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中国报告网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新能源行业市场相关概念、分类、应用、经营模式,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现状,产业政策生产工艺技术等,接着统计了行业部分企业盈利、负债、成长能力等详细数据,对行业现有竞争格局与态势做了深度剖析;结合产业上下游市场、营销渠道及中国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对行业未来投资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第一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综述21

第一节新能源行业的定义21

一、能源的定义21

二、新能源的定义21

第二节新能源行业政策环境22

一、行业主要法律法规22

(一)《可再生能源法》2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4

(三)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24 二、光伏行业标准30

(一)光伏发电工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

(二)《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31 (三)其他相关政策法规分析32

三、行业相关发展规划33

(一)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三五”规划33

(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33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34 (四)其他规划政策分析36

四、行业政策趋势分析36

第三节新能源行业宏观经济环境37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37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38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39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41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42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https://www.doczj.com/doc/bf12865879.html,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https://www.doczj.com/doc/bf12865879.html,/xinnengyuan/236959236959.html

第二章中国能源行业消费结构及替代趋势44

第一节国际能源行业市场情况44

一、国际能源生产总量44

二、国际能源消费总量44

第二节国内能源行业市场情况45

一、国内能源行业生产结构45

(一)国内能源生产总量45

(二)国内能源生产结构45

二、能源行业消费总量46

(一)国内能源消费总量46

(二)国内能源消费结构46

第三节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情况47

一、新能源产业园区的建设背景47

二、新能源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48

(一)新能源示范城市名单48

(二)新能源产业园区百强排名59

三、主要新能源产业建设规划62

(一)光伏产业建设规划62

(二)风电产业建设规划63

(三)生物质能产业基地建设规划64

(四)地热能产业基地建设规划66

第三章全球及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分析67 第一节国际太阳能利用现状分析67

一、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现状67

(一)行业发展概述67

(二)行业面临问题67

(三)行业市场分析69

(四)市场装机状况69

二、日本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现状70 (一)行业的现状分析70

(二)组件出货量分析71

(三)太阳能发电效率分析71

(四)下调太阳能发电收购价格72

(五)行业前景预测分析72

三、美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现状73 (一)行业现状分析73

(二)产业发展分析73

(三)发电市场分析75

(四)价格波动分析75

(五)产业政策动态75

(六)行业发展趋势76

第二节中国太阳能利用相关政策77

一、国家太阳能利用相关政策77

二、地方太阳能利用相关政策78

第三节太阳能光伏发电及竞争格局分析82 一、光伏发电行业政策分析82

二、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规模84

三、光伏发电行业并网分析85

(一)光伏并网规模及发电量85

(二)电网在并网环节的服务内容86

四、光伏发电行业竞争格局87

五、光伏发电企业兼并重组88

(一)光伏发电行业兼并重组88

(二)光伏发电行业并购动态89

(三)光伏发电行业海外并购策略91

(四)光伏发电行业国内并购策略92

第四节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问题及建议92

一、光伏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92

二、光伏发电行业的若干建议93

第四章全球及中国风能发展困境及前景分析95 第一节全球风能风电行业市场现状95

一、全球风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95

二、全球风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95

三、全球重点区域风能风电装机容量96

四、全球分地区风能风电行业发展状况97 (一)亚洲风能风电行业发展状况97

(二)北美洲风能风电行业发展状况98

(三)欧洲风能风电行业发展分析98 (四)拉丁美洲风能风电发展分析99 (五)大洋洲风能风电发展分析100 (六)非洲和中东风电发展分析101

第二节中国风能利用相关政策101

一、国家风能利用相关政策101

二、地方风能利用相关政策104

第三节中国风能利用发展情况分析105 一、风力发电发展状况105

(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5

(二)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分析106 (三)风力发电量规模107

(四)风力发电上网电价108

二、风力发电发展分析108

(一)风电并网108

1、风电并网情况108

2、风电并网困境解决策略109

(二)海上风电市场分析110

(三)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出台111

第四节中国风能发电方向及建议112

一、风能发展趋势分析112

二、风能发展方向总结112

三、风能风电行业开发建议113

(一)未来风能风电行业开发模式113

(二)未来风能风电行业开发建议114

(三)未来风电补贴的落实及建议114

第五章全球及中国核能利用发展困境及前景分析117 第一节世界核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17

一、世界核电行业发展现状117

二、世界核电行业发展计划118

三、世界核电行业竞争格局118

四、世界核电行业发展趋势121

五、世界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2

(一)美国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2

(二)欧洲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3

(三)俄罗斯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3

(四)韩国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4

(五)日本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5

(六)印度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5

(七)土耳其核能行业发展动向125

六、世界核电设备能力和发电量预测125

七、2021年全球核电能源比例预测126

八、世界核电行业运营状况分析127

(一)世界核电站建设情况127

(二)世界核电装机容量128

(三)世界核电发电量130

(四)世界核电消费量131

第二节中国核能利用相关政策131

一、《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

(HAF601)》131

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2)》132

三、《核电安全规划(2016-2022)》132

四、《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1年远景目标》133

五、《中国核能行业行规行约》134

第三节中国核能利用发展困境及投资机会137

一、核能利用现状137

(一)核电投资规模137

(二)核电装机容量137

(三)核电发电量138

二、未来拟建核电项目情况分析138

(一)漳州市核电项目138

(二)石岛湾核电项目139

(三)国家核电威海项目140

(四)钟祥核电项目140

(五)浙江核电项目140

(六)陆丰核电一期141

(七)中俄漂浮核电站142

三、核电发展建议分析142

(一)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142

(二)加快标准制定,完善核电标准体系143

(三)积极培养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143

四、核电优劣分析143

(一)优势分析143

(二)劣势分析144

第四节中国核能利用前景分析145

一、核电机组投运预测145

二、核电新建机组开工将提速145

三、“核电重启”带来发展机遇146

第六章全球及中国生物质能发展困境及前景分析147 第一节国际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分析147

一、生物质能行业概况147

二、生物质能融资情况分析147

三、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融资分析148

四、全球燃料市场分析149

五、生物质能发电量分析151

六、生物质能市场前景152

第二节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相关政策153

一、国家生物质能利用相关政策153

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54

三、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155

四、国家能源局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156 第三节中国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困境及投资机会157

一、生物质能发电市场分析157

(一)生物质能发电发展现状157

1、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157

2、生物质能发电量情况158

(二)生物质能行业重组分析158

1、燃料收购模式决定盈利预期158

2、行业、产业亟待整合159

3、生物质能方兴未艾159

(三)区域生物质能分析160

1、湖南生物质能市场分析160

2、贵州生物质能市场分析160

3、蚌埠市生物质能市场分析161

二、中国生物柴油产业运行现状综述161

(一)中国生物柴油产业运行现状综述161

1、生物柴油尚在初级阶段161

2、生物柴油原料供应途径162

3、生物柴油技术路线选择164

4、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164

5、生物柴油上线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165 (二)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研究进展166

1、中国加快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166

2、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初具规模168

3、生物柴油期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168

4、中国微藻生物柴油正在起步169

5、中国生物柴油市场供给情况170

(三)生物柴油技术与工艺分析171

1、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171

2、多品种原料制造生物柴油工艺172

3、连续法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探究174

4、现阶段国内应用的主要生物柴油工艺流程175

三、燃料乙醇发展概况177

(一)燃料乙醇发展现状177

1、燃料乙醇生产规模177

2、燃料乙醇生产企业177

3、燃料乙醇技术工艺178

(二)燃料乙醇发展受阻原因179

四、生物质制氢发展现状及建议180

(一)生物质制氢技术介绍180

(二)生物质制氢研究现状180

(三)生物质制氢发展前景181

第四节、中国生物质能利用前景分析181

一、中国林业发展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181

二、中国生物质能发展利用的方向182

三、未来生物质能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183

四、打通产业链关节建构生物质发电成熟商业模式184第七章全球及中国海洋能利用发展困境及前景分析186 第一节国际海洋能利用现状分析186

一、国际海洋能利用现状186

二、全球海洋能发电融资情况186

三、全球海洋能发电市场概况187

四、海洋能发电成本分析188

五、海洋能发电前景188

第二节中国海洋能利用发展分析189

一、海洋能利用相关政策189

二、海洋能利用现状分析189

(一)潮汐能发电发展状况189

1、潮汐能发电技术现状189

2、潮汐能发电原理分析190

3、潮汐能发电发展规模191

(二)波浪能利用研究进展192

1、技术现状192

2、发电原理193

3、发展趋势194

(三)温差能利用研究进展195

(四)海流能利用研究进展195

(五)盐差能利用研究进展197

三、海洋能利用发展规划198

第三节中国海洋能利用前景分析198

一、海洋能利用制约因素198

二、海洋能利用开发措施199

三、海洋能利用前景预测200

第八章全球及中国地热能利用发展困境及前景分析202 第一节国际地热能利用现状分析202

一、国际地热能利用概况202

二、全球地热能融资情况203

三、全球地热能发电市场204

四、全球主要地热能发电市场205

(一)亚太地区地热能融资领跑全球205

(二)欧美占据地热能发电主要市场206

(三)亚太和非洲地热能发电紧随其后208

五、全球主要地热能发电设备生产商208

六、地热能电站主要持有企业209

第二节中国地热能利用现状分析210

一、地热能相关政策210

二、地热能利用现状分析211

(一)地热供暖211

(二)地热发电212

(三)地热种植和水产养殖213

(四)地热洗浴医疗213

三、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利用214

(一)地源热泵工程应用继续大发展214 (二)国家对地源热泵行业的政策支持215 (三)地源热泵制造和施工产业发展壮大216 (四)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成长216

四、地热能投融资分析217

(一)国企投入217

(二)民企投入218

五、干热岩地热能分析218

第三节中国地热能利用前景分析219

一、西藏羊易地热电厂开始建设219

二、地热能利用前景预测220

三、地热能发展建议220

第九章全球及中国其他新能源利用前景及潜力分析221 第一节氢能利用发展困境及前景分析221

一、国际氢能利用概况221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氢能利用现状222

(一)美国氢能利用现状222

(二)日本氢能利用现状222

(三)德国氢能利用现状223

三、中国氢能利用现状分析223

(一)中国氢能相关政策223

(二)中国氢能研发进展224

(三)中国氢能利用现状225

四、中国氢能利用发展困境225

(一)瓶颈分析225

(二)加氢站数量少226

(三)存在问题227

五、氢能利用前景分析228

第二节全球储能市场分析228

一、全球储能概况228

二、全球储能政策分析229

三、全球储能融资分析230

(一)融资额分析230

(二)融资来源分析231

四、全球储能项目分析231

(一)项目总量分析231

(二)项目技术分析232

五、装机容量分析233

六、电动车市场分析234

七、储能前景分析234

第十章全球及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困境及对策分析235 第一节行业全球市场发展概况235

一、市场发电规模分析235

二、市场融资分析235

三、细分行业装机容量分析237

(一)光伏行业市场分析237

(二)风电行业市场分析239

(三)其他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240

1、生物质能装机容量240

2、全球海洋能装机容量240

第二节欧洲市场经济及补贴机制分析241

一、欧洲市场经济环境241

(一)欧债经济形势分析241

(二)欧洲经济走势预测242

二、欧洲新能源补贴机制分析243

(一)多个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机制作了调整243 (二)新能源补贴机制调整的成因244

(三)新能源补贴机制调整对我国的启示245

第三节美国市场经济及新能源市场分析249 一、美国市场经济环境249

(一)美国经济增长现状249

(二)美国经济走势预测250

二、美国新能源渐进模式及影响251

(一)美国市场处境分析251

(二)新能源市场主要举措252

(三)地方政策先行及其影响254

第十一章中国新能源行业企业经营策略分析259 第一节太阳能企业经营分析259

一、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259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59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59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60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261

(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61

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62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62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62 (三)企业产能情况分析263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63 (五)企业销售网络分析264 (六)企业工程案例分析264 三、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264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64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65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66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266 (五)企业经营优势分析266 四、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267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67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68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69 (四)企业经营效益分析269 (五)企业典型案例分析269 五、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270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70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7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71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71

第二节风能企业经营分析272

一、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272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72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72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72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273

(五)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73

二、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74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74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74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74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275

三、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75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75

(二)企业主要业务及产品分析276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76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277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277

四、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78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278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278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78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2019年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简介 “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23%;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高达133%。在经历“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后,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太阳能电池容量的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50%左右;新增风电装机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 国务院20XX年7月正式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核电方面,规划提出“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到20XX年,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包括三代在内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稳定在1000万千瓦以上”。 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20XX-2020年)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不过由于技术及装备水平相对滞后,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据国家能源局介绍,“十二五”期间,中

国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投资大规模扩张,清洁能源装机将达%,为实现中国非化石能源在2020年达到%的目标奠定基础。在新能源投资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报告用途及价值 本行业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 本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的政策与经济环境;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太阳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风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核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生物质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中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技术装备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对新能源技术装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章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的定义 第二节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环境 一、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政策环境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发布 4月15日,在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汉能控股集团和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联合发布《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全球能源体系向分布式移动能源演进。报告预测,到2020年,移动能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7万亿元。 移动能源是以可移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通过和储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能源的可移动、全天候、高效率供应。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指出,移动能源包括可移动、可穿戴的太阳能发电,它将像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一样,改变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集中供电将变成一个个发电主体,能源利用将无处不在。”发展移动能源是太阳能产业的一个重大机会。报告还指出,2014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53吉瓦,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19%。预测中指出,2015~2020年太阳能发电增速超过风电增速。 “十三五战略规划中,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促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主要力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论坛上表示。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三分之二将来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经济新常态,将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将提供动力和重大机遇。 附:报告摘要 一、发展现状: 1.新能源占比持续增加 (1)化石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持续下降,由2013年66.1%降至65.1%。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持续上涨,由2013年9.5%上涨至10.9%

(2)由于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14年新能源发电项目融资同比增幅15.4%。 2.中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全球第一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发展形势。从2015年全球各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足30%,主要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包括中国、印度和南非这三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基本为60%或60%以上。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大气污染加重等后果。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形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与“十二五”时期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为2.5%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在目前5.9万亿千瓦时的基础上,到2020年预计为6.8到7.2万亿千瓦时左右,比初始预期结果低约0.8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时期,整个能源结构也将相应进行调整,煤炭依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为主要增量。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是全球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宏伟目标。全球主要国家也纷纷提出2050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愿景。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 一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其中水电技术开发量为6.6亿千瓦,到“十二五”末只开发了30%;风电技术开发量102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为1.5亿千瓦;截至2016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662亿千瓦时,仅占到储量的万分之0.16。当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量与煤炭、石油不可直接对比,但通过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到201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3.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站30542万千瓦,抽水蓄能2669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风电并网容量连续7年领跑全球,到2016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1.49亿千瓦,年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4个百分点。从2013年起,我国太阳能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应用市场,2015、2016年连续两年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全国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在2015年4300万千瓦的基础上,增加到7818万千瓦,发电量600多亿千瓦时,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另外,生物质能利用规模达到3500万吨标准煤,开发建设规模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最新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在我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二是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一、各种能源形式发电成本比较 风电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的风力发电成本与燃油发电或燃气发电相比,已经具备成本竞争力。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0.1%风电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2006年到2015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有25%,目前对风电场招标有70%国产化率的要求,本土风机制造商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比如应用更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等,以求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多晶硅太阳能行业有可能08-09年重新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中,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格局决定了煤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7年12月24日 1

内容提要 0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0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03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建议 2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领先优势 3 GWh 2016年约占全球出货量60% 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第一 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数量第一 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三个世界第一 01现状分析——车辆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领先优势 4 (新能源乘用车) 01现状分析——车辆

2017年中国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9万辆,同比增长45.4%,市场占比2.1%,其中,10月销售9.1万辆,同比增长106.7%。 1-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单位:万辆、%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及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新能源汽车正在由以公共领域为主消费,转向私人领域为主的消费。 01现状分析——车辆 5

中国燃料电车技术应用开始起步 01现状分析——车辆 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现已初步形成整车、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技术体系,具备小规模产业化条件。经过奥运会、世博会示范运行,已有15款车型进入《公告》,累计生产 192辆,已发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 20项国家标准。我国采用 金属板电堆和石墨及石墨复合板电堆两种路线,燃料电池系统以自主集成为主。我国现已建成加氢站8座,运营2座,佛山、云浮、上海、沈阳等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供应链体系。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胡庭栋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1106,201101320108)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Hu Ting-dong 摘要: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所依靠的主要电力能源在短期内是不可再生的。同时,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环境问题,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展开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这个研究来探讨中国新能源的当下与未来。从我国能源形式,并网存在问题着手,研究分布式发电较集中式发电的优势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未来趋势。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 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2003年-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9.5%,其中传统能源增长9.2%,新能源增长14.5%;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改变。然而,其改变的进程相对缓慢,中国的能源危机还是愈发的走向了边缘。从下面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能源占主导地位的一次能源消费 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新能源的广泛利用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出口。众所周知,中国是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条件,然而从2009年起我国从煤炭出口大国变为了净进口国,到2012年煤炭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14%。原油对外依存度更是节节攀升,从2003年的36%到达2012年的56.4%;从2006年开始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且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2008-2012年净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速为129.28%,2012年达到378.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28%。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必须改变过于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现状,加大对天然气、核电和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这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发展形势;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在如今众多的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它代表着环保无污染清洁这就是新 能源行业他的诞生是具有标志性的。在当今世界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不能满足人均需求而且传统的能源具有消耗发污染严重不环保是在全球环境 日益恶化的今天已经不能胜任了。人们必须要开发出新的能源来代替过去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说道新能源它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而现在主要使用的能源有:燃烧石化燃料,比如煤炭这是火力发电,还有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尤其以燃烧煤炭等化学染料污染最为严重产生大料的废气污染空气是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市场潜力 按人口计算,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匾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1996年,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消费量逾13亿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1.14吨标准煤,不足世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2.4吨标准煤的一半,居世界第89位;我国年人均电力消费仅882 千瓦时,世界年人均消费为2220千瓦时,我国不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40%。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到2050年将逾2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世界平均值,仍远低于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要解决能源匮乏的问题,同时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开发我国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太阳能资源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辐射总量在 3.3×103~8.4×106千焦/米2·年之间。全 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资源中等区。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排放标准和环保标准的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引领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益处,而且为我国汽车行业赶超欧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作为当今汽车行业的热潮,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中,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其更高效地发展。由此看来,为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目前有两种供能方式:一是利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提供动力,二是在使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基础上仍然使用常规燃料提供动力。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虽然欧盟美国的很多汽车生产技术领先于我们,但是我国的电池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因此,目前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了三座大山:中国,美国,欧盟。全世界88% 的新能源汽车是由中国、美国和欧盟生产的,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占比最大,高达34% 。由此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势态良好。

早在2001 年根据“ 863 ”计划,建立了“三横三纵”的开发布局(三纵指的是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的是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随后在“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等相继提出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推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7 万辆,同比增长59.9%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为125.6 万辆,同比增长61.7%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专用车的销售额占比最大。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为56 万辆,包括纯电动乘用车销售45 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11 万辆;新能源专用车为42 万辆,其中城市配送车共销售14.8 万辆,大客车为10 万辆左右,大客车基本上为纯电动的公交车和纯电动的通勤车。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技术: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其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纯电动汽车主要通过车载电池放电获取电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通过发动机和发电机转化不同形式能量的方式获取电能,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燃料电池中化学能的转化获取电能。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电控技术利用计算机和无线电波实现较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较完美的远距离控制。目前汽车电控系统利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代替传统的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通过双核心架构的方式对汽车电控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实现汽车对信息的综合化处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当下的充电方式有便携充电、家用充电和公共充电。其中充电功率超过5kw 为快充,低于5kw 为慢充。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效率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出了无线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文章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局限以及战略进行阐述。 标签: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1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的理解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 中国风能、氢能的发展 风能是我国开发最快速,并且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新疆可以说是风能最丰富的的地点。同时,新疆也是最早开发风能的地点,风能企业的运行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企业来说,更早的进行了实施建设。新疆风能的开发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使许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投资。除了新疆,河北的风能资源也比较有优势,许多企业也愿意到河北搞建设,利用其自然优势,同时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河北的投资中仅有一个县城就引来了十余家的企业希望在这里投资。江苏也是我国风能比较富裕的城市,目前也已有很多企业打算入驻江苏,在这里发展风能。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企业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利用技术更新将风能更好的利用。中国除了在风能上有所发展,在氢能源上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我国对氢能源的开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现在已经可以在多方面提取氢能源,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与利用氢能源,如果氢能得到开发后,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风能与氢能源的发展,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

目录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成长期进入调整期,全球市场份额被欧盟反超 1.1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 1.2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被欧盟反超 2 政策端:外资准入放开,双积分趋严,2035规划即将发布 2.1 总体规划:长期发展规划即将发布,市场准入放开 2.2 具体措施:双积分趋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延长至2022年 3 需求端:私人消费占比七成,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明显 3.1 分技术:纯电动市场占比稳定,约为八成 3.2 分地区:销量集中于限牌城市,逐渐往非限牌城市渗透 3.3 分级别:高端化、大型化趋势明显 3.4 分用户:2020上半年营运车辆受疫情影响、需求减弱,私人消费表现亮眼、占比超七成 4 供给端:特斯拉国产,合资车发力,头部新势力表现亮眼 4.1 分车企:市场竞争加剧,集中度下降,造车新势力表现亮眼4.2 分车型:纯电动畅销车型特斯拉Model3一枝独秀,插电混动车型外资品牌表现亮眼 5 技术端: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持续提升,核心零部件IGBT、智能驾驶芯片等仍被国外垄断 5.1 电动化技术:三电技术提升,电池全球领先,电机实现本土化替代,电控IGBT严重依赖进口

5.1.1 整车:续航里程提升明显,百公里电耗下降显著 5.1.2 电池:技术水平持续提升,2020上半年LG化学受益特斯拉国产化,装机量反超CATL位居全球第一 5.1.3 电机: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永磁同步电机实现100%配套,本土、外资厂商共分天下 5.1.4 电控:控制器供应商本土占据优势,核心零部件IGBT基本被国外垄断 5.2 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激光雷达成本高昂,计算平台国内处于客户培育期 5.2.1 整车:智能化水平提升,加速渗透5.2.2 感知系统:激光雷达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高昂 5.2.3 决策系统:智能驾驶芯片基本被Mobileye和 NVIDIA垄断 6 基础设施端:私人桩占比提升,换电站受重视 6.1 充电桩:车桩比稳定在3:1左右,私人桩占比提升 6.1.1 整体:近几年车桩比稳定在3:1左右,私人桩占比持续提升6.1.2 公共桩:市场前三厂商占比7成,充电仍有较大痛点 6.1.3 私人桩:比亚迪份额占比过半,私人桩建设难度大,目标完成率不到20% 6.2 换电站:重视度提升,建设提速,B、C端同时发力 6.2.1 整体:换电站保有量超过450个,处于发展初期 6.2.2B端代表北汽新能源6.2.3C端代表蔚来汽车 7 展望与建议:供给侧变革的起点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 来趋势精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新能源发展概述(精)

中国新能源发展概述 摘要: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随着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开发 1 我国能源现状 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4.7 t,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262 m3,人均煤炭可采储量140 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20.1%、5.1%、86.2%。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天然气占2.8%,水电占6.3%,核电占1.0%。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05年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6.9%。不仅如此,2001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高速增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共进口原油1.63亿t,同比前年增长12.4%;进口成品油3380万t,同比前年下跌7.1%。以此数据计算,我国石油依存度已近50%。 在电力消费方面,我国电力需求以每年超过10%的速率增长。2002年出现过大范围缺电,2004年缺电的省份达24个,夏季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近 31GW,2005年有所缓解,但全国夏季高峰时段仍缺电25GW,2006年夏季缺电减少到12GW。 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随着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产值、带动就业,为其他产业提供替代性能源、弥补可能出现的能源供应缺口,同时新能源的应用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整体技术创新,增进社会福利。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晚,积极借鉴国际新能源发展经验,对保证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步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9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19 原创:任泽平转载自《泽平宏观》 文:恒大研究院任泽平连一席郭双桃 导读 新能源汽车是战略性新兴行业之一。习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以2009年“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为起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8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技术、市场有何发展趋势?在补贴退坡、外资进入的背景下,行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前景如何? 摘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保有量渗透率不到2%,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自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至今,行业经

历了战略规划期(2001-2008年)、导入期(2009-2015年)、成长期(2016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8159辆,2018年销量达到125.6万辆,九年内复合增速达到87.5%。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200.1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105.3万辆,超过其余国家总和。从渗透率来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约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5%;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44万辆,而传统燃油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渗透率不到1.4%,成长空间广阔。 从政策端看,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从研发环节的基金补助、生产环节的双积分,到消费环节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再到使用环节的不限牌不限购,运营侧的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目前行业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导向:1)补贴加速退坡,2020年后完全退出,补购置转向补运营与基础设施。2)提高能耗要求,以双积分政策为核心构建行业发展长效机制。3)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扩大整车与动力电池行业对外开放,鼓励高质量竞争。 从需求端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五方面特征:1)分场景:乘用车为主、商用车为辅。2019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占比超过九成。2)分技术: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动为辅。2019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近八成。3)分地区:乘用车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限牌城市,正逐渐往二三线、非限牌城市渗透。2019上半年我国非限牌地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52.1%,自2017年起连续两年多超过限牌地区销量。4)分级别:A00级车占比下降,A级车占比上升。2019上半年A级车市占率达52.7%,已取代A00成为EV乘用车市场主力。5)分终端:私人消费者已成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购买主力。2018年我国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销售55.5万辆,占比53.9%,连续两年占比过半。从供给端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按照背景可分为三大阵营:传统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外资品牌。1)造车新势力:目前造车新势力仍处于量产初期,仅蔚来、小鹏、威马、理想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量产交付,不过销量都均未超过2万辆。2)外资品牌:受此前股比限制与补贴影响,外资新能源车企发力较晚,当前主要以合资形式进入本土市场,如大众与江淮、宝马与长城、奔驰与比亚迪等。3)传统自主品牌: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仍是传统车企主导。根据中机中心合格证数据统计,2019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前十名皆为传统汽车品牌,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比亚迪、上汽、北汽、吉利、长安、江淮、长城、奇瑞、广汽、华晨。 从技术端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取得较大进步。1)整车:续航里程增加、电耗降低。2017年第1批推广目录纯电动乘用车型平均续航里程仅202.0km,到2019年第7批推广目录时增加到361.9km,两年半时间续航里程提升71%。2)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处于全球第一阵营。纯电动乘用车配套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平均值从2017年第1批工信部推广目录的100.1wh/kg攀升到2019年第7批的150.7wh/kg,同比提升50.5%。3)电机:基本实现国产替代。2018年我国驱动电机自主配套比例达到95%以上,新能源公交、纯电动卡车、纯电动物流车等领域全部实现国产化。4)电控:部分核心零部件取得国产突破,但对外依存度仍高。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中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相对成熟,电机控制器相对落后,核心零部件IGBT 90%以上仍依赖进口。5)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