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2015-2016学年度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钟试题分数:150分命题人:崔长礼

卷I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来说,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心理,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来说,则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

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

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

C.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D.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

B.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长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抱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

C.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D.微信阅读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诫、感悟等,读的时间久了会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读者健康成长着想的产品不多。

B.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表达,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就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表现。

D.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

二、古典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汉六年,立交为楚王。既至楚,以穆、白、申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文帝时,申公始为诗传,元王亦次之诗传。元王薨,郢客嗣,是为夷王。薨,子戊嗣。景帝即位,封元王宠子富为休侯。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常为设醴。及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日:“可以逝矣!”称疾卧。申、白强起之日:“独不忿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

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白独留。

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景帝三年,戊起兵应吴反。汉绝吴楚粮道,吴王走,戊自杀。

既平吴楚,富等皆坐免侯,后闻其数谏,乃更封为红侯。富子辟疆,亦好读诗,清静少欲。辟疆子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昭帝时,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岁余,与立宣帝。

宣帝五凤元年,德子向坐铸伪黄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制曰:“赐谥缪侯,为置嗣。"

(节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B.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C.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D.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岳飞字鹏举,王绩字无功;古代对人称字,表尊重。

B.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中国古代等级森严,阶层不同,死的说法各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黄老,黄帝和老子,传说为黄老之学的创始人;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各家观点,融汇而成的学说体系,又称黄老思想。

D.制,是圣旨的一种,内容与当朝典章制度有关;圣旨因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元王不仅本人“好书”,学《诗》并为之作注,还注重文化传家;送儿子刘郢客去自己老师那里完成《诗》的学习,其后代有很多读书人。

B.刘富受父亲影响,也学习《诗》;楚元王宠爱他,估计也与此有关。他的后代受老子思想影响较大,清静少欲,知足畏满,但刘向是例外。

C.刘德曾与其他官员共同掌管盖长公主一案,公主的孙子在路上拦住刘德,为自己的祖母申辩,刘德则反复责备公主,说她生活起居不成体统。

D.穆生是楚元王的同学,曾作楚中大夫,他受到元王和刘戊的优待,后来刘戊取消了

这一优待,穆生接受不了,先称病不出,后来干脆离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5分)

(2)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8-9题。(11分)

长安夜雨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8.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2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3)土地平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瓷瓶薛长登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

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

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吗?”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

“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6分)

(3)小说中的老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卷II 语言运用(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_____。

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 B.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C.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 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食其果

试题答案: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不是通过9·3阅兵搞地缘政治,我们邀请有关国家领导人前来出席活动也不是

讲排场,显示中国的外交实力,而是因为这是世界各国二战纪念活动的通行做法。B.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C.郑文丹说,“高姐”除了要掌握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甚至手语等多语种,以方便为高铁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D.我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后,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

试题答案: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 ,_______ 。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③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④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⑤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⑤①④③⑥② C.②⑤①④③⑥ D.⑤④①③②⑥

15.下面的图片是在2014年全国志愿服务标识征集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请用简明的文字说明其画面内容及寓意,不超过70字。(5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①。愉快时,它是敞开的;烦恼时,它就紧紧闭起。②,人们才各自有了自己的秘密的人,心灵之门打开的时间远比封闭的时间多;

③,心灵之门闭着的时间远比开着的时间多。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_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创客”“主要看气质”榜上有名。若能“颜值爆表”“有创新理念、能自主创业”“气质上佳”兼而有之,当然是人间极品,但芸芸众生往往不可兼得。

如果三者之中必须要舍弃其中两个的话,你会怎样取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

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题纸

7.(10分)

(1)

(2)

8.(5分)

9.(6分)

10.(5分)

(1)

(2)

(3),

11.

(1)(5分)

(2)(6分)

(3)(6分)

(4)(8分)

高二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D (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2.C(“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3.D(“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4.D(当:掌管,主持。)

5.D(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6.C(“一直由皇后掌握朝政大权”有误,皇后专权是在太宗皇帝去世之后。)7.(1)丙戌年冬天,耶律楚材跟随(太祖)攻克灵武,其他将领都争着掠取(抢夺)人口钱财,唯独(只有)耶律楚材收集遗散的书籍和大黄等药材。

(2)后来有人诬陷楚材,说他当宰相时间很长,天下进贡的赋税有一半都落到他的家中。

重点词语:“下”“遗书”“独”“谮”“相”“半”。

【参考译文】

耶律楚材,字晋卿,父亲耶律履,因学问品行出众得以奉事金世宗,特别受到亲近和信任,去世时官至尚书右丞。楚材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杨氏教他读书。长大后,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以及佛、道、医、卜等学问,下笔写文章,好象早就做好似的。

太祖定都燕京,听说楚材的名字,召见他。耶律楚材身高八尺,胡须漂亮声音宏亮,太祖很看重他,说:“辽和金是世代的仇敌,我为你报仇雪恨。”楚材回答说:“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委身奉事金朝,既然做了金朝的臣民,怎敢仇恨自己的君主呢?”太祖很

敬重他这番话,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太祖每次出师征讨,必定要让耶律楚材占卜吉凶,太祖自己也炙烧羊胛骨,判断天意和人事是否相符。丙戌年冬天,跟随太祖攻克灵武,将领们都争着掠取人口钱财,唯独耶律楚材专门收集失落的书籍和大黄等药材。不久士兵们染上疫病,用大黄一治就好了。太祖指着楚材对太宗说:“这个人是上天赐给我家的。以后军国大事都要交给他处理。”

太宗登上皇位,壬辰年春天,太宗南下征讨,将要渡黄河,诏令逃难的百姓,前来投降的可以免死。有人说“这些人危急的时候就投降,没事的时候就逃走,只对敌人有好处,不能宽大处理。”耶律楚材请求制作几百面旗子,发给投降的难民,让他们返回乡里,很多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耶律楚材又请求派人进城,寻求孔子的后代,找到孔子的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奏请由他继承“衍圣公”的封号,将孔林、孔庙的土地交付给他。又率领大臣们的子孙,拿着经书讲解其中的含义,使他们知道圣人的学说。在燕京设置编修所,在平阳设置经籍所,从此文明教化开始兴盛。

丙申年春天,宗王们大聚会,太宗亲自拿起酒杯赐给耶律楚材说:“我之所以推心置腹地任用你,是因为先帝的命令。没有你,中原地区就没有今天。我之所以能够高枕无忧,都是因为你的努力。”耶律楚材主持政务很长时间,把得到的俸禄分给自己的亲族,从来没有徇私情让他们做官。行省刘敏严肃认真地向他提起此事,楚材说:“使亲族和睦的道理,只应是用财物资助他们我不能为了照顾私人感情而让他们去做官违法。”

冬十一月四日,太宗将出去打猎,楚材赶紧说不能打猎,左右侍从们都说:“不骑马射箭,就谈不上快乐。”打猎五天,太宗在行营中去世。皇后乃马真氏行使皇帝权力重用和信任奸邪之人,政务都被搞乱。楚材仍然争辨不已,”皇后虽然恨他,也因为他是先朝的有功旧臣,对他既尊敬又畏惧。甲辰年夏五月,耶律楚材死在官位上,终年五十五岁。后来有人诬陷楚材,说他当宰相时间很长,天下进贡的赋税有一半都落到他的家中。皇后命令侍从大臣麻里扎前去查看,只有十几张琴、阮以及几千卷古今书画、金石和遗文。

4.D(“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5.C(“儒家思想”错,应为“道家思想”。)

6.C(“反复责备”不合文意,“数”是“一一列举罪状”的意思。)

7.(1)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刘戊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就先杀了叔父。(2)刘德的妻子死后,大将军霍光想要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迎娶,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

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楚元王刘交,字游,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喜欢读书,多才多艺,年轻的时候曾经和鲁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向浮丘伯学习《诗》。汉六年,刘交被封为楚王。刘交到自己的封国楚之后,任命鲁穆生、白生、申公三人为中大夫。吕后时期,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让儿子刘郢客和申公一起到长安见浮丘伯,完成学业。楚元王喜欢《诗》,他的儿子们也都研读《诗》。汉文帝的时候,申公开始为《诗》作注释,楚元王也为《诗》

作传并编辑成册。楚元王死后,刘郢客继承王位,就是后世所称的楚夷王。楚夷王死后,他的儿子刘戊继承了王位。汉景帝即皇帝位,封楚元王最宠爱的儿子刘富为休侯。

当初,楚元王很尊敬申公等人,穆生不喜欢喝酒,楚元王就常常在饮酒的时候单独为他准备甜酒。等到刘戊做楚王时,最初也常常在宴饮时专门为申公准备甜酒,后来有一次就忘记准备了。穆生就退席归家,说:“可以离开了。”便对外宣传自己生病,不再参与刘戊的事情。申公、白生勉强申公,希望申公继续参与刘戊的事情,劝他说:“难道你忘记了楚元王的恩德了吗?眼下楚王戊不过是一次忘了礼数,哪里用得着这样呢!”穆生说:“《易》里面讲,‘征兆是事物变化最初最细微的部分,事情的好与坏从那里就可以看出来’,楚元王尊重我们三人的原因是“道”存在的缘故,如今楚王戊没有准备甜酒,是忘记了“道”,我离开楚王戊是因为这个原因,哪里是为了区区一杯甜酒的礼数呢?”穆生最终以生病为借口,离开了楚王戊,只剩下申公、白生两人留下来。

楚王戊逐渐变得淫乱、暴虐,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不遵守礼制,被夺去东海和薛郡,于是与吴国共同谋划准备作乱。申公和白生劝谏楚王戊不要作乱,楚王戊没有接受,还把申公和白生抓起来,强迫他们去服劳役,穿上囚犯才穿的红衣服到市集上去干舂米一类的事。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楚王戊不要作乱,楚王戊却说:“叔父不帮助我作乱,我起事的时候就先杀了叔父。”休侯听了很害怕,就与母亲一起逃到京城。汉景帝三年,刘戊起兵策应吴国作乱。后来朝廷截断了吴楚运粮的道路,吴王逃跑,刘戊自杀。

平定吴楚之乱后,刘富等都因此事而被免去了侯的爵位,后来朝廷听说楚王戊作乱的时候刘富多次劝过刘戊,于是改封为红侯。刘富的儿子辟彊,也喜欢读《诗》,并且为人清心寡欲。刘辟彊的儿子刘德,研习道家的学问,很有智慧和谋略。汉昭帝的时候,与其他官员一起主持上官氏、盖主的案子。刘德一直按照老子“知足不辱”的思想办事。刘德的妻子去世后,大将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刘德不敢娶霍光的女儿,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盖长公主的孙子谭曾拦住刘德的车驾为盖长公主的喊冤,刘德却数落责备盖长公主日常生活没有礼貌。侍御史以为霍光怨恨刘德不娶霍光的女儿,揣度霍光的心意弹劾刘德诽谤诏狱,刘德因此被免去爵位,成为平民。霍光知道后非常遗憾,又向皇帝说情召回刘德做官。过了一年多时间,刘德参与了拥立汉宣帝的事情。

汉宣帝五凤元年,刘德的儿子刘向因铸造假黄金犯罪,按照法律应该被杀,刘德上书皇帝揭发儿子刘向的罪状。就在这个时候,刘德去世。大鸿胪上书说刘德失掉了大臣应有的风度,不应该赐予谥号、安排继承人。皇帝还是下诏,赐予了“缪侯”的谥号,并为刘德安排了继承人。

8.①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2分)②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且多。(比喻1分,分析2分)

9.要点:1、生活的艰辛(1分),结合“心关桂玉②天难晓”分析;2、仕途的不顺(人生郁郁不得志)(1分)结合“运落风波梦亦惊”以及“当年志气俱消尽”分析;生命的衰老,结合“白发新添四五茎”分析。(1分);每条结合诗句分析各1分。

10.(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1)A E(答E给3分,答A给2分)B项,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C项,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D项,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

(2)答案:①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②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①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②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

①从情节上看,结尾与前面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紧密照应,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又耐人寻味。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突出王教授诚信待人的性格,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

③从主题上看,赞美了被救者的感恩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

④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C(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13.A(B项,结构混乱。“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C项,不合逻辑,手语不是与英、日、法语相并列的一种语种。改为“还要掌握英、日、法等多语种甚至手语”。;D项成分残缺,“建立”缺少宾语,应在“代码”后面补充“制度”。)

14.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⑤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 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④应接在⑤后,③与“循环”相应,⑥②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15.答案示例:该标识以“志”字为基本原型构图,并融入了鸽子、彩带和心字等元素。(3分)鸽子展翅飞翔,象征着爱的传递;彩带形成“心”的字样,象征着心与心相连。(2分)(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注意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②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③对图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随意的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④采用规范的说明性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⑤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

16.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2分)②正因为有了这扇门。(2分)③而狭隘的人。(1分)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根据“敞开的”“紧紧闭起”“ 心灵之门”可以得知: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根据“人们才各自有了自己的秘密的人,心灵之门打开的时间远比封闭的时间多”“心灵

之门闭着的时间远比开着的时间多”可知②处是个因果关系的总领句,可以写“正因为有了这扇门”类似的句子。③处应该是与“而狭隘的人”类似的句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整体感知语段,分析语段所写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特点拟写具有衔接作用的语句。写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17.

颜值有价创新无价

“颜值诚可贵,气质价更高,若为创新故,二者皆可抛。”在2015的十大流行词中,若要我在“颜值”“创客”“气质”中三选一,我会毫无顾虑在选择“创客”。“颜值爆表”与“气质上佳”固然让人赏心悦目,还让人羡慕嫉妒爱,但芸芸众生里,人间极品有几人?况且颜值会随光阴的流转而贬值。可有有创新就能为颜值加分,甚至还会“长生不老”。

有创新就有颜值。且看商界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五英尺身高。他长相怪异,可谓颜值惨淡之极,然而他站在创新的峰巅,以50万起步创办阿里巴巴,一路马不停蹄,成立中国供应商,成立淘宝,成立支付宝,??在业内掀起一场场重大的变革,正以全新方式改变着中国人及至世界人的生活。因他的创新理念,自主创业,成了2014中国的首富,也荣登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的封面。马云成了世界风云人物,商界大亨,他用事实告诉我们有创新才有发展。再看影视界的葛优,陈佩斯等没有颜值却有自己独特的演技赢得观众,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没有颜值与气质,就努力创新、自主创业,有了自己的事业与产业,“颜值”与“气质”自然会以光的速度飙升。所以马云很骄傲地鼓励埋头创业的青年“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有创新就能创造价值。小平同志说过,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的习主席也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水稻之父”袁隆平跋山涉水创新研究成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口大国的温饱;屠呦呦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炼出了可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成就医学传奇,拯救百万人的生命;那些通过自己的鼓捣而创新成大国工匠的焊接工、电工、木工们,都在自己的领域里为行业也为自己创造出了具大的财富。看这世间的哪一项技术革新,不是创新的结果?能创新自主创业者,创造出的价值岂是高富师的颜值与气质能比的?

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靠颜值拼气质已成时尚,可就是王子终会变成啤酒肚与白发秃顶的老头,就是公主也终会变成皱纹满脸脂肪成堆的家庭煮妇。于我们普通的众生,别为自己颜值不佳而自卑,别为自己气质不好而伤感,因为创新与你颜值的高低,学问的多少,气质的有无,财富的大小无关,只要你有创新的精神,颜值气质就会永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被颜值与气质绑架,努力创新,成不了人间极品也不会成为次品。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新颖而通俗易懂,城市考生入手较快,但是农村考生可能有一定的障碍。这三个流行词既反映出了当下的社会潮流,也折射出了如今社会的自黑乐趣。“颜值”将容貌量化,配合“爆表”形成了一种新的幽默;“创客”结合当下的万众创业大潮,指一

种趋势,也指一个群体;“主要看气质”则在年末趁着朋友圈自拍大潮与“颜值”分庭抗礼。在取舍时,很容易似乎流于表面的“颜值”,也可能囿于“主要看气质”的接地气,而选择从“创客”下笔,旁征博引古今材料论说各色有创新精神的人物。但也会有考生在了解了创业背后的“流血漂橹”后会抵触单纯褒扬“创客”,而对时事了解较少的考生也会选择从内涵等方面论说“主要看气质”。总的来说,只要沿袭2015全国新课标2卷的任务型作文的写作思路,一般都能切中题意。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默写(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写均不给分) 1.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上二句点出别离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2.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3.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4.________ __ ___,_______ _ 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5.,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18分,前4小题每题3分)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云南省芒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 一、科技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性晋升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科举真正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使儒学从一种普通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从而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文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做过公正评价。首先,科举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了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 1、有关“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B.科举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为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 C.科举的公正性使出身显赫但又不解经书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沦为平民,保证了官僚体系的精英特点。 D.科举形成了流动性晋升机制,使社会优秀分子可能进入封建皇权体系,参与社会管理,维持了社会稳定。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综合题)和答题纸三个部分,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处。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A.俨.(yǎn)然熟谙.(ān)呱呱.(guā)坠地锵.(qiāng)鸣金石B.敕.(chì)造褒.(bāo)贬洗洗涮涮.(shuā)掎.(jǐ)角之势 C.贫窭.(lǚ)洗.(xiǎn)马有条不紊.(wěn)盥.(guān)洗栉笈D.宫绦.(tiāo)垓.(gāi)心天理昭.(zhāo)然敛声屏.(bǐng)气2.下列各组词语中,出现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账簿放诞无礼面面相觑自惭形秽 B.誊写淹淹一息摇摇欲坠得意洋洋 C.蹩脚不肖子孙蘖根祸胎老态龙肿 D、陪偿愤世嫉俗兵慌马乱凭心而论 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②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露出的颜色。 ③他到警察厅去,到各报馆去,悬赏玛蒂尔德丢失的项链。 ④他的一曲激越、高昂的独唱,成了这台晚会的,帷幕徐徐落下,观众仍不肯离去。

A.黯淡羞赧招寻压轴戏B.黑暗羞愧招领压轴戏 C.黯淡羞愧招寻压台戏D.黑暗羞赧招领压台戏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蒙古一位地质工作者的嗅觉十分奇特,近30年来,他用鼻子探测出800多眼地 下泉水,而且屡试不爽 ....。 B、何梦吉与三十年前的小学同学张永贵昆明湖畔萍水相逢 ....,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C、为保护环境,政府取缔了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 ....,用纸户纷纷抢购。 D、这伙盗贼真是猖狂,竟于犯罪现场坐地分赃 ....,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B.一条广告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C.“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D.我国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就必须探索建立组织配置与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人才选用机制,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 6.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 B.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妩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C.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D.古典小说能够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紧张的考前复习,压制神经的考试,下考场后的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忧。全县统考结束后顿时感受轻松了不少,暂且别去说考试成绩的好坏,至少这种感受让人感到发自心里的放纵。随后而来的便是对考试成绩的焦急等待和新一轮学习的开始...也许以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并别能说成是优异,能够说算个中等吧。但关于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具进步,尽管有几科成绩别尽人意。下面就仔细分析分析吧。 先说说英语和历史吧。总体来说进入高中以来我的英语成绩呈现直线下滑趋势,这次也毫别出意外的只考了87分。我很清晰的知道考低分的原因:寻常老师让默写单词时别写,让记语法时别记。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开始发愁,特别是在做单项挑选题的时候,单词疑惑什么意思感受哪个选项都对,语法疑惑如何运用感受哪个选项基本上答案,结果惟独乱猜了,这次考试在这方面就吃了大亏了。历史这科自我感受依然挺简单的,因为上次考试还得了80多分呢,我想的是这次至少能够考85分的,结果特别完美的验证了一具词语:眼高手低。成绩下来只考了66分。尽管说这次全校历史成绩都有所下滑,但是得高分的依然有的。这次历史成绩给了我别小的打击,更何况老班是算是由历史老师,的确有点别给他面子了。寻常历史学的还挺卖劲的,对历史也是有浓厚的兴趣的,可考试怎么说是考试,后面的非挑选题都是基本上只得了一半的分,未来可得注意了。再说说政治吧。说句实话《日子与哲学》这一册的知识比较难理解,寻常的学习也不过死记,全然别太理解其中的含义,寻常做练习题也别注意总结,结果考试的时候后面的咨询答题都是是胡写的,想到哪一点就写哪一点,没有头绪没有要点。有因必有果:有两个大题别得分,有一大题只得了一分,在整张卷子上拉了将近30分,尽管挑选题做的还能够,但分数也都是定格了,只考了59分。看看分数再想想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睡觉,发呆...特别是老师说练习题的时候都是是别听的,以至于对张老师说的咨询题分析、做题思路都毫无印象,考试的时候为所欲为,乱答一气。如今终于知道自己有多笨了,真懊悔。 数学和语文成绩小有进步。语文就别用说了,数学可是个难题。说句实话,数学有25分的挑选题别是我自己做的,后面的大题自己苦心专研的。自认为很简单的,结果很别爽的有两道大题别得分。挑选题在别人的热心帮助下错了两道,还别错。事实上,这段时刻可没少在数学上下功夫,终于功夫别负有心人得了92分。语文得了115分,我最开心的是语文没有低于110分过,但成绩还有待更进一步。最后说说地理吧。事实上高一上学期学自然地理的时候,我的地理成绩依然一踏糊涂,但在这种极其惊险的事情下,我依然毅然挑选了文科。为了补瘸腿科,我对地理学习也分外的努力。高一下学期是人文地理,比较简单,渐渐的我的地理成绩也有所上升。事实上能有如此的成绩和地理老师和老师是分别开的。刚开始学习地理的时候我别敢向老师咨询题,也从来没有咨询过。高一下学期和老师开始带我们班地理之后这种事情才有所改变,渐渐的也就没有什么胆怯的了。时刻长了对地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将来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妨碍。这次地理成绩还算理想,考了83分。我想这与我平时的训练是分别开的,特别是考试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对往常做过的练习题的复习,但是挑选题错的太多,错了5道,都是好基本上寻常老师说过的,真别应该。总体上来说,这次考试题别算太难。但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依然吃了很多亏。未来一定要注意。 别管如何样,这次考试差不多结束了,成绩的好坏也差不多成了定局。但它只能代表过去,别能对自己的以后做判决。这次考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与别脚,有了这次的考试经验,将来我一定注意改正自己在学习中的缺点,弥补自己的别脚,争取再创一具更好的成绩!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不管再如何蜿蜒但终究在你手中。要知道,没有等出来的漂亮,惟独拼出来的辉煌!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教师:十二厂中学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36 分) 一、选择题( 36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迤逦( y ǐ) 天理昭( zh āo )然 憎恶( w ù) 一蹴( c ù)而就 辗轧( y à) 窸窸窣窣( s ū) 付梓( z ǐ) 锱( z ī)铢必较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 、湖光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 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B 、老张今年 65 岁,短小精焊,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与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 C 、虽然中国足球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 上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D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 能打动读者。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 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 这事准能完成”。 C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 、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一方面是 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诗人。 B 、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集《七缀集》、 《谈艺录》、《管锥编》等。 C 、惠特曼,印度诗人。诗集有《草叶集》、《桴鼓集》等。 D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名教授,当代著名美学家。其著作甚丰,《文艺心理 学》、 《诗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 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1998 年 9 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如蕃茄汤一般。这就是 赤潮现象。这是自 1993 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积达 3000 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 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 会使海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呈现出红 色、黄色或褐色,因而称之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 除了有稳定的海水水体、 适宜的水温 (14—28℃)和盐度( 17 —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生成赤潮 的关键因素。 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 陆地上各处所有的废物终要汇聚入海洋。 含有 大量含磷洗衣粉、 洗涤剂的生活废水及各种工、 农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 这 就会使海水富营养化。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 海洋环境恶化,童永强 A 、沾( di àn )辱 B 、讥诮( qi ào ) C 、蠕( r ú)动 D 、睇眄( mi ǎo ) 安然无恙( y àng ) 酪酊( d īng )大醉 模棱( l éng )两可 逸兴湍 ( chu án )飞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不同。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新泰一中北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 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题2分, 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 A .CH 4O B .C 7H 8O C .C 2H 4Cl 2 D .C 5H 10 2.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 .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 (体积比浓度) C .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能力,因此可以用其保鲜鱼肉等食品 D .苯酚有毒但可以制成药皂,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 3.下列文字表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应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中滴入AgNO 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Ag + = 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 + === Ca 2+ + H 2O + CO 2↑ C.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 2 FeBr 3 Br + HBr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CH 2 4. 有机化合物A 只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A 、B 、C 、D 、E 有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推断不. 正确的是( ) A .鉴别A 和甲烷可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B 、D 均能与金属钠反应 C .物质C 的结构简式为CH 3CHO D .B +D→ E 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CH 3COOH ――→浓硫酸 △CH 3COOC 2H 5 5.下列各有机物的分类或命名正确的是(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客观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主观题将答案书写在试卷后的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作文部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3篇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3篇Summary of model high school Chinese exami nation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3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2、篇章2: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3、篇章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篇章1: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这学期,我带高二(14.15)班语文,前半学期主要学习语文必修5,新教材给我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带来了新的尝试,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行了中期考试,现将本次的考试质量分析及其思考总结如下: 中考分析 一、试卷的构成和特点 本次期中试卷由语言文字运用、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七部分组成,总

计150分。试卷命题特别注重课本基础知识考查,试卷的难易程 度适中。这种命题方式对于让学生提早熟悉高考试卷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 也带来了不少弊端,最明显的就是,由于考试内容往往不是刚刚 所学的课本里面的内容,学生渐渐地失去了课文学习的一个最大 的动力,老师对课文教学也产生了懈怠的心理。整张试卷除了默 写涉及到必修五以外,文言文阅读选自20xx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卷 所选的《宋史—何灌传》,比较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两篇 现代文阅读,其中第一篇选王安忆的《洗澡》,对学生的能力要 求比较高,后面的那篇论述类文本选自乐黛云的《比较文学与比 较文化十讲》,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查找信息的能力。二、成绩分析 这次参加语文期中考试的这两班一共有150人,全校最高分 为125分。高分比例比较低,110分以上只有7人,及格率仅为 93.33%。 三、答题情况分析 试卷中得分率比较低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题: 1、文言文翻译 翻译的第十一(1、2)小题分别考查到文本上的翻译,内容 比较简单,本应该得分高,可是结果却不尽理想。这两题全校的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张国强 题号 第Ⅰ卷第Ⅱ卷 总分来源:]一二三四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 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文艺创作者责任意识的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 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渐 成势头,迎合与趋从的态势正在蔓延。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的 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的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没有创意,毫无生机。 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的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 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某些 第1页共16页

最新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理科)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全卷满分110分,其中含附加题10分。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第Ⅱ卷所有题的正确答案按要求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纸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1.人从高处跳下,与地面接触时双腿弯曲,这样是为了( ) A .减少人落地时的动量 B .减少此过程中人的动量的变化量 C .减少人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D .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力 2.一发电机向远处的用户送电,已知输送电功率为P ,输送电压为U ,输电线电流为I ,输电线电阻为R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 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 R U P 2 =得,输送电压越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越大。 B .由R U P 2 =得,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可采用低压输电。 C .由R I P 2=Δ得,输电线电流越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越大。 D .由欧姆定律得,输电线上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满足等式IR U =。 3.将一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倍率合适的欧姆档,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与一金属热电阻、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两端相连,下面有关欧姆表读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给金属热电阻加热,则欧姆表的读数变小

B .如果给热敏电阻加热,则欧姆表读数变大 C .如果将光敏电阻用一黑布包住,则欧姆表读数变大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关于枪、子弹、小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近似守恒。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动量变化很小 D .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并且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 5.某一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电动势为)(50sin 2100=V t πe ,不计发电机线圈内阻,由此可知( ) A .此交流电每秒钟方向改变25次 B .在s t 03.0=时,穿过交流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 .在s t 02.0=时,交流发电机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D .若此交流电给一个100Ω的电阻供电,则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00W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10:1=:21n n ,电阻Ω2=R ,现给原线圈接入如右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为0.2HZ B .电压表的读数为10V C .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50A D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A 25 7.满载砂子的小车总质量为kg 3 10×2,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s m 1。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kg 400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A .s m 1 B .s m 25.1 C .s m 5 D .s m 8.0 8.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交流电压分别加在同一个定值电阻上,经过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比是(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淮滨一中高中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案卷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龙图腾在哭泣 “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某些专家认为为了能和西方文化更好地接轨,为了能被洋人更好地接受,取消中国龙图腾的标志势在必行,这种观点不能不让众多国人为之震怒并心有余悸。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而龙图腾在中国由来已久,传承了几千年中国的龙文化自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关于对龙的崇拜,早在旧石器时期已见端倪,到新石器时期,开始形成有关龙的信仰。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距今6400多年的“中华第一龙”遗址里描绘了一个“骑龙升天”的美好神话。这说明6000多年前我们的民族信仰中就已经有龙了。 中国龙的喻义之深远绝不是英语一个单词Dragon就可以全面解释的。从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争虎斗,到龙井、龙眼、龙脉、龙头,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象征。龙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与西方文化中霸气和攻击性的内容根本扯不上关系。 更确切地说,在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Dragon”这个词,甚至欧美一些国家连个轮廓和雏形还没有出现。 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在普及和弘扬优秀传统时没有适时地增添与时俱进的新元素,以至于让很多年轻人接受起文化来很是困难。或许由于缺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导致了很多年轻人缺乏足够的民族自信心,甚至变得虚无。但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居然在了解传统文化时也出现了障碍,他们非但不努力地研究推广,却一叶障目,为赶时髦,而视民族精粹为封建残余和一文不值的垃圾,并庸人自扰地担心我们的龙会被西方人误解,要把我们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推翻,这不仅仅证明某些专家具有严重的崇洋媚外思想,更说明他们对我们本土文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最起码的热爱。 (选自《新闻晨报》,有删节) 1、从原文看,以下对“龙”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龙在中国和在西方的喻义有很大不同 B、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C、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 D、龙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中国的龙文化自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中。 B、关于对龙的崇拜,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形成有关龙的信仰。 C、“中华第一龙”是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已6400多年。 D、在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Dragon”这个词,甚至欧美一些国家连个轮廓和雏形还没有出现。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纯粹是我们向西方宣传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背诵、默写(共30格,每格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3、,。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8、,。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塞上长城空自许,。,千载谁堪伯仲间。 13、呜呼!,,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何可胜道也哉!。 1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二、诗词鉴赏(共10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①上阙一、二句运用修辞方法,以山水寄寓什么样的感情?(2分) ②下阙借惜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每小题3分)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才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高二英语试卷 本试卷共 9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o book a room. B. To get a job. C. To read the advertisement. 2.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5:30. B. 6:10. C. 6:30. 3. Who answered the phone? A. Tom. B.Alice. C. Susan.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 A. She has been caught copying a report. B. She is not free at the moment. C. She won’t leave till the last moment. 5. Where did the woman stay while she was in Changbaishan? A. She stayed in her friend’s house. B. She stayed in a hotel with her friends. C. She camped near the mountain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 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is the man most likely to be now? A. In a new apartment. B.In a hotel. C. In a department store. woman? 7. What’s the A. She is a servant. B.She is a waitress. C. She is a receptionis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law forbid people to do? A. To walk dogs in the streets. B. To take dogs to parks C. To treat dogs cruelly. 9.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woman said? A. Dogs should be kept at home. B. People would remove the dog waste. C. Building a dog park is necessar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is the man at the shop? A. To get cellphone changed. B. To order a cellphone for his wife. C. To have a cellphone repaired . 11. What color does the man want? A. Pink. B. Orange. C. Blue. 12. 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wards? A. Make a phone call. B. Come again the next day. C. Wait until further noti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