅲ副总体的覆盖范围,将原体系外187779平方千米并入第Ⅲ副总体,仍按原样地间距4×8千米布设样地,第三副总体面积扩大为396405平方千米,在原13310个样地全部保留的基础上,另新设样地4392个,全省固定样地总数为17702个。为保证各地类面积的调查精度和成图的需要,利用TM卫星影像布设遥感判读样地142373个,其中:第Ⅰ副总体样地间距1×1千米,样地16975个;第Ⅱ副总体样地间距1×1千米,样地37347个;第Ⅲ副总体样地间距2×2千米,样地88051个。至此,真正实现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全省覆盖。 2006年,进行了第五次复查。除按照国家要求增加了部分调查内容以外,调查方法与前期基本相同。 2011年,进行了第六次复查。将调查人员到达十分困难的无树木非林地固定样地的4586个样地确定为遥感判读样地。增加植被调查、平均样木调查、社会调查和访问调查等内容。调查总体划分及样地布设与第五次复查

资产评估实务(一)资源资产的特点、森林资源知识点

资源资产的特点 【考情分析】 本章是重点章,分值估计在15分左右,可以出各种题型。重点关注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和矿权评估方法。 2019年教材无实质性变化。 【主要考点】 1.资源资产的特性; 2.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4.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第一节概述 一、资源资产的特点 二、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资源资产的特点 (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掌握) 1.按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能否再生分类 可划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进一步分为恒定的、可再生的与不可再生的非耗竭性资源。 2.按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分类 可划分为矿产资源、环境资源(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生物资源(森林、牧草、动物和海洋生物)、景观资源(自然景物、风景名胜)和土地资源(滩涂和内陆水域)。

【例1·多选题】非耗竭性资源包括()。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E.水资源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注意掌握自然资源的两种分类标准,以及交叉对应关系。 (二)资源资产的特点(掌握) 1.自然属性 (1)天然性; (2)有限性和稀缺性; (3)区域性; (4)生态性。 2.经济属性(成为资产的条件) (1)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2)资源资产价值能够以货币计量。如空气、太阳光等就不能成为资产。 (3)资源资产具有可收益性。 没有经济价值或在当今知识与技术条件下尚不能确定其有经济利用价值的资源不能成为资产。

【例2·多选题】(2010、2011年)资源资产的经济属性包括()。 A.有限性和稀缺性 B.价值能以货币计量 C.收益性 D.使用权可以依法拥有 E.区域性 『正确答案』BC 3.法律属性 (1)资源资产必须能够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所拥有和控制。资源资产产权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 (2)资源资产的使用权可以依法交易。 二、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掌握) 1.资源资产价格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价格。 我国矿产资源和大部分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使用权可进行交易。 2.资源资产价格一般受资源的区位影响。 3.资源资产评估须遵循自然资源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 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第二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一、森林资源资产的基本概念 (一)森林资源 1. 森林资源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

资产评估现状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分析 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林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林业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需要,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其重要标志是:1996年和1997年由原林业部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有关问题的规范意见(试行)〉的通知》,《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这三个文件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业经济的发展。 此后的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和市场对林业的生态资源和林产品产生了巨大需求。“我国有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粮问题,为什么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好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解决中国人民对生态的需求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6年中央1号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都要求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生态和林产品的需求。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途径就是促进林权制度改革,建立配套有效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发挥市场优

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推动林业产业的重整和发展。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市场的需求,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都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现状还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具体表现在: (一)有能力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机构严重不足 当前,全国范围内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机构有三类: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公司;由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林业科研院所设立的专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其他机构,如近年成立的物价鉴定机构。 1、具有资产评估资质,又有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数量极少。森林资源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要求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人员要有丰富的林业专业知识,熟悉林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森林资源资产大都地处偏远地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资产清查工作量大、难度大,风险高。如果评估面积小,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可以独立完成,但收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二次开发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二次开发 摘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林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在MAPGIS平台及其子模块上,对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GIS对空间、属性数据的编辑、管理、显示和查询等功能,并拓展了其实用性,实现了空间、非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分析,从而达到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开发。 关键词GIS;MAPGIS平台;二次开发 引言 林业具有用地辽阔、生产周期长、森林系统结构复杂、森林资源附于地表等特点,且85%以上的森林管理决策与其空间位置有关,而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决策缺乏直观性和决策过程的可视化,给经营管理带来许多困难。本文选用国内先进的GIS系统——MAPGIS作为平台,其具有3大特色:可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复杂地形图,能进行海量无缝地图数据库管理以及高效的空间分析。 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概述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是以滿足县(市区)或国有森林经营局(林场)编制林业区划、规划或国有林场经营方案、总体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涉及面广、任务量大。调查周期定为每10年一次,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该更新周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效率,节省经费,使林业经营管理更趋科学化,真正实现数字林业,成为二类调查最紧迫的任务。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提供了基于SPOT5等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编制工具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管理方案,结合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快速实现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识别分类;运用GIS强大的编辑以及制图功能,制作符合国家标准的成果图件和13种标准统计报表;在数据中心搭建基础上,实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专题管理和行政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了林业部门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全面了解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创建低碳生活做出显著的贡献[1]。 2 系统框架 本系统在MapGIS数据中心框架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一套适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解决方案。主要实现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森林资源小班区划,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提取、数据分布式管理为核心,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各种成果输出提供了一系列工具。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流程(精)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一、工作职责 接受林权单位或个人的委托,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转让、拍卖、抵押、企业联营、合资、兼并、租赁、清算等涉及森林资源资产及相关资产的价值评估服务。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流程 林权单位或个人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 评估机构对委托方提交的资产清单进行核查 ↓ 搜集有关的经济技术指标资料 ↓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 ↓ 提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书 ↓ 委托方将评估报告书上报有关部门验证确认 ↓ 建立项目档案 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程序

(一评估委托 评估委托应提交委托书、有效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和其他有关材料。 1、评估委托书的内容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对象与范围、评估基准日、评估时间、评估要求等。 2、有效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是指已具有相应级别调查设计资格证书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当年调查,并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成果,或按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要求建立并逐年更新至当年,且经补充调查修正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编制,并由林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森 林资源资产清单。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以小班为单位编制。评估有效期内将采伐的林木资产清单必须依据作业设计调查成果编制。 3、其他有关资料: (1森林资源资产林权证书。 (2林业基本图、林相图、作业设计调查图。 (3作业调查每木检尺记录。 (4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种类、数量和质量材料。 (5当地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6林木培育的账面历史成本资料。 (7有关的小班登记表复印件。 (8按照评估目的必须提交的其他材料,如森林景观资产资料等。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一、基本情况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组织 近2万名技术人员,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以省(区、市)为调查总体,实测固定样地41.5万个,全面采用了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调查、测量并记载了反映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的160余项调查因子。 二、清查结果 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 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 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其中天 然林蓄积增加量占63%,人工林蓄积增加量占37%。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 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28立方米,达到4.23立方米。每公顷株数增加30株,平均胸径增加0.1厘米,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上升3个百分点,混交 林面积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随着森林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70.02亿吨,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导读:"数字林业"是人类以数字的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是信息化的林业。"数字林业"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综合运用GIS、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 "3S"技术在"数字林业"中重大意义 "数字林业"是人类以数字的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是信息化的林业。"数字林业"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综合运用GIS、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为各级领导的宏观管理、指挥、调度、协调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林业生产管理模式,从而全面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林业"的基础是首先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和管理。森林资源信息主要包括两大类信息,一类是森林资源档案,另一类是林相图。森林资源信息是“数字林业”信息化的基础,林业的重大应用系统如防火指挥、资源监测等都离不开森林资源信息的管理和查询、分析。基于3S技术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共享、交换、整合、调度与集成应用,是"数字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林业系统应用"3S"技术时机非常恰当。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3S已经走过了大投入的阶段,其能力已经得到巨大认可,技术上非常成熟,边际成本很低。GIS在林业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优势,而国家的数字林业和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刻,正如国家林业局的指示:"继续抓好六大工程监测,监测工作要上新水平;六大工程信息化要上新层次;林业跨越式发展要靠六大工程,而六大工程最终还是要靠科研,靠信息化、现代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3S必须优先依托经济效益高的行业,完成3S需要的必要积累。现在,我国3S总产值已经达到,而为了达到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林业等需要国家投入发展3S的部门,已经可以通过相对较小的投入得到非常高的效益了。 目前各种"3S"产品非常多,包括国外著名的的Arcinfo软件、Mapinfo软件等,在国内也有很多的优秀的产品如中地的Mapgis、超图的SuperMap、山海经纬公司的Ez Gis等。尤其是山海经纬公司的EzGis产品在林业领域有着非常深入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体系的综述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 体系的综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体系的综述 摘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一个量测、记载和评价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动态的技术系统。在监测体系中,监测的主体是人,监测的对象是森林资源。人的主要任务是量测、记载和评价森林资源动态,而空间和时间则界定监测活动的范围及模式。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对林地的经营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监测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但目前对森林监测的研究与评价,在范围上偏向于大尺度的国家级、区域级监测,在监测内容上主要以资源监测为主、辅以有限的生态状况监测。本文主要是对监测系统指标体系做一个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综述 Abstract:Theforestresourcemonitoringsystemisameasurementofforestresourceswithi nadynamicdocumentandevaluatecertainspatialandtemporalrangeoftechnicalsystems.I nthemonitoringsystem,themonitoringofthehumanbody,theobjectofthemonitoringoffor estresources.People'smaintaskistomeasure,recordandevaluatethedynamicsofforestr esources,andspaceandtimearetodefinethescopeandmodeofmonitoringactivities.Fores tResourcesMonitoringSystemoperationandmanagementofforestplaysanimportantrole,t husenhancingthebuildtopromotesustainablemanagementofforestresourcesandthemanag ementofthemonitoringsystem.Thisarticleberelatedtothemonitoringindicatorsystema nddoasimplecommentary. Keywords:forestresources;themonitoringindicatorsystem;commentary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使得森林经营已经从过去着眼于木材资源的开发转向注重多种资源的开发,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到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多种效益,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森林资源监测已由传统的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