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论文-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本科毕业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XX理工大学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由本人独立完成。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已标注并加以注释。论文研究过程中不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如若出现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名):

日期: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的硬通货。并且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美元本位制在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开始松动,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机会,所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当前经济形势,探讨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走势,得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民币在世界范围的流通程度却很低,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其次解释了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考察了目前人民币的流通现状和国际大环境对人民币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为什么要人民币国际化: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因素,即我国具有稳定的政治格局,强大的经济实力,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健全的金融体系;对比得出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提出若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随后研究了怎样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参考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史,对世界三大货币的国际化路径进行考察,从中学习和借鉴,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两个“三步走”战略,即地域上实现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货币职能上实现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根据不同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包括经济制度改革、推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加强金融监管等。接着从风险因素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最后建立在人民币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得出人民币一定会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大放光彩。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以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道路是漫长而迂回的,但前景是美好的。中国典型的大国经济特点,健全的经济增长和人民币的强势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续坚持相关机制的建设,深化改革力度,加强金融监管,相信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会实现。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政策三步走

THE PATH AND POLICY CHOIC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level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RMB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storage and payment in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generally accepted hard curr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dollar standard system in two aspects of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government credit began to loose, therefor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ushered in the opportunity, so discusses the issu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First it introduced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investigated the trend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world economy t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already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but the degree of RMB in circulation worldwide is very low, s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s imperative. Second, it explained what is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MB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on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n it analyzed why to carry ou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by investigating the inevitable factors fo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cluding China’s stable political structure,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adequat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And it made a comparison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to find out there are more advantages than disadvantages. So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will be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Subsequent article shows how to promote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referencing to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inspec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currencies, and learn from that to come to the wa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at is two roads of the "three steps" strategy. Depending on the path to propose policies, including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he RMB free exchang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ffshore RMB center, strengthen financial supervision, etc. Then it analyzed th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factor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it made an outlook about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RMB,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RMB will put glorious greatly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tage.

RMB is a dynamic and gradual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we shoul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path of the RMB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is long and circuitous, but the future is bright. China’s typical power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ou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trong position of the RMB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to make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e true. We should adhere to releva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o deepen reform and strengthen financial regulation, so that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will be achieved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Policy Three steps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

1.3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第2章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3)

2.1 当前经济发展状况 (3)

2.1.1 中国经济走势 (3)

2.1.2 世界经济走势 (6)

2.2 人民币流通现状 (7)

2.3 国际大环境对人民币影响分析 (8)

2.3.1 欧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 (8)

2.3.2 日本推行量化宽松政策 (9)

2.3.3 金砖峰会走进非洲 (9)

第3章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10)

3.1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因素 (10)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12)

3.2.1 有利方面 (12)

3.2.2 有弊方面 (13)

3.2.3 利弊综合 (13)

3.3 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14)

第4章三大世界货币国际化历程与启示 (15)

4.1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5)

4.1.1 金本位制自发国际货币体系 (15)

4.1.2 布雷顿森林体系 (16)

4.1.3 牙买加体系 (17)

4.2 美元国际化历程 (18)

4.2.1 美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18)

4.2.2 美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19)

4.3 欧元国际化历程 (20)

4.3.1 欧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20)

4.3.2 欧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21)

4.4 日元国际化历程 (21)

4.4.1 日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21)

4.4.2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22)

第5章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23)

5.1 路径选择 (23)

5.1.1地域“三步走” (23)

5.1.2货币职能“三步走” (25)

5.2 政策选择 (27)

5.2.1 金融经济体制改革 (27)

5.2.2 逐步推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28)

5.2.3 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 (28)

5.2.4 加强金融监管 (29)

5.3 风险分析 (30)

第6章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32)

6.1 研究结论 (32)

6.2 对策建议 (33)

第7章展望 (34)

参考文献 (35)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升高,已成为世界多元化格局的重要力量。专家普遍认为,今后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为人民币成为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可以放心使用的货币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近几年治理通货膨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成效显著。在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则保持汇价稳定,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为自身奠定了牢固可靠的信用基础。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格局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尤其是由美国次货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共同呼吁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变美元独大的局面,主张实行国际货币多元化,这是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一次难得的机遇。

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许多利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方针,在实践方面取得了突破: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同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等国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 年7 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0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20 个省(市、自治区),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 年1 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可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 年8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进一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以上种种皆被视为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有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前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形成了一批富有见地的理论成果。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的硬通货。并且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美元本位制在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开始松动,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机会,所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论文将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入手,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内涵和现状,解释为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因素和各种最新政策对其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考察世界三大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道路,得到一些可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和安排的启示,从中学习和借鉴,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与政策。同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中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政策以规避。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中国自身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稳健的经济增长及人民币的强势地位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若坚持相关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改革,相信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实现。

本论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法,定性的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内涵和推行动因,通过实证考察三大世界货币的发展历程,对比归纳分析出适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最后总结分析,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1.3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论文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入手,结合三大国际货币的发展历程,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议,同时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并根据最新时政新闻,分析其对人民币的影响,得出人民币发展应遵循渐进路径,稳步实现国际化。

本论文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规范的实证研究,并且在分析时忽略了未来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等的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影响。因此,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与政策选择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目前,就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学术界形成了如下定义表述: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当今国家间的经济竞争主要表现形式是货币竞争,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将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内涵和了解人民币流通现状。

2.1 当前经济发展状况

进入2013年,世界各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国外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稳增长”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企业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小幅回升态势,2013年全年GDP增速有望高于2012年。预计2013年一季度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2.6%左右,国民经济平稳开局。

2.1.1 中国经济走势

2003-2012这十年间,我国GDP以10%左右的增幅稳步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属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有专家预测,我国经济将步入6%-8%左右的中速增长时期,这段时间是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

表2-1 我国2003-2012年GDP数据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1)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强劲创19年来新高(截至5月8日)

在近期接连创历史新高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5月8日升破6.2重要关口,再度创出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新高。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5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3个交易日上涨,报6.198,较上一交易日大涨103个基点。而市场普遍认为,6.2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重要关口。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表示:人民币近期走强,主要是因为最近资本流入比较强,而中国央行从去年4月以来的态度是少干预,因此使人民币产生了小幅升值的压力。去年底到今年初资本加快流入中国主要有3个原因。其一,市场恢复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增加。其二,市场摆脱了去年以来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重构对人民币的信心,持有外汇的中资企业等加大了结汇力度,更多抛售外汇持有人民币。其三,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跨境套利交易改变了人民币供需关系。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人民币近期冲高,反映了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从外围因素来看,由于受到全球各大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低利率流动性资金增加,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从国内来讲,中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表现更为突出。还有交易员表示,人民币近期的强势是人民币改革的一部分,使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更具弹性。

资料来源:中国纸金网图2-1 2012.5-2013.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2)2012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幅创9年新低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与2011年末相比,全年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增幅是2004年以来最低值。历史数据显示,近10年来,国家外汇储备增长不断加快,并于2007年达到年度增加4600多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但2011年开始,外汇储备增幅开始明显放缓。

表2-2 我国2003-2012年外汇储备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改善国际收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总值的比率从2007年峰值的10%降至2011年的不到3%。随着国际收支顺差变小、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以及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季度增减交替的局面,年度增幅随之放缓。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外贸顺差2311亿美元,较上年扩大48.1%。

外汇资产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以及国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步伐加快,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多年来,在外贸顺差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人民币造成了升值压力,也使得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日益窄小。同时,持有的巨额的外汇储备也面临着巨大的保值风险。专家表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改变了以往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而趋于稳定,这是我国多年来所期待看到的结果,对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方向,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平衡。

(3)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是6.2%,同比增长了6.2%,和2011年的增速相比回落了16.3个百分点;我国外贸依存度在前一年基础上再度回落3.1个百分点,为47%,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4.9%,进口依存度为22.1%,都有所回落。

表2-3 我国2003-2012年进出口总体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通常是用来评估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我国外贸依存度在经历了入世初期的快速增加后,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从2006年67%的高点开始回落。这一态势表明,尽管外贸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仍举足轻重,但国内经济增长正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变。

专家解释说,由上述数据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承受的压力或者是不利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第一,外需的疲软、订单的下降。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持续萎缩,失业率屡创新高,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市场的需求明显不足。第二,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减弱。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一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二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第三,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恶化。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频频效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的产业在不断扩大,这使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也趋于恶化。第四,我国的内需走弱,进口的动力不足。国内经济自主的持续减速和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下降,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抑制。

2.1.2 世界经济走势

2012年全球经济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表2-4 2010-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注:2012年和2013年数值为预测值

在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成员国对商业银行的危机救助,导致政府主权债务率不断攀升,引起主权债务信用危机,而这一危机反过来会进一步恶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而引起新一轮的银行危机。如此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使得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来源。

在美国,由于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所以其经济复苏放缓。在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尽管经济增长步入了复苏轨道,但是失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相反还呈现出了失业现象长期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化的趋势,而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所需要采取的进一步刺激手段却遇到了国债上限的制约。

同样,2012年日本经济虽然增速尚可,但是从2011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季度波动仍然较大。日本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灾后重建及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消失,使其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事实上,日本政府已经出台和准备出台的补充预算支出总数已达22.5万亿日元。如此巨大的政府支出,并没有稳定日本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相反,这还限制了日本政府进一步的经济刺激空间。

因为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悬崖”挑战,所以发达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也在实施进一步扩张性政策。美联储在2012年9月出台了QE3;欧洲央行在2012年2月实施了第二轮的LTRO,9月又推出了没有规模和时间限制的OMT,它被认为是欧洲版的量化宽松型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也在2012年9月宣布增持日本国债,释放出了10万亿日元的流动性。持续的量化宽松型的货币政策,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处于极低的水平。

2.2 人民币流通现状

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广泛,其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硬通货,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以旅游和消费为主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流通因旅游业的兴起而广泛发展,每年中国都有大批旅游者前往上述国家旅游度假,期间大量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和消费,随之开始出现许多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在韩国许多知名的购物商城、酒店、宾馆等每日更新人民币与其本地货币的比价,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为方便国人在外国使用人民币,中国银联宣布,从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开通“银联卡”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的受理业务。这项举措使持卡人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银联卡”进行购物消费、也可以在这些国家的取款机上支取一定限额的本国货币。2005年12月以来,中国银联开始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了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这一切实践突破,都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第二种,以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为主的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人民币凭借自身稳定的币值和较高的信誉,已经在这些国家中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而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本国货币进行自由兑换,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区域性货币。我国自2009 年4 月8 日开启了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试点,并于2010 年6 月22 日扩大试点。在朝鲜罗津-先峰自由经济贸易区的贸易集市市场上,当地的摊主们大都习惯于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无论是销售中国的商品还是朝鲜的地方产品。人民币在朝鲜几乎所有的边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经成为人们结算货款、进行商品交易、当作储备货币的硬通货之一。在越南、俄罗斯、朝鲜、缅甸等国家,许多行业逐日公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布人民币与本国货币的比价,其中与旅游有关的行业、部门以及商品零售业均受理人民币。随着与中国经贸往来的国家增多与地区的扩大,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人民币区域性日益体现,进而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

第三种,以人口流动为主的中国的香港和澳门,部分发达国家和华人聚集地区等。由于一国两制方针和紧密的经济联系,内地和港澳地区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进而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相当普遍。据资料显示,香港目前已有100多家货币兑换店和近20家开办了人民币兑换业务的银行。许多购物商城、宾馆、游人购物点都报出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币。由于港币与美元可自由兑换,人民币也就可以随时通过港币这个中介兑换成美元。中国游客遍布世界各地,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机场、饭店也开始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如纽约的机场、唐人街以及部分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据专家估计,在香港人民币已成为仅次于港币的流通货币。由此观之,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渐进发展阶段。

2.3 国际大环境对人民币影响分析

2.3.1 欧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

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QE3,0-0.25%的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期,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现有扭曲操作等维持不变。欧洲当地时间9月6日,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如约祭出救市新计划—直接货币交易(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 简称OMT),即在欧元区二级市场上附加条件、无限量冲销式购买到期期限在3年以下的国债。OMT是一种无限冲销买债计划,即欧洲央行可以决定开始、持续或者停止购买债券,对购入债券没有数量限制,但是会将购入的债券全部冲销掉。

全球金融市场对QE3的推出一片欢欣鼓舞。预计QE3的推出将有助于降低美国长期利率以及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成本、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降低“财政悬崖”的潜在冲击、推动经济复苏、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但QE3的推出也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未来美联储通过“推出策略”回收流动性的挑战。而一旦“推出策略”不能成功实施,到特定时点后美国乃至全球的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也将难以避免。

QE3和OMT的出台对人民币的影响表现在:(1)持续近一年的短期资本流出可能变为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2)随着短期资本流动的逆转,中国外汇储备增量将由负转正,月度外汇占款规模也将重新上升。(3)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出现新一轮反弹,中国经济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而一旦通胀反弹,中国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将所剩无几。(4)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重拾升势。人民币升值预期重新增强,将反过来刺激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入。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3.2 日本推行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央行在近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在两年之内将资金供应规模扩大至现有的两倍,为达成这一目标,日本央行宣布,将量化宽松的目标转向基础货币,在两年内以每年约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规模。到2014年,其货币供应规模将增加到27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左右),是2012年末的近两倍。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货币宽松效果,日本央行还决定扩大长期国债的购置规模,将包含40年期国债在内的所有长期国债列为收购对象,预计其国债购置额度将达到每月70万亿日元左右。

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以出口为主的新兴经济体,以及德国等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发达经济体,蒙受损失。专家表示:日本央行实施“开放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则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引发各国政府的不满。日本央行的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而言,无疑是‘捣乱’。如果其他国家竞相效仿,那么货币战就一触即发。因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大部分的货币将流出日本寻求更高的获利,而不会留在日本国内。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会进一步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这会通过贸易与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一系列不利冲击。首先,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显著地压低了日元汇率,这可能造成人民币有效汇率继续较快升值。其次,就中日贸易而言,日元对人民币贬值,将会扩大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再次,从中长期来看此举都增加了日本国债市场的风险,会让中国主权投资者对继续增持日本国债变得越来越谨慎。简言之,它会放大发达国家集体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影响。

2.3.3 金砖峰会走进非洲

中国从2009年以来已连续四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若能在非洲加大人民币在经贸投资中的使用,不但对超过2000家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亦使非洲企业受益于更为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在去年近2000亿美元的中非贸易总额中,人民币结算只占到0.5%。渣打银行非洲区现金管理及贸易融资部总裁表示,预测到2015年,中非贸易总额中150亿美元的份额将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非洲主要贸易伙伴目前对于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持开放态度,南非、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等多个国家的非洲银行也开始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2011年9月尼日利亚央行宣布将人民币纳入该国的外汇储备货币。目前中国已经与19个国家地区货币当局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总金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从地域上正从亚洲和新兴市场国家向西方国家延伸,但尚无非洲国家。作为最新进展,中国央行周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上述举措,扩大了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民币的流通使用程度还比较不足,与中国的大国形象有所差距,所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第3章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关于推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为什么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必然因素,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获利还是获弊,以及推行的主要障碍等,这为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1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因素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统观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情况,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具体表现在四大方面,这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提供了必然条件。

(1)稳定的政治格局。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国内政治局势一直很稳定,同时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较强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外交战略是非常开放的,与各国建立了健康稳健的外交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同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支持并协助他们共同发展。中国人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强烈的政治地位,来加强中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利条件。

(2)强大的经济实力。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是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美元,欧元和其他货币能够长期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最基本的原因是其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中国的经济基础,过去相对较弱,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5%,是同时期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近3倍,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中蓬勃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已排名在发展中国家之首,在世界排名第二,成为最新经济体。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著增强了宏观调控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快速发展。

此外,许多来自国际对中国的称谓可以体会到中国在世界上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例如: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的主要引擎之一(另一个是美国);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金砖四国”之一(其他三个国家是印度,俄罗斯和巴西);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将转移到亚洲,而中国将成为中心的中心;中国的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使世界各地的通胀率降低;中国对世界上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很大需求,因此,在全球资源和能源市场,中国扮演主要角色。总之,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并已跻身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行列。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表3-1 2012年世界各国GDP排名(2012年末汇率)

数据来源:CIA

(3)充足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以应付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的兑换要求,要求一个国家政府必须有足够的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根据现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应维持在进口额的约30%。央行网站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94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802亿元。初步统计,2012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2.06万亿元、8752亿元、292亿元、2510亿元。据统计,中国出口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超过20%,以美元计算,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40%。中国已成为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或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人民币作为交换媒介,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追捧。如果一国国内经济的规模不足以证明其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然性,那么一个国家的国际经济的规模和参与程度,则充分证明了其货币国际化有直接的客观依据。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在中国外汇储备稳步上升的条件下拥有了可靠的保证。

(4)健全的金融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国际化中国金融国际化步伐全面加快,一批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法律法规相继问世或修订,初步形成套较为完备的金融法规支撑体系,金融机构也呈多元化发展格局。作为世界货币的纸币,主要靠发行国的央行调控,但也需要整个银行系统和其他经济机构支持和运作。由此,人民币能否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还必须有一个国家最先进的银行系统。调节能力和控制宏观金融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业的稳定,从而影响外汇汇率和币值的稳定。由于货币国际化,在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国际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时,国内经济和金融领域往往面临很大外部冲击。从发行国危机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和动荡的发生对其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的。为了削弱和消化所有外来冲击,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具有较强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的能力,通过运用政策手段,迅速吸收各种冲击。所有这些,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并有显著增强。中国人民银行正朝着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央银行的目标奋进,而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理速度,持续改善管理水平,增强业务创新能力,也标志着稳健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有利于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职能。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而人民币国际化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减少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损失,但也会使主权货币面临金融危机和国际动荡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要求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

3.2.1 有利方面

第一,有效降低汇率风险。中国的进出口都需要用外币进行结算,持续贸易顺差,则累积起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汇率波动对企业业务的影响巨大。现阶段,我国财富很大一部分是以美元持有的,并大量投资于美国国债之中,国际资本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数十亿美元的账面亏损。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经济贸易中能广泛地作为结算货币,那么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大大减小,政府经营外汇储备的压力也会大为缓解,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也将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和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大幅增强中国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之获得较大的政治经济话语权。美元,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充分反映了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国际信誉地位较高。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国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却远远不相称,这与人民币缺乏相关的国际地位有很大关系。如果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主要资源伙伴可以接受其成为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对于睦邻友好,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将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将拥有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不仅可改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被支配地位,也可以减少国际货币体系对其的不利影响。

第三,积极促进中国跨境贸易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流过程中的货币结算手段的不足,促进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此外,许多邻国都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市场供应短缺,与中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人民币流出境外,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第四,有效保护外汇储备。全面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后,不需要太多的外汇储备,而且可以自行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减少了需要应对贸易赤字、货币投机所需要的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