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阻抗保护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阻抗保护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阻抗保护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阻抗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二 阻抗保护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距离保护原理的理解。

2. 掌握电力系统距离保护的整定及实现方法。

2 实验内容

1. 学习RTDS 距离保护元件的使用方法。

2. 根据实际系统参数对保护进行整定,并记录故障波形。

3. 使用电力系统故障仿真专家进行故障分析。

3 实验原理

距离I 段的整定

距离保护一段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它应该只反应本线路的故障,下级线路出口发生断路故障时,应可靠不动作。所以其测量元件的整定阻抗,应该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整定:

.10.8act AB Z Z =?Ⅰ 距离II 段的整定

按照以下两点原则进行整定(取两者中较小的):

1)与相邻线路距离一段保护相互配合,并考虑分支系数 braK (取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小值):

.2.10.8+)act AB bra act Z Z K Z =??ⅡⅠ(

2)躲开线路末端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处短路时的阻抗值:

.20.7act T Z Z =?Ⅱ

由于没有变压器,所以我们采用第一种整定方法。 距离III 段的整定

启动阻抗一般按躲开最小负荷阻抗.min L Z 来整定

.min

.min .max

L L L U Z I =

.min

.1L act rel ss re

Z Z K K K =

??Ⅲ(备注:本次实验不考虑阻抗三段)

RTDS 中距离保护的使用方法:

.min

.1L act rel ss re

Z Z K K K =

??Ⅲ

图3.1 RTDS 中的距离保护

(1)如图3.1所示。VA 、VB 、VC 、IA 、IB 、IC 为三相电压、电流的输入。21-start 输出的是一个5 位的二进制字,其中,1 表示一段启动,2 表示二段启动,3 表示三段启动,4 表示二段延时启动,5 表示三段延时启动。1P/3PT 同样是一个5 位的二进制字,1 表示A 相跳闸,2 表示B 相跳闸,3 表示C 相跳闸,4 则表示三相跳闸。所以在距离保护设备后需要加上一个分相跳闸设备。

(2)跳闸设备的详细结构见图3.2。该逻辑图实现了分相跳闸功能。同时还利用SR 触发器实现了跳闸信号的保持功能。实验时可在输出信号AA1,AB1,AC1 上加上跳闸状态指示灯,使得哪相跳闸了显得更加清晰。

图3.2 分相跳闸逻辑图

(3)距离保护的设置

双击距离保护设备的图标后,出现如图3.3所示的设置界面。

图3.3 距离保护的设置

首先需要将CONFIGURATION 中的频率改为50Hz,再将SchTyp 选项改为OFF。之后只需关心PDIS 和POS/ZERO SEQ COMP 两个子选项即可。其中POS/ZERO SEQ COMP 子选项中需要输入线路的阻抗和阻抗角,不然无法自动计算测量阻抗,如

果需要观察测量阻抗则只需要开启距离保护的monitor 功能。PDIS 是距离保护的核心部分,具体设置整理为下图3.4

图3.4 PDIS的具体设置对照图

Runtime 界面中测量阻抗的观察方法:

如果需要观察保护设备侧的测量阻抗,首先要开启保护的monitor 功能,然后在Runtime模块中进行如下操作。

右键点击空白处,加入一个新的plot。在plot 中选择测量阻抗虚部作为y 轴,并在X Axis选项中将实部作为x 轴。之后在生成的plot 上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Relay Char acteristics 中的Add Transmission Line 加入线路阻抗以及线路阻抗角。在此基础上便可以在plot 中加入保护的动作圆,其方法是右键点击plot 的空白处,选择Relay Characteristics 中的Add Protective Zone,加入动作圆的半径大小即可。

图3.5 Runtime界面中的测量阻抗4实验步骤

4.1建立如下图110kV电力系统模型

图4.1 距离保护仿真的拓扑结构图

图4.2 距离保护仿真

两段线路分别长200KM,100KM。

CT 的变比取600:1,PT 的变比取110000:100。

线路末端负荷:30MW,20MVar。

分别在线路1 的中间位置,线路1 末端,线路2 的中间位置,线路2 末端设置故障。

4.2计算整定值

参考实验原理及继电保护原理教材,根据线路参数计算整定值,完成各线路之间距离保护的配合。可只整定I 段与II 段距离保护。

基本要求:当线路1 中间相间故障时,保护1 瞬时切除故障

当线路1 末端相间故障时,保护1 延时切除故障

当线路2 任意故障时,保护2 瞬时切除故障

要求保护对相间故障、接地故障都能准确动作,并具有一定抗过渡电阻能力

4.3更改故障位置,检测可靠性

更改不同故障位置,测试保护是否会误动、拒动。

加入10-30ohm 的过渡电阻,观察保护动作情况。

根据故障波形进行录波,使用电力系统故障专家观察波形及测量阻抗轨迹阻抗。

5 实验数据及整定

5.1

Runtime 界面

图5.1 runtime 操作界面

1- 跳闸回路控制。0为未开启跳闸,1为开启 2- 故障控制回路。0为未开启故障,1为启动故障 3- 故障位置选点。1~4分别代表两段线路的中点和末端 4- 保护复位。使保护复位,进行下一次故障判断 5- 断路器状态指示灯。亮灯表示导通,熄灭表示断开 6- 跳闸信号状态灯。亮灯表示跳闸信号置高,熄灭表示无

7- 故障类型选择。0为未开启,1为开启,前三个分别代表AB 、BC 、AC 相

间短路,后三个分别代表AG 、BG 、CG 接地短路

8- 测量阻抗模块。分别测量AG 和AB 的一段、二段线路的测量阻抗的实部

和虚部

9- 测量阻抗轨迹图。分别显示一段和二段线路的AB 测量阻抗轨迹。

5.2

参数设定

基本参数设定在与实验一相同,主要介绍阻抗保护模块PN_21的设置。

1 2 3 4 5 6

7

8

9

图5.2 PN_21基本设置图

图5.3需要输入线路的正序、零序阻抗值及阻抗角,用于后续测量阻抗的计算分析,如测量单相阻抗时需要零序补偿系数K等。线路阻抗值由线路模型提供,线路模型在后面的分段中有介绍。

图5.3 线路阻抗设定

最后一个需要设定的是保护相关的整定值和段数,这部分由于第一、二段线路有所差别,在后面分段整定中逐一介绍。

5.3外部接线与阻抗特性

参考实验PPT,有教材标准接线和简化接线。简化接线考虑到本次实验不论短路类型,均采用三相全跳的原则,所以可以利用一条总线。我们采用教材标准的接线。具体接线方法如下。

图5.4 保护模块标准接线图

故障控制模块依然采用电流保护的方式,其中

fault表示是否开启故障;

SW1到SW3表示AB、BC、AC相间短路;

SW4到SW6表示AG、BG、CG单相接地短路。

接线如图5.5

图5.5 故障控制模块接线图

至于阻抗特性的选择,我们采用方向阻抗圆,其可以在双电源时有效区别区内区外故障,缺点是存在动作死区。

图5.6 方向阻抗特性圆

5.4第一段线路整定

第一段线路长度200km,由RLC模型仿真,线路参数如图5.7

图5.7 第一段线路参数图

末端相间短路

将图5.1的3拨到”2”(一段线路末端),1,2调到”0”,7的第一个拨盘拨到”1”,其余调到”0”,连接到rack后,将2调至”1”,可以观察到8和9中的Zab1的变

化,如图5.8:

图5.8 一段末端短路界面图

根据刻度盘的读数,由前面第三部分实验原理提供的的整定原则,得出整定值:

一段:.10.8act AB Z Z =?Ⅰ= 33.64

二段:.1.20.8+)act AB bra act Z Z K Z =??ⅡⅠ(= 46.87 (.2act Z Ⅰ在后面二段线路中计算) 填入保护模块相应部分,如下图:

图5.9 线路1的一段和二段整定值

整定完成之后,重新编译后再次进入runtime界面,相应的在plot中画出阻抗圆。连接rack并触发短路,可以看到阻抗轨迹由外部进入二段阻抗圆,跳闸信号在延时0.5是后点亮(末端短路时二段启动),因为没有开启跳闸回路,所以断路器并未断开,如图5.9所示:

图5.9 一段末端相间短路动作情况

中间相间短路

将图5.1中的3拨到”1”,其余不变。连接rack后,将2调到”1”,线路中间短路时,保护一段速动,如图5.10

图5.10 一段中间相间短路动作情况

5.5第二条线路整定

第二段线路长度100km,由RLC模型仿真,线路参数如图5.11

图5.11第二段线路参数图

末端相间短路

将图5.1的3拨到”4”(一段线路末端),1,2调到”0”,7的第一个拨盘拨到”1”,其余调到”0”,连接到rack后,将2调至”1”,可以观察到8和9中的Zab2的变

化,如图5.11:

图5.11 二段末端短路界面图

根据刻度盘的读数,由前面第三部分实验原理提供的的整定原则,二段线路由于是末端线路,所以必须保证全线速动,所以理论上没有二段保护。

整定如下:

.2.21.2act AB Z Z =?Ⅰ= 24.81

填入保护模块相应部分,如图5.12

图5.12 线路2的一段整定值

整定完成之后,重新编译后再次进入runtime 界面,相应的在plot 中画出阻抗圆。连接rack 并触发短路,可以看到阻抗轨迹由外部进入二段阻抗圆,跳闸信号瞬时动作,因为没有开启跳闸回路,所以断路器并未断开,如图5.13所示

图5.13二段末端相间短路动作情况

中间相间短路

将图5.1中的3拨到”3”,其余不变。连接rack后,将2调到”1”,线路中间短路时,保护一段速动,如图5.14

图5.14二段中间相间短路动作情况

5.6测量整定值汇总

最后,将测量及整定结果表格汇总,方便查阅。

表5.1 实验数据表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31027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标准 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篇一:电极电位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电极电位的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2. 熟悉甘汞参比电极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 3. 知道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的搭配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极和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位称为绝对电极电位,它直接反应了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但绝对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在实际研究中,测量电极电位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电极电位所

用的参考对象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该电池的电动势为:E=φ待测-φ参比 上述电池电动势可以使用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来计量 在该实验中,采用甘汞电极为研究电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为测量电极。在1mol的KCl支持电解质下,分别用10mM摩尔比1:1和1:2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常温(27℃)以及45℃下测量,收集数据,可得到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相同浓度不同温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 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甘汞电极;玻碳电极;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二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时间、电流、电压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电磁式保护与微机型保护的区别。 二、基本原理 1.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 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如图3-1所示。 2.电流电压保护基本原理 1)三段式电流保护 当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会增大。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构成电流保护。电流保护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I 段)、带时限速断保护(简称II 段)和过电流保护(简称III 段)。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1)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 段) 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作用原理可用图3-2来说明。短路电流的大小I k 和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R ∑及短路类型有关。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I k 与R ∑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 l R R E R E I s s s k 0)3(+== ∑ 图3-1 电流、电压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

l R R E I s s k 0)2(* 23 += 式中, E s ——电源的等值计算相电势;R s —— 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网络电压的系统等值电阻;R 0—— 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阻;l ——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由上两式可以看到,短路点距电源愈远(l 愈长)短路电流L k 愈小;系统运行方式小(R s 愈大的运行方式)I k 亦小。I k 与l 的关系曲线如图3-2曲线1和2所示。曲线1为最大运行方式(R s 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I K = f (l )曲线,曲线2为最小运行方式(Rs 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I K = f (l )曲线。 线路AB 和BC 上均装有仅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则当线路AB 上发生故障时,希望保护KA 2能瞬时动作,而当线路BC 上故障时,希望保护KA 1能瞬时动作,它们的保护范围最好能达到本路线全长的100%。但是这种愿望是否能实现,需要作具体分析。 以保护KA 2为例,当本线路末端k 1点短路时,希望速断保护KA2能够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而当相邻线路BC 的始端(习惯上又称为出口处)k 2点短路时,按照选择性的要求,速断保护KA 2就不应该动作,因为该处的故障应由速断保护KA 1动作切除。但是实际上,k 1和k 2点短点时,从保护KA 2安装处所流过短路电流的数值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希望k 1点短路时速断保护KA2能动作,而k 2点短点时又不动作的要求就不可能同时得到满足。 图3-2 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计算图 为了获得选择性,保护装置KA2的动作电流I op2必须大于被保护线路AB 外部(k 2点)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I k max 。实际上k 2点与母线B 之间的阻抗非常小,因此,可以认为母线B 上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I k B max =I k max 。根据这个条 件得到:max B 12op k rel I K I = 式中,1 rel K ——可靠系数,考虑到整定误差、短路电流计算误差和非周期分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电压源是有源元件,可分为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压源在一定的电流 范围内,具有很小的电阻,它的输出电压不因负载而改变。而实际电压源的端电压随着电流变化而变化,即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以及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4-1所示(参阅实验一内容)。 2、电流源也分为理想电流源和实际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是恒定的,不因外电路不同而改变。实际电流源的电流与所联接的电路有关。当其端电压增高时,通过外电路的电流要降低,端压越低通过外电路的电 并联来表示。图4-2为两种电流越大。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阻R S 流源的伏安特性。

3、电源的等效变换 一个实际电源,尤其外部特性来讲,可以看成为一个电压源,也可看成为一个电流源。两者是等效的,其中I S=U S/R S或 U S=I S R S 图4-3为等效变换电路,由式中可以看出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一个参数为U s 和R s 的 电压源变换为一个参数为I s 和R S 的等效电流源。同时可知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两者 之间不存在等效变换的条件。 三、仪器设备 电工实验装置: DG011、 DG053 、 DY04 、 DYO31 四、实验内容 1、理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1)按图4-4(a)接线,毫安表接线使用电流插孔,R L 使用1KΩ电位器。 2)调节恒流源输出,使I S 为10mA。, 3)按表4-1调整R L 值,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表4-1中。 2、实际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按照图4-4(b)接线,按表4-1调整R L 值,将测试的结果填入表4-1中。

电化学实验报告

电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同组者: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实验一: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循环伏安扫描法。 2.学习测量峰电流和峰电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循环伏安法也是在电极上快速施加线性扫描电压,起始电压从ei开始,沿某一方向变化, 当达到某设定的终止电压em后,再反向回扫至某设定的起始电压,形成一个三角波,电压扫 描速率可以从每秒数毫伏到1v。 当溶液中存在氧化态物质ox时,它在电极上可逆地还原生成还原态物质,即 ox + ne → red;反向回扫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的还原态red则可逆地氧化成ox,即 red → ox + ne.由 此可得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 在一定的溶液组成和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从循环伏安法图中 可以确定氧化峰峰电流ipa、还原峰峰电流ipc、氧化峰峰电位φ pa 和还原峰峰电位φpc。 对于可逆体系,氧化峰峰电流与还原峰峰电流比为:ipa/ipc =1 25℃时,氧化峰峰电位 与还原峰峰电位差为:△φ条件电位为:φ=(φpa+ φpc)/2 由这些数值可判断一个电极过程的可逆性。 =φ pa - φpc≈56/z (mv)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化学分析仪va2020, 玻碳电极、甘汞电极、铂电极。试剂:铁氰化钾标准溶 液,0.5mol/l氯化钾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移取铁氰化钾标准溶液(10mol/l)5ml于50ml的塑料杯中,加入0.5mol/l氯化钾溶液, 使溶液达到30ml 。 2、调试 (1)打开仪器、电脑,准备好玻璃电极、甘汞电极和铂电极并清洗干净。(2)双击桌 面上的valab图标。 3、选择实验方法:循环伏安法 设置参数:低电位:-100mv;高电位600mv;初始电位-100mv; 扫描速度:50mv/s;取样间隔:2mv;静止时间:1s;扫描次数:1;量程: 200μa。 4. 开始扫描:点击绿色的“三角形”。 5. 将上述体系改变扫描速度分别为10mv/s、50mv/s、100mv/s、160mv/s、200mv/s,其 他条件不变,作不同速度下的铁氰化钾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其峰值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 根成正比关系。 -3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1. 找到循环伏安曲线上对应的氧化与还原峰,然后手动做切线。

成都理工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报告 学院: 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班 学号: 201202060227 姓名: 徐茁夫 指导老师: 罗耀耀 完成时间: 2015年7月6日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 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典型方式下的同步发电机起励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几种起励方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⒉分析不同起励方式下同步发电机起励建压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同步发电机的起励方式有三种:恒发电机电压Ug 方式起励、恒励磁电流Ie 方式起励和恒给 定电压UR 方式起励。其中,除了恒UR 方式起励只能在他励方式下有效外,其余两种方式起励 都可以分别在他励和自并励两种励磁方式下进行。 恒Ug 方式起励,现代励磁调节器通常有“设定电压起励”和“跟踪系统电压起励”两种起 励方式。设定电压起励,是指电压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稳定在手动 设定的给定电压水平上;跟踪系统电压起励,是指电压设定值自动跟踪系统电压,人工不能干预, 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稳定在与系统电压相同的电压水平上,有效跟踪范围为85%~115%额定电 压;“跟踪系统电压起励”方式是发电机正常发电运行默认的起励方式,可以为准同期并列操作 创造电压条件,而“设定电压起励”方式通常用于励磁系统的调试试验。 恒Ie 方式起励,也是一种用于试验的起励方式,其设定值由程序自动设定,人工不能干预, 起励后的发电机电压一般为20%额定电压左右。 恒UR(控制电压)方式只适用于他励励磁方式,可以做到从零电压或残压开始人工调节逐渐 增加励磁而升压,完成起励建压任务。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常规励磁装置起励建压在第一章实验已做过,此处以微机励磁为主。 ⒈选定实验台上的“励磁方式”为“微机控制”,“励磁电源”为“他励”,微机励磁装置菜 单里的“励磁调节方式”为“恒Ug”和“恒Ug 预定值”为400V。 ⑴参照第一章中的“发电机组起励建压”步骤操作。 ⑵观测控制柜上的“发电机励磁电压”表和“发电机励磁电流”表的指针摆动。 ⒉选定“微机控制”,“自励”,“恒Ug”和“恒Ug 预定值”为400V。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⒊选定“微机控制”,“他励”,“恒Ie”和“恒Ie 预定值”为1400mA。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⒋选定“微机控制”,“自励”,“恒Ie”和“恒Ie 预定值”为1400mA。 操作步骤同实验1。 ⒌选定“微机控制”,“他励”,“恒UR”和“恒UR 预定值”为5000mV。 操作步骤同实验1。 四、实验报告 ⒈比较起励时,自并励和他励的不同。 答:他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联接关系,而由其他直流电源对励磁绕组供电的直流电机称为他励直流电机,永磁直流电机也可看作他励直流电机。并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相并联,作为并励电动机来说,励磁绕组与电枢共用同一电源,从性能上讲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相同。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必须先保证有磁场(即先通励磁电流),而后加电枢电压。否则在加励磁电流之前,电枢中一直为起动电流(或理解为电能只以电枢绕组中热量的形式释放)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6;78]B=[910;1112]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52221417;111024030;552315865]c=A>=10&A<=20运行结果: 1-5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实验中开启及关闭交流或直流电源都在控制屏上操作。 一、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操作电源”的“可调电压输出”开关(右下角)及“固定电压输出”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控制屏左侧面上安装的自耦调压器必须 调在零位,即必须将调节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停止”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已接通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启动”按钮,“启动”按钮指示灯亮,只要调节自耦调压器的手柄,在输出口U、V、W处可得到0~450V的线电压输出,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当屏上的“电压指 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输入电压”时,三只电压表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值;当“指示 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输出电压”时,三表指示三相调压输出之值。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停止”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实验完毕,须将自耦调压器调回到零位,将“直流操作电源”的两个电源开关置于“关”断位置,最后,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二、开启单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检查控制屏下面“单相自耦调压器”电源开关须在“关”位置,调压器必须 调至零位。 2)打开“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并将“单相自耦调压器”开关拨到“开”位置,通过手动调节,在输出口a、x两端,可获得所需的单相交流电压。 3)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将开关拨到“关”位置,保证操作安全。实验完毕,将调 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并把“直流操作电源”的开关拨回“关”位置,最后,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三、开启直流操作电源的步骤为: 1)在交流电源启动后,接通“固定直流电压输出”开关,可获得220V、1.5A不可调的直流电 压输出。接通“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开关,可获得40~220V、3A可调节的直流电压输出。固定电 压及可调电压值可由控制屏下方中间的直流电压表指示。当将该表下方的“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拨 向“可调电压”时,指示可调电源电压的输出值,当将它拨向“固定电压”时,指示输出固定的电 源电压值。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2.25A,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1.5A。2.25=0.75+1.5。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可以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若回路电流已求得,则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这样即可求得电路的解。回路电流法就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网孔电流法就是对平面电路,若以网孔为独立回

电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Experimental class on“Fuel Cell and Electrochemistry” Experiment setup Equipment: CHI760D electrochemical station Three electrode system. WE: CE: RE: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Solution: 1.0 ×10-3mol/L K 3 [ Fe (CN)6] + 0.1M KCl Lab report 1) Plot curves of LSV curve, and describe why current changes with sweeping voltage? 0.6 0.4 0.2 0.0 -0.2 -0.4 0.000000 0.000002 0.000004 0.000006 0.000008 0.000010 Potential/V C u r r e n t /u A Reason: V oltage is a driving force to an electrode reactions,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equilibrium of electron transfer at electrode surface . As the altering of applied voltage, the Fermi-level is raised (or lowered), which changing the energy state of the electrons. Making the overall barrier height (ie activation energy) alter as a function of the applied voltage. (1). In this reaction, when voltage is 0.6V, there is no electron transfer, so the current is zero. With the voltage to the more reductive values, the current increases. (2). When the diffusion layer has grown sufficiently above the electrode so that the flux of reactant to the electrode is not fast enough to satisfy that required by Nernst Equation. The peak is obtaining. (3). When the reaction continued, it would get a situation that there will be a lower reactant concentration at the electrode than in bulk solution, that is, the supply of fresh reactant to the surface decreased, so current decreases.

三段电流保护实验报告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三段电流保护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电气1103 实验指导老师:倪平浩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要求 ①认真预习实验,保证在进实验室前,要掌握继电保护实验基础知识,熟悉继电保护实验环境。 要有一份详细的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必须认真写,须包含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不得有相同的或者复印的预习报告。如果没有预习报告、预习报告雷同或者复印预习报告,则报告相同的同学都不得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回去重新预习,以后约时间做实验。 ②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数据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可以讨论,但不能大声喧哗,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③实验报告要认真写,要写出调试过程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和如何解决问题,不得抄袭。 ④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在实验室里乱丢弃垃圾。实验结束后,把实验桌周围的垃圾打扫干净。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用继电器 1、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装设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当电流大于继电器动作电流时动作,经跳闸回路作用于断路器跳闸。 结构图内部接线图 1.电磁铁2.线圈3.Z型舌片 4.弹簧5.动触点6.静触点 7.整定值调整把手8.刻度盘9.舌片行程限制杆 10.轴承 图13-1 DL-11型电流继电器结构图 动作原理: 如图13-1,当继电器线圈回路(图中2)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电磁力矩,使舌片(图中3)向磁极靠近,但由于舌片转动时必须克服弹簧(图中4)的反作用力,因此通过线圈的电流必须足够大,当大于整定的电流值时(图中7、8),产生的电磁力矩使得舌片足以克服弹簧阻力转动,使继电器动作,接点闭合(图中5、6)。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简单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实验人:王新博 学号:20091141003 指导教师:赵宏伟 实验日期:2012-5-4 一、实验目的:掌握用PSCAD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力系统三相短路中,元件的参数用次暂态参数代替,画出电路的等值电路,短路电流的计算即相当于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单相接地,两相相间,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计算中,采用对称分量法将每相电流分解成正序、负序和零序网路,在每个网络中分别计算各序电流,每种短路类型对应了不同的序网连接方式,形成了不同复合序网,再在复合序网中计算短路电流的有名值。在并且在短路电流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初始值。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示电力系统, G T 已知:发电机:Sn=60MV A,Xd”=0.16,X2=0.19 ; 变压器:Sn=60MV A,Vs%=10.5 ; 1)试计算f点三相短路,单相接地,两相相间,两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有名值。 2)若变压器中性点经30Ω电抗接地,再作1)。 3)数据输入 4)方案定义

5)数据检查 6)作业定义 7)执行计算 8)输出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包括实验数据记录、程序运行结果等) 1、手算过程: 1)、三相短路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2)、三相短路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3)、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4)、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5)、两相相间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6)、两相相间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7)、两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有名值(有接地电抗): 8)、两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有名值(无接地电抗): 2、通过PSCAD仿真所得结果为: 1)、三相短路(有接地电抗):

通信工程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届别:07 B班 学号:0715232022 姓名:吴林桂 指导老师:陈东华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一、 实验要求: 信源书记先经过平方根升余弦基带成型滤波,成型滤波器参数自选,再经BPSK ,QPSK 或QAM 调制(调制方式任选),发射信号经AWGN 信道后解调匹配滤波后接收,信道编码可选(不做硬性要求),要求给出基带成型前后的时域波形和眼图,画出接收端匹配滤波后时域型号的波形,并在时间轴标出最佳采样点时刻。对传输系统进行误码率分析。 二、系统框图 三、实验原理: QAM 调制原理:在通信传渝领域中,为了使有限的带宽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负载更多的用户必须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QAM 就是一种频率利用率很高的调制技术。 t B t A t Y m m 00sin cos )(ωω+= 0≤t ≤Tb 式中 Tb 为码元宽度t 0cos ω为 同相信号或者I 信号; t 0s i n ω 为正交信号或者Q 信号; m m B A ,为分别为载波t 0cos ω,t 0sin ω的离散振幅; m 为 m A 和m B 的电平数,取值1 , 2 , . . . , M 。 m A = Dm*A ;m B = Em*A ; 式中A 是固定的振幅,与信号的平均功率有关,(dm ,em )表示调制信号矢量点在信号空

间上的坐标,有输入数据决定。 m A 和m B 确定QAM 信号在信号空间的坐标点。称这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方式为 正交幅度调制。 图3.3.2 正交调幅法原理图 Pav=(A*A/M )*∑(dm*dm+em*em) m=(1,M) QAM 信号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干解调,其原理图如图3.3.5所示。 图3.3.5 QAM 相干解调原理图 四、设计方案: (1)、生成一个随机二进制信号 (2)、二进制信号经过卷积编码后再产生格雷码映射的星座图 (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后的信号 (4)、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调制 (5)、通过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滤波,同时产生传输信号 (6)、增加加性高斯白噪声,通过匹配滤波器对接受的信号滤波 (7)、对该信号进行16-QAM 解调 五、实验内容跟实验结果: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五邑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 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仿真软件的初步认识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掌握电力系统的结构组成,了解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并且学会了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学会单线图的快捷菜单、文件菜单、编辑菜单、插入菜单、格式菜单、窗口菜单、仿真控制等菜单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一)熟悉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用仿真器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1、画一条母线,一台发电机; 2、画一条带负荷的母线,添加负荷; 3、画一条输电线,放置断路器; 4、写上标题和母线、线路注释; 5、样程存盘; 6、对样程进行设定、求解; 7、加入一个新的地区。 三、电力系统模型: 按照实验指导书,利用PowerWorld软件进行建模,模型如下: 四、心得体会: 这一次试验是我第一次接触PWS这个软件,刚开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软件,我只能听着老师讲解,照着试验说明书,按试验要求,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了解熟悉这个软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输电线的画法、断路器的设置、仿真时出现错误的解决办法等等,在试验的最后,通过请教老师同学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对这个仿真软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了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点操作才能更好地熟悉这个软件。

实验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入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具体样程的分析和计算,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对偶发性故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在运行模式下,对样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选择主菜单的Case Information Case Summary项,了解当前样程的概况。包括统计样程中全部的负荷、发电机、并联支路补偿以及损耗;松弛节点的总数。进入运行模式。从主菜单上选择Simulation Control,Start/Restart开始模拟运行。运行时会以动画方式显示潮流的大小和方向,要想对动画显示进行设定,先转换到编辑模式,在主菜单上选择Options,One-Line Display Options,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Animated Flows Option选项卡,将Show Animated Flows复选框选中,这样运行时就会有动画显示。也可以在运行模式下,先暂停运行,然后右击要改变的模型的参数即可。 三、电力系统模型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三篇.doc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电极电位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电极电位的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2. 熟悉甘汞参比电极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 3. 知道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的搭配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极和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位称为绝对电极电位,它直接反应了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但绝对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在实际研究中,测量电极电位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电极电位所用的参考对象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该电池的电动势为:E=φ待测-φ参比 上述电池电动势可以使用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来计量 在该实验中,采用甘汞电极为研究电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为测量电极。在1mol的KCl支持电解质下,分别用10mM摩尔比1:1和1:2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常温(27℃)以及45℃下测量,收集数据,可得到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相同浓度不同温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

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 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甘汞电极;玻碳电极;水浴锅 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支持电解质为1M KCl); 砂纸;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 在玻碳电极上蘸一些去离子水,然后轻轻在细砂纸上打磨至光亮,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极也用砂纸轻轻打磨 2. 在电解池中加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至其1/2体积,将玻碳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电解池中并固定好,将两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好,绿色头的电极连接工作电极,白色头的电极连接参比电极。 3. 点开电化学工作站控制软件,点击 setup—技术(technique)—开路电压—时间,设置记录时间为5min,记录数据时间间隔为0.1s,开始进行数据记录,完成后以txt形式保存实验结果。 4. 将电解池放入45度水浴锅中,再重复一次步骤2和步骤3。 5. 将电解液换成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1:2)后重复一次步骤2至4 6. 实验结束后清洗电极和电解池,关好

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OFDM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FDM 技术的实现原理 2、利用MATLAB 软件对OFDM 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并对结论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OFDM 调制基本原理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调制(MCM)技术的一种。MCM 的基本思想是把数据流串并变换为N 路速率较低的子数据流,用它们分别去调制N 路子载波后再并行传输。因子数据流的速率是原来的1/N ,即符号周期扩大为原来的N 倍,远大于信道的最大延迟扩展,这样MCM 就把一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划分成N 个窄带平坦衰落信道,从而“先天”具有很强的抗多径衰落和抗脉冲干扰的能力,特别适合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OFDM 是一种子载波相互混叠的MCM ,因此它除了具有上述毗M 的优势外,还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 选择时域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创门虽然在频域相互混叠,却仍能在接收端被分离出来。 2 OFDM 系统的实现模型 利用离散反傅里叶变换( IDFT) 或快速反傅里叶变换( IFFT) 实现的OFDM 系统如图1 所示。输入已经过调制(符号匹配) 的复信号经过串P 并变换后,进行IDFT 或IFFT 和并/串变换,然后插入保护间隔,再经过数/模变换后形成OFDM 调制后的信号s (t ) 。该信号经过信道后,接收到的信号r ( t ) 经过模P 数变换,去掉保护间隔以恢复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再经过串/并变换和DFT 或FFT 后,恢复出OFDM 的调制信号,再经过并P 串变换后还原出输入的符号。 图1 OFDM 系统的实现框图 从OFDM 系统的基本结构可看出, 一对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它的核心,它使各子载波相互正交。设OFDM 信号发射周期为[0,T],在这个周期内并行传输的N 个符号为001010(,...,)N C C C -,,其中ni C 为一般复数, 并对应调制星座图中的某一矢量。比如00(0)(0),(0)(0)C a j b a b =+?和分别为所要传输的并行信号, 若将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 学号: *******(1005班) 指导老师:倪** 课程老师:和*** 实验日期: 2013.5.29(8--10)

目录 一、实验预习 (1) 二、实验目的 (1) 三、实验电路 (1) 四、实验注意问题 (2)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2)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2) 七、思考题 (3)

一、实验前预习: 三段电流保护包括: 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三段保护都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 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内容及顺序:1 动作电流:选取可靠系数,计算短路电流和继电器动作电流;2 动作时间的整定;3灵敏度校验。 对继电保护的评价,主要是从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评价。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接线; 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和保护的性能 三、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 其中继电器的接线法有: (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另外还有两种继电器的接法如下: (3)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法(4)两相继电器接线法 对三相继电保护的评价: 由I段、II段或III段而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点是受电网的接线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使其灵敏性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注意问题 1、交流电流回路用允许大于5A的导线; 2、接好线后请老师检查。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1、要求整定参数如下: 保护I段动作电流为4.8A,动作时间为0秒; 保护III段动作电流为1.4A,动作时间为2秒。 2、按上述要求进行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将时间继电器整定把手调整到要求的刻度位置。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按图接线。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单相调压器改变电流,分别整定电流I、III段的动作电流,要求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整定值的误差不超过5%。将实际整定结果填入表13-1。 表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1、电流I段 通入5A电流(模拟I段区内故障):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调压器使电流为5A,再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分按钮,投入直流电源,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模拟手合I段区内故障),观察各继电器的动作。

4.电化学阻抗谱的测量与解析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化学工程实验预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2016年 5 月 4 日 指导教师____ ___________ 同组姓名 成绩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电化学阻抗谱的测量与解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应用电化学阻抗谱进行电化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2.熟悉应用CHI 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各种方法电化学测量的基本步骤。 3.初步掌握应用CHI 电化学工作站测量电化学阻抗谱的基本方法。 4.初步掌握应用Zsimpwin 软件进行电化学阻抗谱解析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交流阻抗方法应用于电化学体系时,也称为电化学阻抗谱法 (Electrochemical 电化学 Impedance 阻抗 Spectroscopy 谱)。该方法是指控制通过电极的电流(或点位)在小幅度条件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同时测量作为其相应的电极电位(或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或直接测量电极的交流阻抗(或导纳)。由于该方法具有线性关系简化、交流平稳态以及扩散等效电路集中参数化等优势,该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点击表面现象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如一个正弦交流电压可表示成: )1(sin )(0 t E t E ω= 式中,E 0为交流电压的幅值,ω是角频率。 一个电路的交流阻抗是一个矢量,这个矢量的模值为:0 0I E Z = ,矢量的幅角为Ψ。也可表示为: )2()sin (cos Im Re jZ Z j Z Z -=ψ-ψ= Z Re 称为阻抗的实部,Z Im 称为阻抗的虚部。 ψ=cos Re Z Z ,ψ=sin Im Z Z

由于该方法在一个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对电极系统进行测量,因而可以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分别得到溶液电阻,双电层电容及电化学反应电阻的有关信息。在更为复杂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在不同的频率得到有关参数的信息,而且可得到阻抗谱的时间常数个数及有关动力学过程的信息,从而可推断电机系统中包含的动力学过程及机理。因此,测量电机系统的交流阻抗,一般说来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推测电机系统中包含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机理,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物理模型或等效电路。另一个目的是,在确定了物理模型或等效电路之后,根据测得的阻抗谱,求解物理模型中各个参数,从而估算有关的动力学参数。 三、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仪器 CHI电化学工作站1台,电解池1个。 2.试剂及材料 15mM K 3Fe(CN) 6 + 15mM K 4 Fe(CN) 6 + 1M KCl 电极为1cm2的镍片,除工作区域外用用环氧树脂密封。 四、操作方法与步骤 接好电解池,绿色和黄色的线接工作电极,红色白色的线接对电极。测试步骤如下: (1)启动CHI电化学工作站,运行测试软件。在setup菜单中点击technique 选项。在弹出菜单选择“A C impedance”。 (2)在setup中点击Parameters。弹出菜单中输入测试条件:初始点位为0V,高频为105Hz,低频为0.1Hz,振幅0.01V,静止时间2S,灵敏度选择自动灵敏度。 (3)在control中点击run experiment,进行测量。 (4)测试完毕后,保存并命名测试结果,保存为CSV格式,删除CSV文件中两列数据保存为TXT格式文件,备后续Zsimpwin模拟使用。 (5)打开Zsimpwin,代开之前的TXT,点击拟合电路图标选择R(CR)和R(OR)模型,点击OK进行拟合,是否保存点击是,默认保存路径选择否,选择自己要保存的文件,然后点击记录本图标查看拟合数据,记录end列中的数值。 (6)实验完毕,关闭仪器,清洗电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