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质点运动 时间 空间

第一章 质点运动 时间 空间

第一章 质点运动 时间 空间
第一章 质点运动 时间 空间

第一章 质点运动 时间 空间

一. 选择题

1. 以下四种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 单摆的运动; (B) 圆周运动; (C) 抛体运动; (D) 匀速率曲线运动.

y 轴上运动,运动方程为y =4t 2-2t 3,则质点返回原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8m/s, 16m/s 2. (B) -8m/s, -16m/s 2. (C) -8m/s, 16m/s 2. (D) 8m/s, -

16m/s 2.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若物体作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12 m/s . (B) 11.75 m/s . (C) 12.5 m/s . (D) 13.75 m/s .

4. 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 t 图象为一曲线,如图1.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t 3时间内质点的位移用v - t 曲线与t 轴所围面积绝对值之和表示, 路程用v - t 曲线与t 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

(B) 0~t 3时间内质点的路程用v - t 曲线与t 轴所围面积绝对值之和表示, 位移用v - t 曲线与t 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

(C) 0~t 3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大于零; (D) t 1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质点沿XOY 平面作曲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2t , y =19-2t 2. 则质点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恰好垂直的时刻为

(A) 0秒和3.16秒. (B) 1.78秒

. (C) 1.78秒和3秒. (D) 0秒和3秒.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7. 由于地球自转,静止于地球上的物体有向心加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A) 静止于地球上的物体,其向心加速度指向地球中心; (B) 荆州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比北京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大; (C) 荆州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比北京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小; (D) 荆州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与北京所在地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小. 8.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 速率增加,加速度大小减少; (B) 速率减少,加速度大小增加; (C) 速率不变而有加速度; (D) 速率增加而无加速度;

(E) 速率增加而法向加速度大小不变.

R =1m 的圆周运动,某时刻角速度ω=1rad/s,角加速度α=1rad/s 2,则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为

(A) 1m/s, 1m/s 2. (B) 1m/s, 2m/s 2. (C) 1m/s, 2m/s 2. 2m/s, 2m/s 2.

v 0,抛射角为θ,抛射点的法向加速度,最高点的切向加速度以及最高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A) g cos θ , 0 , v 02 cos 2θ /g . (B) g cos θ , g sin θ , 0. (C) g sin θ , 0, v 02/g . (D) g , g , v 02sin 2θ /g . 11.某质点的速度j t 8i 2v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a

为( )

A .2j t 4i t 2

-

B .8t j

C .2t i

D .-8j

二. 填空题

,其运动方程为s =5+4t -t 2 (SI),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为 t = 秒.

X 轴运动, v =1+3t 2 (SI), 若t =0时,质点位于原点.

则质点的加速度a = (SI);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 (SI).

3.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A cos ω t i+B sin ω t j , 其中A , B ,ω为常量.则质点的加速度矢量为a = , 轨迹方程为 .

4. 一人骑摩托车跳越一条大沟,他能以与水平成30°角,其值为30m/s 的初速从一边起跳,刚好到达另一边,则可知此沟的宽度为 .

a t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n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t =0, a n =常量的运动是 运动.

r =2t 2i +cos πt j (SI), 则其速度v = ;加速度a = ;当t =1秒时,其切向加速度τa = ;法向加速度n a = .

7. 铀238的核(质量为238原子质量单位),放射一个α粒子(氦原子核,质量为4个原子量单位)后蜕变为钍234的核,设铀核原是静止的,α粒子射出时速度大小为 1.4×107m/s,则钍核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

8.所示,加速度a 至少等于 时, 物体m 对斜面的正压力为零, 此时绳子的张力 T = .

角为θ0的摆在摆动进程中,张力最大在θ = 处,最小在θ = 处,最大张力为 ,最小张力为 ,任意时刻(

此时摆角为θ, -θ0≤θ≤θ0)绳子的张力为 .

三.计算题

水面h 的滑轮拉船,设人收绳的速率为v 0,求船的速度u 和加速度a .

2. 一人站在山脚下向山坡上扔石子,石子初速为v 0,与水平夹角为θ (斜向上),山坡与水平面成α角.

(1) 如不计空气阻力,求石子在山坡上的落地点对山脚的距离s ; (2) 如果α值与v 0值一定,θ 取何值时s 最大,并求出最大值s max .

3. 一轻杆CA 以角速度ω绕定点C 转动,而A 端与重物M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B ,如图2..试求重物M 的速度.(已知CB =l

为常数,?=ωt,在t 时刻∠CBA =α,计算速度时α作为已知数代入)。

a =2g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上升,机顶有一螺帽在t 0=2.0s 时因松动而落下,设升降机高为h =2.0m,试求螺帽下落到底板所需时间t 及相对地面下落的距离s .

5.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cos sin )r =R ωt i ωt j + 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6.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4(32)r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7.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

t 的单位为s .求:

(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

法向加速度。

8.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图8

9.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242t t x -+=(m),在 t 从0秒到3秒的时间间隔内,则质点走过的路程为多少?

10.已知子弹的轨迹为抛物线,初速为0v ,并且0v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试分别求出抛物线顶点及落地点的曲率半径。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表现形式 (一)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上千次、上万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这种一维性表现在:任何一个物体运动的持续性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时间总是朝着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时间的这种一去不复返性,即不可逆性,是由事物发展过程绝对不会重复的性质决定的。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所谓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定长度、宽度和高度。也就是物质所具有的上下、前后、左右伸张的性质。物质的空间特性平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表现为一定的体积。第二,表现为一定的位置。在数学和物理中,常常使用“多维空间”的概念,如物理学中“ 相对空间”和色度学上的“ 颜色空间”,都只有比喻或模拟的性质,并不表示现实的空间是多于三维的。在数学上设想没有宽窄只有长短的线和只有长宽而没有高低的面,这也仅是一种科学抽象,而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线和面是没有的。 (二)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空间、时间。离开空间、时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然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空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持续性了。因此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间、时间以外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空间、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一说空间和时间,就必然要问什么东西的空间和时间,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空间、时间的度量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年”,即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人们度量空间和时间的方法、工具和单位尽管各种各样,但都离不开物质运动。人们能够确定量、度、空间和时间的工具和单位,是因为作为工具的物质形态本身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物体之所以能够被测量,也因为物体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如果测量工具不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或者被测量的物体不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时间和空间则无法测量。由此可见,空间和时间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正如恩格斯所说,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把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的观点是必然要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运动、空间和时间》教案(1)(1)

运动、空间和时间

(本节是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第一节课,在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机械运动的探索 1、机械运动:从生活和社会现象分析出发,引出机械运动概念 多媒体展示:体育运动,生命运动,政治运动,机械运动画面……。 学生识别运动形式,探索机械运动的共同特点---有位置的相对改变,总结出机械运动的规律。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机械运动进行定义、板书,学生再举一些例子。 2、参考系:机械运动是相对物体有位置改变的运动,因而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状态也就难于确定,进而讲解参照物、参考系,同时举出一些运动的实例,分析其参考系的选取。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默认以大地为参考系。 3、引导学生分析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系的运动形式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由学生举出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教师适当的补充。 如:小小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月亮在云中穿行;坐地日行八万里等等;运动电梯中人的运动状态;行驶的火车中人的静止…… 二、空间位置的描述 1、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数学坐标的应用) 2、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的空间位置(教师引导)。 3、一维坐标: 二维坐标: 三维坐标: 4、总结、反思描述物理空间位置的方法,以城市中行驶的汽车为例进行规范描述。 5、描述物体空间位置的练习巩固。 6、“信息窗-----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让学生自学了解,网上的相关信息,丰富物理课外学习。如: https://www.doczj.com/doc/b011228147.html,/view/7773.html?wtp=tt(百度百科) 三、时间的描述 1、直接举例讲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描述-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 一.教材分析 1.这节课是高中物理的第一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个物理概念。 2.但是初中和平时生活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明白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所以这节课没有任何新概念、新理论,只是在名称上有所改变。 3.教材中都是以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有切身体会,对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有更深的了解。 二.学生分析 1.对于学生来说几乎就是复习。机械运动、时间和时刻在初中都学过,不存在太大困难,只要求回顾和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了。而坐标系在数学上也学过。 2.高一的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但应用还不够灵活,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相关生活现象合理推理出科学的结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知道参考系的感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和时刻。 4.知道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来描述,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过程和方法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能区分开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时刻与时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选取参考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主体的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用幻灯片演示丰富的图片,展示各种物体的运动,小到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到遥远的恒星和星系。 学们,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车辆行驶,火箭发射,卫星飞行,电子绕核运动……那么我们如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呢? 2.新课教学 (1)归纳机械运动定义 (2)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时间空间与物体运动解读

时间空间与物体运动(1) 论文关键字:时间空间时间间隔物体运动时刻速度论文摘要:时间是什么?时间有开始吗?时间为什么是流动的?时间流动为什么具有单向性?时间是连续的吗?时间与空间有关吗?时间与物体运动有关吗?时间怎么表示?钟表为什么能表示时间? 时间有没有开端呢?大爆炸认为时间-空间有一个开始,而另外的一些科学家指出,时间尺度没有一个瞬间的开始。那么时间有没有开端呢? 我们是如何描述时间的呢?我们通过时刻来描述时间。时间是什么?始时刻与终时刻的时间间隔就是时间。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任意两时刻的时间间隔就是时间。我们可以把某一时刻称为始时刻,另一时刻称为终时刻。 物质的运动进程就是时间。物体的运动用了多少时间?这就要有一个时间单位,就像描述空间一样。例如我们规定了多长的距离或多大的空间是一米。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量度单位描述空间,具体的说就是物体运动的空间长短。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结束运动通过的距离是一米的多少倍或一米的几分之几。我们规定了时间单位,例如秒。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量度单位描述时间。物体从开始运动的始时刻到物体结束运动的终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 物体的速度是相对于时间间隔而言(即时间),不是相对于时刻而言的。物体在任何时刻都是静止在空间中。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时间间隔来说的。我们能说物体在某一时刻处在空间的某一点中,物体在任意时刻都是处在空间中,静止在空间某一点。我们不能说物体在时间的某一时刻在空间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相对于时间间隔而言。 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情形。如物体始终静止。一段时间后,物体还在原位置。这一段时间可以是很长很长,例如一万万年;这一段时间也可以很短,例如千分之一秒。对这个物体而言,物体的始时刻就是物体的终时刻。我们可以认为物体所用时间为零,即时间静止。一般而言时刻是不能包含时间的。在这里不同了,时间变成了时刻。就是说当一物体静止在空间中,或所有的物体都静止在空间中时,时间静止。无所谓时间。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时间变成了时刻,在这一时刻里,物体静止在空间中。但,当有一个物体运动时就不同了。物体的运动标志着时间的开始,或者说可以计算时间的开始。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就是计算时间的始时刻。 所有的参照系都是平等的。用参照系描述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差值。用另一物体描述参照系时,这个差值不变。例如: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可以是只有两个物体在空间中的情形,也可以是众多物体的两个。两物体a和b .a静止, b 静止。a看b静止,b看a静止。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a看b匀速直线运动,b看a匀速直线运动。a静止,b加速运动.a看b加速运动,b看a加速运动。 空间的各向具有平等性。物体在空间中的任意一点的运动,都是以这一点为原点,向外的运动。包括物体运动一段距离,再返回原点的运动。(这时以返回的地方为原点,向外运动。)我们可以把这称为物体在空间运动的向外性。物体运动的始时刻与终时刻绝定物体运动的时间间隔,即物体的运动时间。物体在空间运动的向外性,决定了物体运动时间的向前性。

时间与空间的守恒原理

时间与空间的守恒原理 我读到过一本方励之与褚耀泉合写的物理学科普读物《从牛顿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1981年科学出版社),很生动有趣,书中通俗地介绍了从牛顿力学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主要发展。 这本小册子,应当说是发展了相对论,假如有人不习惯方褚二人对相对论一些观点的纠正的话。基于“光速不变原理”与“相对性原理”存在,相对论还是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深化它。(其实光速不是绝对速度) 就相对论运动学部分而言,人们很轻易地会提出一个基本问题:运动物体,如果在运动方向上随着运动速度缩短成l l=l01-v2/c2 l0为相对静止时动体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v是动体的运动速度,c是光速(约30万公里/秒)。那么,减少了的那段长度(物体)哪去了? 物质不灭定律又怎么解释呢? 一个运动物体,相对于一个观察者(的眼睛,可以是一个点),如果 (1)运动物体只有长短、上下方向的宽窄,却没有前后方向(即相对于观察者的方向)的厚薄(等于零)。 (2)恒速v运动,方向与观察方向垂直。 (3)方向不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那么,当动体自观察者与之的最短距离开始运动,动体与观察者距离越来越远,因而可以轻易知道,动体给予观察者观察的侧面总是 l0cosθ 这是不言而喻的。其中l0是动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距离最近时,观察者看到的动体长度(注意,动体的v与观察者观察方向垂直),θ角是自开始位置到动体运动中观察者视线转过的角度。 恰恰这个l0cosθ就是动体在观察者观察方向(随v改变着θ角)上的投影。因而动体的实际长度l0并未改变。 尽管动体的运动是直线方向的,但对于观察者正好相当于“不断改变着旋转半径长度(观察者至动体的距离)的旋转运动”。并且有 cosθ=1-v2/c2 这是因为运动中的距离(长度)三角形与速度三角形(光速c与动体运动速度v)完全相似取得的。即如是,则必 (1)动体恰好处在自身的运动方向与观察者的观察方向相垂直时,发出一束光线。 (2)因为光速有限c,则只有一段行程后,这束光才会运行到观察者的眼睛里,使观察者看到。也就是说,当观察者看到动体时,动体已经因速度v运行了一段距离。故知有速度向量和组成速度三角形 V+C=V0 (3)若动体的长度缩尺使有 l=l01-v2/c2 =l0c2-v2 c 则知c2-v2=v0 因此也有c2-v2 c=cosθ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1《运动、空间和时间》示范教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运动、空间和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2)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和已知的生活情景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 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时刻与时间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难点 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于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难点。 三、教学活动 (一)多媒体显示引出课题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车辆行驶,火箭发射,卫星飞行,电子绕核运动…… 归纳: 1. 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2.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1. 运动的相对性讨论(师生) (1)静止是绝对的吗? (2)描述一辆列车的运动,甲说它向北行驶,乙说它向南后退,这可能吗? 引出参考系概念: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讨论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 以车厢作为参考系——静止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运动 多媒体显示 4、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繁简程度不一样,因此,选取参考系应以观察和研究问题方便为准.如 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研究月亮或人造卫星的运动,应选取地球为参考系; 研究行星的运动,应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三)怎样描述空间位置? 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如果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怎样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1.如何选坐标轴和正方向? 2.如何选择坐标原点? 3.如何确定坐标轴上刻度值? (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为坐标的正方向,选取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一般来说,要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说明:坐标系是固定于参考系上的。 引导:二维平面坐标系, 师:若要确定一架在天空飞行的飞机的位置,如何确定坐标系? 引导:三维坐标系: 说明:有直线坐标系(一维),平面坐标系(二维),空间坐标系(三维) 多媒体:全球定位系统(GPS) 师:请同学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书本介绍的全球定位系统有关知识. (四)时间的描述 [讨论与交流]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总结 【1.物质与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从量纲发现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的关系

从量纲发现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的关系 通常我们把时间,空间单位看成是基本单位,速度是导出单位。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定义式:v=s/t 。根据公式v=s/t 得,t=s/v。如果时间是基本单位,那么这个公式也没有什么,如同s=vt一样,只是表达了位移可以通过速度与时间求出。但是如果时间是一个因变量的话,这个公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空间,可以通过物体的长度度量,空间可以与运动无关,单独,度量出来。时间可以吗?我们发现时间并不能离开运动,用一个与运动无关的量,单独描述出来。运动即速度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比值描述,我们说运动是空间与时间的导出量。同时,时间的描述也必须通过运动来描述,即t=s/v。就是说时间与运动是相互导出的。时间可能不是一个基本单位。 假设时间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那么,时间是一个因变量。从空间可以单独度量,而时间不能单独度量,看,时间与空间是有区别的。时间与空间或许不应该放在同一地位来考虑。 空间长度l=nL,L表示基本单位长度,L可以用与运动无关的量来描述,而t=nT,T却不能用与运动无关的量来描述,通常时间基本单位T是用与运动有关的量来描述的,即运动经过的空间与运动大小的比值,即T=s/v。 假设时间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从公式t=s/v可以看出,时间是随着运动变化的。时间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如果没有运动,我们就不能描述时间。运动是时间可以量化描述的开始。运动是时间不同的开始,是时间流动的开始。我们根据物体在空间的运动描述时间,即s/v。同时,我们用物体在空间运动的时间描述运动,即v=s/t 。时间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用时间描述物体在空间的运动的时候即v=s/t,时间是一个自变量;当我们用运动描述时间的时候即t=s/v,时间是一个因变量。 时间与运动什么关系? 从公式t=s/v可看出,时间会随着运动的增加而增加,即随着s/v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随着运动大小的变大而变大,即不随着V变大而变大。时间不会随着速度的大小而不同,不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因为速度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是物体经过空间的变化。我们把物体单位时间经过空间的变化叫做运动的变化或说速度的变化。 ‘时间会随着运动的增加而增加,即随着s/v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什么?前半句是‘时间会随着运动的增加而增加’,后半句是‘时间随着s/v的增加而增加’,我们得出运动就是s/v,我们可以用s/v表示运动。一个物体是运动的怎么表示?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物体运动经过的空间与运动的快慢的比值表示运动。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位移表示物体运动经过的空间,两者的比值表示物体是运动的,这个‘运动’是与静止同一地位的概念。静止可以用V=0表示,但运动就需要用s/v表示。因为静止就是一个运动状态,所有静止的物体速度都是零,但运动不一样,所有的运动的物体,运动是不同的,运动有大小,运动有恒定的,有变化的,但s/v可以表示所有的运动。所有运动的物体都是运动的(这个好像有些废话),运动是所有运动物体所共有的,是所有运动物体的共性。而运动的大小,恒定与变化是物体运动的个性,不是共性。 根据s/v表示的运动物体的共性运动,那么公式t=s/v,表示的意思就是时间就是运动物体的共性——运动,时间就是运动。 时间会随着运动的增加而增加,即随着s/v的增加而增加。而物体的运动不论是在空间上任何方向的运动,即使是空间反方向的运动,都是运动的继续,都是运动的增加,那么随着运动的增加时间就会增加,向前流动。所以时间只能向前流动,即增加。 参考文献:【1】《物理学中量的计算与相对论的关系》【2】《时间是否均匀流逝的问题》【3】《时间》

运动、空间和时间

运动、空间和时间 【双基训练】 1.我国研制并自发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太阳 B .月亮 C .地球 D .同步通信卫星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0年12月21日10点58分“世界第一长”的青岛海湾大桥主桥合龙,全长41.58千米,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历时4年建成通车,设计基准期100年.其中“10点58分”指时刻,“4年”“100年”指时间 B .2011年2月2日20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其中2月2日20时指时刻 C .天津开往徐州的1472次普快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南站发车,其中13时35分指时刻 D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23时33分指时间 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 .“孙悟空” B .平台 C .飘动的白云 D .烟雾 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5 s 末时的时刻 B .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 s 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 s 的时间 D .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 5.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大地 B .太阳 C .运动员 D .步行的人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 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 .飞行员的反应快 B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 .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 .飞行员的手有劲 7.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 的杆,竖直放置,今有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上端的A 点 向下滑动,取杆的下端O 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OB =14 OA ,则A 、B 两点的坐标各是( ) A .-0.8 m ,-0.2 m

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第二篇 运动学 引言 一、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或超越光速时, 空间、时间与物质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的。 2、经典力学范围内,认为空间、时间与物 质的运动无关。 二、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经典力学中的运动学在被认为与运动无关的空间和时间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 三、运动学的建立基础 由于经典力学中空间、时间与物体运动的无关性,因此整个运动学的理论体系可建立在欧几里德几何学公理的基础上。 第一章点的运动 一、运动方程 设点M沿直线轨道运动,如图所示,取此直线为 轴,轴上O点为坐标原点,即参考点。 由图可见,M点的坐标为时间t的单值连续函数,即: 结论:1、在直线运动中,点的速度等于点的坐标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2、速度为正,物体沿x正向运动,返之沿负向运动。 结论:1、在直线运动中,点的加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即点的坐标对时间的二阶导数。2、a与v同号,则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此时点作加速运动,返之,则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小,此时点作减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时的点的运动方程。 (2)、匀变速直线运动——a为常量 例2.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曲柄、连杆及滑块组成的机构(图1~4)当曲柄OA绕0轴转动时,由于连杆AB 带动,滑块B沿直线作往复运动。曲柄连杆机构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在蒸汽机、内燃机中,用它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回转运动;在往复式水泵、曲柄冲压机中,应用它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设曲柄OA长为r,以匀角速?绕0轴转动,即?=?t,连杆AB长为L。试求滑块B的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第二节点的平面曲线运动 描述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有两种方法——自然坐标法、直角 讨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第二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一、刚体平动的定义: 运动时刚体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位置保持平行。 二、刚体平动的特点: 刚体平动时,其上所有各点的运动轨迹相同;在每一瞬时,各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三、结论: 刚体上任一点的运动可以代表整个刚体运动,即刚体的平动可以归结为点的运动来研究。 一、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定义: 刚体转动时,刚体内始终有一条直线固定不动,而这条直线以外的各点则绕此直线作园周运动。 二、运动分析:

鲁教版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

鲁教版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 1.物质与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有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有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 性这个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 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有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有的,设想不运动 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 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 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 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 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 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准确 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可 能性。 3.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有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 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实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运动、空间和时间》教案(3)(1)

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会运用已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能区分开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运动的相对性中体会哲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时刻与时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手表一块,列车时刻表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小到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到遥远的恒星和星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有些物体,例如耸立的山峰、马路两侧的房屋、路面上的铁轨,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这些物体是随着地球一起运动的.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________(位置的变动),叫机械运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________(参考系). 二、机械运动 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出示空投物资的投影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路径). 学生分析: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投下的物资沿直线竖直下落,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 要求学生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 老师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的,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三、空间位置的描述 1.教师精讲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呢?假设一辆汽车在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行驶,如果要知道汽车开到哪里了,通常我们会选取天安门作为参考标志,说明汽车离该标志有多远,在标志的哪个方向上.例如我们可以说“汽车目前在天安门东面5 km处.”如果只说汽车距离天安门5 km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信息不明确,人们不知道汽车是在天安门的东面还是西面. 2.方法引导 在物理学中,通常借助数学方法,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例如仍然是描述上述汽车的位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假定坐标原点选在天安门,由西向东为坐标的正方向,汽车的位置可以记为x=5 km. 如果汽车在天安门西边5 km处,在上述坐标系中,汽车的位置则记为 x=-5 km 所以在物理学中,通常要建立一个坐标系,用正、负号表示物体所在位置的方向. 3.知识拓展 同学们都到电影院里看过电影:想想看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我们是根据电影票上的两个数字找到的某某排某某座.对于一个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要描述其位置,仅用一维坐标系就不行了,就必须采用二维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的位置.有时我们为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还必须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四、时刻、时间间隔(也称时间) 1.合作探究 这两个物理量与我们联系太密切了,根据同学们各自的理解,举一些关于时间、时刻的例子. 学生回答:

高一物理运动时间和空间

直线运动基 本概念: 第一节 运动、时间 和空间 (一) 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思考: 1.敦煌曲子词中有 这样的诗句:“满眼风 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 来迎,仔细 看山山不动,是船 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 “是船行” 所选的参考 系分别是什 么? 2.坐在 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 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_________A .可以任意选取 B .是一定的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其结果:_______ (三)质点 1 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抽象为有质量的点. 2、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3、一个物体能不能看作质点,要看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题】: 1、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而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解析: 地球可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其直径约为1.28×107 m ,质量达到6×1024 kg ,在太空中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每秒几百米.由于其直径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约1.5×1011 m )相比甚小,因此在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完全可以忽略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自身的运动,把它看成一个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1)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2)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3)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4)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答案:(1)(3) 解析:根据质点的定义,研究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只是讨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无须讨基本概念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轨迹: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 时 刻:在时间轴上的某一点 时间间隔: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位 移:由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 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质点: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 曲线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 加速度:用于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t a v v t /)(0-= 速度:用于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t s v /= 瞬时速度

空间和时间-教案

空间和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鲁科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运动的描述》的第1节,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性内容。此前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本节内容属于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入和完善,为让学生进一步走进物理做铺垫。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并对运动进行准确的描述。 科学思维: 1.能创新运用数学思维来描述位置信息,科学推理得出参考系对运动描述的意义; 2.掌握描述运动的方法,学会用坐标轴确定物体位置; 3.学会时间、时刻的区别。 科学探究: 对参考系的选取给描述运动带来的影响分析、讨论、举例说明,经历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释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勤于思考问题留心自然,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参考系的选取及作用; 2.坐标系的建立及描述位置。 教学难点: 参考系的选取及根据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4幅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4幅运动图片,让学生总结其运动情况。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什么是运动?”“这些运动有何共同特点”“我们怎么来描述它?” 新课讲授: 一、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以课本上运行的电梯为例。 问题:描述电梯内物体的运动。站在电梯内的甲说物体不动,站在电梯外广场上的乙说,物体在随电梯向上运动。两人的说法对么? 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可以轻松回答该问题。 问题:为什么两人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得出参考系的概念。 参考系:动与静是相对的,人们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参照物称为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根据甲乙两人对电梯内物体运动的描述,引导学生得出“1.在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两个结论。 随堂小练 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A) A.两岸 B.船 C.云 D.诗人 以此题为例,引导学生得出“3.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4.选取物体作参考系时,我们通常假定它是固定不动的,而去比较其它的物体相对它又是如何的运动状态。” 2.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一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林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没有动,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

物理毕业论文时间空间与物体运动

时间空间与物体运动 时间有没有开端呢?大爆炸认为时间-空间有一个开始, 而另外的一些科学家指出,时间尺度没有一个瞬间的开始。那么 时间有没有开端呢? 我们是如何描述时间的呢?我们通过时刻来描述时间。时 间是什么?始时刻与终时刻的时间间隔就是时间。我们通常所说 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任意两时刻的时间间隔就是时间。我们可 以把某一时刻称为始时刻,另一时刻称为终时刻。 物质的运动进程就是时间。物体的运动用了多少时间?这就 要有一个时间单位,就像描述空间一样。例如我们规定了多长的 距离或多大的空间是一米。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量度单位描述 空间,具体的说就是物体运动的空间长短。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结 束运动通过的距离是一米的多少倍或一米的几分之几。我们规定 了时间单位,例如秒。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量度单位描述时间。物体从开始运动的始时刻到物体结束运动的终时刻之间的时间间 隔就是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 物体的速度是相对于时间间隔而言(即时间),不是相对于时 刻而言的。物体在任何时刻都是静止在空间中。物体的运动是相 对于时间间隔来说的。我们能说物体在某一时刻处在空间的某一 点中,物体在任意时刻都是处在空间中,静止在空间某一点。我 们不能说物体在时间的某一时刻在空间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相对 于时间间隔而言。 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情形。如物体始终静止。一段时间后, 物体还在原位置。这一段时间可以是很长很长,例如一万万年; 这一段时间也可以很短,例如千分之一秒。对这个物体而言,物 体的始时刻就是物体的终时刻。我们可以认为物体所用时间为零,即时间静止。一般而言时刻是不能包含时间的。在这里不同了,

时间变成了时刻。就是说当一物体静止在空间中,或所有的物体 都静止在空间中时,时间静止。无所谓时间。在这里我们可以说 时间变成了时刻,在这一时刻里,物体静止在空间中。但,当有 一个物体运动时就不同了。物体的运动标志着时间的开始,或者 说可以计算时间的开始。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就是计算时间的始 时刻。 所有的参照系都是平等的。用参照系描述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差值。用另一 物体描述参照系时,这个差值不变。例如:两个物体,这两个物 体可以是只有两个物体在空间中的情形,也可以是众多物体的两个。两物体a和b .a静止, b 静止。a看b静止,b看a静止。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a看b匀速直线运动,b看a匀速 直线运动。a静止,b加速运动.a看b加速运动,b看a加速运动。 空间的各向具有平等性。物体在空间中的任意一点的运动, 都是以这一点为原点,向外的运动。包括物体运动一段距离,再 返回原点的运动。(这时以返回的地方为原点,向外运动。)我 们可以把这称为物体在空间运动的向外性。物体运动的始时刻与 终时刻绝定物体运动的时间间隔,即物体的运动时间。物体在空 间运动的向外性,决定了物体运动时间的向前性。 时间摸不着看不见,但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感知时间的 存在。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运动之间的距离是空间中两点的间距。我们可以规定空间的单位指出这段间距的大小。 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需要时间。无论空间距离的大小,无论 物体以多快的速度运动都需要时间。 物体在某一时刻只能处在空间的某一点上。物体处在空间的 某一点,就不能同时处在空间中的另一点。 静止的物体而言,时间变成了时刻;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 体运动,才有时间。用运动的物体看静止的物体就不一样了。在 运动的物体看来,静止的物体在运动静止的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

教案,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运动有多种类型,机械运动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知道运动的绝对性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和描述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学会可以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 4、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学用用时间数轴来描述时间和时刻

一、机械运动 (一)情境创设 两小儿争辩:一辆车开过,坐在车上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二)教学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研究对象、参考系 2、参考系: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举例)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参考系被假定为静止 (3)、原则上参考系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实际上选择参考系有技巧:要使研究对象的运动描述更方便、选择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较为方便,如通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4)、比较两个或以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5)、运动的描述具有相对性:同一运动相对不同参考系可能有不同描述。 例题:1、公路上有两辆汽车,以相同速度沿着相同的方向行驶,用什么物体做参考系,它们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用什么物体做参考系,它们又都是运动的?(课后作业第1题) 以另一辆公相同速度同方向行驶的汽车为参考系时,两辆车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两车都是运动的

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做参考系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考系 C、选择地面做参考系是最好的 D、参考系必须选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课后作业第2题) B 练习 1、某同学坐火车郊游,当火车开动以后他一直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杂志,当他忽然抬头向车外望去,看见路旁的建筑物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画线的三种运动情况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 答案:地面、车厢、火车 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第,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运动快慢相同。 答案:D 二、空间位置的描述 (一)、情境创设 你在街上用电话对你的朋友描述你所在的位置? (二)、教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