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处理

课题研究组组长:马庆峰

课题研究组副组长:倪杰

张萍陆春红汤培朱跃龙张敏吴金跃周晓燕蔡向阳

陈希陈晓靓曹浩然朱洪亮孙飞张佳宇黄超

顾思宏虞燕包月秋杨丽施劲松黄军军邢杰汤宇华

曹磊磊范春辉王璐葛明璜林凌陈敏华沈跃倪杰徐新跃

孙舒阳杨晓辉茅丽华陈赛杰黄睿杰陈佳秋鲁卫卫

林苏苏朱季荣黄璐葛晨邱辉曹晨辉沈磊盛新宇

指导老师卞兆根

单位:南通市小海中学

一、课题研究背景

电池的发明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电池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的密切。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从照相机、录音机、计算器和电子闹钟到寻呼机、电子辞典和掌上电脑,都离不开干电池。我国是干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一年的产量达150亿只,居世界第一位,消费量为70亿只,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消费5只干电池。据报道,仅2000年,我国电池产量和消费量就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以北京为例,年约消

费2亿节电池,而且还在增加。统计资料表明,1980 年我国干电池生产量就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国干电池生产量达到 140 亿只,而同年世界干电池总产量约 300 亿只。随意丢弃干电池,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也浪费资源。以每年生产100 亿只干电池计算,全年将要消耗 15.6 万吨锌,22.6 万吨二氧化锰,2080 吨铜,2.7 万吨氯化锌,7.9 万吨氯化铵,4.3万吨碳棒。

随着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电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随之出现——废旧电池何去何从。在我们对许多家长同学的访问中得知,绝大多数人是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是有所危害的,但具体有什么危害却并没人能说得完整正确。为此我们确立了”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处理”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回收状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回收废旧电池做起,希望政府机关(特别是有关环保这方面的单位)能够增强执法和宣传的力度,希望拥有才学的专家、学者,拥有财力的商家共同来关注废旧电池的回收状况,多研究一些处理方法,变害为利。我们知道,个人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把我们——全人类每个人的力量联合起来,筑成一道环境的“绿色长城”,便足以托起一种文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三、课题研究过程

Ⅰ:社会调查问卷

●关于电池处理的调查问卷

1.性别 A.男 B.女

2.年龄

A.20周岁以下 B.20-40周岁 C.40周岁以上

3.文化水平

A.初中以下 B.初中-高中 C.高中以上

4.废旧电池如何处理

A.随处乱扔 B.交回回收站 C.其他5.是否意识废电池对环境有危害A.是 B.否 C.无所谓

6.认为回收电池能否盈利

A.能 B.否 C.不清楚

7.对科学处理废电池有何想法?

●问卷调查表

表一:

表二:

●调查结果

(一)有关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有50%的男性和50%的女性参与

2.本次调查年龄:50%的20周岁以下的年轻人,27%的中青年人,23%的中老年人参与3.本次调查文化水平:初中以下的20%,初中-高中文化的49%,高中以上的31%4.对废电池随处乱扔的占78%,交于回收站的0,其它处理方法的22%

5.意识到废电池危害的有100%的民众

6.认为回收废电池的盈利的有67%,认为不能的11%,不清楚的22%

7.有97%的人认为应当建立回收站,科学回收及处理废电池

(二)电池的价格、种类

1号锌-锰干电池 1.5~3.0元/只

2号锌-锰干电池 1.0~2.0元/只

5号锌-锰干电池 0.5~1.0元/只

1号镍镉充电电池 40~70元/只

5号镍镉充电电池 9~20元/只

镍氢手机电池 80~200元/只

锂电池手机电源 90~300元/只

镍镉手机电池 200~1000元/只

(三)电池种类、使用范围及性质

电池种类组成使用范围性能

普通锌-锰干电池正极:石墨棒;负极:锌筒。电解质溶液:NH4Cl溶液。手电筒、收录机、电话机、照相机、常用家电电量小,放电过程中易发生气涨或漏液

碱性锌-锰干电池正极:石墨棒;负极:锌粉。电解质溶液:碱性电解液。手电筒,收录机,电话机,照相机,常用家电体积小、性能好,反应面积成倍增大,电流大幅度提高,电量及放电时间是普通干电池的几倍

铅蓄电池正极:石墨棒;负极:Pb;电解质溶液:密度为1.25g/cm3~1.28g/m3的硫酸溶液。电话机,人造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锂塑料蓄电池正极:导电聚合物;负极:金属锂;有机电解液。电脑、照相机、手表、手机、心脏起搏器、以及作为火箭、导弹的动力电源重量轻,形状可以任意改变,安全性好等特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可逆嵌锂的金属氧化物;负极:锂离子嵌入或脱嵌的碳;有机电解液。质量轻,电压高,工作效率高和贮存寿命长

H2-O2燃料电池正极:O2;负极:H2 。汽车的动力、收音机、照明电源、野营炊具、野外作业转化率高无污染

Al-空气燃料电池正极:O2;负极:Al。体积小,能量大,使用方便,无污染,耗能少

太阳电池 P-N结构的光效应以上都可无污染、无噪声,运行简单可靠,少维护,建立周期短

(四)回收电池意义及价值(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人们对废旧电池的认识)儿童:几乎没有意识到

青少年:意识到,但却不知如何做去防止其危害

成年:一般人意识到,但却依旧乱扔,有些人根本不认为废旧电池有害

老年:意识到,但却无力改变现状

人们的行动妥善处理:人数极少

乱扔:绝大部分人

Ⅱ:课题研究报告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办法

作者:马庆峰张萍陆春红倪杰

电池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但废电池中的一些有毒物质,随时随地会污染着环境。为了更好的净化环境,创造一片洁净的空间,我们在校园图书馆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对电池的利用和处理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能够减少污染,加强对废电池的回收和利用。

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废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作了细致的调查。

在本市内,我们对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的50户人家电池用量及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翻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了电池的种类、废电池的危害等。

调查结果如下:

一、实施结果及分析

1、电池的分类

汽车、保安、电源系统用的大型电池,主要为铅酸电池。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1号、2号、5号、7号等的小型电池,主要成分为锰。

2、废电池的危害

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汞、锰、镉等。若当作一般垃圾,会造成二次污染。1999年,我国生产的小型电池约有140万亿只,单从从事电池行业的29家企业的统计看:锌、锰电池98.23%其中,糊式锌、锰干电池占53.1%;纸板式锌电池占35.5%,碱性锌、锰电池占5.13%。电池含有的主要有毒物质是汞和镉。

3、电池的使用情况及废电池处理

(1)使用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绝大多数的家庭使用两种以上的电池。

(2)废电池处理:调查中,有98% 的用户把废电池当垃圾扔掉(据北京回收站统计,北京每年废旧电池有4.5亿节达6000吨,可回收的却只有几十吨),有些人甚至把废电池扒坏,

当锌卖掉,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社会对废电池的处理

在社会中,企业生产电池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质量低劣的电池都是先扔到一旁,到下一次生产时再利用。有的则是随手当垃圾扔掉(占20%)

处理结果:

(1)与其它垃圾分开,对废电池进行统一管理。

(2)把废电池中的金属一一分离,提纯为金属和纯金属制品。

以前,对废电池的处理方法是埋掉,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人们试着对废电池加以利用。据电视报道在日本北海道有一家废电池处理站,它回收了日本60%的废电池,一年可达一万吨,在这里,可从废电池中分离出铁粉、水银、铁酸盐等有用物质,废电池中20%水银经燃烧、气化、冷却,可以制造温度计、荧光灯;废电池中的氧化锌、氧化锰制成铁酸盐,可用于制造电脑荧光屏。

5、电池的发展前景

(1)电池容量逐渐加大:锌锰糊式电池→纸报式锌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2)向无毒性转化:现在使用的电池大都是锌锰电池,其中包括有毒物质汞,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决定2001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和出售含汞量达到0.025%的电池,2005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汞量0.0001%的电池。

(3)向充电电池发展:现在使用的电池大部分是一次性电池,用完后都是当垃圾扔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所以向充电电池发展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的一种举措。

二、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电池的结构材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它的发展有了初步认识,使我们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去,锻炼了我们动脑、动手能力、增强我们的科学认识,也使我们学会了调查的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环境意识。

废电池应如何处理

作者:汤培朱跃龙张敏吴金跃

随着便携电器的发展,电池已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电池种类也在急剧增加,如锌银电池、镉—氧化银电池、锌—氧化汞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等等。

随之产生了问题—废电池应如何处置呢?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合理处置问题等已越发引起广泛的重视。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等物质。通常这些物质被封装在壳体内,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当电池废弃后,由于长期腐蚀作用,使得电池内重金属与酸碱等泄漏出来,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些收购厂收购废电池后,只简单拆卸,取有用部分,而将其余部分随意抛弃,同样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以铅酸废电池为例:大量铅泥沉积在盛硫酸的塑料槽内,并有相当数量的铅粉悬浮在硫酸之中,随意抛弃铅酸废电池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意倾倒含铅废酸,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完全将电池弃置同样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除去直接进入环境的废电池外,其余废电池主要进入城市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为填埋、焚烧、堆肥。混入堆肥过程中的废电池,由于其重金属含量较高,因此可能严重影响堆肥产品的质量。废电池混入焚烧过程时,一方面可能粘着设备,造成堵塞与腐蚀;另一方面,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的重金属一方面可能污染土壤,同时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焚烧底灰中也可能有大量重金属富集,给灰渣处理带来困难。填埋是现今生活垃圾处置最常用的方法。但我国目前填埋处置水准较低,许多垃圾处于简单堆放状态,废电池中的重金属会通过渗滤作用直接污染水体或土壤,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废电池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强废电池管理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废电池作为废物的一种,其中含有部分可用资源或可再生资源,因此,对于废电池的最佳处理办法是进行再生利用或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管理。在再生利用过程中仍然可能产生环境污染。随着废电池产生量的逐年增加,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废电池的合理处置管理十分必要又十分迫切。

电池种类不同,各类废电池对于环境的污染也差别很大。我们应该对于不同类别的废电池区别对待。我国电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有些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但有些电池进入环境后,就会污染环境,长期作用,可能直接或间接危及人们健康;因此,对废电池应采取分类的有区别处理、处置方式。其中的含重金属电池应该加入回收的电池类别。

除了上述需立即回收的电池,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会遇到大量的碱锰干电池、镍金属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原则上在没有统一回收体系条件下,可以按普通废物加以处置的。建立了统一的回收体系后,对于再生技术尚不完善或耗能、耗资过大的,最好采用集中深层填埋的办法。但最佳办法仍是采用合理再生利用技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

作者:陈希陈晓靓曹浩然朱洪亮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

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以普通干电池为例。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我们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没有镉、铅、砷等物质。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所以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工业加工过程中,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

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

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无汞水平。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统计,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0.025%)。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0.001%)。

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造成了误导。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如果在我国建造一个专业的批量处理废电池的工厂,是否可行呢?建设一个废电池回收处理厂,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吨废旧电池,工厂才能运转起来。而实际上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难。以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吨。像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两家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吃不饱经常处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让我们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处理这些集中存放废电池的另一个办法是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这样处理一吨需要三四千元的费用,又面临着费用无着落的问题。某些地方性小企业打着“环保”的旗号,动用小学生在周六周日帮他们把收集的废电池用锤子敲开,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电池外壳当废铁卖,而将残渣随意抛弃。废电池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很重要的一点是电池包了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废电池外面的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砸开了,里面所含的汞极易渗出,结果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严格禁止。

因此,目前对于废电池,事实上还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回收处理办法。废电池的命运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废旧电池的危害

作者:虞燕包月秋杨丽施劲松

电池的组成: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

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过程简述如下:池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粉尘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废旧电池危害的其它表现: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填埋: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焚烧: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造成大气污染;焚烧炉底重金属堆积,给产生的灰渣造成污染。堆肥:废旧电池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造成堆肥的质量下降。再利用:一般采用反射炉火冶金法,工艺虽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82%,其余的铅以气体和粉尘的形态出现,同时冶炼过程中的二氧化硫会进入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废旧电池的再利用

作者:孙飞张佳宇黄超顾思宏

新世纪,环保概念组建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环保组织开展一系列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号召人们把用过的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减少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在这场运动中也发挥了作用,各大中城市的环卫部门纷纷与厂家、商家开展合作,商场电池柜台上的收集箱、环卫局专设的分类垃圾箱构成了一张张回收废旧电池的大网。然而,在回收废旧电池的热潮中,不难发现废旧电池仍然没有真正实现循环再利用。那么,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究竟路在何方?

南宁市环保局教育宣传中心主任庞仕辉向记者介绍了将来循环再利用废旧电池的必须要走的“三步曲”。

废旧电池的回收是循环再利用的第一步。只要充分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废旧电池的回收并不难解决。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人树立废旧干电池必须回收利用的观念,从而自觉参与回收活动。其次,国家应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废旧干电池必须回收,禁止将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入生活垃圾之中;对积极参与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确保投资者资本的增值和处理单位产品的优先推广。再次,为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如在公共场所设置废旧干电池回收箱,加快普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在各居民点普遍设立专门回收电池的垃圾桶;在销售电池时,实行抵押金制度,或采用以旧换新制度,确保废旧干电池的回收率。

成熟的技术是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的第二步。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现成的处理废旧电池的技术,其处理工艺完全可为我所用。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也已经研发出来相关的技术,如河南省新乡电池厂已经有科技人员设计出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成套技术和生产设备;辽宁鞍山市试制成功了一种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再生及无害化处理工艺,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推广起来。

产业化经营是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的第三步。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在我国循环再利用废旧电池路真正的症结所在是没有形成废旧电池处理的产业化。庞仕辉说:“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企业投资建厂的目的就是要赚钱,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没

有一家企业能够真正走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经营道路,赢利的可能性当然不大。”他认为,按照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电池生产厂家有义务承担起处置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责任,投资兴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工厂;与此同时,国家应出台支持废旧电池处理企业的新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和科研人员投向开发新技术,促使循环再利用废旧电池形成产业化经营。

废旧电池的处理设想

作者:曹磊磊范春辉王璐葛明璜

众所周知,废旧电池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国家积极倡导回收再利用废旧电池。有些有识之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回收废旧电池,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有的回收了大量废旧电池后,因无处存放或找不到加工处理部门而半途而废;有的因免费回收,无人愿意送交废电池而徒有虚名;有的地方虽成立了电池污染防治协会,但却无力回收废电池。种种美好的愿望都化作了肥皂泡,废电池仍然是无家可归的“遗弃者”。如何使废电池的回收处理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呢?经过思考,我们提出了以下设想。

一、国家建立废旧电池处理厂

由于建一个废电池处理厂投资大,据说需上百万元,况且电池种类多、处理技术要求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应由国家建立能处理国内外各种废旧电池的大型综合处理厂,由国家统一规划,在全国设立若干定点厂。所需资金由国家向各电池生产厂按年产量征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附加税。这一经费由电池生产厂、经销商、使用者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由电池厂统一代缴。

具体办法是:生产厂自己出一部分,并代扣经销商承担的那部分,提高电池价格以代扣使用者承担的那部分。例如:每回收处理一节五号废电池需0.22元的回收费、0.10元的处理费,国

家即应向电池生产厂征收废电池回收处理附加税0.32元。具体的分担比例是:生产厂0.10元,经销商0.02元,电池提价0.20元使用者出售废电池后可得到0.15元,实际只承担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附加税0.05元。对从国外进口的电池,同样征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附加税。国家征得的所有附加税,全部拨给废旧电池处理厂,作为回收处理废旧电池的专用资金。

二、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站点

国家筹集到了回收处理废旧电池的资金后,就可在全国各地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站点,进行有偿收购废旧电池了。这就像收购其它废旧物品一样,对出售者付给现金。这样,废电池的拥有者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其出售,也会有人像捡其它废旧物品一样捡拾废电池。废旧电池的各级收购价由国家统一规定,收购站点所收购的废旧电池则一律出售给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如按上面的例子,收购点的收购价可为0.15元,收购站的收购价可为0.20元,处理厂的收购价可为0.22元从中可以看出,使用者只承担了0.05元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附加税,处理厂也只留了0.10元的处理费。

这一方案使电池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都承担起了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经济责任,也使得出售、回收、处理废电池者都得到了经济利益。这样,电池的生产、回收、处理就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那种只管生产不管处理、只管销售不管回收或废电池无处出售的局面也将一去而不复返,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得到有效的保护。

北京科技大学及有关科研单位经20多年研究攻关,研制出国内首创的废旧电池“物理分选—化学处理”新工艺。应用这一新工艺建成的“河北省东华鑫馨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目前在易县建成,这将有效解决我国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专家提供的数据证明,仅1节干电池即可污染12立方米的水、1立方米土壤,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现行处理方法都存在投资大、

二次污染不易解决、回收成分不充分等缺点。

“物理分选—化学处理”新工艺通过对废旧电池物理分选获得铁皮、锌皮、铜针、铜帽以及二氧化锰、锌粉和石墨混合中间产品等,再通过化学方法将其提纯,并通过废水处理除掉水中重金属离子,达到排放标准。这样,废旧电池处理便达到无害化、实现资源化。

这家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一期工程投资2780万元,设备已安装完成,运行正常;二期工程投资1870万元,正在建设中。

废旧电池的危害

作者:林凌陈敏华沈跃倪杰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节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有关专家指出,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人如果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死亡率高达40%;镉则被定为IA级致癌物质。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含汞电池。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干电池时,要加入一种有毒的物质--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国的碱性干电池中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为0.025%,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之多。干电池中含汞最多的锌汞电池约占电池重量的20%~30%,碱性干电池约为1 3%,普通锌锰电池含汞较少。

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学家发现,汞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此外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也有不良影响。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

40多年前,在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沿海小镇--水俣镇,当地居民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四肢麻痹,最后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后来染上这种疾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猫和海鸟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后来,医务工作者从死者的尸体和海鱼体内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证明了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鱼而中毒的。经过调查,原来是当地的日本氮肥工业公司常年向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当地捕捞的海产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甲基汞。

为了恢复水俣湾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时间,投入了485亿日元,把水俣湾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时,在水俣湾入口处设立了隔离网,将海湾内被污染的鱼统统捕获进行填埋。曾亲眼目睹过水俣病爆发的日本水俣市市长吉井正澄感慨地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从水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水俣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俣病的教训,摆脱愚昧的生产方式,推行文明的生产方式。"

废旧电池回收现状

作者:徐新跃孙舒阳杨晓辉茅丽华

据了解,目前在发达国家,含汞电池已经被淘汰了,干电池实现了无汞化或低汞化。在中日友好环保中心担任顾问的日本专家小柳秀明说,日本现在生产和使用的干电池都是不含汞的,由于无汞,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大大减轻了,填埋处置的费用也降低了。

我国从2001年1月1日起,也开始实行干电池的低汞化和无汞化,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绿色环保电池终于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不过,据我们了解,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废电池污染的了解不是太多,人们购买电池时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把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放在第一位。而对于电池生产厂家来说,生产环保电池,需要改进工艺设备和原料配方,这无疑要增

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与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与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的高中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对高中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作为基础。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教学创新,让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本文主要论述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教学创新途径。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创新;创新设计 一、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在高中教学中,地理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教材内容的变革。传统的地理教材有着结构清晰、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凭最简单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愿意根据教师的讲解,在教材中对相关知识点作出标记,然后通过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点的方式应付考试。但是在课改以后,新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容大大增加,一些教师担心进行这些活动对教学成绩有不利影响,对这种教学活动难以取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第二是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讨论,如果教师对课程相关知识掌握得不够充分,可能会难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上两点都会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取舍。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设计 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习惯入手。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好处,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自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在这里笔者通过对一些教学创新的方法进行归纳,为地理教学的创新提供一种思路。 1.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地图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地理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地图,这就可以说明地图在高中教材中的关键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购买地图册来作为学习参考工具。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时不应该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此展开创新,运用一种读图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重学习地图教材以及地图册中的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总结某一地区的气候、地形、交通条件、水源条件等地理信息,学会结合地图解决一些地理问题,进而学会分析地图、理解地图和提高记忆地图的能力。读图用图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

一等奖(14篇)

一等奖(14篇) 为有源头活水来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合肥一中吴保宏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合肥二中徐晓华教育者身边的故事合肥五中苏世宽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合肥五中王卫华雪落大地静无声 ——记一次教育经历合肥六中林慧为受伤的鸟儿插上翅膀合肥七中王天娇我的“地盘”我做主合肥八中张春花站起来看事,蹲下来做事合肥八中张丽莎我与高中新课改——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合肥十中傅厚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刘继功和平环境下如何培养意志力肥东一中王世凯给心灵开个农场 ——教育故事二则肥西中学凌士彬抓住不速之“疑”点亮动感课堂肥西三中王友增“研究性学习”,让师生共同体验成长长丰实验高级中学张勇 二等奖(48篇) 忘掉过去,赢得未来——我的高中教育故事合肥一中胡叶青化学新课程教学中不曾“预约”的精彩合肥一中汪结义做个“听话”的老师合肥一中王莹“背景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合肥二中王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合肥二中张恩明运用行知语录做好班级工作合肥三中吴景红探索·困惑·成长合肥五中荚玉梅宽容的力量合肥五中李兰你的伤痛老师能懂合肥七中白云涛让教育出现在最恰当的时候合肥七中唐丽霞

浅吟低唱总关情合肥八中贺宗薇让师生心灵共鸣的课堂 ——浅谈我的“下水”作文教学合肥八中潘文渊我与高中新课程共成长“四步曲”合肥九中任远宏用一生弥补遗憾合肥九中徐雪华科学史,让人文之光照亮科学课堂合肥九中王岚惊喜,在新课改中绽放合肥十三中吴立婷不放弃一个学生合肥十三中孙庆江我给他们贴上“早恋的标签”合肥三十六中杨莲芳“表演”运动图像学习运动图像合肥168中学王茂群“权威”更需低头颅----课堂民主的片段与反思合肥168中学周祥我与新课改------之师生篇合肥168中学舒畅与生同行,快乐人生合肥包河中学曹玉华寻找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程云快乐学语文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杨广恒80后的教师,90后的学生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汪俊鹏活动拉近师生心的距离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张永国新课程,让我和学生一同成长润安公学王书峰课改浪潮的几朵浪花肥东一中刘奇云师爱,润物细无声 ——讲述我的教育故事肥东一中李英与课改同行肥东一中崔孝斌“这次我也当一回命题专家” ——高三散文阅读专题复习的一点尝试肥东一中韦岩花激发、调控、生成 ——我与语文新课改肥东二中王正文“五味”之历史教学故事 ——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篇肥东撮镇中学姚积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实施无痕教育,转化男性化后进女学生肥东城关中学薛东波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3-09-29 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许晓伟摘要:到目前为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已经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下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选取一些暗含地理原理和概念的,并且是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探究,在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阻碍需要教师去解决,下面分析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问题及对策所谓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指的是地理教师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地理案例展开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研究和学习经典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运用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学会地理知识,又能传授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实现了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优点有很多,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将进行阐述。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 1.实用性、本土化的案例匮乏在目前的地理教材中,缺乏跨课程、跨章节、跨知识点的综合性案例,而比较常见的却是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的单一案例,而知识点单一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200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该大纲与1996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

案例教学的本质。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发情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学科课程的条件下,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或只是学科表。以下是WTT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参考阅读!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教学理念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三、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内容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聚落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对其生产生活活动的反思(人地关系问题)及其反思结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四、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所教高一地理4个班,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初步了解了高中地理的基本学习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A班学生有深度学习的好习惯,缺乏的是活泼的气质,但又内敛的风度。经过一个学期教学活动,学生已经整体接受地理学科,并形成良性关系,在学习方式上,学生逐渐养成了有效学习方式,地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断增强,需要的是知识加深和拓展,平时高考题型的渗透。 B班学生地理基本素质不高,水平相差也比较大,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

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精品导学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1.2地球自转 的地理意义学案 目标1:记忆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思考题: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目标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理解和应用晨昏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思考题:假设地球不运动,会不会形成昼夜?晨线和昏线有何不同? 目标3:掌握时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换算。 思考题:由于东边的地方时总早于西边的地方时,所以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早看到日出,这样对吗? 目标4: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思考题:在南北半球,河水对河流两岸的冲刷有什么区别?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1:从不同的位置上看,地球自转方向是否一样?如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上看,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例1】:图中四幅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N N N S A B C D [解析] A图北极在上,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所以是正确的.C图在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它们也都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正确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空间状况,是解决本题的根本. [答案] ACD 问题2:试分析时差计算的现实意义。 【例2】2005年3越8日23时9分(东七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发生 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的西略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时之间的计算。东七区与西五区相差12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纽约的时间=3月28日23时9分—12小时=28日11时9分。 [答案] D 三.目标检测: 1.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A.常说的一天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2.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C.地球自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案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

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施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施 新课标的提出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精彩。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既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且不同的教学案例可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的延伸。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需要明确选择案例的原则,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一、案例的选择要适当 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是提示地理原理与规则、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载体,只有正确认识案例的作用与地位,充分钻研教材,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社会实践,才能够选择出最恰当的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想要选编有效的案例,教师应当先熟悉地理案例的编写技巧,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例如在讲解荒漠化防治的问题时,教师就可选择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生态较为脆弱的省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案例。此外,教师选择的案例还应当注意具备启发性。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过于简单的案例无法引导学生深

入思考,且不利于学生吸收与内化地理知识。因此案例的各组成要素(图表等)应通俗易懂,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地理规律,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开放性的案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际上属于一种集体探究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来选择具体的地理事实作为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从中发现地理原理,掌握学习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可见,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案例自身并不一定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点带面,不能太过死板。例如在讲解“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在教材中,对于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假如在课堂上,教师以此为案例,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讲解,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具体分析长江流域,教给学生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田纳西河作为补充材料,以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对不同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此种处理形式不仅可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还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遇到河流开发类的问题时能做到胸有成竹。

高三地理1轮复习 精品导学案:地球与地图

班级 姓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定方向、计算 距离等 2、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 3、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 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地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为 千米;②地球的短半径(极半径)为 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 ④赤道圆周长约 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 (1)地轴、两极和赤道的概念。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如何在地图上判读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线和纬线 经线(子午线)概念: 特征 (1)所有经线长度都 (2)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 (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 (4)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特征: (1)纬线是 的圆圈 (2)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 (3)纬线指示 方向 (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 相交 4、经度和纬度 经度的度量 起始点: 线(0°经线) 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 向西:西经(W)0°~180°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最大度数180° 纬度的度量 起始点: (0°纬线) 度量方法: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向南(S)0°~90°

20oW 160oE 70oE 160oE 20o W 110oWW 东半球 西半球 W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最大度数 半球划分: (1) 与 组成的经线圈为 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 (2) ( °纬线)分地球为南北半球 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1)南、北回归线:即南、北纬 , 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2)南北极圈:即南北纬 ,是有无 的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3)经纬网:由 线和 线相交织;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课前检测 1.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皮球似的正球体 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天圆地圆 2.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 40000千米 B. 6378千米 C. 50000千米 D. 60000千米 3.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5.本初子午线是 (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西经30度,北纬30度 B .西经10度,北纬10度 C .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 .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课内探究案 经纬线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仁怀市农村垃圾 ——现状及处理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组组长: 课题研究组副组长: 成员: 指导教师: 单位:仁怀市酒都高级中学

仁怀市的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 一、问题背景: 仁怀市在西南边陲,那里本是一个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的地方。近几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主要以高粱,烤烟为主的农副产 品为经济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通过调查垃圾的处理情况,初步研究在家乡是否深受到垃圾的影响。 二、课题目的: 本课题采取行动研究法,首先对课题进行全面规划,使调查研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仁怀农村垃圾状况,了解人们的 环保意识和对垃圾污染的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仁怀周边进行调查,分析 其结果,最后整理研究资料,形成总结论文。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仁怀市农村垃圾现状,增强同学们仍至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通过调查研究,为当地人民提出可行的垃圾治理建议。 三、课题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垃圾的来源 通过调查一个村仅有的几个垃圾池,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包括两大类:一、 日常生活垃圾和食品垃圾,约占了总量的50~60%,如各种食品包装袋、方便袋、废旧电池等;二、废弃生活用品,约有30%,如残破衣布、玻璃等,其它占了不到 10%。

令人痛心的农村垃圾 2、问卷调查农村居民的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 农村家庭生活垃圾状况问卷调查 1、被调查家庭住址: 2、家庭人口:人。 3、家庭经济状况属于()。 A 高收入家庭(年收入 5 万元以上) B 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 1 万—— 5 万元) C 低收入家庭(年收入 1 万元以下) 4、家庭每日产生垃圾总重量为()千克,其中: ①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可卖废品回收站)重量为()千克; ② 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蔬菜等食品类,可填埋)重量为 ()千克; ③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过期药品、废弃农药等, 需特殊安全处理)重量为()千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三月考试题讲评》 背景: 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三老师教学中感到困惑最多的一种课型,讲什么、怎么讲、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我们很多年轻教师并不十分清楚。大部分年轻教师就题讲题,缺乏充分的思考与准备,使试题讲评课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成绩提高不明显。 分析: 本校高三年级近期结束的第二次月考,是按照学校相关领导要求,由任课教师筛选出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的一次自命题考试。从成绩来看,选择题成绩差强人意,但综合分析题(问答题)成绩较差,暴露出较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答题失分较多这一问题,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果,我采取了把试卷讲评课前置,即讲评课要在仔细分析试卷、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答卷的前提下进行。并进行了以下几步操作: 一、教师自己要像考试一样认真答卷,在自己做题目的过程中,找出学生能够做对的题目,以及容易失分的题目,并分析其原因。 二、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优秀答案、不同类型的错误答案进行收集。在讲评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将优秀答卷作为范例提供给大家学习参考。(讲评中可多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以便示范)问答题在高考中分值占比重较大。如何让问答题拿到高分,我认为应该给学生讲清以下几点内容: 1.讲审题,理解命题意图。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即找准题眼(题中的关键字、词、地图符号),弄清题意,找到答题的“切入口”,打开解题的思路。讲评时,要结合高考地理题型,告诉学生如何审题。问答题的审题主要做到以下“三审”: 一审图表信息与文字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究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3-12-23T14:02:38.8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2月总第162期作者:曹吉忠 [导读]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曹吉忠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262100 摘要:新课标将“案例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强调“通过案例学习原理”,巧妙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面对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教师要深刻理解“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本质,积极探索和实践“案例教学”,实现地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新课标案例教学内涵观念特征基本原则 一、深刻理解“案例教学”内涵,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在备课中要深挖教材案例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选取案例的特征,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指导。 “案例”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情境生动。教学中教师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列举或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寻找一些实例,这些实例大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具体地理现象而举的例子,比如在学习大气逆辐射时我们常举“人造烟幕防霜冻”、“霜冻往往发生在晴朗的夜晚”等实例来加强学生对大气逆辐射的理解和应用,但这些都不能算作是“案例”,案例应该是真实具体的、直观生动的。比如:人教版必修三中“热带雨林的保护”,就是给了学生一系列生动真实的图片画面和大量的图文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态环境的现状,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教师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情境,为提高教学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典型性、代表性。“案例”都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特点,都是某一地理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的案例也有局限,所以,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在选取时要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需要进行适当加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3.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从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城市热岛效应”案例的选取和问题的设置,有生动的图示,有热岛现象真实实例,有原因的探究,有城市热岛利弊分析,有如何有效利用……内容非常丰富。 4.可读性强。好的案例能吸引学生阅读,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那么,学生对案例感兴趣了,自然会调动他们阅读、思考、分析的兴趣。 二、把握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 1.教学过程开放。师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思考、交流,并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3.探究性。案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入案例情节和角色。 三、选取案例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普遍性”。案例教学的内涵决定了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普遍性”,“案例”的探究与分析代表了一类地理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具体事例,也不是某一区域的特例。比如《人教版必修三》“荒漠化防治”,教材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它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分析入手,逐步讨论了人类各种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再进一步探究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恶性循环,再到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层层深入。它不仅能代表全球荒漠化现状,还对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破坏等生态问题具有深入探究的价值。教师在利用教材案例时,必须吃透教材案例设置的深层次意图,自选的案例必须保证案例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2.时代性。地理学科知识最具时代性,学习和探究的问题要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在案例选取上充分展示最新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和地理学理念,与时代保持一致。 3.生活性。地理教学的原则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当地生活,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熟知的事例,研究开发为“案例”。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探究的意义。 总之,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社会实践”,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只要教师加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案例教学”一定会越来越成熟,一定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益。

教育叙事和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教育叙事 商镇中学周盈利 新课改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面对的不再是数年前那些唯唯诺诺只管接受的容器般的学生,而是有思想有活力的新时代青少年。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约束,也没有过多拘谨,有的是大胆与开放、想象与思辨。有时候他们会随着课堂教学冒出一些突发奇想的问题随口就说出来,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学生没有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有的老师认为是故意捣乱。其实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教学资源,关键是有创造力的教师如何抓住有思想的学生的问题契机,加工设计学生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提升。 我觉得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有敏感性和创造性和控制性,把学生的问题生成与教学有关和有益的问题,随即组织学生讨论与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熏陶学生思想。 记得去年底,学校文综教研组推荐我在全校上一节高效课堂的公开课。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在上到第二目“和平与动荡并存”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历,能够了解“连战”结束后世界缓和对话的表现以及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表现,所以教学设计为问答法,有学生列举现实世界实例讲述有关内容即可。 师问: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了解的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即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局势和平缓和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略 师问:你认为出现缓和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略 以上过程顺理成章按设计进行。

师问:那么当今世界又有哪些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呢? 学生甲:一些地区性的冲突与矛盾。 学生乙:对,如阿拉伯与以色列问题,印巴问题。 教师引导:这些地区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一些有影响的大国态度与实际表现怎样? 学生齐答:插手。干预。 教师接着问:结果怎样呀? 学生:结果更加动荡。 学生丙:导致这些地区的人们不满,产生了恐怖主义。 另一学生说:是的,恐怖主义就是正义力量所采取的非正义手段的正义行为。 教师一惊,心想恐怖主义在世界蔓延确实是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恐怖主义真是正义力量采取非正义的手段实现目的的正义者吗?教师灵机一动,自己讲解不如把问题交给大家议一议,使结果更明了。 教师反问:恐怖主义真是正义力量所采取的非正义手段的正义行为吗? 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学生列举恐怖主义事件找出实施恐怖手段的势力有正义者也有邪恶势力;学生列举恐怖手段摧毁和打击的直接对象主要为无辜民众。 教师点拨恐怖主义根本目标是针对一些政府或特定社会团体,但恐怖主义者却没有直接打击到根本目标。 学生丁:但本拉登袭击到了美国。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与会考复习中都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下提供两个案例,供参考。 案例一: 江浙平原地区的农村住宅,选择宅基地的最佳条件是:房屋面向东南,前后视野开阔,房前或房后有河流流经。 提出问题:江浙平原这样选择宅基地的原因? 相关知识:“气候资源与建筑”(必修本上册P56)等。 学习方式:讨论式学习 讨论分析: 1、房屋为什么要面向东南,而不是坐北朝南? 2、房屋前后为什么要视野开阔? 3、房屋前后为什么要有河流流经? 结论: 1、房屋面向东南,能充分利用阳光,上午半天,房前日照,下午半天,房后日照。如果房屋面向正南方,则南面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而北面日照条件差,冬季阴冷。 2、房屋前后视野开阔(空旷),又面向东南,有利于东南方向的风穿房而过,夏季更凉爽。 3、房屋前后有河流流经,不仅生活用水方便,而且空气湿度曾大,调节气候。 案例二: 程庄路交通状况分析:丰台区实验学校门前的程庄路,位于北京西四环路以西,京石高速路以南,北连卢沟桥路,南连丰台西路。长期以来,这条道路拥堵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辆停滞可长达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给沿线学校、居民、工厂、机关的人们造成极大的不便。 提出问题:程庄路交通的现状及未来 相关知识:“城市交通运输”(必修本下册P80)等。 学习方式:网络式学习 讨论分析: 1、程庄路交通堵塞的原因? 2、北京城市道路网与程庄路交通的关系?

3、改善北京城市交通环境与程庄路交通状况改变的关系? 结论: 1、城市交通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乡村比较,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⑴、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⑵、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城市交通运输的重点是客运,早晚上下班时间是城市客运高峰;⑶、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⑷、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交通运输特点⑵、特点⑶在程庄路都有明显的体现,这正是造成程庄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目前北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还不够合理和完善,也是造成程庄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2、北京目前已经形成方格—环行—放射状的城市道路网,大大的改善了城市交通。但是,由于环线与放射线交叉处的道路设计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完善,造成了位于城市干线边缘的程庄路的交通堵塞。 3、交通线路拥堵是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之一,其解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改变人们的交通道德意识和观念。 案例点评: 以上两个案例源于实际,是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它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隐含着一定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讨论、分析整理信息,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且,这些结论可用于指导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变得鲜活、有用。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相应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两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应给予案例教学充分的重视。

中学地理经典教学案例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背景介绍 首先,当今应试教育的制度导致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只要最后通过统一考试即可,根本就不作为考试科目,更有一部分地区并不进行地理考试,只在初一的时候学习一年,而到初三时学科多、知识多,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所学过的地理知识,然而到了高中,学校又会开设地理教学,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出现了断代,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非常不牢靠。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非常不重视,再加课时的不足,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贫乏,进而形成对地理教育的新一轮冲击。 其次,学生对地理学科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单纯地认为地理学习就是记住一些城市或者国家等一些地理事象的名称,错误地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意义不大,并且他们不了解现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最后,学生对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问题缺少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教师注入式的教授方式为主,确实令学生乏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然后影响了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了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对他们讲解《地图》这一节时,我决定要让他们从这里开始喜欢上地理课堂。 案例描述 上课以后我说:?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说完以后学生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指南针,有的说雨伞,竟然有一个人说零食。。。。。。这是我看到罗泽胤想说又不敢说,就把他叫起来鼓励他说,?没事,大胆说吧,错了也没关系。? ?我,我觉得是地图。? ?同学们听到他说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地图,地图可以是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甚至了解整个宇宙。? 听了我的话,学生们都很惊奇,觉得我是在说大话,于是我趁热打铁,展示了几幅地图,顺序依次是宇宙图——银河系图——太阳系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通过这几幅地图让大家不仅了解了自己现在所处的位臵,更是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发现。趁热打铁,我让他们在最后一幅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上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例如自己的家、学校、医院等。看着这幅图,大家都热烈的讨论寻找,这一个发现了学校,那一个发现了自己的家……在大家找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说, ?同学们,地图神奇不神奇??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1案例教学的特征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间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种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特征如下: 1.1教学过程开放。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1.2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发挥很大的目主性。 1.3探究性。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1.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寒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另外,许多尝试按教学的教师都认为案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剂良方。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人案例情节和角色,这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两种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明显提高。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这里时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缩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