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真题

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真题

严格依据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川人社发〔2012〕145号)编写

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历年真题详解】

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

(成都)

责任编辑:李特军

助理编辑:李晓嵩

封面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

责任印制:封俊川

出版发行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55号)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b912929339.html, 电子邮件

bookcj@https://www.doczj.com/doc/b912929339.html, 邮政编码

610074电

话028-8735378587352368印

刷三河市华骏印务包装有限公司成品尺寸

185mm ×260mm 印

张7字

数220千字版

次2014年10月第1版印

次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印

数1—8000册书

号ISBN 978-7-5504-1608-6定价32.00元1.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如有印刷、装订等差错,可向本社营销部调换。

3.本书封底无中公教育网数码防伪标志,不得销售。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历年真题详解/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

研究院编著.—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10

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

ISBN 978-7-5504-1608-6

Ⅰ.①教…Ⅱ.①中…Ⅲ.①教育学—中小学—教师—聘用—资格考试—习题集Ⅳ.①G40-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4)第226807号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历年真题详解JIAOYU GONGGONG JICHU BISHI LINIAN ZHENTI XIANGJIE 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

前言

四川省教育厅在2012年7月发布实施了《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各级有关部门严格遵照《大纲》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公共科目笔试。新大纲与旧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扬弃。

自2014年7月起,四川省实行教师招聘考试全省范围内统考。公共科目参照《大纲》统一命制,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统考面试由各市、区、县统一组织,依据岗位特点,选择试讲、说课和答辩等合适的面试方式加以考查。

为帮助更多有崇高理想,立志耕耘三尺讲坛的朋友们顺利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中公教育组织数百名一线师资及研究院数位专家,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倾力编写了这套适用于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的辅导教材,相信本套书必能解您备考之忧,提高备考效率。

本套试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精选真题,洞悉考情★

本试卷从四川省各个地区历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精选了10套最具代表性的最新真题组成真题汇编,帮助考生把握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的整体难度、命题特点、考查重点,使考生精准把握考试脉搏,零距离体验考场。

★深度解析,指点迷津★

本试卷中所有题目的答案和解析都是经过中公教育教师招聘相关专家、一线教师的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辅之以详细的解题思路和作答技巧,使考生能够在练习中拓展思路,掌握考点,以最大化地提升自己。

★量身打造,实用高效★

本试卷为考生量身打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考生在真题的训练中,掌握真题特点,摸清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常见考点,提高实战应变能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追求卓越,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一直是中公教育的创业理念,能够在考生通往成功的路上贡献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殷切期待广大读者对丛书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更快成长,让丛书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感谢您对中公教育的长期支持,祝您梦想成真!

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2014年10月

目录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统一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1) 2014年5月10日宜宾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8) 2014年5月11日自贡市荣县人社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笔试》(19) 2014年6月21日泸州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26) 2014年5月31日绵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35) 2014年3月15日成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40) 2014年3月30日雅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精选)(48) 2013年11月30日南充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53) 2013年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56) 2013年内江市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63)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专家详解(71) 2014年5月10日宜宾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专家详解(75) 2014年5月11日自贡市荣县人社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专家详解(79) 2014年6月21日泸州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专家详解(83) 2014年5月31日绵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专家详解(87) 2014年3月15日成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专家详解(89) 2014年3月30日雅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精选)专家详解(94) 2013年11月30日南充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专家详解(97) 2013年泸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类)《教育公共基础》专家详解(100) 2013年内江市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专家详解(103)

25.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个别差异,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样水平。()

26.维果斯基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这个适当的目标用一个比喻就是跳起来能摘到桃子。()

27.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是能够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28.特别聪明的学生非智能因素较差,所以要特别打磨他们的性格。()

29.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是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力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取学费和书本费。()

31.在教育领域内,有两类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分别是教师申述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只是一种民事责任。()

33.在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

3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活动,也是一场具有国家意志的活动。()

35.法律制裁只有民事和刑事两种。()

36.体罚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威信,所以不能因为某位教师体罚了某位学生而说该教师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37.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38.师德建立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

39.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组织教师学习法律法规。()

40.师德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奇

2.不属于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的是()。

A.学校教育网络化

B.学校类型进一步多样化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D.教育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A.科学性知识

B.策略性知识

C.功能性知识

D.生产性知识

4.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包含()。

A.文化批判

B.文化选择

C.改善人口质量

D.文化传递和保存

5.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知识的拓展

C.专业能力的发展

D.专业方向的形成

6.如果一个数学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自身的水平,那么这个测验就是()。

A.低效度的

B.低信度的

C.低难度的

D.低区分度的

2——

7.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包含()。

A.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B.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C.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D.突出权威,强调服从

8.学科教学目标水平最高的是()。

A.知识水平

B.理解水平

C.分析水平

D.综合水平

9.“在教育的目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表达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团体本位

D.虚无主义

10.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有: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

A.教师上课的心情

B.教学环境的好坏

C.教学报酬的多少

D.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1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主要营造()。

A.优美的校园环境

B.良好的自然环境

C.和谐的家庭环境

D.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

12.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教育方法中的()。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场所

D.教学评价

14.属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均衡性

B.统一性

C.差异性

D.非整体性

15.有意义学习的特征不包括()。

A.参与性

B.自发性

C.渗透性

D.排他性

16.强调无意识动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7.我们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不仅可以激励优秀学生也可以激励一般学生,是因为一般学生受到了()。

A.直接奖励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替代性惩罚

18.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19.期望效应说明()。

A.成人的期望是把双刃剑

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

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

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

20.在训练学生射击水下靶子之前,先给学生讲水的折射原理有利于提高训练成绩。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迁移理论是()。

A.关系理论

B.共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概括化理论

3——

21.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儿童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该儿童的认知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比概念学习的复杂程度高的是()。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学习

23.记忆分为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在感觉登记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

A.吸引学生的注意

B.为复述留有时间

C.帮助学生进行精细加工

D.经常安排练习

24.如果某学生认为,凡是遭到批评的行为都是坏行为,而不会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应该处在柯尔伯格所说的()。

A.前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25.关于对学生奖励和惩罚的描述错误的是()。

A.奖励比惩罚的效果更好

B.奖励和惩罚不需要考虑个别差异

C.过多使用外部奖励可能削弱内部动机

D.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效果关键取决于技巧

2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

B.喝酒之后脾气变得暴躁

C.服用兴奋剂,比赛成绩提高

D.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27.如果学习了材料一,再学习材料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对回忆产生了干扰,那么这种干扰属于()。

A.逆向负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顺向正迁移

28.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畴的是()。

A.心理健康课

B.个别心理咨询

C.课堂教学渗透

D.学科知识竞赛

29.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特定的()。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社会关系

D.文化关系

30.某小学学生小洋,在课外活动结束后从操场回宿舍途中与同学边说边走,上楼时凉鞋前端在楼梯上绊了一下,摔倒在地头破血流。学校一边将小洋送往医院,一边通知家长。在此事故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A.学校

B.家长

C.小洋

D.聊天同学

4——

31.在教育法规实施的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使教育主体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这遵守了教育法规实施的()。

A.教育性原则

B.效力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

32.教育申诉制度的性质是属于()。

A.民事性的

B.行政性的

C.刑事性的

D.强制性的

33.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使主体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要求做什么的要素是()。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定案

34.教育立法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出发,从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这体现了教育立法的()。

A.实事求是原则

B.统一、协调原则

C.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D.稳定连贯性原则

35.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

A.有损害事实

B.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C.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3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

B.热爱学校

C.热爱教学

D.热爱学生

37.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

A.评价功能

B.教育功能

C.辅导功能

D.说服功能

3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多层性

B.单一性

C.多样性

D.不确定性

39.教师之间“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隐含性原则

B.团结一致原则

C.“双赢”协作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

40.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奉献性

B.导向性

C.全局性

D.发展性

三、判断简析题(共8小题,1、3、5、7每小题1分,2、4、6、8每小题2分,共12分)

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就意味着是一个合格的教师遥

1.这个说法正确吗?()

2.为什么?()

A.教师是否合格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

B.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仅仅具备了从业资格。

C.在专业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专业地位。

D.取得了教师资格证,证明达到了各项要求,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E.现代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5——

语文老师在介绍一位民国时期作者的作品之前,播放了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的历史短片,然后开始讲课。

3.教师的做法对吗?()

4.为什么?()

A.放短片,社会影响不好。

B.促进理解。

C.违背教育心理学规律。

D.符合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理论。

E.违反学校相关规定。

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有些在作判断时,不易受外界干扰,称为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有些倾向于外部信息作为依据,称为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某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5.老师观点对吗?()

6.为什么?()

A.场独立型更有助于学习。

B.场依存型有利于接受新知识。

C.不同风格的学生各有优势。

D.任何心理特点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塑造。

E.可以设计不同风格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初二(3)班的学生琳琳收到一封本班男生写的情书,马上给了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悄悄调查,发现这是几个女生的恶作剧,李老师把这几个女生叫到一起进行批评教育,又单独和琳琳谈心,希望她不要对同学产生不信任或害怕与男生交往,然后毁了情书。

7.李老师做法对吗?()

8.为什么?()

A.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尊重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C.有针对性的处理,保护了学生。

D.鼓励与男生交往,违反了学校不得早恋的规定。

E.没有公开批评肇事学生,助长了歪风邪气。

四、案例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一位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一位学生作文写得不错,在随后的语文课上,该老师在班级里念这位学生的作文,当进行到一半时,班里许多同学打断了老师,大声说,该作文是抄袭的。语文老师灵机一动,问全班同学,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同学回答:“好是好,但是该作文是抄袭……”老师打断学生们并大声问道:“我问的是作文好不好!”全班学生都大声回答:“好!”语文老师说,欢迎大家摘录精彩、生动的文章作为己用,多看些精妙的文章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

后来班级同学积极学习,抄袭文章的那位同学说:“老师的这次教育学习,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

1.关于语文老师的做法,正确的观点是()。

A.语文老师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化解一次课堂危机

6——

B.课堂突发事件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好好利用

C.语文老师欠妥当,应当严厉批评抄袭的那位同学

D.老师备课不充分,自身积累不够,险酿成大错

E.老师教学机智,以特殊形式教育了犯错同学

2.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A.教学策略的实时调控性

B.生成性课堂教学更符合实际需要

C.教学是一项复杂活动,教学情景多变

D.教学策略一旦设定不能轻易改变

E.教学策略有相应的灵活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小海是一名初中学生,在老师眼里是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类型的学生。暑假里,小海留了一头长发,并且染成黄色,老师认为这违反学校的规定,责令小海剪掉头发,小海认为留长发是个人的事,拒不剪掉头发。一次老师在与小海沟通中,明确表示让小海剪掉头发,否则第二天就不用来上课了。第二天小海剃了一个光头来上课。

3.小海有此做法的根本原因是()。

A.故意违反校规

B.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

C.认知偏差

D.行为习惯不好

E.家庭教育缺失

4.应该怎么处理?()

A.按照校规严肃处理。

B.学校有些要求的确没有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C.采用更有策略的方式,不刺激学生的逆反心理。

D.寻找背后的原因,更有针对性地教育。

E.让家长处理。

7——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统一公开招聘教师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专家详解

一、判断题

1.【答案】√。解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人和自然人的合体,分别就对应了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2.【答案】×。解析:从作用方向来看,教育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阻碍个体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就是负向功能。

3.【答案】×。解析: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是《学记》。

4.【答案】√。

5.【答案】√。

6.【答案】×。解析: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7.【答案】√。

8.【答案】√。

9.【答案】×。解析:学生是系统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具有主体性的人。

10.【答案】×。解析:国家课程是国家设计开发的,但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是地方和学校。

11.【答案】√。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解析:德育可以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其他形式来实现,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实现德育,还可以实现智育、体育、美育等。

15.【答案】×。解析:当代教学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16.【答案】×。解析:高原现象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疲惫而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17.【答案】×。解析:创造力高,智力一定高;智力高,创造力不一定高。

18.【答案】√。解析: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因素。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解析: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产生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

22.【答案】√。

23.【答案】×。解析: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

24.【答案】√。解析:当学生长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能力时,会出现习得性无力感,从而放弃努力。

25.【答案】×。解析: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每个个体的长处,弥补其不足。

26.【答案】√。

27.【答案】√。

28.【答案】×。解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聪明的学生,其非智力因素并不一定

——

71

就差。

29.【答案】√。

30.【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杂费。

31.【答案】√。

32.【答案】×。解析: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不是只有一种民事责任。

33.【答案】√。

34.【答案】√。

35.【答案】×。解析: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36.【答案】×。

37.【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38.【答案】×。解析:师德是建立在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的。

39.【答案】×。

40.【答案】√。解析:师德的形成和变化受社会大系统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师德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是会变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答案】C。解析:只有在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才会与生产劳动分离,在其他社会形态下,学校教育都会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3.【答案】B。解析: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4.【答案】C。解析:改善人口质量属于教育社会功能里的人口功能。

5.【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6.【答案】A。解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水平,不能体现出测验的有效性,也就是测验的低效度性。

7.【答案】D。解析:理想的师生关系特征包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和宽容理解。

8.【答案】D。解析: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进一步将认知领域目标划分为知识、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从低到高的水平。

9.【答案】A。解析:诺笃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诺笃尔普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所以答案为A。

10.【答案】D。解析: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包括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11.【答案】D。

12.【答案】B。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中的小张就是作为优秀学生的榜样。

13.【答案】C。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

14.【答案】C。解析: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均衡性、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5.【答案】D。解析:有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征: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具有渗透性;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16.【答案】C。解析: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解释遗忘现象的动机遗忘理论,认为个体并非真正遗忘,而是将一些

——

72

不愉快的经历压抑到了自己的无意识中。

17.【答案】C。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到榜样的行为或行为结果而受到的强化。

18.【答案】A。解析:系统脱敏法是由沃尔帕1958年首创,其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理论。

19.【答案】C。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20.【答案】D。解析:1908年,贾德根据水下击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21.【答案】D。解析:浮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个体可以不借助物体来对浮力进行理解,说明个体能够很好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形式思维),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只有到达了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才能很好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2.【答案】D。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从低到高的8个层次,依次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或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3.【答案】A。解析: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

24.【答案】A。解析:此题中学生处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下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25.【答案】B。

26.【答案】A。解析:学习是指个体活动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依据此定义选A。

27.【答案】A。解析:逆向负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消极影响,题干中材料一的学习是先前学习,材料二的学习是后继学习,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产生了干扰,即消极影响,所以属于逆向负迁移。

28.【答案】D。

29.【答案】C。解析: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所以是一种社会关系。

30.【答案】A。解析:依据《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学校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本题中在学校的负有管理职责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发生伤害事故,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学校负主要责任。

31.【答案】A。解析:教育法规的实施有其特殊性,就是与其他法规相比,教育法规的强制性显然要低得多。这是因为教育法规所涉及的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不可能对他们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并且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其间出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比较轻微的违法行为。在教育法规实施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遵守了教育性原则。

32.【答案】B。解析:教师申诉不是通过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进行的,不具有诉讼的性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职能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办理教师申诉案件。”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受理教师申诉的机构是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是政府部门,所以这种申诉性质是行政性的。

33.【答案】B。解析:教育法律规范具有三个内在的构成要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指适用行为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它是把规范同主体的实际行为联系起来的部分,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则生效;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它指明该项法律规范确定的行为模式的内容,使主体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要求做什么;制裁是指违反该项法律规范时所导致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偿性责任。

34.【答案】A。解析: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时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还必须从本国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公民的普遍素质出发来制定法规。

——

73

35.【答案】A。解析:有损害事实是指行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36.【答案】D。

37.【答案】B。

38.【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创造性、示范性、复杂性、协同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等。

39.【答案】C。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40.【答案】B。解析: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题干不仅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还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性。

三、判断简析题

1.【答案】×。

2.【答案】ABE。

3.【答案】√。

4.【答案】BD。

5.【答案】×。

6.【答案】CE。解析: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只是两种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所以“着重培养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认识是错误的。

7.【答案】√。

8.【答案】AC。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ABE。

2.【答案】ABCE。

3.【答案】BC。

4.【答案】CD。

——

7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