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拓展校内资源提高计算机类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校内资源提高计算机类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校内资源提高计算机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者:黄国庆刘宇孙东奇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1期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实习难;二是缺乏本专业岗位的工作经验。如何在校内就解决以上问题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至少一年的专业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职业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学校的校园网、闭路电视、机房、各种实训室等都需要维护,教职员工的工作量,尤其是重复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将学生安排在相应的岗位实习,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从而解决学生实习难,缺少专业实习工作经验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环节中,该如何操作呢?

一、内部挖潜,调整教职工定位,明确岗位职责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建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及各种实训室。这

些资源几乎都与计算机专业相关,而且都有专职人员负责。但是,这些教职工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重复的,而如果能使教职工转变工作角色,重新定位,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技能。

首先,应该明确能提供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的岗位。例如,关于校园网维护的系统管理员岗、网络管理岗、信息管理岗、网络维护岗等等,都适于学生进行实习。然后,根据每个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要求,列出提纲,进一步把技能知识具体化、标准化。

其次,根据在校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实习学生的数量做统一规划,每个特定岗位教师带2~3个学生工作,合理安排在校生和实习学生的工作时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技能培养,甚至可以让已经能够顶岗工作的实习学生辅导在校生。这样,可以使这些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精心安排,要统一规划。

第三,要调整教职工定位,从思想上让每个教职工认识到,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大力培训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学生的实习工作也在无形之中分担了教师的大量工作,能使教师抽出精力,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工作。重新定位后,教职工成为指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领路人,学生也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习工作经验。

二、岗位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机会

学生在一个岗位工作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就能够基本掌握该岗位的专业知识了。此时,就可以转到下一个工作岗位继续实习。当然,岗位的时间轮换需要具体规划和研究,但是不管如何规划时间,总的来说,采用轮岗制,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实用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完成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实践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院各专业技术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计算机专业下,划分出多个专业方向,如网络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等等。在实际的实习工作中,学生通过不断地轮换岗位,学到了大量不同的专业知识,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但是,做到这些,笔者以为,仍然是不够的。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的大多是弱电知识,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掌握弱电知识的人很少。由此,笔者想到,如果有意识地成立弱电实训室,对学生进行短期培训,主要讲授弱电知识,尤其是闭路电视部分,使学生对于网络、电话、闭路电视这三方面都稍微了解,就可以为他们今后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增加了筹码。如果能够进一步扩展,将培训与机电工程专业相结合,利用两个月的实践,对学生进行强电知识的培训,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地提升。

四、定期与相关企业交流合作,开展短期培训

目前,广告装潢公司、影楼、打字复印社等行业迅速发展,这些行业也是计算机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这一机遇,但由于没有实践经历,所以没有找到突破口。为此,笔者认为,各学院应组织教师定期学习考察,与这些企业、公司多交流、多合作,看一看他们都用什么软件搞设计、编辑,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另外,也可以把相关的技术人员聘请到校内做实训教师,开展短期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校内的各种可用资源,通过认真研究,转变教职工工作角色,就能够促使学生在专业岗位上不断提高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更有利于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同时,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也相信,只要能够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必将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