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社会心理学框架(3级心理咨询师重点知识点自己整理)

1-2社会心理学框架(3级心理咨询师重点知识点自己整理)

1-2社会心理学框架(3级心理咨询师重点知识点自己整理)
1-2社会心理学框架(3级心理咨询师重点知识点自己整理)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诞生。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侧重于心理学定义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

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

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二、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 习得行为

2. 亲社会行为

3. 反社会行为

4. 人际合作与竞争

5.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B = f(P , E )

B 行为,P 个体,E 个体所处的情境,f 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函数。

靳温: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做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态度ABC:A情感B行为倾向C认知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

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论”: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时期;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实证阶段——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有关“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人类行这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

人物: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人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康德、歌德、卢梭

亚里士多德:人由生物或本能所支配。——→马基雅维里、霍布斯马氏:人无法摆脱暗杀、欺

诈和背叛等堕落倾向的,社会没有道德可言,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印象管理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2、重要影响的学术思想:

1)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

2)类本性,从进化论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的进步。

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拉札鲁斯、谢夫勒、冯特。

4)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列朋等

5)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1908)《社会心理学》-----本能论

6)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及超我的人格理论

3、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时期;

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延生。

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

1、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2、先驱:特里普力特、莫德;

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的概念,他的名著《社会心理学》

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默菲夫妇——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

20世纪30-40年代:瑟斯顿、李克特——对态度测量的研究(态度量表)

谢里夫的游动效应研究群体规范

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

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研究;

二次世界大战后:特点:研究领域拓宽;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提出了新理论;

开展了应用研究。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概念,优点是研究复杂的社会情境,这是在实验室里无法实现的。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如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

3、伦理原则:主要有:

1)道德可接受性;

2)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3)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6)不得和被试才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特点: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2)参与观察法:观察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特点:身临其境

2、调查法:

1)访谈法(口头调查):

(1)特点: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若要访谈成功,须取得被试者的积极配合;

访谈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结构访谈是标准化访谈,有统一要求;

非结构访是粗线条式的。

直接访谈的间接访谈:直接访谈是面对面的访谈,

间接访谈是通过一定中介进行的访谈。

(3)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耐心忍耐、搞清原因设法克服

谈话与提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

2)问卷法:(1)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

二是收效快。

(2)分类: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

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3)问卷的构成:(1)题目

(2)前言

(3)指导语

(4)问题及备选答案

(5)一些人口学数据的记录

(6)结束语

(7)计算机编码

4)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1)目的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非歧义性原则

(4)非暗示性原则

(5)适度规模原则

3、档案法:

1)概念:档案法是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

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2)优点:(1)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较小;

(2)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3)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

3)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1、简史:源于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霍尔、斯金钠—→米勒、多、拉德—→班拉杜、沃尔特斯

2、学习机制:1)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

2)强化——正强化(奖赏)

负强化(惩罚)

3)模仿

3、观察学习:是班拉杜的主要理论,包括: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二、社会交换论:

1、观点: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2、创始人:霍曼斯

3、代表人物: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

4、基本观点(霍曼斯):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5)侵犯—赞同命题

5、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三、符号互动论:

1、观点: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个体的动作、姿势。

2、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且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分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四、精神分析论:

1、弗洛伊德的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意识:是个体能觉察的心理部分;

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

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性本能):是其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

死本能指向毁灭,是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本能、性)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面(监控作用)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道德化的自我)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强调人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2)认为神经官能症的解除并不是心理治疗的目的,而是整合情结和释放与更改心理能量时,人格得到发展的一种副产品。

3)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状态。

4)“集体潜意识”理论

3、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认为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1、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2、社会化是人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3、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二方面。

4、社会化过程包括: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成年期的社会化)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终生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的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15年)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

四、人体社会化的载体: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同伴影响)

五、社会化的分类: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性别、性别角色

3、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4、政治社会化:概念: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形象阶段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人体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3、按角色的功能可分——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包含:

1、角色期待: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和期待。

2、角色领悟:就是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3、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1)角色间冲突2)角色内冲突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1、自我的概念:

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镜我:是由他人的判

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2、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是个体如何看自己的层面)2)心理自我(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和层面)3)社会自我(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4)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怎样的人)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3、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4、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三阶段:1)生理自我(8个月——3岁)2)社会自我(3——13、14岁)3)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约10年)5、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地位身份: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相对稳定);处境身份:由处境地位所决定(易变的)。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2、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三、自尊:

1、自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马洛斯):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詹姆斯的自尊经典公式:自尊= 成功/ 抱负

2、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3、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1、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社会知(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3、与知觉的区别: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对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想象、判断、解释

4、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1)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2)图式的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1、定义:

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

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

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3)第一印象(初次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

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定义:首因效应:是指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

2)首因效应的影响: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

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3)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

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

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

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情人眼

里出西施”。是一种“以概带偏”的现象。

3、刻板印象和定型:

1)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

的看法。

2)定型:是指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

3)刻板印象与定型的作用:积极作用: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消极作用:容易形成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最终印象

1、概念:最终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原则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

体印象。

2、模式:1)加法模式:把各个特征的评价相加。

2)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

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

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4)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

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

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中心特征:处于知觉中心

边缘特征:处于知觉边缘

如:爱整洁的和工于心计的人。

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

1、印象管理:

1)定义: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

我形象管理。

2)与印象形成的区别: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

2、印象管理的作用:

1)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2)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为了更好

地适应,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

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1、定义: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3、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1)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

2)外归因(情境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

3)综合归因:

2、稳定性与易变性:1)稳定的原因:如性格、能力等;

2)易变的原因:如情境、机遇、努力等。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可控的原因:如个人的努力;

不可控的原因:如工作难度。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三、控制点理论:

1、由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

2、要点: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3、控制源理论既是归因理论,又是个性理论。作为个性理论,认为知觉者之间存在一些稳定的个别差异,这些个别差异影响了因果推论。

4、分类:1)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2)外控者: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

四、归因原则:

1、不变原则——海德: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2、折扣原则——凯利: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3、协变原则: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1)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维理论):人因素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刺激客体、行为主体及背景。

2)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考虑三种因素:

特异性信息: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成败归因: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

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属自我防卫策略)。

竞争条件下的归因: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把他人

的失败倾向于内归因(为动机性归因偏差)。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1、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

程或内在动力。

2、分类:自然动机: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动机:是指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3、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1、大致呈到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2、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并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

有个体差异。

3、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4、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

一、亲合动机:

1、亲合(合群):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

2、亲合的起源:起源于依恋,产生的因素:先天因素的影响

亲子间的相互强化

3、亲合的作用: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亲合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境因素:如: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

社会隔离(剥夺)者

2)情绪因素:如:恐惧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1、定义: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

善状态的动机。

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2、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2)经济的快速成长,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

3、抱负水平:

1)定义: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

估计。

2)意义——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

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

4、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

2)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5、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1)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2)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1、定义: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2、麦克利兰: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

3、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是不一样的。

4、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

消极的权力动机——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

5、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

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

1、定义:侵犯行为(侵犯、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2、侵犯的构成:

1)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2)侵犯动机(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

3)社会评价: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

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4)亲社会的侵犯: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伤害行为;

5)被认可的侵犯:指介于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之间的伤害行为。

6)广义的侵犯:包括反社会的侵犯、亲社会的侵犯、被认可的伤害行为

3、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1)弗洛伊德的观点:

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避害趋利;

生本能与死本能:死亡本能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

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于身心健康不利

(2)洛伦茨的观点——习性学:

A、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

很重要。

B、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

C、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应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

法,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

2)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

(1)挫折的定义: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

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2)挫折与侵犯互为因果。

(3)多拉德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4)挫折—侵犯学说的三个主要观点:

*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

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5)减少侵犯:转移侵犯性动机;

发泄法。

(6)对多拉德理论的批评:

米勒:挫折与侵犯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受挫折后,有许多反应;

许多侵犯行为并不来自于挫折;

伯克威茨:只有在愤怒条件下,挫折与侵犯才有关系。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由班杜拉提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机制:是联想、强化、模仿

重要结论:儿童单凭观察就可学习侵犯行为,不论是否看到侵犯行为

的榜样人物是否受到惩罚。

4、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利他行为:

1、定义: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2、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与助人相比,利他的层次更高,不企求回报,利他者认为这是其出自

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3、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观点——主张先天因素的作用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

(1)交互性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2)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4、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责任扩散效应,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示范效应;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判断是否是紧急情况。

时间压力;

利他的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

未伤害过利他者、

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内疚: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

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

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

1)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2)特点:情景—生理反应—回避—消极的情绪体验;形成因素复杂。

3)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2、嫉妒:

1)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2)嫉妒情绪的特点:(1)具有针对性

(2)具有持续性

(3)具有对抗性

(4)具有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

1)羞耻:

(1)概念: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

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

痛苦的情绪体验。

(2)羞耻的影响:消极与积极。

(3)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发展的自然结果。

2)内疚:

(1)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

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2)内疚者往往有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

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3)内疚的影响:消极与积极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1、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

2)对象性

3)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情感)、B(行为倾向)、C(认知)模式。1)认知成分: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4、态度与行为:

1)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决定行为。

2)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

3)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

采取什么行动,还受情绪、认知因素、甚至于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

响。

5、态度与价值观:

1)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

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2)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

3)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4)个体的各种价值观根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三、态度的属性:

1、方向: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

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凯尔曼的依从—认同—内化三阶段论

1、服从: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表面的、暂时的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感情因素

3、内化: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理智因素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一、定义: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

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二、态度转变模型:

霍夫兰模型——涉及四方面要素: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传递者

沟通信息

接受者

情境因素

三、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

2)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

4)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威信与差异的共同作用

2)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呈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畏惧效果最好。

3)信息倾向性:

(1)对一般公众,单方面(正面)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2)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4)信息的提供方式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自尊、社会赞许动机。

3)个体的心理倾向。

4、情境:

1)预先警告:双重作用。

2)分心:影响复杂。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四、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驱使人们恢复平衡——费力最小原则。

2)P—O—X模型: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3)观点: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二种是否定的,一中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相反,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

二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关系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

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

的联系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P—O联系为否

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2、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1)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

2)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理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3)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

4、逆反心理:

1)概念:是指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

机能

2)分类:(1)超限逆反

(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3)禁果逆反

5、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一、态度: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

二、常用态度测量方法:

1、量表法:单维量表:瑟斯顿—蔡夫的等距量表

李克特的累加量表等;

多维量表:奥斯古德的语义区分量表

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2、投射法: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是,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实际上为我们自己具有的特征。

如:摩根等的主题统觉测验(TAT)、

罗夏的墨迹测验(主要用于精神疾病诊断)

3、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三、测量内容

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维度。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指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二、沟通的分类:

1、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2、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三、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的组成:

1、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2、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

3、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为主的沟通;

日常的人际沟通以面对面的沟通为主。

4、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

5、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6、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

7、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景。

四、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五、人际沟通的分类:

1、按组织系统——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按信息流动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以信息源及接受人的位置——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按沟通形式——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六、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1)链式

2)轮式

3)圆周式

4)全通道式(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

5)Y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

1)流言式

2)集束式——葡萄藤式

3)偶然式

七、网络成瘾:

1、概念: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

2、类型:

1)网络交友成瘾

2)网络游戏成瘾

3)网络色情成瘾

4)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5)计算机成瘾

6)其他网络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发表文章、网络拍卖)等等。

3、后果:

1)个体角色混乱

2)人格扭曲

3)道德感弱化

4)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5)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变得混乱不堪

6)对人的身体健康也危害很大。

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公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害。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一、体语(身体语言):包括:

1、目光与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与触摸

3、姿势与装饰

4、身体间的空间距离

二、体语沟通:是指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

三、常见的身体语言:

1、目光接触与面部表情:

1)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2)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是人们运用较多的体语形式之一。

3)当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出现分离时,表达个体心态的最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2、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如聋哑人

2)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触摸是一种本能,是一种需要。

3、姿势与装饰:

1)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也是常见的沟通方式。

2)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人际距离:

1)概念: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2)霍尔的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呎):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所的人际

距离,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2)社交距离(4—12呎):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

(3)个人距离(1.5—4呎):朋友间交往的距离。

(4)亲密距离(0—18吋)):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

3)影响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1、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2、特点:1)个体性: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喜欢和亲近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

受到它的存在。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

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1、定义: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2、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自我暴露与信任之间的关系(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4个水平:

1)第一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

2)第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3)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

人的关系等等;

4)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

和行为等等;

4、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5、自我暴露是人际关系、社文明发展水平的指标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前提

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别

得别太少于失。——价值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对他人评价

极其敏感

4、平等原则: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的三维理论(FIRO)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3)感情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

2、人际需要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3、人际需要的表现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对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情感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

亲密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

如果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

如果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如果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自主权,

会使儿童形成民主的行为方式;

如果过分控制,则易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或形成拒绝支

配式的行为方式,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3)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

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担心不受欢迎;

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

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

如果能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

为,长大后既还会受宠爱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

6、舒茨的群体整合原则:包容——控制——情感。

1)群体形成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

断发生;

2)群体解体过程:顺序和群体形成过程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夫去

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六、人际关系与幸福:

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

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二、人际吸引的形式:亲合——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喜欢——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

爱情——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和邻近:与交往频率有关;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2、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3、互补: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表现形式:需要的互补、

社会角色的互补、

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

4、外貌的吸引力:

5、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6、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有: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其中,真诚是最重要的人格品质。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1、合作:

1)定义: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

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2)条件:(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2、竞争:

1)定义: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2)条件:(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一方输),也可能出

现双赢结局。

(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认为

1)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

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2)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对合作关系;

3)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下自己有关的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三、人际互动的哲学:

1、利人利己

2、损人利己

3、利人损己

4、损人损己

5、不损人利己: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6、利人不损己:举手之劳,济人于急难。

四、社会支持:

1、定义:个体从与其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帮助支持。

2、分类:

1)尊重支持—情绪性支持:不论个体犯什么错误和有什么缺点,都让对

方感到爱、接纳。

2)信息支持:帮助个体得到理解、确定和应对问题事件的支持。

3)工具性支持:以经济手段、需要的服务,或物质资源等为形式的具体

的帮助和支持。

4)社会同伴关系支持:通过花费时间与个体在一起共度时光,从事消遣

和娱乐活动,分散对困境的注意力或促进积极的

心境,来应付问题事件的支持。如临终关怀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不能相互代替。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 Y 式传递。(针对正式群体)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针对非正式群体) 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