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_后殖民主义_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

从_后殖民主义_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

从_后殖民主义_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
从_后殖民主义_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

2001年第一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 annan Teachers College

№11

Feb.2001

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Ξ

孟建煌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部,福建莆田 351100)

摘 要:在“后殖民主义”话语中,“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存在许多偏颇,林语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夹缝中去宣传本土文化母题。林语堂的东西文化互补观,林语堂对东西文化的双向宣传,实际上是要在国际文化的广阔背景下探讨传播本土文化的新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林语堂;东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1)01-0033-06

人类自古以来的文化,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一个是东方体系,包括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的古希伯来、埃及、巴比伦、亚述以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二是西方文化体系,主要指古希腊、罗马以至近代欧美的印度欧罗巴文化体系。东西文化的交流若从“丝绸之路”算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若从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播西学算起,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对于东西文化对比上优劣的取舍上的争论,东西方都有不正确的主体意识。

一、

“东方主义”“西方主义”与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

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的不正常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死守传统,盲目排外。这种态度只能使中国文化单系繁殖,愈衍愈弱。另一种是鄙弃传统,西化崇洋。这种观点只能使中国文化灭绝,更是危险的。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化的不正常看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美化,从马可?波罗一直到十八世纪中期。另一种是丑化,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敲开中国大门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凶猛的侵略,于是东方世界被野蛮化了,被丑化了,中国被弱化了,被女性化了,被异国情调化了。中国被排斥到世界历史的主潮之外,成为“边缘”,成为“非中心”。东西方这两种片面的看法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来说就是“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这两个名词是由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伊德在《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两本书中提出的。所谓“东方主义”是指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的无知、歧视和丑化,而“西方主义”则是在这场讨论中用来作为一种对应物的名称,专指中国学术界的一种浮躁的、盲目的、非理性的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其中既包括对西方文化一厢情愿的认同,也包括对西方文化的拒绝,即在华文夏文明优势失落后中国知识界焦虑、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与“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不同的是,林语堂借助他生活经历的独特: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度过,大部分作品用英文写的,小学、中学、大学进的都是教会办的学校时,自言“对于我们自己的文明之欣赏和批评能有客观的、局外观察的态度。”[1]开始了他借助西方文化反观中国文化的“精神漫游”。后来1936年林语堂赴美写作,开始着重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

Ξ收稿日期:2000-05-17

 作者简介:孟建煌(1963—),男,江苏六合人,福建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化。他曾说:“自我反观,我相信我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的。”[1]正是有感于某些在中国住过几年的西方人,回国后就以“中国通”自居,著书立说。但是,这些著作充其量不过是海外猎奇,或者是对小脚、辫子之类的丑恶大展览。这些西方人对中国的描述严重地扭曲了。中国经常被写成是欠缺理性、道德沦丧、幼稚不堪、荒诞无稽的世界。相反,欧美人则是洋溢着理性的光辉、道德完美、成熟可靠的人种。这种非正常、程式化了的东方形象是西方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的扭曲早已偏离了真实,只是顺应了西方对东方进行殖民扩张的需要,制造出了西方全面优于东方的神话。为西方侮辱、侵害、征服东方提供了理性根据,让西方施之于东方的罪行披上一件合理性、正义化的外衣。当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和比较文学系终身教授爱德华?萨伊德把这种西方情结称之为“东方主义”。有感于此,林语堂在同美国作家赛珍珠一次席间闲谈时顺口说:“我倒想写一本书,说一说我对中国的观感。”[2]两个人一拍即合,林语堂应赛珍珠之约用英文写了《吾国与吾民》,1935年出版后,就在当年美国畅销书目上名列首位,不断再版。赛珍珠在序中誉之为:“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完备、最重要底成绩。尤可宝贵者,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蒂巩固地植于往者,而丰富的鲜花开了今代。”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徐铸成也说:“林语堂写的《京华烟云》、

《吾国与吾民》都是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作品,绝不应该因为鲁迅先生批了他就全盘否定。”[2]出于诸如此类的一些历史原因,有人曾认为林语堂是属于“月亮也是国外好”的崇拜者。其实不然。我们也毋庸讳言,林语堂在早期的生活和创作中有欧化的倾向和主张。他在“语丝”时期散文的基本命题是探索国民性,提倡精神复兴。主张改变中国思想界保守、趋旧、沉闷、阴郁的状态,以造就“欧化的中国人”,

林语堂与鲁迅一起提出“改造国民性”,不啻是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但他的大量著作都竭力想客观地评价中西文化,要融合中西文化,使之互补。他的作品远比当代一些“走向世界”的艺术家要好得多。他们为了使其作品能“走向世界”,用一些匪夷所思,不近人情的东西让西方人感到刺激,感到陶醉,或者感到恶心。以期在西方人中产生美学上所说的“崇高感”怜悯心和种族文化上的优越感,于是作品就畅销,就获奖,就走红。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在西方读书界获得认可,与那种“东方主义”的模式不无关系。

二、缝隙中的本土母题

中国文化界五四以来的西化讨论,正是在西方霸权的阴影下进行着追求现代化和西化的讨论,在非西化就会积弱甚至是亡国这种话语及意识形态的“威胁”下,人们进行现代化的“选择”。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八十年后期仍然出现了诸如“蔚兰色文明”、

“球籍”等问题的讨论。中国所面对的差距不仅仅是数量上不如人的差距,而且精神上被置于被动、消极乃至压抑与被控制的窘境之中。中国的人才外流、母语流失、精神和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侵润,而自身的文化传统却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局面。一方面,这种传统因其受到西方价值和理论的质疑,由于“西方中心”的冲击而受到威胁,本民族的人民因其无法在现代的社会中发挥作用而对之产生了困惑和怀疑,它也在本民族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逐渐降低了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传统又因其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而无法进入国际的信息交流。这样,东方世界同西方世界的文化发展就是不均衡的。西方世界的话语和意识形态冲击着东方世界。它们之间的交流是有来无往的。东方世界同西方世界的二元对立就是一个中心与边缘的对立,一个主体和客体的对立。林语堂则不然。他对自己的祖国有一种自豪感,并身体力行地以毕生精力从事中外文化的交

4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流。在《生活的艺术?自序》中说:“因为我心中的祖国,内省不疚,无愧于人”。这本到美国后就开始介绍中国文化的第二本英文著作不仅在认识功能上填补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情况的知识空白,而且摆出了一副为西方文化人生价值取向的弊端寻找疗救的架势,以东方文明的悠闲哲学来批评美国高度工业机械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但林语堂也没有简单地以中国文化的人生价值取向来替代西方的东西,而是着眼于重新唤醒美国人头脑里也曾经有过但此刻却已失落掉的自然主义哲学的精神。因为是有的放矢,所以,《生活的艺术》按准了美国读者的脉搏,风靡一时。从1937年发行以来,《生活的艺术》在美国已经印到40版以上。英、法、德、丹麦、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版本也同样畅销,三四十年而不衰,已成为欧美各个阶层老少的“枕上书”。林语堂的著作揭穿了西方的宏大话语的虚假性。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就是意在要从“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缝隙中去寻找为能被这个宏大话语纳入的本土文化母题,从而去揭示出西方文化的不足。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者,林语堂的一生都漫步在中外文化的接合点上,他在国内的前期创作中侧重于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并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1936年赴美后的创作中则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着眼于以中国文化之长,补西方文化之短。过去,人们只看到《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暴露了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只看到林语堂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只看到鲁迅对林语堂的批评,这是片面的。我们有必要重新了解他勤奋笔耕的精神和他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应把林语堂的作品放置于中国人的活动范围中加以考虑,才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个中国作家用外国语言文字向西方读者介绍自己的母语文化,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必然是耳目一新。林语堂在自传中说:“我的最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他自己拟定的最得意的一副对联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应当说,林语堂在当时外国人了解中国主要仅凭早期传教士和水手的文章,后来又主要靠西方知识分子考察中国的报告式研究著作的情况下,以他精通两种语言的长处,几十年中不懈地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是可贵的和有进步意义的。他说自己的作品“它将根据较高理解基点,而寻取较善谅解。”林语堂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取得了成功,他绝不同于“东方主义”或者“西方主义”。“东方主义”虚构的是伪东方形象。“西方主义”虚构的也是伪西方形象。在五四文化讨论中,国粹主义也没少干过歪曲、误读西方的事。由于“东方主义”作为一种话语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所以他们眼中的东方形象总是作为“他者”才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一点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有典型的反映。张艺谋的电影屡次在西方获奖,这应放到后殖民语境中看。所谓的“后殖民主义”指的是在民族独立与解放已成为现实的状况中,在文化上的多元共生已被广泛承认之后,在一个大众传媒和跨国资本主义的时代中,隐含于文化中的等级制。张艺谋的影片靠的是寓言化的中国形象、空间化、共时化、脱离中国历史连续体、异国情调等。这些正投合西方中心权威的需要。现在的中西“对话”实质上是不平等的,是一方“独语”而不是双方的“对话”。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说了归齐,文化如果没有更有力的领域的支撑就毫无意义。中国现代的前途不是东方主义或什么别的,而是上升为前几位最有实力的国家,从而在占有资源方面取得更大的优势。有了这些什么都好说了。”[3]其实,这种话林语堂早在1936年就说过。他在《英人古怪的脾气》中就指出:“国强则礼盛。大家以大国之民自居,故好大国风度,国弱则礼衰,大家互相轻蔑;于社交、于文学、于政界皆逃不出此种现象。国既衰,那里用得看所谓雍容礼让,人心不乐,且失自尊心

53

第1期 孟建煌 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

使然也。”

三、林语堂的东西文化互补观

在林语堂的散文作品中,谈得最多的是中外文化,最有意义的也是他关于中西文化见解。林语堂对中国文化深层的认识一是对中国儒家的伦理观念,一是对道家的处世态度。他在《吾国吾民》曾说:“道家精神和孔子精神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中国的民族生命所赖以活动。”在处世哲学上东西方的不同在于“西方主动,东方主静,西方主取,东方主守,西方主格物致知之理,东方主安心立身之道,互相调和,未尝无用。”(《谈中西文化》)他还说:“中国的文化主静,与西人勇往直前跃跃欲试之精神大相迳庭。主静者,其流弊在于颓丧潦倒。”(《中国文化之精神》)针对此东西方思想的不同,林语堂提出:“如何使儒学适合今日世界,与致虚守寂的静的儒道,变为有作为有干劲的动的儒道而成为一种活的力量。”并深刻地指出:“今日的世界是动的世界,是各国称雄并驾,日日改进,时时改进的世界。我们再半禅定,准禅定,即不足以自存。”在《无所不谈》中有一篇题为《论中外之国民性———由动转入静的儒道》中指出:“中华民族与西方国家比较,进取不足,保守有余,勇毅有为之精神不足,而动心忍性之功夫甚深。有时我想:探南北极,或登喜马拉雅山,并非我们民族的专长,回家含饴弄孙倒是我们的惯技。忍辱负重,他人不如我;睚眦必振,我不如人。得过且过是表示我们祖传的涵养,励精图治是东洋人及西洋人的作风。总而言之,中国的文化是静的文化,西洋的文化是动的文化。中国乏阴,外国乏阳,中国主静,西洋主动。”这篇议论文还比较了东西人生观的优劣,指出这动的人生观与静的人生观,在中西之交流接触,在政治上或私人上,未免使人感觉,似乎我们少了一种奋发勇往迈进的生命力。这不是中国人没有刻苦耐劳、艰苦卓绝的精神。凡是吃苦耐劳、有忍字耐字,中国人都做得到。忍字是静的美德,并

非动的美德。林语堂论述的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确存在。因为中华民族的具体生活是以农业生活为主。农业生活虽有春夏秋冬四时之变,然而四季每年循环,农业生活便在具体上少有变换。因此中国人在人生观上是以静为主的保守性传统。而西方则以工业为立国,国成于市,民多懋迁服贾,不惮远徙。工业商业生活便是在具体上多变换。特别是工业革命后,机器代替人力,分工事多。任其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工商业更加兴盛,因而使得西方在人生观上产生积极进步,以动为主的进攻性的传统。

在林语堂出版《吾国吾民》之后,就有无聊文人说林语堂是靠出卖国家人民来发财的。有人将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即《吾国与吾民》译成“卖Country(国)and卖People(民)”而在国外,林语堂却因《吾国与吾民》、

《生活的艺术》等书的出版名望达到高峰。1940年,他获纽约艾迈拉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该校校长表扬他说:“林语堂———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您以深具艺术技巧的笔锋向英语世界阐释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获致前人未能取得的效果,您的英文极其美妙,使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钦佩又深自惭愧。”1942年,新泽西州若特格斯大学也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给他。1946年,林语堂又获得威斯康辛贝路艾特大学的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该校校长赞扬他说:“林博士,东方学者,世界文士,您具有国际思想,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您的卓越不凡的写作已使您在世界上成为非官方的中国大使。”[4]截然不同的评论正能体现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西方文化在一开始时,就有一个融和外来文化的胸襟和气度。他们是动的,愿意吸收外来的东西,很容易忘掉自身与外来的分野,就像数学上的阿拉伯数字,西洋人学习了,接受了,发展了,就一直以为是自己的,从没有将它们看成是外来的别人的东西;再如基督宗教,源自希伯

6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来,但西洋人接受了它,发展了它,亦把它当成自己的信仰中心。其他诸如科技、道德的等方面也都有这种消融的能力和精神。文章的最后,林语堂诚恳地说:“我所以说这些话,只看见我们伟大民族之保守与西洋人之进取,觉得在群雄角逐的国际场中,与人并驾齐驱,非改变作风不可,不愿意看见黄帝子孙办事效能比西人不如。”由此可见,林语堂的出发点正同鲁迅当年揭示国民性的弱点一样,意在揭出病痛的根源,引起疗治的注意。其实,中国的早期先民,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要比西洋强。可是近百年来,中西的文化接触,在文化的比较上,太注重自然科学以及具体技术,而以科技的成果,作为进步和发展的尺度和标准,因而,科技的自卑,影响到道德层面,甚至影响到宗教情绪,所兴起的崇洋情绪,就再也收敛不回来。林语堂意在纠正这种偏颇,在《生活的艺术》中说:“我要表现中国人的观点,一种为中国最优越最俊智的哲人们所知道,并且在他们的民间智慧和文学里表现出来的人生观和事物观。”[5]这本书出版后,据说很多美国女人奉此书为生活的法则。

东西方在伦理观念上的不同点,林语堂也有颇多精彩论述。“中国人主张中庸,所以恶趋极端,因为恶趋极端,所以不信一切机械式的法律制度。凡是制度,都是机械的,不徇私的,不讲情的,一徇私讲情,则不成其为制度。但是这种铁面无私的制度与中国人的脾气,最不相合。所以历史上,法治在中国人是失败的……所以儒家唱尚贤之道,而易以人治,人治则情理并用,恩法兼施,有经有权,凡事可以‘通融’、

‘接洽’、

‘讨情’、

‘敷衍’,虽然远不及西洋的法治制度,但是因为这种人治,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国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所以二千年一直沿用下来,至于今日,这种融通、接洽、讨情、敷衍,还是实行法治的最大障碍。”(《中国文化之精神》)的确,在传统上,中国人重视礼或

伦理,礼是敬的表现,敬是礼的内在精神,而礼节与尊敬,在维持与改善人际关系上,会产生非常神奇的效果。我们的圣哲,对礼数非常重视,人人都谨守礼数。我们在维持善良人格与风俗与良好人际关系上,讲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视四维: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外,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但是在这一切和谐人伦的德性中,以孝为最重要。所谓“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西方人则重视法治,因为他们特重个体的自由,为了要避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精密的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在《中国的国民性》中说:“所以要中国人民变散漫为团结,化消极为积极,必须改此明哲保身的态度,而要改明哲保身的态度非句空言所能济事;必改造使人不得不明哲保身的社会环境,就是给中国人民以公道法律的保障,使人人在法律范围以内,可以各开其口,各做其事,各展其才,各行其志,不但扫雪,并且管霜。换句话说,要中国人不像一盘散沙,根本要着,在给与宪法人权之保障。但是今日能注意到这一点道理,真正参悟这人权保障与吾人处世态度互相关系的人,真寥如晨星了。”中国人最讲礼法,可礼法又讲得不好。“今日中国最大毛病,乃在无社会纪律,而英人之守纪律守秩序,反强于我。英人只有‘勿走草地’即确不走草地,中国‘勿走草地’即等于‘请走草地’,究其原因,乃因凡人皆抱‘管他妈的’主义,玩视社章,玩视国法。于是上行下效,大要人蔑大法,小要小蔑小法,而玩视法章乃成为普通习惯。”(《英国人古怪的脾气》)其实,中国的优点正是西洋的缺点,中国的缺点正可以用西洋的来补救。道德和法律是相辅而行的。孟子说得好:“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就是说只有道德是不够治国家的,只有法律也不能使人民自动行善。道德教育重在感化和陶冶。那些饱受教育的人也许会趋向圣贤的道路。

73

第1期 孟建煌 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

一般的社会秩序,不得不靠法律维持。服从法律比较容易,体会“仁心”“天心”的道德意境难。孔子早就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便是遵从法规的意思。“知”便是懂得法规背后所具有道德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实际上是一种在国际文化的广阔背景下探讨传播本土文化的新途径、新道路。它是对自己的古典文化传统,也是对西方古典文化的“重写”、

“批判”及至“扬弃”。但是,据“少数话语”理论,即使学会西方“主人”的语言,以西方的语言讲话、写文章,“少数话语”的学者也仍然处于欧洲文化中心的边缘。林语堂的一生大部分生活在美国,接受了美国“主人”的语言,用英文写了许多作品,在中国人眼里他已经完全“西化”,甚至被某些批评家指责为“卖国卖民”,但在美国人眼里,林语堂仍然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成就也只被视为留居国外的一个中国人成就。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90.

[2] 施建伟.林语堂出国以后[J].文汇月刊,1989,(7).

[3] 孙津.边缘?中心?东方?西方———读〈读书〉[J].读书,

1994,(1).

[4] 林太乙.林语堂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5] 林语堂著,黄嘉德译.生活的艺术[M].上海:上海西

风社,1941.

责任编辑:李自茂

Lin Yutang’s E 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al Vie ws From

the Word of“Post-colonialism”

M EN G Jian2huang

(Depart ment of A dult Education Putian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Putian351100,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biases on the“easternism”and“westernism”in the words of“Post2colonialism”. Lin Yutang stood on justifiably to advertise the native culture.Lin Yutang’s compensation and advertisement be2 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ere actually to express the native culture on the broad background of interna2 tional culture.

K ey w ords:post2colonialism;Lin Yutang;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8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一、引言 林语堂先生(1895-1976)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福建南部平和县坂仔乡人。林氏自幼便深受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主流文化对林语堂的影响伴随他的一生,其原因主要有二:家庭和教育。其父林至诚是当地的基督教牧师,是个极具幽默感的乐天派。林语堂家10个成员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全体家庭成员晚上都会轮番诵读《圣经》,然后一同祈祷。因此,基督教对年幼的林语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13岁时,林语堂进入厦门鼓浪屿的一所教会学校———寻源中学。中学毕业后,林语堂进入同是教会学校的圣约翰大学。和其他的教会学校一样,这里同样是西方文化的世界。牧师家庭的熏陶和教会学校的求学经历造就了一个熏染在中国乡土文化中的基督教徒。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对林语堂有着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他的生活环境及其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林语堂称自己有“高地的人生观”,林语堂曾说对他童年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家乡的山景。从本质上说,家乡的山景,即他生活的自然环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积淀,是本土的儒道文化。虽然从中学开始就在教会办的学校就读,但与身俱来的对本国文化的狂热却无法因此被阻挡。在寻源中学读书时,林语堂私底下偷偷读《史记》,读苏轼的诗词。即便后来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到北京的清华学校任英语教员,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用林语堂的话说:“我带着羞愧,浸淫于中国文学及哲学的研究。广大的异教智慧向我敞开,真正大学毕业后的教育程序———忘记过去所学的程序———开始。这种程序包括跳出基督教信仰的限制。” 幽默是林语堂的魅力。现在我们看见或听到的“幽默”二字,如果不是林语堂的话,可能便不叫幽默,而是叫“诙谐”、“揶揄”等。林语堂是把英文humor 译作“幽默”的第一人。林语堂《假定我是一个土匪》一文就是林氏幽默文章的代表作,其对当时官僚政治的揶揄可谓酣畅淋漓。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林氏作为“幽默大师”的魅力。 二、译学基础 王秉钦(2005)总结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的十大学说: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严复),现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郭沫若),“翻译美学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茅盾),“神似说”(傅雷),“化境说”(钱钟书),“整体论”(焦菊隐)。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翻译的发展历程中,林语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他是最早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的人,也是最早把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纳入翻译研究视角的人。 1919年,林语堂在哈佛大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 活。在哈佛,林语堂进入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并接触了皮尔斯·皮瑞、尔文·白碧德等知名教授。后从德国耶拿大学申请转入以语言学研究闻名的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是印欧比较语法学的发源地,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林语堂研究语言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学成归国的林语堂踏入了北大校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大学教授。作为一名英文学系的老师,他努力将所学用于学术研究。在这个时期,他研究了语言学、音韵学、方言学,并发表了多篇有建树性的文章,如《科学与经书》、《古有复辅音说》等等。 三、翻译观 林语堂先生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作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何苏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62010 摘要:林语堂提出了对翻译者的三条要求和翻译的三条标准等翻译观,这些翻译观即便在现在也值得借鉴。在翻译实践层面,他很少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却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观;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6-0103-02 作者简介:何苏明(1985-),女,四川南充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0-04-26 —103—

我认识的西方文化

浅谈西方文化 ——我所了解的西方文化 邓辰鑫 1452660 摘要西方世界一直以强者的眼光观天下,而西方文化是组成西方世界这个体系的根基 和发展源泉。从某些部分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文艺复兴启蒙远动古希腊神话美国主义 一、概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或多或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如外语的学习、出国留学等,或者是苹果手机、摇滚音乐,西方文化渐渐一点一滴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并不是要全部结束,学好取其精魄,去其糟怕,把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好好学习并加以运用。下面我从几个我所知道的方面来介绍我所了解的西方文化。 二、从古希腊神话看西方文化 希腊神话最早是由欧洲人民口头创作的,它经历数百年希腊人的口口相传,又不断地被艺术加工并在各种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中保留下来,才成为了今天的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传说不但是希腊人最早的文学,而且是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神话讲述奥林匹斯诸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界的改朝换代、神与人的交往和斗争等等。传说讲述半人半神的英雄的故事,包括大力干赫拉地克勒斯的功劳、伊阿宋盗取金羊毛、俄底浦斯的命运等等。神话传说形成生动美丽的系列故事,表达了原始希腊人对世界的理解。希腊人跨入文明时代以后,神话传说被继承了下来,成了希腊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神话传说不但作为原始文化遗产被希腊人继承,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希腊文化的兴盛。著名的抒情诗人常取材于神话传说进行创作,在城邦时代繁荣一时的悲剧故事几乎都选自神话传说,可以说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作品都是戏剧化了的神话故事;在数量惊人的希腊人体雕塑中,大量的都是奥林匹斯神像雕塑作为诗歌、戏剧、雕塑、绘画的创作题材,希腊神话故事是希腊人取之不尽的源泉。希腊卓有成就的文化领域无一不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关,希腊艺术尤其如此。可以说离开希腊神话传说,希腊艺术不但不能发展,甚至不能存在。所以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希腊神话开篇说,一切源于混沌。宙斯推翻其父克洛诺斯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且从此他便开始注意到新的创造物——人类了。他很愿意保护人类,但却极力的要求人类的服从作为报答。由于普罗米修斯偏袒人类,宙斯便拒绝给人类文明最后的需要:火。然而却被普罗米修斯以巧妙的方法化解。然而宙斯又创造出了潘多拉,迷惑了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毗米修斯,最终潘多拉打开她的魔盒,放出灾难,却把希望深藏盒底。同时宙斯又惩罚了普罗米修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并且让一只秃鹫去啄食他的肝脏,但肝脏被吃掉多少又会长出多少。这种痛苦将延续到有人自愿出来替他受罪为止。普罗米修斯这个形象标志着希腊人从原始阶段向文明时期的过渡。他是反抗一切过去的、偏狭的、自满的事物的不屈的战士,是“哲学史上的圣者和殉道者”。正是这样,希腊神话所创造出来的一些人物,常在形象的意义之外,同时具有理想的光辉。又从神开始创造了三纪人类:第一纪黄金的人类、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70年代末,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对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问题的大讨论。一时间,涌现了许多论述该问题的作品。印度裔学者Ania Loomba的著作,《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就是其中之一。Ania Loomba 出生在印度,先后就读于德里大学和英国的苏赛克斯大学。她主要从事早期现代文学、殖民主义和种族历史、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性别、种族、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莎士比亚、种族和殖民主义》、《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是她的代表作。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全书共分三章,作者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现状谈起,梳理了这个问题发展的学术脉络,并对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篇纯理论的学术著作,没有一定史学史基础的话,很难读懂。本周阅读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三节——从殖民主义到殖民地话语。 这一部分内容,作者首先从殖民主义研究的潮流开始谈起,提到了这一时期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即去殖民化问题和包括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问题在内的新的表达方式。这其中关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的讨论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重点议题。接下来,作者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学术梳理。 什么是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某一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对其他地区和经济体进行掠夺,以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以说,殖民主义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虽然殖民主义带来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却也给蒙昧的殖民地带来了新科技和新思想,推动殖民地的现代化。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认同。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全盘肯定殖民主义,相反他对殖民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行为是强烈批评的。马克思认为商品和金钱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人与人的纯粹关系,体现了掠夺的本质,殖民主义是没有人性的掠夺方式。这一观点被非洲裔的反殖民主义学者艾梅·塞萨尔所继承。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塞萨尔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在殖民地,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根据种族区分的。法农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也就是说,

论林语堂的翻译

论林语堂的翻译 作者:英语经贸系杨刚加入时间:2007-3-17 9:16:57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 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 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 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 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 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随着社会进入E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率真幽默的人生态度,渴望在竞争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安静的诗意栖居。不过在这些人大谈特谈“性灵”、“幽默”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想起是谁在当年扯起大旗为之振臂高呼的。后人在享用前人余荫的时候是不会问是谁栽的树。 可是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或许这一段话还无法让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那么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给他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为“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这一段话可能会比较有代表性。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内文章”的“幽默大师”留给后人的其实远不仅仅是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2020年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提要】“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伊格诺贝尔奖的目的正是西方鼓励各种有些并不 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奇思妙想。反观中国的科技奖励,多是经世致用,为现世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发明。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待想象力和 创造精神有不同的标准。这归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心态文化与行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产 生差异的原因,并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一、综艺节目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奇葩说与美国艾伦脱口秀的异同 《奇葩说》由马东主持,开播以来邀请到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 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辩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备受争议的 话题,通过辩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艾伦秀》是美国由CBS电

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脱口秀,主持人艾伦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 受青睐,2003年9月3日首播,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成就显著。两档 节目都以轻松幽默作为节目的特点。下面从两档节目内容形式、主持 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异同点的对比,从此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档节目的相同点:1.内容形式。从内容上艾伦脱口秀和奇葩 说多选用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作为节目内容。艾伦脱口 秀邀请奥普拉?温弗瑞、贾斯汀和帕丽斯?希尔顿等名人。《奇葩说》 同样邀请在媒体领域比较有名的人物作为节目导师。《艾伦脱口秀》 和《奇葩说》每期的话题多是贴近生活,是当下热点,也是广大群众 所关心的问题,如“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小朋友被欺负了是应该鼓 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等,这些话题很容 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的真实生活以节目的方式呈现 并进行探讨,给观众一种很近的感觉,能抓住观众的心。摆脱了以往 节目以道理说教模式。而不是趾高气扬地在大谈阔谈在很高端的东西,开启说教模式。2.主持风格。主持人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艾伦秀》里的笑话和明星采访,几乎都是节目组的原创,加入 艾伦的个人生活。 《奇葩说》也一向因幽默而深受观众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把生 活中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辩论,是在幽默愉悦且大胆的辩论中将观点说出,从而起到道德引导等作用。3.商业宣传。《艾伦秀》,艾伦会在 节目中大篇幅做广告,但做得不叫人反感。艾伦不仅明目张胆地跟全 世界人做广告,而且她做得大家都想看。这无疑体现了西方的开放。 这与中国许多植入广告就有明显不同。在广告植入这一块奇葩 说也比其他节目做得好,为中国节目的广告植入开辟了一个先河,应

中外作品及作者

外国文学史作品 1.《神谱》-赫西俄德 2.《基督山伯爵》亚历山大·大仲马 3.《诗学》亚里士多德 4.《理想国》柏拉图 5.《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威廉·莎士 比亚 6.《诗意》贺拉斯 7.《变形记》奥维德 8.《埃涅阿斯纪》维吉尔 9.《唐璜》拜伦 10.《伊索寓言》伊索 11.《荷马史诗》荷马 12.《俄瑞斯忒亚》埃斯库罗斯 13.《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14.《圣经》 15.《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16.《神曲》但丁 17.《新生》但丁 18.《歌集》彼特拉克 19.《十日谈》薄伽丘 20.《巨人传》弗朗索瓦·拉伯雷 21.《羊泉镇》洛佩·德·维伽 22.《小癞子》无名氏 23.《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24.《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 25.《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26.《随笔集》培根 27.《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 28.《天路历程》班扬 29.《熙德》高乃依 30.《伪君子》莫里哀 31.《波斯人信扎》孟德斯鸠 32.《爱弥儿》卢梭 33.《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34.《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35.《审美教育书简》席勒 36.《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37.《浮士德》歌德 38.《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39.《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 40.《红与黑》司汤达 41.《卡门》普鲁斯佩尔·梅里美42.《高老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4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44.《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45.《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46.《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 47.《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48.《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亨利 希·海涅 49.《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 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50.《死魂灵》尼古拉·瓦西里耶维 奇·果戈里 51.《猎人笔记》伊凡·谢尔盖耶维 奇·屠格涅夫 52.《罪与罚》费多尔·米哈伊洛维 奇·陀斯妥耶夫斯基 53.《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 泰 5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 温 55.《玩偶之家》亨克利·易卜生 56.《萌芽》艾米尔·左拉 57.《恶之花》沙尔·波德莱尔 58.《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59.《红字》霍桑 60.《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61.《野草在歌唱》多丽丝·莱辛 62.《在网下》艾丽丝·默多克 63.《黑王子》艾丽丝·默多克 64.《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 斯蒂 65.《尼罗河惨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66.《哈利波特》罗琳 67.《虻》劳伦斯 68.《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 69.《名人传》罗曼·罗兰 70.《贝多芬传》罗曼·罗兰 71.《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布莱希 特 72.《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73.《老人与海》海明威 74.《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75.《海燕》高尔基 76.《在底层》高尔基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 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当代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许多父母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助学都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有的去快餐店、加油站服务,有的为人送报、照看小孩,有的为人铲雪、代扫落叶,等等。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他们认为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很多西方年轻人认为中国父母长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国的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平时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会很自然地询问是否分开付账。美国人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积淀极厚,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子女哪怕另设门户之后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去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代父母付钱也理所当然。西方人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关涉。 同时,中国人的传统关系是互补性的,即通常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中国人“养儿防老”就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关系。当代中国,城市里大多数老人享有退休金,但延伸家庭远未消失。从生活条件看,有的子女希望身体尚佳的父母能帮忙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或是儿女没有住房,只好与父母同住。有些儿女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仍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更乐于儿孙绕膝,一家三代共享天伦之乐。 互补性还体现孝敬与礼让。父母年老了,儿女孝敬侍奉父母便是天经地义的了。在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里,互相礼让是父母的谆谆教导。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年长的应关照年小的,年幼的应尊敬年长的,尊敬意味着儿女孝敬父命、弟妹敬重兄长。家庭内部的等级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为了保持互补性的平衡。 二、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根源 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 (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 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 展到东方 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 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 (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 (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 化”成了所谓的“东方”; (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 (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 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 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 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 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 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 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 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 在方式。 3: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的不断宣传,实现了西方话语 的霸权地位。 ——《文化与帝国主义》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对西方文化的态度观念

对西方文化的态度观念——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知 之甚少到充分了解的过程 一、老一代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与理解 我的爷爷奶奶长期居住在大山之中,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知之甚少,所有的关于西方的记忆恐怕也就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吧。家乡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是,伴随着国民大革命的浪潮,这个地方也相应地受到了近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在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能够接受到这种影响也十分不易。但是,早期的这种了解与认知,仅仅是建立在一种浅显的知道的层面上,并没有对其深刻的本质与内涵有所探索。以至于这个阶段,是一种对于具体事物的笨拙的模仿与追捧,缺乏深刻的理解与思考的模仿,往往容易走入死胡同。于是,这一阶段的西方文化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大的改善,而且也没有能够在人民的头脑中栽下民主与自由的种子,人民的思维方式任然处在传统的儒家教义的指导下。虽然,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为当代人所追捧。但是,在那个时代是对于儒家思想的完全的没有区别的继承,所以,也就免不了有一些不好的思想被根植在了人们的心中,如对于妇女地位的歧视、以及盲目地将忠君等同于爱国的思维等。所以,虽然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撞,但是,儒家思想良好的固话性与柔韧性,使得当时的人们在这冲击下并没有受到思想观念方面多么强大的刺激,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是一种纯粹的好奇与新鲜。 二、父母们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我的父母也是生长于大山之中后来进入城市闯荡的那些勇敢的冒险者中的一员,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认知经历了传统大山内部的了解以及后来的新的冲击。对于西方的认知,当然首先是从老一代哪里接受到他们的认识。这些在脑海里的认知与老一辈们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在进入城市发展后,父母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关于西方生活的信息,旧的新鲜与好奇的感觉又促使着他们对于西方事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就是在这一个时期,他们思维中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正是中国对外开放早期阶段,各种新事物不断地涌入中国国内,在不断冲击着国人的视觉的同时,也在对国人的思维观念进行着渐进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又是多方向的,无选择的,所以,一些好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进驻了人们的头脑,同时,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也大行其道,各种观念交相冲击着传统的思维方式,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思维文化的不足和落后的地方。这一次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才真正意义上造成了国人思维观念的变动。当然,这些变动还是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多在于对于西方经济思想文化的学习,也能说是一种进步,它缩小了中国与西方经济领域的差距,为中国日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接受这些西方文化思维元素的同时,“绝对化”观念的影响,又导致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优秀方面的抛弃,如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给当时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并且持续至今,如:商品假冒伪劣,制假售假,非法添加剂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不加判断肆意吸收的“海吃”所造成的“不消化”效应吧。 三、当代的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解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放交流的层面已经由经济转向了文化等多个方面,这并不是说早前没有不存在这些方面的交流,只是在这个时期,这些方面的交流更加活跃,当代的我们受益于早期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可以更多的接触到西方思想,政治,文化。这些对于我们这一代大有裨益,当然,不好的影响也持续存在,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是,显然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文化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文化解读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国历险小说的源头,也是一部带有强烈殖民主义意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生动地讲述了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开拓荒岛的详细过程,也描绘了他驯服改造原始部落人\"星期五\"的手段和策略。本论文着重以\"后殖民主义批评\"为视角,对《鲁滨逊漂流记》中所建立起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奴隶主与奴隶,白种人与有色人,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文明与野蛮,基督教与食人部落等等二元对立的殖民话语体系进行解构,揭示蕴含在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并阐述鲁滨逊如何以枪炮为后盾,有计划地从语言和宗教阴阳两方面对\"星期五\"进行赤裸裸的文化殖民,使其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文化身份,从而造成自我身份丧失的窘境。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殖民主义;殖民话语;文化殖民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18世纪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巨作《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一片英国先驱探险小说或者是一部典型的殖民文学作品。殖民主义是西方资本积累的了结果,直到维多利亚女皇执政时期,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王,相反,他们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是:抢夺他们的土地,亵渎他们的神明,磨灭他们的语言,通过传染欧洲的疾病消灭他们的人口,征服他们的子孙,以使得他们变得顺从和依附。在殖民文学中,殖民者的所有邪恶行径都是呗抹掉的,他们自己宣称他们接受上帝的召唤来为了下等野蛮人带来文明教化。实际上,这是流行的殖民话语,便于文化殖民和侵略。 一.殖民主义话语 殖民主义文学中,殖民话语是主流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典型的殖民主义文学因为它的主体---殖民主义-很好的从一系列的殖民话语的二元对立中体现:鲁滨逊作为声称自己为文明人的殖民者的一部分,有能力奴役他者并且将所谓的文明带给劣等民族,因为他的文化是主流文化。 《鲁滨逊漂流记》和其他殖民文学一样,把白人描述成了"优等种族",公正善良的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者"----非洲黑人和美国的印第安人则被描述成"劣等种族",呗固有的认为成是以原始的方式生活,举止不文明的,用奇怪丑陋的方式跳舞和具有不人道的吃人肉的习俗的一种未开化的生物体。西方人抓住机会对"他者"的形象进行了建构并且寻找理论支撑。因此,为"他者"传播文明成为了鲁滨逊自然不可避免的一项计划,教化这个野蛮人星期五成了一个文明人的重要任务。 二.殖民主义的体现 1. 卖苏里成为黑奴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笛福曾描述鲁滨逊一度成为自己的摩尔人的奴隶,但后来,当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他卖了一个小男孩又买了他的种植园干活的黑奴。然而,我们知道苏里的命运曾是卖给那个帮助他们逃出陷进的船长,但是后来船长使他改变的原因是如果他在十年后成为基督教徒就有义务让这个男孩得到自由。在殖民地文学中,"他者"总是称为寂静无声的,从此,他就证明了奴隶制度合乎情理的。在小说中,鲁滨逊是笛福,以及那些支持奴隶交易和奴隶运动的商人和资本家的代言人。 2. 将他们原始的生活方式改变成简单的生活 解决吃人的习惯,改变星期五食人族的天性。给星期五做衣服,在白人式的装扮下,殖民地人民看起来和白人一样好看。相反,裸体的人意味着丑陋,不文明的形象。进而,笛福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第二节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第三节 “文化” 释义第四节文化的性质与特征第五节跨文化比较方法论第六节我们的比较观 一、什么是文化? 广而言之,文化可以包容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二、“文化”释义? 1.把文化看作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三、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首先,我们赞成把文化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其次,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其四,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第二章: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于与海的磨砺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第三节家国与城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