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隐患识别瓦斯地质部分

重大隐患识别瓦斯地质部分

重大隐患识别瓦斯地质部分
重大隐患识别瓦斯地质部分

未进行区域或者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一类标准:

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第三十三条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未经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第三十七条对已确切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有可靠的预测资料的,区域预测工作可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否则,应当委托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区域预测。

区域预测结果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确认。

第四十二条区域预测一般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

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或者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应当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考察。在试验前和应用前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区域预测新方法的研究试验应当由具有突出危险性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在试验前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三条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区域预测方法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一)煤层瓦斯风化带为无突出危险区域;

(二)根据已开采区域确切掌握的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突出分布的规律和对预测区域煤层地质构造的探测、预测结果,采用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划分出突出危险区域。当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分布与构造带有直接关系时,则根据上部区域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确定构造线两侧突出危险区边缘到构造线的最远距离,并结合下部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布划分出下部区域构造线两侧的突出危险区;否则,在同一地质单元内,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以上20m(埋深)及以下的范围为突出危险区(如图1);

(三)在上述(一)、(二)项划分出的无突出危险区和突出危险区以外的区域,应当根据煤层瓦斯压力P进行预测。如果没有或者缺少煤层瓦斯压力资料,也可根据煤层瓦斯含量W进行预测。预测所依据的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下表预测。

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

第四十四条采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进行开拓后区域预测时,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预测所主要依据的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应为井下实测数据;

(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在不同地质单元内根据其范围、地质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和条件分别布置;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测试点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3个,并有测试点位于埋深最大的开拓工程部位。

第五十九条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煤体的突出危险性,包括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等。工作面预测应当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

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未进行工作面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二:《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本)

第一百八十六条突出矿井必须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简称区域预测)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简称工作面预测)。

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三类标准:《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豫政办〔2014〕126号)

第三条矿井的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以下不得划分无突出危险区,以前划分的

一律作废。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必须以实测数据为准,测点间距按煤层走向不得大于100米。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应由矿长和总工程师组织实施,预测结果必须由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确认。经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或经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后确定为消除突出危险的区域,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采掘工作面一旦发现验证参数指标超限、发生瓦斯动力现象或突出预兆的,必须重新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第四条从严确定矿井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参数临界值

矿井预测和检验煤层或采掘工作面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参数临界值指标,由煤炭企业的总工程师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组织试验考察确定,并报煤炭企业董事长签字确认,其中瓦斯含量临界值指标不得大于6立方米每吨,瓦斯压力临界值指标不得大于0.6兆帕,其他验证和检验参数临界值指标应小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参考值。测定的瓦斯参数必须由矿井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必须由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签字确认。

四类标准: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郑煤集团通〔2014〕59号)

第五部分瓦斯地质篇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按规定组织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并根据揭露和探测情况不断修订完善。

第一百八十九条根据矿井采掘接替三至五年(中长期)规划,结合井下现有开拓、准备、回采巷道现状,在矿井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规划采掘区域开展超前区域探测工作。

第一百九十条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年、季、月度超前区域探测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通风(防突)副总负责根据探测分析和参数测试结果修编瓦斯地质图,编制采掘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突出矿井确保探测后留足二年区域防突措施执行时间。

第一百九十一条矿防突(通风)部门负责依据地测部门提供地质预报编制超前区域探测设计,经矿相关部门会审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非直管矿井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超前区域探测设计,上报区域公司通防部门审批。矿地质测量

部门负责超前探测、区域探测措施实施、负责按设计标定超前区域探测钻孔施工方位;施工单位负责现场标定钻孔开孔位置及坡度;矿安监部门负责监督超前区域探测钻孔施工。

第一百九十二条地质测量部门负责提供探测区域地质预报,包括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分析资料等,探测施工情况与地质预报偏差较大时,必须及时补充完善探测设计并组织实施。矿井防突(通风)部门负责根据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及收集的瓦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定期对矿井瓦斯地质图修编,由矿总工程师审签;突出矿井每季度报集团公司批复,其它矿井每半年报集团公司(重组矿井报区域公司)审查备案。

第一百九十三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建立区域探测钻孔、区域防突措施钻孔和各类钻孔瓦斯地质分析制度。根据钻孔控制情况,由地测部门负责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分析;直管矿地测(地质)副总工程师、区域公司地测部门负责根据已掌握数据资料及钻孔探测等情况,提供准确的地质图。矿通风(防突)副总工程师负责煤层瓦斯参数统计分析工作,负责结合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瓦斯参数及钻孔施工过程中的顶钻、喷孔等情况绘制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矿防突(通风)部门负责建立完善瓦斯参数统计台帐,根据采掘接替计划组织开展煤层瓦斯参数的测试工作,定期分析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其与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的关系,分析瓦斯异常情况,掌握瓦斯地质规律,分阶段提出分析报告,并将分析结果标注在采掘面瓦斯地质图上,作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瓦斯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九十四条矿井防突(通风)部门负责收集打钻异常现象、孔口瓦斯浓度、Q3、Q30、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参数,并建立超前区域探测钻孔施工台账及瓦斯参数测试台账,存档备案时间不少于5年。

第一百九十五条探测钻孔实行单孔三人联合验收制,确保钻孔施工符合设计。

安检员、钻机长、瓦斯检查员对钻孔验收单上的验收内容负责。安检员负责退杆验收孔深和开孔位置。瓦斯检查员负责测定孔口瓦斯浓度、钻孔方位、坡度等参数。深度验收采取起钻验收,方位角和坡度的验收采取度量工具测量验收。对打钻施工及验收过程实行地面视频监控的,可不采取三人联合验收制,但必须指定专人对现场上述验收内容进行验收。

矿防突(通风)、安监、生产(掘进)、地测等部门管理负责抽查探测钻孔施工情况,重点检查探测钻孔施工、封孔、验收等关键管控环节相关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矿防突(通风)部门负责定期使用钻孔测斜仪测试区域措施钻孔轨迹,区域钻孔抽查率不低于5%。

图5-1 超前区域探测流程图

第一百九十六条瓦斯地质图修编说明书应对采掘揭露和超前区域探测情况进行总结:包含采区延深、采掘过程中揭露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及瓦斯参数测试情况;超前区域探测范围、超前探测钻孔、瓦斯参数测试钻孔布置情况及探测结论;瓦斯地质图修编的范围、原因、依据、结论等。

第一百九十七条所有采掘工作面掘进或回采前(无煤柱复采区除外)必须编制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补充、修订、完善。作为采取瓦斯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未按规定编制瓦斯地质图的不准进行采掘作业。

第一百九十八条掘进工作面每执行一个瓦斯治理措施循环绘制一张瓦斯地质图,并依据循环瓦斯地质图对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图进行补充、完善。

第一百九十九条新水平、新采区必须测定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抽采半径、释放半径、a\b值等瓦斯基础参数,未经探测、探测不清或未编制瓦斯地质图的区域不准布置采掘工作面。

第二百条新水平、新采区或采掘标高每延深30m,必须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瓦斯参数。

第二章非突出矿井瓦斯地质预测

第二百零一条阶段或水平大巷每50~100m至少布置一组探测钻孔,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煤层原始瓦斯压力,探明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

第二百零二条新采区或新水平首次揭煤前3个月,完成采区瓦斯参数测定和瓦斯地质分析预测工作,为揭煤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百零三条每个采区至少选取2个取样点,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测试煤样吸附常数a、b值等。

第二百零四条煤巷及法线距小于5m的近煤岩巷掘进前探测:至少布置3个超前探测钻孔,探测前方地质构造及瓦斯情况,测定孔口瓦斯浓度。探测孔长度不少于60m,探测超前距不小于20m,测定探测孔孔口瓦斯浓度和煤层瓦斯含量,孔口瓦斯浓度达到10%或瓦斯含量大于6m3/t必须采取瓦斯抽采措施。

第二百零五条利用工作面巷道或周边巷道对回采区域及相邻区域进行超前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编制探测区域瓦斯地质图。探测钻孔滞后掘进工作面迎头不得大于50m。工作面贯通之前必须完成回采区域及相邻区段的探测工作。

第二百零六条工作面探测孔布置:垂直于上、下付巷每30-50m至少布置一组探测钻孔(探测钻孔和瓦斯参数测试钻孔可共用),每组探测钻孔原则上不少于2个,探明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探测钻孔、瓦斯参数测试钻孔尽可能布置在地质构造附近和煤厚变化异常区域。

第二百零七条工作面采长不超过120m时,沿工作面推进方向每30~50m至少布置一个瓦斯含量测试点,工作面采长超过120m时,沿工作面推进方向每30~50m至少布置两个瓦斯含量测试点。相临瓦斯含量测试点间距不得大于50m。厚煤区、煤厚变化异常区、地质构造复杂区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必须布置煤层瓦斯含量测试点或加密布置测点。

第二百零八条以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标识煤厚等值线、瓦斯含量等值线,瓦斯含量大于6m3/t划定为瓦斯富集区。

第二百零九条根据地质及探测资料、瓦斯基础参数测情况等,不断对所采煤层进行区域瓦斯地质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每半年至少修编一次矿井瓦斯地质图。经区域预测后,划出瓦斯富集区,指导矿井瓦斯防治工作。

第三章突出矿井区域探测(预测)

第二百一十条利用现有巷道,沿预测单元走向和倾向设计施工探测钻孔和瓦斯参数测试钻孔,进行超前探测和综合瓦斯地质分析。

沿预测单元走向和倾向每 30~50m 至少布置一组探测钻孔和瓦斯参数测试钻孔(探测钻孔和瓦斯参数测试钻孔可共用),探测钻孔、瓦斯参数测试钻孔尽可能布置在地质构造附近和煤厚变化异常区域,探清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等情况,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相邻瓦斯参数测试点间距不得超过50m。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时,必须首先测定Q3和Q30指标。

第二百一十一条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应布置在不同预测单元内,瓦斯地质异常区必须加密布置;每个预测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瓦斯含量测试点不少于 2 个,沿煤层倾向布置瓦斯含量测试点不少于 3 个,并有测试点位于埋深最大的开拓工程部位。

第二百一十二条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后区域预测工作在主体开拓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并形成开拓后初期区域预测报告,开拓后详细预测报告可根据底(顶)板抽采巷道探测结果编写。

倾斜巷道

图5-2 超前区域探测钻孔布置示意图

第二百一十三条下列区域划分为突出危险区:

(一)区域预测指标超标(瓦斯含量大于6m3/t 或瓦斯压力大于0.6Mpa ),超标点附近区域(至实测指标未超过临界值测点的连线区域)。

(二)区域探测钻孔施工过程中遇顶钻、喷孔等异常情况,该组钻孔周围至少 100m 区域。

(三)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以上20m (埋深)及以下的范围。

(四)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以下区域。

(五)没有进行探测的区域。

图5-3 突出危险区判定示意图

第二百一十四条 复采区煤巷掘进前,地测部门负责查明复采区内煤柱的留设情况,标注在工作面地质图上,复采区内掘进可不执行探测措施;临近煤柱区、煤柱区或煤柱分布不清区域必须按规定采取超前探测措施。

第二百一十五条 沿空掘进及与采空区间隔煤柱小于2m 的煤巷工作面,探测钻孔主要控制实煤帮。探测钻孔不少于3个,探测煤巷条带长度不小于60m ,超前距不小于20m 。控制范围:倾斜、急倾斜煤层上帮至少20m 、下帮至少10m 范围内的煤层;缓倾斜、近水平煤层控制巷道轮廓线外至少15m 范围内的煤层(均为沿煤层层面的距离)。沿空掘进煤巷工作面,若邻近工作面已对该面掘进巷道实煤帮规定范围提前采取探测措施或已实现抽采达标,可不再执行长距离探测措施。

瓦斯含量不超标点突出危险区

瓦斯地质部分认定标准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 说明:(1)总分100分。题型可能包括以下五类,各类型可能所占分数的比例并非最终考试题型分数的比例;(2)该重点并不涵盖所有考试内容,所以复习时除针对重点外,还要阅读和理解课件和教程上的其它内容以及回忆课堂讲述内容。为方便大家复习,复习重点中标出了参考页码等信息,有的有参考答案,但并不意味这些是重点中的重点。 一、填空(每空1分,可能占10分) 如: 1.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 _______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2.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______动物群,中更新世的______ 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 二、判断题(每题1分,可能占10分) 如: 1.地貌学属于地球科学,而第四纪地质学属于历史地质学。(对) 2.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错) 三、名词解释(每组3-5分,可能占共20分) 如: 1.顺构造地形与逆构造地形:地形正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称为顺构造地 形。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形。 2.准平原/夷平作用/夷平面: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的地区,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叫做 准平原。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地壳运动处于上升时,使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又会受到侵蚀破坏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就称为夷平面。 如果山地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则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这种多层地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 重点: 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参考教程p2-3)---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生物演化历程及分布规律的科学。 2.山地/平原/高原:(参考教程p46、53)———山地:山分布的地区;平原:地面高程0-600M的广大平坦的地区;高原:地面高程大于600M的平原。 3.山岭/山脉/山系:(参考教程p46)———山岭:具有陡峭的山坡和明显的分水线的呈线性延伸的山地;山脉:具有若干条走向平行的山岭组成的山地系统;山系:由若干条山脉组成的山地系统。 4.河床/河漫滩/阶地(参考教程p69、70或73)———河床:平水期河流所占据的谷底;河漫滩:洪水期才能淹没的浅滩;阶地:沿河流两侧分布的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台。 5.石芽/石林:(参考教程p85及课件) 6.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参考教程p86-87和课件)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 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 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 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 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 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二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 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 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生产设施危险因素识别

生产设施危险因素识别 序号重点危险部位(作业)危害辨识注意事项及防护1氧、乙炔气贮存室爆炸、火灾、气瓶砸伤火花的敲打、撞击,不得损坏防爆电器及设施、设备。2发电机房触电、火灾、机器工具伤害、噪声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严格按规程操作,通、断电源应挂警示牌,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慎防机器运转部和旋转部的伤害,噪声超标,必须戴耳塞操作。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带火种。3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爆炸,滑倒、噪声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安全阀及报警装置等要灵敏可靠,注意机器运转部件的伤害。生产场地要防湿防滑。4 电器维修、机械维修触电、坠落、损伤、夹伤严格按规程操作,断电时应挂警示牌,并有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高处作业要配戴安全带及有人监护。按规程使用电动工具,严格按规程使用工具,装拆设备时慎防砸伤和扭伤、夹伤。必须持证上岗。5电焊火灾、触电、灼伤、烫伤,眼睛伤害必须持证上岗,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注意弧光灼与焊花伤眼睛,必须使用防护面罩及手套,作业后必须认真检查有无遗留火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通风。6气焊爆炸、火灾、灼伤、烫伤、眼睛伤害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品,注意回火,有异常情况先关闭气源,必须戴防护眼镜,作业后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遗留火种。7手持电动工具触电、刺伤、割伤、眼睛伤害专人管理,定期检验,接地和绝缘要良好,配置漏电开关使用,必须戴防护眼镜。8通用机床机器工具伤害,眼睛伤害、刺伤、割伤注意运动部、回转部、刀刃部和金属切屑的伤割。工件要夹牢固,避免正面对着旋转的工件,严格按规定的使用劳保用品,头发、袖口应扎好,严禁戴手套操作,严格遵守一切操作规程。9砂轮机砂轮破裂砸伤、磨手伤害、眼睛伤害要按规格安装更换新砂轮,托板有档板,要按规定调动间隙。注意砂轮的伤害,操作时不能下面对着砂轮,戴眼镜操作。10高空作业坠落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的竹梯或铝梯必须牢固,应有防滑措施,作业时应注意人体的重心并有监护,使用升降台,其底部固定和工作台护栏必须牢固可靠。11中间仓库材料倒塌,火灾货物应规范放置,按规定的高度堆放,以防倒塌,成品放置与照明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冰川、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规律的学科)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现今最近的一个纪,延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按现今多数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指距今2.60Ma以来的历史。 2、气候期:是指地质时期某一类气候占优势的时期。 间冰期:是指第四纪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夹在两个冰期之间。 冰期:是第四纪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全球性降温,冰川扩大。 3、冰阶:是冰期阶段中冰川发育、气候更为寒冷的阶段。 间冰阶:是冰期中相对温暖冰川退缩的阶段。 4、文化层:是指含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和村社遗址等古人类活动遗存的沉积层。 文化期:是指与一定的地区文化遗存特征相对应的时代。 5、米兰科维奇理论:当太阳辐射稳定(太阳常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行星对地球的摄动作用,引起作为流体的地球重力场发生变化,进而使地球的轨道偏心率(e)、地球倾斜度(或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简称为黄赤交角,?)和岁差(二分点进动,P)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及其分布产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周期性冷暖变化。 6、新构造运动: ①发生于新近纪至第四纪初的构造运动; ②发生于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③发生于新近纪—现代的构造运动; ④始于上新世,甚至界定具体下界为340万年以来的构造运动; ⑤认为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造成地表现代地形基本起伏的构造运动都称为新构造运动; ⑥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 7、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质)构造变形或变位现象称为新(地质)构造。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方面。 活动构造:属于新构造的范畴,或者说是新构造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是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世100~120kaB.P.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的岩石圈块体。 8、活动断层:目前认为活动断层是指现代正在活动的断层或100kaB.P以来正在活动的断层,也有定义为全新世,即10kaB.P.以来正在活动和未来100a仍将活动的断层称活动断层,也称最新活动断层。 9、黄土旋回: 冰期旋回: 气候旋回: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的含义?P.2 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的总含。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地球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P。17 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 2岩石的定义?按成因分类?P.22 组成地壳的岩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 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的定义。常见的层理构造有哪些?P.29 由于季节性气候的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P.33 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 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的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 花岗岩(推理p23 P24) 7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P.20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 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 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 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 8了解野外岩层的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P.50 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p26) 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 冥古代HD 太古代AR 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 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 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 10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的单位为何?P.48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 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 11选择题: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属于(B)P.49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生代 12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注:宙、代、纪、世是国际性的地质时间单位,期和时是区域性的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全

大题(50): 1、举例说明地貌基本形态和地貌形态组合特征?(4) (1)通常把地貌中较小,较简单的小地貌形态称为地貌基本形态,如沙沟冲击锥。如长江口冲积形成的扇形地,这里聚集肥沃的土地让人类聚集于此发展农业种植,,还有用水方便的河岸及冲积的扇形地,形成一种文明,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指范围较大,包括若干地貌基本形态的组合体称为地貌形态组合,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昼夜温差较大,夜间低至于零下几十度,成片的戈壁和沙丘,人为活动起重要作用,发育有时代不同的各种沙丘组合的荒漠,境内出现河流断支现象,巨大的沙漠景观是大尺度气流近地面运动的良好写照。 2、谈谈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发展中的意义?(首先内外营力的概念)(8) 内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 浆活动,它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形起伏的动因,其发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起伏方向发展。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堆积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发展。 意义:(1)内营力主要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巨型、大型地貌)向着增强地势的趋向发展; (2)外营力趋向于削平地表基本起伏,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发展; (3)当山地处于从弱到强的上升阶段,虽然伴有有弱到强的外营力作用,但不足以抵消内营力的上升,此时山地高度增加,岩石被剥露,发育各种构造地貌; (4)当山地上升减弱或趋于稳定,外营力转而占相对优势,山地被剥蚀降低,发育各种外营力地貌。 3、第四纪的几大特征?(14) (1)地球发展的最近一个时期;(2)这一时期地球上有显着的气候波动; (3)出现了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发展; (4)哺乳动物兴盛,被子植物发育,各种陆相沉积物发育的时期。 (5)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 4、冰期,间冰期的概念?(15)冰期指第四纪地球上气候显着变冷时期,极地(或高山)冰盖扩大,并向中纬度推进(或高山冰川下移),从而引起生物迁移或部分绝灭。 间冰期是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大陆冰盖缩小,并向极地后退(或高山冰川退缩),同样引起生物迁移,但伴之以生物繁荣。 5、第四系陆相沉积物一般特征?(27) (1)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短,普遍呈松散或半固结状态,因而更容易探索其形成过 程,也易于第四纪矿产的开采。但易发生流动和破坏,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2)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分布于地表,易遭受风化作用,因此可以利用沉积物的风化来划 分地层; (3)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分布在起伏不平的地表,处于不同气候带,受各种地质营力的影响,故其成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 (4)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沉积物的成因和沉积环境,建立沉积模式,探索沉积规律和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将今论古”的方法。 6、确定第四系底界选择的依据有哪些?(31) (1)广泛大陆冰川活动的最早出现的时期;(2)人类化石的最早出现的时期; (3)在海相沉积中首次出现北方寒冷型的冰岛北极蛤和有孔虫波罗的透明虫; (4)第四纪特有的哺乳动物如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 7、风化壳的概念及风化壳的垂直分带? 风化壳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垂直剖面上,风化作用的强度从表层向下逐渐减弱,形成了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由这些残积物所构成的复杂剖面。 风化壳的垂直分带性是因岩石在不同深度下,经受着程度不同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按化学作用方式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 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 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 ③生物风化作用。其中①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 要作用因素;②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 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7.岩浆岩按照SiO 2 8.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碎屑结构,特征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碎屑粒度的形状有 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 1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1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 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13.地表流水可以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 用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要类型。 14.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搬运的物 质是泥沙和石块,后者则是可溶解盐类和胶体物质;前者的搬运可有三种方式: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河流沉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沉积物的重要特征是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 15.水在岩土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①气态水、②液态水和③固态水。其中②包括 重力水和毛细水;③包括结合水和冰。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包括防止瓦斯积聚、防止高温火 源产生及防止瓦斯事故扩大。 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1、加强供电线路管理,减少和杜绝主扇、局扇无计划 停电、停风。主扇因检修等原因需停电、停风时,必须制 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主扇每月至少检查 一次,反风设施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防爆门每半年至少 检查一次,严禁主扇“带病”运行。 2、如遇到风机停电停风时,严格按《呼和乌素煤矿停 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3、优化通风系统,简化通风网路,确保通风系统稳 定、可靠。每月按计划合理分配风量。不用的巷道及盲巷

及时封闭,未构成全风压的工作地点必须使用局扇通风,不能出现死角。 4、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尽可能实现独立通风系统。消除不符合《规程》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风量要符合《规程》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下确需串联通风时,必须符合《规程》114条规定,并制订安全措施。 5、井下各生产单位负责管理好本区域内的通风设施,严禁破坏或随意拆迁设施,确需改动时,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报矿总工程师及安监、通风、生产、调度等部门批准。 6、巷道贯通前,综掘巷道距贯通点50m,炮掘距贯通点20m,地测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汇报,并书面通知安监、生产、通风部门和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按照《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贯通后,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得含义?P、2 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得总含。 第二章岩石得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地球主要得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得造岩矿物?P。17 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 2岩石得定义?按成因分类?P、22 组成地壳得岩石,都就是在一定得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得矿物集合体。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 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得定义。常见得层理构造有哪些?P、29 由于季节性气候得变化,沉积环境得改变,使先后沉积得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与成分上发生相应得变化,从而显示出来得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得矿物成分?P、33 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 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与块状结构得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 花岗岩(推理p23 P24) 7摩氏硬度所反映得就是( A)P、20 A矿物相对硬度得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得等级 C矿物绝对硬度得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得等级 8了解野外岩层得相对年代得确定方法。P、50 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p26) 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 冥古代HD 太古代AR 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 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 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 10地质年代与地层年代得单位为何?P、48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 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 11选择题: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属于(B)P、49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生代 12国际性通用得地质年代单位就是(B)注:宙、代、纪、世就是国际性得地质时间单位,期与时就是区域性得

企业重大风险因素识别控制方案

一、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步骤如图: 二、方法 一个组织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按作业任务划分 (2) 按地理区域划分 (3) 按生产(工作)流程划分 (4) 按装置划分 (5) 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三、危险源辩识的分析 i. 危险源辩识考虑的问题 (1) 存在何种危险源? (2) 谁会受到伤害? (3 ) 会造成何种事故? ii. 危险源辩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危险源辩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与分析。 (1)厂址及环境条件。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厂区平面布局: a.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音、辐射、易燃、易爆、危险源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b.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 (3)建(构)筑物。结构、放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生产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 四、危险源辩识方法 危险源辫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是辩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根据公司的生产情况,我们统一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4---1、表4---2和4---3所示 表4---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表4---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是以沼气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一般指沼气,以下所称瓦斯均指沼气。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空气轻,易聚集在巷道顶部或上山迎头,在条件适宜时有燃烧和爆炸性,在高浓度时能使人缺氧窒息。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危害程度最大,必须严格遵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为有效防治煤矿井下瓦斯灾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瓦斯检查 1、建立瓦斯检查制度,配备瓦斯检查员。瓦检验员要持证上岗,做到跟班巡回检查,不空班、漏检。 2、井下的一切工作地点和硐室都要纳入瓦斯检查范围。每一个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其它地点(含回风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 3、放炮作业地点,在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要检查放炮地点20米以内的瓦斯,并不少于检查1次。 4、要对每一个用风地点的进风风流、回风风流和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检测,其数据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切掌握、监控井下瓦斯浓度。 5、瓦检员要认真填写每次瓦斯检测记录台帐和工作地点的瓦斯记录牌板。 6、瓦检员对甲烷传感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校、瓦斯检测仪器要定期保养和送有资质部门校验,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二、瓦斯监测 1、每个工作面必须配备1台便携式瓦斯报警器。 2、便携式瓦斯报警器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3、井下作业人员应认真观察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异常变化情况,如发现煤炮声、煤体松软和开裂、瓦斯浓度突然大幅度变化、温度变化等现象时,应立即撤离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瓦斯超限处理要求 1、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氧气不得低于20%,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75%。 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瓦斯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立即报告矿长和安全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掘工作面以及放炮地点机电开关附近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达到 1.0%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放炮及其它工作,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1.0%以下时,才能恢复工作。 4、当岩巷掘进遇到煤层、破碎带或煤层突然变化地段时,必须准确监测和检查瓦斯,如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它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5、采掘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安全员和矿长,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无论任何情况下,进入停风工作面作业之前,都必须先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只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规定范围以下,才能进入作业。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2017》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冰碛物具有( B ) A.颗粒磨圆度好 B.无层理 C.堆积物中含异源小 漂砾 D.细粒粒上保存有光面和擦痕 2.阿尔卑斯山北麓保存有( D )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尔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3.暗河沉积物( D ) A.无崩积、溶蚀残余粘土 B.的沉积相有规律变化 C.可塑造各种典型的河流地貌形态 D.没有二元结构4.地质 历史上曾出现过( B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Z,P-T,Q D. O,K, E5.新构造运动是指( B ) A.新第三纪以来或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B.从第三纪开始至现在的构造运动 C.新第三纪 以来和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D.现在仍 在活动的构造运动 6.从河谷的横剖面看,河谷的组成要素有( D ) A.谷麓和谷肩 B.谷缘和谷肩 C.谷缘和谷坡 D.谷底和谷坡 7.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 C )A.地形坡度及 降水 B. 气候、温度、高度C.温度、 降水和地形 D. 地形起伏及温度高低 8.第四纪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别是( C ) A. 0.8Ma,1Ma,12.5 万年,1万年 B. 1.7Ma,1Ma,12.5 万年,1万年 C. 2.5Ma,1Ma,12.5 万年,1万年

D. 3.5Ma,1Ma,12.5 万年,1万年 9.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 B ) A.中、高纬度高山区B.中、低纬度高山区 C.中、高纬度低山区D.中、低纬度低山区 10.阶地分为( C ) A.内叠阶地、上叠阶地 B.阶地前缘、阶地后缘 C.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D.阶面、阶坡11.第四纪最主要特点是( A ) A.人类出现 B.部分地壳活动 C.小规模的冰川活动 D.哺乳动物大量绝灭 1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 D ) A.地层及沉积物 B.生物及气候 C.新构造运动与地壳发展 D.以上全部 13.第四纪一词(Quaternary)是1829 年法国地质学家( B )所创。 A.阿杜努伊 B.德努瓦耶 C.莱伊尔 D.席姆佩尔 14.教材采用的第四纪下限的古地磁年龄依据是( A ) A.松山/高斯极性分界 B.吉尔伯特/高斯极性分界 C. 松山/布容极性分界 D.吉尔伯特/松山极性分界 15. 2014版国际地质年代表规定第四纪下限年龄为( B ) A.0.78Ma B.2.58Ma C. 1.806Ma D. 2.4Ma 16.冰川作用在砾石表面时形成( A ) A.新月形擦口 B. 纺锤状撞痕 C.砸痕 D.泥质胶结物 17.下图砾石概率分布曲线③2 成因属于(D ) A.河流 B. 洪流 C. 风力或海浪 D. 以上成因可能都有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重点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1、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2、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积极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一是有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内热;二是来自 太阳辐射热,以及地球旋转力和重力。 2.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区分 ①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按其作用方 式可分为四种: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②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按其作用 方式分为五种: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 部分。 4.颜色是光武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最常见的有自色与他色两种类型。 5.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他对于 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 6.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丝绢光泽如同丝绢的反光,为纤维状集合体矿物所具有,如石棉的光泽。 珍珠光泽如同珍珠的反光,柔和多彩,如云母的光泽。 7.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矿物有软到硬依次为:1—滑石,2— 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8.理解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分完全、中 等和不完全等级别。例如:云母沿解理面可剥离成极薄的薄片,为极完全解理;石盐沿解理面破裂成立方体具有完全解理。 9.岩石的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大多具有块状;沉积岩是有外力作用将风化剥蚀的物质搬运后逐层沉积形成,所以具层状构造;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岩石受到较高的温度和具有一定方向的挤压作用,其组成矿物则依一定方向并行排列,因而具有偏离构造。(注: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是指组成火成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和结晶程度等。 火成岩的产状是指岩体的形态、打消、深度以及与围岩的关系。 10.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理结构②递变层理③波痕与泥裂。 11.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 液体作用后,就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就称为变质岩(名词解释)。变质岩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往往还保留原岩的某些特征。 12.接触变质作用是指温度升高、岩石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物质成分重新组 合等变化而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者称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是高

预防瓦斯的措施

预防瓦斯的措施: 防止瓦斯积聚就是破坏形成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把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瓦斯积聚对瓦斯事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预防井下瓦斯积聚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5.1加强通风 加强矿井的通风工作是防止瓦斯积聚最有效的措施,应合理选择最佳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管理,其作用是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个工作地点,把采掘工作面以及局部积聚的瓦斯冲淡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并且排出。具体措施有: (1)营城矿业矿井采用抽出式机械通风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系统,选取FBCDZ-NO26/2*355型对旋轴流主扇风机,风量能够满足全矿井生产的需要;另外由于采用抽出式通风,使井下空气处于负压状态,一旦主扇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空气的压力升高,在短时间内可以防止瓦斯涌出,安全性好。 (2)按照《防突规定》要求必须采用并联通风,井下所有地点禁止采用串联通风。 (3)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为了矿井正常通风,在井下适当的位置设置了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防突门、挡风墙、调节风窗等,通风设施必须即使构筑,并保证质量,经常维修,保持完好;每个矿工对通风设施都必须爱护,决不允许任意损坏。 (4)正确计算和确定矿井的所需风量,保证井下所有工作地点

和峒室有足够的风量。坚持测风制度,合理分配风量;减少漏风,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满足井下对风量的要求。 (5)加强掘进通风的管理。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设置在进风口的新鲜风流处,严禁产生循环风;风筒要悬挂在巷道一帮,保持完好,风筒口离工作面的距离最大不超过5米。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准停风。掘进工作面严禁采用扩散通风。 (6)保证风流畅通。为了保证井下采掘工作面、巷道和其他工作地点风流畅通,减少通风阻力,不得随意堆积杂物,以保证足够的通风断面。 5.2加强检查 加强瓦斯检查,准确掌握矿井中瓦斯浓度的变化,是防止瓦斯爆炸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本矿井已经建立了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将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的机电设备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纳入了检查范围。 (2)瓦检员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的次数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严禁空班漏检,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并认真及时填写有关日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积极处理。 (3)通风安全部门的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检查报表,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对于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通风部应制定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3、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某一倾斜构造面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倾向: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倾斜一段的方位角 倾角:构造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 °∠ 30 ° 5、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 45 ° SE 6、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7、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 °∠ 20 °或 N30°W,20° 8、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 20°S/N30°E,45 °SE 。 注意:学会将方位角换成象限角 9、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的区别:①水平岩层:老下新上,沟谷老,山脊新。倾斜岩层: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由老到新排列;②水平岩层: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呈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③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④水平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地缓而宽大,地陡而窄小。倾斜岩层: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条带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10、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11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12、V字形法则:①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②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③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相同”,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大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 13、平行不整合接触特征:1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2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一是缺失地层没有沉积,二是缺失地层沉积了,后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了;3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4在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的底部常存在有由下部老地层组成的底砾岩;5在起伏不平的风化壳上,往往有特殊的风化残余矿产。 14、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寂-----上升遭受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15、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沉积盆地下降接受沉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褶皱、断裂,往往有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相伴生,同时隆起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接触特征:1不整合面上下新老岩层之间的产状明显不同,两者呈角度接触;2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之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在不整合面上常发育有底砾岩和古风化残余矿产;4由于长期的沉积间断,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的沉积条件发生变化,造成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岩相明显差异;5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变形要比上覆的年轻地层相对强烈复杂,两套岩层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往往明显不同。

工程地质学重点知识总结

绪论 定义: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从工程地质角度,工程分三类:1、将工程岩土作为地基利用的工程;2、边坡岩土作为利用对象的工程;3、地下硐室作为利用对象的工程; 研究对象:地壳-【地壳主要由岩石圈组成】 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的一种,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环境系统。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 }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应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 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内力作用:遍及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等;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能力来源: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 《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 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 人类的所有工程都建造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人类工程活动会使得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正反两方面】研究内容:1、工程岩土的性质2、各种动力作用3、岩土的应力-应变、破坏、力学模型等;4、对原有地质环境的改造5、进行工程地质区划6、科学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7、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 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地质学分析;研究地质体、地质现象、自然地质历史形成演化。地质基础工作。基本的研究方法。 2、数学力学分析法—定量分析计算、评价 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地质分析为基础—地质模型—数学模型(理论经验公式等)—代入有关参数进行计算。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编号:2011-08 本号:01 名 称: 瓦斯防治措施 批 准: 赵 乔 有 编 制: 张 见 平 贯 彻: 陈 志 林 编制日期: 2011-05-07 实施日期: 2011-05-10 麒麟区煤炭行业监管审批表(审核)事项表

(审批) 审核意见(签字) 年 月 日主要领导 审批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注:1、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炭行业监管工作重点及审批事项规范管理的通知》(区煤字【2010】25)号文中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必须使用本表。 2、本表认真填写一式三份,局、所、煤矿各留一份,与申请的详细审批事项申请一起存档。

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表

在煤矿的采掘生产中,给安全生产带来最大威胁的是瓦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瓦斯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最多的事故。也是煤矿安全生产防范事故中的重点。在目前的科学领域里,瓦斯依然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癌症。它对人员的伤害、对煤矿设施的破坏,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最大、最严重的。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编制该措施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煤矿职工对瓦斯及瓦斯事故的认识,对瓦斯事故进行提前防范和清楚遇到瓦斯事故时的处置方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和遇到瓦斯事故时能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一、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为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瓦斯比空气轻,具有较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当无瓦斯涌出源时,巷道内瓦斯的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瓦斯涌出源时,在其涌出的侧壁附近会出现瓦斯浓度升高,巷道顶板、冒顶区顶部往往积聚高浓度的瓦斯,这不是因为瓦斯具有上浮力,而是说明这里有瓦斯涌出源。 瓦斯具有较强的燃烧和爆炸性。 二、矿井瓦斯的危害 1、瓦斯窒息 甲烷虽然本身无毒,但是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甲烷浓度降到43%时,氧气浓度就会被冲淡到12%,人员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会降到9%,人员一旦进入,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死亡。 2、瓦斯的燃烧和爆炸 当空气与瓦斯混合到一定浓度时(一般达到瓦斯浓度5%—16%,再有其它惰性气体或煤尘混合的情况下,瓦斯爆炸浓度还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小于12%,在遇到火源时,瓦斯就会爆炸。瓦斯爆炸和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强烈的冲击波,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造成极强的破坏力,给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