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解析

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得分

1.“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A. B. C. D.

2.下雨后有月光的晚上走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迎着月亮走,发亮处是路面,暗的地方是水面

B. 迎着月亮走,暗处是路面,发亮的地方是水面

C. 无论怎样走,发亮的地方是水面

D. 无论怎样走,发亮的地方是路面

3.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 )

A. B.

C. D.

4.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

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A. 光的漫反射

B. 光的镜面反射

C.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 光沿直线传播

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B. 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 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6.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 电焊时产生的“弧光”

B. 医用“B超”机

C. 验钞机

D. 夜视仪

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钢笔“错位”

8.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

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

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 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

透镜

9.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

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大,像距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

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B.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实像

C.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12.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

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

1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

A. 水中“月亮”

B. 雨后彩虹

C. 墙上手影

D. 海市蜃楼

1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c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 蜡烛放在c点成的像比它放在b点成的像大

16.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

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______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7.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______照射有

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填“红外线”“紫外线”)

18.由于光的______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镜

面反射”或“漫反射”)

19.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m。

20.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

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是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1.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

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像.

2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红色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桃花上时,______色

光发生了______。

23.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

______色,红字呈______色。

24.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4θ,则入射

角为______度。

25.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

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______。

26.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

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___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_(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27.如图所示是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

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选填“反

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2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某种玻璃的分界面后在两

种物质中的传播路线,相互垂直的两根直线分别表示界面

和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为______度,

界面的______侧(填上、下、左、右)是玻璃.

29.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

反射角大小。

3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

像。

3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O点,同时产

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请在

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

32.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33.完成下列图中光路图。

34.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

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

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

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______,测出像点和物点到______的距离并进行比较。

(6)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

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15cm处,移动光屏,得到

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3)将光源“F”放在30cm处,其大小如图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

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______。

36.如图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光屏,把一张中心有小孔的硬

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

(1)闭合电灯开关,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灯丝的______ 像(填

“虚”或“实”),且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______

(填“相同”或“相反”),说明像是______ .(填“倒立”或“正

立”)的,若向上或向下移动小孔的位置,则在光屏上所

成像的大小将______ .(填“不变”或“改变”)

(2)若将小孔分别改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则其成像形状______ (填“不变”或

“改变”),说明______ .

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

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

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

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

3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

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

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

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____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_____.

39.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

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

试在图中准确画出:

(1)平面镜的位置;

(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只有C符合条件。

故选:C。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比较简单。

2.【答案】B

【解析】解:(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

(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

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

故选:B。

(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

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

本题镜面反射和漫来解释现象。人背面月光走时,光在水面上是镜面反射,光线不能进到人眼里,故看到的水面是较暗的,光在土地上发生的是漫反射,看到亮的地方是土地。

3.【答案】A

【解析】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本选项正确;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本选项错误。

C、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C中光的传播方

向不变,显然是错误的;

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要认清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综上所述,这是因为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故选C.

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

此题主要考查“光路可逆”在生活中产生的现象,解释时要结合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是

两角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

5.【答案】C

【解析】解:A、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而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些的虚像;故A错误;

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地球上的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月亮上的光,即月球跑到了地球的影子区域;

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天空中的云和水中的云的虚像关于水面对称,分布在水面的两侧,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①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和人由于错觉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理

论,来分析海市蜃楼现象即可.

②光照在玻璃上时可以发生镜面反射.

③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平面镜成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6.【答案】C

【解析】解:A、电焊时产生的“弧光”,属于可见光;

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超就说明这一点;

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

故选:C。

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吸收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特点:

(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

(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

(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

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然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光。

紫外线特点:

(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

(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机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总和应用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符合题意;

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水中筷子“变弯”,是光从水传向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钢笔“错位”,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中传播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8.【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于二倍焦距时,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一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三个点,所成的像应该熟练掌握。从图上应该准确的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一倍焦距)。本题考查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从图中可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对于一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三个点所成的像,应该熟练掌握,这样对题目中所给出的答案就能准确判断。

9.【答案】A

【解析】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在50cm和12cm之间成实像,所以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作品从距凸透镜50cm处向12cm处移动,物距变小,像

距变大,像变大。

明确像的大小与像距的关系及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10.【答案】B

【解析】解: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时,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发光体在透镜甲左侧大于20cm远的地方(即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在透镜

甲右侧10~20cm远的地方(即一、二倍焦距之间)。

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则发光体在透镜乙的焦点以外,同时一定能在透镜乙右侧焦点以外,即距离透镜乙右侧大于

20cm的某处,得到一个实像,所以将光屏向右移,一定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放大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特点分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注意理解应用。此题比较有拓展性,有一定难度。11.【答案】B

【解析】解:A、盛有水的碗变浅是由于从碗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碗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铅笔的光线从水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D、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放在报纸上,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珠下的字被放大了。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B。

(1)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3)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

都是基础知识。

12.【答案】B

【解析】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远离法线。选项ACD错误。

故选:B。

光由空气通过玻璃砖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第二次由玻璃砖斜射再进入空气,两次均符合折射定律。

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3.【答案】D

【解析】解:A、“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时,光不会发生偏折,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发射,让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

色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垂直入射时,传

播方向不变。

(3)光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

反射。

(4)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光的折射、漫反射的作用、光的反射规律等,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14.【答案】A

【解析】解:A、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B、雨后天空的彩虹,是阳光经过天空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形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墙上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

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

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

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5.【答案】D

【解析】解:A、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故A错误;

B、放大镜的原理应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像,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故B错误;

C、幻灯机的原理应是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像,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或c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故C错误;

D、因为c点距离透镜比b点距离透镜近,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蜡烛放在c点成的像比它放在b点成的像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分析。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色散蓝

【解析】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故答案为:色散;蓝。

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

17.【答案】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适量的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故答案为:红外线;紫外线。

(1)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

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本题考查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8.【答案】漫反射

【解析】解: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故答案为: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漫反射现象,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

19.【答案】1.65 4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小明同学身高1.65m,所以像高1.65m;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小明和小明的像之间的距离是4m。

故答案为:1.65;4。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

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20.【答案】虚不变

【解析】解: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水面上出现的小鸟的倒影就是小鸟在水面上成的虚像,在小鸟向下俯冲靠近水面的过程中,小鸟与水面的距离变小,但小鸟在水中所成的像始终不改变,与小鸟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虚;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学生容易被“鸟向下俯冲”迷惑,误认为像变大。

21.【答案】折射;反射

【解析】解:(1)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

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1)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

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物像分布在反射面的两侧;折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在界面的同一侧。

22.【答案】红漫反射

【解析】解: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红色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桃花上时,红色光(而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了)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红;漫反射。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了;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本题考查漫反射的应用,关键是搞清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