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折棱河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新演替分析

东折棱河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新演替分析

东折棱河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新演替分析
东折棱河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新演替分析

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实习

个人报告

题目:东折棱河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新演替分析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4年8月

东折棱河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新演替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摘要:红松林是小兴安岭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的林型之一,保存不多,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红松天然更新的趋势。通过对红松桦木混交林下的90个小样方分主林层、更替层和更新层进行调查,计算比较得出各层次的主要组成树种。根据各树种自身生长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得出结果显示:更替层中的紫椴、更新层的五角枫将依次替代现有林分中的优势阔叶树,成为红松的主要伴生树种。

关键词:红松更新生长习性生态环境

Regeneration and succession in Pinus koraiensi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Dongzhelenghe

Abstract:The forest of pinus koraiensis is one of the main forest types in Dong Zhelinghe Xiaoxing'an area. Now, it is a rare remnant ecosystem.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Pinus koraiensis in the forest. The forest composed of main storry, subroqation storry and regeneration storry. It can b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at the main composed tree species of every storry by investigating in 90 quads in Pinus koraiensi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That the result is acquired by analyz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rowth habi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vealed Tilia amurensis in subroqation storry, Acer mono of regeneration storry would gradually replace the existing excellent tree, and they would become main associated species with Pinus koraiensis.

Key words:Pinus koraiensis,regeneration,growth babit,ecological environment

阔叶红松林是东北小兴安岭地区最典型和稳定的植被类型[1],是地带性“顶极”植被[1-2],是欧亚大陆北温带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森林生态系统[3]。其具有寿命长,年龄分布有一个200年左右的连续分布区段和一个80~120年左右的间断区段的年龄结构特点[4]。其主要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最大年龄可达300~320年[4]。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由于皆伐和更新不良导致它的分布面积和蓄积量的减少[1],严重制约东折棱河经营所的建设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研究林地内的更新机制有助于管理人员改善经营模式,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本文就以郎乡地区三种常见红松桦木混交林为基础,

初步揭示红松阔叶林的更新演替趋势。

1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东折棱河林场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麓的伊春市朗乡林业局巴棱河流域 ,地理坐标为128°30′~129°24′E,46°29′~47°06′N。海拔 200~970m,总面积 7039hm。东折棱河林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太平洋季风和西伯利亚寒带,冷气候的双重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延续时间长,夏季湿润凉爽短促,年平均气温为1.0℃,无霜期95~120天,年积温1900~2200℃,本地区年降水约610mm。从环境气候数据可以得出,春秋两季风大且气候干燥,是森林火灾高发时期。此时的防火等级是最高级。反而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低,雷电天气多。冬季雪的厚度大,所以一般不会形成火灾。主要以低山缓坡为主, 最大坡度不超过20°,平均坡度为12°,海拔最高1180m,最低30m。林场的林业用地面积6718hm2,天然红松种子林面积1641hm2,天然云杉种子林面积37hm2,人工专营型种子林(主要包括红松、云杉、落叶松、青杨等)面积502hm2。土壤分布是典型暗棕壤占82%,棕色针叶林土占3% ,草甸土占8%,沼泽土占6% ,其它土壤占1%。

东折棱河林场林分主要由红松(Pinus koraiensis)、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桦树(Betulasp)、椴树(Tiliasp)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组成,约占施业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主要灌木为东北溲疏(Deutzia parviflora)、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毛榛(Corylusmandshurica)、山梅花(Philadelphus henryi)、曲萼绣线菊(Spiraea flexuosa)等;主要草本为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白花碎米荠(Cardamine leucantha)、人字果(Dicho-carpum hypoglaucun)、华北蹄盖蕨(Athyrium pachyphlebium)、小叶芹(Aegopodium alpestre)等。

1.2 调查研究方法

(1)在调查目的地(海拔362m-535m)避开林缘选取9个30m×30m的标准样地,并将每个样地用玻璃绳分割成9个10m×10m的调查单元格,调查乔木的种类及数量,起测胸径为4,测量胸径、树高、冠幅、死枝下高和活枝下高,并记录其生长状况等;在每个单元格中央选取1个2m×2m的样方调查灌木,选取3个1m×1m的小样方以品字形的形式排列调查草本,按物种记录株数、高度和盖度。此外,还记录样方地理位置、海拔、坡向、坡度等。

(2)将整理所得90个小样方数据进行Excel 分析,计算实验所需的各树种蓄积量、更新密度、更新频度等数据。根据所得数据作图分析。

10000)/??=

样方数样方面积株数合计

更新密度(ha N

更新频度()某种幼树出现样方数

调查样方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地内乔木调查

调查的9个样地0.81 hm2范围内共有乔木树种515株,总体密度、胸高断面积、平均高分别为636n ?hm-2、29.2910m2?hm-2、12.5±0.3m ,树种组成式为4红1色1紫1臭1桦1青1鱼+水+榆-花-黄-核,为典型的阔叶红松林。林内灌木、草本种类丰富。灌木密度和平均高分别为38735n ?hm-2、 0.9±0.0m ,主要物种有东北溲疏、刺五加、曲萼绣线菊、毛榛、珍珠梅;草本密度和平均高分别为336749n ?hm-2、20.8±0.5m ,主要物种包括小叶芹、白车轴草、金腰子、酢浆草、人字果、荨麻等。

阔叶树种在密度(446n ?hm-2)上占优势,占总体的70.10%。紫椴(80n ?hm-2)、青楷槭(75n ?hm-2)、色木槭(68 n ?hm-2)、黄桦(63n ?hm-2)、花楷槭(58n ?hm-2)为主要的阔叶树种,其中黄桦、色木槭的平均胸径和平均高乘积较其他阔叶树种大,说明他们在林分的蓄积上占据着主导地位。标准地内乔木调查情况详见表1.

表1 阔叶红松林标准样地(0.81hm 2)内乔木调查情况

Table 1 Standard plot (0.81hm2) investigation within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trees

树种类型

树种

密度(n·hm -2) 胸高断面积(m 2·hm -2) 平均胸径(cm) 最大胸径(cm) 平均高(m) 阔叶树种

紫椴 Tilia amurensis 80 2.4203 16.4±1.3 8.5 13.0±0.7 青楷槭 Acer tegmentosum 75 1.7664 11.6±1.7 85.4 9.7±0.6 色木槭 Acer truncatum 68 2.7702 19.6±1.6 47.1 12.8±0.8 黄桦 Betula costata 63 1.8077 17.3±1.2 35.40 16.0±0.9 花楷槭 Acer ukurunduense 58 0.6435 9.2±1.1 38.0 7.7±0.7 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27 1.5438 22.0±3.4 51.6 15.6±1.7 裂叶榆 Ulmus laciniata

15 1.0385 26.0±4.4 53.4 17.2±2.4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12 0.5380 20.8±3.7 41.5 14.5±1.8 黄菠萝 Phellodendron

amurense

12 0.4970 20.7±3.1 32 17.2±2.1 核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9 0.2074 16.2±2.7 28.2 14.6±1.4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7 0.0099 3.7±0.8 6.5 6.5±0.4 春榆 Ulmus jaonica 7 0.0356 7.2±1.4 10.5 7.7±1.3 大果榆 Ulmus macrocarpa 6 0.0592 9.8±2.5 17.5 6.4±2.0 其他 5 0.0911 12.3±5.3 22.0 9.5±2.9 阔叶总体

446

13.4289

15.2±0.6

85.4

12.0±0.3

(70.10%) (45.85%)

针叶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93 12.1697 31.7±3.0 104.5 17.6±1.1 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64 1.9192 15.2±1.7 54.6 11.7±1.0 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a

31 1.6582 18.3±3.8 56.80 10.8±1.8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2 0.1150 19.2±15.1 34.2 11.9±8.3 针叶总体

190

(29.90%)

15.8621

(54.15%)

21.1±1.8 104.5 13.0±0.7

总体

636

(100%)

29.291

(100%)

18.1±0.7 104.5 12.5±0.3

树种组成式4红1色1紫1臭1桦1青1鱼+水+榆-花-黄-核

备注:括号内为百分比。

由表1可知,花楷槭虽然在密度上有优势,但其胸高断面积、平均胸径、平均高远比密度小于58 n?hm-2的树种低,说明其生命力较强,极易散播在调查地上生长。还可以从表1上看出,在这样的原始林中灌木树种裂叶榆、春榆、大果榆等也可以长大成为乔木。

针叶树种在胸高断面积(15.8621m2?hm-2)上占优势,占总体的54.15%。种类较少,只有红松、臭冷杉、鱼鳞云杉和红皮云杉四种树。其中红松在密度(93n?hm-2)、胸高断面积(12.1697m2?hm-2)、平均胸径(31.7±3.0cm)、平均高(17.6±1.1m)方面都是林中最占优势的树种,同时其最大胸径可达104.5cm。这些都足以说明红松无论是在密度还是在蓄积上都是阔叶红松林中的主导者。从表1可以看出,臭冷杉在密度、胸高断面积方面比鱼鳞云杉有优势,但是其平均胸径及每株的胸高断面积却比鱼鳞云杉小。

2.2 各林层调查结果

2.2.1 主林层

经过实地设置样方调查主林层树木数量、胸径和树高因子,综合统计出各树种每公顷总蓄积量如图1。

图1 主林层各树种总蓄积示意图

Figure 1 Primary forest layer total volume of each species 结果表明:在红松桦木混交林中,红松占32.48%,黄桦占21.38%,白桦占7.72%,共计61.58%;伴生树种如五角枫8.7%、紫椴6.82%、鱼鳞云杉6.56%等其他树种的比例均不大于5%。

从树种分布比例上看,该林分中红松和黄桦属于优势树种,占据该林分上层,平均高

达到了22m,受光充足,郁闭度大,经测量该红松桦木混交林的郁闭度可达0.8,可见主林层植被长势相当旺盛。主林层除了红松和黄桦外,五角枫、紫椴、核桃楸等小兴安岭地区常见的红松伴生阔叶树种占30.41%,而伴生的针叶树种,如鱼鳞云杉、臭冷杉等占11.05%。

综合主林层各种数据分析,该林分混交率较高,存在多种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混交,其中以红松与黄桦混交为主。从生长势上看,该林分已经进入成熟期,形成了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稳定结构。

2.2.2 更替层

在稳定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红松的阔叶伴生树种总是有规律的进行替代和演替,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阔叶树种占优势。通过对90个2m ×2m的小样方内幼树的调查,综合分析得图2。

图2 更替层优势树种数量及胸高断面积

Figure 2 Replacement layer dominant species number and basal area 从图2中可以看出,更替层中针叶树红松和鱼鳞云杉以胸高断面积占优势,而臭冷杉则是在数量上遥遥领先;阔叶树中五角枫的数量众多,而核桃楸和紫椴相对较少,但是长势良好。

更替层中红松有5种伴生树种现在长势均良好,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与现象,还要考虑树种本身的生长习性是否将来能够代替现在主林层的优势树种,与红松形成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所以,我们通过对各个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表2。

表2更替层中各优势树种生长习性比较

Table 2 Replacement layer growth habits of each species

注:“√”即表现良好;“○”即表现一般;“×”即表现很差。

结果显示,更替层中最有潜力成为该林分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的优势树种是紫椴,也就是说,现阶段的红松桦木混交林将来会演替成为红松紫椴混交林。但是,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的综合表现也不弱,将来也很有潜质发展成为优势树种,可能形成红松云冷杉混交林。但是由于两者都是针叶树种,稳定性相对于针阔混交林弱,故而还会继续进化成为红松云冷杉阔叶混交林,成为该地区顶级森林群落结构。

2.2.3 更新层

通过对红松桦木混交林中90个小样方中更新层的调查,结果显示更新层共有树种21种,其中15种树都是偶见更新,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均极低,不可作为更新趋势的研究对象,因此仅从中挑选出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均较高的6种树即臭冷杉、大果榆、丁香、水曲柳、五角枫和鱼鳞云杉,以及该林分主要树种红松进行作图表分析,如图3,图4。

图3 更新层主要树种更新频度

Figure 3 The update frequency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regeneration layer

图4 更新层主要树种更新频度

Figure 4 The update frequency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regeneration layer 结果显示,更新层植被以丁香、五角枫最为集中,所占比例约为2/3,其次是水曲柳、臭冷杉、鱼鳞云杉和大果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丁香弱阳性,耐旱,忌低湿,而且丁香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将来无法演替成主林层的主要组成树种[5]。因此可推测,丁香将成为更替层的主要树种但由于生理局限性无法成为优势树种,在该林分中只能生长在低层。

2.3 优势树种树种在各林层的生长状况

根据对以上5个树种以及红松在更新层、更替层和主林层存在数量的测定,分析其余5种植被在现有林分中的生长状况,分析得出图5,其中N1、N2和N3分别代表更新层、更替层和主林层。

图5 优势树种在各林层数量变化趋势

Figure 5 Number of dominant species in each forest layer

结果显示,五角枫的数量直线下降,从更新层是其他树种4倍到主林层数量只略多于其他树种一点,而少于红松。另外三种,即大果榆、水曲柳和鱼鳞云杉也是逐步下降,但降

幅较小。臭冷杉在更替层时数量突然增加,发展到主林层时数量则最少。唯一不同的就是红松,稳步上升。

五角枫(Acer mono Maxim)在生长过程中数量直线下降了约88%,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生长环境,另一个就是五角枫自身的生长习性。林分属于稳定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原始林分,土层深厚、肥沃且湿润,但是该林分主林层树木高达,郁闭度大,林隙少。其次,就五角枫本身而言,是温带弱度喜光,稍耐荫树种,喜欢温凉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速度中等,具有深根性、抗风力强。由于五角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但是该林分郁闭度较大,因此长期处于树荫下的五角枫无法正常生长,可能导致枯死。因此推断,存活下来的五角枫大部分是生长在林隙中的,能够很好的吸收阳光,长势良好,甚至成为主林层的优势树种。

另外三种数量也呈下降趋势的树种,分别是大果榆、水曲柳和鱼鳞云杉。首先大果榆萌蘖性强,根系发达,因此在更新层数量很多,但是它喜光,因此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下层很难正常生长,导致在生长的过程中数量逐步下降。其次,水曲柳是阳性树种,幼龄期稍耐庇荫,成龄后需要充分光照,喜湿润,但不耐水渍,喜欢生长在山下腹湿润肥沃的缓坡及溪谷、河岸平地上,所以水曲柳数量下降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与大果榆类似。最后是鱼鳞云杉,据相关资料可知鱼鳞云杉是阴性树种,喜欢生在土层肥厚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壤上,这些均符合当地的林分生长条件,那么数量的下降则并非树种本身与生长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可能是由于鱼鳞云杉与其他周边树种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数量减少。

臭冷杉数量增加到更替层达到最大值,而后又减少。臭冷杉是阴性树种,喜欢冷湿环境及酸性土壤,浅根性。因此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下层,幼苗成活率高,导致更替层数量的增加。而后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数量反而减少,可能是因为种间竞争的关系,导致养分不够充足,生长空间受到限制,或是被挤压[6]。

红松数量显著增加。红松作为当地森林资源不可或缺的主要树种当然是主林层的优势树种,这是毋庸置疑的。李茹秀等在小兴安岭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在15~20年以前能耐较强庇荫,随后需光量增加,在原始林冠下,由于光照条件不能满足要求,致使大量幼苗死亡[7]。

阔叶红松林下红松天然更新的数量与森林类型和红松结实量有密切关系,而且天然更新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急剧下降,种子丰年后的第2年天然更新的数量最多。在小兴安岭原始林下,6月中旬前基本没有红松幼苗出现,6月中旬到7月中旬红松苗大量出现,9月中

旬后停止出苗[8]。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调查时期应该属于红松苗大量出现的时期,但结果却显示红松苗极少,我认为这与今年当地的天气条件有关。今年夏季,该地区雨水相对较多,导致气温偏低,红松苗萌芽滞后,所以地表还未出现大量的红松苗。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去年红松的结实量下降,或者在传播种子的环节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谈到了动物对红松种子的传播问题。众所周知,松鼠和星鸦每年贮藏的种子数量很多,生境广泛,松鼠主要对母树林下更新其主要作用,而星鸦则对远离母树林下的更新贡献更大[9]。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上述结果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该林分的更新演替趋势基本可以概括为:

红松桦木混交林红松紫椴混交林红松五角枫混交林

其他主要组成树种还包括鱼鳞云杉、臭冷杉、核桃楸和水曲柳。

(2)该林分的生态环境较适宜耐荫性强的树种生长,喜光树种毕竟在竞争中被淘汰。

红松的更新受光照影响较大,在林隙中生长较旺盛。

(3)一个树种能否成为主林层的主要树种不但取决于自身与自然环境是否相适应,还决定于与周边其他树种的种间竞争是否激烈。

3.2 建议

建国初期对东北林区的阔叶红松林进行了大量采伐,随着采伐的进行,便出现了以什么样的方式采伐才能及时更新、恢复后备资源的问题。针对当时采伐与更新着一生产实践中的主要矛盾,林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研究地点主要集中在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红松的耐荫性、更新规律和采伐利用等问题。

刘庆洪在研究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的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特点时指出,在小兴安岭的原始红松林内存在年龄从1年到30年的生长及其缓慢的红松幼苗幼树组成的异龄、低矮的更新层。它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状况主要受上层林冠的影响[10]。红松幼苗幼树所处的小生境是否在时间与空间上同上层林冠形成镶嵌,是它们能否进入上层林冠的关键。红松幼苗幼树的顺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但是动物埋藏红松种子的行为使红松种子库集中分布在常绿针叶树比例高达密林中,从而造成了红松幼苗幼树的分布于其适生生境的不协调,这是目前红松天然更新不良的根本原因[10]。许多研究说明,阔叶红松林皆伐不能获得天然更新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最符合阔叶红松林林学特性和保证红松更新的采伐方式应当是择伐和渐伐[11]。阔叶红松林采伐与更新的研究,已经解决了林业生产中的主伐方式问题,但是由于这种关系

仅从表现特征上加以说明,未能深入揭示红松的更新规律,同时对红松天然更新过程及更新后幼苗、幼树的生长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俊清等. 中国东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更新及其恢复研究,2003.7

[2] 安凤生,彭志成.东部林区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274.

[3] 刘晓东等.东折棱河森林经营所红松混交林的天然更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9):8~11.

[4] 李建强等.阔叶红松林结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0:8~9.

[5] 任宪威. 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李景文等.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研究,林业科学,1988.24(2)

[7] 李景文等. 阔叶红松林皆伐基地天然更新的研究,林业科学,19649(2)

[8] 徐化成著. 中国红松天然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4

[9] 臧润国等.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隙干扰状况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1998.22

[10] 刘庆洪. 小兴安岭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的特点,林业科学,1987.23(3)

[11] 何立文等. 阔叶红松林更新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

附录1 实习收获

生态实习是整个大实习时间最长最重要的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原因,这一次生态实习被分为两段完成,前期是生态调查,后期是林火生态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无论是在野外调查方法,内业处理等知识学习上,还是在东北的实习生活中我都收获很多。

刚开始的是生态外业,因为是实习初期大家的体力和状态都不错,加上以前对这种标准地调查很熟练,所以连续几天来的外业很顺利的完成了,内业也是当天晚上就完成了。接下来又学了点四分法,样线法等几种新的调查方法。外业调查中要想效率高最重要的是要分工明确,而且体力也要跟得上,很多女生爬山爬都后面都很累了,确实很辛苦。我们组的女生虽然很瘦小,但是大部分都坚持到了实习最后。我们组的男生们上山开路也十分幸苦。

在实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上山回来被草爬子叮了,尤其是去过红松林之后,我也被叮过不过都没什么事。还有的被蚊子叮过,当地有一种蚊子特别毒,被叮过之后会起像馒头那么大的红包,还巨痒无比,特别的恐怖。以后学弟学妹们上山裤子一定要穿厚点啊!随着实习时间长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出来了,大家的实习热情下降,娱乐活动增加,效率也没刚开始那么高了,而且有很多同学出现拉肚子感冒等症状,好在林场里有卫生所,老师们也很关心,病情得到控制。

后期是林火部分,在实习后半部分,林火的的内容很繁琐,但是老师很认真也很有耐心。下面我就实习遇到一些问题,谈谈我的收获吧!林火部分要及时开始,以免最后延误,树高估测,胸径可采取部分实测,部分估测手段,在估测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自行安排。林火枯枝落叶层的采集,最好有工作手套,直接从地上一把一把抓,可以迅速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的玻璃绳可用树干当中轴,迅速回收,拉5*5方格时,若绳子不够长,可以直接从绳子的任意一侧连接,提高效率。在实习的最后,还组织了一次文艺表演活动,使大家能够得以放松。张春雨老师还给各班班费,请大家吃了烤肉串,真是霸气!最后想感谢生态实习带我们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在实习过程的指导,谢谢你们给予我们的关心。总之,非常感谢!谢东北实习!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作者简介苏孙卿(1968-),男,福建尤溪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收稿日期 2007!03!31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主根明显、用途广、速生丰产等特点。然而,随着马尾松造林面积的迅速扩大,单一针叶纯林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地力衰退日益明显,林分产量降低,生态功能减弱等,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2]。营造针阔混交林是克服这些弱点的有效途径。马尾松属阳性、深根性树种,林冠稀疏,林下透光度大,根系发达,在林下套种合适的阔叶树种,就能形成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的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其生态功能的目的。笔者就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混交复层异龄林及马尾松纯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营造针阔混交林提供依据。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戴云山脉北侧,福建省尤溪国 有林场城关工区水南山场,属戴云山脉森林立地区闽中低山丘陵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年降水量1580mm,年均相对湿度83%。试验地海拔200 ̄ 400m,土层40 ̄80cm,土壤肥力一般。调查林分为1994年 在22年马尾松林下间伐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及未间伐套种的马尾松纯林。林分基本情况见表1。 2研究方法 分别在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复层异龄林和马尾松纯 林设置4个20m×20m标准地,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采用平均标准地法选择标准木,伐倒标准木,分别取叶、枝、干、根称重,并取样测定含水率,由此计算各器官生物量。在每个标准地内设4个1m×1m小样方,调查样方内的林下植被和凋落物量,并取样测定含水率,计算林下植物的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在标准地内设1个主剖面和2个辅助剖面进行土壤调查,按0 ̄20cm和20 ̄40cm土层取样,用环刀法测定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地上部分的持水能力 森林地上部分的持 水性能主要由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层的持水性能体现。不同的森林类型,其树种组成不同,群落的结构存在差异,对降雨的拦蓄能力不同,这种差别是评价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一个重要数量特征,也是区域内生态环境评价与维护的重要依据[3]。 3.1.1林冠层的持水能力。降雨到达森林时,首先被林冠所 截持,林冠层持水能力的大小主要由林冠层枝叶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及其持水率所决定。表2表明,林冠层持水量混交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苏孙卿 (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尤溪365100)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通过对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形成的混交复层异龄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地上部分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比较,研究了混交异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林冠层持水量混交林与纯林相当;林 下植被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3.00t/hm2,纯林为25.74t/hm2 ;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1.22t/hm2,纯林为24.20t/hm2;土壤0~40cm层持水量混交林为1724.2t/hm2,纯林为1591.6t/hm2。林分总持水量混交林为1799.2t/hm2,纯林为1691.3t/hm2。[结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混交复层异龄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高于马尾松纯林。关键词马尾松;混交异龄林;水源涵养中图分类号S7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7)20-06110-01 StudyonWaterConservationFunctionofMixedUneven-agedForestConsistedofChineseRedPineandBroadleafSUSun!qing(YouxiState!ownedForestFarmofFujianProvince,Youxi,Fujian365100)Abstract[Objective]Theaimofresearchwastostudythewaterconservationfunctionofmixeduneven!agedforestconsistedofChineseredpineandbroadleaf.[Method]Waterconservationfunctionofmixeduneven!agedforestwasstudiedthroughcomparingthewaterholdingcapacitiesontheaerialpartandthesoillayerfromthemixedandcompoundstorieduneven!agedforestformedbyinterplantingAltingiagralilipesunderChineseredpineforestwiththatfromthepureforestofChineseredpine.[Result]Thewater!holdingcapacitiesofforestcanopylayerofmixedandpureforestwereequivalent.Asforthewater!holdingcapacitiesinvegetationlayerunderforest,themixedforestandpureforestwere13.00t/hm2and25.74t/hm2,resp.,asforthewater!holdingcapacitiesinforestfloorlayer,themixedforestandpureforestwere11.22t/hm2and24.20t/hm2resp.,asforthewater!holdingcapacitiesinsoillayer(0~40cm),themixedforestandpureforestwere1724.2t/hm2and1591.6t/hm2resp.andthetotalwater!holdingcapacitiesinforeststand,themixedforestandpureforestwere1799.2t/hm2and1691.3t/hm2resp.[Conclusion]Waterholdingcapacitiesofmixedandcompoundstorieduneven!agedforestformedbyundersowingAltingiagralilipesunderChineseredpineforestwerehigherthanthatofpureforestofChineseredpinesignificantly.KeywordsChineseredpine;Mixeduneven!agedforest;Waterconservation 林分类型树种年龄∥年郁闭度胸径∥cm树高∥m密度∥株/hm2 混交林马尾松320.826.119.5420 阿丁枫106.86.51065 纯林马尾松320.820.017.0890 表1试验区林分基本情况 林为50.8t/hm2,纯林为49.8t/hm2,两者非常接近。 3.1.2林下植被层的持水能力。不同林分结构影响了林下 (下转第6113页) 表2 不同林分地上部分持水性能比较 林分类型林冠层林下植被层 枯枝落叶层 生物量∥t/hm2 持水率∥%持水量∥t/hm2生物量∥t/hm2 持水率∥%持水量∥t/hm2生物量∥t/hm2 持水率∥% 持水量∥t/hm2 纯林49.0102.049.817.88143.9825.7416.88143.4124.20混交林62.381.550.88.00162.4713.009.13122.9811.22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20):6110,6113责任编辑张杨林责任校对王淼

红松果林承包合同

XXX林业局 红松果林承包合同书 合同编号:号 发包方(甲方):XXX林业局 承包方(乙方):

为了使现有红松果林资源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有山林管护经营承包的有关规定和市林业局红松果林承包方案,结合本单位的资源情况,现将对国有林场各龄级的红松果林实行管护经营承包。 第一条目的和原则 以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红松果林资源,加强承包山林的管护和经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为目的,本着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条承包内容(人工红松林) 第三条甲方权利、责任、义务 1、甲方提供给乙方红松果林地块、面积,确定经营方式和承包金额,享有执行国家林业政策的权利,负责乙方进行“森林法”等有关林业法律、法规政策教育。 2、对林地拥有经营管理权,有权依据林木生长情况和林业生产需要,组织营林生产和抚育采伐。 3、甲方有权按承包合同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向乙方收取承包费和管理费。 4、对乙方承包区域内的林政、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进行经营性的检查监督。 5、做好乙方承包林地的档案管理,随时掌握承包区域内的资源变化情况和红松果结实情况。 第四条乙方权利、责任、义务 1、对所承包林地拥有管护权和经营权,并享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认真履行管护经营合同,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并报林权所有者处理。 2、在甲方批准的情况下,可以在承包区域中的宜林地造林、幼林抚育、透光抚育等作业。

3、如甲方在乙方所承包的区域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乙方享有优先承包权。 4、在管护经营承包期间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尊重当地群众的民风民俗。管护经营期间出现与管护经营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事宜,无论有无后果,均由乙方自己承担。 5、负责承包区域内的森林防火宣传和巡查,制止防火期野外吸烟、野外用火及其它违反《XXX省森林防火条例》的行为。制止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及时报告森林病虫害疫情。 6、负责对承包区域的巡护,及时发现和制止滥砍盗伐林木、毁坏幼树和擅自破坏林地及森林资源的行为。 7、无条件接受甲方的各项正常监督检查,并积极予以协助。严禁借故阻碍林场或其他承包户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8、乙方承包期满后享有续包合同签定的优先权。 9、乙方为林场职工的,经营红松果林承包者仍享受职工的一切待遇。 第五条有关规定 1、乙方在合同生效后必须按规定的指定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越界经营。 2、甲方要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本着集中成片、方便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定适宜承包的地块。 3、每年采集松籽时由林场统一管理。 4、有关XXX林业局红松果林承包方案,承包费标价由林权所属单位进行核定。 5、由于甲方违约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甲方负责赔偿乙方直接损失。 6、乙方在承包期内因违反有关规定而中止承包合同或中途自行退出的,不予退回交纳甲方的各种费用,并赔偿甲方一切直接经营损失。 7、在承包期内如因自然灾害或政策变动所造成的特殊情况,可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8、参加竞价承包经营者,参照上述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从林权所属单位的管理。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零平面位移和粗糙度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零平面位移和粗糙度 3 赵晓松 1,233  关德新1 吴家兵1 金昌杰1 韩士杰 1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 要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气象观测塔上16个月的风速、温度、湿度及气压的连续观测 资料,根据中性层结条件下风速随高度的对数变化规律,利用廓线法中的牛顿迭代法计算了该森林的零平面位移d 和粗糙度z 0,结果表明,d 和z 0均存在着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在生长季d 较大,z 0较小,而非生长季恰好相反,标准化的零平面位移d/h 和粗糙度z 0/h 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平均分别为01867,01764和4147×10-2,3159×10-2。与叶面积指数对比分析发现,d/h 和z 0/h 与叶面积指数分别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关系。敏感性分析表明,牛顿迭代法求d 和z 0对风速的精度要求较高,需要精度高的仪器和长期的数据积累。关键词 零平面位移,粗糙度,阔叶红松林,牛顿迭代法 中图分类号 S7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4)05-0084-05 Z ero 2plane displacement and roughness length of the mixed forest of broad 2leaved and K orean 2pine in Changb ai Mountain.ZHAO Xiaosong 1,2,GUAN Dexin 1,WU Jiabing 1,J IN Changjie 1,HAN Shi 2jie 1(1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 henyang 110016,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 2cology ,2004,23(5):84~88. Based on logarithm law of wind profile under neutral stratification ,zero 2plane displacement d and roughness length z 0of the mixed forest of broad 2leaved and K orean 2pine in Changbai Mountain were calculated with Newton it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16months profile measurements of wind speed ,air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press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 and z 0had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In growing season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z 0was lower.Normalized values ,d/h and z 0/h ,were in the magnitude of 01867,01764and 4147×10-2,3159×10-2in growing season and dormant sea 2son ,respectively.d/h and z 0/h were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area indexes of the forest.Sensi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teration approach of calculating d and z 0demanded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s of wind speed in the profiles.This work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ng term measurements with high 2precision instruments. K ey w ords zero 2plane displacement ,roughness length ,mixed forest of broad 2leaved and K orean 2pine ,Newton iteration approach.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293)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12SW 201201A1)。3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4-02-27 改回日期:2004-07-01 1 引 言 零平面位移(d )和粗糙度(z 0)是植被动量、热量 和气体交换等参数化过程的重要因子,用来表达这些量的湍流交换系数[17]。随着涡动相关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森林等高大植被的CO 2、水汽等气体交换的测量,作为空气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因子,同时也是footprint 等多种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d 和z 0得到了很大的关注。求解d 和z 0的方法主要有廓线法[6,9,23]、解析分析[3,12,13,14,19]、数值模拟[20,22]和湍流综合法[1,5]等方法。廓线法的优点是反映了流场实际观测结果,但需要高精度、运行稳定的自动观测仪器;数值模拟方法的流体力学机理明确,但需要野外实际观测的验证;湍流综合法建立 在湍流统计关系的基础上,并需要超声风温仪等精 密仪器,应用较少。 获取观测数据的方法主要有风洞模拟实验和野外实地观测,由于风洞模拟实验具有模型可随意改变的优点,所以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类型模型的风洞实验研究[2,4,7,8,16,24],但风洞实验中的模型很难实现与野外实际植被之间严格的几何相似(如枝叶尺度及其分布)和物理相似(如层结稳定度、枝杆的力学性质等),所以只能模拟特定条件的情况,与野外实际观测结果相互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因为d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4,23(5):84~88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林光辉1,2* 卢伟志1 陈卉1 王参谋1 李蕊1 杨盛昌1 张宜辉1 陈鹭真1 王文卿1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 361005 2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随着对海洋“蓝碳”研究的日益深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以及碳汇潜力方面。本文通过综述当前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研究组近几年来开展的野外研究工作,揭示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碳库(植被生物量碳库以及沉积物有机碳库)的现状及其碳汇潜力。研究结果显示:(1)单位面积基础上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分别比成熟的热带雨林能封存高得多的碳,全球的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每年可固定的碳足以抵消全球因使用交通工具释放碳总量的1/3左右;(2)不同地点以及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树林生物量碳库(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密度随着沉积底质和群落类型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4)红树林湿地显示出较强的固碳能力,广东湛江和福建云霄两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量相近,且略低于美国佛罗里达的红树林,但显著高于同纬度的陆地生态系统;(5)红树林碳库与河口以及周边海域联系紧密,在潮汐作用的影响下,红树林的掉落物不断输送到周边海域,影响了近海海洋碳的循环与平衡。由此可见,全球范围的红树林等滨海湿地恢复和保护可以有效抵消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会对红树林碳库及其动态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放的CO 2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物量;土壤碳;红树植物;碳收支;碳通量;气候变化*通讯作者:lingh@https://www.doczj.com/doc/be15706351.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2009CB426306)、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9) 28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吴永华 摘要:广西沿海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种类丰富。由于广西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方式的滥伐开发、盲目围垦 等原因,使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作为沿海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对维护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广西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遭受破坏的原因,并对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及保护 1 广西沿海红树林资源分布状况 1.1 红树林的分布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南濒北部湾,地理位置为北纬21°24′~ 22°01′,东经107°56′~ 109°47′;包括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岸线总长14891.64km, 岛屿海岸线长600km, 其中海堤总长75614 km。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hm2。广西现有连片分布、面积大于0.1hm2的红树林斑块863个, 总面积8374.9 hm2[1]。 根据群落类型、起源、覆盖度和平均树高等级的差异情况,共划分为973个小班[4]。沿海14个海湾中,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茅尾海、铁山港、大风江、珍珠港、廉州湾、防城港东湾和丹兜海, 其他港湾相对较少[2-3], 详见下表 [4] 广西红树林资源分布 与广东84.80%的红树林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8]的情况相比,广西的红树林在东起合浦山口,细致东兴北仑河口对整个海岸带中都有分布,详见下图

[4] 广西红树林分布图 在宏观上,红树林在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较均匀分布。在关系大陆海岸线中,红树林分布间断的最大距离为31.90km,从廉州湾至北海东海岸岸段。经测算,红树林分布间断长度超过2 km的大陆岸线公有49段,总长361.62km。其中长度超过10km的大陆岸线共有13段,主要位于海湾之间的岸段。在广西1489.64km大陆海岸线中,平均每公里海岸线有红树林5.6hm2,高于广东的4.8hm2/km[8]。 1.2 红树林植物种类组成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和其他科树组成,红树科植物又分真红树、半红树和伴生植物三种[15],其区别是:真红树植物是转移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他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中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半红树植物是既能在潮间带生存并成为优势种,又能在陆地生境自然繁殖的两栖性木本植物;伴生植物是指在红树林中或林缘偶尔出现,但不成为优势种的木本植物以及红树林下的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13-14]。 2004年,梁士楚等记载广西红树植物8科10属10中,半红树植物3科4属4种,关于伴生植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7]。其中红树科(红海榄、木榄、角果木、秋茄),马鞭草科(白骨壤),紫金牛科(桐花树),爵床科(老鼠簕),使君子科(榄李),梧桐科(银叶树),夹竹桃科(海芒果),锦葵科(黄槿、杨叶肖槿),卤蕨科(卤蕨)[6]。相对广东、海南等地的红树林,广西沿海的红树林保存算是比较完整的,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山口红树林区、北仑河口红树林区、茅尾海红树林区、七十二泾红树林、区珍珠港红树林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红树林面临的生态破坏及原因 尽管红树林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防风固堤、净化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在渔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上也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树林认识不足,对红树林的价值功能缺乏系统的认知,甚至认为红树林是无价值的湿地,盲目的围垦砍伐开发,红树林生态受到严重威胁,资源日趋枯竭[17]。如北海原有红树林约2000hm2。现在仅残留113hm2;钦州大榄坪红树林围垦砍伐红树林约700hm2;合浦英罗湾红树林区1994年的渔业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80%[16]。加上害虫的捕食昆虫寄生等虫害、特殊天气影响(如特大暴雨、台风)和外来物种入侵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冬季雪面蒸发特征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冬季雪面蒸发特征 * 李辉东1,2  关德新 1**  王安志1  吴家兵1  金昌杰1  施婷婷 3 (1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164;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摘 要 利用2002 2005年冬季积雪期涡度相关水汽通量和微气象观测资料,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雪面蒸发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涡度相关观测系统积雪期能量平衡闭合度为79.9%,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1.4%.研究期间,该区蒸发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蒸发速率在融雪期大于稳定积雪期.30min 平均蒸发速率与净辐射呈线性关系,与气温呈二次曲线关系;蒸发日总量与净辐射呈二次曲线关系,与气温呈指数关系.积雪期蒸发日总量呈下降?稳定?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且上升期>下降期>稳定期,蒸发日总量最大值为0.73mm 四d -1,最小值为0.004mm 四d -1.2002 2003二2003 2004和2004 2005年积雪期蒸发总量分别为27.6二25.5和22.9mm ,占同期降水量的37.9%二19.5%和30.0%,平均蒸发日总量分别为0.17二0.19和0.17mm 四d -1.关键词 涡度相关 雪面蒸发 潜热 日变化 气象因子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3)04-1039-08 中图分类号 P464;S715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of evaporation over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during snow cover period in winter.LI Hui?dong 1,2,GUAN De?xin 1,WANG An?zhi 1,WU Jia?bing 1,JIN Chang?jie 1,SHI Ting?ting 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and Soil Ecology ,Institud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164,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3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hina ).?Chin.J.Appl.Ecol .,2013,24(4):1039-1046.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water vapor flux by open?path eddy covariance system and of the micro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s during the snow cover period from 2002to 2005,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ynamics of snow cover evapo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vapor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The energy balanced ratio during the snow cover period was 79.9%,and the latent heat flux accounted for 21.4%of net radiation.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evaporation presented a single?peak curve,and the evaporation rate during snow?melting period was higher than that during stable snow cover peri?od.The half?hour evaporation presented liner relationship with net radiation and quadratic relation?ship with air temperature.The daily evaporation presented quadratic relationship with net radiation and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ith air temperature.The daily evaporation presented a dynamic trend of decreasing?stable?increasing,with the maximum at increasing stage and the minimum at stable stage.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daily evaporation was 0.73mm四d -1,and the minimum value was 0.004mm四d -1.During the snow cover periods of 2002-2003,2003-2004and 2004-2005,the annual evaporation was 27.6,25.5,and 22.9mm,accounting for 37.9%,19.5%,and 30.0%of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same periods,respectively.The mean value of the daily evaporation in the three periods was 0.17,0.19,and 0.17mm四d -1,respectively. Key words :eddy covariance;snow evaporation;latent heat;diurnal variation;meteorological facto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5112,31240041,31070546,30970483)资助.**通讯作者.E?mail:dxguan@https://www.doczj.com/doc/be15706351.html, 2012?09?25收稿,2013?01?28接受.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4月 第24卷 第4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pr.2013,24(4):1039-1046

阔叶林 针叶林

第2章人类活动对阔叶红松林的影响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它以优质的木材和独特的生态学及经济学价值而驰名中外。红松除在局部地段能形成小片纯林外,多数情况下与其他针阔叶树种混生组成以红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习惯称之为“阔叶红松林”或“红松林”。阔叶红松林作为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生态系统,在中温带森林类型中以其建群种独特、物种丰富及含有较多的亚热带成分而著称。 2.1 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红松在世界上的分布并不广,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在中国境内的长白山、老爷岭、完达山和小兴安岭的低山和中山地带。日本列岛是在第三纪后半期才同我国大陆分离的,因此目前在日本的四国爱媛县东赤石山(北纬33°50')和本州福岛县枯木山(北纬37°)也有零散的红松分布;在朝鲜半岛的釜山(北纬35°)也有小面积的天然红松分布。除此之外,红松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和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都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分布。所以红松林的总分布区面积约50万km2,其中中国境内约占60%。 中国境内的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域基本与自然植被分区上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相吻合,在地理上位于北纬40°45'~49°20'、东经124°45'~135°之间。西北界沿黑龙江境内的爱辉县胜山林场与德都、哈尔滨一线;西南界为辽宁的开原县与铁岭县的东部山区;南界为辽宁省丹东市、沈阳一线(17世纪后退至宽甸、本溪一线);北界为小兴安岭北坡、黑龙江省孙吴县东南的毛兰顶子附近;东界为完达山的东北麓、黑龙江省的饶河县。红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区南北幅度约1 000 km,东西约500 km,全部区域红松林面积约30万km2。 阔叶红松林区地处欧亚大陆东缘,东濒日本海,南临黄海,深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湿润型的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年降水量丰富,多达500~1 100 mm,且主要集中于生长季的6、7、8月份,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夏季气温较高,如7月份平均气温多在20~26℃,最高可达39℃。年平均气温介于0~6℃,1月份平均温度为-28~-14℃。温暖时期较长,无霜期及日温持续≥10℃时期约有4个多月。林区空气潮湿,蒸发很弱,为典型的温带湿润型季风气候,极有利于特有林木的生长。由于红松分布区的纬度、地形及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北部的小兴安岭比较寒冷,南部的长白山地区则温和而湿润,而辽东山区则更加湿润,生长期也更长,因此形成了红松伴生树种的不同和多样化,呈现出类型各异的红松阔叶树混交林。 阔叶红松林区域,其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其成土过程主要是温带湿润森林中弱酸性腐殖质的积累过程及弱酸性淋溶过程和粘化过程。红松林中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含有比较丰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作者:赵士洞,郝占庆,陶炎,李世纯,刘喜悦,孙悦华,王丽,朴正吉,赵振英,张素贤,张惠文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

小议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的目标与方法

小议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的目标与方法 发表时间:2008-12-23T15:42:12.3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丛雁鸣 [导读]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日益重视的社会背景与发展趋势下,如何科学地发展和利用马尾松林,已成为林业生产中的热点问题。 摘要:马尾松林的形成,除了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分布在山岗、陡坡等立地环境严酷、土壤贫瘠干燥的地段外,许多是由于当原生的常绿阔叶林植被遭到干扰、损害或破坏后,林地空旷、裸露,种子天然入侵林地形成,也有相当面积是利用马尾松抗干旱、耐瘠薄、喜阳光的先锋树种特性,通过人工营造而成。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日益重视的社会背景与发展趋势下,如何科学地发展和利用马尾松林,已成为林业生产中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马尾松林改造目标方法 0 引言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占有重要的地位,占全国针叶林面积的14.9%,为建材、人造板、包装箱、松香等林产工业提供大量的木质资源。鉴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马尾松林的阔叶化改造目标拟定位在以阔叶树种为主要种群结构的近自然的阔松混交林。阔叶化改造的方法应围绕目标林分实行分类指导,分别采用封育、留养抚育、适度透光问伐、适当清理林下灌木、补植木荷等目的树种等改造方法。下面本文就对此进行简要的论述。 1 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的目标 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中,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Cairns(1991)将生态恢复的概念定义为:恢复被损害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况的管理与操作过程,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有关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据此定义,马尾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改造将重建并恢复到常绿阔叶林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象Cairns所定义的那样恢复到最初的自然状态,另一种是分阶段走一步看一步,阶段目标明显,而最终目标模糊。鉴于我国国情,经济还处在发展中,恢复和重建的目标确定为干扰前的自然状态是不现实的,应该考虑经济上的需求。况且,我们对原始状态的生态系统也很少熟知,难以证明最初是什么状态,就更谈不上如何恢复到最初的那种自然状态。马尾松是群众比较喜欢的树种,用途广,生长快,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马尾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改造不能无条件地全部废除马尾松种群,况且马尾松种群本身是我国南方的乡土树种,人为也不可能除去它,而应该充分利用马尾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将其改造成具有良好结构功能和高效稳定的生态系统,这是马尾松林退化生态系统阔叶化改造的主要目标。马尾松林宜改造成多树种结构的阔松混交林。优化的林分结构是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基础。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具有良好的混交效益。马尾松和枫香同龄混交林,12a生的蓄积量比对照的马尾松纯林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增加52.3%,全N量增加24.1%,速效N、P和K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同时又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徐小牛等,1997);但是,马尾松和枫香都是强阳性速生树种,并且枫香的生长高度往往超过马尾松,当林分郁闭时,生态位的过分重叠引起两树种的激烈竞争,可能导致马尾松种群的生长受压。马尾松和黎蒴栲(Castanopsisfissa)混交林同样具有较好的混交效益,在1958年营造的马尾松林下于1978年穴播黎蒴栲形成的异龄混交林生产力调查表明,乔木层净生产量比对照的马尾松纯林高47.75%,并且混交林地中的N、P、K、Ca和Mg营养元素和灰分贮量提高20%~190%;然而,第1世代的混交林要在栲树10年生前将其砍伐,否则栲树冠层会挤压松树冠层而影响马尾松种群的生长。因此混交林的最后成功还要考虑成熟林分群落结构的合理配置。从天然混交林中寻求合适的组合与混交方式仍然是今后改变马尾松纯林生态环境恶化及生态系统脆弱,提高地力与林分生产力的有价值的一种途径。 2 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的方法 根据马尾松林的不同结构类型,围绕阔叶化改造的目标林分,应采取相应的改造方法。 2.1 对于已经基本形成的以马尾松种群为主要林冠层,乔木亚层为木荷、甜槠、苦槠、栲树等常绿阔叶树种的松阔混交林,如上述的马尾松一木荷、马尾松一甜槠、马尾松—苦槠、马尾松一青冈这四种针阔常绿混交类型,如果马尾松种群密度较大、盖度较高,可适当间伐部分劣质或长势衰弱的马尾松,增加透光度,有利于乔木亚层的常绿阔叶树种群生长,留下的马尾松可培育大径材。 2.2 对于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要乔木亚层构成的马尾松—枫香、马尾松一野漆树一蓝果树、马尾松一白栎—短柄桅、马尾松一黄连木一苦木等针阔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类型,如果林下具有木荷、青冈、甜槠、苦槠、栲树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拟促成这些幼树生长而适当问伐部分野漆树、白栎、短柄桅等落叶阔叶树种;如果林下缺乏木荷、青冈、甜槠、苦槠、栲树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则宜补植这些幼树。 2.3 对于乔木层是以马尾松为单一种群、林下以木荷、甜槠、青冈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占优势的马尾松一木荷、马尾松一甜槠、马尾松一青冈等复层林类型,拟积极采取封育改造方法:①如果马尾松种群过密,宜适当间伐,增加林内透光度;②如果木荷、青冈、苦槠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丛生状,则宜保留健壮的2个左右萌枝,将其余萌枝砍除;③适当清理部分在自然演替进程中将被自然淘汰的白栎、短柄桅、野漆树等落叶乔木树种的幼树和山莓、盐肤木、化香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种。 2.4 对于乔木层是以马尾松为单一种群、林下以白栎、短柄桅、枫香、盐肤木、野漆树等落叶阔叶树种的幼树占优势的马尾松一白栎、马尾松一短柄桅、马尾松一枫香、马尾松—盐肤木、马尾松—野漆树等复层林类型,如果林下尚存有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或萌生植株,则应积极保留和培育,并适当清理部分盐肤木、野漆树、白栎、短柄桅等下木及伴生的山莓、复盆子、檐木等灌木;如果林下缺乏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或萌生植株,拟在适当清理部分盐肤木、野漆树、白栎、短柄桅等下木及伴生的山莓、复盆子、檐木等灌木基础上,以增加林地空间,并采取补植木荷、枫香、苦槠、甜槠等树种。 2.5 对于乔木层是以马尾松为单一种群、林下以连蕊茶、隔药柃、山矾等常绿灌木树种占优势的马尾松一连蕊茶、马尾松一隔药柃、马尾松一山矾等复层林类型,如果林下尚有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或萌生植株,则应积极保留和培育这些幼树,清除部分伴生在灌木层中的山莓、短柄袍、野漆树等种群,增加林地目的树种的生长空间;如果林下缺乏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或萌生植株,则拟采取补植措施。 2.6 对于乔木层是以马尾松为单一种群、林下以檐木、映山红、山莓等落叶灌木占优势的马尾松一橙木、马尾松—映山红、马尾松一山莓等复层林类型,如果林下尚有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树或萌生植株,则应积极保留和培育,适当清除灌木层中的橙木、映山红、山莓、短柄桅、野漆树等种群,增加林地目的树种的生长空间,否则应积极采取补植措施进行阔叶化改造。马尾松林是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个主要类型,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干扰所致,退化的特征表现在物种多样性丧失、蓄持水分功能差、调

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与保护经营对策

第37卷第2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37No.2 2009年2月JOURNAL OF NORT HE AST F ORESTRY UN I V ERSI TY Feb.2009 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与保护经营对策 傅俊卿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带岭,153106) 摘 要 在分析了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历史、资源保存现状和资源枯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然红 松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①转变经营观念,走“生态林业”之路;②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③在保护好现有红松林的基础上,以原始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动态作为模式,增加东北林区珍贵树种保护种 类,扩大种群(如三大硬阔等),并采取相应的育林措施,逐步实现红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关键词 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保护对策;林业分类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 分类号 S757.46 Curren t S itua ti on of Na tura l Korean P i n e Forests i n Northea st Ch i n a and The i r M anage m en t Coun ter m ea sures/ Fu Junqing(Dailing Forestry Experi m ental Bureau of Heil ongjiang Pr ovince,Dailing153106,P.R.China)//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9,37(2).-75~78 Some counter measures on p r otecti 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Korean p ine f 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put f or ward in ter m s of the exp l oitati on hist ory,current situati on of forest res ources and the reas on f or res ource exhausti on, namely altering manage ment concep ts and ideas t o devel op ecol ogical f orestry,and i m p r 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evels t o vigor ously devel op ecol ogical economy.More rare tree s pecies in the f orest regi ons in northeast China should be p r otec2 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ynam ic change of ecol ogical syste m s in virgin f orests under the p re2 conditi on of better p r otecti on of the existing Korean p ine f orests.Enlarge the popularizati on of rear s pecies,such as Fraxi2 nus m andshurica Rup r.,Phellodendron am urense Rup r.,and Juglans m andshurica Maxi m.,and adop t relevant manage2 ment measures t o rest ore the ecol ogical syste m of Korean p ine. Keywords Natrual Korean p ine f orests;Res ource situati on;Counter measures;Classified manage ment;Sustainable manage ment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整个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三大五针松(红松、西伯利亚红松和美国白松)之一,并以树干通直高大、材质优良、寿命长、生产力高、种子营养丰富等独特的用途与价值而闻名于世界,是目前世界上珍贵而稀有的多用途树种之一。同时,红松林作为东北地区重要而珍贵的森林资源和东北大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屏障,对人类生存区域气候环境的维护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 近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红松的分布区包括中国的东北东部山地、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南部的连续分布区和日本本州、四国的间断分布。其分布区的北界在俄罗斯远东沿黑龙江下游的郭林河口(约52°N),最东界在俄罗斯远东沿海边区瓦尼诺附近的图姆尼河口(约140°20′E),最南界在日本四国的爱媛县东赤石山(33°50′N),西北界在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的胜山林场(49°28′N,126°40′E),西南界在中国辽宁省的抚顺、本溪一带(约41°20′N,124°E);其水平分布以中国的东北东部山地为中心,北到俄罗斯的共青城附近,向南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的平壤一带山地,南北跨纬度12°,东西跨经度11°,森林总面积约50万k m2(其中,中国约占总面积的60%,俄罗斯约占总面积的30%,朝鲜半岛最少只有总面积的10%左右[1])。红松林在我国东北的天然分布区大致以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完达山脉所延伸的范围相一致。阔叶红松林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长白山地,垂直分布高度为500~1200m之间,单株红松可达1500m;在张广才岭,垂直分布高度为500~900m之间,单株可达1200 m;在小兴安岭,垂直分布高度为300~700m,单株红松可达800m左右[2]。 作者简介:傅俊卿,男,1958年3月生,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8年7月7日。 责任编辑:张 玉。1 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 1.1 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史 从1949年起红松林就担负着沉重的商品木材生产任务,超负荷的过量采伐和林区人口增加的压力,加之森林保护措施不力、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每年森林资源消耗量为生长量的2.0~2.5倍。50多年来,红松林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森林是可更新的再生资源这一特点,也没有考虑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现实,更没有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机械地模仿前苏联的采伐方式,实行一坡、一山和一沟的大面积皆伐。如小兴安岭林区,自建国以来的58a中,共生产木材3.28亿m3。在伊春林区,20世纪50年代红松林的面积和蓄积比例,分别占总经营面积和蓄积的53.8%和74.3%;60年代分别下降到29.9%和45.3%;而到了80年代,分别下降到8.4%和11.7%;90年代下降到5.8%和6.9%;到2004年,伊春林区停止采伐红松时止,分别下降到4.51%和4.5%。 1.2 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 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的大面积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破坏和集中开发,到目前为止,可采森林资源已接近枯竭。辽宁省的红松林已全部演变成为次生林,仅在宽甸县境内的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7405h m2)中有一部分保存比较完整的阔叶红松林;吉林省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0781 h m2)的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也仅保存有4.07万h m2;黑龙江省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也遭到全面破坏,残存的温带北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也仅存在于丰林(18400h m2)、凉水(6394h m2)和镜泊湖的小北湖(4721h m2)三处自然保护区内。上述保护区内未经干扰的原始红松混交林的面积仅占原分布面积(3000万h m2)的0.2%左右,是处于极端濒危的一种生态系统。另外,在红松林天然分布区的偏远山区也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