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复习10年10月01

马克思主义复习10年10月01

绪论

1.马克思主义是一完整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影响巨大,它们是:A.细胞学说B.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

5.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态》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的著作是:A.《哲学的贫困》B.《共产党宣言》

6.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简答)

答: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A.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A.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A.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简答)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他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原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三种形态。

①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五行说、“原子”论

②机械唯物主义:原子的个性认为是物质的共性,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③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心灵,意识或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此物是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意识看作是人的头脑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举例:“心外无物”---- 中国明代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贝克莱;“人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举例:“理在事先”---- 中国宋代朱熹,理念---- 古希腊柏拉图,绝对观念,“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近代德国黑格尔。

4.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物主义一元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A.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反对错误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及二元论、多元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

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先后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无客观规律问题,社会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的发展;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社会的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简答)

8.物质和运动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标志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简答)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选择)(物质都是在运动之中的,物质只存在运动形式上的差异问题,不存在运动的有无问题。)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一切运动的主体只能是物质,不存在独立的精神运动。)

9.相对静止

(1)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事物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看,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静者静动,非不动也”(2)静止的两种表现形式: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没有发生质变。——“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多选与简答)

10、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①时间的含义和特点。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选择)

②空间的含义和特点。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③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第一,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时空的具体特性由物质运动所决定。第二,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没有空间和时间特性就没有可感知的物质运动。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表明了时空的客观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时空与物质运动割裂开来,认为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

④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第一,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其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

此是绝对的,即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第二,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空间上有边有际,在时间上有始有终;时空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此是相对的。

11.实践

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②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③实践的基本特点:A.客观性B.自觉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A.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

⑤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简答)

第二节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

联系的基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

2.发展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本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新”的表现:A. 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在三方面:A.联系与孤立的观点B.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的观点C.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简答)

6.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等。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双方均向对立面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作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考虑------ 在量变过程中的作用: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双方力量彼消此长,不平衡,为质变创造条件;质变过程的作用:更明显,斗争使旧矛盾统一体解体,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某事物变成它事物。例:社会形态的更替,科学革命,“反常,危机导致革命”。

结论: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各自都有其不可抹煞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形而上学——绝对同一,否定对立;绝对对立,否定同一,矛盾双方划界。

2)事物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某一事物自身所包括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部矛盾:某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由此引出另一对范畴:内因和外因。内因= 内部矛盾;外因= 外部矛盾。关于两者的关系,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具体对此作一个分析,即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a.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b. 外因是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部条件不同,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发展状态。意义:是我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论述)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a.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b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即矛盾着的事物的性质、地位等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a. 不可分割。共性和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共性,无条件,绝对;特殊性:各有特点,个性,暂时,有条件,相对;共性:深刻,大致包括个性,但不能完全取代;个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共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b. 相互转化。两类矛盾特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即有确定的界限,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特定场合的普遍,另一特定场合的特殊。c. 方法论意义-----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和思想武器;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矛盾的根本方法。

4)复杂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的关系:抓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容易解决;不忽视非主要矛盾;意义,

5)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其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两者也是辩证关系:制约、作用、转化。意义:

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各类矛盾均须研究;重点论:着重把握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7、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①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各种属性的内在统一。它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区分事物。意义----认识、处理事物的客观基础,认识和实践起点,实践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②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外在规定性。方法论意义:认识事物的继续,质的深化,精确;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指导。

③度: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等具体界限a. 特征---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极限(关节点,临界点)。关节点: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b. 方法论意义:准确把握“适度”原则,注意分寸;“胸中有数”,不可混淆不同质的事物,促进事物的发展;从客观过程本身出发维护或冲破原有的度

2)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此时事物的基本性质不变,“统一,相持,平衡,静止”;量变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②质变:事物由一种质类向另一质类的突破或飞跃。此时,统一体分解,渐进过程中断。质变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③比较:两者区别的根本标志:事物变化是发生在原有度的范围内还是冲破原有的度;事物是否转化为它物。变化的根源都是:事物内部矛盾。但质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量变双方力量对比未发生根本变化。

④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联结、转化、包含、渗透”①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质变依赖于量变,关节点,渐进过程中断,b. 量变规定质变的性质方向,两种不同量的较量决定质变的性质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质变。②质变引起新的量变a. 新质基础上的量变是由质变带来的,b. 新质基础上的新量变、速度和规模是旧质下的量所没有的。结论: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事物辩证发展的无限过程。因此,量变和质变互为因果,互为前提,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方法论意义----①质范畴,定性;量范畴,定量;度范畴,质量统一,②量变范畴,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质变范畴,产生新事物,敢闯敢干,③两者统一原理,远大目标与埋头苦干相结合:a. 不因循守旧,改革开放,敢闯,b. 量力而行,实事求是。(论述题)

8.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①辩证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基本特征:“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抛弃,又保留、发扬,不是“一笔勾销”,如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就像对待“洗澡水”。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a. 否定外力作用,随心所欲,b. 不承认否定的作用,c. 把肯定和否定对立。正确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①实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波浪性、曲折性、螺旋式上升,两次辩证否定(否定、再否定),三个阶段。②特征:发展的周期性;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运动,但看上去仿佛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上看: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运动;形式上看: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论述题)

前进性、上升性。不可违反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趋势,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每一次辩证的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级发展水平或阶段。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周期性具有复归性质,决定事物的发展道路不是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迂回前进。循环不是回到原出发点,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复归。矛盾和条件的复杂性决定否定不能一帆风顺,一次完成,需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改变力量对比;事物发展形式总是量变、质变、相对静止和剧烈变动交替。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有质的巩固和量的积累,才能引起新飞跃;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还会出现某种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现象。但总趋势还是前进的上升的。

意义a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b坚定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信念----前面讲过发展的本质,这里同样体现了这一原理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革命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结论:周期性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

9.五对范畴

1)原因与结果,因果联系一定存在先后关系,但存在先后关系的现象之间不一定有因果联系。(理解.选择)②必然性与偶然性(理解)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二者辩证关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机械决定论、唯心宿命论都是否认偶然性的存在。

③可能性和现实性,一切工作要从现实出发。

④本质与现象(理解)

现象有真相与假相之分,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相从反面或歪曲地表现本质,(真相与假相都表现本质)。假相不等于错觉(错误的感觉,是主观的)。

⑤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矛盾运动。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0.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11.社会规律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自觉活动实现的,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杀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怎样理解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简答)。

12.意识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3.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简答)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意识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前提下,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要受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意识能动作用要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论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复习

1.就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关系来看,本体论决定和制约着认识论。

2. 理解认识的主体的含义:主体是只能是人,动物没有意识,没有认识能力)

3. 理解认识主体的特点:①社会历史性:如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不能超越历史时代;②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主体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客体,而是有目的性计划性。

3. 理解认识客体的特点:①客观实在性②对象性,即不是所有的外部事物,只有那些成为了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

4.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实践关系,即主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②认识关系,即主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③相互作用关系

5.简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并理解每一点)

6.运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揭示了认识的本质,从而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7.理解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论认识论的对立:①唯物主义认识论:物→感觉和思想;②唯心主义认识论感觉和思想→物;

8.理解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也有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本质区别。欧洲近代两位典型不可知论的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9.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主体有社会性、能动性、实践性)和旧唯物论的机械反映论(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的对立。

10.感性认识:A是认识的初级阶段B.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C.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认识D.形式有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的:A.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C. 是深刻的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D.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

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经验论,即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唯理论,即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1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飞跃的条件:A.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B.积累丰富全面的感性材料。

1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

16.理解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体方面的原因有:A客体事物本身的复杂性B.事物本质的显露需要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此外,主体因素也决定了认识经过多次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17.整个人类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有限:每一时代的人每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无限:整个人类无止境的认识是无限的。因而,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统一(现实意义:与时俱进)。

18.真理,正确地反映客体(不是现象,而是本质)的认识;谬误:歪曲反映客体的认识。注意,眼见不一定为实,因为眼见的可能是假象。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任何真理超出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19.真理的客观性:A.真理包含客观内容B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20.真理的绝对性:A真理包含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B人的每一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A.广度上,任何真理只能是对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认识B深度上,任何真理只能是对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

22.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常见的错误观点有:A.以伟人之言、圣人之言作为衡量标准B“有用即真理”

24.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25.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

26.实践标准的确定性:A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B实践是可以最终检验一切认识的。

27.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A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一切认识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28.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A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功能B.真理具有再认识功能C.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

29.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30.党的群众路线

.第三章.复习

1.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2.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论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4.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

5.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人类历史依次出现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即:

6.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与之对应分别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种经济运行形式。

7.根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8.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A任何人都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历史是“合力”的结果,这不以任何个人和任何社会力量为转移C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也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这是历史决定论。

9.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A纵向统一,即各个国家一般都从低到高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B横向统一性,即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

10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的表现:A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B.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C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D有些国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1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A

B 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1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阶级又是一个社会范畴、历史范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革命的最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马克思主义从三个方面定义人的本质: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6.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在量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在质上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表现为: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决定性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3.商品的二因素是有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是:A.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客观条件);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主观标准)。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的效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倍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价值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

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

6.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交换中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8.怎样理解价格与价值的不相一致,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第一,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价格波动幅度不会离价值太远;第二,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价格上涨部分和价值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在一定时期内,在总体上价格与价值相等。

9.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简答)

答: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注:第7、8、9可能连起来出论述题。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或者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条件: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人身自由,一无所有”。

11.简述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必须还原为生产劳动者所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为劳动力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3.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用“c”表示)和可变资本(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用“v”表示)。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简答)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可变资本产生的,而是有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14.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m/v

15.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最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叫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最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6.怎样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简答)

答: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者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为了获得剩余价值;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衰亡的全过程。

17.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化。

18.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人口相对过剩(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

19.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本质上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和法院分担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其实质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分权;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2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历史进步性(相对于封建专制)和阶级局限性(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第五章复习

1.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也等各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购买阶段(G—W)、生产阶段(W …P…W′)和销售阶段(W′——G′);与这三阶段相适应,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这三阶段,依次对剩余价值生产所起的作用是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出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

3.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阶段。

4.资本的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运动。(即资本在运动中实现增值)

5.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货币资本循环(G—W…P…W′—G′);生产资本循环(W…P…W′—G′—W);商品资本循环(W′—G′—W…P…W′)。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第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表现在:A.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B.与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成正比。

7.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械、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是逐次转移的,流动资本是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是一次转移并收回的。

8.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的影响: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年剩余价值总量M’= m’.v.n(m’指剩余价值率,v指可变资本数量,n指可变资本周转次数);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因此,产业资本家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资本周转速度。

9.社会资本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或称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两方面。

10.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第一,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第二,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由三部分构成,即W=c+v+m,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1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 该条件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扩展条件有:Ⅰ(c+v+m)=Ⅰc+Ⅱc 该条件表明,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Ⅱ(c+v+m) =Ⅰ(v+m)+Ⅱ(v+m) 该条件表明,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12.经济危机最根本和典型特征是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总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在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四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13.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即k=c+v,这样商品的价值形式发生了变化,由W=c+v+m变成了W=k+m;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因为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产物,而不是可变资本的产物。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重要意义:A.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B.生产成本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C生产成本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14.当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家所用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p)形式。这样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W=k+p。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两者在数量上相等,但所表示的关系大不相同,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5.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即p’=m/(c+v),利润率是资本增值程度的标志,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它在数量上小于剩余价值率)。

16.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简答或多选):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同向变化);B.资本有机构成(反向变化);

C.资本周转速度(同向变化);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同向变化)。

17.资本主义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A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的高低B社会总资本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平均利润不是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

18.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了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关系,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9.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按生产价格销售,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A.生产价格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B.(因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相等)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C.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由价值变动所引起的。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20.因为部门内部各企业的竞争,个别生产条件好、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2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智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职能资本形式,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A.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的分工,商人独立承担商品买卖的职能;B.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22.商业资本的作用有: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C.可以加速资本的周转;D.可以节省流通时间。

23.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通过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商业资本家也获得平均利润。商业利润最终来源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4.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二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来源主要有:A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B.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C.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在数量上小于平均利润。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

25.利息率总是大于0,而小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高低与平均利润率同向变化,也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相关(而这个比例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需状况)。在平均利润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需平衡时,利息率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

26.银行资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而是吸收的存款。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7.股份公司是以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而筹集资本的企业,股票是投资人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股票价格(股票没有价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取得的股息相等。即: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因而,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28.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占有,一部分以地租形式(超额利润)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里,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是分离的)。

29.地租有两种形态,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即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以上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因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缴纳级差地租)。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A级差地租Ⅰ,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级差地租Ⅱ,地理位置的差别,也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绝对地租形成条件是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农业中土地私有全权的垄断。

30.土地价格(土地没有价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每年所得的利息,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将其出租每年所得的地租。即土地价格=地租/银行存款利息。

第六章

1、(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

(选)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腽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选)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选)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2、(选)当代垄断统治主要表现在:(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3、(选)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4、(选)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5、(选)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

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6、(简)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7、(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向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选)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法宝。一个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8、(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一,从国家资本的作用看。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经营宗旨来看,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第二,从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第三,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9、(选)资本输出的形式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第一,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10、(简)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主要内容: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2,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体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

11、(简)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及实质: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究其实质,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调整、缓解由这些方面所带来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无论资产阶级采取何种调整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调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也就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12、(论)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必然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决定的。这个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了,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必须导致经济的、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这个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又造就了自身的掘墓人——强大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长期性;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国津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第七章

1、(选)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选)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选)在二战后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

3、(简)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4、(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5、(简)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因为民主是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6、(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认识: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简)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本。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8、(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

史任务。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9、(选)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第三,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10、(简)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原因: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

11、(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12、(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八章

1、(选)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3、(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1)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2)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4、(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2)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3)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当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布尔什维克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列宁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勇于修正不切实际的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答案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 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 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 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10级历史学学号:201010200017 名字:李达铎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辨析题答案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哲学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事物是又动又不动。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动中有静;所以,纯粹的运动和纯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否定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凭“胆”、凭主观臆想去搞生产,其结果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这时就必须变革社会的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向前发展。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只能变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答:此说法是对的。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当阶级矛盾尖锐对抗和冲突时,统治者阶级就会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此说法是对的。因为: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从而极大的改变生产力的面貌;并且,科学技术还可以渗透到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更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 9、“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否定了事物存在的条件性,是违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观盲动观点。因为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规律也是客观的,任何事物脱离一定的条件是不存在的。 10、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程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有些事物是新出现的,但是它不是新事物,如电脑病毒。 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2、“存在就是被感知”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感觉、意识思想看作是第一性的,从而违背了“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所以,任何一个人要获得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一论断是经验主义的观点。它否定了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即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读书、学习,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也不需要事无巨细都亲自参加实践去获得真知。 1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答:此说法是对的。因为理论对实践具有导向

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于不疑处有疑” ——以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为例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是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长期以来,国人大多耳熟能详,且对其概述的史事一直深信不疑。 宋人张载是主张“于不疑处有疑”的,他认为只有这样“方是进矣”。我国的一位伟大的女政治家,是否受过张载的影响,老朽不敢妄肆揣测,而她却在“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的时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公开地对那段史事表示“有疑”。 宋庆龄话中有话 近代史家黎澍为《宋庆龄传》写的“序言”里说:“宋庆龄是近代中国最有个人特点的政治家。她在斗争的每个重要关头都以远见卓识做出了独立的判断。”“她独立于国民党,……指出…国民党以反共为名来掩饰它对革命的背叛,并继续进行反动活动。在中央政府中,国民党党员力争高位肥缺,形成私人派系,以巩固他们的地位;在地方上,他们同样剥削群众,以满足个人的贪欲。他们和一个又一个的军阀互相勾结,因而得以跃登党和政府中的高位?”;“她也独立于共产党。她曾经长时期是共产党的忠诚的朋友,但不是党员。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初期,她曾经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革命的胜利,歌颂革命带来了群众的幸福生活。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她的态度显然是有保留的。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紧跟政治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更是沉默不语,保留态度更显著了。这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的态度。我们往往听到有人这样说,他违心地做了一些什么事。宋庆龄不是这样,她默默地从事她的工作,决不随声附和,做些什么违心的事。她坚持这个态度,一直到她停止呼吸”〔1〕。黎澍的这番话,很有历史的分寸感。宋庆龄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证实了她是独立于共产党及其领袖的。她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辨析题题库: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264页4-7行 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按其本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全能够认识无限着的客观世界。(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的中介或者手段都是有限的。但同时,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对实践既定目的超越是永无只止境的。(81页) 10、既然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那就没有必要提倡认真读书,接受间接经验。 错误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的必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其绝大部分知识来源于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的,但接受直接经验的同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 11、有用即真理。(不做要求) 错误。这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观念和行为对人有用的效果,认为概念、思想、理论是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真理论。(P286) 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成为历史的“剧作者”。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但其作用的发挥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脱离人民群众,历史人物将一事无成。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和依靠农民。列宁认为这一政策是 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 的惟一办法,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到1925年末,俄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739百万卢布,比1920年增加6329百万卢布;俄国谷物产量,1925年达到44.24亿普特,比1920年增加16.65亿普特,这 一产量甚至超过战前年平均产量4.45亿普特(战前年平均产量为39.79亿普特)。!由于照 顾了农民利益,从而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经济状况的改善解决了紧迫的饥饿问题,同时也使布尔什维克增强了在落后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信心。 再次,列宁所选择的道路,把俄国的现代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就世界范围来说,工业化进程从18世纪中期就开始了。俄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工业化的思想于19世纪初开始萌动,至60年代 大改革 时才正式步入轨道。此时,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已在阔步前进。尤其是70年代以后,英、美、德、法等国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迅速推进,科学、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日新月异。但俄国却老牛破车、步履维艰。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工业化已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不从根本上进行改造和变革,它将更加落后。列宁选择的道路不仅救俄国人民于水火,而且将俄国的工业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显著加强。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俄国工业生产水平超过1913年相应指标的7.2倍。按照工业总产量,革命前的俄国占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2 6%,而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苏联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 界第二位,它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达到了13 7%。?1913年,农业总产值为240 43亿 卢布,占国民收入的34 8%,工业和运输业仅为133 83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19 3%,#到 1937年苏联农业总产值为262亿卢布,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 ?苏联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所有这一切表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惟一正确的选择,舍此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栾景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90年前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对俄罗斯,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有关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性质、特点以及其影响和历史意义等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与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爆 ! ? #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笫4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3页。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编:&1913年的俄国(文献资料集?,圣彼得堡1995年俄文版,第32、33页。 . .阿列克谢耶夫:&关于20世纪俄国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笫57页。参见姚海等&当代俄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1-5-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5-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2012·青岛期末)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 .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的“1825年”“欧文”“新和谐公社”等信息可知,“新和谐公社”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探索公平合理社会的活动,源自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2.(2012·江西南昌一模)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 A .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B .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C .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D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答案] D [解析] 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是《共产党宣言》,它预言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3.(2012·河北唐山一模)《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 A .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 C.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D.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中“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4.(2012·海南海口模拟)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答案] C [解析]巴黎公社革命中巴黎人民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赶到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并且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 5.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答案] D [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时候,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仍然代表着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也是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据此判断,A、B、C三项都是错误的。巴黎公社革命只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一个偶然。 6.(2013·福建四地六校联考)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B.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答案] C [解析]A项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期。B项最早开始于工业革命当中。D项是无产阶级尚未进步到的阶段,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由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故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7.(2012·福建厦门模拟)“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 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 1.(2016·江西南昌模拟)《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他们(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 的进步而上升, 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上。工人变成赤贫者, 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马克思旨在表明() A.工业革命后, 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B.工业革命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C.工业革命使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 D.工业革命必然导致社会离心离德 解析据材料可判断出, 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使工人赤贫, 贫富分化加剧,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加剧, 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B 2.(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1844年6月4日, 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指出, 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 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解析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31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已开始表明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 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工人们“反对私有制社会”, 表明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7·河北沧州模拟)巴黎公社成立以后, 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 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 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体现了()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公仆精神 C.直接民主原则 D.社会契约理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材料中的“向群众汇报工作”体现了对人民负责, 这体现了人民公仆精神, B项正确;虽然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但材料的主题信息没有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A项错误;直接民主和社会契约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D两项错误。故选B。 答案 B 4.(2016·广东惠州模拟)“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这体现了巴黎公社的目标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 C.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D.建立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解析本题的核心信息是“由人民掌权”, 只有D项符合题意。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个城市起义, 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也未波及整个法国, A、B两项排除;C项主要表现为经济方面, 故排除。 答案 D 5.(2016·吉林长春调研)1871年, 马克思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 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公社的“国际大首领”。这反映了() A.马克思无法阻止巴黎公社的失败 B.马克思给予巴黎公社以支持 C.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缺乏预见性 D.英国企图出兵镇压巴黎公社 解析据材料“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公社的‘国际大首领’”, 可知马克思支持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6·贵州贵阳模拟)列宁曾针对发生在巴黎的某项事件说:“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大大小小的盗贼, 都联合起来反对“××”, 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据材料分析()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十月革命指的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在俄国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发生的时间因为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是比较顺利的,无产阶级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夺去了政权。那么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介绍一下。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之客观原因: 首先俄国革命能够胜利是由于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已经激化,达到了不得不通过革命使得这些矛盾消除的地步,特别是俄国的生产关系已经与俄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极度的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俄国出现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能够胜利的根本原因。 再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俄国参与其中希望将国内的各种矛盾转移出去,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俄国却表现的非常的糟糕,这使得国内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要求推翻腐朽的沙皇统治。 第三个客观原因在于在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之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没有及时的结束战争,并且采取必要的缓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有效的措施,这使得俄国国内高涨的革命情绪再次爆发,最终使得十月革命能够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原因之主观原因: 首先俄国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无产阶级的队伍相当的壮大,无产阶级拥有了足够的力量推翻一切腐朽的、反动的统治,这是十月革命能够胜利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 再者俄国当时已经拥有了非常有力量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这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有力的领导是使得十月革命能够胜利的有力保障。

第三点,布尔什维克在通过暴力革命取得政权之后,积极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使得广大的人民从中获利,从而稳定了无产阶级政权,使得革命的成果得以保障。 第四点,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武力取得政权,这是非常正确的一种选择,正是应了毛泽东的那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军队向着反动势力发动进攻最终成功夺去了政权,这是十月革命胜利的直接原因。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是发生在俄国的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当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无论是对俄国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讲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俄国的邻国中国的影响更是异常巨大,毛泽东评价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的一句话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面就说一下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十月革命使得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获得解放的希望,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性,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可以说是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在中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也直接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这些人看到了工农群众中蕴藏着的伟大的革命力量,也使得这些人认识到了积极的组织群众进行斗争的必要性,从而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结合,推动了知识分子从纯理论到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同中国的工农群众的结合,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并且对建党后的革命斗争道路的选择影响非常大。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毛泽东曾经进行了概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