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吴心伯

2013-1-25 13:10:27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京)2007年5期作者简介:吴心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提要:一项明智而有远见的美国政策应该是鼓励和支持东亚的一体化,而东亚国家也应在推进区域合作的同时,考虑和照顾美国的合理关切,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诱导和鼓励美国在东亚合作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美国东亚一体化

随着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特别是建设东亚共同体这一目标的提出,美国朝野对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兴趣和关注也在上升。毫无疑问,作为在东亚有着重大的现实利益和巨大影响力的域外国家,美国是影响东亚合作进程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如何看待东亚一体化,其主要关切是什么,华盛顿已经和将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东亚这一意义深远的发展趋势,以及东亚国家应如何在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处理好至关重要的美国因素,是值得研究的。

一、关切与看法

美国看待东亚一体化的出发点,是这一进程将如何影响美国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从结构层面看,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是通过保持美国对地区事务的主导权来实现的,而美国的主导地位又是通过特定的地区安排而得以保证的。在安全上,美国长期保持在本地区的“轮毂—轮辐”式双边安全同盟,并在冷战结束后对一些同盟关系进行了调整和强化。在经济上,美国试图通过亚太

经合组织(APEC)来推进亚太地区的一体化,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地区经济秩序。此外,美国还力求使亚太地区的一体化与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相联系,以反映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主张和维护的理念与规范。

从这样的基本立场出发,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首要关切是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①例如,东亚共同体将导向较少包容性甚至排他性的地区集团还是更加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地区安排?它将是典型的“清谈俱乐部”还是功能性的地区主义架构?从上世纪美国对马来西亚领导人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经济核心”的态度即可看出,美国对不包括它在内的地区合作模式甚为反感。另一方面,美国对冷战结束后亚洲多边主义努力也看法不佳,认为由于过分强调成员间的共识和最低共同标准,这些多边机制进展太缓慢,难以解决本地区迫切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因此,美国希望东亚一体化的制度建构既是开放的和包容性的,又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谁将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领导作用?美国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日本。尽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华盛顿对东京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十分警惕,但时移势易,随着日美经济关系的变化和政治与安全纽带的加强,美国认为日本领导东亚一体化最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是华盛顿也明白,由于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欠佳,加之在中国崛起背景下日本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东京已无力执东亚一体化之牛耳。华盛顿最担心的是中国成为东亚合作的领导者,不仅由于中国的地区合作理念与美国的偏好存在距离,而且也因为中国的影响力将因之进一步上升,而美国的影响力则遭到削弱。由此一来,美国似乎更看好东盟继续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

第三,东亚合作架构是否包括美国?美国虽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东亚国家,

但鉴于其在东亚的重大利益和影响力。华盛顿对一个不包括美国在内的地区架构本能地感到不适。但是另一方面,美国也认识到,尽管东亚国家都希望跨太平洋关系是活跃而开放的,但即使是像日本这样的盟友也对美国加入东亚峰会感到犹豫,担心美国的加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华盛顿主导东亚合作的议程,就像美国在APEC中的角色那样。另一方面,一些东亚峰会成员国出于牵制中国的考虑,又希望对是否最终邀请美国加入持开放的态度,而美国对成为东亚峰会观察员身份表现出的兴趣,意味着这可能将是美国参与该架构的最终安排。

第四,东亚一体化与本地区现存的其他多边安排的关系。美国尤其关心的是,拟议的东亚共同体是否会削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机制。这些机制不仅是泛太平洋的(即包括美国在内),而且美国也在其中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尽管这些机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华盛顿也常常对此啧有烦言,但仍视之为推进美国在本地区政策目标的有益的工具。正如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Christopher Hill)2006年5月在新加坡的一次演讲中强调的那样,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是美国与亚洲和东南亚关系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②此外,华盛顿还在意的是,东亚共同体是否愿意采纳美国所主张的理念和规范,尤其是在反恐、防扩散以及促进自由而开放的市场方面。

第五,东亚一体化是否会削弱美国在本地区的双边同盟结构?双边同盟和前沿军事存在是美国在冷战期间形成的地区安全政策的支柱,华盛顿并没有因为冷战的终结而放弃这些重要的安全资产,而是对其作出重要调整以适应新的安全形势,服务于美国在本地区的新的安全战略目标。2005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那峰会发表宣言要求美国确定从中亚撤军的时间表,这使美国对亚洲地区多边机制提高了警觉,担心其中一些安排会影响美国在本地区的安全同盟关系和军

事存在。虽然东亚地区一体化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但也会逐渐导向更多的安全合作,即使这些合作主要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它还是有可能对美国主导的双边安全同盟体系产生某种影响。

尽管对东亚合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担心,美国的分析家也在东亚看到了一系列让美国感到放心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他们深信,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将是东亚不可或缺的力量。经济上,美国仍是吸纳东亚终端产品的最大的市场,是东亚外来投资的重要来源。安全上,美国的前沿军事存在和双边安全同盟仍是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即使是在非传统安全合作方面,区域内国家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或能力问题,无法在必要时推动集体行动或投资于能力建设,而美国既有实施大规模海运和空运的能力,又与大多数东亚国家保持良好关系,能够也愿意为本地区提供安全上的公共产品。在这个意义上,东亚合作并不意味着本地区可以告别美国的领导作用。③

不仅如此,美国还可以以不同方式或借助不同手段对东亚一体化进程施加影响,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例如,美国不一定要亲自参与东亚一体化的制度建构,但要确保这一制度建构符合美国的价值和利益。因此,华盛顿可以鼓励和要求其亚洲盟友如日本、印度主张东亚合作的制度建设要反映开放、良治和法制的规范。在日本等国的坚持下,2005年12月首届东亚峰会发表的《吉隆坡宣言》中强调,东亚峰会“将是一个开放、包容、透明和外向型的论坛,”将“推动加强全球性的规范和国际公认的价值观”。④这无疑使美国在缺席此次会议的遗憾中又感到一丝欣慰。此外,美国的分析家认为,东亚各国在推动多边合作的同时,也在谋求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追求相对收益,这意味着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合作与竞争并存。在他们看来,一些国家对中国“坐大”的担心导致他们主张将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纳入东亚峰会,类似的“均势”行为也反映在其他的地区合作框

架中。这无疑为美国提供了机会,可以利用一些国家提防中国的心理和“均势”行为牵制中国,阻止中国主导东亚合作和在东亚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政策与对策

对于东亚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美国的基本态度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过程。2004年8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Colin L.Powell)在谈到拟议中的东亚共同体时表示,美国不认为有此必要。他还警告说,虽然主权国家有这样做的自由,但它们的行动不应损害美国同亚洲朋友间的“良好而牢固的关系”。⑤鲍威尔的评论反映出美国对东亚国家谋求新的地区一体化架构的警惕。不过,随着2005年12月第一届东亚峰会的召开,美国的态度似乎也变得更加现实。2006年1月,美国APEC高官麦克尔?麦克拉克(Michael Michalak)就亚洲的一体化进程发表评论称,美国不认为“10+3”或东亚峰会会损害美国的利益,美国也不需要参加亚洲国家之间举行的每一次会议和对话,但是麦克拉克强调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和机构的重要性。⑥ 2006年5月,助理国务卿希尔更明确表示,亚洲国家希望加强他们自己的地区架构,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地区集团所做的那样,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的努力是亚洲内部发展着的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反映,这并不令人意外。美国对此表示欢迎。⑦尽管美国的态度越来越务实,但由于东亚一体化的目标和路径尚不明朗,美国对这一进程仍在观望和评估,其基本政策尚未完全定型。目前看来,根据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和政策偏好,结合美国思想库的政策建议,可以对美国的政策态势作出如下判断,即:对东亚一体化表示理解甚至谨慎的有条件的支持,同时积极应对,以确保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和影响不被削弱。

从对策层面看,美国首先会谋求巩固和扩展其在本地区的安全联系。⑧双

边安全同盟是美国长期以来在东亚安全投资的核心,也是美国推进其利益和对地区事务发挥影响的重要途径。华盛顿将继续强化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拓展与印度的伙伴关系,并试图将这些双边安全关系联系起来,组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地区安全网络,从而增强美国对地区安全事务的影响力,更好地牵制和平衡崛起中的中国。事实上,“构造一个亚洲版‘北约’来应付中国,一直是美国政府尤其是新保守主义政府的构想,”⑨而布什政府业已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07年3月,日本和澳大利亚签署《日澳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表示日本和澳大利亚将在涉及双方共同战略利益的事务上加强合作与协商,包括定期举行“二加二”外长以及国防部长会谈。由于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这就意味着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三方安全联盟的形成。华盛顿接下来将试图把印度纳入其中,组成亚太地区四国安全联盟。

经济上,重振亚太经合组织,加强在该组织框架内的合作,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主张最先由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在2004年APEC领导人会议前提出,其基本设想是,通过APEC成员缔结自由贸易协议,建立一个把太平洋周边经济体整合起来的自由贸易区,并改革APEC非强制性原则,使之成为一个约束性机制。⑩ 2006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前夕,美国表示出对讨论亚太自由贸易协议问题的兴趣。布什总统在会前访问新加坡发表演讲时称,在亚太经合组织范围内实现自由贸易协议的主意“值得认真考虑”。他强调说,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首要的经济论坛,拥有在太平洋地区扩展自由贸易和机会的巨大潜力,美国将致力于使APEC成为推动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的更强有力的组织。(11) 面对东亚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美国将越来越强调亚太经济合作。如果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主张能够被采纳,APEC的发展将获得新的动力,并有望扭转近年来APEC成员热衷于推动双边和次区域合作的势头。对美国来说,这将减轻东亚一体化对APEC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使美国重新获得在

亚太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并将继续通过双边努力谋求加强与东亚联系的纽带。与有关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安排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美国与其他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往往既有经济动机,也有政治和战略动机。前者主要指增加贸易额、改善贸易条件和促进投资,后者则包括推行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塑造地缘政治,影响签约国的政策制定,巩固和提升盟友关系等。(12) 近年来,美国加快了与本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美国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向所采取的未雨绸缪之举。”(13) 2007年4月,美国和韩国经过10个月的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对华盛顿来说,这项协定有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韩国是世界第10大经济体和美国的第7大贸易伙伴,该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可望显著提升美国在韩国的贸易和投资,因此美方认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自1992年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来商业意义最重大的协议。不仅如此,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该协定还有助于巩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经济地位。此外,在美韩安全同盟关系近年来因双方在对朝政策上的分歧而日渐疏远之际,达成这样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也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美韩伙伴关系。(14)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韩国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正在谈判或考虑之中。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否与日本达成一项自由贸易协定。2007年2月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的《美日同盟》研究报告建议,美日应尽快就达成一项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谈判。该报告称,这样一个自贸协定将大幅增加美国在日本的投资,在亚太地区市场经济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并将给亚太共同体的成员带来巨大的政治和战略利益。(15)

发展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是美国强化与亚洲特别是东亚联系纽带的另一重大

举措。美国长期以来与东南亚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上的联系,但是近年来反恐和伊拉克战争分散了美国对东盟地区事务的关注,一些东盟国家也对美国的反恐政策和发动伊拉克战争感到不满,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中国自新世纪初以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的纽带,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显著上升。这一局面使华盛顿感到不安。布什政府从第二任期始着手加强与东盟的关系。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议期间,布什总统与东盟7国领导人发表了《关于增进东盟—美国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用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的话说,这一伙伴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美国—东盟关系机制化,为其在21世纪的持续和发展奠定基础。(16) 2006年7月,美国与东盟签署了《实施增进东盟一美国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该计划为美国与东盟在2006—2011年间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蓝图。在政治安全方面,双方探讨未来举行美国—东盟首脑会议的可能性;加强在安全领域的对话;通过信息共享、人员培训等提升双方在航海安全、环境保护和海事安全等海洋安全合作,密切双方在打击海盗、走私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和扩大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领域的合作。在经济合作方面,继续实施美国提出的《东盟企业倡议》,尽早完成《美国—东盟贸易投资框架协议》,建立加强美国—东盟贸易投资流动机制,定期举行美国—东盟经济部长级磋商会议。在社会和发展领域,双方将加强在灾害管理和应急方面的合作,美国将向东盟提供技术、资金和人员培训等支持;加强在防治艾滋病、非典和禽流感等传染病方面的合作;促进双方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等。(17) 美国希望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牵制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面对东亚寻求新的一体化架构的努力,美国将尝试从两方面来施加影响。一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东亚峰会的活动。这样美国即使不是东亚峰会的正式成员,至少也没有被完全排除在外。美国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峰会的活动,不仅可以更好

地掌握这一机制的发展动向,而且美国的代表置身于东亚峰会的议事大厅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有效地阻止峰会朝着美国不欢迎的方向发展。此外,美国的一些思想库人士还建议行政当局与国会磋商,探讨美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可能性,以便为美国成为东亚峰会的正式一员铺平道路。另一方面,美国将通过倡导和强调“有原则的多边主义”来影响东亚合作的日程和价值规范,鼓励日本等盟友在这一进程中推动在民主制度建设、良治和法制方面的更大的合作。(18)

最后,美国将继续推动针对特定的地区问题的多边机制,如针对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针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防扩散倡议”、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关系”等。一些美国学者还提出要在亚洲建立“7国财长会议”,以加强美国与本地区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美国偏好这种功能性的多边合作机制,主要是因为其制度建构的要求和成本较低,易于运作,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美国在本地区政策目标的简便易行的工具。此外,通过推进在功能性领域的合作,美国无疑可以保持甚至扩大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并对东亚一体化起到某种牵制作用。

三、美国与东亚:谋求双赢

东亚的一体化是冷战结束后本地区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这一进程将对地区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美国与东亚如何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互动,达到双赢,将是太平洋两岸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对美国来说,在观念层面,要认识到东亚的一体化乃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东亚内部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一体化的最主要的动力。同时,在世界经济区

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东亚国家也迫切需要通过地区整合以提升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好地维护本地区成员的经济利益。不仅如此,随着东亚经济力量的增强,东亚的整合也将提升本地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而目前东亚在世界政治中的发言权是与其日益上升的经济地位不相称的。从二次大战以来东亚的发展轨迹看,从上世纪50—60年代以民族国家建设为中心,到70—90年代的经济起飞,再到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一体化建设,东亚的整合乃是本地区合乎逻辑的发展。用美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话说,“无论美国喜欢与否,东亚国家有着加强正式的多边经济合作的强烈驱动力。”(19)

在利益层面,美国的关切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东亚一体化是否会导致美国的边缘化,是否会导致中国在本地区影响力的强化,以及是否会导致亚太经合组织的弱化。在第一个问题上,显而易见的是,虽然美国不是东亚国家,难以直接参与东亚的一体化进程,成为东亚共同体的一员,但鉴于美国与东亚深厚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联系,美国将继续是本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美国广泛地参与东亚地区事务是不可避免的,在某些领域甚至是必需的。同时,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开放性也意味着美国与东亚关系整体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东亚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加深,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合作的加强,地区合作机制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削弱他们传统上对美国的依赖,降低美国在地区事务上的影响力,但只要美国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东亚交往,就不必担心被边缘化。对于第二个问题,正确的视角是将崛起的中国放在东亚一体化的大背景中,而不是将东亚的一体化置于正在崛起的中国的阴影之下,换句话说,是“东亚的中国”,而不是“中国的东亚”。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合作固然会提升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但这同时也使中国更深地置身于地区合作的网络,更多地依赖与其他地区成员的合作关系。最终的可能是,东亚复杂的相互依存使崛起的中国成为地区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最后一个问题上,华盛顿应该明白,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和APEC在进一步自由

化问题上缺乏共识导致东亚国家转向本地区的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亚太经合组织已寿终正寝。如果APEC能够重新确定一个更加现实的议程,它仍然可以在促进泛太平洋经济合作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实际上,应该把东亚一体化和亚太经济合作看作两个部分重叠的圆,而不是通向截然相反方向的两条跑道。例如,一些东亚合作的尝试获得成功后,可以稍后在APEC内推广,而重新获得活力的APEC 框架内的合作也将推动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在这个意义上,东亚合作和APEC可以是相互促进的。

基于以上分析,在东亚合作问题上,一项明智而有远见的美国政策应该是鼓励和支持东亚的一体化。正如两位熟谙东亚事务的美国前外交官莫顿?阿布拉莫维茨(Morton Abramowitz)和斯蒂芬?博斯沃思(Stephen Bosworth)所指出的那样,美国可以迟缓东亚的一体化进程,甚至能使这一进程泡汤,但这样做是错误的。美国也不应该试图挤进东亚的地区组合中去,或告诉东亚哪些国家应被包括在这一进程中。美国应该强有力地支持东亚更加深入的地区合作,包括最终创立东亚共同体。他们相信,东亚更大程度的联合将促进美国的利益。(20) 从东亚的角度看,美国完全可以在本地区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如鼓励东亚国家以东亚方式进行共同体建设,帮助东亚现有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丰富,加强与东亚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支持东盟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等。(21)

对东亚来说,能否在一体化过程中妥善应对美国因素关系到地区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处理美国因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考虑和照顾美国的合理关切,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诱导和鼓励美国在东亚合作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做好以下三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保持东亚合作的开放性。首届东亚峰会发表的《吉隆坡宣言》指出,“东亚峰会将是一个开放、包容、透明和外向型的论坛。”(22) 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在首届峰会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支持东亚合作保持透明和开放。中国反对搞封闭的、排他的和针对任何特定一方的东亚合作。”(23) 从操作层面看,美国固然不能在结构上成为东亚共同体的一员,但却可以参与在诸多功能性领域的合作,如能源合作,非传统安全合作,东北亚合作安全机制建设等等。这些合作既保持了东亚合作的开放性,又有助于增强地区合作的效果,使东亚和美国达到双赢。

其次是重振APEC。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九次非正式会议提出,要为APEC在新世纪的发展确定一个新的政策框架,拓展APEC

的未来发展前景。现在当务之急是拓展APEC的合作领域,以及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更加务实的合作日程。东亚国家保持对推进APEC框架内的广泛合作的兴趣至关重要。唯其如此,才能使美国感觉到,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并不一定要以牺牲泛太平洋合作为代价。

最后,应探索建立美国与东亚合作进程的某种制度化联系,以减轻美国对被排除在外的担心,鼓励美国为东亚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美国以观察员方式参与东亚峰会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另一种可能是东亚峰会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没有加入峰会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建立“对话伙伴”关系。此外,鉴于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渠道是“10+3”,也可以考虑邀请美国等其他亚太国家成为这一合作机制的观察员或对话伙伴。

注释:

①关于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关切与认知,本文主要参考以下文献:The stanley Foundation an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Build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Regional Architecture for Asia,”Policy Dialogue Brief(The Stanley Foundation),November 2006;Ralph Cossa,“Evolving U.S.Views on the Future Institutional Architecture of Asia,”working papers.The Future,Architecture of Asia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Stanley Foundation and CSIS,November 15—17,2006.

② Christopher Hill,“The U.S.and Southeast Asia,”Remarks to the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Singapore,May 22,2006.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p/eap/rls/rm/66646.htm.

③ The Stanley Foundation an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Build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Regional Architecture for Asia,”Policy Dialogue Brief(The Stanley Foundation),November 2006,p.8.

④“关于东亚峰会的吉隆坡宣言”,2005年12月14日,

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chn/ziliao/wzzt/zgcydyhz/9thdmzrh/t230070.htm。

⑤ Colin L.Powell,“Roundtable with Japanese Journalists,”Washington,DC August 12,2004.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secretary/former/powell/remarks/35204.htm.

⑥ Michael Michalak,U.S.Senior Official for APEC,“Remarks a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onetary Affairs,”Tokyo,Japan,January

25,2006.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p/eap/rls/rm/60355.htm.

⑦ Christopher Hill,“The U.S.and Southeast Asia,”Remarks to the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Singapore,May 22,2006.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p/eap/rls/rm/66646.htm.

⑧关于美国可能的对策,本文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The Stanley Foundation an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Build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Regional Architecture for Asia,”Policy Dialogue Brief(The Stanley Foundation),November 2006.

⑨郑永年,“理性回应亚洲版‘北约’”,《环球时报》2007年3月21日第11版。

⑩蔡鹏鸿,“亚太自由贸易区对APEC机制化进程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11)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National Singapore University,November

16,2006,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p/eap/rls/rm/76071.htm.

(12) 宋国友,“试析美国的区域贸易协定政策”,《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2期,第50—51页。

(13) 韩志强,“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第39页。

(14)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有助于促进合作”,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2007年6月13日。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utils/mgckprintpage.html。

(15) Richard L.Annitage and Joseph S.Nye.The U.S.Japan Alliance:Getting Asia Right through 2020.CSIS,February 2007,P.18.

(16) Christopher Hill,“The U.S.and Southeast Asia,”Remarks to the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Singapore,May

22,2006.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p/eap/rls/rm/66646.htm.

(17) “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ASEAN-U.S.Enhanced Partnership,”

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pdf/Plan_of_Action_for_ASEAN_US_Enhanced_Partne rship.pdf.

(18) The Stanley Foundation an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Build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Regional Architecture for Asia,”Policy Dialogue Brief(The Stanley Foundation),November 2006,pp.8—9.

(19) Francis Fukuyama,“Re-Envisioning Asia,”Foreign Affairs,January/February 2005,Vol.84,No.1,p.86.

(20) Morton Abramowitz and Stephen Bosworth,Chasing the Sun:Rethinking East Asian Policy,New York:The Century Foundation Press,2006,pp.135—136.眼下他们的观点虽非主流,但却不是唯一的,参看Joshua Kurlantzick,“Pax Asia-Pacifica?East Asian Integr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ummer

2007,Vol.30,No.3,pp.74—75.

(21) 秦亚青,“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第28页。

(22) “关于东亚峰会的吉隆坡宣言”,2005年12月14日,

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chn/ziliao/wzzt/zgcydyhz/9thdmzrh/t230070.htm。

(23) “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2005年12月14日,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chn/ziliao/wzzt/zgcydyhz/9thdmzrh/t230073.htm。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分析

2008年第2期总第150期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SOCIALSCIENa强 No.2 GeneralNo.150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分析 孙鸿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根据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从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美国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的发展。国家扣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农业政策应科学合理、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的农业政策体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建立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实行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 [关键词]美国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政策;启示 [中图分类号]F3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8]02—0072—04 美国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政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的农业政策对于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始终是一个具 有决定意义的基本因素。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显著 特点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根据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从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分析研究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不同时期美国的农业 政策,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提升中 国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农业现代进程与政策 美国农业加快步伐向现代化发展始于1860年,其农业 政策对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约 60年) 这一时期,美国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并向机械化前进。 主要标志是:畜力代替了人力,这一时期畜力还是农业生产 的主要动力;大量使用马拉的农业机具,如多铧犁、收割机、 脱粒机等,代替了落后的原始工具。 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一是美国独立后,由于政府颁布 了一系列土地法令,特别是1862年的“宅地法”,大量处理国 有土地,使农民获得了大量土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大量规模 较大的农场的建立。但这种变化也使农业遇到了困难,其中 最大的困难就是劳动力不足,因此非用畜力来替代人力不可;二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扩大了 农产品市场,同时战争又减少了人力;三是南北战争以后,美 国的资本主义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也增加了对粮食、 收稿日期:2007—1I一19 作者简介:孙鸿志(1965一),男,j£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原料和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单凭人力和手工工具的农业生产,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农业革命势在必行。而当时美国工业的发展也为农业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于是,美国政府便顺应这种需要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 1、通过立法保障农业发展。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三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立法。首先,国会于当年5月5日签署了“农业组织部法”,该法令规定了农业部的主要职责,给人民以合法的地权;其次,5月20日,国会又通过了“宅地法”。根据法律规定,向那些在当地居住并耕种5年以上、年满2l岁的个人或一家之主免费提供160英亩公有土地。此法的出台,对于美国农业中家庭农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6月美国国会又正式通过“莫里尔赠地学院法”,它对鼓励和发展农业教育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法令规定,从联邦公有土地中,按国会中各州众、参议员的席位,每席分配给3万英亩土地,由各州政府拍卖筹集资金,举办至少一所设有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学院,即所谓“赠地学院”;188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奇法”。该法令规定。为了及时获取有用的农业情报并把它传播到民众中去,以及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每个州或属地都要在农学院、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农学系领导下成立一个农业试验站。“哈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1905年政府颁布了阻止各州之间作物病虫害传播的法令,对于保护和推动  万方数据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汇编)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5]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1.优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5.经济同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 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 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贸易壁垒的撤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撤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自由贸易区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经济同盟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 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后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协调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

从成本和收益看东亚货币一体化

从成本和收益看东亚货币一体化 摘要: 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面对危机东亚 各国迫切需要加强金融合作,联合抵御金融危机,本文着重从成本收益出发,分析了实现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 ;成本和收益; 东亚 abstract: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a global economic turmoil in 2007 year, east asian countries need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crisis; the urgent to jointly resist the financial crisi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departure from the cost-benef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monetary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key words: optimal currency area; costs and benefits; east asia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104(2012) 1 亚洲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 货币一体化的基础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由蒙代尔首次在论文中提出。蒙代尔认为,在货币联盟内部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需求转移造成的外部不均衡可以被要素转移清除。基于此提出了货币区内应该实现单一货币或固定汇率的主张。埃西亚马,威力特等人从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方向研究最优货币区。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调

国内外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国内外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及其标准化的发展。 一、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在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美国和欧洲主要利用资源卫星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其结果发送到各级监测站,进入信息融合与决策系统,实现大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的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加州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应部门提高实时的资源利用信息,为统筹管理林业提供支撑。我国主要将GPS定位技术与传 感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定位与采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传输;利用GIS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规划管理等。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者研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湿地水环境数据视频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对湿地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对污染等突发事件和环境急剧变化所影响的水域的水环境状况实时报警等功能。 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美国、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主要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先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已形成了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处理-信息发布的分层体系结构。法国利用通信卫星技术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对病虫害进行测报。我国研制了地面监测站和遥感技术结合的墒情监测系统,建立了农业部至各省、重点地县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等一批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农业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例如我国每年通过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农业环境常规监测工作,获取监测数据10 万多个;融合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墒情监测系统已在贵阳、辽宁、黑龙江、河南、南京等地推广应用。 在农业生产精细管理领域,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在大田粮食作物种植精准作业、设施农业环境监测和灌溉施肥控制、果园生产不 同尺度的信息采集和灌溉控制、畜禽水产精细化养殖监测网络和精细养殖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2008 年,法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区域监测网络,指导施肥、施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b15235617.html,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作者:于秋时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6期 [摘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全球人类寻求生存的必然需求,更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上世纪60年代某些发达国家就步入“现代农业”的行列,有些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上世纪70年代或稍后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如美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型、日本的农业资源贫乏型、韩国的农业农村结合型等不同发展模式,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和启迪。 [关键词]美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型;日本的农业资源贫乏型;韩国的农业农村结合型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农业是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长期发展的自然归宿。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全球人类寻求生存的必然需求,更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战后,一些国家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了如美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型、日本的农业资源贫乏型、韩国的农业农村结合型等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为我国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借鉴。 1 美国资源优势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及启示 作为全球工业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农业经济第一强国,其农业特点是高效率。其耕地不足全球7%,但农产品总产值占全球12.6%;用仅占全美2%的人口,满足了2.9亿人口的食品需要,以及2/3的农产品对外出口。在美国,其先进的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进而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土地生产率为辅。美国本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更适宜农牧水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原土著人居住区就已经发展成诸多大型家庭农场,战后农产品及加工品有了高速的增长,先后经过1860以前的“农业时代”、较为发达的二战前农业经济、二战期间农业经济的转折、当代现代农业几个重要时期,率先在全世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我国从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得到的借鉴:一是重点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美国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经历了改良农具阶段(1783-1865)、农业半机械化阶段(1886-1914)、农业机械化实现阶段(1914-1945)。在农业机械化实现阶段后,又朝大型化、综合化、自动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二是全方位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美国在1820年前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1830)。经过一系列变革后,到1910年农村人口比重降到54.3%,1950年为15.3%,1989年为1.9%。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几乎所有农产品都进入了市场,市场成了农产品的唯一出路。市场的竞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起到推动作用。三是扩大农业对外贸易。美国的农业以出口为主,1890年农产品出 口占出口商品总值的74.5%,长时期占居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1984年为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修订稿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总计为亿,其中白人约占84 %,黑人约占13 %,亚裔 % ,华人约160多万,多已入美国籍。通用英语。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 %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 %,1910年为32 %,2001年已经下降到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 .62万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00年美国农业用地为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

的19 %,为亿公顷,人均为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美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1.“以农立国”的传统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

东盟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第四节、东盟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东盟的经济和贸易状况,要求其走向和实行东亚经济一体化。东盟的国际关系,使东盟能 够走向和实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并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最积极最有力的促进力量。 东盟的经济规模有限,实力单薄。1996年,东盟10国的国内生产总值7300亿美元,仅占世 界的2.65%,与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22.6%,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29 .2%相比较,差距悬殊。东盟如此单薄的经济实力,使其不能进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强 手之列,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难以有效保护其各成员国的利益。 东盟内部贸易比重低,相互经贸联系不强。东盟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历时不短。但由于 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东盟内部贸易比重现仅为20%左右。相当于欧盟内贸比重的1/3,不 足历时四、五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内贸比重的1/2。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外资和技术,但东盟所需外资和技术的绝大部分来自东盟以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东盟各成员国相互 间的 融资所占比重是极小的。东盟如此薄弱的内部经济和贸易联系,使其难以实践有力地维护和 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宗旨。 由于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东盟要在自身的范围内消除其经济规模不大,内部相互贸易 比重低的缺憾是极其困难的,甚至简直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会是如此。而东 盟通过与东盟以外的东亚各国、地区组建东亚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可轻而易举的消除东盟的 上述缺憾。如果由东盟10国与东亚的其他国家、地区,如日本、中国、韩国、香港、台湾等 成立东亚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超过欧盟,内部相互贸易额所占比重可以超 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1/3左右的贸易市场在东盟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东盟所需外资 的80%左右来自东盟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一目了然,东盟要消除其经济规模小,内贸比 重低的缺憾,稳定和扩大其外贸市场,保证其所需大量外资来源的稳定,都需要建立东亚经 济一体化组织。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不成功或成效甚微的。 历史将继续证明今后的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是不遂人愿的。南南型经济一体化固 有的缺陷决定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作用和成效只能如此。东盟是南南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南南型经济一体化的缺憾已在东盟身上得到验证。东盟及其各成员国要丢掉其南南型经济 一体化的缺憾,只有吸收经济发达国家加入其组织,或与经济发达国家组成新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两种可能的选择。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东南亚各国中无发达国家(新 加坡

东亚一体化与欧洲一体化的比较

东亚一体化与欧洲一体化的比较 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的必争高地,经济是基础,经济的霸权也会进而带来政治和军事的优势。区域一体化旨在促使各成员国在经济方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东亚国家一方面继续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同时要适应中国作为世界和地区贸易大国的崛起,他们面临着保持收入增长和减贫的严峻挑战,当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东亚一体化也应运而生。 不同于东亚一体化面临的外部问题,欧洲一体化更多的是为了消除战争的威胁。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以后。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局面微妙。一方面,欧洲的主要战胜国在胜利的喜悦尚未消退之际,就感受到了来自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德国虽然投降,但仍然具备东山再起的实力。战争虽然结束了,欧洲人却仍然没有安全感。而美国已经逐渐开始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争演主角,为了保障欧洲人的自身利益,欧洲一体化也在1951年正式开始。 一、机制差异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实际是一条制度建设的道路,欧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超国家机构,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欧盟还将政体改革提上日程,谋求增强自身的合法性,2009年底《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选出了具有“欧洲总统”性质的理事会常任主席,欧洲一体化也进入了新的纪元。 与欧盟的超国家性质相比,东盟更像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组织,东盟成立20多年之后,东盟首脑会议在1996年才开始固定化和经常化,而所谓的“东盟10+3”更多的意味是3个“10+1”,中日韩三国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东亚三国并没有为东盟各国带来更实质的利益。相较之下,APEC实际上属于半官方性质的政府间论坛。 二、本质差异 欧盟可以颠覆地理版图而联结紧密,根源在于欧洲各国有着一脉相承的共同文化积淀,因此无论风土人情、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传统都有极大的同质性,而且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1994年全国总人口亿,占世界人口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以农立国” 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比62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其部徽上写着,“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美国方面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另方面注重农业科技的作用,农业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1994年,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5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个,所占农地的面积和销售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限产措施(根据政府与农场主签订的合同,1995年休耕农田的总面积为1474万公顷),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些着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优惠贸易安排 3、自由贸易区 4、关税同盟 5、共同市场 6、经济联盟 7、完全经济一体化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常被称为战后经济“三大支柱”。 2.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大体有如下五种形式:、、、、。 3. 为了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以实现四大自由流通,必须消除的三大障碍是:、、。 4.二次大战结束后出现的第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继该组织出现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建立起来的两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5.“乌拉圭回合”谈判之所以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其焦点是围绕问题的矛盾十分尖锐。 6.签订贸易条约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即:、。 7.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式是。 8. 指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基础上,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9.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和贸易扩大。 10. 是世界上幅员最广泛、参加成员差异最大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也是该组织的成员。 三、判断题 1.WTO《政府采购协议》是多边贸易协议,要求全体世贸组织成员参加。( ) 2.《保障措施协议》要求非歧视地实施保障措施,它适用于来自所有国家的同类产品,而不应带有选择性。() 3. 《农产品协议》要求世贸组织成员立即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偿。( ) 4.最惠国待遇原则含义是:一成员就任何一项原产于另一成员的进口产品给予另一成员在关税或其它方面的优惠,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其它成员和相同或类似的进口产品。( )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经济学阶梯教室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点击数:【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一位外交官把实现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个目标比作“梦想桃花源”——渴求是强烈的,但企及的道路却是艰难的。人们设想出了很多路径,却发现没有一条容易行得通 “当我将几十厘米厚的EPA行动计划放在小泉首相的面前时,他发出了‘哎呀’的惊叹声。”这是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国会演讲时提及的一个小细节,这是在2006年3月。5个月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于8月23日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10+6”自由贸易区(FTA)。这是一个包括了日本以往所有的EPA设想、旨在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揽子”计划。 日本的东亚EPA构想 事实上,早在2002年,日本就在东亚地区启动了EPA谈判。所谓EPA(Economic Partner Agreement,经济伙伴协定),简单说,就是日本政府提出的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以“日本—新加坡EPA”——日本EPA计划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为例,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还包含投资规则、服务贸易规则、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的共同规则,甚至规定了日新贸易、投资以日元标价、结算的规则。概括之,EPA是促进合作以及经济活动能够达到一体化的范围较广的一种协定。 日本的EPA计划,将包括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拟议中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31亿人,涵盖全球半数人口,将超过欧盟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约国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近1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4,逼近美国12.5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这个行动计划的战略步骤,日本将争取于2007年3月与东盟、印度尼西亚达成EPA 协议,于2007年前争取与越南、文莱、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开始EPA谈判;同时争取在2008年后研究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缔结一个高水平的EPA;最终努力于2008年开始东亚EPA谈判,争取在2010年达成协议。 自2002年,日本与东亚国家的EPA谈判一直在进展之中(表略)。 从EPA具有的更广泛内容来看,日本之所以选择EPA而非简单的FTA,是因为EPA所涵盖的投资、服务贸易、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等新领域,正是日本具备优势的领域,这将有利于日本在EPA缔结过程中,获得在这些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从而在东亚自由贸易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从EPA谈判进展表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安排与之谈判的国家先后次序很有“讲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对《商务周刊》解释说,日本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是因为“后者完全是一个城市化的国家,双边不存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问题”,这对日本这个农业保护方面极其敏感审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缔结EPA的首选。而此后展开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谈判,用张季风的话来说,则是“与中国赶跑‘与东盟经济关系合作’”的结果,因为在2001年11月,中国宣布在未来10年内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一举动让日本大为吃惊,所以在随后的几年内,日本将与东盟的EPA 谈判放在了其“经济外交”政策的首位。 日本与中国的EPA谈判日程在所有东亚国家中被日本放在最后。“这不仅仅是因为中日

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究竟采用哪种起步方式,一般来说,主要是由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决定的。人少地多的国家,首先从生产工具上进行改革,发展机械化,以节约劳动力;人多地少的国家,则从多投入劳动力,充分利用土地以提高单产入手。就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存在三种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美国模式—— 美国的特点是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土地和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促使农场主不得不用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按照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半机械化阶段,这是以人力和畜力驱动、按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的改良农机具取代传统农具的过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初始阶段。从18世纪末起,先后发明、改良了许多重要农机具,如轧棉机、铁犁、耘田机、割草机、收割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钢犁、打捆机、玉米割捆机等。第二阶段主要是田间作业机械化阶段,是以电力驱动的大型现代农机具代替非机械动力农机具的过程,是机械化发展的阶段。在19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动下,农业开始了内燃机(拖拉机、汽车) 和电力代替畜力,以机引(或电动)的大型农业机器代替改良的农机具的过程,从而开始了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的进程。第三阶段是全盘机械化阶段,是机械化的成熟阶段,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完成于70~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不仅农机具的数量增加,而且性能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出适应精细作业要求的农业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由牵引式改为自走式,在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上采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液压传动、快速挂接、电子监控、自动控制等新技术。 在美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过程中,机械技术占了主导地位。类似美国那样地广人稀、以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起步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 日本模式—— 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正好相反,1880年每个男性农场工人的平均农业土地面积只有美国的1/36,到1960年则只有美国的1/97,可耕地是美国的1/47。

经济一体化

2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东盟10+3,东盟10+1,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曼谷协议,中泰蔬菜水果免关税协议 中国-南非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原因:: 首先,中国加入APEC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在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奋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经历了正反两种实验之后才找到的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从康梁的变法到洋务运动,在列强的欺辱之下,中国人民便开始了寻找一条能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其后孙中山的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中国皇帝,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没有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振兴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斗之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才从制度上解决了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振兴的根本问题。 其次,也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1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以区域为单位的经济增长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世界经济中心垄断地位的维护在全球化趋势下日益艰难,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几乎是全球每个国家的一种普遍性发展道路选择。为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必须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需要,进入21世纪,国 际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政治环境向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提出新的外交战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战略目标。但实现的手段只能采取加强双边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 3、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亚 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明显落后于欧洲和美洲,这就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要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为亚洲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成功的实践及原因 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以较大的热情建立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称之为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的地区经济集团已达125个左右,参加的国家或地区达140多个。以欧盟(原欧共体)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大大扩展了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的贸易空间,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经贸和社会的发展。但是,从40年代末期即开始的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其经贸实绩却迥然相反。截止目前,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体化组织已近百个,却几乎找不到成功的例子。造成上述现象的

19至20世纪美国农业现代化及生态保护

19至20世纪美国农业现代化及生态保护 19至20世纪的美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灵活的土地政策,务实的农业立法,以及推广农业机械化、重视农业科研、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域区化生产等措施。美国农业现代化伴随着"沙暴"肆虐、生态环境恶化等众多问题。19世纪末美国掀起了第一次农业生态保护运动,随后又发起第二、三次资源保护运动。美国保护农业生态的措施多种多样,解决了农场发展需求的很多难题,其治理农业生态恶化的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反思。 自内战后到20世纪初,美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产量分别占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总额的23%、66%和58%,居于世界农业生产前列。1860至1913 年“小麦产量由470.8万吨增加到2042.99万吨,增长3.3倍;玉米产量由2130.5万吨增加到5772.25万吨,增长近2倍; 棉花产量由83.3万吨增加到307万吨,增长2.68倍”。①美国成为当时世界粮食市场的最大供应国之一。美国农业现代化迅猛发展,既有很多自然客观因素,又有政府的诸多人为因素。 南北战争期间颁布的《宅地法》,为美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法案规定:

从1863年1月1日起,凡是忠于联邦的年满21周岁的美国公民或正在申请加入国籍的外国移民,只要交纳10 美元的证件费,就可以在西部国有的自由土地上获得160英亩的荒地,并在该地块耕种五年后,即取得这块宅地所有权。② 1868―1900年间,《宅地法》使大批移民向美国西部大平原迁徙,潮水般的移民为西部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总人口由687.7万人猛增到1677.5万人。大约有六十万户农民获得了宅地,总面积达8000万英亩。③ 伴随西部土地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的“美国式”独立小农,这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到20世纪初,雇佣劳动成为农业资本主义关系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大农场在农民分化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在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研究:“1909年,在美国使用雇佣工人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45.9%,其中北部最高为55.1%,西部占52.5%,南部略低占36.6%。”④至1910年,“占农户总数17.3%的资本主义大农场,生产却占美国农产品总值的52.3%,而且农业的商品率也不断提高,商品化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总值的71.4%”。⑤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_顾丽姝

2009年11月 第26卷第6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Y unnan N a tiona lities U n i versity (So cial Sc i ences)V o l 26,N o 6N ov .2009 收稿日期 2009-08-02 作者简介 顾丽姝(1978-),女,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 我国中小企业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编号:09Y 0342)阶段成果。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 顾丽姝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摘 要: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化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又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东亚文化认同经历了建立、削弱、复苏与重建三个历史阶段,在价值观、包容性等方面促进着东亚意识的复苏,推动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因为多元性、区域间大国的博弈、以美国为代表的异域文化的冲击制约着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东亚一体化;东亚文化;东亚意识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67X (2009)06-0069-05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 响日益突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东亚共同体 的正式提出,东亚一体化步伐逐渐加快。在这一进程中,东亚各国逐渐意识到东亚文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石,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没有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就不可能有经济领域的融合,更谈不上政治领域的深入合作。 一、东亚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传统上,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日、韩三国被视为一个东亚文化共同体。而现代的东亚文化是 一个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东亚地区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存共融的和合体。地理范围上涵盖了东北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东盟十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缅甸)。 (一)东亚文化认同的建立 传统意义上的东亚文化共性包括汉字、儒学、律令、中国的科技、中国式的佛教、中国式的教育制度、中国式的文化艺术、中国式的民俗等八个基本内容。显然,中国古代文化以其在东亚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对该地区其它国家的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公元3世纪以后,中国周围逐渐出现一系列依附于中国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吸收甚至是照搬中国制度文明的基础上走向成熟,靠引进中国文化并使之本土化来建构本国文化,其结果是在9世纪前造 就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朝鲜半岛、日本构成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地区,保持游牧传统的蒙古草原、受中亚文明影响的新疆、具有独特文化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以及不断受到南亚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冲击的东南亚地区,构成了受核心区文化深刻影响的东亚文 化圈外环地区[1](P15) 。 应该说,处于东亚文化圈核心区的几个国家,在9世纪以前已经成为文化共同体。其后,经过9~14世纪的思想文化互动、14世纪后以政治、经济互动为主导的多层面互动,至明清时期,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宗藩朝贡体系 具有东亚特色的国 际体系[2](P69) 。通过区域内密切的政治、文化、贸易联系,建立了东亚文化认同。 (二)东亚文化认同的削弱 17世纪中叶明清易代后,由于对大明帝国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在李朝朝鲜延续,当时的朝鲜上层始终对于清帝国怀有鄙夷和偏见,并对其丧礼用乐、信仰佛道、男女无别、士人从商等进行批判,由此产生了朝鲜自认 小中华 的意识以及 明以后无中国 的说法。同样,日本人也觉得,汉唐时期纯正的中华文化在中国已经消失,却在日本延续下来了。他们从衣服、音乐、礼拜之制,万世一系的皇族与政治合法性的延续,以及知识阶层对中国经典与朱子之学的理解等方面,对中国进行 批判[3](P87) 。显然,17世纪中叶以后,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区的三国在文化上已经分道扬镳,那个曾经在汉唐时代建立在东亚文化共同体基础之上的认同 6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