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袁洪刚(一)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一、中国现代史总体结构:

时段: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二十一世纪

特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阶段划分:

二、《课程标准》对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的选择及其阐述

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的选择及其阐述: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49年至1956年,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左”倾错误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给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1976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与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三、《课程标准》所构建的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

1.中国现代史学习主题的确定

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确定的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由七个学习主题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6)科技、教育与文化

(7)社会生活

2.确定学习主题的两个原则:

第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

中国现代史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现代史学习板块,确定学习主题,能够通过教学充分反映建国五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

第二,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基本上能反映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五十年的中国现代史是中国有史以来发生最深刻、最伟大变化的时代,丰富的历史信息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初中历史课程不可能将中国现代史所有的信息都包罗在内,它只能着重反映现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又不是孤立

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组织为七个学习主题,通过学习主题既呈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又反映了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由七个学习主题构成了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

四、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本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将七个学习主题具体构建为六个教学单元,共20课及3个“探究与实践”课题。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2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过渡时期(1949—1956)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2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第3课“文化大革命”曲折发展20年“文革”时期(1966—1976)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2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 ——至今)第3课对外开放

第4课民主法制建设

第5课邓小平理论

探究与实践(一)改革开放与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课民族团结

第2课祖国统一大业

探究与实践(二)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课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第2课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专题历史

第3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科教、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1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

第2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二)

第3课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4课繁荣的文化艺术与体育

第5课人们生活的变化

探究与实践(三)体育强国的实现

其中,前三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的三个学习主题,即是以历史发展时间顺序的三阶段来设置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新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道路探索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形成与实践的重要阶段。这三个学习主题概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历史巨变。

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四个学习主题,分别以新中国五十年来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中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为内容,重点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反映了建国五十年来我国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概貌。可以看成是四个历史专题。

(二)单元基本内容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建国后最初三年的历史。《内容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四个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

1.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力量。

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国内影响与国际影响两方面去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

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是通过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事迹来反映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广大志愿军指战员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精神,要从时代背景对人物思想的影响方面发掘志愿军战士英雄行为的产生原因。同时,应引导学生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这是建国初期开展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土地改革是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应当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同时,要求学生认识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弯路。

1.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从1953年到1956年,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内容标准》以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 年到1966年的历史带有“探索”和“曲折前进”两大特征。中共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八大”正确的指导方针,但不久即被“左”倾错误理论所取代。坚持马列主义正确路线的共产党人努力纠正失误,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使社会主义建设在经历曲折的过程中仍具有前进的趋势。

3.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动乱”。“文革”的发动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共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的重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

1.伟大的历史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发展的主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取得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健全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特点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1)对内搞活先以农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外,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使中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内容标准》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一基本原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取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体制改革首先扩大企业自主权;然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因此,《内容标准》中要求“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3.对外开放。则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途径,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种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并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大跨越。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篇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内容标准》通过《民法》、《刑法》等重要法律的颁布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过程。

5.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确立这样一种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外国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明确了我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上,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对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认识上,强调利用和平谋发展为主题的有利国际环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上,提出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按“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2005年 4月至5月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大陆访问,表达了反对“台独”势力,拥护祖国统一的愿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必将极大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展示我国五十年来的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内容标准》要求“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并以我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国防力量日益增强,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内容标准》以新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等史实,概括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说明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策,积极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树立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良好形象。现在我国已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建交,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六、科教文化与社会生活

这一学习主题反映新中国建立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下,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内容标准》要求知道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在科技领域,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的生产力正在经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在教育领域,我国广泛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文化领域,高度重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因此中国现代史关注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各种历史现象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就业制度和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

按照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基本要求,本着素质教育历史课程体制的基本理念,我们研究并设计了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此目标体系力求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终生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的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理念、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理念、爱国思想与国际意识结合的理念。

此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个子目标体系:第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体系。第二,方法、能力目标体系。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系。其中,第一种目标是基础,后两种目标是在此之上形成的;第二种目标是方法、能力的教育;第三种目标是人文精神与道德的教育。

在上述三个子目标体系中,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缺乏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使我们的预期目的与实践效果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对上述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构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摘要如下:

一、历史研究与学习方法目标

1.历史比较法。

2.类比法。

3.定量分析法。

4.逆推论法。

5.根据部分重构整体、根据整体确定部分法。

6.根据人们的活动或活动结果确定活动目的的方法。

7.由高级社会形态认识低级社会形态的方法。

8.根据遗迹遗物确定社会意识状况的方法。

9.根据遗迹遗物确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法。

10.根据新史料校正旧观点的方法。

11.统计法。

12.语言学法。

二、历史学科能力目标(共22类别54项)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历史认识原则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历史的科学思维方法,要使之成为学生个人能够运用的方法论的思维定势,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始终。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历史想像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分析、判断、比较能力;评价、论证能力等等。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认识方法、观点去分析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并将辨证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纳入到历史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中去。

为了实现上述设想,我们研究并确定了可纳入到历史教学主体内容中的、以辩证唯物史观为主的一些基本认识、基本理念、基本原理,结合历史材料设计了有内在联系的观点性问题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观点性问题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认识历史的科学途径,形成历史学科能力。

以下为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目标,共22类别54项。

1.查明历史客体的各种原因与结果

(1)根本原因: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原因,根本原因决定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一般要从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内因等方面去考虑。

(2)主要原因: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

(3)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属于历史活动的主体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因素。客观原因是指历史活动主体之外的、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原因。

(4)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直接的环节,它距离事物的发生不存在任何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往往也是近因,有时称之为导火线,它体现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2.历史客体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而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必然性是偶然的支配力量。历史科学的任务是在纷繁的偶然事件中发现历史的必然性,即规律性。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差异,被释解为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3)偶然现象不能改变历史的面貌与大趋势。反对偶然现象决定论。

3.新事物与旧事物

历史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历史的新旧事物的区别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规律、前进方向、有强大生命力与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违背历史潮流的事物。是否是新事物不以时间先后为标准。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新事物最初是弱小的、不完善的,所以旧事物有时占上风,但是暂时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

(3)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推动历史不断前进

4.查明历史客体的阶段性

任何历史对象在历史上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也就是都有发展的阶段性。

5.查明历史发展的时代性

(1)判断历史客体所处的历史时代,要从分析历史背景入手,尤其是分析时代特征。

(2)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经济活动随时代而变迁,并影响时代的变迁。

如: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医生、律师成为人们愿意从事的职业;美洲的水果、亚洲的香料、丝绸的涌入;人们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可见,人们的择业观、饮食结构、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6.关于确定史料的主体意识渗透

7.关于确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运动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之间、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人类历史发展有其一般的共同规律性,这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然而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还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1)统一性反映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样性呈现历史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内容。

(2)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

8.确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历史前进中曲折的表现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新、旧交替时期:新兴社会势力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暂时的挫折、反复是难免的。

第二,新制度确立后,腐朽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导致出倒退、复辟现象的出现。

如:辛亥革命后,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形势下,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急剧变化时,出现的摇摆也体现历史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尽管历史出现过曲折,但这只是暂时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9.确定历史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

历史的发展总是经过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而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这种无限往复的变化,构成了历史生动、丰富的发展过程。

(1)判断分析历史现象的进步程度。

区分一些事件,哪些是历史质变,哪些是量变,来判断历史变化的性质。

(2)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这决定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如:①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自身的部分质变。

②由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是分裂走向大统一过程中的局部统一或区域性统一,也是历史的进步。

(4)实现历史发展中的质变即飞跃的形式是多样的,社会发生质的演进可大体分为两种形式:爆发式的革命;非爆发式的改革。革命与改革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途径,只要符合国情都是可取的。

如: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②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是“和平发展”的,和平夺权。而苏俄的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不具备和平发展的条件)。

10.确定历史客体的现象与本质

本质和现象这对范畴,揭示历史客体内在联系与外部表现的相互关系。本质是事物内在固有的根本属性:如阶级性、社会性质。现象是表面形式,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大致分为真相与假象,真相与本质一致,假象与本质相反。我们要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1)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本质

如:①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

A多研究些具体问题;B多解决具体问题;C谈论理想的主义;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答案D)

②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本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2)不被假象所迷惑,揭示事物的实质

如:①从门户开放政策一些条款内容,分析此政策的实质。

②结合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分析《九国公约》的实质。

11.确定历史客体的形式与内容

任何历史客体总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一定的内容,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是事物存在的外在形状、结构等外部表现形式;内容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总和,包括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1)两类不同的形式

①与内容不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

②与内容相关的本质形式。

(2)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作用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如:①一个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国体决定政体。

②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情况、变革原因、内容、结果等。

社会生产的形式(生产关系)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内容(生产力)的变化,结论: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大跃进、人民公社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结果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3)不变革内容,只改变形式,是不可取的。反对形式主义。

对于社会变革,如果只求变革形式,而不改变内容,那么这种变革是无意义的,或者从根本上说不属于变革。

12.认识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既有以往的否定又有肯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有克服抛弃的一面,又有继承和发展的一面。

(1)批判的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

(2)以古鉴今。

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

(3)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历史虚无主义与经验主义、形式主义都是错误的。

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及客观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如: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社会根源。

②历史上的精神文明繁荣时期都是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例如:百家争鸣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隋唐文化的繁荣。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伴随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意识也在相应发展,并发挥其能动作用。如: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鼓舞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地位及相互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如:1958年我国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这种“左”的运动为什么会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新兴生产关系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反对唯心主义的“上帝意志论”、“绝对观念论”、“地理环境决定论”。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观点并按这些思想观点建立起来的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其中,政治关系体现在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机关、团体党派等组织构成。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

如:“指南针等在近代西欧与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的高考试题第38题中的一问)

学生要首先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后者对前者又有反作用,推动或阻碍其发展,得出结论答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上层建筑)的制约。

16.确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起领导和决定性作用的、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即是次要矛盾。

(2)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确立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如:①我党1935年提出“反蒋抗日”,后来又提出“逼蒋抗日”,1936年9月以后提出“联蒋抗日”,我党对国民党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矛盾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阶级矛盾);而在“西安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②党在不同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及政策变化及其原因。

17.历史评价

(1)评价人物: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加速、延缓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③杰出人物产生,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又带着偶然性。

④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如:拿破仑的出现

(2)评价事件

两个标准,生产力的标准和实践的标准。某事物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决定了它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某些思想观点、政策是否正确要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和检验。

18.评定历史客体对其后历史的影响或意义

19.关于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20.民族意识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2)少数民族对于边疆的开发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3)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共同进步。

21.国际意识

(1)应有尊重和吸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世界各地区人民创造的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全球的联系日趋紧密,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影视传媒都为全球联系提供了有效渠道。

22.环保意识

人口、资源与能源、地球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控制人口,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共13类别50项目):

1.个人与社会

(1)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成员。

(2)个人的行为应与社会准则相一致。

(3)个人的发展只有融入到社会进步的潮流中,才能得以实现。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人类历史的宏观发展及其阶段性的进步的内容

2.个人与祖国

(1)热爱祖国是人们世代积累、巩固下来的一种最深刻的情感,它交织成牢固的民族意识与祖国观念。

(2)了解祖国的历史,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力与历史责任感。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

3.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群体

(1)要理性的、主动的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以求甘苦共享、观点的共识。

(2)树立与他人之间相互尊重、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3)要有一种团队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与团队或集体荣辱与共。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历史事件的成败原因、分裂与党争的危害、革命与建设靠群策群力等内容。

4.人格意识与自主精神

(1)健康的自我应具有健全的人格。

(2)自尊、自主、自立。遇事有主见,勇于独当一面,勇于承担责任。

(3)保持坚定的自信心,充分发展个人的潜能。

(4)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历史人物的成长过程、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等内容。

5.真诚与守信

(1)真诚待人、处事守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重要的为人之道。

(2)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虚夸、不掩饰。

(3)言出即行,言必信,行必果,是取信于人的前提。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中国诸子百家学说等古代思想文化内容。

6.意志与胸怀

(1)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磨炼意志力是每一个人奋斗过程中所必须做到的。

(3)敢于面对困难,处逆境而不气馁。要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反对消极颓废、回避现实的人生态度。

(4)开阔胸襟,不能意气用事,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

(5)当意见不一时,应有求同存异的精神。

(6)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或国家利益冲突时,要识大体,顾大局,公而忘私。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历史发展中的社会转型的艰难曲折、新事物的确立的过程、历史上的国共合作及统一战线等内容。

7.自省与自律

(1)主动反省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3)勇敢的修正自己的错误。

(4)戒除骄傲自大情绪,永不自满。

(5)保持强健的体魄与纯洁的心灵,远离毒品。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科学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任何认识与思想都是相对的、发展的,重要的改革,历史上的鸦片战争等内容。

8.情操与气节

(1)热爱和平。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与安定,维护世界和平。

(2)面对分裂国家与危害人类和平的反动势力,要勇敢斗争,勇于牺牲。

(3)不畏权贵,不畏强暴,不畏流言,保持高尚的气节。

(4)不受权力欲、物欲的驱动,保持廉洁、节俭的操守,为国为民服务。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反侵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对叛乱、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英雄人物的事迹、历史上的权力争夺与政治腐败的危害等内容。

9.民主法治与公民意识

(1)反对任何权力的专制,自觉维护法律的神圣职能。

(2)学会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

(3)做积极公民,关心国家,关注社会,承担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4)人人有义务尊重生命,保护环境。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世界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法律文献、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国辛亥革命等内容。

10.崇尚科学与勇于创新

(1)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2)要有崇尚科学的精神,求实求真,勇于创新。

(3)坚持科学的人生态度,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

(4)科技的研究与运用,应受伦理、道德或法律的制约。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科技成果等内容。

11.审美意识与理想追求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也创造了美。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

(2)心灵美、人格美是人类美的基石,具有永恒的魅力。

(3)具有感知美、欣赏美、鉴别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4)审美情趣是人生的花朵。

(5)人类的理想是真、善、美的统一。美好的共产主义是中国青年的理想追求。

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内容。

12.开放态度与全球观念

(1)理解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以开放的态度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3)认识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复杂性。要有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奋斗。

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示例:

世界古代文明、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特点、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及其扩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等内容。

13.人类与自然

(1)自然孕育了人类,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2)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3)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求人类的永久幸福。

相应的教学内容及示例:

人类的起源与进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现代工业的负面影响等内容。

三个层面课程目标的辩证关系

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目标、方法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历史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这三者之间,在教学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当然,在理论上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研究。

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目标是其他两个层面目标的基础,方法与能力目标是中间环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最高层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培养能力与方法、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是相互统一的,没有时序上的先后,而是三者同时、交叉、重叠和重复进行的。

历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它是“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培养的统一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属于教学内容的范畴,这一教学内容概念的更新变化,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学生要掌握“历史基本知识”,通过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积累,对祖国历史和人类历史有一个感性的体验,同时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其次,在获取历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技能训练、思维方式训练与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同时,使学生对客观的历史过程形成主观的认识,形成历史学科能力。再次,在体验学习、理解、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最高的教育目标,即形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认同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把掌握基本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任务,而应力求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往存在着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形式主义,忽视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健康精神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个体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全面而创造性的设计多维度的教学结构,发掘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社会功能,升华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进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这就是历史教育终极的、也是崇高的教育目的。

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的意义

我们所构建的“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共3层面、38类别、125项目,是对教育部“课程标准”中三个层面的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我们按照教育部的《纲要》要求,依循“课程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六册历史教科书所涉及的中外历史知识加以汇总归纳,将“历史课程目标”进行了分项研究,又参照了台湾、香港、国外等地区和国家近年来制定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历史课程目标体系》。此体系目前还仅仅是一个“纲要”,随着新教材的使用与课程改革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新教材施教的教学实践,更加全面、具体的从各方面完善我们的“历史课程目标”体系。

本册教材在每课设计了“研习升级”,加强了对“课程目标”的落实,作为对主体课文的延伸与升华。

本册教材“研习升级”一览表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上,各单元还应注意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要让学生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了解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单元:注意总结此段历史的经验及教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失误或遭受挫折。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教训: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②必须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防止个人专断。④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民主和法制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其犯错误的原因除我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组成情况因素外,两个反革命集团起了非常恶劣作用。当然党的领袖毛泽东应负主要责任。

正确认识“文革”中的中国共产党。应该看到这期间,党还是同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的,并成功地粉碎了两个反革命集团。党敢于正视失误,纠正失误,正说明了党的无私与伟大。所以,即使在“文革”时期,党的性质没有变,仍然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第三单元:要让学生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现代历史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四单元:要使学生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单元:要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表现的军威国威,认识我国开创国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意义;认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的外交成就。

第六单元:要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感受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要使学生体验社会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四)教学活动建议

设置教学活动建议的目的,一是为教师留置施展教学才华的空间,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而不是把教学仅仅局限于内容标准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从而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建议使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方法并不只有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而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三是把历史学习过程与认识中国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是中国现代

史教学活动建议最重要的内涵。

现代史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有这样一些内容:观看影视资料片、学唱歌曲和朗诵、请人大代表作报告、访问长辈收集口述史料、收集过去的购物票证、在地图上标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课堂交流自己了解的民俗文化、举办台湾问题讲座、举办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小型展览会、召开介绍当代科学家的主题班会、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分组进行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调查等。

中国现代史教学活动建议大致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注重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反映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现象。学生能收集到的票证一定种类繁多,除了粮票、油票、布票以外,可能还会有肉类、豆制品、煤、火柴、盐、酱油、香烟、酒类等各种票证以及工业券等等,票证的年份可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初都有。这些票证的种类、年份和购物的限量等都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联系和比较,从中了解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等。通过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物质丰富、市场繁荣的现象,才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感悟到我国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意义。

第二,注重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之重要一环,是开展历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收集到的历史图片如果要作专题展览,需要进行选择,撰写文字说明,使图片反映真实的时代背景和史实片断;实施历史教学活动的报告会、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都有一个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的过程,不论是交流民俗文化知识,还是介绍两岸统一和台湾问题,或是介绍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不做广泛的资料收集工作,不对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这些教学活动就无法很好地开展;有关中国现代史基本问题的重要资料反映在教材里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查找文献资料、报刊资料,收集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及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快捷地查找各类有用的资料,尽早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

第三,注重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社会调查,培养实事求是精神和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了解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现代史的学习目标之—,是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调查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例如,“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失误和挫折。当然,“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这个教训,就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

(五)学术动态

1.学术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分歧和争论主要集中在总体评价上,可以概括为“正确说”、“缺陷说”和“过早说”三种观点。

(1)“正确说”

坚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党在此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经过“三反”、“五反”运动,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明确表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经济上,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建国前的水平。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初步改造,国民经济开

始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为我们党有计划的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基本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2)“缺陷说”

如果说“正确说”属于一种肯定性评价的话,那么,“缺陷说”基本上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坚持这一种观点的人认为:

从总路线提出的依据来看,主要是受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不可否认,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党和毛泽东曾经参考和借鉴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核心经济政策,但主要的还是受斯大林的影响较多。因为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就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的共同理想。当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模式或道路。

从总路线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比较来看,前者是对后者制定的战略重点转移的背离。

从总路线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分析来看,明显存在夸大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在:不顾客观现实地夸大了中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从而否定了过去卓有成效的实践,把我们长期探索中得来的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许多理论和政策抛弃了,强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淡化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3)“过早说”

这种观点认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设想是好的,理论上也是讲得通的,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同时并举,把“很远的将来”才采取的步骤提到目前来执行。结果,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脱离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

——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杨凤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评价,有人认为,不应仅仅从生产关系的变更来评价,还应该以生产力发展与否作为标准来评价。过快地改变多种所有制结构形式和消灭民族资产阶级,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经济体制上的后遗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家经济建设的进程。

关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大多认为这是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也有人认为,农业合作化是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的,并不是当时杜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明显地过早了。如果土地改革以后让农村个体经济有一个比较充分的发展,然后再逐步实行农业合作化,效果可能会好得多,也可能会避免后来所发生的许多偏差,使农业生产发展得更快一些。

3.生产力概念需要重新界定

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是过去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今日的地球面临着人口极度膨胀、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破坏三大难题,人类在地球上的持久生存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旧的生产力观念已经不适应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即使从小的时间、空间尺度考虑问题,旧的生产力概念也是有缺陷的,应重新界定了。

原有的生产力概念过分强调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方面,忽视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以及主动保护自然的问题。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生产力自身的发展本质上创造出了自己的对立面,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普通百姓,特别是各国的首脑们,已经认识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当前的发展不应以牺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为代价,即当前的发展不应损害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当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考虑如下几点:

(1)明确人类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以系统理

论的观点加以考虑和处理。

(2)自然最终是不可战胜的,即不能征服的,人类不应过分强调凌驾于自然之上,应当放下征服者之剑,经常向大自然学习。

(3)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内在的片面性,它只强调了自然中的生存竞争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普遍存在的合作共生现象。如果说纷争是人的本性,那么友爱互助也是人的本性。人类逐渐认识到,对抗到底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求同存异是时代的要求,是自然界的要求。即“适者生存”,也可以说“合作者生存”。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里的“和平”要在超越旧达尔文理论的意义上理解,“发展”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新的生产力概念可大致界定为: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集团通过努力,在与自然环境及他人之间求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科协报》1994年12月15日)

4.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不少人将科学技术比喻为双刃剑和“潘多拉魔盒”,这是非常形象的。的确,科学技术这个“魔盒”里装了很多好东西,但有时拿出来进行不正确的使用,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炸药、原子能、化工技术、造纸技术……在给人类创造财富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成为战争工具、环境污染和生存条件的恶化等问题。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必须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弘扬科学技术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有些现代高新技术活动,尽管暂时还没有看到明显的负面效应,但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也需要伦理道德规范,以预防不良后果或灾难发生。在生物技术领域,这类情况总是比比皆是,如克隆人问题、基因工程问题、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遗传资源和多样性保护问题、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问题等等。它们涉及到人类个体安全和国家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小视。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种属之间的遗传屏障,很容易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遗传重组,制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或破坏生态平衡。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有可能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和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

5.关于毛泽东为什么要改变中共八大对于主要矛盾的判断

多数研究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对政治形势估计发生失误所致。自反右斗争开始后,由于错误的分析了阶级斗争的形势,所以否定了中共八大的正确结论,重提阶级斗争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在实践中越来越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发生了严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六七十年代,恰逢国际上反华反共浪潮愈演愈烈,毛泽东又错误得将这种浪潮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的一些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内所谓出了“修正主义”的问题联系起来,认为必须找到一种发动群众的好形式,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

有的学者不完全同意上述分析,他们提出,毛泽东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产生反复,并不完全是由于政治形势的原因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密切相关的。毛泽东主观上认为,那些在建设速度,建设指标等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是些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必须要运用专政的手段加以打倒。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基础上,形成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发展到了顶峰。在毛泽东的心目中,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是“纲与目”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只有打倒各种“不拿枪的敌人”,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抓革命”,才能“促生产”。这样看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产生了失误才发生的。

6.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关系研究

在研究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关系时,要注意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是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采取贬损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二是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在毛泽东时代都曾提出过或涉及过。上述两种倾向的共同点是把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显然是错误的。

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是坚持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所强调的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论断,并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加以阐述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

(1)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思想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贯串邓小平理论始终的一条红线,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许多学者强调,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上篇与下篇的关系,是继承、开创和发展的关系。

(2)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邓小平理论最重要的理论来源

(3)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生长点。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邓小平实现了由以政治革命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的转换。

(2)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要的,但还不清晰的、没有展开的认识,到较为完整的、论证严密的、高层次的系统化认识的飞跃。

(3)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转变的飞跃。

(4)邓小平理论改变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许多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理论整体认识的巨大的飞跃。

——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7.关于“大跃进”运动的成因

有的学者认为,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急于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经济建设上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党缺乏建设经验,对在革命年代所积累经验的采用.

有的研究者则主要分析了“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践与主观愿望出现巨大反差的原因;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迫于与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及苏联的压力等等。

有的学者还从过分夸大人的能动性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有学者着重探讨了“大跃进”发生的客观原因、当时人的心理原因,如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主制度不健全,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等等.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历史性合力的结果。

8.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看法主要有三种:充分肯定;基本否定;在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对失误进行足够的估计。多数学者认为,当年的所有制改造和今天的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两者都是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既不能因为肯定今天的改革而怀疑或否定当年的改造,也不能因为肯定了当年的改造而指责今天的改革。许多文章专门探讨了三大改造后期工作过急、过快、过粗和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的原因与教训。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

主要观点:

(1)是在矫正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错误认识基础上的发展(过去理解为一

种固定模式: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按劳分配)。

(2)联产承包制是对马列主义合作制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在这一观点下,又有具体分歧:有的认为土地公有、联产劳动、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方面,只是贯彻,不是发展。发展主要在经营形式上,把发挥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了。其核心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处理,通过承包关系把个人或联合的经济实体同社会利益连结起来,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物质利益得到了保证,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和多样性组合获得了现实的可能性,丰富了合作经济的内涵。

(3)发展不仅在经营形式上,而且在所有制上,突破了绝对、单一的框框,成为多种形式的结构;按劳分配方面也有发展,即劳动收入同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直接挂上了钩。

10.怎样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

因为土地仍然公有,集体经济在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贯彻国家计划等方面仍起作用。家庭承包主要是经营管理改革,集中劳动变为分散劳动。另一种意见认为,已超过集体经营内部责任制的范围,是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有人认为,这已远远超过生产责任制,是经营责任制,而且形成了“多层次交叉经营制”。有人认为,农村现已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经济、联合经济、个体经济。有的说,与其说是集体所有制,不如说是劳动所有制。

11.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有哪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解放与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农民所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1958——1982年)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12.我国东西部发展上的差距产生的原因

我国学者提出了多种观点。

第一是认为计划体制是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第二是投资政策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资政策均向东部倾斜。

第三是人口素质说。强调的人的素质是“特指人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素质”。即西部地区人们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和能力。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是宏观说。认为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原因有:一是我国历史上的生产力布局一直就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二是按照国家产业垂直区域分工布局,加工主导型产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大部分在西部地区,这种分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分效益外流。而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使得具有超前试验领先一步的优势。

第五是多因说。一是自然地理条件与发展起点。二是渐进式市场化的市场转变,导致要素资本的单向流动(从西部流向东部)、基础产品价格改革的滞后(初级产品低价输出、制成品高价输入导致价值净外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差异(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敢于放权,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坚持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

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略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

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

八年级中国历史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期末学业水平综合测试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学业评价 (本卷4页,37个小题,时间120分钟,满分l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这是一处“神秘之地”,被称为“世界屋脊”,于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这处地方是( ) A.新疆B.云南C.西藏D.四川 3.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改革开放4.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 A.通过了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B.进行三大改造 C.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初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6.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次严重错误,其本质是( ) A.过分强调公有制B.不考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 C.盲目追求生产发展的高速度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当年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辛苦干一年,结果喜获丰收。小岗村的其他10来户农户受灾减产。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旱情不一样B.生产积极性不一样 C.生产工具先进程度不一样D.土地贫瘠肥瘦不一样 8.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因为( ) 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作出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9.“文化大革命”中的“二月抗争”、全面整顿、“四五”运动三者共同说明的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 B.动乱中中国共产党已着手经济恢复工作 C.党和人民一直同“左”的错误进行斗争 D.“文化大革命”缺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10.下列不能表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是( ) A.中国加入WTO B.《英雄》在全球同步上映 C.沃尔玛超市开到我家门口D.中国收回香港、澳门 11.1992年11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哪项决策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经营承包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把中国的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始于( ) A.《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C.“三个面向”的提出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3.下列成就不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完成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最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打破了历史发展时序性的格局。旧教材对共和国史的编写分成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编写的。而新教材打破了这种编写格局。前三个单元基本上还是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接下来的四个单元则完全不是这样。 这本教材高度浓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巨大空间。正文内容极少,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大量的不知做什么的剩余时间。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最伤神的事情。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和处理的话,又会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这本还有一处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自由阅读卡。每一课的自由阅读卡都是与那一课有一定联系、或富有知识性、或富有趣味性、或极富时代气息极令时人关注的点点滴滴。如国旗的诞生趣味性知识性很强;“三八线”、香港和澳门区微极具知识性,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再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希望工程等,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十分富有时代气息。 在处理教材上,由于没有教过,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做一点大

胆的设想而已,望教过这本教材的教师能诚挚地提出严厉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能受到点滴启迪,我会永远感激。 一、利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学习七年级上、下册时发言踊跃,互不相让,而从学习八年级上册开始,学生变了,变得安静多了。经调查分析,排除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对近代史及现代史知之甚少,有的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是缺乏课外阅读。由于学生对近代史、现代史缺乏了解,当然很多问题就无法谈论,更不用说陈述自己的观点了。 二、利用教材给出的弹性空间,让学生“动”起来 所谓“说教”其实就是缺乏生动具体的事例,生硬地让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都比较简单扼要。其实,这种简要反而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素养的教学弹性空间,为教师的不断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如: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关于“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一目,教材总体上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成就,介绍了周总理在大会上即兴发言的经典故事。现代史中之所以选用万隆会议,是因为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这项重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周总理灵活、机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 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 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 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 条约》。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林则 徐 虎门 销 烟 鸦片 战 争 中 英 《南京 条约 》 火烧圆 明 园 俄国侵占我 国大片领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一单元 侵略 与 反抗 第 1课 鸦 片 战争 第 2 课 第二 次 鸦片战 争期间列 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全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鸦片战争 1.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鸦片战争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原因: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市场 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要求禁烟最坚决:林则徐当时清朝皇帝:道光帝 4.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鸦片战争:⑴时间:1840.6~1842.8 ⑵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⑶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⑷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⑸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 ⑴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 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⑵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破坏了中国领 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时间:1856.10~1860.10 ⑶发动者:英法联军⑷帮凶:美俄 2.列强的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⑴太平天国运动:①时间:1851~1864年②领导人:洪秀全③爆发地点:广西桂平金田 ④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城太平军 ②抗击洋枪队:李秀成 第3课收复新疆 1.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整个新疆:左宗棠 2.左宗棠收复新疆: 结果: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防 意义:①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 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⑴时间:1894~1895年⑵目的(主要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⑶主要战役:①黄海大战: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英勇奋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单 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走私鸦片 背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扭转贸易逆差。 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政治上,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 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9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领导者:林则徐 措施: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销毁鸦片。 结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意义: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 原 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起讫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初 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内 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

商定 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不平等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八年级下册大事年表 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前………………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1949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农业、手工业改造开始 1953年7月………………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3年底…………………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始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知识要点: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一、选择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换取中国商品B.掠夺中国白银 C.扭转贸易逆差D.打破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2、道光帝派()到广东禁烟。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穆彰阿 3、火烧圆明园的两个国家是() A、英法 B、美俄 C、英俄 D、法美 4、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5、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贵 6、1876年收复新疆的是() A、沈葆桢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7、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大战激战的是() A、南洋水师 B、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东海水师 8、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牺牲。 A、刘步蟾 B、萨镇兵 C、丁日昌 D、李鸿章 9、台湾在()条约被日本占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0、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是() A、华尔 B、西摩尔 C、义律 D、瓦德西 二、填空题 1、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_______逐步变成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侵入新疆建立政权。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期中有、、、、、、、。 三、简答题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摘自某清朝大臣 请回答: ①这位大臣是谁? ②哪一位皇帝派他去禁烟? ③派他去哪禁烟? ④禁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什么? ⑤禁烟的影响如何? 2、请回答: ①这幅图反映了被焚烧的什么地方? ②这个地方在什么时候被烧的? ③是由哪两国家焚烧的?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 (1—14课)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四条基本线索: 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 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 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4.地点:广州虎门。(●★记:P3 虎门销烟图) 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③、削弱军队战斗力。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 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 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 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 条约》。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林则 徐 虎门 销 烟 鸦 片 战争 中英 《 南 京条约 》 火 烧圆 明 园 俄国侵占我 国大片领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一单元 侵略 与 反抗 第 一课 鸦 片 战争 第 二课 第二 次 鸦片战 争期间列 强侵华罪行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中牟县黄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师: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教材:人教版教材 授课课时:32课时 (正课课时20、复习课时6、测试5课时、课程纲要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教材能够熟练的说出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事迹,全面的列举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2、能够准确的背诵单元标题、每一课课题和课后大事年表,在理解的归纳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并会复述从而整体把握和建构中国现代史的知识框架。 3、准确说出建国以来中共召开的历次会议及其重要决策,归纳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概述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 4、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当中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巧并能够学会有效的提取历史信息,体会“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观,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解决现实问题,通过活动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史的兴趣,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从而启发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渠道认知历史。 5、在学完本册书时是学生能够认知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与艰辛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党能够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在曲折中探索前进,最终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6、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中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延伸至现实生活中

的个人成才历程,感染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并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坚持到底的的良好品格。 7、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思路,继续升华坚持课堂改革,探所有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段是两级分化期、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过渡期;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优点是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一年半的历史学习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阶段性认知。 不足是容易分心,升学目标模糊,躁不能全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有些后进生甚至放弃的自己的学业。 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整个八年级下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有21课,还有4课活动课,共25课。 它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一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史,在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6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就成为了本册书的灵魂和编写的主线。 七个单元的章节设置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建国—改造—十年探索—文革(遇挫折)—纠错提出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主线下又穿插入了五个小专题: 民族专题 国家统一专题 外交事业发展专题 科技文化成就专题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精品,推荐文档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5.结果: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其他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结果:中国失败,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 5.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军结局:被中外联合势力绞杀 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17版部编教材) (一)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 过程:朝廷派钦差:琦善谈判,广东水师提督(虎门炮台)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长江门户吴淞)战死 结果: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影响: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B.中国不再享有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3年,,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 埔条约》通过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 相关事件:亚罗号事件、马神浦事件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相关大臣:奕? 2.过程: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西 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②《通商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③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3.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5.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 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早期:拜上帝会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 1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 中宁二中王绍燕 第11课民族团结.ppt 教材分析: 《民族团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通过“民族 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 繁森先进事迹的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 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及突破: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 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 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教师 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 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教学方法:1、对比法本节讲各民族共同发展时,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藏族生活的图片,进行对比,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