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第16期

我校“太阳能路灯”试点运行成功 我校举办首届“变废为宝”环保节能创意设计大赛 清除胡贴乱画力保清洁,还校园宣传一片蓝天 欧洲巨龙——阿尔卑斯山 六月的校园生机盎然,充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在本学期,甘肃政法学院校园环境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环监会”)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后勤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继续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强化自律意识,促进我校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环监会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主要侧重于环监成员的锻炼和培养,为以后环监工作奠定基础,积极开创环监工作新思路、新局面。

主办:共青团甘肃政法学院委员会 承办:甘肃政法学院学生会校园环境监督委员会 协办:甘肃政法学院后勤总公司 2011年7月1日

一、我校“太阳能路灯”试点运行成功

4月下旬两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学校大门西侧的草坪上,其新颖别致的造型引起过往师生的瞩

目,这是后勤总公司试装的两盏

太阳能路灯。经过晚上不断的验

证,此种太阳能路灯完全符合要

求并可推行使用,在接下来的一

个多月时间里,后勤总公司在人行道边的十字路口上安装了多座太阳能路灯。

因以太阳能光电转换提供电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无污染、无噪音、无辐射、无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安装简洁,不需要架线和停电限电顾虑,属于绿色能源,使我校重视科技、绿色的形象明显提高、档次提升。

二、我校举办首届“变废为宝”环保节能创意设计大赛

5月27日,由校团委和后勤总公司联合主办,校学生会、环监会

承办、环境保护协会协办的我校首届

“变废为宝”环保节能创意设计大赛

优秀作品展暨颁奖仪式在阳光厅门前

举行。校团委书记草珺、后勤总公司

总经理王希芳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活动现场,获奖作品一经展出就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目光,大家

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与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自然环境建设 与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提及校园环境建设,人们立刻会想起:投资盖教学楼、修界墙、建筑办公楼……等一系列举措,但是我以为:校园环境建设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另一种是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可以解释为:整个校园和校园里的一切情况与条件。校园环境包括校园里的校舍建筑、花草树木及其他基础设施,可统称校园自然(物质)环境;又包括学校风气、师生的精神风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及校园的文化氛围,可统称为校园的人文(精神)环境。两者在教育教学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校园环境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实效。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忽视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拓展思维、因地制宜创设力所能及的校园环境。 “人类创造了世界,世界改变了人类;人类创造了环境,环境改变了人类。” 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说明环境对人的熏陶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整齐、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基础,是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健康的文化活动、浓郁的文化氛围,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人际关系,纯正的校风,是一种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最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学校

良好风气的形成。 校园环境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 二、如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完善校园基础设施 校园交通、生活及文化设施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基础。学校没有旗台、旗杆,举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无从谈起;自行车放置没有合适、固定的场所,校园的自行车必定如“散兵游将”;没有足够的垃圾桶,要使学生不乱果皮、纸屑就不那么容易。作为我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从市场上购置了红色大塑料桶,当作活动垃圾中转站,健全了校园的基础设施。 ①完善生活设施,便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要有花池等绿化设施,规划规范自行车放置场所,要硬化校园主干道,主干道旁要配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桶,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②添置文化设施,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校园要有激发师生的奋进的校训,有提示学生注意的温馨标语,有宣传栏等;班级挂有国旗、贴有激发学生勤学奋进、多问多思的条幅,挂有名人画像等。根据学校的条件添置相应文化设施,可以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些静物的熏陶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利用静物适当提醒、诠释,无声教育与有声教育结合就会相得益彰。我们学校从“敦煌石窟”得到启发,投资三千多元,修建了“廊壁文化墙”,上面有古诗配以图文、数理化公式等,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无形中得以提高。良好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净化学生的心灵;生机勃勃的

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和人文环境内容及建设的具体要求, 设计了人文环境建设的三维结构体系。三维结构体系由人文环境构成内容维、人文环境建设业务活动途径内容维、责任机构和部门维构成,同时建立了构成项目-责任主体矩阵和业务活动-责任主体矩阵。通过三维结构和矩阵,各责任主体能够明确各自的职责、对各个构成内容应该实施的业务活动项目类别、开展人文环境建设工作的途径和具体内容,从而将人文环境建设工作贯穿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实现人文环境建设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实效化。 标签:人文环境建设体系三维结构体系 1 概述 高校人文环境是由人类各种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境况,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及其派生物在高校里的综合反映。按照文化活动及其形成的活动成果的不同,高校人文环境分为人文物质环境、人文行为环境、人文精神环境三个部分。 高校人文环境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文环境要素直接构成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行为环境中的制度环境、精神环境中的价值观和理念等,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二,人文环境通过师生的大学生活感受质量影响高校教学工作,如人文物质环境中的人文景观环境、生活环境、人文行为环境中的个体行为环境、人文精神环境中的素质环境等,使其产生愉悦、舒适或郁闷、难受的感受,从而影响能力和素质教育。因此,高校人文环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校园的文化生活,对学生起到直接和持久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为建设良好的高校人文环境,实现人文环境建设有效进行,需要构建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三维结构体系。 2 三维结构体系构成 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三维结构体系就是将人文环境建设工作分为构成维(人文环境构成内容)、流程维(人文环境建设流程环节)、组织维(人文环境建设责任主体)三个维度,组成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在该结构中,各个相关责任主体根据人文环境建设流程的各个环节业务内容,完成人文环境各个具体组成部分的建设。在不同阶段(环节),根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人文环境建设工作有计划、系统的进行。三维结构见图1。 2.1 三维结构图 2.2 各维内容构成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支部书记、校长杨维斌校园文化是环境的更是人文的,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物质形态和校园精神,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天全新校区建成后,硬件设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天中东依文笔山,南临天全河,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与朗朗书声,构成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的亮丽风景,正所谓“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新天中凸现出良好的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核。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等融入人文,渗透在管理细节中,融入在师生心田里,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 一、和谐的氛围在班子表率中示范 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的班子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班子成员自觉践行“三种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四个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校级班子,中层干部每周一次的学习会分享彼此的思考和体验,交流彼此的观念和经验,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全校。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校级班子,我们明确提出,不让精力在“内耗”中丧失,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精力发挥出来。不让效率在争论中降低,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创造力释放出来。班子成员之间沟通协调,以诚相待,敞开心扉。“无怨便是德、无功便是过”的工作氛围逐渐形成,成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保证,也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示

范。副校长高益贵同志就是典型:分管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并且兼课。行政工作主管教学,压力大,内容琐碎繁杂,但是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他甘愿作出个人的牺牲与奉献。时刻想着大局,处处顾全大局,认真做好校长的助手。每学年工作,他都以“打好高考翻身仗”为目标,积极展开工作。他多次深入教学调查研究,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六认真”,努力为老师多办实事、好事,成为教职员工的贴心人。 二、和谐的氛围在共同愿景中凝聚 2009年3月,学校第六届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天全中学2009—2012年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文化引领、科学推进、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体现在“传承、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中,即传承“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传承“办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育有特长的创新型学生”的办学目标。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把天全中学建设成为特色天中、效益天中、精品天中、和谐天中。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我们就是要依靠办学文化的影响力和向心力来引领学校团队的价值取向,引领学校、教师、学生的精神追求,并且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进而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实力和持久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要继续坚持“目标激励、制度规范、情感凝聚、评价引导”的治校方略,形成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二是要培植学术带头、梯队跟进的学术文化;三是要建设以“民主、合作、学习、创新”为内核的精神文化,包括“团结、求实、竞争、创新”的校风,“敬业、精业、爱生、律己”的教风,“自主、博学、合作、探究”的学风以及“敬业为本、精业为荣、爱生为怀、奉献为乐”的员工价值取向;四是建设有育人氛围的物质

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环境研究初探

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环境研究初探 发表时间:2018-01-31T12:07:51.1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作者:刘德水[导读]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通常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景观环境,包括天然的山地、湖泊等,是形成校园环境特色的自然要素。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1 中赟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 摘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常被人们简单的理解为传统观念上的“精神功能”,这种形而上的认识,忽略了现实当中师生们丰富多样的生活行为,以及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对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比较分析法得出如实的结论。 关键词:人文景观环境;外部空间;文化底蕴 1 引言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通常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景观环境,包括天然的山地、湖泊等,是形成校园环境特色的自然要素。二是人文景观环境,包括广场,庭院、街道等,是师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外部空间,是形成校园文化的人文要素。本文通过对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校园人文景观环境的实地调研,做了初步分析总结。 2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的重要性 传统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教室是校园的中心,教师是教室的中心。现代高校不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而是更强调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关于学术方面平等的交流探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园外部空间作为师生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空间,优美的校园空间环境,对师生品格素质的塑造,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外部空间的活力大小取决于师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的满足程度,同时展现着高校的发展历程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底蕴。 3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校园人文景观环境调查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问题可以概括为:与明伦校区相比,金明校区人文景观环境的文化底蕴严重缺失。 3.1 明德广场 金明校区图书馆入口广场即为明德广场,作为最具公共属性的外部空间,西大门、旗杆、铺地、绿植及图书馆共同构成一个空间序列。图书馆建筑为现代风格,形体稳重大方,宛如一本开启的书对整个广场成迎合的态势,作为空间序列纵深方向的高潮。校园内的一条主干道横穿这个矩形广场。广场周边绿植良好,四周以高大的树木为背景,配以高低不等的灌木丛,既围合了空间,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和色彩。(图1,图2) 图1 河大金明校区明德广场平面图图2 河大金明校区图书馆走访中,意外的是部分在校生居然不知道明德广场是金明校区的中心广场。很明显,起初在明德广场功能定位上是有偏差的。正是通过式的广场导致功能上的模糊性,使得明德广场的人文景观设计不那么明确,由此看来作为整个校园的中心广场与百年河大文化底蕴的传承明显不符。 3.2 竟如湖中心绿地 该绿地在整个校园中的位置适中,北接校行政区、核心教学区,东接理工教学区,南邻学生生活区,是行政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三者之间的过渡空间,交通可达性较好。此处地势起伏多变,场地经人工修整并植草种树,多种材料拼花铺砌的步道蜿蜒其间,路旁设有景观桌椅等设施,是师生们晨读、休憩交往的理想场所。(图3,图4)美中不足的是竟如湖如此之大面积的水域,无一处亲水设施,毫无亲水性可言,常常令人敬而远观之。古人云“智者乐水”、“上善若水”,可见水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教书 育人的校园景观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现有滨水景观处理得生硬简单,从而阻隔了师生门与生俱来的亲水天性。 图3 河大金明校区竟如湖平面图图4 河大金明校区竟如湖 3.3 访秋湖中心绿地 与竟如湖中心绿地的一路之隔的访秋湖中心绿地,北临核心教学区,南邻理工科教学区,东接室外篮球场区。该处地势平坦,仅临近访秋湖局部略有变化,且绿植低矮。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访秋湖中心绿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生们上下课的交通捷径。各类曲径密满其间,乃所谓“这里本无路,只因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原有规划路径却鲜有人问津,以至远远望去不知路去何方。一些景观座椅散布其中,因缺少匹配元素,日常交往活动在这里明显受限,致使此处空间环境单调、不愿久停。(图5、6)

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加强人文环境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 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 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 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意; 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意; 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意。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学校人文环境,是指学校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马克思说过:环境是人改变的,但环境也能改变人。因为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受什么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转变。 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素质,塑造和谐的团队,对于加

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学校人文环境令人甚忧,特别是农村的部分小学。导致不良人文环境的因素很多,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综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不少教师心智迷乱,经不住诱惑,丢失了原有的理想和信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占据上风,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他们份内工作马虎干,份外工作不得干; 有钱就干,没钱不干; 不谈奉献,只求索取; 不讲组织纪律和原则,只要组织照顾。 二、学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执行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部分农村小学,教职工上班迟到早到一个样,开会到与不到一个样,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导致教职工心理不平衡,积怨较深,久而久之,产生了不健康的心态,原先的工作激情被熄灭了,工作干劲没有了,逐渐变得消极低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也“不撞”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淡漠了。 三、绩效工资的分配不均,也是教职工缺乏工作原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给我的感觉是:未实施绩效工资前,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得还顺利; 实施绩效工资后,教职工反倒没有了工作积极性。究其原因,就是分配不均。这里的“均”,不是平均的意思,是公平,公正。虽

校园环境文化的影响

校园环境文化的影响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表达。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能够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校教育育人服务。 学生所受教育时间越长,对学校环境文化要求就越高,依赖性也越强。校园差不多由传授知识的单一功能体转变为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娱乐生活等于一身的多功能体。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追求知识,而且追求娱乐,追求生活,追求艺术。学校的物质环境是否文化化、艺术化、有用化、舒适化、卫生化、优雅化、整洁化、安静化等等都会妨碍学生的心理进展。假如校园环境条件过于简陋、杂乱,缺乏现代文化气息和艺术雅趣,就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破灭,就可能产生严峻的失重感受。 校园环境文化妨碍着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使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又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在一个整洁的校园内,学生是可不能随地吐痰的;在一个幽静的校园内,学生是可不能高声嘶叫的;在一个充满现代文化气息的校园内,学生是能够陶冶情操的。校园环境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神环境文化一经形成,就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妨碍,反过来良好道德观念又会推动校园精神环境的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校园环境文化是通过感染、模访、从众、认同的心理机制,使学校全体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同意妨碍,引起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以求与校园环境文化趋于一致,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 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人化的环境,每一处、每一时都带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目的要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多元化信息。所有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信息源,能够对学生进行有利、积极的刺激,从而促使他们智力的进展。“智商在丰富的环境与贫乏的环境中能够上升或下降并真的上升或下降了”。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学校的环境文化需要越来越大,它所能负载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日益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校,更增加了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多样性,因此,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程度同样妨碍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总体要求

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总体要求 一、学校门口要求 1、校门整洁 2、校牌规范 3、校门口无小商小贩摆摊设点。 4、门卫室清洁整齐,无乱堆放杂物,无乱张贴。 二、校园道路要求 1、道路硬面、平整 2、地面清洁,无果皮纸屑、无烟头、无痰迹、无堆积物、无卫生死角。 3、草坪无乱石、土堆和建筑废料。花草植物定期整理修剪,保持、美观有生气。 4、有标识、标牌,字迹清楚、规范。 三、校园环境卫生要求 1、校园空气清新。 2、校容校貌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3、校园无卫生死角,无乱扔、乱丢、乱涂、乱画现象,无噪音。 四、校园绿化美化要求 1、校园植物配置科学,形成乔、灌、花、草、藤相结合的绿化结构,做到“四季分明、四季有花、四季有绿”,具有较高园林艺术水平。 2、校园绿化率达100%,中心城区学校绿化覆盖率30%以上,新城区学校绿化覆盖率40%以上。 五、旗台要求 1、国旗台、旗杆、国旗升降符合《国旗法》规定。 2、国旗要合乎规格、无破损、无污迹。 3、旗杆直立,位置适宜。 4、旗台干净整洁。 六、宣传栏要求 1、校园内挂置领袖画像和名言警句,张挂中国地图及世界地图;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外名人画像上墙并布置合理;有校训、校歌和宣传标语;有宣传栏和阅报栏、学生书画、黑板报。 2、注重实用功能和人文蕴涵,教室、楼道、草坪、宿舍和食堂等场所布置朴实、高雅、得体,具有教育特色。有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国旗、校旗、校徽、校训、校歌、校报、校刊、名人名言、校史陈列室、容貌礼仪镜等。 3、字迹清楚,用语规范,美观大方,及时更新。 七、教室要求 1、教室布置规范、整洁、有国旗,有名人名言,教室板报内容健康,每月更换。教室采光充分。 2、地面:干净、无灰尘无污迹。 3、门窗、灯、电扇:明亮、干净、无灰尘;门窗无乱张贴,窗台无杂物。 4、窗帘:干净整洁、按学校要求统一悬挂,无出现故障长期没有维护的现象。 5、墙壁:干净、无灰尘、无蜘蛛网等,其他要求如下:除规范的学习园地、制度外,一律不得乱贴乱挂,力求教室整洁美观。按学校统一要求,在指定的位置悬挂学校统一制作的国旗、班风、班级公约、“三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美观、大方、整齐划一、有激励性的标语口号,能体现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考点6学案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1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突破】 一、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小组合作: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至少选择三组差异进行分析) 材料一: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形、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长江和黄河流域水文特征 材料三:太湖流域和黄土高原农业生产 、 【知识迁移】 二、 西北地区 自主学习:综合材料分析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完成表格。 材料一:新疆的地形和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新疆坎儿井示意图

2 三、青藏地区 自主学习:综合材料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完成你的思维导图。 【中考链接】 内蒙古草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地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蒙古族同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列举两项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试分析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遏制呼伦贝尔草场的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农村中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意;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意;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意。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学校人文环境,是指学校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 马克思说过:环境是人改变的,但环境也能改变人。因为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受什么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转变。 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素质,塑造和谐的团队,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学校人文环境令人甚忧,特别是农村的部分小学。导致不良人文环境的因素很多,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综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潮涌入,人们的思想受到冲击。不少教师心智迷乱,经不住诱惑,丢失了原有的理想和信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占据上风,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他们份内工作马虎干,份外工作不得干;有钱就干,没钱不干;不谈奉献,只求索取;不讲组织纪律和原则,只要组织照顾。 二、学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执行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部分农村小学,教职工上班迟到早到一个样,开会到与不到一个样,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导致教职工心理不平衡,积怨较深,久而久之,产生了不健康的心态,原先的工作激情被熄灭了,工作干劲没有了,逐渐变得消极低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钟”也“不撞”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淡漠了。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_李跃军 - 副本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让学生在优秀的环境中成长背景: 近年来,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来矫正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序讲文明成为校园新风,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良好的学风、校风中发生改良性变化,德育工作由刻板变得生动,由沉重变得轻松;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做法: 一、完善校园设施 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等完整、美观,校牌、功能教室牌、班牌、卫生包干区标志、教室内外显眼的地方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 (一)校园卫生整治。对教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 (二)校园绿化美化。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图片说明:清晨,学生在本班的小菜园里除草。 拍摄者:郑志岩)

(图片说明: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孩子们还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拍摄者:郑志岩) 三、提高文化品位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用爱缔造健康,用爱缔造成长,用爱缔造快乐。办学特色是“大爱有根”。这些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在校园的适当位置有: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 (二)书画展平板。在学校后面位置设计了书画展平板,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 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分析

惠州学院校园环境分析 概况 惠州学院坐落惠州城区南部,三面环山(凤鸡山、公黄山、陂头山),学院校门临近金山湖,占地面积2480亩,绿化面积达到70%。此校区为新校区,老校区分布在惠州西湖畔,建校六十余年,可谓人才辈出之地,被评为广东重点高校之一。 建筑、道路分析 从惠州学院的鸟瞰图看其主干道,似“人“字形,一边通往学习大楼、一边如旭日大楼、田家炳楼、生科化学楼、服装楼等,另一边通往学生生活区和学生公寓。校门口是城区主干道之一—演达大道,通往市区方便快捷,校门口有36路、7路公交站台。大门进门处便可看到学院行政楼,行政楼为六层现代建筑,玻璃镶嵌,是学院你内最有特色的建筑。行政楼的侧边辅道上走是教职工食堂及学术交流中心,而行政楼主干道的另一边小路往前可抵达教职工宿舍。沿着主干道前行可看到圆形雕塑花坛,中间有孙中山先生像,圆形花坛作为人、车进出分流绕行之用。继续往前就到达“人“字形主干道分岔路口,一边通往学生公寓,沿途有叶竹君图书馆、学生食堂及生活区。另一边通往学习大楼,沿途有蓬瀛湖、旭日广场及田家炳楼。除了主干道还有小道可沿后山绕行一圈返回学院。 学院的主干道比较特别,因为他没有人行道,所以人车公用一道特别是到了上下课高峰期就显得特别堵,而且堵的一塌糊涂的那种。归于的缘由笔者认为学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建,那时普通院校还没有扩招,

在校生还不至于如现在般之多,设计者没有考虑到为此而设立人行道,一方面可留有更多的空土地间做其他用途,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人力物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道路已不适合校园建设了,所以必须给重新设计下道路起码要有条人行道,为了师生安全也为了更好的发展。一所院校图书馆是他的招牌,校园是学习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叶竹君图书馆的设计具有时代感,里面光线足,结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楼顶采用弧线钢架结构、突显出空间感,在楼内会感觉空间很大。楼层的支柱隐藏在建筑内,于建筑主体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小品雕塑分析 校内雕塑可分为人文类、象征类,其中人文类占主要部分。在旭日广场门前的“二十一世纪之光“不锈钢雕塑,其象征着新的希望,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未来的世界是学生这一代年轻人的,给学生以勉励,结合这一主题相得益彰。人文类雕像在学校有很多,比如孙中山像,居里夫人像,陶行知像,蔡伦像等。这些雕像以写实、概况、疑练电脑雕塑手法上课地反映他们在历史革命、教育、探求真理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雕像的出现是给人告示或是缅怀的,所以他的摆放位置就显得很重要,其中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它是由孙中山先生的女儿所捐赠,每年先生的祭日时会有人士慕名而来,摆上花束以纪念,然而其位置就处在院校主干道上的圆形花坛中,每每在此经过心里都怪怪的,为什么会放在交通干道中间,难道他变成了交通警察了,有失风景,搬迁到合适的地方才好。于此相反的是相比其他的人像却放在比较偏僻的角落,很少人会注意的地方,比如居里夫人像,放在生科楼角落处就不是太好。在说人像

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二)、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P4 主备人:李小飞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面积、地理位置、疆域,濒临的海域和岛屿; 2、知道我国行政区的划分; 3、知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气候差异,因而造成自然景观的差异。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4、知道我国黄河、长江的基本特征,理解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类利用自然的得失。 5、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运用等各方面能力。 6、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7、区分我国东西部的范围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了解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 考点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一目辽阔的疆域 考点6、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其(浙江省)位置(a) 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二目行政区划 考点7、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b)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母亲河 考点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b) 第三单元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考点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目多样的地形 第二课第二目季风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单位及人口民族的分布; 2、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黄河、长江的主要问题 4、季风气候与旱、涝灾害的关系 5、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6、认识我国东西部的差异了解西部大开发。 7、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文体的能力。 教时安排:4课时

校园环境文化策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框架 一:方案总述; 浅谈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要性及学校对环境文化规划的想法和打算。突出学校对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视。或对学校环境规划思路进行阐述,讲述校园环境文化对学校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说明学校自身在环境文化规划方面的优势。环境文化规划预期达到的效果。 二:环境分析: 1分析学校所在的区域情况 人文历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2分析校园环境文化的现状情况 1)室外环境: 楼宇色调,校门区域,广场文化,校园景观,读书长廊,文化墙,操场周边,道路及绿化等方面 2)室内环境: 教学办公区,生活区,体育馆,餐厅等 三:主题定位,设计原则,设计目的,设计意义 1主体地位 根据所处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学校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定位,把握住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校园环境的整体风格,将校园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并结合学校的理念文化进行具体阐述。如仿古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等 2设计原则

参阅(与理念文化相统一,因地制宜,与教育文化统一,以人为本,视觉统一,个性化)等校园环境规划的原则,先选取适合该学校的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再根据不同学校的文化体制选择其他原则3设计目的: 主用体现对师生的教育影响,诸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怀,陶冶师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进行具体阐述。 4设计意义 主要体现学校环境文化构建后对树立学校品牌的影响,历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再现和运用。 四:设计构思 1规划方法 根据学校现状来进行校园环境文化规划,多采用如轴线处理法,组景法等,用以对学校环境进行系统的处理。 2规划概要 说明规划的内容,如世外环境文化所包括的内容,室内环境文化的分区和表现主题。 3规划图纸 利用CAD, SKETCHUP对学校的整体格局进行绘图,表现。五,室外环境文化规划 1规划阐述 分析学校室外环境文化的现状及文化定位,对学校室外文化进行整

浅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浅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董各庄小学赵乃玉 每每走进校园,鸟儿的啁啾私语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是那么的悦耳,一排排整洁的校舍和一道道典雅美观的校园环境文化设施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校园环境文化是美的依托,更是教育的载体。只有拥有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人可以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可以也改造人”,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落实学校的美育发展目标,我们要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尽可能做到让每一棵树木说话,让每一处墙壁育人,使学校环境的设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学生的本性健康发展。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观赏职能和教育职能。 一、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校园文化对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而这些都是个体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要做到三个层面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注重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服务与学生,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所以文化设施在选择色彩、材质和布局时,应主要考虑孩子们的喜好。孩子们喜欢鲜艳多彩的图文,所以色彩方面要以绚丽为主,清新淡雅为辅。还要注意避免繁琐的小面积的色差变化,防止孩子们在观赏时造成视力疲劳,对孩子们的眼睛造成伤害。布局方面主要是高度要适合孩子们的观赏角度。立体与平面相结合,因地制宜。 二、师生共同参与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教师、学生的作品点缀,加浓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现代化设施逐步完善,能给师生一个探索世界、捕捉信息、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首先,让教师自觉成为学贯古今与传承文明的完美使者。书香校园的氛围形成就是一座校园文化环境构建于营造的重要 奠基性的标准与要素,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活自身文化泉源。不断要多读书,读文学、历史、游记、诸子百家均应有所涉及。多反思、研究与写作,随时将自己的思想不断梳理和系统化。更应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将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 方案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 我校位于历史文化名镇溱潼西隅,毗邻风光绮丽、碧波荡漾的溱湖风景区和宁靖盐高速公路,为溱湖风景区到溱潼古镇必经之路,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彰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适应溱潼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此,就我校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构思如下:总体要求: 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教育气息,融入于溱湖风景、历史文化名镇氛围之中,让校园文化具有办学特色、地方文化和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校园环境具有水乡特色,假山、草坪、流水,力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布局合理、整洁优美、文明优雅。 实施内容: 一、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1)营造健康优美的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学校的办学思想、育人模式、校训、教风、班风、学风将以多种形式在校园内的墙壁上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楼学生经过的走廊内创设“文化廊”、“文化墙”,让每期校园黑板

报、教学宣传栏、校务公开栏、团队宣传栏承载着宣传、激励、引导的作用。 思想道德:用好班级小橱窗、“红星闪闪亮”评比栏、及时公布校园新闻、设计好宣传牌(节水、卫生、爱护花草等)。 文化素质:用好雏鹰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更换教学动态展示栏、“《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古镇俊杰风云榜》”等永久性的上墙,增强学校文化氛围。 特色教育:布置好陈列室,校园雕塑的主题、站牌其主要内容为:实小“发掘古镇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发明、小公民道德教育的校本特色;溱小则以乒乓球、象棋等校本特色为主。 安全教育:在校园醒目处出示警示牌,张贴《中小学生安全守则》等,精心设计警示牌上温馨的话语。 (2)优化格调雅致的外部环境 校园环境规划体现千年古镇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考虑周详,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和校园已有建筑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校园绿化景观。拟用较为丰富的庭园布置形式,尽量多地创造绿色生态的景观,在学校大门东侧,设计假山池沼、小桥流水,以涌泉、跌水等丰富多彩的水景形式来增加校园绿地活泼明丽的风

营 造 人 文 环 境 提 升 校 园 内 涵

营造人文环境提升校园内涵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其鲜艳夺目的人类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翻开中华文化宝典,纵览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卷,夏商时的天文历法、商周时的青铜文化、年龄战国诸子百家争叫、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秦砖汉瓦、唐诗宋词、灿烂辉煌的书法、绘画、雕刻艺术、流光溢彩的丝绸之路,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炸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戚继光抗倭、林则徐禁烟、郑成功收复台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全民族抗战气贯长虹。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需要弘扬、需要传承。学校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平台,更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浓郁的文化气味,体现儒雅、布满人文色彩的校园,会以一股强大的气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使之冶情、砺志、感悟人生。知也无涯、学不可已,淑性陶情,厚德载物。人文的环境需要营造,校园的内涵需要提升。 现在的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校园中高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一座座鳞次栉比,如集装箱、火柴盒似的堆砌其中。固然散发着鲜活的时代气味,但这仅仅是一个华丽的外表,如同一具毫无灵魂的躯壳,缺乏精神与活力。 而今的各类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的绿化、亮化、美化,把很多精力用

在了做面子工程上,而在文化建设、如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深。固然校园打扮漂亮了,但始终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缺乏人文气味、缺乏文化内涵,让人体验不到学校的文化底蕴。这样,即使是一个教学质量非常高的学校,也不能充分显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倘若校园中或多或少地将某些历史文化名人的塑像雕刻其间,将某些尽唱千古的诗词歌赋篆刻于绿草碑林之中,将祖国辉煌灿烂的艺术奇葩、文化瑰宝浓缩点缀其内,让每一块空地赋有生命,让每一块怪石具有灵魂。那么,不难想象,一尊孔子的塑像,定然会使人体验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组唐诗碑刻,定然会使人体验到大唐歌飞的唐朝诗歌艺术;一组荡气回肠的长征组歌,定然会使人眼前浮现出红军长征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举,从而体验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一座科幻浮雕,定然会使学生对未来布满遐想,激发其奋发向上的精神。 当然,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尽不只是停留在对环境表面的打扮。一尊雕像、一幅篆刻,尽对不可能充分展现其人文色彩、体现其办学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校园中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环境,提升校园内涵,既要考虑人文景观的配置,又要考虑如何才能使人文的理念深进人心?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为此,可否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手: 一、加强宣传教育,烘托人文气氛: 学校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教师是人文思想的传播者。校长是学校发展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优美育人环境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优美育人环境走进大同小学校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一棵棵树木绿荫如伞,四季常青;一盆盆鲜花五彩缤纷,清香扑鼻;隽永的“乐园”二字映入眼帘,这里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也是老师们施展才华的摇篮。这里处处都有物化的教育语言,处处蕴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作用和。“团结、协作、务实、奉献”;“文明、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校训镌刻在大门两侧的显着位置,点缀在绿树鲜花丛中,显得格外醒目。 如今,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整体规划,打造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一)挖掘学校内涵,彰显学校特色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学校在充分挖掘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努力加强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改造、更新。基本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使学校的环境更加美丽,更加适宜教师、学生的成长。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以“阅读点亮童年,经典引领人生”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大型浮雕“阳

光--绿色风”彰显了蓬勃向上、富有朝气的校园主旋律。 大同小学校园的墙壁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每栋教学楼的走廊上悬挂着“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系列文化展版。“热爱读书”的至理名言,“感恩故事”、“哲理故事”系列教育展版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校园里的每一堵墙都变成了无声的教育者。 (二)抓好班级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1、充分利用橱窗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教室图书角、展示台、雏鹰争章栏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2、各个功能室布置体现功能特点,温馨、舒适。如,图书室命名为“百科全书”,室内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营养品”的至理格言;科学实验室享有“科海拾贝”的美名,“探知识海洋,摘科学明珠”、“实践出真知”的标语很具吸引力。 3、教室走道布置主要以与学校有关的名人画像、师生作品、学校活动剪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我是学校的主人,同时让学生感受“今天我为学校而自豪,明天学校因我而骄傲”。 4、校园内的草坪、楼道等均有温馨提示语,真正达到了让每一堵墙说话,让每一棵树育人的境界。通过向全校师生征集以上温馨提示语,我校在草坪里立有“小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别踩我,我怕疼”等提示语;楼道上有“校园你我他,环境靠大家”、“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珍爱生命、有序活动”等关于安全、卫生的提示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