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考试小抄归纳 (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考试小抄归纳 (2)

一、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作为一门学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就是专门探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阐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在方式方法和程序上的规范的。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或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者必须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既要处理研究活动与教育活动、管理活动等外部要素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研究活动的目的、内容、对象、方式方法等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要使研究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者必须对研究活动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联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亦即要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在研究活动中对上述规俸的遵循和应用所形成的操作的手段、规则和程序就是研究的方法。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科性质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学前教育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科学从其自身来讲,不仅包括已经被发现和整理过的理论和知识,还应包括发现和表述这些理论和知识的科学研究方法。此外,在学前教育工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必然运用观察、调查、测验、经验总结甚至教育实验等方法,从这一角度看,学前教育科研工作不仅仅是研究方法,也是教育工作方法。

三、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1.有助于完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2.有助于提高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3.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科学。

四、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1.加强学习的理论和知识准备;

2.理论联系实际;

3.善于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第一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一、科学研究及其特征

(一)科学及科学研究的概念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的认识。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二)科学认识与非科学认识的区别以及科学研究活动的特征

1.科学的认识与非科学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1)科学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而非科学的认识则多是主观的,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2)科学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是人们根据认识活动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获取的对客观事物的系统认识。而非科学的认识则多是零散的、不完整的;

(3)科学是一种精确的认识,而非科学的认识则一般不运用数学工具,也不保证逻辑严密。

2.科学研究活动作为探索真理的二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具有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1)历史继承性;(2)创新性;(3)规范性;(4)系统性。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者以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的研究。

在我国,学前儿童指0~6、7周岁的儿童。学前教育是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活动的规律,丰富和发展学前教育的理论,有效地指导学前教育的实践。

“学前教育”在我国指对0~6、7周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婴儿(0~3周岁)教育和幼儿(3~6、7周岁)教育两个阶段,因而学前教育研究除幼儿教育研究之外还包括婴儿教育的研究,其范围要比幼儿教育研究广泛;此外,学前教育研究同“早期教育”和“儿童发展”研究有着多方面的差别。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是指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研究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的含义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如何贯彻客观性原则

1.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系统性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中运用系统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水平;要求研究者在教育活动内外,在各种因素的普遍联系中来探索规律,并充分认识研究活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工作中的相互关系,优化研究活动的各种因素,追求研究活动的整体功能。

(二)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

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它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分析,不割裂部分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动态性原则的基本观点是系统是以动态的方式存在的,它要求我们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研究的问题和探索的规律。因而研究工作首先应具有历史性,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中或不断变化中来认识问题,认识规律,从学前教育(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来认识幼儿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其次,研究工作应具有前瞻性,对学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要根据将来某个时期社会发展或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来开展研究工作。

三、教育性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的含义

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工作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研究活动的宗旨,在研究过程中使研究活动符合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和谐统一,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如何贯彻教育性原则

1.研究活动不能给儿童身心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2.研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尽可能考虑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征。

3.研究活动应尽量不打乱学前教育机构正常的教育活动。

四、伦理性原则

(一)伦理性原则的含义

伦理性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

(二)如何贯彻伦理性原则

1.尊重受试者的权利。

2.研究活动不给被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

3.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

第三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按照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大类。

(一)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又被称为基本理论研究,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从事这种研究的研究者经常是试图为某门学科的现存知识体系增加新的内容,因而研究的内容往往是概括性程度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

(二)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特定的实践活动,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教育活动现存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三)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在学前教育中,教具和幼儿玩具的设计和开发、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都属于开发研究。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根据研究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这类研究较多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来从整体上探索研究内容的“内在的”、“本质的”性质、特点、意义等,着重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理解。

(二)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它较多注重对客观事物产生或变化的原因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考察。

现代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趋向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统一。

三、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一)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研究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较注重对事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强调在特定的时间内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因而反复多次地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确定其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程是纵向研究的主要特征。其优点是能系统地、详细地认识事物变化的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但存在着研究周期长、研究对象容易丢失等不利因素,相对于横向研究而言难度较大,因而也没横向研究开展得普遍。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二)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也叫横断研究。

横向研究注重考察和分析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儿童或儿童在某个年龄段上行为的性质、特点和变化。这类研究的优点是在较短时间里能形成研究结论。但由于研究时间短、不系统,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或获得全面本质性的结论。

四、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根据研究的场所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一)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研究就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研究。实验室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所专门设置的研究场所。研究者设置实验室的目的是要排除或控制某些无关因素对活动的干扰,以提高研究活动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现场研究是指人们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开展的研究。现场研究在研究某个教育现象或问题时,不改变该现象和问题所存在的条件,有利于研究者从更广阔的视野或更深的层次中来揭示或认识现象或问题的性质和特点。

五、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可将研究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一)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的研究。

个案研究的对象数量少,且往往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个体或案例,因而对同类个体或案例的代表性较差,研究的结果往往不具有普遍意义。

(二)成组研究

成组研究是研究者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度,选取较多的研究对象组成若干被试组,对被试组中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系统考察的研究。

根据抽取的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成组研究又分为大样本研究和小样本研究。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30以上的样本。它因样本太大,在选取时运用了随机化程序,所以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因而大样本研究的结论可推广性程度较高。小样本则是指被试数量在30以下的样本。因其数量小,对总体的代表性比大样本低,因而,小样本研究的结论可推广性程度也相对低一些。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第四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述略

(一)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的时期(19世纪末以前)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运用两种基本方法:一是自然观察,二是经验总结。

(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三)科学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运用感官或者借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教育活动和学前儿童身心变化及其行为表现进行考察,以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研

究方法。

2.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利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活动特点和行为表现方面的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

测验法是研究者通过运用标准化的测量量表或自编的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行为表现进行测量,以此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4.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来揭示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教育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成教育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6.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研究者对教育实际活动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进行预诊、阐述、收集信息、制订一定行动计划和实施行动等具体步骤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

(二)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的方法

1.文字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对文字资料可采用审查补充、归纳分类、摘要和编整加注的方法进行整理,并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逻辑方法进行分析。

2.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对数据资料可通过质量审核、剔除补充、编码汇总的方法进行整理,然后运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又可分为两种,即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第五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认识活动,其过程实质上是人们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过程。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过程可以概括地表述为:

准备阶段:选择课题;研究设计;制订工作计划

实施阶段: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形成研究结论

总结阶段:总结研究工作;评价研究工作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由若干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构成系统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有不同的工作目标、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的工作方法。

0.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与学前教育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A】A.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B.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科学的学科基础C.学前教育科学是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一个分支D.两者之间为平行关系

1.1.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C 】出版了《心理和社会测量理论导论》,将测验法引入教育研究,且专门讨论了“学前儿童测验”问题。A.夸美纽斯B.卢梭C.桑代克D.高尔顿

1.2.在成组研究中,一般区别大样本和小样本的被试数量为【A】A.30;B.50;C.100;D.200

1.3.下列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认识,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科学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B.非科学的认识多是主观性的C.科学是一种系统的认识,而非科学的认识则是零散的D.科学与非科学的认识都是逻辑严密、精确的认识

1.4.牛顿说过如果说他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点形象地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哪一特征【A】A.继承性B.创新性C.规范性D.系统性

1.5.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哪一年龄段的儿童【A】A.0~6、7周岁B.0~3周岁C.3~6、7周岁D.6~7周岁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1.6.关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下列哪一项表述不正确【D】A.研究对象的主体性B.研究内容的广泛性C.研究背景的开放性D.学科的纯理论性

1.7.研究活动应尽量不打乱学前教育机构正常的教育活动,这贯彻了教育科研活动的哪一原则【C】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

1.8.在幼儿教育中,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属于哪一研究类型【A】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开发研究D.综合研究

1.9.在一项“短期训练对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在大班儿童中选出平均年龄为五岁三个月的一组儿童,对其不公正行为进行观测,并施加教育影响进行矫正,以确定矫正效果。这是哪一类型的研究【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综合研究D.以上都不是

1.10.早在我国的哪一时期,人们就根据经验总结提出了“胎教”的主张【A】A.西周时期B.东周时期C.北魏时期D.南北朝时期

1.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出现在【C】A.19世纪末以前B.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50年代以后D.近十几年

1.12.在下列研究方法中,最适宜在小范围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采用的是【D】A.观察法B.测验法C.教育经验总结法D.行动研究法

1.13.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的工作【B】A.选择课题B.收集研究资料C.研究设计D.制订工作计划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2.1.下列课题可归为描述性课题的为【A】A.幼儿饮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分析B.家长文化程度与幼儿学习能力的关系的研究C.音乐教育与儿童情感发展关系的研究D.新世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1.9.关于科研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下列不正确的为【D】A.在教育实验报告的题目中还应阐述实验的主要自变量B.每篇科研报告的摘要既应独立成篇,又可集中成册C.科研报告结果的表述可以同时使用表格、图及文字等形式表述D.报告结尾处的参考文献可以不必列出

0.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与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为【ABCDE】A.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能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B.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能提高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C.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对学前教育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D.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持E.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教育

实践活动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1.1.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AC】A.纵向研究B.定性研究C.横向研究D.定量研究E.综合研究

1.2.进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ABCD】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E.发展性原则

1.3.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认识主要有哪些区别【ACDE】A.科学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B.非科学的认识多是客观的C.科学是一种系统的认识D.非科学的认识多是零散的、不完整的E.科学的认识是精确的认识

1.4.科学研究活动具有哪些特征【ABCD】A.继承性B.创新性C.规范性D.系统性E.效益性

1.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哪些独特的特点【ABC】A.研究对象的主体性B.研究内容的广泛性C.研究背景的开放性D.研究方法的多样性E.研究结构的规范性

2.1.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科研活动中具有哪些意义【ACD】A.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B.有利于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分析C.有利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深入D.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研究E.有利于研究工作的简单化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11.12.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方式有【CDE】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自我评价D.同行专家评价E.有关部门评审

0.1.规律

0.2.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1.1.科学

1.2.科学研究

1.3.客观性原则1.4.系统性原则

1.5.伦理性原则

1.6.学前教育科学研

1.7.教育性原则

2.1.科研课题

2.2.研究方向

2.3.创新性原则

2.4.科学性原则

2.5.价值性原则

2.6.课题论证

3.1.科研设计

3.2.科研假设

3.3.文献

3.4.学前教育文献

3.5.教科书

3.6.文献检索

3.7.精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