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_王颖

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_王颖

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_王颖
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_王颖

[收稿日期]2009-12-11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090905)

[作者简介]王颖(1977-),女(蒙古族),辽宁建昌人,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

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

王颖1

,刘伟

1,2

(1.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外语系,天津 300384)

[摘要] 在现代性的视野下,华兹华斯与沈从文具有深度的可比性。在政治现代性方面,他们都提倡改

良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在审美现代性方面,他们都批判城市文明,赞美自然与自然人;他们不仅看到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还看到了人们传统美德的失落;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的精神困境,他们共同的拯救方案是返回自然)))通过自然抵达生命的神性。

[关键词] 现代性 华兹华斯 沈从文

[中图分类号] I 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10)03-0076-06

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通常被认为是两大现代性事件。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0下发生的,它不仅推翻了封建制度和神权政治,而且为法国资本主义的登场开辟了道路,是人类争取民主、自由的道路上的里程碑;工业革命则推动了西方世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人们加速开发自然、征服自然,资产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就历经了这两大现代性事件。

与华兹华斯相似,中国作家沈从文也生活在现代性的狂风骤雨之中。沈从文的一生历经了辛亥革命、民族解放战争、国共内战等中国政治史上的重大现代性事件;而20世纪上半期,在经济上,中国的工业化也在缓慢地进行,悄然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在现代化的浪潮里,华兹华斯与沈从文提出了很多相似的主张。现代性的视野为二者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可比性基础。

一、反对暴力革命

华兹华斯早年曾支持法国革命,后来又退出,从此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终老。华兹华斯对革命态度的转变长期遭到指责。高尔基把他定性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0。这一评价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华兹华斯的接受。在英美学界,一些新历史主义者列

文森等人对他的保守态度也颇有微辞。与之类似,在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的暴风雨里,沈从文的很多左翼朋友如丁玲、胡也频等都参加了革命,而沈从文则始终孤立于革命运动之外。1948年,郭沫若在5斥反动文艺6一文中,认为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着0的/桃红色0作家。此后,运用阶级论对沈从文批评文章屡见诸于报端,沈从文被迫退出文坛。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华兹华斯与沈从文被重新发现,他们的文学成就得到重新评价。比较华兹华斯与沈从文,可以发现他们对暴力革命都是持否定态度的。究其原因,需要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说起。

1790年夏季,当时还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华兹华斯与同学一起游历法国,亲眼看见了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狱一周年的情景。1791年11月,华兹华斯再次去法国,他结识了很多吉伦特党人,成为热烈拥护法国革命的民主派,认为法国革命是争取人类自由的伟大运动。在法期间,他还同一位法国姑娘恋爱。但由于经济原因,他被迫回国。法国革命向暴力方向发展。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被送上断头台。2月,英国向法国宣战。他一时无法返回法国与恋人和自己的私生女团聚。半年以后,雅各

2010年第3期(总第177期)

广西社会科学GUANGX I SHE HU I KEXUE

NO .3.2010(Cum ulati v e l y ,NO.177)

宾派专政开始,法国陷于大屠杀之中。华兹华斯的很多朋友被镇压。1793年的后几个月到1794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华兹华斯的精神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尽管如此,他对法国革命还是抱有同情的。在5一个共和派致兰道夫主教6的信中,他勇敢地表明自己反对专制、同情革命的立场。他还于1795年拜著名的激进思想家威廉#葛德文为师。

然而,拿破仑上台之后对其他国家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终于使华兹华斯对法国革命产生了某种幻灭感。他理想的幻灭在其长诗5远游6(1814年)中有所记叙:/它(革命)的追随者如此快地各奔东西或投入敌对阵营,一些人厌倦于诚实供职,另一些人则被更加热情地追随者的热忱所征服、吓倒和激怒。一场混乱开始了,比较诚实的人迫不得已说出布鲁图曾经说过的话:-自由、我曾对你敬若神明,但是你原来是个影子.0[1]。血雨腥风代替了仁慈博爱,个人专制代替了民主平等。拿破仑不是革命的继承者而是革命的扼杀者。法国革命已经背离了人道主义的初衷。1795年,华兹华斯在妹妹多萝西的陪同下在多塞特郡安顿下来,从此,他退出了革命队伍。

沈从文比华兹华斯更年幼的时候,就目睹了革命的暴力。辛亥革命那一年,沈从文9岁,在当地发生了对付镇筸镇和辰沅永靖兵备道(即满清政府设在湘西的军事衙门)两个衙门的旗人大官同那些外路商人的革命。沈从文的父亲是起义的策划者之一。可是,这次起义失败了。第二天,便开始了大屠杀。大批苗民被捉来随便杀掉,开始每天必杀一百人左右,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后来看杀人太多,就采用由/犯人0在天王庙前掷筊的方法决定生死。顺筊、阳筊开释;阴筊则砍头。沈从文在自传里如此描述:/看那些乡下人,如何闭了眼睛把手中一幅竹筊用力抛去,有些人到已应当开释时还不敢睁开眼睛。又看着些虽应死去,还想念到家中小孩与小牛猪羊的,那份颓丧对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远忘不了。0[2]革命成功了,但是/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屯田制度也没有改变多少0,只是/防军组织分配稍稍不同了,军队所用器械不同了,地方官长不同了。县知事换了本地人,镇守使也换了本地人0,/道尹衙门前站在香案旁宣讲圣谕的秀才已不见了0。最终, /革命印象在我记忆中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无辜农民的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0[3]。

1917年,沈从文参军入伍,在随后的五年里,沈从文随军队辗转流徙于湘、川、黔三省边境与长达千里的沅水流域,目睹了形形色色的死亡。在驻防怀化期间,沈从文所在军队的唯一业绩就是杀人。所谓的/清乡剿匪0,无非是/滥杀无辜0而已。杀的大多是乡下人,有钱的交了捐款就可以保释。无力缴纳捐款,或仇家乡绅方面已花了些钱运动而必须杀头的,就随随便便列上一款罪案,牵到市外砍掉。/这是照习惯办事,看来像是十分尽情合理。0[4]1922年,由于自己的一场大病和朋友陆弢的溺水而死,使得沈从文更加领略到生命的无常,促使他下定决心离开军队,一个人奔往北京。

年轻时的经历,使沈从文对滥用权力的人特别厌恶。/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0[5]那些靠权力决定人生死的人,到头来常常连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左右。杀人者杀人,杀人者又被人杀,这样的景象他见得太多了。这决定了他的反暴力倾向。

华兹华斯与沈从文反对革命的暴力,源于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未免有失天真,但却可以作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存在。而他们虽然反对暴力革命的方式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却也始终没有放弃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只是他们寄托于改良主义。中年以后的华兹华斯追随埃德蒙#伯克的渐进秩序论。伯克抵制法国革命,反对社会裂变,推崇秩序与改良。晚年的华兹华斯有时以伯克的门生自处。他晚年自省的深入使他考虑到,如果由政治权威在开明上进的社会风气的协助下,采用一种持中渐进的改良方式,或许会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他曾在一封写给其兄克里斯多弗#华兹华斯的信中讲到自己的看法时说: /我已经在外邦目睹了一场倾覆一切的革命,实在怯于想象今后自己的父母之邦是否也会经历这样一场血洗0[6]。早在1932年,沈从文就表达过类似思想:中国不能打仗,战争不是挽救中国的一条路。中国只有两条生路,一条是造成秩序,想富国强种的办法;一条是不要旧的制度,重新改造[7]。施蛰存说: /其实从文不是政治上的反革命,而是思想上的不革命。他不相信任何主义的革命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恐怕他还是受了胡适改良主义的影响。0[8]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都坚守人道主义的原则,反对暴力革命。雨果宣称/在绝对正确的革命

王颖刘伟/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

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0;狄更斯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主张社会改良,希望以/爱0战胜/恨0;托尔斯泰主张/勿以暴力抗恶0;梭罗提倡对政府的不合理行为进行非暴力的抵抗,等等。文人不是政治家,文人往往寄托于抽象的原则,而忽略具体的社会现实。但这种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人道主义的理想无疑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革命0只是历史性的、阶段性的;人(人道)永远是目的,革命和改良,都只是手段,目的高于手段。可以说,华兹华斯与沈从文的生命至上的思想,具有一种普适价值。

二、审美现代性

马泰#卡林内斯库在5现代性的五副面孔6中提出了两种现代性的说法: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与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前一种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这种现代性也通常被称为启蒙现代性、资产阶级现代性、社会现代性等。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则坚持强烈的反资本主义立场,厌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这种现代性是对前一种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也被称为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反现代性等。虽然华兹华斯与沈从文都处于各自国家的工业化早期,但由于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对现代文明的发展都作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深刻的审美现代性意识。

首先,他们都表达了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在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许多人纷纷涌向城市。华兹华斯一反社会潮流,选择了隐居湖区的生活。在5可怜的苏珊在梦想6一诗中他描绘了流浪在伦敦商业区中的农村姑娘苏珊的心情。她的眼前不断地浮现出家乡美丽的风光,但那只是幻觉。在5迈克尔6一诗中,则描绘了于一个穷人家庭的悲剧:父亲迈克尔是个老羊倌,妻子伊莎白管家并纺织,儿子叫路克。他们的生活简单而纯朴,与大自然和谐一致。但路克18岁时,由于商业上的失败使家庭破产,父亲于是送儿子进城投亲。城市的诱惑使儿子走上了邪途,从此一去未归。最后,夫妇相继离开了人世。这首诗里,路克是被近代文明都市所毁灭了的纯洁少年。

沈从文的一生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但是他始终称自己为/乡下人0,在精神上,从来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5绅士的太太65八骏图65大小阮6 5若墨先生65王谢子弟65烟斗65来客65有学问的人65自杀6等作品,刻画了都市上流社会的沉落的面影。达官显贵、旧家子弟、大学教授与大学生,以及一心向上爬的/官员0,这些/场面上人0,他们往往享有/聪明0、/稳重0、/尊重文明0的美誉,可是,他们在/聪明中见出虚伪,大度中见出自私,文明中见肮脏,自大中见出怯懦,稳重中见出庸鄙0[9]。这是沈从文为都市上流社会作出的价值估量。

与城市文明相对立,他们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华兹华斯童年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的考克茅斯,这地区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色闻名。成年后,他又隐居在湖区。沈从文童年则是在美丽的湘西度过。/湖区0和/湘西0成为他们各自灵感的源泉。他们不仅赞美自然,也赞美了/自然人0。这类人还没有受到文明社会的污染和扭曲,保持着自然天性。二者都赞美儿童,因为儿童最接近自然。华氏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0[10],儿童离出生时间较近,保留着很多神性。而年龄渐长,神性的光辉也就日益消失。沈从文在5青色魇6中写道:/一个民族缺少童心时,即无宗教信仰,无文学艺术,无科学思想,无燃烧情感实证真理的勇气和诚心。童心在人类生命中消失时,一切意义即全部失去意义0[11]。

华兹华斯的笔下有山道上独自啃着干粮的老乞丐、高原上孤独的刈麦女、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鸽子泉边的姑娘)))露西,等等;沈从文的笔下有饱经风霜的老船夫,有长得像一株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一样的萧萧,有茶峒山城里惹人怜爱的翠翠,等等。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状态。可以比较一下露西与翠翠的形象:

她住在人迹罕到的路旁,

住在野鸽泉近旁;

这姑娘生时没有谁夸赞,

很少人曾把她爱上。

一朵半隐半现的紫罗兰,

开在长青苔的石旁!

美好得像颗星忽闪忽闪,

独一无二地挂在天上[12]。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

广西社会科学2010.3/文学

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13]。

无论是露西还是翠翠,都是大自然最纯洁的女儿,处于一种自在的、原始的生命状态中。

华兹华斯和沈从文都是时代变革的目击者,他们忠实地记录了工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冲击下,农民破产、农村凋敝的状况。华兹华斯的5最后一头羊6讲述了一个破产农民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买下了一头母羊,后来发展到有50只羊,生活很富裕,可是,随着工业化的冲击,他破产了,只好把羊一头头卖了,只剩下最后一头。这个成年汉子涕泪涟涟。沈从文的5丈夫6叙述了一个乡下男子到河船上探望被迫送出/做生意0的妻子的遭遇。在河船上,寻欢作乐的士兵,自称妇人干爹的水保,仗势欺人的巡官,都可以当着妇人丈夫的面,公然声明对妇人的占有,丈夫的权利已经被完全剥夺。而造成这一畸形社会现象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是:

地方实在太穷了,一点点收成照例要被上面的人拿去一大半,手足贴地的乡下人,任你如何勤省耐劳的干做,一年中四分之一时间,即或用红薯叶和糠灰拌和冲击,总还是不容易对付下去[14]。

这是华兹华斯与沈从文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们绝不是不问世事的保守主义者。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民主和平等的追求,对人间苦难的悲悯。

凌宇曾评沈从文:/当他着手表现乡村世界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人生时,在作品里,始终占着一个虽不直接出面,却俨如人生主宰的角色)))金钱与权势。0[15]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沈从文,也适用于华兹华斯。在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不再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丧失了天真纯洁的心灵。华兹华斯发自内心地感慨:

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

这些,便是我们崇奉的偶像;

再没有淡泊的生涯,高洁的思想;

古老的淳风尽废,美德沦亡;

失去了谨慎端方,安宁和睦,

断送了伦常准则,纯真信仰[16]。

在5媚金#豹子与那样6中,沈从文写道:/地方的好习惯是消灭了,民族的热情是下降了,女人也慢慢的像中国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虚事上来了0[17]。1934年的冬天,沈从文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错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发现一切都变了。/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已经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保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社会人生观0[18]。

华兹华斯常被指责为主张倒退回宗法制的中世纪,沈从文对湘西古老风情的赞美常被批评为过于/理想化0,具有/乌托邦色彩0。其实,这恰是出于二者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的对传统美德怀念。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人采取了/启蒙主义0的立场,如鲁迅。而华兹华斯与沈从文则采取了/文化守成主义0的态度。后者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作用的反思和批判,而批判本身,也是现代化的一部分。

三、灵魂的救赎

如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精神困境?这是华兹华斯与沈从文都面对的问题。/杰出作家的创作总是力图指向深层的人类生命状态,一般作家的创作则无力或满足于指向表层的人类社会生活0[19]。瓦德生在51789-1830浪漫主义时代的英国诗歌6中说:/华兹华斯总是以自然诗人闻名,这一点很奇怪,因为他自己认为他的创作主要是关于人类的:-人类的心灵)))我诗歌的主题,我思想的幽灵。.0[20]。辛普森也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心灵慰藉者(healer o f sou ls)[21]。华兹华斯在5序曲6第十三章中说:/m y the m e/No o t h er than t h e ver y heart ofm an/ As found a m ong the best of those w ho li v e/,In nat u re. s presence10[22](人心是我唯一的主题,它存在于与大自然相处的人中那些最杰出的胸膛)))笔者注。)沈从文提出了/生活0与/生命0的区分。他指出: /人是特殊的动物,即眼前所谓生物的一种,也吸收阳光雨露,需要吃、喝与种族的繁殖延续,努力在各种环境中适应生存。这是人与其它生物所共有,人终不能摆脱谋求-生活.的兽性。人之所以为人,从生物学上说来,不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物。0[23]人要满足物质功利上的需求与欲望,按照沈从文的说法,就是人需要/生活0。但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恰恰在此,人固然需要生活,却不能仅仅满足于/生活0,人性与兽性的本质标志在于/生命0,他进一步指出: /人之为人,应当还有超越单纯-生活.的神性,一种

王颖刘伟/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

属于人生高尚理想与情操的精神活动,这才是区别于动物的-生命.。金钱对-生活.好像是必需的,对-生命.似不必需0[24]。

无论是华兹华斯,还是沈从文,都在追求一种生命的神性。二人都是泛神论者,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神的附着。华兹华斯说:/上帝创造的万物/不管多低贱,形象多卑下、野蛮/即使最讨厌、最蠢的/都不会完全与善无缘)))0[25]这里的/善0可以理解为/神性0。他所歌咏的/童心0,恰恰是儿童的/神性0。沈从文说:/生命具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峙,纠纷随来。0[26]/生命之最高意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0[27]/我还得在-神.之解体的时代,重新给神作一种赞颂。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抒情诗。0[28]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本真状态,生命的/神性0也越来越被遮蔽。如何恢复/神性0呢?二人的共同答案是在/返回自然0。沈从文主张:/神即自然0[29]。华兹华斯虽然没有如此直接的表述,但他的大量诗文也表明,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恢复人身上的善与爱)))通过自然抵达神性。自然在他们那里,是作为信仰而存在的,对人类的精神有重要影响。华兹华斯说:/春天的树林给人的冲动/能帮你把善良、邪恶/把怎么做人的问题弄懂/比圣贤讲得还透彻0[30]。/在黑夜和各种没有欢乐的白天/当毫无收获的焦躁不安/和这人世间的一切亢奋狂热/压在我这颗怦怦跳动的心上/我在精神上多少次求助于你!穿过树林蜿蜒流去的威河啊/我的灵魂曾多少次求助于你!0[31]大自然是/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0[32]。沈从文则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0[33]/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0[34]人与自然的契合,是二者共同追求的境界。在5写于早春的诗行6里,华兹华斯写道:我听见千百种音调在交响)))

那是我倚在树丛里的时候;

我心情愉快,但快乐的思想

把哀思送上我心头。

大自然使我躯体中的灵魂

同大自然美好的作品结合;

我呀,想起了那问题就心疼:

人把人变成了什么?

穿过丛丛樱草,在绿荫之下,

长春花缀出了一个个花环;

我深深相信:每一朵鲜花

对吸的空气都喜欢。

鸟雀在我周围跳跃又嬉戏,

它们的想法我没法子猜测)))

但他们的动作哪怕再微细,

像带着极大的欢乐。

四下伸展的带嫩芽的枝梢

扇子般地招引轻柔的风儿;

任我怎么样,我不由得想到:

那中间也有着欢乐。

如果这信念是天上的旨意,

是大自然所做的神圣安设,

我难道没有理由为这点叹息:

人把人变成了什么[35]?

不妨将其与沈从文的5绿厣6比较一下,二者是很相似的:

我躺在一个小小山地上,四围是草木蒙茸枝叶交错的绿荫,强烈阳光从枝叶间滤过,洒在我身上和身前一片带白色的枯草间。松树和柏树做成一朵朵墨绿色,在十丈远近河堤边排成长长的行列[36]。

一片绿色早把我征服了。我的心在这个时节就毫无用处,没有取予,缺少爱憎,失去应有的意义。在阳光变化中,我竟然有点怀疑,我比其他绿色生物,究竟是否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很显明,即有点分别,也不会比那个生着桃红色翅膀,颈膊上围着花带子的斑鸠与树木的区别还来得大。我仿佛着了生命的本体[37]。

在5水云6篇里,沈从文进一步写道:/即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单独默会他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微妙关系时,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一种由生物的美与爱有所启示,在沉静中生长的宗教情绪,无可归纳,我因之一部分生命,竟完全消失在对于一

广西社会科学2010.3/文学

切自然的皈依中。0[38]

在文明社会中,神性仅存于自然之中,仅存于田园的简朴生活之中,仅存于生活在乡村的人尤其是儿童身上。与华兹华斯同时代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与他有同样的感悟。荷尔德林敏感地觉察到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使人的灵性丧失。技术、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把神性感逐出了人的心房。现代人充满了无家可归感。世界之夜将达夜半,诸神消隐,在这贫乏的时代,诗人的使命就是去摸索隐去的神的踪迹,为人类指引还乡的道路。华兹华斯与沈从文的/返回自然0就是荷尔德林的/还乡0。只有返回到与神灵亲近的近旁,回到生命的本源,人类才能做到/诗意地栖居0。

总的说来,作为诗人的华兹华斯与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存在很多不同。单就/返回自然0这一点来说,比起华氏,沈从文尤为强调/自然人0的/雄强0特征,体现为一种/力0的色彩。在文化根源上,华氏更多地受惠于基督教、柏拉图、卢梭、德国古典哲学等西方文化思想;而沈从文不仅融汇了儒家、道家、湘楚文化等东方文化的底蕴,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基督教、柏格森、叔本华、弗洛伊德学说等现代西方学说。但必须承认的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两位杰出的作家作出了相似的反应。夏志清指出: /沈的田园气息,从道德意识来讲,其对现代人处境关注之情,是与华兹华斯、叶芝、福克纳等西方作家一样的。0[39]而他们所致力的/灵魂革命0,比起/政治革命0,在现代性的视野下,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晓明.华兹华斯[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15.

[2][3][4][5][33]沈从文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28;29;58;115;12.

[6]顾思兼.试论华兹华斯思想转变中的心路历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7]罗宗宇.沈从文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75.

[8]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A].王珞.沈从文评说八十年[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35.

[9][15]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5:198;235.

[10][12][25][30][31][32][35]华兹华斯抒情诗选[C].黄杲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82;87;15;75;79;81;63.

[11]沈从文全集:第十二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80.

[13][18][26][28][36][37][38]沈从文代表作(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253;251; 279;282;284;275.

[14][17]沈从文代表作(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15;20.

[16]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C].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99.

[19]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6.

[20]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1.

[21]S i m pson Dav i d.Ro m anticis m C riticis m and Theory[A].StuartCurran.British Ro m antic is m[C].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 o n Press, 2001:9.

[22]W illi a m W o r ds w orth.The Co llected Poe m s of W illia m W ordsworth[M].London:W ords wo rth Ed-i ti o ns L i m ited,1994:881.

[23][24]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390;390.

[27][29]沈从文全集:第七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75;123.

[34]沈从文全集:第十一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72.

[39][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4.

[责任编辑:邓双霜]

王颖刘伟/现代性视野下的华兹华斯与沈从文

华兹华斯诗歌鉴赏

华兹华斯《早春遣句》赏析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喜庆生机昂扬的季节。在春季,我们欢喜,尤其是看到那嫩绿的树芽,看到欢腾的动物。然而,在华兹华斯的《早春遣句》中,春的天籁之音竟把“悲哀的思潮带上我的心头”,他悲伤地想到“人又是怎样对待人的”。接下来,诗人有用真挚的笔调描写了醉人的早春场景,而后笔锋一转有回到了“人又是怎样对待人的”这一思考性命题上。由此可见,这是一首目的性明显的诗歌。诗人第一节提出的“竟把悲哀的思潮带上我的心头”让读者不由得想:是什么使诗人在如此欢快的美好的情景里竟哀思涌动?欢快的场景描写又和“悲哀的思潮”形成的强烈的对比。读者的思想、情感一开始就随着诗人的思想、情感流动,诗人由此达到了传递情感的目的,达到作诗的目的。 躺在这曼妙的深林里,听着城市中不可能听到的天籁,感受到城市中不可能看到的早春自然景象,敏感的诗人,敏捷地思考,沉思着,并将这种景象用平实真诚的语句传达给城市中的人们。“诗人决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那么这首诗诗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浓烈的情感。诗人感受着花朵的绽放,鸟儿的雀跃,嫩枝的萌芽,感受着着春的喜悦,春的生机。全诗共六节,诗人却用了三节来描绘这些场景,让读者迷醉其中,与前面两节和最后一节诗人的悲叹——“人是怎样对待人的?”形成浓烈的对比,浓厚的控诉无奈之感在此时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震撼人心了。因此,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认知到自身的缺失,诗人在叹息:人们对自然的忘怀就是对自身生命的忘却。 “通过我的感受,大自然,把人类的灵魂和她的杰作联接起来了”,诗人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沉思,将普通人不易觉察的真理、思想、情感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诗人用一种朴实易懂的语言,用人与自然的互动而非大自然拟人化自我表述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沉浓烈的感情。这使得人们更能够感受到诗人作诗的目的。 读罢全诗,一种思考,一种热情不断萦绕在读者的心中,读者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随之增强和纯化。这是诗人作诗的最终目的。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13365284.html,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作者:张少娇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6期 摘要:京派之于汪曾祺,不仅在于给了他一个写作的起点,也给了他一个写作的归宿。他承袭了京派的文学理念与反思,用《受戒》一文,隔着时代回应了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关键词:汪曾祺; 受戒; 审美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I207.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6-0105-04 一、京派的审美现代性 从现代性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波及和影响来看,一直有两种现代性相互交织并彼此影响。其中一个是资产阶级现代性,主要是指发生在社会领域的现代性,即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对科技的信仰,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另一种现代性则更倾向于是对前者的一种反思,它对现代科技文明和理性崇拜持有一种质疑甚至是反对的态度。与此同时,其更为重视对人的情感和本能的强调,更注重挖掘人的感性生命力。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卡林内斯库曾经这样评述两种现代性:“无法确言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可以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剧烈冲突的现代性。可以肯定的是,在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某个时刻,在作为西方文明史的一个阶段的现代性同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之间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从此以后,两种现代性之间一直充满不可化解的敌意,但在它们欲置对方于死地的狂热中,未尝不容许甚至是激发了种种相互影响。”[1]42 基于此,审美现代性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概念下的艺术思想特性,它更集中地在美学的领域发挥其效应。它将美视为第一原则和审美最高价值追求,当美成为审判和衡量一切的准绳时,其他的精神、主义和社会原则就让渡了自身权利。张辉在《审美现代性批判》中指出,“审美现代性通过强调科学、伦理相对的审美之唯,以生命与感性的原则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为主体性立法,从而达到反对理性绝对权威的……目的。”[2]8看得出,审美现代性也存在着对自身的反思。 当审美现代性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國的文学界后,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诸多的思考与碰撞,审美现代性在中国迅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都是值得反思的历史命题。最先激起对审美现代性关注的是文艺理论界。王国维作为其时文艺理论大师,提出了在无利害功利的审美之境中,艺术的超然忘我性。“有兹一物焉,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3]40王国维将审美提升到了一种宗教的境地,将能够解决人生中的种种现实问题的寄托放在了审美上。这种观点在蔡元培处得到了回应,蔡氏提出了“美育代宗

张爱玲的叙事艺术

张爱玲叙事艺术 张爱玲,中国现代著名海派文学女作家,她有着良好的出身和丰富的海外求学经验,并长期居住于海外,因此张爱玲的小说并非与中国传统小说十分相似,她结合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及研究,发展出了独具她个人风格的一类小说。而在小说组成的所有元素中,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艺术可谓是独具匠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西方艺术底蕴的熏陶下,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化叙事风格”。文字环境透露着古典诗意的氛围,而整体视角和细节处理又时时体现出西方某些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二者掺杂出现不但没有使文章看起来显得很乱,反而丰满了文章给读者的感觉,更加强了文章主题的表现。下面我就为大家从几个不同方面具体介绍张爱玲《金锁记》的叙事艺术——“电影化叙事”。 ·叙事视角 因为视角总是和视角的承担者也就是故事叙述者相联系,所以叙事视角中最重要的是视角与叙述者的关系及两者的转换。《金锁记》中,头尾采用的是主观型全聚焦模式——叙述者不仅全知,而且以第一人称直接讲述;而故事主体基本采用的是混合型全聚焦模式,叙述者一面操纵全局,另一面一旦描写聚焦于某人物心理活动的时候就变成了内聚焦。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在小说开头,交代完故事开始的时间地点背景,张爱玲笔锋一转,引出一段对月亮的评论,讲故事的讲述者“老人们”呈现出来,接着一句“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便将本来是年轻人谈论的事情变成了老人们对于过往痛苦挣扎与畸变的回忆,使老人们承担起了全知叙述者的身份。叙述的故事时间跨度达到三十年,时间的距离让老人们的追忆和评述客观性增强,而且过去的事情由老人娓娓道来,可以给故事增加一些陈旧悠远的色彩。这里作者运用概述的方式把三十年的时间用两三句描述出来。这段中由于出现了视角的转换,张爱玲借用月亮作为类似电影中的镜头,将我们聆听故事时候的全聚焦不露痕迹地转换为混合型全聚焦全知叙述。小说的故事从第二段开始,作者再一次运用了月亮将镜头自然转移到丫鬟凤箫和小双的身上,“月光照到姜公馆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鬟凤箫的枕边。凤箫睁眼看了一看,只见自己一只青白色的手搁在半旧高丽棉的被面上,心中便道:‘是月亮光么?’”。接着通过丫鬟的对话向读者粗略交代了曹七巧的形象,这样女主角还未出场,她卑微的身世、泼辣的性格和错位的婚姻就已经被勾勒出来,为她以后的挣扎、沉沦和扭曲埋下伏笔。叙述者有意通过焦点的自由移动使人物进行互相观察,以便从各个角度全面描绘人物形象。文中有一段七巧留下长白为他烧烟灯,又是一段将月亮作为过渡镜头的描写,“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无底洞的深青色。”同一个月亮下,七巧打听着儿子儿媳妇的隐私,“又是咬牙,又是笑,又是喃喃咒骂,卸下烟斗来狠命磕里面的灰,敲得托托一片响。”而芝寿只能“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死去的鸡的脚爪”。同时空下的两个场景对比,更显凄凉。作者运用视角自由转换加上镜头的不停变换,将文章气氛环境营造出苍凉凄惨的效果,为凸显文章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文章整体的全知叙述中,还夹杂了内聚焦叙事。例如描写七巧“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时,镜头便转向季泽的内心,非聚焦的全知视角转换成了人物有限视角。另外后面童世舫第一次见到七巧时看到的是“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对教育的反思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对教育的反思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 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生态文明的兴起也对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最关心政治局势的特殊群体,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教育,首先,我觉得应该先了解现状。哪些地方做的不足,知道了才能改正和完善。 一.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欠缺的主要表现 1.主体意识淡薄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自己同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协调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然而,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回顾过去,人类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人类也由自在阶段转变为自为阶段。“现代性”工业文明意识在发挥着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习惯把自己凌驾于包括一切其他生命形式在内的大自然之上。人类在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将消耗殆尽。高校师生都是高学历人群,他们大都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道理,问题是由于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和体制的缺失,他们对生态文明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生态意识淡薄,更没有固化为行为习惯,节约与环保变成了一句空话。目前高校已经成为社会上三大浪费大户之一。 2.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在当前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而忽视学生对白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因此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活动就没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没有兴趣积极的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3.大学生过度的消费行为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消费。必要消费是对资源有价值的利用和合理开发,它不仅能处理好生产、分配和交换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思维活跃、观念新潮、追求时尚、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又有认知能力差、辨别力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等特点的大学生这—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严重冲击。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

现代性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问题一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个从西方引入的主题,从新文学一开始就被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到了新时期,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它在现代文学甚至是当代文学中中的重要作用。 1.对于现代性本身的研究 在汪晖的《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这篇论文中,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一个梳理。在他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内容繁复的西方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时间观念,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与欧洲历史中的世俗化的过程,即资本主义化的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现代的概念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新”敞开的时代。 在衣俊卿的《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性的问题。文章具体地分析的现代性的基本的图式和机理,对现代性进行了一个多维的整合。文中认为现代性所标志的理性文化模式,是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作者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和制度性的维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现代性的构成。在精神维度上主要指个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在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包括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从而得出了结论:在中国的境遇中,现代性的本质上“不在场”或者尚未生成。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

语境。通过对现代性本身的分析,和与前现代和后现代性的比较中,得出了现代性的深刻的反思性和内在的超越性的特点。 在郑莉的《现代性论争的缘起、困境及出路》中对现代性的论争做了基本的陈述。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导致关于它的论争不断。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性是具有不同源流:在法国,现代性通常是在波德莱尔和尼采意义上来理解的美学现代性;而在德国,现代性则是以启蒙运动为发端的。关于现代性的各种论争,作者认为其归宿点和落脚点应该在如何时间现代性上,即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偶然性、矛盾性和不安全性,人类将如何进行一种现实的抉择。 2.“现代性”在中国 在王宁的《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展现出了“现代性的复数形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化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的现代性”,也是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重构一种另类现代性。作为一种西方的概念,中国对现代的认识大多是从翻译中得到的,文章从翻译学的角度入手,翻译本身的再创造性,使得现代性在中国的国土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另类的现代性。中国的的另类的现代性,消解了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单一性代性”的“宏大叙事”的神话。在中国的现代性的不同遍体同样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中国大陆现代

5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当我们在品读诗歌时,经常想要找出诗人写作的目的,想要知道他的思想,兴趣,一切的一切。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在诗人们当中,有太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这些对于学习诗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对比李白和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的修辞特色。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常常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界的文化领袖。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在向往自由、寻仙问道的同时又渴望济世救民。他有一种很强烈的“入世”思想,但又不想被俗世所束缚。政治上的不如意让他转而热爱自然,远离政治争斗,创造了一大批光辉灿烂、传承千古的华美篇章。华兹华斯被称为“桂冠诗人。他自小的经历造就了一颗自然纯朴、充满童真的心。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他便在自然和过去中寻找希望。这两位伟大的诗人都写出了许多自然诗歌,但是方法各异。尽管他们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多相似性,但由于社会背景以及生存年代的差异性,两人不同的表现风格还是显而易见的。对二者各自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他们的对比研究却鲜少见到。由着这种想法以及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本文诞生了。本文主要从修辞美学方面解释二者诗歌的特点,并总结出二者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通过对二者诗歌研究的综述,可以得知这两位世界著名的诗人在中外诗坛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对中西自然诗歌发展的研究使大家能以开阔的眼界将二者的诗歌放在一个大环境中来分析、研究它们在山水诗歌史上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的诗歌修辞理论,虽然是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著作,但笔者希望它可以运用在外国诗歌中。分析部分主要是从字词、句子、篇章、修辞以及文体方面对诗歌修辞特点进行分析。在表现他们诗歌艺术特色方面,修辞起了很大作用。通过对诗歌修辞美学效果的研究,可以发现李白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他们都热衷于使用自然、平实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他们都希望能够在自然中寻得栖息之所。但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李白更喜欢使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和描述恢弘大气的场景,而华兹华斯则善于运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色。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于二者相似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社会背景所造成的。 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对比研究_朱凌奕 露茜”组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组诗具有浪漫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015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第1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陈嘉学号:2015101222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刘文菊副教授 2015年3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5年4月26日或2015-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1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 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

孔子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性反思

第26卷第5期2010年9月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 Il al of G a聃u Li a nh e U l l i v er si t y(So ci al sci en c鹤) V01.26.N o.5 S e pt.2010孔子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性反思 刘艳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梦寐以求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千百年来可欲而不可求的社会.这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代表和谐社会的“大同”思想自商周以来就不断地使无数志士仁人为之思虑,为之奋斗,其间不乏优秀的思想和精辟的学识.孔子的仁学思想就即其中之一,在其后的孟子以及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清代的谭嗣同都对“仁爱”思想有所涉及。并且,这一思想也正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现代性反思作用。 【关t词】孔子,仁爱;现代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07X(2010)02一0010-03 ‘T hi n l【i ng O f evO I ut i on and m ode m l ove R en∞t i o聃 L I U Y an (陬洳sD户b D e加,t批nf o,A柚“i‰i w舟幻,H P^i230039,吼i加) A b s打扯t:A har m oni ou s soci et y i s t he f ut ur e of h啪an ci vil i zati on i nt o t t l e dr∞m of s oci al fo咖.i s a des i r e f or t hous蛆ds of yea鹪can∞t r ect i f i ab I e∞ci et y.Thi s i s i n C K ne s e K s t or y,e spec i al l y pr om i ne nt.h c an be s ai d o n beha l f of a harr noI li-ous∞ci et y“G re at H ar m on广t M nki ng f r o m t he busi nes s w eek o n w h om com i n仳t o啪ke num ef ous pe opI e w i t h l of t y i d e-al s ar e de epl y5t r ugg“ng.T her e w e re s om e ex cel l ent i deas a nd i nsi ght f ul k∞w l edge,benevol ence i dea s o n t hat on e,i n t Il e s ubs equem per i od of M e nc i us,a l l d M i I l g Z hu X i,W aI l g M i l l g yaI l g of t he sol l g aI ld Q i n g T an ci t ong of ar e on“ B enev-ol饥ce"i zl r da t i on t o t hi s.A nd.t hi8i dea al∞i s t o bui l d a s ocial i s t har m oni ous s ci et y t oday i n an ar e as pl ay a n i m por协nt f ol e i n n州em r ef le ct i on. K e y w础:Confucius}lo、,e;m oder ni tyI va l ue 一、孔子的仁爱思想 古代社会由春秋向战国过渡的时期,发生了很多混乱,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臣杀君,子弑父,邪说暴行比比皆是,而孔子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了解社会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于是要求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此种改变在孔子看来,就是要贵族阶级把奴隶当“人”来看待,承认对方是人而不是“物”,使其在人格上实现人与人的平等,这即是孔子仁学理论的基点所在。孔子一生可以说是依于仁,行于仁,实践仁。作为人格修养,“仁”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即通过道德实践塑造完美的人性,使个体人格升华,以适应为人处事的需要。孔子又把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推广到全社会,以形成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他认为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治国安邦的保障。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社会宗法色彩十分浓厚,宗法社会讲究血缘关系,长幼有序,等级分明。“仁者,仁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因此,“仁”又以孝悌为本,“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 学而》)一语道破了重孝、悌的根本原因。孝、悌是宗法伦理一体化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讲究孝悌可避免犯上作乱,从而保持纲常伦理的正常运转,使社会稳定有序。 如果说孝悌着眼于血缘关系的话,那“忠恕”就推广到社会了。“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和“恕”是仁爱之心从血缘关 【收稿日期】2009-05—20 【作者简介】刘艳(1986一),女。陕西西安人.安徽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儒学与中目哲学研究.一10—

对当代教育的反思

对当代教育的反思 有一次,钱学森老人在病床上拉着温总理的手说: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好的人才?钱老,著名的科学家,他接受的是国民和留学时期的教育,没有受过当代教育。细数当代中国教育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真的是少之又少。温总理就这句话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了调查和反思,追溯到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很多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所谓3岁看老,3岁的孩子性格形成已经基本定型,7岁的孩子行为习惯基本定型,很难去改变了。后来我们所说的人的改变其实都是社会性格的改变,生理上的个性只是被隐藏了,在一定的情况下还是会被暴露出来的。所以看一个孩子将来会怎样发展,0-3岁又是很重要的。而0-3岁的幼儿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所以为人父母怎样教育子女是很关键的。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父母这个角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心。作为家长,白天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晚上一定要抽出哪怕是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陪孩子,不要认为这么点时间是种浪费,其实这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不打扰自己,就一直放动画片给他们看,放任孩子自己玩,自己是清静了,但孩子能得到什么发展呢?家里的玩具一箩筐,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买的都是很高级的,但是没有人陪他们玩又有什么用呢?儿时的我们是幸运的,有那么多的玩伴,那么多的活动场所,大山、小溪、沙地,还有爸爸妈妈。如今的孩子被圈养在家中,每天对着电脑或者电视,接触的都是隔代的人,

其实这种环境是非常可怕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生理条件是好了,但是心理发展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境地呢?大人们总是问你饿了吗?你想睡觉了吗?你想买什么东西吗?、、、、、、但是你感受到了他们的孤独了吗?你们有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吗?孩子就像住 在五星级的牢笼里,没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孩子虽然安全地成长了,但是长大后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人?教育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没有一蹴而成的教育。我们不是说教会一首儿歌,一支舞蹈,几个文字就是教育了,真正的教育是教育孩子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并且是成功的。为人父母缺少教育孩子的责任感,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缺少责任感,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教出怎样的孩子。我们要警醒,在最初的时候能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才不会在孩子长大之后后悔。

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

[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 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 彭维芬 鲁迅向来被描述成一个“斗士”,有着金刚怒目伟丈夫的刚烈,“硬骨头精神”的鲁迅——时代的斗士,民族的英魂,中国的脊梁,他一直被放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被精神凌迟的“母性”——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觉下的悲剧美。张爱玲则是民国时期临水照花人,这小女子在乱世中自慰、自卑,游离于时代之外。似乎很少人把鲁迅和张爱玲这两个如此悬殊的人联系在一起。 胡兰成第一个把鲁迅与张爱玲放在一起比较,他说“鲁迅之后有她(张爱玲)”;夏自清、傅雷、于清等,也都把鲁迅与张爱玲作概括的比较评点。夏自清另具慧眼,认为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再如梁云的《论鲁迅与张爱玲的文化关系》,汕头大学的王福仁在非正式场合称张爱玲为“女鲁迅”,“五四以来,作家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者,除鲁迅外唯张爱玲而已”…… 本文以鲁迅与张爱玲小说中的母性形象为切入点,分别探索鲁迅与张爱玲两性视角下的母性,从“女儿性”——“妻性”——“母性”如何一步步被异化、物化以至于被精神凌迟。 “集体无意识”的母性 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真诚,不会掺入半点瑕疵,这就是母爱。古往今来,人们给它赋予许多最美的词汇。 鲁迅说过一句话: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女儿性是女人与生俱来的特性,每个女人都是从天真活泼刁蛮任性的孩提时代过来的;母性是深藏在女人骨子里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磨砺慢慢地显现出来,表现为一种博大的奉献精神…… 张爱玲虽未全盘否定母爱的天性,但却以苛刻语气嘲讽道:“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可是这种美德是我们的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畜也同样具有的,我们似乎不能引以为傲。”对神圣伟大的“母爱”,鲁迅与张爱玲都有着颠覆性的消解。张爱玲最终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人跳不出“饮食男女”这世俗的圈子和“素朴的底子”,其基本的策略就是把一切神圣绝对的观念都淹没在世俗的功利的算计之中:鲁迅则以男性的视角,清醒地体悟到浑茫的母爱,这份麻木、盲目的舐犊之情是母性的天性,但在穷困的乱世中也只能有着无限的悲凉。 两性视角下的母性 胡兰成又说:“鲁迅是尖锐地面对着政治,所以讽刺、谴责。 张爱玲不这样,到了她手上,文学从政治走回人间,因而也成为更亲切的,时代在解体,她寻求的是自由、真实而安稳的人生。”这种评价是把鲁迅看做从男性视角外向男权社会,带有

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從呼喚現代化到反思現代性 90年代中國學術—思想界出現了一些新的走向與趨勢,其中之一即是所謂「現代性」反思,它的核心或許可以概括為對於現代化理論的批判性審視。這一點形成了90年代中國思想狀況與80年代的最鮮明對比,同時也對深受現代化意識形態支配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嚴峻挑戰。 國民性批判:民族新生之大道,還是「他者化」之歧途? 80年代支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的主導話語之一,無疑是60年代流行於美國的現代化理論,其具體表現就是自覺以「五四」繼承者自居的、反傳統的文化啟蒙工程——改造「國民性」。在中國,「國民」概念是與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同時出現的,而國民性改造則是在西方現代性衝擊下出現的一種文化與文學話語。正是這種衝擊直接喚醒了中國人的民族國家意識以及對於民族文化的探索熱忱。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中國研究」為甚麼總是專注於所謂「中國特色」,並受到「中國/西方」這一二元論式的強有力支配。深受現代化意識形態影響的80年代中國知識界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現代性,即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它具有普遍性,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的主要障礙,因而中國現代化的前提性條件就是反傳統。現代化理論對於80年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支配地位在文學、美學、哲學、史學與熱極一時的「文化討論」都可以發現,我們可以把這些領域中的思潮叫做「呼喚現代化」。80年代的文化反思同時涉及到對於改革前的社會主義(或曰傳統社會主義)的反思。在現代化理論的解釋視野內,前蘇聯模 式的社會主義以及改革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是現代性的反面 (等於前現代或專制主義)。批判傳統文化與清算極「左」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是具有內在關聯的文化啟蒙與意識形態改造工程。這個思維定勢在文學與社會文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1999年6月號 總第五十三期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 一、对大自然充满虔诚的爱由于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他从小喜爱大自然。自然中的花鸟树木、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并渐渐进入他的作品。华兹华斯表现在诗作中对自然的情感已经不能用我们所习惯的诸如“欣赏”、“放情”等范畴来界定了,以“对自然虔诚的爱”来概括较为合适。华兹华斯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将自己的道德与自然的外在形象相联系。他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朋友、母亲,或慰籍者――既可以平等地与其交流,聆听她的教诲,接受她的滋养,更可以在人生失意时从中得到安慰,包扎好伤口,再重新站立起来。他笔下的湖光山色、流水行云、歌鸟林禽、树丛野花,这其中蕴涵着诗人与大自然的契合,对宇宙万物的热爱。如,在《黄水仙》中他将自然视为人的精神依傍:“独行徐徐如浮云/横绝太空渡山谷/突然在我一瞥中/金色水仙花成簇/开在湖边乔木下/微风之中频摇曳/有如群星在银河/行影绵绵光灼灼/湖畔蜿蜒花茎长/连成一线无断续/一瞥之中万朵花/起舞翩跹头点啄”。一开始,诗人写出独自徘徊无所寄托的心情,恍惚得有如天空漂浮的一朵孤云。当他看见湖畔黄水仙,有如少女在微风中翩跹起舞,又如银河里闪烁的万点繁星时,他的愁云才渐渐消散,代之以满心喜悦。诗人接触到大自然,有如旅人到家,航船着陆,心灵与造物合一。正像他在《丁登寺》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在何种时间,何种环境,回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与大自然的交往都能有一种归家的感觉。二、丰富而独特

的想象力华兹华斯在其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作了无数经得起考验的佳作。在这些佳作中,华兹华斯运用自己推崇的写作原则,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摄取描写的对象。华兹华斯独特的写作风格就在于,他不是单纯就事论事,就景论景,他赋予这些事物与景色一定的想象力。华兹华斯独特的想象力就在于,他的想象力的保持是与对大自然的虔诚分不开的,而自然又是与童年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在华兹华斯的写作技巧中,想象、童年、自然就融为一体了。他在《致杜鹃》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杜鹃的歌声远远飘来,把诗人带回到童年的黄金时代,在林中,在草场,在大自然怀抱中享受到无比幸福。然而,这首诗的涵义远不止如此,诗人的想象飞得更加遥远,他把杜鹃声幻化成“一个谜”、一种“希望”、一种“爱”,甚至成了“缥缈的仙岛”的象征,引起诗人无限的欢乐和向往。这首诗与其说在歌颂杜鹃,不如说是借题发挥,沉醉于幻想的仙境之中。这里,想象、童年、自然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在《我心驿动》中,华兹华斯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证明他对童年的态度: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儿童在哪些方面是成人的父亲呢?我们相信,从儿童到成人的发展过程对应的是人类从原始到文明的发展过程。诗人笔下的童年生活像是乐园,那时人是完整统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协调一致的。自然界现象在成年人看来已经是司空见惯,所以熟视无睹。可是在儿童眼睛里,自然界的现象样样新鲜。他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对这些现象编织出许多美丽的幻想。这里,诗人用简单的语句将想象、童年、自然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不觉

William Wordsworth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华兹华斯(1770.4.7~1850.4.2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的作品还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熟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感到失望。1795年,他和妹妹多萝茜以及诗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区,并在

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政治理念的反思

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政治理念的反思 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潮产生于二十世纪下半叶,他的产生与现代性的发展密切相关。新保守主义的产生,对现代性中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改善,希冀能够改善当前的不良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本文就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政治理念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希望通过这些思考,对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性有所了解。 标签:现代性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影响 0 引言 新保守主义产生之后,随着现代政治理念弊端的显露而崛起和壮大,它对现代性政治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思考,对当前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代性政治理念是理性化、民主化、私有化等内容,它的产生及发展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随着社会弊端的不断显现,西方社会陷入窘境,学术界由此开始研究新保守主义,希望从中能够寻求解决困境之路。 1 现代性政治理念的不足 1.1 现代性政治理念过分强调“合理性”,一切陷入技术理性范畴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现代性也逐渐映入人们的视角,逐渐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新视角,它引导人们用“理性”思考一切问题。 现代性政治理念重视“理性”,一方面,在政治改革方面逐步摆脱了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君权神授”的政治权威;另一方面,以他的内核“理性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性构建了一个技术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使人们屈从于工具理性的权威。现代性的政治理念把理性权威看成政治生活的最终目标,它使政治生活和道德理想越走越远。 1.2 片面追求大众民主,漠视政治权威现代性在政治上追求大众民主,认为民主是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标志。民众迫使国家实行大众化民主,这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国家民主化程度,调动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民主大众化的发展,民众的利益诉求逐渐增强,民众对切身利益的诉求就会提到国家机关管理的日程之中,并可能成为衡量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绩效的主要标准,国家会逐渐由“服务者”的角色向“执行者”转变。 1.3 一味追求个人政治权利,忽略社会政治生活中集体的作用现代性接受启蒙运动中的早期资产阶级的一些思想,他们认为个人权利至上,尊崇个人主义的一些原则,并积极鼓吹个人是社会最根本的实体,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不受集体或者国家的影响。以现代性政治理念看来,个人权益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和政府是个人权益的保护者。现代性政治理念一味鼓吹个人权益,国家只

心中的张爱玲【作文案例】1500字

心中的张爱玲_1500字 我敬佩每一个作家,但,对她,我却不能用“敬”字。她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她是为了“完成”她该完成的事业。 她本不普通,她是贵胄的后裔,只要读过近代史,人人都知道她显赫的家族,缨络鼎食之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曾有一条街都是她的祖业。吴音,刺绣,园林,外滩的洋行,繁忙的商阜……,这里曾给予了她文学的素养,让她初出茅庐就伸手不凡。 但她实在又太普通了。她并没有太多的父母亲情,从小在下人们中长大,遭遇了父母离异,后母的虐待,从大家庭中奔逃出来,只求自由。从此为生活所迫,在香港失陷时挨过饿,受过炮火的惊吓,也享受过很纯的读书的时光,漂亮的旗袍,各种的小吃零食;老年以后,她也不爱做饭,只是买点熟食充饥。 她走进我的视野太平常,只是一本自传,一本小说集,还有一本尚未捧读的散文。远不及巴金,远不及鲁迅,远不及老舍,更不及朱自清,他们都曾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她走进我的视野并不丰厚。但是她走进我的视野又太不平常。有贾平凹的赞美,有傅雷的批评,有当代的少男少女对她的崇拜,胜过三毛,胜过琼瑶,报纸上时不时的闪出她的芳名,

她的冷面,她的才华,她的爱情,尤其是那旗袍的身材。她是谁? 她神秘,又不神秘。她是蓄足了势,张足了本,才姗姗从小说中向我走来,她席着三十年代大上海的纷杂世情。她的笔中浸着殖民地时的含辱的眼泪,她的文字是饱含了大家庭的世故,从权势欲强悍的太太,到柔弱病态的小姐或姨太太,中国的三四十年代的旧制家庭的特别的生活,高墙深院中的悲欢离合,龌龊的一幕一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破碎,情的破碎,碎,碎得让人冷漠。而她又不是神秘的,那大家庭中不幸都是那么的普通,没有太多的政治目的,更没有激烈的信仰交锋,都是“利”与“情”、“欲”导演的家庭的悲剧,太平常了,那些主人公的小伎俩虽然很小,但是在生活中却又让人耿耿于怀,让你读之就生一种同情,一种同感,一种自怜。 她能不尖刻吗?一代旧生活的记录者,上帝将她抛于这个世界却并没有赐予她太多的温情,“乐不抵苦”,她的文字带着冷风,冷嗖嗖的风。她一生如转蓬,应该一如李商隐吧,都是名门之后,都能咏诗作赋,然后是四处漂泊。但是李商隐能咏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因为李的人生中有一段世情羡慕的爱情,李的少女时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么天真纯情啊。可是,她没有,她少年老成,她如北地里荒芜之地的转蓬,从大陆到香港,从香港到美国,

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1.古代文论的当代焦虑 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一直到现在,关于“国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嚣尘上,与之不相称的却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领域似乎并没有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东风而生机勃勃。与之相反的,多数的讨论围绕着“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古代文论的当代失语症”等话题进行,似乎从五四以后的“整理国故”到从90年代后期持续至今的大谈国学,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虽然历经兴衰沉浮,却无时无刻不透露出骨子里的焦虑。 低潮时期自不待言,彼时陈独秀与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随后便引发了整个文学研究领域的“整理国故”运动,研究者们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焦虑可见深切。直到今天,学者们对当初的变革几经反思,得出的结论依然是:“白话现代语言体系的建立……导致了传统文艺观念与话语规则的缺席。而作为中国古代文

论则更因其印象式的批评、无逻辑规则的审美性而脱离活生生的语言现实,退化成一种于现实无任何意义的旧知识,剩下的工作便是如何对之进行一种‘国故的整理’了。”① 即使是在高潮时期,古代文论研究随着90年代后期国学热的兴 起而有所发展,这焦虑也丝毫没有减退,反而愈发急切地体现出来。90年代以来古代文论研究的确成绩斐然,系统的中国古代文论教材、研究专著和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书写不断出现,但也正在此时,研究者们悄悄开始了对研究对象本身的影响力甚至是合法性的质疑。这样的焦虑从9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借由国学的兴起加入到了当代社会整 个人文社科领域对现代性的反思话语当中。钱中文认为现代性在中国,一方面出现了以西方现代性为旨归的偏颇,另一方面出现了以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终结论”思潮来取消现代性的偏颇。中国文论应该克服旧的现代性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弊端,建设新的现代性品格和精神②。陶水平认为古代文论的研究面对“现代性”的挑战,要将审视的视野延伸至更广阔的历史语境和当代语境。与此同时,古代文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