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1. 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 比较文学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发行为特性。
3. 国别文学:一国之文学,最基本的文学划分单位。
4. 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世界文学正是比较文学努力的方向。
5. 比较文学的诞生:可比性
6. 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 梅茨尔创办的《总体比较文学报》
7. 比较文学理论著作问世:1886年,英国 波斯奈特的第一部比较文学论著《比较文学》
8. 比较文学讲座出现:1892年戴克斯特“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9. 比较文学专著出现:《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戴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勃兰克斯
10. 梵?第根,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比较文学论》,分为国别文学、总体文学、比较文学。
11. 法国学派:崇尚考证,强调“事实联系”——影响研究
12. 法国学派:根据放送、传播、接受的经过、路线分为:流传学、渊源学、译介学。流传以放纵者的位置为起点,研究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如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13. 比较文学转折点:教堂山回忆(1958年,国家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打好,揭开了美国学派的序幕)
14. 美国学派:强调无事实影响下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分为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
15.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提出了“文学发展过程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16. 日尔蒙斯基《比较文学与文学影响问题》提出:可以根据文学史上在相似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类似现象来进行研究。
17. 历史类型学:就方法论而言,俄苏比较文学学者注重“类型学”研究。
18. 中国:“比较文学”概念时见于“五四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大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摇篮。
19. 严复留学英国,涉猎大量西方文化理论,完成《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20. 林纾,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他与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一百多种,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21. 鲁迅发表《摩罗诗力说》介绍欧美的浪漫主义诗歌
22. 吴宓,《学衡》“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仕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
23. 港台学界比较文学代表人物: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

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叶维廉《比较诗学》;叶嘉莹的古诗词赏析。
24. 钱钟书《管锥编》的出版是中国比较文学兴盛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化境论——文艺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
25.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中国成立(深圳)。
26. 文化模子寻根法:叶维廉在《比较诗学》提出用不同的文化模子来进行比较,追根溯源,从其不同的文化立场来进行观照比较。阐发研究(双向阐发);跨文化研究
27. 文类学的文学分类法:西方的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四分法: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亚里士多德《诗学》:史诗、抒情诗、戏剧
28. 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是:跨越性、可比性和文学性
29. 缺类研究:一类是“有无”问题,另一类是“差异”问题。“中国有无悲剧”“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30. 法国学派代表人物: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影响研究
31.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韦勒克,亨利?雷马克,奥里德里奇。——平行研究
32. 俄国学派代表人物: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阿列克谢耶夫,康拉德——历史类型学研究
33. 中国学派代表人物:王国维,李达三,乐黛云等。——阐发研究
34. 平行研究题材学主要有神话传说题材和民间文学题材两大类。
35.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中的特性主要有:边缘性,跨界性和包容性。
36. 主题学研究的主要分类有:母题研究,主题研究,情境研究。

名词解释
1.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2.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3. 主题学:通过对同一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流变的历时,研究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以及这种流变和处理的根源。
4. 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5. “套话”:

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6. 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
7. 意识形态:凡是按照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即在描述异国的时候贬斥对方,强化自身文化的认同。
8.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
9. 主题:文学作品中的题材、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是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
10. 母题: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母题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主题的最小要素;另一方面,母题又具有强大的生成力,是能滋生出大量相关主题的主题。
11. 类型学:类型学的“类型”指的是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通契,相近,结合,指的是世界文学进程中那些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历史接触,或这种接触并未构成主要动因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圈里,于不同时代以不同的文学语言从事文学创作而产生的文学现象,基于艺术意识,艺术思想,艺术品质上的相通所呈现出共同的诗学特征
12. 媒介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交流过程中起传递作用并实现文学交流的人和事物——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13.乌托邦: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或者一个群体对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异国形象是乌托邦的,即在描述一个异国的时候夸大和理想对方,形成对自身文化的颠覆。

文类学 :中西爱情诗比较
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
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
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1中西爱情诗两个共同点
A 中西在早期都有大胆而热烈的情诗
西方不论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创作,都很明显;
中国的文人作品中真正的情诗则很少,民间作品中还是有所谓的真正的情诗的:如《诗经》的《静女》、《关雎》、《卷耳》;“汉乐府”民歌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现代诗歌:汪静之《过伊家门外》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舒婷《致橡树》徐慕容《前缘》
西方的情诗:萨福《相思》但丁《新生》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B 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而情诗创作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历代的妓馆青楼却又是公开的。因此,文人的作品中自然形态的情诗少,但民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在西方,由于收到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写情诗也是收到禁止的;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人冲破禁欲主义的思想与体制,于是情诗也取得正常发展。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的“性”与“情”基本上时开放的;文艺复兴后,也就更加开放。西方比中国的开放时间长的多,因此西方的情诗在数量要多的多
2中西情诗差异
(1) 主题上:
中国关于“婚后恋”“死亡恋”的诗比较多---李清照《武陵春》
西方关于“婚前恋”“婚外情”的诗比较多----拜伦《雅典的少女》
原因:中西不同的伦理价值观,中国伦理规范限制男女正常交往,西方自古以来则是男女交往非常自由
(2) 在情感上或情调上
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
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雨果《致一位女子》
中西不同的诗学表达方式:《诗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诗史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3) 性质上
中国诗少性的描写,少写身体、话语和动作,如陆游《钗头凤》
西方诗多“性”的展示,多写身体,并且大胆而热烈
(4) 宗教情感上
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的不可期;
西方人浓厚的基督精神,相信在天堂中还能再相见。如弥尔顿《悼亡妻》等都坚信死后与亡妻会在天国相见,天国几乎具有地理的真实性
(5) 情景上
中国:闲庭深院,沉香亭畔,罗帐半掩,炭火微温,月影阑珊,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水调歌头》
西方:碧草如茵之大地,月光皓皓之林间,白雪皑皑之小径,浪卷细沙之海滩,如彭斯《一多红红的玫瑰》华兹华斯《露茜组诗》
(6) 风格上
中国情诗含蓄、委婉、遮掩式的,重柔性之美,如《诗经》中的《关雎》《迢迢牵牛星》
西方的诗人大胆直率,热烈欢快,多阳刚之气,如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雅典的少

女》
3中西情诗差异的三大根源
a、 社会与文化根源
中国是一个高度伦理化的宗法制农业社会文化是儒道释综合而以儒家为主;封建仕人追求功名利禄,重规范,不重感情,妇女没有任何地位
西方人是一个海洋性的开放体系,有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基督教的上帝宗教和罗马帝国的冒险精神统一的文化传统女性有出入社交场合的自由;西方人比较注重人间的现世的及时行乐的生活
b、 不同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受到伦理道德与责任的约束,只重生儿育女,不重圣与灵的结合中国人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婚外情是严厉禁止的
西方人往往将恋爱与婚姻当作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有“爱情至上”的传统,将爱情看做是一种情感的历险,“婚外情”一般是不受到谴责的
c、不同的诗歌价值观
孔子有“兴观群怨”之说,讲究“发乎情,止乎礼义”,讲究“温柔敦厚”
西方,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强调诗是客观之再现,强调主观之移情作用;华兹华斯强调“自然”,柯尔强调“想象”,济慈追求“美感”,都有一种“唯美主义”倾向

从《赵氏孤儿》到《中国孤儿》
法国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受中国元剧《赵氏孤儿》的影响写成的。
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主要展现春秋时代晋国奸臣屠岸贾对忠臣赵盾由嫉恨到多次陷害,最后诛杀赵氏满门三百口的历史。核心是由搜孤、救孤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冲突。
经伏尔泰改变后的《中国孤儿》中,搜孤、救孤的悲剧冲突为次要的,虚构了成吉思汗和伊达梅之间感情与理智的悲剧冲突。表现理智与天才对盲目。野蛮的暴力所具有的优越性,强调道德的力量。
中国的《赵氏孤儿》,通过屠岸贾这一形象表现正义与邪恶的冲突,,从而歌颂正义具有真无不胜的力量。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由于成吉思汗这一形象的转变,而突现了爱情与理智的冲突,赞扬了道德在理智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
在《赵氏孤儿》的结局中,屠岸贾罪有应得的死于赵氏孤儿之手,这种暴力复仇的结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在《中国孤儿》的结局中,成吉思汗幡然悔悟,表现了理性的胜利,符合法国古典主义的美学准则,给人以一种感情净化后的畅美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并不是他对原作的误读和曲解,而是对原有题材进行筛选、过滤后,有意识的再创作。表现了他对《赵氏孤儿》剧中搜孤。救孤的悲剧冲突和暴力复仇的结局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反映”的美学抉择。目的在于要和塑造树立自己美学主张中的悲剧形象,以宣扬自己的启蒙主义思想
《中》剧与《赵》剧的

悲剧结局虽然表现方法不同,但是很圆满,都能被当时各自国家的人民所接受。这说明中法两国人民在悲剧结局的处理上具有某种认同;有某种很近的。追求完全美的审美心理与要求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促成了比较文学的诞生,其标志是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1886年,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标志了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
3比较文学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4比较文学论文、学校著及工具书的出现

重要流派,作家,作品。观点
1法国学派
① 巴尔登斯贝格《比较文学评论》 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张言必有据,反对牵强附会
②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把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三个范畴,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
③ 卡雷 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形象学,基亚《比较文学》
主要观点
(1) 崇尚考证,强调“事实联系”-----影响研究
(2) 根据放送、传播、接受的经过路线分为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译介学)
2、美国学派(新批评------文本为主)(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
(1)转折点—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会议,揭开了美国学派的序幕,教堂山会议
(2)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
(3)1960年 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4)1949年《比较文学》杂志在俄勒冈大学创刊
(5)1952 《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年鉴》
3、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
①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提出文学发展过程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②日尔蒙斯基《比较文艺学与文学影响问题》提出可以根据文学史上在相似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类似现象来进行研究
③阿列克谢耶夫,康拉德等人编撰《世界文学史》 主要观点:历史类型学
4、中国学派
(1)文化模子寻根法。叶维廉《比较诗学》提出痛不痛的文化模子来进行比较,追根溯源,从其不同的文化立场来进行观照比较
(2)阐发研究(双向阐发)是一种跨文化的借用文学理论模式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
(3)跨文化研究。乐黛云等学者提出,我国跨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整合而不是文化对抗,即所谓的“和而不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