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钢琴课》看黑人文化身份

从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钢琴课》看黑人文化身份

从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钢琴课》看黑人文化身份
从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钢琴课》看黑人文化身份

从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钢琴课》看黑人文化身份

摘要:文化身份是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关涉到“我是谁”“我与什么认同”的重要问题。它是个体或族群文化特征的标志,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本文以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作品《钢琴课》为切入点,试图分析美国黑人由于身份认同而产生的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折磨,并由此指出黑人实现文化身份的出路。

关键词:奥古斯特·威尔逊《钢琴课》文化身份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美国80年代最著名的剧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他完成了展现20世纪美国黑人生存状态的《匹兹堡轮回》的10部十年系列剧,凭借这些剧作,威尔逊曾获得过普利策奖、托尼奖、奥利弗奖以及纽约剧评人奖等许多奖项。一些评论家和学者认为威尔逊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之后美国第四位最重要的剧作家。

威尔逊用心创作,把被轻视被压抑的普通黑人的经历和梦想搬上舞台,肯定他们被忽视的价值,表现他们崇高的人性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他的作品多反映黑人的悲惨生活现状,这些生活在白人社会里的黑人大多失去了与非洲文化的联系,对自身的文化身份感到迷茫与困惑,开始寻找精神上的救赎和文化上的再联系。

在美国戏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钢琴课》是威尔逊的杰出代表

美国的黑人文化

浅谈美国的黑人文化 摘要:黑人文学理论黑人美学文化民族主义 在美国黑人文化中,非洲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非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一方面源于其自身的活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奴隶贸易客观上并不能完全拆散非洲的同一文化群体,而这为非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提供了条件。当然,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了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个广义的定义,就狭义方面来讲,美国的黑人文化体现在文学、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美国黑人文化在文学方面的发展状况。 20年代中期,在抵抗种族主义的大环境中,爆发了张扬黑人文化及种族肤色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这一运动以艾伦·洛克(Alain Locke)的文集《黑人新生代》于1925年的出版为标志。与杜波依斯不同,洛克认为应该用文学来重构美国黑人的社会身份,黑人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重新阐释和塑造黑人的自我形象。洛克认为黑人文学不仅和其他非洲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世界其他种族或文化民族主义与在艺术、文化和政治上取得的新成就也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这种强调新黑人的新艺术、新风格、新追求,重技巧、重自由创作而轻作品的政治使命的宣言式的理论,反映了当时黑人政治和文学艺术上的主要思潮,对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王家湘,1998)。在写于1927年的《黑人创作的蓝图》一文中,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抗议”成为黑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中国语言与文化》推荐书目

《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推荐书目(不断更新中) 陈松岑,1989,《礼貌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望道,2001,《修辞学发凡》(第3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程裕祯,2003,《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2006,《中国文化掠影》(英汉对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曙中,1993,《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200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国南,1999,《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国南,2001,《辞格与词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梁漱溟,199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语堂,1994,《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林语堂,2009,《吾国与吾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罗常培,1989,《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明恩溥,2007,《中国人的气质》(刘文飞、刘晓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彭增安,1998,《语用??修辞?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 王宏印,2009,《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力,1977,《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1,《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力,1999,《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 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主编),2006,《中国文化通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朗、朱良志,2008,《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版+英文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游汝杰,2003,《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 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

瞩目。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 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质”,少数族裔文学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跨越性,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就有着学理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虽然在中国,2003年11月在成都举行了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专题研讨会,此后,国内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国外研究前沿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角切入,来认识作者、解读文本,以便使文本中遮蔽已久的历史、扭曲的种族经历、各种离散身份和边缘身份、喑哑的少数声音等等揭开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doc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 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 作。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在下编这部分,一开头就开始讲明了字与文化的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了文字文化也会慢慢失去传承。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 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 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 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 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 ,“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 ,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 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 ,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 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 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 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 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 ), 咖啡 coffee 、可可 cococa、

黑人文学小说对黑人身份的探寻及其意义

黑人文学小说对黑人身份的探寻及其意义 一、黑人文学中对黑人身份探寻的渊源:自非洲人被贩卖到美国为奴, 在美国的黑人奴隶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进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国黑人。美国黑人原非来自同一地域、同一种民族文化, 除了肤色相同之外, 别无多少相同之处。然而,美国历史上一贯存在的种族压迫、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迫使他们在潜意识上逐渐萌发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民族认同感, 在客观上加强了美国黑人的民族意识。不过,这种认同感是以被压迫被奴役的体会为基础的。事实上, 美国黑人不仅在政治和经济地位处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被迫失去了他们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的非洲部落文化的断裂, 以及与美国主流文化的隔阂使得美国黑人民族在文化生活上形成了一个暂时的真空状态。美国黑人这种在文化上的“失语”, 被学术界称之为“文化休克”。并且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新兴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定义自我, 寻找自我是一个长期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其次, 美国历史较短, 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再者,两次世界大战的卷入带来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 美国文学中写得比较多的主题就是寻找自我——探索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黑人文学中较为著名的对于黑人身份探寻的小说:托尼·莫里森是位享誉世界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所经历的特殊生活为背景,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描写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个黑人男人和女人的生动形象。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成功地记载了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黑人男青年奶娃寻根、寻求自我与自由的历程。她所创作的创作《宠儿》着力表现了黑人被践踏的人格与被戕害折磨的心灵。作者深刻描述了黑人主体意识的建构,探索了作为自我意识怎样从觉醒到重塑,鼓励黑人从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弘扬黑人的传统美德以实现黑人心灵世界重构的伟大目标。同时还有著名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沃尔夫.艾里森的《无形人》(又译《看不见的人》),该小说一经问世便广获好评,小说《无形人》正是描写了一个年轻黑人不断探寻文化身份的历程。然而, 鉴于黑人独有的历史经历以及美国的社会现实, 主人公的探寻之路上充满了各种阻碍。白人种族主义的猖獗, 黑人思想家们既冲突又有同一性的观点, 以及黑人文化传统的传承等因素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和行为。提到黑人文学,不得不提的就是阿历克斯.哈利的《根》,作者认为寻到根就寻到一切,他希望黑人寻到“根”就可以寻到尊严;白人寻到“根”就能理解黑人;天下所有的人都来寻“根”, 就能和平共处相容相通。《根》通过一个黑人家族几代人口口相传的家族史, 哈利找到了自己非洲之根,也找到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之根。 三、就《根》中的身份探寻寻找结论:小说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主人公昆塔在被白人掠夺到美洲土地之前所生活的非洲土地的美好, 正是这样的生活造就了他的勤劳、坚毅、不服输的个性,也塑造了他的非洲人的身份。当他被掳至美洲后,在白人的压迫和歧视下,他坚定地保持自己非洲人最基本的特色, 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傲,坚守自己的非洲人身份。同时,他也有很强的种族认同感, 对和他一样肤色, 一样行为举止的人有很强的亲近感, 这也是每个黑人所共有的感觉——族群意识。此外, 就算他如此固守着自己的文化, 白人土地上几十年的生活,黑白两种文明的碰撞以及白人文化的冲击和侵蚀让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同化。他的后代子孙与在这个土地上生活的其他黑人后代一样, 更是完全接受了白人的一切——语言甚至文化。尽管他们在企图完全融人白人的社会中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双重意识的困扰, 有些黑人甚至产生了自我仇恨的心理, 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 获得美国社会人的身份。 四、简述黑人文学中身份探寻的意义:简单的说黑人文学中身份探寻的意义在于美国黑人文化逐渐得到美国社会主体的认同并融入其中,从而丰富和扩大了美国文化的内涵。美国黑人身份的认同,提高了美国黑人的自尊心,从而使美国黑人地位提高。当然,在更加广阔的层面,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各国文化, 各民族文化, 各地区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交流,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本文是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在汉语文化学院成立大会上所作学术讲演的提纲。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我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

《柏油娃娃》论文:《柏油娃娃》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

《柏油娃娃》论文:《柏油娃娃》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 【中文摘要】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作为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展示了当代美国黑人的生活图景和文化困境,深刻地探讨了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本文详细分析了莫里森的第四部小说《柏油娃娃》中的黑人女性雅月(Jadine)和赛若丝(Therese)对待传统的黑人文化和主流社会中白人文化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指出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黑人女性这一边缘化的群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真正的文化身份,才能既保持黑人女性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特征,又可以吸收白人文化中的精华,走出文化身份的迷途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目前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权主义、叙事技巧、人名及作品意象、神话与黑人族裔文化批评等角度进行的。本文试图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剖析黑人女性在文化冲突中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抉择与出路。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分析了黑人群体中通常被忽略的女性群体,关注她们所代表的边缘群体,探讨了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黑人女性如何才能不断地调整自我,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旨在于为处于文化冲突中和黑人文化内部中困惑不堪的黑人女性找到一条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文化身份的途径:在继承和发展黑人女性群体在本族文化中的身份的同时不断地兼收白人文化的优势,彻底摆脱文化身份的困惑从

而适应当今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莫里森及其小说《柏油娃娃》并回顾了对《柏油娃娃》的国内外研究。第二章分析了文化身份的概念及其在《柏油娃娃》中的折射。第三章详细地阐释了雅丹和赛若丝所代表的两种对立的黑人女性的 文化身份问题。第四章探讨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探究。结论部分指出只有传承黑人文化中的精髓同时吸收白人文化中的精华 才能重构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走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同危机。这体现作家对边缘群体的关怀。 【英文摘要】As the only American black female writer re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ony Morrison is the frontier of the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Her works displays life and cultural dilemma of African Americans, focusing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white culture and black culture.This thesis analyses her fourth novel Tar Baby. This thesis compares Jadine’s and Therese’s absolutely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raditional black culture and dominant white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earch for the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cultural identity is a necessity and must in the present multicultural world. Only after settling the puzzlement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ancient properties”of black culture is probably passed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the excellence of white culture can be assimilated so that black

一、种族(race)、民族(nation)与族群(ethnicity)

一、種族(race)、民族(nation)與族群(ethnicity) A. 種族:生物分類還是社會分類? 1. 1. 種族的生物性意涵 ?將世界人類當一種物種(species)種族:將人類世界當成一種「物種」,各個種族為此物種的分支。例如:膚色將人種分為白種、黑種、黃種人。 ?從「物種原始論」與「物競天擇」形成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將種族團體與文化產生對應關係。此符合當時的殖民的合理性:歐洲、美國黑奴、台灣引進大陸新娘?批判 a.以科學將人種分類,缺乏學術意義(基因都一樣) o亞利安人作為一假設的人種科學 b.體質與文化的關係,主流學術已遭駁斥:種族主義的反省 o種族主義:將人分成不同種族,依其出生背景,進行上下等級安排的世 界觀與意識型態。這種世界觀合理化或自然化征服者的永久優勢地位, 將之歸因於天生、體質、生活文化的優越。 o聯合國1945年委託生物學者針對種族進行科學的研究,生物學家的結 論:人類只有一個起源,所謂人類的各個種族只是統計學上可區分的群 體。根據某些顯著的指標,例如頭顱或鼻形、膚色、髮色類型等等標準, 將人類分為不同類型是可能的。然而這樣的體質差異與行為差異、心理 差異並無關連,因此,種族用來論證不平等待遇的正當性的觀點遭到否 定。 2.種族是一個社會性的分類 ?社會建構1:種族的認定,因社會而異 例:美國南方某些州一滴血原則(只要有點黑,就是黑)、父系原則(父親黑,母親白,還是黑)、Tiger Woods的Cablinasian(Caucasian, Black, Indian, Asian, 母 一半Thai,一半Chinese,父一半Black,一半black與native America 的混血), 但是巴西是要很黑,才叫黑(而且必須是非洲裔)。 ?社會建構2:同一種族內,有很大差異:亞洲人的多樣性(泰國、印度、日本,全是黃種人) ?社會建構3:為什麼我們要用膚色來分類?不可以用身高、髮色?(藍眼珠與綠眼珠的故事) ?社會建構4:誰定義種族?國家,可能為了某些利益,而改變(例如,美國原住民,本來75%才叫原住民,後來50%。台灣的原住民,本來漢原通婚因父親才算,後來 改成母親亦可) B. 族群 1.族群:「因為擁有共同的血緣、語言、文化、宗教或祖先,而被其他人或自己認為是構成 獨特的社群的一群人」,不是有這些要素,族群就會客觀地存在,而是要經過歷史經驗或社會經驗,才會發展出來。 2.族群客觀特徵論的限制 ?例如語言:說?語的不一定都是?族,?族不一定都會說?語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杨亚丽201322050762 摘要: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又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汉语教学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各个国家文化相互影响,而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文化传播离不开语言的传播。人们的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思想方法、观念、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存在信任和理解的障碍。只有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才能提高我们有意识的和有志向的交际技能。 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了语言,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语义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思维方法。不同的语言社团各有独特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语言。同时,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们文化系统的线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1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2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定的语言并非总是和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而是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同样是使用英语或西班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着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

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

浅谈语言与文化

浅谈语言与文化 经过将近八周的对《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我对语言与文化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老师精彩的讲演,各个生动的希腊神话、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的造词逻辑等等都一一真实而生动地在我的面前被揭开了面纱,这让我体会颇深。下面,我想粗略地谈谈本人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希望能够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作为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其一直未丢失的“华夏之语言”是其文化缔结并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种文化的兴衰又切实关乎到这一文化下的语言的存亡,一种文化的性质内涵也同样决定了在此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表现方式。文化与语言的交相影响的关系自语言与文化并存时便存在了的,而且这种关系也将伴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愈发地明显起来。 另外,从文化的范畴来谈的话,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从文化与语言的相互理解上来看: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语言差异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诸如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下面,我将就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不同的文化下催生出怎样不同的语言差异。

流散文学下的黑人身份建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615195447.html, 流散文学下的黑人身份建构 作者:贾建荣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3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流散文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流散是一种被迫迁徙于异质的空间的特殊生存方式,这种带有双重性生存经验引发个体精神世界的混杂性与冲突,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身份认同探寻现象。本文旨在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探索托尼莫里森《宠儿》中身份的丢失与重建,并指出其对全球化的背景下,流散文学身份问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流散文学;身份建构;后殖民主义;宠儿 “流散写作”或“流散现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后殖民研究。流散(diaspora)又可译为离散、散居,是一种“被迫迁徙于异质的空间特殊生存方式,这种带有双重性生存经验而引发个体精神世界的混杂性与冲突,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身份认同探寻现象”。(张,2015:124)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兴起和扩张无疑促进着世界人口的重新组合,人们自愿或被迫地从其家乡迁移到别的地区。散居理论不注重地理概念或者说地理的稳定性,而是从文化上关注一种所谓的“无家”(unhomely)状态。它既是“移民知识分子对自身境况的一种无奈的描绘与定位,也是用来质疑他们无法认同的本质主义、族群身份与文化民族主义的一种手段。它的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变异与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生,2004:62)由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流散作家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两种或以上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人物民族,种族和文化身份的分裂。 一、创伤经历下的黑人身份的丢失与重建 《宠儿》的文本叙述时间是1873年,而整个故事在读者面前展开跨越了18年之久,这既是莫里森创伤叙事技巧的运用也是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的现实写照。文章以18年后保罗D来到124号房间与赛斯重逢开始,这样的安排为追溯过去提供了契机。赛斯是一位美国肯塔基种植园“甜蜜之家”(sweet home)的黑人女奴,在遭遇了“学校老师”为首的白人虐待后从肯塔基逃到辛辛那提追求自由,在仅享受了28天的自由和幸福后,奴隶主找到了赛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挥起斧头将刚刚会爬的宠儿的喉咙割断。杀婴的举动不仅是赛斯也成为了她的婆婆贝比萨格斯的创伤记忆。保罗和赛斯也各自拥有着心酸的故事,“现在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之巅,而冰山的九分之八都隐藏在过去的大洋中。”(王,2004:132)当保罗D来到124号时,他已将过去事件“一件件一桩桩深藏在胸口的烟草罐里”,而赛斯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如她女儿丹芙的描述“安静如女王般的”(托,1996:14),但这种看似冷漠、疏远、麻木的表面下是悲伤、内疚和母爱复杂交织的煎熬。小说中的人物保罗D,赛斯,贝比萨格斯和斯坦普佩德等都是创伤症患者,而他们创伤经历的根源都是白人对黑人人格的践踏和心灵的戕害,个人的身份认同被撕裂,造成了他们的自我压抑或精神崩溃。

黑人的自我与文化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无形人解读万惠蓉

Vol.9No.6 2012年6月 第9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12一、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控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包括民族生活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不同文化聚合时,较强势的文化将会压倒较弱的文化,从而逐渐建立起强势文化压倒一切的文化霸权。殖民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殖民行为却以一种隐蔽的不易察觉的方式在继续着,那就是推行文化霸权。为了继续控制前殖民地国家和民族,欧洲国家从强占领土、限制身体自由转向思想文化控制,向大众灌输“白人至上”理论,又通过学校、教堂、党派、报纸、大众媒体和民间组织等文化宣传网络得以不断加强,由此建立了一个西方白人的神话—整个社会应该按照白人的文化价值观来运行,白人当权者顺理成章的成为领导者。推行文化霸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意识形态控制,让被统治者不断吸收统治者的文化价值观,最终否定自己和自己的文化价值。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劣等民族认为他们的文化是劣等的,他们想要变得文明的唯一方式就是根据白人的准则正确行事。统治阶级靠教育宗教等机制来完成这种意识控制,把白人阶级的意识深深的加之于黑人头上,直至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不会想要拒绝或反抗,白人的利益得以长期维持。 西方白人的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控制不仅在前殖民地国家得以广泛推行,同时也适用于宗主国内部的少数族裔人民。美国黑人生活在美国内部,遭受不公平待遇,他们处于“内部殖民”的范围之中。被殖民国家和民族的文人学者逐渐觉醒,开始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并在其作品中试图寻求解放被殖民人民的可能途径。哈莱姆文艺复兴带来了美国黑人文学的繁荣,美国涌现出一大批黑人作家,如赫斯顿、赖特、埃里森、莫里森等,他们关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命运。拉尔夫·埃里森的《无形人》描述丧失自我的黑人在一个不协调,充满矛盾的荒唐社会里的生存状态。《无形人》的主人公“无形的我”是典型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受害者。不管是在南方还在在纽约,他都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以获得白人的肯定和赞扬。经过遭受一系列侮辱,压迫和打击之后,所有努力化为泡影,他最终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平,并试图突破白人文化价值观,重新找回黑人自我与文化。 二、形体上的“不可见性” 小说开篇“我是个无形人”,然后进一步告诉我们“我是一个具有实体的人,别人看不见我,那只是因为人们对我不屑一顾。他们看到了一切的一切,唯独看不到我”。[3]P 3这种“不可见性”一直持续到他成长历程的结束。在整个故事中,无名的叙述者被彻底边缘化,物理学上,他没有名字,也没有住所,蛰居在坟墓一样潮湿阴冷的地下室里。姓名是一个人的基本属性,姓名和头衔是建立身份的第一步,直接决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角色扮演,别人通过呼叫你的名字确认你的社会地位。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名字,让自己属于这个社会,而他没有,他的“无名状态”是社会赋予他的,也是他自己所默认的。他以为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奋斗,获得白人社会的认同,才会有名字有身份。 当校长布莱索博士叫他“黑鬼“的时候,主人公大受刺激,天真的他以为黑人民族早已摆脱了那个有颜色的词,更讽刺的是讲出这话的人也是一个黑人。“黑鬼”是一个对黑人群体的集体性称呼,等同于无知、愚蠢、野蛮、兽性等。即使被这个侮辱性的词汇震惊,主人公还没有意识到要找回自己的名字,后来他在自由油漆厂严重受伤,医生反复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阵恐怖的感觉使得我心绪不宁,我明白我连我自己的名字也忘记了。”[3]P 218他独自一个人躺在冰冷的的机器里,开始为自己的身份发愁。 工厂医院的经历可以看做是整部小说的过渡段落。对主人公来讲,这是一个获得新生的机会。“我不想毁灭自己,我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破坏……当我发现自己是谁的时候,我就会获得自由了。”[3]P 222这里,他开始想要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从机器中获得自由,进而从社会上获得自由。他混乱的头脑中开始思考“我叫什么名字”的问题,而且逐渐找回深藏体内的个性。他甚至觉得他不再害怕了,不怕大人物,不怕校董,也不怕那类人,因为既然他知道不能指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东西,这样就没有理由要害怕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场思想斗争以“混乱”结束,“我的头脑在徐缓的滚滚的波涛中一会儿清醒,一忽儿糊涂。”[3]P 228“我是谁”的问题没有得到 黑人的自我与文化———后殖民 理论视野下的 《无形人》解读万惠蓉 (贺州学院外语系,广西贺州542899) 摘 要: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小说《无形人》讲述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在美国社会求学求生 的艰难历程。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从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控制等方面分析主人公“无形人”追寻自我和文化身份认同这一主题,探究美国黑人“无形”的成因以及摆脱“无形”状态,找回自我并认同黑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黑人文化;追寻自我 1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