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需求分析

课题名称:公交查询系统

姓名:

班级:

带教老师:

报告日期:

电子信息学院

目录

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4)

(1)软件项目需求启动: (4)

(2)软件项目需求展开: (4)

(3)软件项目需求定型: (5)

(4)软件项目需求评审: (5)

公交查询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5)

1.引言 (5)

1.1 目的 (5)

1.2 背景 (6)

1.3 参考资料 (6)

1.4 术语 (6)

2.任务概述 (6)

2.1目标 (6)

2.2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7)

2.3假定和约束 (7)

3需求规定 (7)

3.1软件功能说明 (7)

3.1.1功能需求(用户查询) (8)

3.1.2功能需求(管理员) (9)

3.2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10)

3.3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10)

3.3.1精度 (10)

3.3.2时间特性要求 (10)

3.3.3灵活性 (10)

3.4系统属性需求 (10)

3.4.1可重用性 (10)

3.4.2安全性 (11)

3.4.3易使用性 (11)

3.4.4可转移性 (11)

3.4.5适应性 (11)

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 (11)

4.1故障处理要求 (11)

4.2其他专门要求 (11)

5运行环境规定 (12)

5.1设备 (12)

5.2支撑软件 (12)

5.3接口 (12)

5.4控制 (12)

6系统测试的需求 (12)

6.1分析各种信息 (12)

6.2.测试策略 (13)

6.3测试内容 (13)

7附件(附录) (14)

文档一:需求获取安排计划 (14)

文档二:项目范围和前景文档 (16)

文档三:用户需求列表 (19)

文档四:用例文档 (21)

文档五:分析模型 (26)

文档六:项目评审 (28)

8.小结与体会 (30)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在该阶段,每个小组(3-4人)构想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由其他小组提供解决方案。

1)每个小组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解决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2)提出问题的小组扮演用户方,负责解决问题的小组扮演需求工程团队。以需求工程

团队为主,完成项目的业务需求分析,建立有效的高层解决方案及系统特性,完成

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

3)随机选择一个其他的小组作为评审组,与用户方一起完成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的评

审。

4)结果文档:问题分析过程文档,前景和范围文档。

5)要求度量:问题数量,每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平均输入/输出数量和平均特性数量。

6)注意事项:

所反映的系统规模要适中,大概有3~5个问题需要解决。每个问题的难度也要适中,其解决方案涉及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在4~8个之间,解决方案需要的系统特性在3~5个。

小组之间的选择由助教随机决定,杜绝小组间自行结对的行为。

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1)软件项目需求启动:

1)在该阶段,每个小组构想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申请其他小组提供解决方案。

2)每个小组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解决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3)提出问题的小组扮演用户方,负责解决问题的小组扮演需求工程团队。以需求工程

团队为主,完成项目的业务需求分析,建立有效的高层解决方案及系统特性,完成

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

4)随机选择一个其他的小组作为评审组,与用户方一起完成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的评

审。

5)结果文档:问题分析过程文档,前景和范围文档。

6)要求度量:问题数量,每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平均输入/输出数量和平均特性数量。

7)注意事项:

所反映的系统规模要适中,大概有3~5个问题需要解决。每个问题的难度也要适中,其解决方案涉及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在4~8个之间,解决方案需要的系统特性在3~5个。

小组之间的选择有助教随机决定,杜绝小组间自行结对的行为。

(2)软件项目需求展开:

1)需求工程团队以经过评审的前景和范围文档为依据安排计划,展开需求获取活动。

2)利用需求获取方法,通过多次结合获取与分析的迭代过程,获取用户需求,建立用

户需求列表。

3)完成用例文档(用户需求文档)。

4)结果文档:需求获取安排计划书;用例文档(用户需求文档);用户需求列表;使

用的面谈报告和原型物件。

5)要求度量:需求获取的次数;面谈方法获取的用例数量、原型方法获取的用例数量;

用户需求数量、非功能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比率、用例数量、平均用例的场景数量、

平均用例的字数和最大用例的字数。

(3)软件项目需求定型:

1)需求工程团队根据用户需求,通过面向对象建模与分析手段,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2)开发方建立分析模型,细化系统需求,完成软件需求列表。

3)结果文档:分析模型;软件需求列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4)要求度量:软件需求的数量、非功能需求的数量;类图的类数量、关联数量,每个

类的平均属性数量;行为图(包括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的数量,交互图内平

均参与对象数量和最大参与对象数量、交互图内平均消息数量和最大消息数量,状

态图内平均状态数量和最大状态数量、状态图内平均转移数量和最大转移数量,活

动图内平均的甬道数量、活动数量和数据对象数量、活动图内最大的甬道数量、活

动数量和数据对象数量、方法契约说明的数量、方法契约说明的平均行数;

5)注意事项:交互图、状态图、活动图和方法契约的使用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安排,不

要求必须使用。但是对于没有使用的团队,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助教会对其进行

检查。

(4)软件项目需求评审:

随机选择一个团队为评审小组,每个问题的用户方、需求工程团队和评审小组联合进行综合评审,共同总结整个需求开发中的得失。

1)项目中所有提交的结果都纳入评审范围,但是尤其突出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用例

文档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2)对每份文档,要求下列度量:页数;发现的错误类型(按照2.5节和15.5节的特

性进行分类)及其数量;

3)核准各个阶段的度量数据是否与实际的工作结果基本一致。

4)评分标准:项目启动阶段20%;项目展开阶段30%;项目定型阶段50%

公交查询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1.引言

1.1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人类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从步行到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便捷,公交车作为一个城市最普通也是最有价值的交通工具,给数以百计的人们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公交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们不禁对出行产生了疑问,到某个地方应该坐哪辆车?中间应该换乘哪一班?怎样能事先做好安排?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高文明的生活,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公交查询系统,对公交车路线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此系统建立的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大众,给更多的人们出行带来便利。

1.2背景

(1)开发软件的系统名称:公交查询系统

(2)项目的开发者:任志伟高培伟赵文章曹斐

(3)用户:面向那些在上海经常出行又不是上海本地人,即那些不熟悉上海公交线路的人(4)实现完成的系统实施地点:小组成员个人机和学校机房

(5)系统的软硬件情况:

硬件环境:PII或更高档微机、笔记本电脑;运行时内存需要:1GB;

安装所需硬盘:160GB;打印机:可选

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98/2000/Me/XP;OFFICE97及以上版本。

1.3参考资料

相关的文件包括:

《地理信息系统——ArcEngine方法》——韩鹏,王泉,王鹏,漆伟,乌萌,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黄杏元,马劲松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邬伦,刘瑜,张晶等编著;

《ArcGIS轻松入门教程——ArcGISEengine》ESRI中国(北京)培训中心;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藩编著;

《软件需求工程》毋国庆、梁正平、李勇华袁梦霆、编著;

《统一建模精解》付宇光翻译。

1.4术语

SQL:一种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全称为:StructuredQueryLanguage

C++:一种编程语言

VC:全称为MicrosoftVisualC++,它是微软公司为Windows应用程序提供的强有力的开发环境与工具,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开发语言

StarUML:一种专门的画图工具

DB:DataBase,数据库

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一种建模语言,为建模活动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展示系统的各种特征的方法。

2.任务概述

2.1目标

本系统的研发的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即在乘公交的情况下,两地之间的公交换乘次数及其所需时间和距离,并将其高亮度的显示在地图上,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考虑在其他的

情况下(如步行或驾车)的方案显示。当然还要能够及时的进行数据的修改、更新、查找、添加,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就是还需要一些注释,可能工作量会很大,所以应该在有时间剩余的情况下再作修改和添加。总的来说,软件开发的意图为便于广大乘客乘车、合理有效的安排行程以及管理人员对此系统进行数据的修改、删除、查找、添加等。从而实现地图的输入,输出,显示,缩放,注释,查询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线路查询,站点查询,换乘查询,删除站点,删除线路,修改站点,添加站点,清晰站点查询,模糊站点查询,周围建筑查询,最短路径的分析,以及要求对开发产品的界面格式统一,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等操作。

2.2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本系统适用于那些在上海经常出行又不是上海本地人,即那些不熟悉上海交线路的人而又需要这方面的帮助的人,也可以说是广大乘客。

2.3假定和约束

本软件为应用软件,需一定经费和时间。

经费预算:50万人民币

本软件开发周期:自2012年12月10日起至2013年2月30日为期81天。

其他限制:

(1)系统的反映速度应该控制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时间,一般应以3S响应;

(2)可维护性,当客户的功能需求或者性能需求发生改变时,系统能够及时,低成本的达到新的需求。

3需求规定

3.1软件功能说明

结合公交管理公司和广大市民的实际需要,实现对公交信息等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如下功能:公交车路线查询(包括:站站查询、车次查询、站点与站点间的路线查询)、用户注册登录、对公交线路的意见评价、管理员对用户的管理、修改增加删除公交车的路线等等功能。

除此之外,在公交车的查询基础上提供了地图查询,地图可以根据用户进行放大查询,可以比公交车的路线更加形象,更方便用户的查询。同时提供了城市的旅游景点的简单介绍和乘车路线,为旅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这促进城市的旅游发展。

我们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作为主要的建模方法,使用UML (UnifiedModelingLanguage)作为建模语言。

图1系统模块图

3.1.1功能需求(用户查询)

用户模块是由线路车次查询、车站查询、站站查询等查询方式,用于不同要求的查询方式。有如下的查询方式:

车次查询:输入已知的车次进行查询;

站名查询:输入用户想到的车站或者所在的车站,查询经过该站的所有公交车信息;

起始站至终点站查询:输入起始站与终点站,系统会输出所有的公交路线方案及所用的时间距离等全部信息;

数据库会提供给用户全部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进行选择。

另外:如果用户想成为管理员或者想给该系统提出意见,可以申请注册成为注册用户,方便与管理员进行交流。

1)用户界面操作流程图如下:

图2用户界面操作流程图

2)用户的用例图如下:

图3用户的用例图

3.1.2功能需求(管理员)

通过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可以进入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添加线路、修改线路、删除线路三个功能组成,管理员可以通过不同的界面对系统的数据进行修改。

1)管理员界面操作流程图如下:

图4管理员界面操作流程图

管理员需要的数据:用户名和密码。

添加路线:添加车次、首末班时间、停靠站名、全程的路程、一般情况系起点站到终点站的时间等全部的详细的信息,方便用户查询。

修改路线:修改已存在的班次、首末班时间、公交车路线(停靠站信息),节省数据库运行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删除路线:删除不需要或者已经更改的路线,次模块还提供删除多条路线的功能,方便管理员删除多条路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管理员的用例图如下:

图5管理员的用例图

3.2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由于用户水平不均,因此要求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优点,同时,系统应该可以提供实时服务的功能,可以在线呼叫服务员,以求解决系统问题或者其他有关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有错误提示音,引导用户进行正确的操作。界面上可以有用户使用参考资料,便于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必要操作。

本处仅列出对开发产品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如要求界面格式统一,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要求有在线帮助等。

3.3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3.3.1精度

见假定与约束

3.3.2时间特性要求

1)系统要求有即时性,马上能反应出查询结果,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为1s-2s内;

2)地图查询时间一般情况为10s以内,若查询时间超过1分钟原因为处理的数据量过大,则应视为无响应;

3)更新处理时间:2S内;

4)打印机的操作及数据导出应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3.3.3灵活性

系统可维护性强,当需求发生变化时,为适应新需求而做出的系统更改应该对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系统的开发进度影响尽量小,对适应需求所做成的改变成本应该最大限度的低。

3.4系统属性需求

3.4.1可重用性

该系统可以用到各种大型的旅游系统或者是城市主页中去作为简单的一部分使用。

3.4.2安全性

在该系统中,只有管理员可以修改相关数据,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进行输入输出数据类型为字符型,输入数值范围在20数据字符之内。系统的数据输出在320个字符串内,适用于各种字体的输入。同时系统会对管理员登录的地点等信息进行记录,出现异常会对此进行验证。

3.4.3易使用性

该查询系统界面简单,只要是知道电脑的基本操作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查询,而且界面的每一页都会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如果操作错误,系统也会进行提示。

3.4.4可转移性

选择硬件软件接口条件符合,同时一切限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把软件从一种环境移植到另一种环境指需要将该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进行拷贝,然后将软件重新安装就可以,很容易操作。

3.4.5适应性

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适应地理信息的变化,运行管理员对其进行更新和维护。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

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单位要求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更新。

4.1故障处理要求

(1)由于系统管理员操作不当造成系统崩溃,解决方法:有专业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并进行故障记录。

(2)由于系统超负荷工作造成瘫痪,解决方法:重启优化系统,对系统中已有数据注意进行清理,还原重要数据。

(3)配置太低,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解决方法:及时更换设备,或者通过较少关闭某些不太必要的功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4)断电造成系统数据丢失,解决方法:经常对数据进行备份,数据丢失时通过原有数据完成对数据的修复。

(5)用户的某些误操作造成系统不稳定,解决方法:即使进行数据清理

4.2其他专门要求

基于数据库的完整性、一致性要求,系统需要一定的保密性,管理员(DBA)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系统密码;对于用户,我们不需要用户有登陆用户名和用户密码。还有就是,用户界面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都要做到。

5运行环境规定

5.1设备

处理器型号:AMDAthlon(tm)64X2DualCoreProcessor4600+等以上配置均可;

256色,最高32位,1440*900的兼容显示器

内存:1GB;硬盘:160G;

输入输出设备:鼠标、键盘、任意型号打印机(可选),任意型号光盘刻录机(可选);5.2支撑软件

操作系统WIN95/ME/98/2000/XP等系列中文操作系统;OFFICE97及以上版本。

编译软件:visualstudio2005和Arcengine。

测试软件:visualstudio2005和Arcengine

5.3接口

硬件接口:需要标准打印机接口进行报表打印。

软件接口:Windows标准接口。

5.4控制

若将此系统做成应用程序,则用户启动程序即可进入此系统,此系统窗体上方的查询应有三个下拉菜单包括换乘查询、站点查询、站线查询。点击其中一个便可进行相应的查询。我们通过上述方式对此系统进行控制,通过界面上的推出系统按钮控制退出系统。

6系统测试的需求

6.1分析各种信息

反复检查并理解各种信息,和用户交流,理解他们的要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确定软件提供的主要商业任务;

(2)对每个商业任务,确定完成该任务所要进行的交易;

(3)确定从数据库信息引出的计算结果;

(4)对于对时间有要求的交易,确定所要的时间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数据库大小、机器配置、交易量、以及网络拥挤情况;

(5)确定会产生重大意外的压力测试,包括:内存、硬盘空间、高的交易率;

(6)确定应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

(7)确定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配置,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配置都测试到,因此要选择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情况进行测试,包括:最低性能的硬件、几个有兼容性问题的软件并存、客户端机器通过最慢的LAN/WANF连接访问服务器;

(8)确定其他与应用软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商业交易。包括:

管理功能,如启动和推出程序

配置功能,如设置打印机

操作员的爱好,如字体、颜色

(9)确定安装过程,包括定置从哪安装、定制安装、升级安装;

(10)确定没有隐含在功能测试中的户界面要求。大多界面都在功能测试时被测试到。还有没有测到,如操作与显示的一致性,如使用快捷键等;界面遵从合理标准,如按钮大小,标签等。

6.2.测试策略

6.3测试内容

根据软件项目的实际特点确定确认测试的内容。对部分软件项目除基本的功能测试外,可能还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极限测试、并发操作测试等。

6.3.1功能测试

测试各项功能是否完全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通过场景进行模拟测试。

6.3.2用户界面测试

由开发人员和用户代表操作用户界面,调查用户满意程度,测试界面的友好程度以及操作的简单方便性是否达到既定要求。

6.3.3性能测试

输入数据,测试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正确性是否达标。

6.3.4配置测试

测试系统要求的最低软件和硬件配置是否和需求相同。

6.3.5安装测试

在符合系统配置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下测试系统的安装时间是否适中,安装过程有无异常,安装是否完全。

7附件(附录)

文档一:需求获取安排计划

《需求获取安排计划》

1.需求获取技术

1.1 需求获取的目的:

(1)清楚地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

(2)完整地获取用户需求。

1.2 需求获取面临的挑战:

问题的复杂性和问题空间,理解的不完备性与不一致性,交流障碍,需求易变性。所以,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包括初步需求获取技术、需求建模、问题抽象与问题分解快速原型技术。需求获取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建立获取用户需求的方法的框架;支持和监控需求获取的过程的机制。

2.需求获取安排计划

客户访谈,也就是获取用户需求,其主要方法是调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系统的需求。软件开发常常是系统开发的一部分。仔细分析研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对软件的需求获取是很有必要的;

(2)市场调查。了解市场对待开发软件有什么样的要求;了解市场上有无与待开发软件类似的系统。如果有,在功能上、性能上、价格上情况如何;

(3)访问用户和用户领域的专家。把从用户那里得到的信息作为重要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访问用户领域的专家所得到的信息将有助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4)考察现场。了解用户实际的操作环境、操作过程和操作要求。对照用户提交的问题陈述,对用户需求可以有更全面、更细致的认识。

在做调查研究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调查方式:

1)制定调查提纲,向不同层次的用户发调查表;

2)按用户的不同层次,分别召开调查会,了解用户对待开发系统的想法和建议;

3)向用户领域的专家或在关键岗位上工作的人个别咨询;

4)实地考察,跟踪现场业务流程;

5)查阅与待开发系统有关的资料;

6)使用各种调查工具,如数据流图、任务分解图、网络图等;

7)为了能够有效地获取和理清用户需求,应当打破用户(需方)和开发者(供方)的界

限,共同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发挥各自的长处,协同工作。

3.问题分析与确认

问题分析与确认,主要组织分析并评审,最终确定问题是否比较完整。

文档二:项目范围和前景文档

《项目范围和前景》

1.业务需求

1.1 系统研发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人类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从步行到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便捷,公交车作为一个城市最普通也是最有价值的交通工具,给数以百计的人们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公交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们不禁对出行产生了疑问,到某个地方应该坐哪辆车?中间应该换乘哪一班?怎样能事先做好安排?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高文明的生活,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公交查询系统,对公交车路线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此系统建立的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大众,给更多的人们出行带来便利。

1.2 系统研发意义

公交查询系统的建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规划带来了方便,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GIS)和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带来了便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公交查询系统的建立,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直观的城市道路现状和公交运行情况,使领导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能够在该系统的帮助下,方便、迅速地了解城市的环境地理信息,还可从现有环境数据的基本要素和空间关系中挖掘和产生新的信息,引导环境管理者产生形象思维,拓宽思路和视野,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2.项目范围

2.1系统目标

本系统的研发目标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理论,建成一个具有公交信息存储、动态整编与评价、信息查询等功能的公交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在该系统中包括地图、文字、表格、图像等。系统建成后,应具备以下功能:

(1)系统应具有GIS的基本功能,对地图的操作包括图层控制、放大、缩小、漫游、全局显示、查找位置等等。所有的观测数据和评价结果都要放进数据库,能够提供数据输入、输

出接口;

(2)应用支持网络的SQLServer2005数据库实现局域网内数据的共享;

(3)根据数据生成统计图和报表;

(4)实现两地之间公交车次的查询,公交路线的查询,公交站点的查询,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借助该系统,城市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录入、查询和统计公交车相关信息,并制作和打印各种专题地图和统计图表等。

2.2 系统设计原则

本系统设计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在设计和今后的开发中,遵循如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良好的系统性能,成熟的技术,较高的处理效率,便于掌握、使用和维护。系统应符合并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2)安全可靠性原则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容错性强,避免了由于误操作而出现死机现象。同时,系统的操作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用户许可权限,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系统的数据尽量使用原始数据,以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3)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能接收和输出其他主流数据库数据格式。所确定的硬件系统和工具软件应能很好地适应本系统开发和使用的需要,同时本系统应能很好地适应将来软硬件系统的升级以及系统扩展的需要。

(4)完备性原则对于所有原始数据做到只要输入一次,就可自动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其他数据可以由原始数据生成,这样系统具备较好的完整性。此外,系统应具备必要的数据输入、管理、处理、查询、编辑、输出、分析、显示等功能。

(5)规范化原则系统必须严格遵循“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系统信息编码、文档、开发平台以及所采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遵循现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先进性原则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组件化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3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根据以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如图所示每一个模块的详细列表功能见表。功能模块名称详细功能名称数据录入和修改数据编辑模块数据导出图形数据自动加载图层控制地图制图模块地图操作地图标注按照属性字段查询信息查询模块按照空间位置关系查询信息浏览模块,有关主要企事业信息的浏览汇总表信息统计模块统计图数据维护模块用户权限设置数据维护和备份。

图6系统模块功能图

表2地图操作模块

3.项目前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人类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从步行到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便捷,公交车作为一个城市最普通也是最有价值的交通工具,给数以百计的人们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公交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们不禁对出行产生了疑问,到某个地方应该坐哪辆车?中间应该换乘哪一班?怎样能事先做好安排?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高文明的生活,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公交查询系统,对公交车路线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此系统建立的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大众,给更多的人们出行带来便利。

文档三:用户需求列表

《用户需求列表》

1.功能的描述和实现

通常,人们在乘坐公共汽车之前,最想知道的信息有:本人所在城市的哪个位置、周边最近公交站点有哪些、目的地附近公交站点有哪些、公交运行路线及最佳换乘策略等。因此,本次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将城市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初步设计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空间数据入库

在本研究中,通过平台提供的数据转换功能导入到平台的数据库中,支持导入多个图库。每个图库支持多层数据,包括国家区域、省域、地区域、县域、水系、铁路、公路、居民地等基础空间数据,也包括旅游区、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馆等专题图层。

1.2 属性数据入库

导入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包括旅游景点的文本介绍、录像以及统计表信息等,这些数据可以与空间数据结合,实现基于空间数据的旅游专题信息组织、查询、统计等专题操作功能。

1.3 空间数据编辑

对导入的数据进行编辑,提高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效果,主要包括:地图要素(面线点)颜色设置、要素符号化设置、地名字体颜色设置、旅游景点图标设置等。

1.4 空间数据查询

对入库的数据通过图形化界面查询,包括基础空间数据查询,如查询公路的名称、起点、终点等信息,也可以查询旅游景点的介绍、费用、乘车路线、住宿等信息。

1.5 信息发布

通过平台的发布工具,实现广域网上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旅游信息:①浏览:通过放大、缩小、漫游地图实现查看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②查询:查询每个旅游景点、旅行社等的详细信息;③分析:分析从一个地点到某个旅游点的最近行走路线;④打印:所见即所得,打印当前浏览信息。

除以上功能外,系统还可以设计公交线路、站点的访问量等统计功能(本系统后续工作),该功能可以为决策者在进行车次安排、线路调整时提供科学依据。例如,统计各公交线路的顾客访问量,将其作为各线路客源的相对数量,从而决定其出车频率;统计公交盲区,或没有直达线路的两站点间的顾客访问量,决定是否要安排新的线路等。

2.对性能特征的规定

界面友好,稳定性强,兼容性高,操作简单,画面转换速度快,易于更新、修改,当要对系统进行添加数据或删除、更新等可以很容易的对系统进行操作,并且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更不会有任何出错的现象。

2.1 精度

当然查找的越细,分析的方案越多,拥有的数据量越丰富越好。最后,此数据为系统内部数据,所以要求不能有误差。

2.2 时间特性要求

(1)系统要求有即时性,马上能反应出查询结果,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为1s-2s内;(2)地图查询时间一般情况为10s以内,若查询时间超过1分钟原因为处理的数据量过大,则应视为无响应;

(3)更新处理时间:2S内;

(4)打印机的操作及数据导出应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2.3 灵活性

(1)操作方式:支持个人PC机的鼠标、键盘操作;

(2)运行环境:本系统目前仅支持Windows平台,不支持跨平台操作;

(3)本软件开发周期根据开发进度可适当缩短,不允许超过规定时间。

2.4 适应性

此软件在广大用户的机器上使用,因此适应性要求都能适应即有相当好的可移植性。

3.输人输出要求

输入输出数据类型为字符型,输入数值范围在20数据字符之内。系统的数据输出在320个字符串内,适用于各种字体的输入,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将更多的是以汉字为主,当然,不能出现非法数据类型的字符。

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单位要求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更新。

4.1 故障处理要求

当出现需要转乘问题是软件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或出错等问题,由于此系统最难处理的是转乘问题,因此在写算法是要谨慎,且需要合理分析转乘过程,需要用到的方法。一般情况因运行本软件造成死机或蓝屏请检查电脑内存使用情况,或者重启电脑;在排除硬件故障后还不能解决请与开发者联系。

4.2 其他专门要求

基于数据库的完整性、一致性要求,系统需要一定的保密性,管理员(DBA)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系统密码;对于用户,我们不需要用户有登陆用户名和用户密码。还有就是,用户界面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都要做到。

课程设计任务书

青岛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三班) 学生姓名: 刘琳燕 指导教师: 王汉萍庄晓东 下发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方向:图像边缘检测 题目: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专业课程设计日期:2011.12.9 ~ 2011.12.23 一、题目来源: 教师自选题目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总结边缘检测的方法,并利用所查到的边缘检测算子对一幅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显示检测结果;对添加噪声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各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的敏感性;讨论如何能够消除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影响;较深入研究其它的一种边缘检测算法。 设计中要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体会。 三、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 专业课程设计的时间共2周。 1. 12月9日,布置任务; 2. 12月12日----14日,查阅资料; 3. 12月15日----20日,研究边缘检测算法,编写并调制程序; 4. 12月21日----23日,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MATLAB R2007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王爱玲,叶明生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MATLAB 7.0 图形图像处理,王家文,李仰军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3. MATLAB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董长虹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4. 图像处理和分析基础,章毓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编著,阮秋奇阮宇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评语: 认真正确完善完善工作态度:较认真理论分析:较为合理方法设计:合理 不认真一般一般 较差较差 思路清晰出勤 论文撰写:思路较清晰其它:工作主动 一般拒绝抄袭 思路混乱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1:通用数字PID调节器设计 1、主要技术数据和设计要求 主要技术数据:8路模拟量输入:适配1~5V输入,量程自由设定;8路输出控制信号:1~5V标准电压输出;输入模拟量转换精度:0.1%;RS232串行通讯通口。 控制模型:数字PID控制算法;PID参数范围:比例带Kp:1-999.9%,积分时间Ti:1-9999秒(Ti=9999时积分切除),微分时间Td::0-9999秒(Td=0时微分切除)。 调节控制器使用51内核的单片机,完成对8路模拟信号的切换、信号变换、A/D转换;单片机对数据处理后(含数字滤波、数值变换),送到显示和通讯部分,并经PID运算处理后通过D/A转换器输出。经信号变换和信号分配后输出8路控制信号。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干扰问题。 2、设计步骤 一、总体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 二、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1. 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 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I/O端口等); 3. 设计键盘、显示接口电路; 4. 设计8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 5. 设计RS232串行通讯通口; *6. 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 三、软件设计 1. 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 2. 编写数字PID调节器软件模块; 3. 编写数字滤波程序; *4. 编写A/D、D/A转换器处理程序模块; *5. 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 四、编写课程设计报告,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2:双闭环直流电动机数字调速系统设计 1、主要技术数据和设计要求 主要技术数据:直流电动机(对象)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直流电动机Ped=3kW,Ued=220v ,ned=1500r/min,电枢回路总电阻R=2.50欧姆,电动机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L=0.017s,机电时间常数TM=0.076s,电势常数Ce=0.1352V/r·min),晶闸管装置放大倍数Ks=30,整流电路滞后时间Ts=0.0017s。 主要技术指标:速度调节范围0-1500r/min,速度控制精度0.1%(额定转速时),电流过载倍数为1.5倍。 主要要求: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源采用PWM控制方式,在其输入电压为0-5伏时可以输出0-264伏电压,为电机提供最大25安培输出电流。速度检测采用光电编码器,且假定其输出的A、B两相脉冲经光电隔离辨向后获得每转1024个脉冲的角度分辨率和方向信号。电流传感器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其原副边电流比为1000:1,额定电流为50安培。采用双闭环(速度和电流环)控制方式。 2、设计步骤 一、总体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 二、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1. 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 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I/O端口等); 3. 设计键盘、显示接口电路; 4. 设计输入输出通道(速度反馈、电流反馈电路、输出驱动电路等); *5.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 三、软件设计 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 2. 编写数字调节器软件模块; 3. 编写A/D转换器处理程序模块; *4.编写输出控制程序模块; *5.其它程序模块(数字滤波、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 四、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课程设计任务书

C++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C++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C++程序设计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将课程所学与实际问题相关联。通过课程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明确任务,学习与查阅有关资料 2.按要求完成课题内容,撰写设计报告。 3.对应用程序的要求: (1)凡等候用户输入时,给出足够的提示信息,如“请选择(1 借书 2 还书……):”提示用户选择。 (2)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不会因为用户的输入错误引起程序运行错误而中断执行。对 输入值的类型、大小范围、字符串的长度等,进行正确性检查,对不合法的输入值给出出错信息,指出错误类型,等待重新输入。 (3)对删除数据应给出警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需求分析: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2.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并设计相应的类和界面。 3.根据基本思路,确定输入和输出,设计程序的算法。 4.确定用到的所有类的描述和定义,并设计测试程序来对类进行测试。 6.在计算机上编译程序,检验程序的可运行性。 7.编写C++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写设计报告(要求正规打印,A4幅面,并提交电子档),内容包括: 题目 小组人员具体分工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数据结构设计及用法说明 程序结构(画流程图) 各模块的功能 试验结果(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

具体调试过程及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源程序清单(并提交电子版编译目录压缩包) 五、期末考核课程设计内容 实验课按组讲解(课前各组负责将源代码拷贝给所有同学),其它同学作为用户提出完善要求,协助测试。课下重新完善程序。 1、第1组10月25日 课题名称:个人财政管理系统 说明:管理个人的财政支出。 要求: 1)程序中的收支情况按时间顺序存放,将其放入一个文件中,每次运行程序时首先打开这个文件,程序运行完毕时将更新的记录放回文件中。 2)可以按时间的范围检查账目,要求有检索的功能,输入时间范围即可打印出详细报表。3)可以修改、删除某笔收入或支出。 4)当输入时间发生错误(如月份超过12等),要求重新输入正确的时间;当结余的数目为负数时,显示出信息,警告已经超支。 5)显示时,要求每增加一笔笔收入和支出都要重新统计盈余数目。 2、第2组10月25日 课题名称:日历管理器 说明: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挂历,显示日历。 要求: 1)当前显示以系统当前日期的月份为准,显示当前月的每一天(显示出日及对应的星期几),当系统日期变到下一月时,系统自动显示下一月。 2)可以实现日期的加法运算,即在日期相加的选项中增加日期相加天数,结果为新日期。3)根据用户输入的年份,自动产生每个月的日期列表。包括输入非法数据(如负数、日期超过31天等情况)的识别显示功能。 4)用户可选则显示日历的形式,如显示星期及英文形式的月份的功能。 3、第3组11月1日 课题名称:十点半游戏 说明:模拟10点半扑克牌游戏,玩家最多可以要5张牌。但如果牌的点数之和超过10点半(大王、小王、J、Q、K为半点)则自动出局;在不超过10点半的情况下,玩家和庄家(电脑)比拼手牌总点数的大小,大者为赢家。 要求: 1)设定针对不同玩家的权限:高级玩家可以查看下一张牌,即按H键,然后要求输入密码,密码正确可以看牌,并决定是否要牌;超级玩家可以查看庄家的牌面,并输入自己想要的牌,有赢无输。 2)每次要完牌后可以重新设定赔率,只能加注。也就是说如果牌好,可以加大赌注(初始玩家跟电脑各有100点可下注)。 4、第4组11月1日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二层办公楼工程量清单使用班级工程102班 设计时间1周 指导教师陈德义谭湘倩李军红

2013年6 月17 日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文件,是进行“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了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制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对于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以及今后的估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一课程设计阶段的学习,应力求实现对已学相关知识的巩固、对实际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总体把握,并为今后参加全国造价员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以及今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任务 1、熟悉设计资料 (1)熟悉设计文件 (2)在开列项目前认真学习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等相应设计依据 2、计算清单工程量 计算清单工程量是一项繁重和细致的工作。由于其精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今后工程估价的质量,因此请同学们学会按一定的程序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防止产生漏算、重算和错算的现象。为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漏算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为避免漏项,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章节的顺序,对本工程项目一一开列和计算。 (2)清单工程量小数位的取定,按计价规范的要求,计算过程中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开列清单项目时,项目特征的描述要做到完整和准确。 3、编制工程量清单表

根据前面已计算出来的清单工程量,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格式完成工程量清单文件。 二、设计要求 1、每人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列项,工程量计算以及清单文件的 编制。2、设计格式参照毕业设计格式要求。 3、最后成果按A4纸规格打印。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详见《建筑工程估价》附录工程2设计图纸。 四、进度安排 1、熟悉图纸开列清单项目0.5天 2、计算建筑面积和土石方工程项目0.5天 3、计算基础与砌筑工程项目1天 4、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 1.5天 5、计算其他房屋工程清单项目0.5天 6、计算装饰装修工程清单项目1天 7、措施项目1天 8、编写设计说明和成果汇总0.5天 9、检查并完善设计文件0.5天 六、设计成果 1、封面(见附录一) 2、设计说明 3、目录 4、清单表部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 (见附录二表-01---表-12) 5、封底 七、参考资料 1、设计图纸

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详解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自动化系 2016年12月级: 指导教师: 学 期: 自动化131 洪露 2016 - 2017 - 1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自动化综合设计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 应使学生较系统的完成自动化系统设 计,从选题、方案论证、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总结报告等基本过程,加深对自动控 原理、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等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分析理解。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把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结合,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 般规则,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基础。 1、培养独立完成一个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文献手册的能力 3、熟悉元器件类型,掌握合理选取元件的规则 4、锻炼撰写论文和设计报告的能力 5、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设计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主选题、理论设计、调试与仿真、 等。 自主选题。每个题目学生不超过 3 人,鼓励学生单独完成。 理论设计包括方案选择、系统设计等。通过调试与仿真,进一 到课程设计要求,使其更接近于实际产品。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把理论设计内容, 调试过程进行全面总结。 小组成员既要分工, 又要协作, 同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 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 法和经验, 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报告, 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 独立撰写设计报 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 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最后,通过答辩过程展现课程设计所做的工作。 三、设计组织方式 课程设计过程采用相对集中方式,以分组为单位集中到实验室进行。配备计算机、 相关软件及电子元器件等器材设备。 实验室提供常见元器件及设备, 其他所需器件应提 前通知实验室采购或自行购买。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课程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 到 10 学时,取消考核资格。需要外出查找资料,购买电子元件时,必须向指导老师请 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 PI 参数设计;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电流比较器及 PI 运算硬件电路。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转速环数字 PID 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 PI 参数设计; 以 A/D 转换器和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转速信号采集和数字 PI 运 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 撰写设计报告并答辩 步完善设计,使之达 四、 设计题目 1.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模拟 PI 调节器

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班级:自动化131 指导教师:洪露 学期: 2016-2017-1 自动化系 2016年12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 自动化综合设计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应使学生较系统的完成自动化系统设

计,从选题、方案论证、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总结报告等基本过程,加深对自动控原理、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等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分析理解。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把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结合,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则,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基础。 1、培养独立完成一个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文献手册的能力 3、熟悉元器件类型,掌握合理选取元件的规则 4、锻炼撰写论文和设计报告的能力 5、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设计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主选题、理论设计、调试与仿真、撰写设计报告并答辩等。 自主选题。每个题目学生不超过3人,鼓励学生单独完成。 理论设计包括方案选择、系统设计等。通过调试与仿真,进一步完善设计,使之达到课程设计要求,使其更接近于实际产品。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把理论设计内容,调试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小组成员既要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报告,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最后,通过答辩过程展现课程设计所做的工作。 三、设计组织方式 课程设计过程采用相对集中方式,以分组为单位集中到实验室进行。配备计算机、相关软件及电子元器件等器材设备。实验室提供常见元器件及设备,其他所需器件应提前通知实验室采购或自行购买。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课程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到10学时,取消考核资格。需要外出查找资料,购买电子元件时,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四、设计题目 1.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模拟PI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PI参数设计;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电流比较器及PI运算硬件电路。 2.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转速环数字PID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PI参数设计; ●以A/D转换器和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转速信号采集和数字PI运 算。 3.风机远程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对远程风机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控报警控制;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三年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三年制) 电气工程系 2008年4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整体观的综合能力,通过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设计35KV (110KV )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继电保护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计算,给今后继电保护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设计题目: (一)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 1、 原始资料: 某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网络接线如下: 已知:(1)、电厂为3台36000KW 、电压等级为6、3KV 的有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汽轮发电 机,功率因数cos =0.8,X d ”=0.125, X 2 =0.15, 升压站为2台容量各为10MVA 的变压器 U d =7.5%,各线路的长度XL —1为20KM ;XL —2为50KM ;XL —3为25KM ;XL —4为14KM ;XL —5为40KMA 发 电机 系统 (2)、电厂最大运行方式为3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为2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XL —1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10MW ,XL —4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6MW 。(3)、各可靠系数设为:K I rel =1.2,K II rel =1.1,K III rel =1.2,XL —1线路自起动系数K Ms =1.1,XL —4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文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 一、课程设计题目: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和此处根据自己做的题写名称 二、设计目的: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继“自动控制系统”课之后开设的实践性环节课程。由于它是一门理论深、综合性强的专业课,单是学习理论而不进行实践将不利于知识的接受及综合应用。本课程设计将起到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桥梁作用,经过该环节训练达到下述教学目的: 1、经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充在交直流调速及相关课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直流或交流调速系统课题的基本设计工作,使学生熟悉设计过程,了解设计步骤,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查阅相关设计资料能力的

目的、培养学生工程绘画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经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经过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系统作为实例,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掌握控制系统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内容、设计程序、设计规范、设计步骤方法及系统调试步骤。经过设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题目和设计要求:(直流调速系统选项一题) (一)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选题1 (1)电机数如下表: 1.电枢回路总电阻取R=2Ra ;总飞轮力矩:225.2a GD GD 。 2.其它参数可参阅教材中“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工程设计举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格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格式 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文本格式一般为: 1.设计题目 2.设计目的 3.任务(要求:对于一班一题或半班一题的,需明确列出每位学生所对应的设计参数,学生以学号的后两位代替;对于一组一题的,应明确每题的学生人数和学生姓名) 4.时间安排 5.设计内容 6.设计工作要求 7.成绩评定标准 8.主要参考资料 Ⅰ、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一:刚性基础 某厂房承重体系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边柱荷载标准值F K边=400kN,中柱荷载标准值F K中=600kN,设计只考虑竖向荷载,要求学生完成刚性独立基础的设计(素混凝土基础),并计算沉降。工程设计正负零标高为20.0米,现形场平整平标高为20.0米。 二、设计条件 1 地质条件:场地土层如下:①素填土:松散,厚0.8m;②粘土:可塑,厚4.0 m; ③粉质粘土:硬塑,厚10.0 m;其下为不可压缩基岩; 2、水文地质条件:分布上层滞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现水位为地下埋深0.5m ; 3、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相关土层的设计参数如下表: 表1:土层设计参数表

表2:土层压缩试验成果表 注:②层土的基础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 b =0.3,ηd=1.6; 三、设计内容 1 学生承担的具体设计题号见表一,要求每班分4个组。 表三、课程设计题号表 2 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基础平面尺寸、埋深、验算; (2)基础结构施工图; (3)沉降计算; 四、题目二:桩基础 某高层民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46米,边柱(柱断面尺寸600×600mm2 ) 荷载标准值F K边=18000kN,中柱(柱断面尺寸800×800mm2)荷载标准值F K中=30000kN,柱弯矩M K=200KN·m,水平荷载H K=100KN,桩顶允许水平位移10mm,桩顶约束按固结考虑;要求学生完成桩基础的设计。工程设计正负零标高为20.0米,现形场平整平标高为20.0米。 地质条件:场地土层如下:①素填土:松散,厚1.8m;②粘土:可塑,厚5.0 m;③粉质粘土:硬塑,厚10.0 m;其下为不可压缩基岩; 水文地质条件:分布上层滞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现水位为地下埋深0.5m ; 桩的设计参数如下表。 表5:土层设计参数表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控制理论和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中各种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3.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4.锻炼学生使用模拟机实现控制系统。 5.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内容和步骤。 掌握控制器的几种常见算法。 掌握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掌握数字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硬件电路搭建模拟控制器。 三、教学内容 1.总结归纳出有实际背景的教学模型分别给各位同学提出设计题目及设计指标要求。同学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各自题目确定合理的控制方式及校正形式完成设计。 2.首先要根据所学控制理论知识(频率法或根轨迹法)进行

人工设计校正装置,初步设计出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形式及参数。 3.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对人工设计系统进行仿真调试,使其满足技术要求,并绘制打印出仿真框图、频率特性图及动态响应图。 4.确定校正装置的电路形式及电路参数。 5.在模拟机上实现控制系统,并按指标要求进行实际调试。 6.完成设计报告 报告包括: (1) 任务书 (2) 设计思想及设计过程、设计后校验;包括频率特性三条性曲线校正电路确定及参数选择。 (3) MATLAB设计仿真中仿真框图或语言,绘制打印出仿真框图、频率特性,要求的指标,动态特性图。 四、时间分配 五、指导教师分配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为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系统对数据库的使用,写出相应的T-SQL语句及数据库执行结果。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 (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4)用户模式设计; (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 (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 5、数据库实施 (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 (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 (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 (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5.17版)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训任务书 适用班级:电气自动化10-1、10-2 时间:2012.5.21—2012.6.1

项目(一) 一、设计课题: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进一步巩固电器与PLC控制的基本知识; 2、掌握PLC程序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3、学会查阅有关专业资料及设计手册。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根据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以顺序控制设计法为主设计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并进行模拟调试; 3、正确计算选用电器(含PLC),列电器一览表; 4、编写设计说明书(方案的确定、设计环节的考虑及必要说明等)及设备的使用说明; 5、绘制有关图纸:(用A4纸) ①控制面板元器件布置图 ②控制面板安装接线图 四、控制要求: 1、信号灯的动作受方式选择开关总体控制,当选择连续工作方式时,信号灯系统周而复始地循环动作;当选择单周期工作方式时,信号灯系统中止循环,并能停留在初始状态;按停止按钮,所有信号灯都熄灭。 表1 信号灯白天控制具体要求 2、信号灯白天控制的具体要求如表所示:按下启动按钮后,信号灯按表1所示时间顺序运行,顺序功能图选用并行结构。 3、用计数器实现绿灯闪亮,周期为1.5S(通1S、断0.5S); 4、东西绿灯和南北绿灯不能同时亮,否则立刻报警;

5、系统具有断电保持功能,即停电后保持停电前的状态,恢复供电后能在此状态下继续工作; 6、系统具有暂停功能,第一次按暂停按钮系统暂停,系统保持当前状态,第二次按暂停按钮系统在原状态下继续工作; 7、系统具有夜间模式,在停止状态下,按下夜间运行按钮后,南北黄灯和东西黄灯持续闪烁(闪烁规律为亮0.4 秒,暗0.6 秒),而夜间东西南北方向红、绿灯均灭。 注意:夜间模式与白天模式要能正常相互切换。 硬件要求: 系统输入用实训台上基本指令编程练习模块上的按钮和开关,输出用220V 灯泡模拟调试; 五、成绩评定(40%) 项目一成绩=硬件安装(25%)+答辩成绩(50%)+设计说明书成绩(25%) 其中设计说明书内容包含: 1、I/O分配表(10分) 2、I/O连线图(10分) 3、顺序功能图(20分) 4、梯形图(20分) 5、指令表(5分) 6、设计说明书(20分)(方案的确定、设计环节的考虑及必要说明等)及设备的使用说明等; 7、电器一览表(5分) 8、控制面板元器件布置图(5分) 9、控制面板安装接线图(5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图如下: 系统中的参量为: R.为电枢绕组的电阻(欧);L.为电枢绕细的电感(亨);.为电枢绕组的电流(安〉;if 为磁场的电流(安);u.为作用到电枢上的电压(伏);e b为反电动势(伏): 。为电动机轴的角位移(弧度);Mv 为电动机转矩(公斤米): J为电动机和负载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公斤米秒2 ) ; f 为电动机和负载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公斤米/弧度/秒); KM为电动机转矩常数: Kb为反电动势常数: 并设信号源内阻抗为零。 要求: (1)列出原始微分方程: (2)绘制系统的结构图: (3)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G(s) = 0 (s) /U.(s) ; (4)当L.=2 亨,f = -2 公斤米/弧度/秒,J= O. 5 公斤米秒2 , R.=4 欧, KM=3 , Ki,=5 时,求:Gk (s),并以Gk (s)为开环传递函数作出根轨迹。 (5)采用你认为的最佳方法对Gk (s)进行校正,使Gk (s)的参数最优。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 打印机打印头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皮带传动、直流电机驱动,其中传送皮带弹性系数k=20N/m,打印头质量为m=0. 2kg,光电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lv/m,皮带轮的半径都为0. 15m,电机忽略电感,电阻R=2 欧,扭矩常数为:km=2Nm/A, 系统转动惯量为J=0.0kg. m2,系统的阻尼折合到电机处b=0. 25Nms/rad 。 要求: (1) 分析系统性能,如果采用速度副反馈进行校正,反馈系数为0. 1,再计算系统性能。( 2 ) 要求系统调节时间为0. ls,超调量小于10%,稳态误差小于1%,试用频率法进行校正。 ( 3) 如果采用PI校正,试用根轨迹法确定系数。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解析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部):建工系 实习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实习负责人: 联系电话: 2013 年 5 月20 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题目自拟)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 2.设计要求,见下表。 户型A:四房二厅二卫二阳台户型B:三房二厅二卫*阳台 户型C: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D:二房一厅一卫*阳台 户型E:二房二厅一卫*阳台户型F:一房一厅一卫*阳台 学生选做表 3.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但必须满足总建筑面积,墙体均采用240mm墙。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参考(自己可以调节)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单元平面图:至少2-3个套型,比例1:50(选做)。 2.建筑平面图(至少2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 4.建筑剖面图;1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1:100。 5.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节点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 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 五、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21-88)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 6.《房屋建筑学》教材 7.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8.《建筑构造资料集》 9.有关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