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伏羲与炎黄共为中华人文始祖

论伏羲与炎黄共为中华人文始祖

论伏羲与炎黄共为中华人文始祖
论伏羲与炎黄共为中华人文始祖

论伏羲与炎黄共为中华人文

始祖

张新斌

中国淮阳网

共尊炎帝与黄帝为中华人文始祖,最少开始于司马迁撰著《史记·五帝本纪》的汉代,也就是在与此基本同时的《汉书·古今人表》中,在依据古帝所作贡献并确定这些古帝的等级时,将伏羲、炎帝与黄帝,共列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上上圣人”,而且伏羲为“上上圣人”之首。由此我们在追溯中国历史长河的源头时,在讨论海内外华人所维系的中华人文始祖为标志的中华文化源头的奠基者时,我们认为无论从历史的真实性,还是从历史的传承性而言,应该旗帜鲜明地将伏羲与炎黄共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以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方面的一种科学的共识,并避免某种混乱。

人文始祖最核心的是文化的发明与创造,在人类的初始阶段,“上上圣人”之所

以可以列位在最高等级的9等之列,其核心是他们成为了中华文化源头象征性的符号。

(一)文献记载的黄帝及其族群的贡献

1、经济文化方面

黄帝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管子·轻重戊》:“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月胃之病。”《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反映了黄帝发明了火和熟食,并因此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了更多的保障。《太平御览》卷八五〇引《周礼》:“黄帝始蒸谷为饭。”该书卷七五七引《古史考》,“黄帝始造釜甑,《云笈七签》卷一百引《轩辕本纪》:“(黄)帝作灶。”可见,由火、到熟食,到熟食用的灶,到盛放食物的器具釜甑,所有这些发明,似乎都与黄帝有关。《太平御览》卷七七二引《释名》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世本·作篇》:“黄帝作旃。黄帝作冕毓。黄帝造火食。黄帝见百物始穿

井。”无论车、衣、帽、井,这些与生活最有关系的发明也与黄帝直接有关。

还有一些文化上的贡献是属于以黄帝为代表的那个族群的。《吕氏春秋·勿躬》则有一个更为综合的说法“大桡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益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二十官,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世本·作篇》:“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臾区占星气,仱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作调历,沮涌、仓颉作书。”在《世本》一书中也提到“雍父作臼”、“雍父作杵”、“挥作弓”、“垂作耒耜”、“垂作耨”、“伯余作衣裳”、“史皇作图”等,反映了黄帝时代是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黄帝族群在文化上的贡献,奠定了黄帝在中国文化初创时的地位。

2、政治军事方面

黄帝在文化上的创造具有更多的政治上的含义。如《世本·作篇》:“黄帝作宝鼎三。”《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孙氏瑞应图》则称“宝鼎,金铜之精,知吉凶存亡,不爨自沸,不炊自熟,不汲自满,不举自藏,不迁自行。”宝鼎,一方面反映了青铜铸造的技术,另一方面关键是权力的象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修德振兵,……官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这显示了早期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黄帝最大的功绩是以武力为主要手段而征服天下。《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又,“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黄帝不但与炎帝战于阪泉,也和蚩尤战于浊鹿,如果说黄帝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融合,那么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军事与武力的手段来实现的。

黄帝时代有关许多与政治文明相关的发明与创造。如《国语·鲁语》:“黄帝能命百物,以明民共财。”《世本》:“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白虎通·号篇》:“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世本》:“(黄帝臣)雍父作舂、杵臼。胲用服牛,相土作乘马。共鼓、货狄作舟。挥作弓。夷矣作矢。”以此可以反映,黄帝族群的伟大贡献。

(二)文献记载的炎帝及其族群的贡献

炎帝是比黄帝时代更早的氏族集团,但在这个并不限于一代的族群中的最后的

一代,便有了炎黄之间的由武力而决定的最后的更替。但是炎帝的贡献则更多地表现在农业及其相关领域。

《庄子·盗跖篇》则反映了炎帝神农氏时的情况:“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糜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

隆也。”而炎帝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农业,《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使教民播种五谷。”《吕氏春秋·爰类》:“(神农)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淮南子·原道训》:“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管子·形势》:“神农教耕五谷,以致民利。”与农业相关的便是农业工具耒、耜的发明,如《易·系辞》:“包牺氏没,神农氏作。靳木为耒,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绎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栗,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炎帝族群与农业及工具也有较大关系,《路史·后纪三》:“(神农)乃命赤冀创救铁为杵臼,作耝耨钱钅专梋井灶以济万民。”

与农业发明相关的便是中草药的发明。《史记·补三皇本纪》:“于是作蜡祭,以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世本·作篇》:“神农和药济人。”《淮南子·修

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群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尝百草而辨百药,在冒着较大风险的情况下发现了中草药。《太平御览》卷七二一引《帝王世纪》:“(炎帝)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广博物志》卷二十二引《物原》:“神农始究息脉,辨药性,制针灸,作巫方。”则中药、针灸等中医药的起源与炎帝关系密切。

此外,还有琴瑟等类的发明与炎帝有关。《淮南子·泰族篇》:“神农之初作琴也,以归神,及其淫也,反其天心。”《世本·作篇》:“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又,“神农作琴。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又,“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世本·帝系篇》:“神农乐曰扶

持。”《说文解字》十二下:“琴,禁也,神农作所。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路史·后纪三》:“(神农)乃命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釐来,是曰《下谍》。“实际上,这些发明产生于炎帝族群。如炎帝时代的一代古帝为朱襄氏,《辞源》引《吕氏春秋》高诱注:“朱襄氏,古天子,炎帝的别号。”《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淮南子·道应篇》:“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说文解字》十二上,“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世本·作篇》:“宿沙作煮盐。”《山堂肆考》羽集卷二“煮海”条:“宿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红、白、黑、紫五样。”以上只是关于炎帝族群的部分文化创造,从史料的描述来看,炎帝与黄帝不但在文化创造的侧重

点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所处时代的特点上有着更多的差异。

(三)文献记载的伏羲及其族群的贡献

伏羲氏,又作炮牺氏、庖牺氏、包牺氏、宓羲氏等。伏羲氏与炎黄二帝,不仅在时代的发展阶段上有所区别,但其贡献所涉及的宽泛度并不亚于炎黄二帝。

关于伏羲之时,《论衡·齐世篇》:“宓牺之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至宓牺时,人民颇文,知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故宓牺作人封以治之。”这里所描述的社会与炎黄时代显有不同。《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网而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伏羲作八卦,是他在文化上的最重要的贡献,因此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

出于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伏羲作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北堂书钞》卷一五三引《尸子》:“伏羲始画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礼记·礼运篇》孔颖达疏:“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所谓“河图洛书”,以及八卦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这一点从整个的文化长河而言,应该是文化的原点。

除此之外,伏羲的贡献体现的是伏羲族群的成就。如结网,《抱朴子·对俗》:“太昊师蜘蛛而结网。”《古史考》:“伏羲氏作网。”《世本·作篇》:“句芒作罗。”“芒作网。”发明蚕丝,《路史·后纪》罗苹注引《白氏六帖》:“伏羲作布。”《广博物志》卷五十引《皇图要览》:“伏羲化蚕。西陵氏养蚕。”教民狩猎,《太平御览》卷八三二引《尸子》:“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钻木取火,《绎史》卷三引《河图挺慵佐》:“伏羲禅于伯牛,钻

木作火。”发明琴瑟,《世本·作篇》:“伏羲作瑟,伏羲作琴。”《广雅·释乐》:“伏羲氏瑟长七尺二寸,上有二十七弦。”嫁娶之礼,《世本·作篇》:“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路史·后纪一》罗苹注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而与文化有关的贡献还有,《天中记》卷四十引《古史考》:“庖牺氏作始有筮。”《天中记》卷四十引郑鲂《禹穴碑》:“伏羲得神著而定皇策。”《广博物志》卷四引《物原》:“伏羲初置元曰。”《古微书》卷十二引《春秋内事》:“至伏羲乃有消息祸福,以制吉凶,始合之以为元。”以上筮术、皇策、置元日、制吉凶等均反映了文化初创时期的成就。

后世对伏羲的贡献的总结是越发全面。如《史记·补三皇本纪》:“(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帝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

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宫,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地大谧’是也。”《史纲评要·太昊伏羲》:“则将其贡献归并为以木德继天而王故姓风;太昊始作网罟以佃以渔;养六畜以充庖厨;始作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造书破以代结绳,书制有六;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不始渎;以龙纪官;作荒乐;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共11条。而《纲鉴易知录》则分为始作网罟,以佃以渔;养牺牲以充庖厨;始作八卦,卦有三爻,因之重为六十有四;作书契,以代绳之政;作甲历,定四时,始天干地支;始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以龙纪官;作荒乐,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共12条。这些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伏羲的认识应该是更加全面的。

以上情况表明,伏羲、炎帝与黄帝对中国早期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较多的贡

献。伏羲代表的则是渔猎文明时期,文化的最早的源头;炎帝则是农业文明之初的代表,其贡献似乎更单纯一点;黄帝则是农业文明进化时期的代表,在政治上制度上的贡献似乎更大。从文化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那么三者的贡献似乎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可以说,伏羲与黄帝的贡献更突出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古史中有所谓“三皇五帝”,而伏羲、炎帝位列三皇之中,黄帝则为五帝之首,那么以“三皇”中,燧人、伏羲、炎帝三者比较而言,从文化发展贡献的多方面、全方位而言,伏羲较其他二者,更高一筹。更何况皇甫谧《帝王世纪》及孙氏注《系本》并以伏羲、神农与黄帝为三皇。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将伏羲与炎、黄共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应该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人文始祖中不能忽略的内容是人事的,这个“人事”实际上体现了血缘的联系,即这些始祖与当代人们的血缘的联系,这种血缘上的联系,既可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可能真有血缘间的联系;而同时又

可能是象征性的,其实很可能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一个符号而已。

(一)从人事上考察炎帝、黄帝与后世间的血缘联系

黄帝之所以在人文始祖二帝间,有较大影响,与黄帝势力强大,并形成较大的族裔有关。《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阳与夷鼓同已姓。”而在所谓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商、周的建立者都与黄帝有较多的血缘上的联系。根据《世本》所辑的黄帝族裔的封地,其中姬姓有61个、衍生432个氏;酉姓有1个,衍生2个氏;祁姓有5个,衍生40个氏;已姓有3个,衍生13个氏;任姓有10个,衍生13个氏;荀(猗)姓有2个,衍生2个氏;嬉(僖)姓有5个,衍生3个氏。《路史·黄帝纪》则提到了黄帝后裔的诸多族氏,如黄帝之子昌意,发展为拓跋族,并衍生有党氏、奚氏、达奚氏、乞伏

氏、纥骨氏、什氏、乾氏、乌氏、源氏、贺拔氏、拔拔氏、万俟氏、工旃氏、秃发氏、周氏、长孙氏、车非氏、兀氏、郭氏、俟亥氏、车焜氏、普氏、李氏。姞姓之后,也有姞氏、孔氏、密须、阚、允,蔡、光、敦、逼、燕、鲁、雍、断、密等,以及资氏、资阝氏、郮氏、辅氏、虔氏、寇氏、刘氏、郦氏、俪氏、食其氏、侍其氏、落氏、雒氏、监氏、须氏、纪氏等。《路史·国名纪》所记载的黄帝后裔的封国有熊、寿丘、陈、昌、卞、蛮人、清、张、资、郮、葛、采、蓟、契阝、薛、遇、舒、纪、厘、奚、逼、阚、滕、箴、南燕、苟、滑、济、挚、谢、泉、郅、寇、郦、光、敦、鲁、雝、密、虽、缙云、依、任、密须、蔡、翟、虔、断、卑、昌、儋、番禺、牛黎、伾、洛、终、白民、汪芷、防风、骓兜、酉、三苗、崇山、驩朱、三危、羌等,这些族国,后来也衍生出多种姓氏,他们都成为黄帝族裔的组成部分。

关于炎帝,《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

长于姜水,因以为姓。”关于炎帝族裔,《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又,“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炎帝族裔还有共工氏与蚩尤,《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神。”《路史·后纪四》:“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黄氏逸书考》辑《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汉学堂丛书》辑《龙鱼河图》:“黄帝之初,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反映了蚩尤是炎帝族群的较大的族团。根据史料记载,炎帝族裔有赖国、莱国、牟人、麦人、戏国、有逢氏、句龙氏、夸父、以及巫人、同并人、酉人、辰方、卯人、午人、未人、丑人、丙人、

甲人、丁人、赤人、郴人等。姜姓古国中有申国、许国、吕国、齐国,并衍生出齐氏、邱氏、丘氏、尚氏、望氏、畅氏、太公氏、将具氏、骆氏、国氏、丁氏、崔氏、郭氏、柴氏、高氏、卢氏、丁若氏、乐利氏、高堂氏、阝显氏、厉氏、东宫氏、士强氏、仲孙氏、齐季氏、子襄氏、东郭氏、大陆氏、移氏、桓氏、庆氏、麻氏、孝氏、晏氏、景氏、平氏、左氏、闾氏、灵氏、左丘氏、南郭氏、北郭氏等诸多古今姓氏。

炎帝与黄帝在政治上有冲突,有联合,而联合的基础是因为二者还有血缘上的联系。如《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吕氏春秋·孟夏纪》高诱注:“炎帝,少典之子,姓姜氏,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新书·制不定》:“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这反映了炎、黄二帝者特殊的关系,也是二者在后来同为中华人文始祖的基础所在。

(二)从伏羲女娲的关系来讨论中华民族的起源

炎、黄二帝虽然共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但从古史传说中考察,炎帝只是一个男子汉形象,关于其妻的形象并不鲜明,如《山海经·海内经》仅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而在黄帝的传说中,有一个与之相配的女妃形象嫘祖。《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路史·后纪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傫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实际上,嫘祖的形象以发明养蚕而著称,从某种意义上更符合中国古代的“男耕女织”的形象,实际上养蚕的发明权可以早到神农氏与伏羲氏,因此从血缘之根的角度考察,炎黄二帝并不具有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与伏羲神话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女娲神话。《抱朴子·释滞》:“女娲地出。”《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史记·补三皇本纪》:“女

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女娲的主要成就,一是造人。《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二是补天。《论衡·谈天篇》:“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列子·汤问》:“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三是作乐器。《世本·作篇》:“女娲作笙簧。”《世本·帝系篇》:“女娲氏命姚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为珽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既成,天下无不得理。”

女娲的贡献是巨大的,因此古代文献如《路史》将伏羲、女娲、神农列为三皇,类似的观点还见于《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可见,伏羲、女娲在古帝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二

者由兄妹关系变为夫妻关系,如《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独异志》卷下,“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这二则文献,反映了早期的婚姻关系的演变,尤其是成为中国人早期祖先的象征,而从二者神话中所表现的定姓氏,制嫁娶等与婚姻相关的贡献分析,二者在这方面的贡献尤其更大。

伏羲与女娲在传话中,还有更多的相似点,如《列子·黄帝》:“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天中记》卷二二引《帝系谱》:“伏羲人头蛇身。”在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便是伏羲女娲交尾图,这种图不仅表现了男女交媾,形成人类。《路史·后纪二》罗苹注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3课华夏之祖(初中历史七年级)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第3课《华夏之祖》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大多数学生基础比较好, 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历史课有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用多种手段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和线索,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3.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教材围绕主题,通过炎黄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和尧舜禹的“禅让”三部分内容,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反映了黄帝、尧、舜、禹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黄帝及其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走向终结,掌握原始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情况 能力目标:掌握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从炎黄战蚩尤到禹建立夏),初步认识原始社会发展全貌(华夏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了解涿鹿之战的意义和有关“人文初祖”黄帝传说的依据,认识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通过本课的学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5.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6、教学方法:(1)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地图册,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以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2)对于“涿鹿之战”,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征战的部落双方、过程、结果做出解答、在此基础上,得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3)通过图示法,表现尧舜禹“禅让”的实质及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

伏羲氏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

伏羲氏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伏羲故里。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1992年8 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自古以来。 该地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自秦汉至明清。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祭祀不断。

相沿成习。而自1988年以来。除xx年和2016年。受地震影响。公祭活动暂停了两年外。甘肃省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公祭伏羲大典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中文名称,伏羲故里。别名,羲皇故里。行政区类别,甘肃天水。地理位置,天水。著名景点,伏羲庙。卦台山等。。 伏羲故里。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薪火。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因其在中华文明史的巨大贡献。千百年来被尊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 历史遗迹。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 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伏羲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

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2001年06月25日。 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乡。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 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传承中华文化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辛集中学八四班的臧国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国学经典润泽精神家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来,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豪情万丈,吞吐日月。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豪歌!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民族气概!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 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东方!

甘肃人文

甘肃人文 第一课时甘肃省简介 简称:甘或陇 省会:兰州 位置:甘肃省地处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人口:2237.11万。 行政区划分:现辖5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8个县级市,60个县,7个自治县。 甘肃简介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甘肃象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筒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筒称为陇。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甘肃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第二课时甘肃的地理概貌 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甘肃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造就了多少天险夜渡,雄关要塞,峪口大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的水轮,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它新的青春,改变着它昔日的贫困。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历史知识梳理 原始社会

历史知识梳理-----(七上) 第一单元——原始社会 特点:生产力水平低下,平等互助,没有阶级压迫,没有贫富贵 贱差别。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远古居民”-3) 代表文化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70-20万年约3万年 生活区域云南省元谋 县 北京周口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体质形态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 分工明显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造会制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仍使用打制石器,已掌 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 骨针缝制衣服 火的使用知道用火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管理火 会人工取火 生产活动采集、狩猎采集、渔猎 社会组织群居氏族 其它我国境内已 知最早人类名震世界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能走到很远的地方 ●知识要点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作用: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烧烤食物)。 5.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人类社会共同体。由共同的祖先繁衍,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6.早期原始社会的形成:早期的原始人类,生存环境险恶,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斗争,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3) 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约七千年约五六千年约四五千年 生活区域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黄河流域 (陕西半坡) 黄河流域下游 (山东泰安)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骨耜木耜、石刀石镰、石锄 种植业水稻粟、蔬菜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饲养业家畜猪狗等动物 房屋样式干栏式半地穴式 手工业会制造陶器 (猪纹陶器)彩陶,出现刻画符 号(人面鱼纹盆) 比以前有更大进步 其它会挖井、制作简单玉 器、原始乐器打猎捕鱼、纺线、 织布、制衣 大汶口文化晚期贫富分 化出现 ●思考题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华夏之祖(“五帝——炎、黄、尧、舜、禹”) 传说人物优秀品德及主要事迹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教人们挖井,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知识要点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著名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约四五 千年的黄河流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结成部落联盟,形成日后 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2.禅让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 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

传承中华文化故事稿

传承中华文化,百善孝为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带来故事的题目是《传承中华文化,百善孝为先》。 滚滚黄河流过了万里江山,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悠久的历史;经史子集流传了千秋万代,造就了炎黄子孙光辉灿烂的文明。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 “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个古代非常有名的“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他是父亲含辛茹苦地带大的。自小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成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每天为自己的生活操劳,黄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黄香总是会为父亲分担很多的家务,能够自己做的事情绝对不让父亲插手。 父亲的身体也一直不太好,夏天睡在床上总是出汗而冬天根本就睡不暖和,这可急坏了黄香。为了能让父亲睡个好

觉黄香在炎热的酷暑,就会拿个蒲扇帮父亲把凉席扇凉了之后再让父亲睡上去,有时候半夜爬起来还会给父亲打扇;寒冷的冬天是最难熬的,于是他每次都会帮父亲先睡暖了被窝之后再让父亲睡进去。黄香明白想要让父亲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要好好学习,他熟读经书,写出来的文章文采非凡,得到了人们的称颂。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黄香温席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从古至今也还有无数孝敬父母的典范,让人们津津乐道。 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正是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拳拳报恩之心。 其实,今天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孝敬父母不必要做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自己打扫打扫房间,父母下班后递上一杯水等等,这些都可以体现孝心。 孝,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让我们将这份精华一代代传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孝道,去共筑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传承经典文化演讲稿3篇

---------------------------------------------------------------范文最新推荐------------------------------------------------------ 传承经典文化演讲稿3篇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我们要用最高亢的声音诵读经典,用最执著的信念成长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哪些关于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传承经典文化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帮到你。 传承经典文化演讲稿篇一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传承文化,诵读经典。 同学们,你们是否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过李白的豪放;你门是否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读出了白居易的执著;你们又是否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感受到张若虚对人生的探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宝典,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加深我们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接受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 / 9

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早晚读的时间,本着“用心诵,慢慢读,字字清”的原则,大声地朗诵经典,让自己在朗朗书声中积累经典名言,陶冶情操。同时,大家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在阅读时遇到的名言经典,可以及时地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认真地诵读,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为我们写作文提供积累丰厚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源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经过一阶段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能闷在肚里,或“纸上空谈”,诵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其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要能在经典诵读中真正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升华自己的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1、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体现:(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①)“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 ②)“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③)“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高层次和基层次认同不排斥) 过渡:既然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那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维系这56个民族发展的纽带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活动:1、什么是民族精神?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困难和灾难时,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结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识记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传说”列入学习内容,似只此一处,除了解传说和史实的联系外,还意图强化了祖先崇拜意识。——对祖国文明成就的自豪感的激励。强化学习中的人 文因素。 3.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所选材料涉及的范围约为距今四五千年期间千 余年之间的事,所涉及的人物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基本属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时期”。 也是中华文明的正式诞生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崇敬和珍爱,在历史上必然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中蕴涵着很 多可靠的历史真实,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会产生很好的作用。 有关黄帝要突出其作为“人文初祖”(人类文明最初的创造者)和华夏始祖的形象。而尧、舜、禹则突出对起优良品质的了解以及禅让的实质。 禹建夏朝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 隶制的国家之一,因此而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引入新课建议先展示##的《祭黄帝文》内容并结合展示孙中山对黄帝评价的话,提问:他们歌颂的是谁?——黄帝。不仅是他们两人如此崇敬黄帝,每年清明时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海内外华人到黄帝陵墓去祭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华夏之祖(利用教参资料解释“华夏”)。然后转入课文第一目。 “炎黄战蚩尤”,内容学习尽可能生动一些(可发动学生来讲),教师对个别名词可做一些解释。最后落脚到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基。——炎黄子孙。 “黄帝——人文初祖”(重点)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黄帝事迹(传说),可借助教材本身的资料。利用13页上的“动脑筋”认识:如此众多的发明创造往往不 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应是那个时代人们聪明才智的反映,但由于对黄帝的崇敬,故将它们都归于黄帝及其妻子和部属。同时可结合13页第一段小字内容,帮学生辨析:“史实”和“传说”的区别及联系。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的文字记录的事迹为史实,否则则称为传说,在未被考古资料证实前,一些史实曾被视为传说,同样,如有新的考古发现一些传说可能又成为史实。——科学是严谨的。就是一些现在还被确定的“传说”已被资料证实了部分——传说中也蕴涵着可靠的史实资料。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完成版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侮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可见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同时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也使得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有助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拓和维护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其实近代中国的先识之士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思想和民族自我意识, 但是 直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 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十分薄弱。长期的内战与分裂, 不仅妨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而且给日本侵略者实施其征服满蒙、继而征服中国的国策以可乘之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民族心理学家认为, 外敌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压力, 会迫使一个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尤其当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 则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拯救自己的民族而英勇奋战。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以往列强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在面临亡国绝种的巨大压力前,中国各族人民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认同感和同仇敌忾之气。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战军人之间或曾是同床异梦的对手,或是不共戴天的夙敌,但一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让他们深明大义而同仇敌忾。蒋介石个人的死对头,广西将军李宗仁和白崇禧把他们的全部武装力量和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并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他并肩战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了国共前嫌,转而支持蒋介石。抗战初期,孙陵、李初犁等发起“投笔从戎”运动,郭沫若等六十余名作家签名响应,誓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死战”。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不顾佛门成法,对弟子慨然发愿:“吾人吃的是中华民族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门子弟,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自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再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中国知识文化艺术界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抗战炼狱中,一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的晦涩柔靡迷乱浮嚣之气,直承春秋气象、汉唐雄风,为中国人的道德自立和文化复兴筑起凤凰涅槃式的巍峨高岗,培育、锤炼、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蒙、藏、回联合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曾通电表示:“国内各民族绝对不可分,惟有团结一致,牺牲奋斗,方可达到保国卫民的目的。”冀中地区的回族同胞表示:“我们回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抗日的先天任务。”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表达了他们共赴国难的豪迈胸怀。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中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