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组织理论6

现代组织理论6

现代组织理论6
现代组织理论6

(七)公共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以高新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地位不断上升,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使网络技术得以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国际分工的深化加大了世界各国彼此的依赖程度,各国政府纷纷加速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市场竞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四伏。经济的发展和严酷的现实,迫使西方各国的政府越来越重视从经济角度来审视和构建政府自身,加强和改进政府的职能和运作方式,不断完善政府的组织形式,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其结果既导致了对原有管理理论的修正、对迎合现实需要的理论的重视,也促使了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

1、布坎南的公共选择和政府理论

(1)布坎南与公共选择理论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1919——)当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1986年,他因对政治决策与公共经济学理论所作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共选择理论从一个60年代创建时默默无闻、甚至遭受排挤的小学派,到80年代以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的一个主要流派,并在政治学界和行政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能不主要归功于布坎南的努力。也正是由于布坎南所作出的突出成绩,他被人们誉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

(2)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

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尼斯.缪勒说:“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

(3)共选择理论的内容

a公共选择理论的两个重要前提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两个市场上活动的是同样的人

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启示

b政府失败论

政府失败论的提出

政府失败的几种类型

c政府寻租活动

(a)“寻租”的西方经济学定义:

寻租(rent-seeking)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在讨论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形成原因的一篇论文中最先提出的,它又被巴格瓦蒂称为“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 DUP),即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

租在经济学中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的含义,也就是其最初的含义是指“地租”,即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而应该获得的报酬。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是指“准地租”,泛指土地以外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其机会成本的剩余。在短期内,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某种生产要素需求增加,而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其供给弹性几乎等于零,那么总收益就会超过生产成本而上涨,总收益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叫做准地租。准地租仅在短期内存在,从长期看,这些生产要素的数量可以增加,从而其供给弹性不等于零,总收益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将不再存在。第三个层次的含义是指“经济租”,用来表示长期内,某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提高,而供给量由于种种原因(如政府干预、行政管制等人为限制)难以增加,导致该商品供求差额扩大,从而形成差价收入或要素收入。

在中国,"寻租"问题的提出最早见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1988年第2期发表的美国经济学家拉迪的文章《中国经济体制再造》。他提出当时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财政分成制下的各级政府收入留成,实际上是"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租金"(rent)。

寻租活动具有连锁性,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将寻租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他曾举过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城市,政府通过发放经营执照的方式,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可能会使出租车的数量过少,出租车车主就会赚取超额利润,亦即经济租。这会诱使人们想办法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营业执照。如果执照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人们就会争相贿赂讨好他们,从而产生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由于官员们在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中享有特殊的利益,这又会吸引人力物力为争夺主管官员的肥缺而发生第二个层次的寻租活动。要抑制这些活动,可以用征收执照费的形式,将出租车主的超额利润转化成政府的财政收入,那么,为了争取这笔收入的分配,各利益集团又有可能展开第三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再如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通集团,为了维护既得的垄断利益(即经济租金),必然到主管机关官员那儿极力争取获得维持话费暴利、手机双向收费等价格垄断之现状的首肯,这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贿赂讨好游说那些官员,某些官员亦会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权力寻租),这是第一层次的寻租活动。因为这些垄断企业的寻租使得这些官员获得权力寻租的好处,就会吸引一些人来花人力物力去争夺该主管肥缺,这是第二层次的寻租活动。若其中一部分垄断利润以税费的形式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则某些利益集团又必然为了分到这笔财政之一杯羹而展开第三层次的寻租战。正是由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的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寻租活动极其活跃。实际上,寻租不尽然都是不合法的,亦有合法寻租,例如有些地区向中央寻求特殊的优惠政策,有些类别的企业向政府寻求优惠政策或垄断地位,有些幼稚行业寻求贸易保护,等等。但是行贿受贿、贩毒走私等寻租活动是非法的。

寻租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上说是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上说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既得利益。

寻租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政府行为,二是政府中的"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家曾经指责社会主义制度下过分的政府集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会形成权力寻租的温床。然而,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政府行为,存在着政府干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腐败现象。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方向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国家和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优越性。另外,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反政府主义分子会以此否定政府的存在意义,这样的观念同样是荒诞的。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的无效,市场的失灵,我们不能因为其某一弊端而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政府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弊端和缺陷,促进经济的发展。

寻租行为的始作俑者是政府官员和政府工作者。布坎南曾经提出"公仆并非阉竖"。政府官员尽管背负了比其他群体更为崇高的职责,但是政府官员并非太监,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是追求私利的、欲望无限的、理性自私的"经济人"。客观地认识政府官员是"经济人"对于反腐败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凭主观良好愿望把政府官员理想化,只凭思想政治工作想把政府官员塑造成一个个雷锋、焦裕禄式的"理想人"是抹杀了人的天性。我们必须在加强政府官员素质教育的同时,站在"经济人"的角度,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才能真正抑制权力寻租行为的蔓延。

(b)权力寻租行为对经济的危害

政府行为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帮助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如果在政府行为的运作过程中,有了权力寻租行为,就会使得原来的意图与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政府行为想帮助、促进经济发展的初衷由于执行者的权力寻租行为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明显表现为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

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计划经济的弊病和缺陷依然存在,而市场经济本身还不完善、不公平、不规则,这一切都给权力寻租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转轨时期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主要机制:一种是市场机制,一种是权力机制。渐进转轨的特点是这两种机制扭结在一起。于是某些人就可以利用干预市场的权力谋取私利,这就是“官倒”。一条是计划轨,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调拨物资的价格是低廉的,另外一条是市场轨,在这条轨道上买卖的商品价格是随行就市的。由于转轨经济经济通常是短缺经济,双轨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价格落差,于是拿到了物资调拨批文的人就可以取得额外的差价收入。

到了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差不多都放开了,从倒卖物资批文寻租已经没有油水了,这时就出现了两种最重要的可以寻租的生产要素:贷款和土地。80年代的商品寻租开始转为90年代的要素寻租。90年代初期一度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就变成了负数。这时向国家银行借钱实际上不但不用付利息,还拿到了倒贴。比如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4%,银行利率是11%,1万元借款一年后还款应该还12400元,但按利率计算只还11100元,不但没付利息,反而赚了1300元。

另外一个寻租对象就是土地。当时绝大多数地方都采用协议批租的办法,批多少地,按什么价格批,都由行政领导说了算。有的地方原来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拍卖批租制度,这时也改为协议批租。在协议批租的情况下,关系好的或者付了寻租成本的人,就能用很低的价格批到好地,一倒手就发了大财。比如那时的北海市有许多干部陷入其中,公共财富损失不计其数。

租金价值的科学计算,是寻租问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安·克鲁格1974年发表过一篇题为《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的著名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她用一个模型计算了当时世界上最腐败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土耳其的租金总额,它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7.3%和15%。从那以后,人们把这个比例看成一个国家腐败程度的指标。为什么租金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反映

一个国家腐败程度的指标呢?原因是寻租者愿意付出的贿赂金额即寻租成本的上限是租金总额,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国家用于贿赂的金额的上限愈高,这个国家的腐败程度也愈严重。

仿效克鲁格的做法,中国经济学家胡和立和万安培分别计算了中国1987年、1988年和1992年的租金总额,他们的计算结果令人震惊,数值比土耳其、印度高得多。我国租金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大概是20%到40%。这意味着全国人民一年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中有三分之一都变成了寻租者和贪官的收入。这才能够解释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非法流出的资金每年上百亿美元,有些人官不大,却能在国外购买豪宅,给家小办投资移民。总之,在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通过行政权力分配资源的体系和市场分配资源的体系搅在一起,腐败就在这种体制下流行起来了。这种情况又使一向人进行“设租”、“造租”的活动,即以种种名义加强行政权力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增加行政审批的项目,以便增加寻租的机会,这就使腐败活动愈发严重起来。

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进出口配额制度等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计划经济遗留问题必然会滋生权力寻租行为,使权力寻租者进行权钱交易。然而,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是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权钱交易。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现象。从1982年到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亿元。国有资产流向何处?显然,各种权力寻租者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权把国有资产折价甚至奉送给私人和各种利益集团,是一个重要方面。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透露,目前我国国有银行逾期贷款和到期还不了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0%。银行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信贷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权者是从私人利益角度而非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发放贷款。

国家的资源被权钱交易双方划分蚕食了,人民群众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被装进了个别人的口袋。它违背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宗旨,阻碍了经济发展。而作为国有银行,承担着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金有效最佳配置的重要职能,寻租的产生,使得这种配置并不能体现有效性,而是权钱交易。通过权钱交易获得资金的也并非是能够合理使用者,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资金无法偿还,这种无效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会传递到整个经济领域,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看,以上体现的是寻租行为的"成本"。某些经济学家错误地认为是政府的"干预成本",这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使市场经济能更完善、更有效,而权力寻租本身扭曲了政府的意愿,目的是为了私人的利益。另外,政府干预确实有"干预成本",然而,政府干预同样应该产生"干预收益",如果政府干预的收益大于其干预所付出的成本,这样的政府干预就具有有效性。而权力寻租活动只有"成本",这种非生产性的活动本身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资源的无效配置又丧失了原来应有的收益。

权力寻租行为除了在经济上产生重大危害外,还体现在社会的意识形态上。权力腐败的蔓延,会引起社会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的抬头,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扭曲,社会风气低下庸俗,这种庸俗的社会道德观和伦理观又促使更多的人进行权钱交易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礼尚往来,请客送礼"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就给腐败继续滋生提供了温床。寻租行为和庸俗的道德伦理观互相作用互相发展会越来越阻碍人类的进步。

(c)寻租腐败的防治

“政府失败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核心。

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学和政治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学对象和政治过程,对经

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新的研究途径。它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政府官员“寻租”

现象等理论和观点,具有诸多的合理成分和共性特征,无论读理论研究还是对现实的政治行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对一本书作过这样的评价:“美国每一位当选官员应该阅读这本书。我们要使政府在90年代充满新的活力,就必须对政府进行改革。该书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篮图。”这本书就是美国著名的“进步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与1992年合著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政府企业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与西方国家的一种政府组织思想。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企业化为背景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到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实践之中。所谓“政府企业化”是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管理的方法,改革政府机构中的公共管理部门,重塑政府形象。建立企业化政府要求政府有新的理念、新的运作模式,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与1992年合著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就是为美国治理政府痼疾,重塑政府形象和功能,开出的一剂良方。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是在深切感受到现行政府机制存在各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他们的改革方

案的。他们首先肯定政府的存在对于文明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遗憾的是政府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它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地运作。现在的政府官僚机构既庞大又集权化,行动迟缓,效率低下,这样的政府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经不能有效得运转。因而,只能对政府进行改造。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认为,至关重要的是政府体制问题,他们批判的矛头不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现行的、在20世纪30——40年代设计出来的那种中央集权、层次繁多的政府官僚体制。在他们看来,“一个组织的结构如果是鼓励企业家精神和行为的,那么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反之,如果一个组织的结构是鼓励官僚主义行为的,则几乎任何企业家都会成为官僚主义者。”他们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对政府体制的改革,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是在深切感受到现行政府机制存在各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他们的改革方案的。他们首先肯定政府的存在对于文明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遗憾的是政府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它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地运作。现在的政府官僚机构既庞大又集权化,行动迟缓,效率低下,这样的政府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经不能有效得运转。因而,只能对政府进行改造。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认为,至关重要的是政府体制问题,他们批判的矛头不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现行的、在20世纪30——40年代设计出来的那种中央集权、层次繁多的政府官僚体制。在他们看来,“一个组织的结构如果是鼓励企业家精神和行为的,那么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反之,如果一个组织的结构是鼓励官僚主义行为的,则几乎任何企业家都会成为官僚主义者。”他们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对政府体制的改革,把那些有才能、立志献身的大多数政府公务员从他们所受制的陈旧体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释放他们身上的巨大能量,提高他们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对传统官僚主义体制改革是通过十项原则进行的: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4)具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

(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组织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8)有预见性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完整复习版

管理技能: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是提高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管理制度:1、规定科学的操作方法;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评价:正:泰罗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理职能的分离等主张一直沿用至今。反:但他把工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是会说话的机器人;主要着眼于基层管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主要内容:1、明确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3、归纳了14条管理原则。简评:提出了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2、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3、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4、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利(行政组织的基础)。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要求,经公开考试,按自由契约原则予以使用;遵守规则和纪律;固定的薪金与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简评贡献:1、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延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2、强调制度、能力、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理性的管理体制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1、照明实验和继电器装配实验。测定照明强度、工作日长度、休息时间长短与次数及与环境有关的其他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2、访谈实验。3年大规模访谈21000人次,发现行为动机的内隐性;3、群体实验。对工人的群体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非正式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社会感情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存在。人际关学说(即霍桑实验的结论):1、工人首先是“社会人”,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2、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而“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社会欲望的满足程度;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X理论:①大多数人生来就懒惰,总想少干点工作;②一般人没什么雄心,不愿负责任,宁愿受人指挥;③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性,对组织(集体)的目标不关心;④人缺乏自制能力,易受他人影响。“X理论”的典型管理特点就是“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的作用在于满足人的物质追求,大棒的作用在于迫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一致。Y理论:①人们愿意承担责任;②人们因工作而变得成熟,有独立自主的倾向;③人有自发、自制的能力;④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充分发挥其优点,员工就能把工作做好。管理者应尽量把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和挑战性,使工人工作之后能引以为自豪。 理性决策六步骤:1、确认问题: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家单位;2、确定决策标准;3、分配权重;4、开发备选方案;5、评估备选方案;6、挑选最佳方案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定义:程序化决策是指重复出现的、日常的例行事务,属于结构良好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一次性的、新出现的、偶然发生的问题,属于结构不良的决策。

现代组织理论

现代组织理论 经验主义学派的组织理论 一、学派名称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学派),英文名为Empirical management school。 二、产生背景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德鲁克创立的经验主义学派的产生首先可以回溯到美国的《系统杂志》(现已更名为《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出版商A·W·Shaw于1911年应哈佛大学商学院(HBS)之邀第一次讲授《经营方针》课程。HBS的初衷是想从高层管理者的视角帮助学生整合在各门具体管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A·W·Shaw一反之前商学院教学理论远胜于实践的常规,邀请了大批的公司总裁参加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让他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更好的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知道高层管理者在过去管理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对应的常见解决措施。与此同时,HBS的教授们对这些实际管理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分析,试图得出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估方法,他们从这些总裁的第一手管理经验中发现,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管理者是对企业的环境进行分析、对企业强项和弱项有充分了解、对选择能使企业实现重大价值的战略等负有重大

责任的个体,这与之后德鲁克的管理者任务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种与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的研究方法对德鲁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形成了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集中研究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从高层管理者的实践中归纳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原则的研究方法。而当德鲁克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日臻完善,竭力想进入一家大型的企业组织内部进行正式的研究,但却一直事与愿违,屡遭拒绝,正在这时,由于他于1942年写的一本书《工业人的未来》引起了时任通用汽车(GM)总裁的小艾尔弗雷德·P·斯隆(Allred Sloan)的注意并且为之深深折服,于是邀请德鲁克到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调研,随后德鲁克受聘为GM顾问,让他有机会深入到了一家公司对其内部结构、管理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于1946年出版的《公司的概念》一书奠定了组织学和经验主义学派理论观点的基础,而在1950年,德鲁克进入纽约商学院(NBS)学习,那年元旦,他探望了自己的老师、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熊彼特,此时熊彼特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他对德鲁克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着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这番话对德鲁克影响很大,更坚定了他在管理学中对经验和实践如此重视的信心。“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经验主义学派至此正式形成了。 三、理论思想归纳

2018-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1-4-完整版答案

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1-4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书面沟通)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2.(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3.(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5.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主管人员)的研究。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7.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8.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9.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10.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 高关系)。 11.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 1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 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1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14.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关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15.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 16.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反馈控制)。 17.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18.矩阵式组织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 19.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20.某公司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从各部门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科研小组,任务完成后小组自动解散。这种组织结构就是(矩 阵制组织结构)。 2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125台)。 22.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

现代组织理论4

(三)系统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1孔茨(Harold Koontz)的管理过程组织理论 2、帕森斯的系统组织理论 系统概念的内涵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运用。自20世纪30年代巴纳德率先用系统观表述组织并建立了一套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以及美国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贝塔朗菲在三四十年代对系统概念进行了比较完整、明确的界定,并建立起一门独立的“系统论”科学后,系统方法的影响不断扩大,运用系统方法对组织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也越来越多。系统方法不仅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从整个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看待组织的途径,也为研究组织内部各个部分即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指导,同时,系统理论还为组织及其管理适应环境的权变观念与生态观念提供了基础。 最早将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组织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他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他认为任何一种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在这个社会系统内又包括了许多小的社会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组织,一般由三个层级(即教小的系统)所组成:一是决策层;二是管理层级(又称协调层);三是技术层级。 帕森斯的系统组织思想为美国学者卡斯特(Fremonr E.Kast)和罗森茨维克(Jsmes E.Rosengweig)等人所继承,他们于1963年合著了《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提出了企业的系统管理就是把人员、机器、金钱等没有联系的资源结合成为一个达到一定目标的整体系统。后来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于1970年又合著了《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他们在组织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有: (1)组织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 组织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与外界环境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它必定要消耗来自环境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又向环境输出各种产品、服务等资源;同时,组织又有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开放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1) 外部环境(1-1) 企业系统 物、能、资投生产产 情报、人力入过程出顾客 内部信息反馈网络 外部信息反馈网络

现代组织理论2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组织理论 1.泰罗的组织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年)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正如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指出的:“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国、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的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他的中心问题,他对一切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展开的。 他主要研究的是工厂内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泰罗时代,组织理论还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分去学科,因此,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并没有专门讨论组织理论问题.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没有组织就谈不上管理。因此,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时,不可能不涉及到组织问题,他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组织中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组织中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组织中的计划职能;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1)工作定额原理 (2)标准化原理 (3)管理职能专门化原理 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改变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①根据劳动分工原理,提出单独设置职能机构。管理部门的的控制和监督. ②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泰罗不仅提出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而且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各管理职能要实行专业化.标准化.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 泰罗提出了“职能工长”的设想.这同只按是一个系统上级领导的等个人或组织不同,每一职能工和都可以在专业范围内直接指挥工人。 按泰罗这一设想,必然造成多头指挥,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但职能管理专门化和部门化的思索则得到后来者的继承和发展。

习题解答_现控理论_第6章

6-1 对线性系统 A B C D =+?? =+? x x u y x u 作状态反馈v x u +-=K ,试推导出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 解 将反馈律代入状态空间模型,则有 ()()()()A B K A BK B C D K C DK D =+-+=-+=+-+=-+x x x v x v y x x v x v 因此,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分别为 1()()()()()K A BK B C DK D G s C DK sI A BK B D -=-+?? =-+?=--++x x v y x v 6-2 对线性系统 A B C D =+?? =+? x x u y x u 作输出反馈u =-H y +v ,试推导出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 解 将反馈律代入状态空间模型的输出方程,则有 () C D H C DH D =+-+=-+y x y v x y v 即 ()I DH C D +=+y x v 因此,当()I DH +可逆时,闭环系统输出方程为 11()()I DH C I DH D --=+++y x v 将反馈律和上述输出方程代入状态方程,则有 11() [()][()]A B A B H A BH I DH C BH I DH D B --=+=+-+=-++++x x u x y v x v 当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分别为 1111 11111[()][()]()()()()[()][()]()H A BH I DH C BH I DH D B I DH C I DH D G s I DH C sI A BH I DH C BH I DH D B I DH D ---------?=-++++?=+++?=+-++++++x x v y x v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1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参考答案: (1)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2假如某企业要选聘一名高级主管,它应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援渠道?为什么? 参考答案: 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一个组织高级主管的选聘采用外源渠道。 因为内源选任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邦结派。 (3)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 如果采用外源招聘,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因为: (1)外源招聘,应聘人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从外部招聘是面向社会的,任何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现在供职于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都可应聘,因而可选范围十分广泛。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没有与上级或下属历史上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 (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组织中空缺的管理职位可能有好几个内部竞争者希望得到。每个人都希望有晋升的机会。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同事,特别是原来与自己处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 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组织设计)现代组织理论

(组织设计)现代组织理论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组织理论 1.泰罗的组织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W·T aylor1856-1915年)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正如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指出的:“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国、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的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他的中心问题,他对一切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展开的。 他主要研究的是工厂内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泰罗时代,组织理论还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分去学科,因此,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并没有专门讨论组织理论问题.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没有组织就谈不上管理。因此,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时,不可能不涉及到组织问题,他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组织中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组织中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组织中的计划职能;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1)工作定额原理 (2)标准化原理 (3)管理职能专门化原理 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改变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①根据劳动分工原理,提出单独设置职能机构。管理部门的的控制和监督.

②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泰罗不仅提出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而且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各管理职能要实行专业化.标准化.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 泰罗提出了“职能工长”的设想.这同只按是一个系统上级领导的等个人或组织不同,每一职能工和都可以在专业范围内直接指挥工人。 按泰罗这一设想,必然造成多头指挥,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但职能管理专门化和部门化的思索则得到后来者的继承和发展。 (4)组织的例外原理 即在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切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 保留对例外的、特殊事务的决策权,以及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权。 这样上级经营者就有足够时间考虑基本政策.重要事项。 (其实质——高级管理者不要将所有的权限都抓在一人手中,而就可能他分散给 下级管理者,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需对例外事项具有决定权和控制权。) 在这一原则的启发下,后来发展出了分权管理体制,如:事业部制等。泰罗的例外 原理是现代分权理论的来源。 当然,例外原理又必须因职能原理衔接起来,当下级的权限发生矛盾,互相抵消时, 上级管理都就需要作为例外问题进行调整。

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内容摘要:一个部门、单位的管理,最为重要的还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关键是管理的人”。因此,作为现代管理者,应当学习和掌握人际关系学说,把握人际关系学说的精髓,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组织管理;人际关系; 一、从霍桑实验到人际关系学说的形成 1924年,西方电气公司的工业工程师在所属的霍桑工厂开始进行一项照明强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程师们不能解释实验结果。1927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应邀作为顾问参加实验,在梅奥的指导下,工程师们又做了三项研究即福利研究、访谈研究和群体研究,即后来所称的霍桑试验。 (一)福利研究。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改变报酬制度、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动工人积极性方面,人际关系比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更重要。 (二)访谈研究。研究人员历时两年,访谈了两万人次,摸清了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通过访谈,工人们得到关注,许多不满得以宣泄。 (三)群体研究。研究人员假设计件工资制能使工人更努力工作。结果发现,产量只停留在中等水平。原因是工人们担心产量提高后,管理者会改变奖励标准。 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问题》一书,总结了霍桑研究的结果,指出人是“社会人”,工人绩效除受工作方法、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制约外,更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是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方面的条件外,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积极性的影响。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而形成“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不够的。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感,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则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即士气高,从而生产率就高。 4、亚伯拉罕·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人际关系学说。 二、人际关系学说给现代管理者的启示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二三四汇总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第一章和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P2 2.组织的经济环境:是指以组织之外的经济形态为特征的事物,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要素。P21 二.简答题: 1.管理有哪些基本特征?P3 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②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③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④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层次。 ⑤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P12 答:A、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①较高的政治素质;②广泛的知识素质;③良好的心理素质;④灵活敏捷的思维素质;⑤较强的管理能力;⑥健康的身心素质。 B、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①技术技能;②人际技能;③概念技能。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P36

答:①工作定额原理;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③标准化原理; ④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⑥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 ⑧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4.“霍桑实验"的结论是什么?P43 答:①职工是“社会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新兴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④存在着霍桑效应。 三.论述题: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45 答:现代管理理论学派主要有: (1)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该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与机器)、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

现代管理原理7-9章复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现代管理原理7-9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自检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 1.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D.战略计划 2. 矩阵式组织属于()组织结构。 A.机械式B.有机式 C.直线式D.平行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A.责权利对等B.分工与协作 C.分级管理D.弹性结构 4.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职能制结构B.直线职能制结构 C.事业部制结构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职能制结构B.事业部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D.矩阵制结构 二、多项选择 1.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 A.机械式组织B.有机式组织 C.集权式组织D.分权式组织 2.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B.职责的规定 C.利润的高低D.职位的安排 3.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等。 A.战略B.技术 C.环境D.组织规模 4.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 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B.分工非常细密 C.注重专业化管理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5.组织变革可以分为多种,比如()。 A.特殊性变革B.适应性变革 C.创新性变革D.激进性变革 三、判断正误 1.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 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4.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 第七章测试题答案: 一、1、A 2、B 3、A 4、D 5、B。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姓名:秦子辉 学号:20070702056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指导老师:段鹰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08年5月 2008年度工学硕士管理理论与方法考题 1、简答题 (1)举例说明现代管理理论与经典管理理论的联系与区别?(10分)答: 现在管理理论已经不仅仅是单学科的简单阐述,而是综合了运筹学,计算机,数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门学科并结合网络信息技术以期待对管理产生质的影响,管理思想既包涵了人本的思想,又包括对组织结构的改进,运用流程再造等方式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从三个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组织来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两者之间的区别:1)经典管理论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现代管理理论以定量分析为主。实际上,从休·哈特开始,这些方法的发展使管理开始真正有了科学的依据,而不再只是一种艺术或经验。 2)经典管理理论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而

现代管理理论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3)经典管理理论以提高制造现场作业效率和改进生产管理为主;现代管理理论则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4)经典管理理论单兵独进;现代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为企业CIMS、进而为企业发展到LAF企业提供管理集成基础结构的有效工具。 5)经典管理理论大部分应用于制造业;现代管理理论已经普及到交通、建筑、银行、金融、供应链和物流、医院等产业中,几乎所有组织的社会化生产活动都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服务对象。 (2)美国、日本及香港、台湾、中国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模式上有什么区别?( 5分) 答: 1)美国人比较擅长计划和技术,其管理人才往往是专业化的,控制方式是明确的控制。企业雇用是短期雇用,企业里面晋升往往通过快速的评价升级。 2)日本的做法是:通过人来改善技术设备,运用准时化、自主化的规则,结合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运行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3)香港企业的管理模式带有英国的痕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擅长于仿真——求解——实践的方式做事,表现出对事物采取慎重的态度;②具有典型中国人特点;③命令服从度较高。 4)台湾的企业管理者是将泰勒等人的动作分析与时间管理等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了电子行业,服务行业,后来又应用到了机械行业,并对企业管理的思路和做法上进行了纠正。在企业管理地发展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5)中国人受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理服人的管理思想,注重人性,了解人的需要与付出的辩证关系。同时又效仿欧美的管理科学,结合中国传统的

现代组织理论

二 现 代 组 织 理 论 的 演 进 (一) 古典组织理论 1.泰罗的组织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年)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正如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指出的:“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国、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的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他的中心问题,他对一切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展开的。 他主要研究的是工厂内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泰罗时代,组织理论还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分去学科,因此,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并没有专门讨论组织理论问题.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没有组织就谈不上管理。因此,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时,不可能不涉及到组织问题,他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组织中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组织中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组织中的计划职能;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1) 工作定额原理 (2) 标准化原理 (3) 管理职能专门化原理 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改变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①根据劳动分工原理,提出单独设置职能机构。管理部门的的控制和监督. ② 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泰罗不仅提出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而且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各管理职能要实行专业化.标准化.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 泰罗提出了“职能工长”的设想.这同只按是一个系统上级领导的等个人或组织不同,每一职能工和都可以在专业范围内直接指挥工人。 按泰罗这一设想,必然造成多头指挥,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但职能管理专门化和部门化的思索则得到后来者的继承和发展。 (4)组织的例外原理 即在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切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保留对例外的、特殊事务的决策权,以及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权。 这样上级经营者就有足够时间考虑基本政策. 重要事项。 (其实质——高级管理者不要将所有的权限都抓在一人手中,而就可能他分散给下级管理者,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需对例外事项具有决定权和控制权。) 在这一原则的启发下,后来发展出了分权管理体制,如:事业部制等。泰罗的例外原理是现代分权理论 计 划 部 门 分配工作 工 长 工作速度工 长 车 间 质量检查 工 长 维 修 工 长 工 人

现代管理学

第一章导论1、管理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1)史前人类社会: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的公共事务 (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管 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管理/分权管理/法制管理/经济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 (4)现代社会管理: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以人为本/追求效率 a.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b.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手段; c.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基础; d.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3、管理学学科特征(04简答):(五点) a.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b.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c.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与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d.管理 学是一门软科学;e.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现代管理学特点:(四点)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

a.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b.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c.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国际化和管理创新. 6、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四点) a. 基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b.出发点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认识国情; c.重要条件是分析借鉴国外有关理论; d.保证是掌握相关学科基本知识. 7、学习现代管理的具体方法:(五点) a.比较研究法; b.定量分析法; c.历史分析法; d.案例研究法; 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本章基本框架 1、前管理时期管理思想:中外古代管理思想/西方近代管理思想产生背景/近代西方管理理论先驱 2、管理科学发展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3、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管理组织理论 4、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后期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法 5、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三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三(第五章和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信息P125 2.沟通P126 3.激励P133 4.控制P151 二、简答题 1.领导者如何对待信息沟通产生的障碍并提出改善的方法?P129—132 2.如何认识冲突?发生冲突后如何处理?P132 3.激励的方法有哪些?P139 4.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哪些?P167 三、论述题 如何理解需要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P134—136

四、案例分析题 西湖公司的管理控制 西湖公司是由李先生靠3000元创建起来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开始只是经营指甲油,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妆品公司,资产已达6000万元。李先生于1984年发现自己身患绝证后,对公司的发展采取了2个重要的措施: 1、制订公司要向科学医疗卫生方面发展的目标; 2、高薪聘请雷先生接替自己的职位,担任董事长。 雷先生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李先生为公司制订的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计划: 在特殊医疗卫生业方面开辟了一个新行业,同时开设一个凭处方配药的药店,并开辟上述新部门所需产品的货源、运输渠道。与此同时,他在全公司内建立了一个严格的控制措施:要求各个部门制订出每月的预算报告,要求每个部门在每月初都要对本部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每月定期举行依次由各个部门经理和顾客代表参加的管理会议,要求各部门经理在会上提出自己本部门在当月的主要工作目标和经济来往数目。同时他特别注意资产的回收率、销售边际及生产成本等经济动向,也注意人事、财务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方面的工作。 由于实行了上述措施,该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年销售量提高24%,到1990年达到20亿元。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该公司逐渐出现了问题,并在1992年出现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收入下滑、产品滞销、价格下跌的状况。主要问题在于: 1、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量已达到饱和状态。 2、该公司制造的高级香水一直未打开市场,销售情况没有预期的那样乐观。 3、国外公司挤占了本国市场。 4、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推销员的冒进、得罪经销商、公司形象没有很 好地树立等。 雷先生也意识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准备采取有利措施,以改变公司目前的处境。他计划要对国际市场方面进行总结和调整,公司开始研制新产品。他相信用了大量资金研制的医疗卫生工业品不久也可进入市场。 请回答:1、雷先生在西湖公司里采取了哪些控制方法? 2、假如西湖公司原来没有严格的控制系统,雷先生在短期骨推行这么多控制措施,其他管理人员会有什么反应? 3、就西湖公司的目前状况而言,应当怎样健全控制系统?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习题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复习要点 1.管理的概念、职能、性质P1、P3、P4 2.组织设计原则、结构形式、优缺点、适用范围P8 3.现代管理的主要原则P25 4.西方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思想观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P33-38 5.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功能P47 6.系统的基本类型P50 7.系统论的基本观点P52 8.系统分析的特点、要素和步骤P57 9.系统综合评价P78 10.控制论的基本概念P90 11.控制的基本方式(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P98 12.工序质量波动的原因P122 13.价值及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P246 14.功能分析及步骤P248 15.简述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形式的几种情况 ⑴目标函数为求最大值。若n n x c x c x c Min +++=Λ2211,为把目标函数化为求最大值,只需令: Z Z -=1, 于是()1MaxZ Z Max MinZ -=--=,即n n x c x c x c MinZ MaxZ ----=-=Λ22111 ⑵约束条件为等式。若约束条件为不等式,需化不等式约束条件为等式约束条件,只需引入新的非负变量以表示不等式左右两端的差额就可以了。这些新变量统称为松弛变量(剩余变量),它在目标函数中所对应的系数为零。 ⑶决策变量x j 有非负限制。若决策变量x k 无非负限制,这样的变量称为自由变量。将它化为标准形式有两种方法: ①引进新的非负变量k k k k k x x x x x ''-'=≥''≥',令,00,代入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中,于是原问题就化为用n+1个非负变量来描述的线性规划问题。 ②从约束条件中,选自由变量x k 的系数不为零的等式,解出x k 并代入其它m-1个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中,于是原问题就化为含n-1个非负变量,满足m-1个约束方程的线性规划问题。 ⑷约束条件右端常数b i ≥0,若b i <0时,对于等式约束,只需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对于不等式约束,只需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同时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若k k k x x x -='≤,令0 16.通过图解法求解,其可行域与最优解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通过图解法求解,其可行域与最优解有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可行域为有界域。 ⑴有唯一的最优解; ⑵有多个最优解。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课程学案(二)---作业解析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及答案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教材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下列()的说法不正确。 A.管理具有时效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二重性 2.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下列()项。 A.影响作用B.领导作用C.制约作用D.决定作用 3.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指挥B.控制C.协调D.计划 4.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 A.管理就是决策 B.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C.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 5.“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的观点? A.泰罗B.法约尔C.西蒙D.韦伯 6.“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的重要性。 A、计划 B、人事 C、协调D.激励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 二、名词解释: 1. 管理:P2 2. 管理者:P10 3.组织的经济环境:P21 三、简答题:

1.管理有哪些基本特征?P3 2.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P12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P36 4.“霍桑实验"的结论是什么?P43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 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4.“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韦伯 B、泰罗 C、梅奥D.法约尔 5.泰罗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美国的杰出代表,他被誉为()。 A、工业管理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 C、经营管理之父D.行政管理之父 6.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非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A、感情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