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录之类的东西。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

示“重复”等义。(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词义的扩大。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洗”本以为洗脚,后

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词义的缩小。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宫”本指一

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词义的转移。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涕”的本意为眼泪,后

转指鼻涕。“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代单音词转化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克——战胜;弈——下棋;常——规律;师——军队

(2)加上词头词尾。如杯——杯子;虎——老虎

(3)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子,人民,言语,道路。(许多古汉语的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成词了,但还作为语素留存在现代汉语里。如”虑”,在现代汉语中只保存在”考虑””深谋远虑”等几个词中,而不能作为单独语素存在。)

二、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如“阻、隘、险”,“民人”也叫“人民”。

(2)对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分。如“婚姻”很早就是复音词,但也有所区分,如《说文》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又如,“饥馑”也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3)构成这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复音词,在其他地方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

三、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的变化情况:

(1)两个语素仍保持他们原有的意义。如“蓄积”的“蓄”是“积聚、贮藏”之意,“积”

是“积蓄、积累”之意,贾谊《论积贮疏》:“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蓄积”

是“储粮积蓄”的意思。

(2)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是充当陪衬,这就是所谓“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的词的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质是作为陪衬),如得失,园圃,缓急等。(3)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义。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和原来意思完全不同,如天下,布衣,君子,小人等。

四、古汉语中单纯复音词的类型

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

(1)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是一个意义而不可分割的词,它只有一个语素。多数连绵词是双声词或叠韵词。如倜傥、逍遥、忸怩、徘徊等。

(2)叠音词。如昏昏、悠悠、斤斤等。《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斤,明察也。”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汉语中许多同义词的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意义都不完全相同,可从四方面进行分析:(1)概念的不同。

1、概念的内涵不同。如”府”和”库”,”府”是收藏文书和财务的地方。《国语·越语》:府仓实。韦昭注:货财曰府,米粟曰仓。”库”是收藏兵器和战车的地方。

2、概念的外延不同。如”人”和”民”,”人”指区别于动物的所有的人。”民”指人中比较愚昧者。注意:”泛指”和”特指”的不同。段玉裁所说泛指即浑言,特指即析言。”浑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共有的含义。”析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2)程度轻重的不同。例如”饥”和”饿”,”饥”表示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即吃不饱。《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饿”表示几天没有进食,已接近死亡的边缘。如《史记·伯夷列传》:”饿死于首阳山。”

3、感情色彩的不同。如”杀”和”弑”,”杀”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杀死;”弑”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是贬义词。《礼记·檀公下》:“臣弑君,凡在宫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中,“杀”和“弑”的区别很明显。

4、使用条件不同。例如“能”和“得”,“能”一般用于主观上能力所及,《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有些使用条件的不同则显示出语法的差异,例如“耻”和“辱”,二词用作名词时同义,用作动词时,“耻”一般用于意动,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辱”则一般用于使动,《论语·子路》:“始于四方,不辱君命。”

★六、“畏”和“惧”的辨析,以及“能”和“得”的辨析

1、“畏”和“惧”的区别

①“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

②“畏”字很少用使动用法,“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使……畏);

③“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则没有这个意思。

2、“能”和“得”的区别

①”能”和”得”,古代都有表示”可能”的意思,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②”能”表示能力所及,如:《论语·》:夏礼,吾能言之;”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二、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从词义演变来看,在一个词的众多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往往有源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初的,即本义;其他意义是在这个最初意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称为引申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经·幽风·七月》:“塞向土景户。”由朝北这个本意,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本意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应用:具体的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分析。

三、怎样分析词的本义:

主要凭借字形,还要结合该词的语音形式和古代的文献资料。这里说的字形,主要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如“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这是本义。

四、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2、间接引申义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朝”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朝代”,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首长”的“长”。

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是“树”的引申义。

五、假借义:由“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本义为“解牛”,《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六、分析本义和引申义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词义引申和词义更替的区别。

①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意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思,如“脚”本意为小腿,变为“足”以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②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意义。如“道”虽然产生了“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当的手段”等新意,但本义“路”的意义一直保留下来。

2、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区别。

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假借义是由于“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从本义解牛,直接引申为分解动物,

在引申为解体、解脱、解结等,发展的线索很清楚。而《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一、“六书”的含义。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清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查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字,令、长是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1、象形:以图画为基础,来表示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大部分象形字是独体字,如日、月、山、川、人等,也有少数象形字把相关的事物一起画出使意识更明晰,如瓜、果、眉、巢等(合体象形字)

2、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指出事物特点以标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法。因为抽象的概念是画不出来的,所以有指事一类。如上、下、本、末、亦、刀、寸、甘等。

3、会意:把相关的两个或多个字符按照表示某种意义的要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组合。如从、林、武、信、安、秉等。

4、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字,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类别。如“过、征、举、叔”等。形声字结构形式有:1、左形右声2、左声右形3、上声下形4、上形下声

5、内形外声

6、内声外形

7、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如:亭,从高省,丁声。

8、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如:夜,从夕,亦省声。

9、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即会意兼形声)如:娣,从女从弟,弟亦声。

5、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6、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二、形声字的一些问题

1、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6种自然结构:

(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右形左声。如雕、期、救。

(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内形外声。如辩、闻、闽。

反常的情况:如:

“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雷,从雨,田省声。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如娣,《说文》:从女从弟,弟亦声。

2、形声字的意符:

①意符是表示形声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和假借义无关,和引申义没有必然联系。

②后起的形声字所谓的“意符”不一定表示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如“影”字,古书一般写作“景”,以“日”为意符,而不是以后起的“影”字的偏旁为意符,“阴影”是引申义。

③有些意符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如“言”和“心”有相通之处,所以“悖”又写作言旁。异体字也可以是声符的替换。,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暱,厚将崩。”暱字,李善《文选注》引作“昵”。

三、文字的演变阶段:

①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秦隶。②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四、简要说明什么是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彻底摆脱了篆书中遗留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象形性,成为由笔画写成的文字。当今汉字的笔画系统在隶书中已经形成。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有三: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

2、简省或讹变。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

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如“服”小篆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现在楷书的许多偏旁,与它独立成字时写法不一样,也是隶变造成的。如手旁写作,网头写作,衣旁写作,等等。

五、《说文》和梅膺祚《字汇》部首各有多少?它们的部首编排的性质有何不同?

许慎按照六书原则,把篆文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和归类,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凡一偏旁的字都归属其下,如“桃李松桂”都在“木”部。许慎又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部首体系。《说文》的部首是文字学原则(依六书体系)的部首,部首就标示着该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

梅膺祚《字汇》把部首减为214部,具体字的归部有了很大出入,变成了检字法的部首。检字比较方便,但有些地方难免丧失《说文》部首原有的作用。研究文字学的人,根据的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的部首。(注:后代的《康熙字典》《辞海》都依据《字汇》的部首归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是意同而形不同的一组字。如“莫→暮”“责→债”“说→悦”等。

二、异体字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①会意字和形声字之差。如“泪”是会意字,是形声字。岩是会意字,是形声字。

②改换意符相近的意符。

③改换声符相近的声符。

④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有的改变了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

⑤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后来有了分工。如

2、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

①意义相近,现代读音也相同的一些字,不能当做是异体字。如置和,就放置这一意思说,二者相通,可置还有一些意思是没有的,况且二字古音也不一样,所以不是异体字。

②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的一些字,也不能当做是异体字。例如

③有些通用的字是有条件的,不能看作异体字。如”沽”和”酤”,在买酒和卖酒这一意义上是相通的,但”酤”的对象只能是酒,”沽”的对象可以是酒,也可以是玉,也可以是别的东西,也不能算作异体字。

三、繁简字

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繁简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

①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繁简字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只需记住繁体字即可。如:

也有少数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如。

②繁简字的同音代替关系。繁简之间词义本来不同,仅仅因为音近或音同而采用了其中笔画较简的,这样古书中原本有分别的一组字就有分别了。如:

③繁简之间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有些简化字是可以在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其中有些是本字,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字。如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①“主,谓+也”,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②“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④“主,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贾谊论》)

⑤“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主+为+宾”,如:“余为伯倏。”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副词“非”,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固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这种“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并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而是否定副词。“非”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

①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表示等同关系。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①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②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

③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二、“是”的词性

1)“是” 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出现在“名词+是+名词”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

3)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 ,汉代后有所增加。

三、“乃”、“为”在句子中的词性和作用

①副词“乃”在判断句谓语前加强肯定。如:是乃仁术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为”在判断句中作动词而非判断词。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里的“为”是“算作”的意思。另外,用“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如:虢,虞之表也。不能说成“虢为虞之表也。”(通论八继续讨论。)

★四、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和分类,典型的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该是同义事物或同一类别,但在语言实践中,某些判断句主谓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就是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用豺虎作隐喻构成判断句,是说曹操好比豺虎。

②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百乘,显使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其主语谓语不是同一类事物,而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是一种内容被压缩了的判断句,表示:带着百辆车子的使者是显赫的使者。

③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因果,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用带也的判断句作为后一分句来说明原因。

★五、“也”字的用法

1、煞句的也字:一般用在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的基本用法。其引申用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由果溯因,说明真相;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孟子·梁惠王上》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②用在陈述句的句尾。表示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是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用在命令句的句尾。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其中命令或祈使的意思是由否定代词“无”来表示的,加上“也”字,则不单纯表示祈使,而是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④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如:孟尝君怪之:“此谁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此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代词“谁”来表示的,“也”字在疑问句中,也带了疑问语气。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等于“邪”,二者的不同在于: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字本身表示疑问。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中,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语气词。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如: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叙述句主要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的行为变化的,主要有四个问题(双宾语、宾语的位置、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被动句)

★一、双宾语的几种情况

①表示“赠、告”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双宾语是指某些及物动词有时可以带两个宾语,其一为“人”,是行为动作的间接承受者,称为间接宾语,因靠动词近,又称近宾语;其二为“事”或“物”,是行为动作的直接承受者,称为直接宾语,因离动词远,又称为远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往往是表示赠与、接受、告诫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如赐、予、遗语、告等,如:公赐之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赐是动词,食是直接宾语,之指颖考叔。

②一般及物动词带双宾语

上古能带双宾语的词并不局限于表示“赠、告”等有交换关系的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如:天生民而立之君,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闭之门”是双宾结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间接宾语。

一般及物动词中,值得注意的是“为”字,“为”在古代含义广泛,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把它理解为作、做、造、制、处理、安排等。用为作动词的句子常带有双宾语,如: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楚归晋知》。“为之礼”是双宾结构,礼是直接宾语,之是间接宾语。为在这里作“举行”的意思。

二、宾语的位置

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往往前置

②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③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叙述句中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有三种情况:

⑴为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实”或“之”复指。如: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是”复指前置宾语“不榖”;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实””是”分别复指前置宾语”人”、”德”;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两个”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⑵用“惟(唯)……是……”“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前置的宾语,如: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惟德是辅”即“惟辅德”;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唯利之求”即“惟求利”;

现代汉语的唯利是图、为你是问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⑶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之”复指。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其是(斯)之谓”即“其谓是(斯)”;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穀梁传·僖公二年》

⑷不用复指代词的宾语前置情况,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不多见,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②变化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者”字复指,“……者+数词”,者字前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局的谓语。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三”在句中作谓语而不是补语四、被动句

被动句指的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按有没有特定的形式标志分为两大类:①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从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蔓草”是“被”除的,从意义上构成被动句。

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形式标志:

⑴“于”字句: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郤克伤于失,流血及履,未绝鼓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郤克”被“失”所伤,动词后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失”。

⑵“为”字句:

1、为+行为主动者,如: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介词”为”引进行为主动者”天下”

2、“为……所”式,如: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为……所”式比单用“为”字被动意义更加明确。

⑶“见”字句:用“见”字表示被动

1、见+动词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见”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2、“见……于”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见”字表示被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见……于”句式所表示的被动句式更加明显。

⑷“被”字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助词“被”是帮助表被动。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回。(蔡《被收时表》),介词“被”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

五、矣字:表示动态的语气词,相当于“了”,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基本用法是把事物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①用于叙述句句尾,”矣”字总用来报道一种新情况。如:余病矣。《左传·齐晋鞌之战》1)前面已用时间副词“已”“既”“尝”表情况已经如此或曾有某情况,“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2)预料某一情况会出现,”矣”字把它当新情况来报道。如:虞不腊矣。《左传·蹇叔哭师》3)偏正复句的偏句表假设,正句表结果,如: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4)表示一种可能性,当做新情况来报道。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②用于描写句句尾,如:

1)用形容词作谓语的描写句,“矣”字把事物的状态当做一种新情况来报道。如;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2)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提前,后面用“也”字煞句,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如: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③用于祈使句句尾,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停止某种行为。如:

先生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其祈使语气是由全句的语调和词语的全部内涵来实现

的。“矣”字帮助把祈使的内容当做新情况来陈述。

④用于疑问句句尾,如: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全句的疑问语气并非由“矣”字表示,仍然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

六、焉字

①”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它不仅用来代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句尾表示提示语气。

②”焉”字代表的某一范围或某一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

余收尔骨焉《左传·蹇叔哭师》,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是间”,

③如果”焉”字前面是形容词,就代指比较的对象,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莫强焉: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之”“焉”和的区别

①在和动词结合时,”之”用在及物动词后面,”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如: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能”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在古代是不及物动词。

②同一动词,加”之”和”焉”字词义不同,如:

虢叔死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死”是不及物动词,“死焉”即死在那里。

提弥明死之。《左传·晋灵公不君》死是及物动词,指提弥明为保护赵盾而死。

★焉字的活用法:

①“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

“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焉”字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焉”和“于国”同时出现,代词性很弱,语气词性突出。

②“焉”字作纯粹的语气词,此时“焉”字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四》上文用”矣”,下文用“焉”,下文正是说话人要重点强调的。

焉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句中有疑问代/副词,“焉”字不仅做兼词,同时也带上了疑问语气。如: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焉用于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一、否定句

1、否定句的构成: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需前置,这类宾语前置包括两类条件:

1)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2)宾语必须是代词,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用“不、毋、未、莫”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不吾知”就是”不知吾”。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②用“弗、毋、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用上述结构。因为“弗、毋”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否定整句谓语的,而“无”本身就是动词。若宾语不是代词,

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这种结构。如: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二、否定词

1、不、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有两点差别:

①“不”字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动词后往往不带宾语。如: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前两例用“不”,后两例用“弗”,区别明显。“弗”后带宾语的情况非常少见,如:《孟子·告子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弗”字后面的名词则用如及物动词。如:晋灵公不君。《左传·晋灵公不君》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福”用如及物动词,“弗福”等于说“弗福之”,前面用了“弗”,后面就不用宾语。

2、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都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

①“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但”勿”后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后并不严格,如:百亩之地,勿夺其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②毋、勿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如: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友即交友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籍即记载于史籍。

③毋、勿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了。如:

以我为君子,君子安得毋敬也。《韩非子·说林下》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古书上,“毋”常写作“无”。)3、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晋灵公不君》

①“未”和“未尝”的区别

未尝:是一个凝固结构,表示不曾或者“没有……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者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如:

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未之闻”表没有听说,表没有实现但有实现的可能性。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未尝闻”表示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②“未”字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和“不”的意思差不多。如: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4、否

①“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或“不是的”。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②“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如:

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5、非

①“非”字用于判断句,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如: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公上》

“非”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

②“非”用于叙述句或描写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有撇开的作用。如: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③“非”字用于假设,等于说“若非”或“若无”,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古书上,“非”又写作“匪”)

6、无

①“无”是“有”的反面,它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无”可以说成“无有”或“不有”,意思差不多。如: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齐晋鞌之战》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晋灵公不君》用在否定词后面表示双重否定。③“不”和“无”的语法分工。“不”是副词,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是动词,否定的是名词,“无”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谄、骄”用作名词。

客无好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好”用作名词。

7、莫

①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件东西(事情)”,如: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的“善”是它所指定的范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莫”前未出现所代替的名词,表广泛否定。

②上古的“莫”字有时也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

③汉代以后,“莫”字常用于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禁止,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一、疑问句

疑问句一般需有疑问词,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二者都用。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1、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如: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比较”谁敬”和”敬兄”的词序可知: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名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后面。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左传·楚归晋知罃》动词前有助动词就放在助动词前面。

②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必须放在介词前。规则严格,几乎没有例外。如: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楚归晋知罃》

★2、表示疑问的凝固形式

①何如、如何: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②若何、何若、奈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意为”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注:没有说成“何奈”的)

③如……何,若……何,奈……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如: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国不堪二,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④如之何,若之何:

有时用在动词前面表反问,译成”怎么”,如: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有时用在询问句末尾,译成“怎么样”,如:艺麻如之何?衡从其田。《诗经·齐风·南山》

二、疑问词

1、疑问代词

①谁、孰、何

⑴“谁”是指人的疑问代词,如: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齐桓公伐楚》

⑵“孰”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也可以指物,如: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⑶“孰”字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此时和“谁”没有分别。相反,“何”字偶尔也可以表示选择。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⑷“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战国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何”是指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如:

孟尝君问:”客何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⑹“何”字又可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如:

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何”作状语时,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如:

吾何快於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⑺“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不能,但“谁”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如: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词只可以作宾语和状语。作状语要比作宾语常见。

⑴作宾语时,“安、恶”指代处所,译成“哪里”;“胡、曷、奚”和“何”字相当,译成“什么”;“恶”只用于“恶在、恶乎”,很少用在其他介词和动词前面。如: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⑵作状语时,“安、恶、焉”一般表反问,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表示原因,译成“为什么”,如: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

姜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⑶“曷”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何不”的意思。

2、疑问语气词

①乎、诸

⑴“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在是非句里,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说出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译成“吗”,在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里译成“呢”。如: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一位楚国祅祥乎?”《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选择问);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特指问)⑵先秦时代,已经用过疑问代词的特指句,极少用“乎”字,秦汉以后,特指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多译成“呢”。如: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⑶“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相呼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呢”,其余的译成“吗”,如: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⑷“乎”有时不表疑问,而表感叹。如:

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⑸“乎”字跟“其”、“无乃”(恐怕是)、“得无”等词组相呼应时,表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吧”,如: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⑹“诸”是“之乎”的合音,用于句尾时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或反问。如: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文王之囿》

②与(欤),邪(耶)

⑴作为语气词的“与”和“邪”字语法作用相同。

⑵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以外,“与”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疑问语气没有“乎”那么强,只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但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方加以证实。这是与“乎”的主要区别,如: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风赋》)⑶在选择问句或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与”和“邪”的作用基本和“乎”相同,疑问语气较强。如: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⑷“与”和“邪”也都能用于反问。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③哉:作用有二:表感叹;表反问

⑴“哉”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而且是比较强烈的感叹,略等于现在的“啊”字。如: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

⑵“哉”字和他前面的形容词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强烈的感叹语气。如: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⑶“哉”字用于反问句,一般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略等于现代的“吗”字,如: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其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⑷“乎哉”表示纯粹的疑问。如: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乎哉”也可以表示反问,如: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表示疑问和反问的主要是“乎”,“哉”主要用来加强“乎”的语气。

★3、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①不亦……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②何以……为,是表反问的一种说法。意思是“用……做什么”,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这种说法其实是“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为”字意义已虚化。另外,“何以……为”中的“何”字可以用“奚、恶、安”来替代;“以”字可以用“用”字来替换,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恶用是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古代的介词“以”常常可以省去,因而“何以……为”也可以说成是“何……为”,如: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③“何……之有”,如: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之”是复指之前的宾语”何厌”。

4、疑问语气词的连用

疑问语气词不仅可以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如”乎哉”),且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构成疑问句或反问句,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分担了表达语气的任务,但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如:唯求其非邦也与?《论语·先进》;岂非计长久,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四》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指的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5个问题:1、名词用如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5、动词用作状语

词类的活用与词的兼类:词类的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是不同的,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可以兼属两类或三类,词义会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

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1、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可分为两类: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和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齐晋鞌之战》,普通名词用如动词。

秦师遂东。《左传·蹇叔哭师》,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2、如何鉴别名词用作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否用如动词,需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察,以及其在句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组合的词类,跟它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有以下五种鉴别方法:

①代词前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如“肘之”。

②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如“不君”、“遂东”。

③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如动词,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④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因为“而”一般只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如“衣冠而见之”、“过荥阳而西”

⑤两个名词连用,如不是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就有可能活用为动词,如“脯鄂侯”《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就能带宾语了。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

在意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饮赵盾酒”是“让赵盾饮酒”的意思。

2)一些及物动词如“食”“饮”“见”等用于使动时,中古以后改变了读音,通常念去声,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都改变读音,如: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朝”就没有改变读音。

⑶动词的使动用法造成的特殊现象

一些特殊现象,如“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是因为“胜之”被用为一般的及物动词,而“败之”则是用作使动。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有时候,用于使动的形容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并不改变使动的性质。如:

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能贫”是“能使之贫”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已讨论,名词也偶然用作如使动,较罕见。)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国异姓”指“使异姓立国”。

有时候,用于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并不改变使动的性质。如:

何以至今不业也?《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不业”相当于”不业之”,后面的宾语省略了。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强调主观上的看法。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是“觉得小”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贱之”即“认为他贱”的意思。

2、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看成朋友,把雨看成儿子”

3、形容词是否用如动(包括使动和意动)的判断

⑴形容词后如果有名词或者代词作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一定用作动词。如: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⑵形容词前面有“能”、“足”、“可”等能愿动词或者辅助性代词“所”,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作动词。如: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贵”前有“所”,活用为一般动词,意为看重;”贱”前有”能”,活用为使动,意为“使……变得卑贱”。

⑶同一个形容词是用作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的判断,常常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贱”字用如意动;“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中的“贱”字则用如使动。4、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1、范围区别: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

2、意义区别: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四、名词作状语

★①名词作状语的作用

⑴表示比喻,以作状语的名词的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译为“像……一样的”,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蛇行”意为”像蛇一样的爬行”。

⑵表示对人的态度,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做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译为“像对待……一样”,如: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虏使其民”意为”把人民当做俘虏来使用”

⑶表示处所或方向,如:

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野死”表示在苍梧之野死去,“野”表示处所。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是指到北方去,表示方位。

⑷表示工具或依据,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箕畚”表示行为的工具;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表示依据

⑸时间名词作状语,表修饰时间,如:夜缒而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⑹有些名词性词组在句中的作用,与单个名词用作状语相当。如: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②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的辨别

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的形式相同,位置都在动词(谓语)前面,正能根据上下文意来辨别。一般情况说来:

⑴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用作主语的,就应当认为是用作状语。

⑵作状语的名词前往往另有主语,如“嫂蛇形”已有“嫂”作主语,“蛇”就只能是状语了。

③“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

“岁”、”月”、”日”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意义有所不同,已非单纯的时间修饰。

⑴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今吾日记之而不足,岁记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⑵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天地”讲。如:

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⑶表示追溯过去:“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如: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国语·晋语一》

五、动词用作状语:

①动词直接用作状语的情况较罕见,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如: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②动词用作状语后+而+动词,情况多见。如:夜追而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③动宾词组作状语,情况多见。多表行为方式或时间,有时加“而”有时不加。如: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以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杨:报孙会宗书)

④动词作状语,在词序上类似连动式,一先一后不分主次,但动词或动词宾语用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如:咏而归。《论语·先进》唱着歌归去的意思。

六、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⑴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需前置。

⑵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⑶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⑷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

⑸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如: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宾语前置有两种特殊情况:

⑴“惟(唯)+ 宾语+ 是(之)+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之”。如“其斯之谓与?”

⑵“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宾语不能前置的情况:

⑴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

⑵“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⑶“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⑷“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⑸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则不能前置。如“吾不能早用子。”

⑹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4、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

⑴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

⑵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5、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如:

⑴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

⑵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6、成分的省略情况:

①、主语的省略:

⑴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⑵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②、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

⑴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⑵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①我、予(余)都可作主、宾、定语。

②“吾”可以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作宾语。如:今者吾哀我。《庄子·齐物论》

③“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④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⑤“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七年级(上)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 (shùn) 瞬间 (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 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 小心(yìyì) 翼翼 (sǒng) 耸立 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 (gū) 辜负 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è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líng dīng 绽zhàn放 穗suì伫zhù立仙露琼浆qióng 沉浸jìn 2.解词。 (1)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二、重点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

一年级拼音知识完整版

一年级拼音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年级拼音知识 一年级拼音知识(2010-09-28 10:39:07) 转载▼标签: 拼音字母 声调 拉丁字母 音节 分类:语文 为了方便乐乐学习,尽快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特收集整理了有关一年级的拼音知识,并归类说明。 一、【拼音字母】 ①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 ②指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为汉字注音的二十六个拉丁字母。 拼音字母是埃及人发明的。他们在没有拼音字母前,是看到什么就画个什么来表示,因此创造了许多图画文字。为了方便书写,他们选择了二十几种简单的符号代替文字,这就是可以拼音的拉丁字母,现在我们用的拼音字母就是从拉丁字母发展过来的。 (一)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二)韵母表(24个,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

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1、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2)复韵母复韵母(包括前鼻韵母、后鼻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er 是特殊韵母) an en in un ün (前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韵母) 2、单韵母(音标) āá ǎà ōó ǒòēé ěèīí ǐìūú ǔùǖǘǚǜ二、【拼音声调】 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分别是: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 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 第四声,(去声,或去音,“ˋ”); 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

(完整版)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的文学及文体常识归纳整理: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 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集大成者。《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拼音: 须臾yú舟楫jí跬步kuǐ驽马nú锲而不舍qiè金石可镂lòu 骐骥jì 劝学知识点: 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 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劝学知识点之通假字并释义: 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劝学知识点之活用情况: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 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劝学知识点之一词多义 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对,向。 之:锲而舍之:代词。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 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锲而不舍 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劝学知识点之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 得见;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初中语文部编版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语文部编版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大全(中考必备)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三言二拍:。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春秋三传:注解《春秋》的三种古籍,分别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b梁传》。也有人称为:《公羊传》、《?b梁传》、《左传》 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元代四大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Q、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要区别于传说中的八仙)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W、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篇一:汉语拼音的知识点归纳 一、音节 1. 汉语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2. 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3. 有些音节开头没有声母,如en、ou、er,这些音节的声母是零,因此就叫做“零声母”。 二、声母 1. 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注意顺序,翘舌音在前,平舌音在后) 2. 声母儿歌: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pp。 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 f f。 左下半圆d d d,伞把朝下t t t。 一个门洞n n n,小小木棍l l l。 9字加弯ɡɡɡ,小鸟展翅k k k。 一把椅子h h h,一只小鸡j j j。 左上半圆q q q,一个大叉xxx。 像个2字z z z,半个圆圈c c c。 半个8字s s s,小芽出土r r r。 一个树杈y y y,小屋倒影www。 三、韵母(声母后面的都是韵母) 1. 单韵母:ɑ、o、e、i、u、ü(6个) 单韵母儿歌: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ɑɑɑ。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 o o。 青青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1上加点还念i ,发音牙齿要对齐。 嘴巴突突 u u u ,口吹哨子üüü。 2. 复韵母:ɑi,ei,ui,ɑo,ou,iu,ie,üe, er(9个)

复韵母儿歌: ①复韵母,真有趣,②ɑo和ɑi,两姐妹, 两个字母合一起,长得像,音不同, 前重后轻连着发,ɑ后加o,ɑo ɑo ɑo, 一口读出就是它。ɑ后加i,ɑi ɑi ɑi。 ③i和u,真淘气,④eee,把排站, 站排位置不固定。站在i后变成ie, i在前边变成iu,站在ü后变成üe, u在前边则成ui。站在r前变成er, 站在i前则成ei。 ɑi,ei,ɑo,ou,既可以与声母相拼,也可以单独为汉字注音;特殊韵母 er自成音节,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单独为汉字注音。 3. 鼻音韵母(9个):前鼻韵母:ɑn,en,in,un,ün 后鼻韵母:ɑnɡ,enɡ,inɡ,onɡ 四、整体认读音节 1. 汉语拼音中有16个音节,不分声母和韵母,也不用拼读,而是整 个认读出来,称为整体认读音节。 2. ①zhi,chi,shi,ri,zi,ci,si的发音,同声母zh,ch,sh,r,z, c,s发音相似,只是读得稍长一些,后面的i不读i(衣)音。②yi,wu,yu,ye,yue,yuɑn,yin,yun,yinɡ的发音,同韵母i,u,ü,ie,üe,üɑn,in,ün,inɡ的发音完全相同,但不能用y,w和后面的韵母相拼。 儿歌: i,u,ü,小弟弟,要给汉字来注音, 独自一人难承担,请来哥哥y和w。 哥哥站在弟弟前,变成音节yi,wu,yu。 五、标调 1.声母和单韵母相拼,声调标在韵母上; 2.声母和复韵母、鼻韵母相拼时,声调标在发音最响亮,开口度 最大的元音上(韵母iu例外)。排序是:ɑ,o,e,i,u,ü3. 标调歌 (1)有a别放过,没 a找o、e,

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汉语拼音练习题分阶段多份(供参考)

汉语拼音练习题(一) (注:这是很枯燥的习题,做的前提是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拼音伴随语文学习中 高考的所有阶段第一题都与拼音知识有关。) 一默写出6个单韵母,注意规范书写。 二按顺序默写出23个声母,注意规范书写。 三照样子写音节,并拼读。 (注:前四行是两拼音节,最后一行是三拼音节,要举一反三去练习,更多的音节拼读,会 拼读是关键) b—ù→( bù) h—è→( ) ɡ—ǔ→()n—á→() q—ǐ→() d—à→()s—è→()m—ǎ→()ch—ē→()r—ù→()t—ù→()f—ā→()h—u—ā→( ) d—u—ǒ→( )z—u—ō→( ) 汉语拼音练习题(二) (注: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一按顺序填空。 b ( ) m ( ) ( ) t ( ) l( ) k ( ) ( ) ( ) x zh ( ) ( ) r ( ) c ( ) ( ) ( ) 二把下列韵母表补充完整。

ɑ ( ) e i u ( ) ( ) ei ( ) ɑo ( ) ( ) ( ) üe er ɑn en ( ) ( ) ( ) ( ) enɡ ( ) ( ) 三选择正确的音节与图画连线。 fánɡ zi hú dié xiǎo niǎo qīnɡ wā 四根据j、q、x拼写规律写出音节。(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 j ( )j () q ( )q () x ü ( )x ü-ɑn ()y ( )y () 汉语拼音练习题(三) (汉语拼音的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暂时不和孩子讲零声母,只讲整体认读。) 一把下面音节的声母写在()里。(声母就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除了zh ch sh 是有两个字母,举一反三练习) cǎo ( ) hiú ( ) zhuō ( ) ruì( ) xiónɡ( ) yǎnɡ ( ) 二写出下面音节的韵母。(声母后面部分是韵母) Kāi ( ) xuě ( ) jú ( ) mǐn ( ) què ( ) jīnɡ ( ) hǔ ( ) jùn ( ) kǒu ( ) zhēnɡ( ) qǔ ( ) lǜ ( ) 三选择正确的音节与图画连线。 shūbàbɑdàshùɡuóqíhúxū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通论! 古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你打我。 打你、我。你、我打。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 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风》)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匈奴列传》)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助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三、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 宾语前置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汉语拼音知识点整理

汉语拼音知识点整理 一、声母 1、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 声母儿歌: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pp。 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 f f。 左下半圆d d d,伞把朝下t t t。 一个门洞n n n,小小木棍l l l。 9字加弯ɡɡɡ,蝌蚪蝌蚪k k k。 一把椅子h h h,一只小鸡j j j。 左上半圆q q q,西瓜切开xxx。 像个2字z z z,半个圆圈c c c。 半个8字s s s,种子发芽r r r。 一个树杈y y y,小屋倒影www。 3. 书写规范:四线格儿歌 拼音格,四条线, 拼音字母住里边。 住上格的不顶线, 住下格的不踩边, 中格写满顶两边。

例题1:默写声母表 注意点:不要把y、w给漏了

二、韵母(声母后面的都是韵母) 1.单韵母:ɑ、o、e、i、u、?(6个) 单韵母儿歌: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ɑɑɑ。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 o o。 青青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1上加点还念i ,发音牙齿要对齐。 嘴巴突突u u u ,口吹哨子???。 2.复韵母:ɑi,ei,ui,ɑo,ou,iu,ie,?e, er(9个) 复韵母儿歌: ①复韵母,真有趣,②ɑo和ɑi,两姐妹, 两个字母合一起,长得像,音不同, 前重后轻连着发,ɑ后加o,ɑo ɑo ɑo, 一口读出就是它。ɑ后加i,ɑi ɑi ɑi。 ③i和u,真淘气,④eee,把排站, 站排位置不固定。站在i后变成ie, i在前边变成iu,站在?后变成?e, u在前边则成ui。站在r前变成er, 站在i前则成ei。 ɑi,ei,ɑo,ou,既可以与声母相拼,也可以单独为汉字注音;特殊韵母er自成音节,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单独为汉字注音。

《劝学》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劝学》知识点总结 一、虚词 《劝学》(节选)一文中涉及主要文言虚词11个,分别是而、于、之、则、乎、者、所、也、以、其、矣、焉。 1.而 (1)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连词,连接动词和状语。 吾尝终日而.思矣 (4)连词,表承接,可译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5)连词,表并列,连接名词性词组

蟹六跪而.二螯 2.于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引进比较或区别的对象,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后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不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之 (1)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使之.然也。 锲而舍之. (2)连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当于而。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结构助词,的。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词缀,用在时间词的后面,不译。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则 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就。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乎 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者 助词,附在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所 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不如须臾之所.学 8.也 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肯定,相当于啊、罢了。 輮使之然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汉语拼音知识点整理+相关易错点集合

一年级语文上册必学汉语拼音知识点整理+相关易错点集合! 23个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 c、s、y、w 注意: ①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②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③分清b和d、p和q。 ④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24个韵母 单韵母(6个)a、o、e、i、u、ü 单韵母都只有一个字母 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复韵母由两个字母构成 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 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注意:

(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介母:i u ü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 ye、yue、yuan yin、yun、ying 注意: (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ɑn(y——ü——ɑn) yun(y——ün) 音节的拼读 1.能直接成音节的(零声母音节)有:a、ai、ao、an、ang e、en、o、ou、er 2. 二拼音节:声母+韵母。 3.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①u-o(除bo、po、mo、fo、wo外,其余声母与o拼都要加介音u)。拼音的标调规则

有ɑ先找ɑ,没ɑ再找o、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的头上,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i和u都有,哪个在后面就标在哪个头上。 1、易写错的字母: ①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②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 写反。 ③ai-uiei-ie ui-iu ou-iu ie-ue un-ün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④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ü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ü。 2、易错的知识点: ①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 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②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③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o,e;i, u并列标在后。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 一、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曾在齐国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三、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加入。 3. 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今义:跪下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 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1、按义序排列 2、按部首、笔划排列 3、按号码排列 4、按音序排列 关于字典和词典 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 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贯掼,关去。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 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改称为国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 (四)工具书使用注意事项: 1、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收集的起讫点有大致的认识。 2、细读凡例,熟悉使用方法。 3、注意书后补遗、勘误、附录之类。 (五)工具书分类 1、释义为主的工具书 ⑴《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近。 作者不详,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

古代汉语通论【精华版】

古代汉语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二、文字 1、汉字的性质: 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六书是六艺之一。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山、火、夕、鸟、鱼、鹿、羊、自。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末、朱、兀、寸、甘、刃、旦。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 结合,如武、信、及、从、休、步、逐、斗、莫、牧、采、出、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杞、问、物、里、过、发 E、转注:说法不一。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古今字的性质: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古今字的特点 (1)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 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a词义的引申。①弟悌②责债 ①弟,弟弟。又读ti\,敬爱兄长。后作悌。 ②责,债的本字。引申为责求、责备、责任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另造债字表其本义。 b用字的假借①说悦②莫暮 ①说,本为言说的说,后来表借义为喜悦字,后来另造悦字来表其借义。 ②莫,本为日暮,因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故另造暮字表其本义。 5、异体字的性质: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6、异体字的特点: 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淚。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拼音总复习

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复习资料 一年级4班 姓名

第一册语文期末复习 最后的复习阶段请家长配合: 1.继续认真辅导、监督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 2.对于一些学习较困难的孩子,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重点的加以辅导。 3.学校时间有限,请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辅导孩子,陪孩子进行复习,否则只能浪费时间。 一年级语文(上)复习题纲(一)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 2.韵母表:ɑ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ɑ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ɑnɡ enɡ inɡ onɡ(后鼻音韵母4个)共24个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 yue(y——üe) yuɑn(y——ü——ɑn) yun(y——ün) 二、标调规则:有ɑ找ɑ,没ɑ找o再找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的头上,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i和u都有,哪个在后面就标在哪个头上。 三、去点原则:小ü见到j q x y ,脱掉帽子还念ü。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2.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①? u-o(除bo、po、mo、fo、wo外,其余声母与o拼都要加介音u.

最新《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20836复习过程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状语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示解释的原因。) 2.臂非加长也。 3.声非加疾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四)省略句1.輮(之)以(之)为轮。2.輮(之)使之然也。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