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树立为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了解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构调整到启动内需的重大战略措施,其精神实质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树立学生为人民利益奋斗,人民幸福我幸福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作为先进生产力开拓者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在经济发展中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三步走”的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以前的战略目标

(1)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2)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个目标可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大约再用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全面实现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3)1975年,周恩来向四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在20世纪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2、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设想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彻底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过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充分研究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构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鉴于我国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了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凭借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在新时期为中国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同1978年以前我国先后提出过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现实可能性,体现了积极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的统一。

第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富民和强国相结合的战略,是将国家利益与人民切身利益紧密结合的战略,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统一。

我国以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注重产量的高速增长,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结果是经济虽有较大的增长,人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惠。而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志,来划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的。

第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引人综合国力这一研究成果,坚持注重综合国力与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

综合国力是指一国的自然状况、生产力水平、科技教育、政治军

事等诸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其中一国的经济总量是该国综合国力大小的基础。邓小平把综合国力这一研究成果引人“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中,认为制定发展战略目标要从人均收入和综合国力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第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是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的单向度发展战略,而是多元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 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 , 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1、涵义

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技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所、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等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2、意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 对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实现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迎接国际经济技术的挑战,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基本要求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

新项目、扩大技资规模,转变到着重依靠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从注重产品数量增加,转变到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增长,转变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集约化增长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同世界有关国家的比较

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1、经济结构的涵义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内部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从大的方面来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等诸多方面。

2、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不仅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而且还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反过来会促进经济发展。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充分证明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面对世界科技加速发展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几乎都与经济结构不合理有关。

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里呈现为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江泽民强调指出:“对经济结构的问题,认识早、调整快,就主动;见事迟、调整慢,就被动。”

3、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意义

当前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是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

第二,这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

第四,这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认为,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以市场为导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选择。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历年一、二、三产在中所占比例

单位(%)

产业结构是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比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和生活的历史起点和社会条件;农业资源是轻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农业又是国民经济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但是,我国可耕地少,农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规模化程度低、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发展仍然滞后,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农业仍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邓小平为我国农业制定了长远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由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进程。”这两个飞跃揭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于如何发展农业,邓小平还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党的十六大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农村市场。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

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调整和提高工业结构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我国国民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工业部门的整体素质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主要包括 :

第一 , 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振兴支柱产业。

第三,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第四,加大调整和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质量,改善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和工业以外的其他所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国际经验表明,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会迅速发展,它不仅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且它自然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可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社会经济

发达程度的标志。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大致占国民经济的30%, 但就总体而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促进市场发育、完善市场机制的需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是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方便人民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是克服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型特点的社会综合服务体系,比较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多层次和相互配套的第三产业格局。

“十五”计划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一,发展面向生活消费的服务处。

第二,发展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第三,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四、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关系和状

况。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协调一致地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个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极大,再加上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东部沿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属于次发达地区,西部属于不发达地区。而且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在继续扩大。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又主要是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疆地区。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②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各地更好地发挥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③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④加快不发达地区发展,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应当贯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

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

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

在上世纪末,江泽民总揽中华民族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他号召经过几十年乃至整个21世纪的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面积有6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1%,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但经济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东西差距在不断拉大。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这个重大决策,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防止一哄而起。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是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党的十六大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又作

出了新的部署。

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载体,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城镇化进程也明显加快,到2000年城镇化率已经上升到 36%,从1978年至2000年每年城镇化率平均提高0.5%以上。

我国城镇人口基本变化情况表

1995年城镇人口比重:29.0% 人口数量:3.5174亿

1999年城镇人口比重:30.9% 人口数量:3.8892亿

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发展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②有利于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市场供需矛盾。⑤有利于

更多的人享有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生活方式。

但是,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仍然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10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资源相对不足的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适应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合理规划城镇发展格局、规模、速度和城镇功能、水准与质量,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第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二,着重提高大中城市功能,扩大人口容量。

第三,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第四,繁荣城镇经济。

第五,积极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

10

20

30

40

50

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们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水平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①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分别占 50%和62%左右;②产业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在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做出的科学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中产生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丰富和拓展工业化的内涵。但是我们还要看到 ,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对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为一体,在高起点上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②正确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报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③注重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国策。

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

改革开放后,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外经和外贸始终是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只车轮,我国加入WTO后,又掀起外经外贸的新高潮,今后,我们只能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更快融入全球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市场的需求扩大了我国的供给能力 , 我国低成本的供给又扩大了世界市场对我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 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出口和吸引外资,对最近处于低速状态的世界经济具有拉动增长的作用,但中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大的发展中的大国,解决市场需求,除发展外经外贸外,中国人还要寻找新的途径。

江泽民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认为处于发展中的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确定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

济发展的战略,这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八、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健体系和防疫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人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提高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每年新增加就业人口就有1000多万人。所以,积极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次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并起先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