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广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推广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推广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推广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推广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李继光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程度逐步加深。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透露,中国老龄化的高峰将出现在2055年左右,届时老年人口将接近4.5亿。记者在会上获悉,按照目前的常住人口来看,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并非上海、北京这样的东部城市,而是重庆和四川;全国有4700万老人处于丧偶状态,其中女性占70%。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

完成了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六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地方老年人口现状:

临清市现有人口73.6万人,据有关机构统计60岁以上10.96 万人,占总人口的14.9%%。临清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另外,老年人的身体一般比较弱,患病率较高,其所需要的医疗费用远远高于居民平均医疗费用,所以人口老龄化也带来医疗保障支出的上升。同时,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日益增多问题不断显现。老龄化不断加剧,

还将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一对夫妇将来需要同时照顾一个孩子和四位甚至更多老人,要承担起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重担,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版)中,第一大类“鼓励类”第三十七项“其他服务业”中的第10条“养老服务”的规定。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广阔。

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

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 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加导,鼓励发展以居家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助等业务,向居住在社区(村镇)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服务专业化连锁经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兴办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性质的医疗机构,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逐步形成与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会筹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通过财政补助、入住补贴、物价补贴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聊政发【2013】9 号)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1.2 万张,养护型和医护型床位占到养老床位的30%以上,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

该项目的运营准确地把握住了当前社会化养老的发展趋势,

提高了老年公寓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因此,该项目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老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业规划,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该项目为社会资金兴办社会化养老事业,将为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化养老的途径和方式提供借鉴。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办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

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加快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要通过政策引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老龄化的快速增长、高龄和失能的增多,“空巢”的逐年增加等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和谐的重大问题。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这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银色产业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养老产业,也称“银色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从第一、二、三产业派生出来的新兴综合性特殊行业,是专门为老年人生产、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的各行业的集成或集合。

从2005 年至今,国家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3 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已经超过1500元。统计数字表明,老年人口的年总收入在3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之间,这些收入包括他们的养老金、再就业的收入,以及亲戚和朋友的赠与。从2025年到2050年,预计老年人的潜在购买力将高达5 万亿元人民币。与老年消费群体巨大的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各种产品寥寥无几,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在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的加入。

养老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老年用品、餐饮、医疗、房地产等产业发展,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彩电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仅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的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估算我国至少需要835 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250万张,缺口达将近600万张。以平均每张床位6万元的建设成本计算,仅床位建设就有3600 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康复设施、培训基地等,还可拉动至少1500亿元的投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养老行业的发展。

从以往的事例来看,老年产业还存在其他的增值服务空间是,比如说医疗、教育、休闲娱乐设施等。该项目通过对养老、养生、医疗、教育、娱乐、农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将新农村生态建设与旅游、养生相结合,吸引国内外人士的养生保健、旅游观光和学习。该项目建成后,除长期居住者外,同时年可接待来访者1000人以上,经营收入十分可观,由此带动临清旅游休闲产业带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气与市场机会的凝聚,将会进一步提升养生养老院的品牌形象,将使项目能够健康平稳的运行与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总体规划与行业规划,符合地方的发展规划,有利于解决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突出问题,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和谐。该项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

分显著,具有非常大的投资意义,是必要的。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发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必要性及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文娴,2014),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邬沧萍、向群,1996)。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

关于医养结合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医养结合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一、方案说明 1. 服务对象及内容:一般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群,而医养结合机构主要服务于患有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肿瘤晚期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护理、医疗及康复服务。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养老中增加了医疗照护,在医疗中加入了养老服务。 2. 服务提供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数量庞大,单方面强调,由某一主体来实现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是非常不现实的,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医养结合体系。 3. 服务模式: 二、三级医院设立老年养护病房。 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居家养老。老年人在家中由家人照顾日常生活,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政府规定范围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4. 建设内容:项目拟投资XXX,利用现有**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一体化以”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家庭医生责任制

及居家养老”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将医疗信息化向养老机构延伸,在养老机构建立卫生室,建设基础医疗信息系统,互联网医疗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医疗协同中心,搭建养老数据平台,与临床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提供面向居民的签约、分级诊疗服务,加强与医保的合作,促进社区医疗+养老综合业务运营平台的形成。 建设融合专业化服务机构+呼叫中心+网上敬老院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联通辐射区域社区居家养老。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统一的服务热线,以及可选择的有一键通功能的老人智能通讯终端,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支援、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项目的综合服务系统。 项目拟在养老机构引进的设备包括通讯设备等日常设备以及骨科康复减重步态训练器、糖化血红蛋白仪、移动X线机、超声诊断扫描仪、心电图仪、肺功能机、脑电图机等专业医疗设备。 5.服务模式的实现:政府主导,统筹安排。将部分医疗机构进行功能转变,转型为老年人医院、康复医院或者护理院。传统养老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医疗机构联合,在养老院设置卫生室引入医生坐诊,建立双向转诊等合作。同时政府应近距离规划养老和医疗的位置。 6.人员及机构准入:在养老机构中应增加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而医疗机构转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护理任务较重,应适当增加护理员的岗位。通过人员的调整,即节约人力资源,又可以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对于医养结合的机构,应具有基本医疗、康复、基础护理、公共卫生及急救等功能的医疗水

全国首家医养结合养老院

全国首家医养结合养老 院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全国首家医养结合养老院:入住率80% 3成为外地人 2015-07-08 20:43:00 来源: 【摘要】 ( 王嫚 ) 在重庆璧山县青杠街道有这样一个地方:环境宜人,入住舒适,且可享受一流的医疗服务。该中心位于重庆璧山区青杠街道,距主城区26公里,占地面积1073亩,是全国首家集医疗、护理、养老和康复于一体的新型老年护养机构。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人民网重庆7月8日电 ( 王嫚 )在重庆璧山县青杠街道有这样一个地方:环境宜人,入住舒适,且可享受一流的医疗服务。它打破了重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全国也属首创,它就是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今日,记者跟随“践行‘四个全面’进行时”网络媒体集中采访的脚步,走进护养中心现场,为你揭开全国首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神秘面纱。 现提供522张床位入住率达80% 近年来,我国人口呈老年化趋势,怎样让老人既远离主城的喧嚣又能享受到主城的医疗服务水平?基于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将其作为医疗机构服务的补充。

该中心位于重庆璧山区青杠街道,距主城区26公里,占地面积1073亩,是全国首家集医疗、护理、养老和康复于一体的新型老年护养机构。 走进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四周绿树环抱,鸟语花香,院内还种满了芒果、柑橘、桂圆等果树,让记者有一种仿佛进入森林公园的感觉。 据护养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坐拥150亩水库和8万余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由普通护养区、临湖护养区、临湖疗养楼、学术交流中心、老年医院等构成,拥有完备的医疗、生活、娱乐和运动设施。 记者了解到,中心分“五区三期”建设,设置护养床位3000张,医疗床位1000张。目前,运营的为一期普通护养区,床位仅522张,已入住400余人,大部分为重庆本地人,只有30%为外地人。 开设门诊配备24小时待命救护车 除了优越的住宿条件外,它还是一家不错的医疗机构哦。记者了解到,在医疗服务方面,护养中心依托重医附一院权威的医疗服务支持和精湛的护理技术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保障。 中心开设有门诊,涵盖了老年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与老年疾病相关的学科。该中心的房间分自理区、照护区和慢病区三个区域,普通单间约为26平方米,套房则略微大一些,为52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个房间床头都设有氧气和吸痰的装置,以及紧急呼叫器,以备老人遇到发病或跌倒等一些紧急情况。

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当前社会经济快发展下新时代的产物。其具体含义是指在传统机构养老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经济供养的基础上,向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 一、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一)特殊人口政策和国情导致“老龄化”问题严峻 图1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占比(万人,%) 如图1所示,2016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003万人,占总人口的%。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因此,养老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发展,单一的国家福利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医养结合模式呈现主流趋势。 (二)传统农耕文化衍生出“单一养老模式” “百姓孝为先”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目前,我国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分别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居家养老是主要模式。本质上来说,这种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方式,老人除在家中得到家人的照顾之外,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机构养老是指由专业的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起居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三)“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产生“空巢家庭” 图2 中国不同年龄组的家庭空巢率 “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是受我国人口政策和医疗水平所衍生出的现代家庭模式,具体由两位成年人共同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位孩子。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表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增加养老病房及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多种方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1.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细分为“居家/社区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家庭病床、养老机构以医养机构”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 2.随着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与慢性病患病并发现象的日益普遍,当前“医”“养”分离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3. 创新性提出了构建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 金划拨支付与个人缴费相结合” 目前北京、安徽、青岛等城市率先推出了医养结合模式,如:二、三级医院办养老病房、养老机构增设医务室、社会资本等多种模式。 4.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包括: 服务对象及内容:一般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群,而医养结合机构主要服务于患有 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肿瘤晚期的老年人,为他们 提供生活、护理、医疗及康复服务。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养老中增加了医疗照护,在医 疗中加入了养老服务。 服务提供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数量庞大,单方面强调, 由某一主体来实现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是非常不现实的,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 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方 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医养结合体系。 服务模式的实现:政府主导,统筹安排。将部分医疗机构进行功能转变,转型为老年 人医院、康复医院或者护理院。传统养老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双向 转诊等合作。同时政府应近距离规划养老和医疗的位置。 人员及机构准入:在养老机构中应增加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而医疗机构 转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护理任务较重,应适当增加护理员的岗位。通过人员的调整,即节约人力资源,又可以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对于医养 结合的机构,应具有基本医疗、康复、基础护理、公共卫生及急救等功能的医疗水平。 服务性质:目前对于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性质,主要界定为养老机构的一种,需要达 到民政部门制定的养老机构准入标准。但是,随着医养结合服务的深入发展,其医疗

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图表:中国养老模式比较 3. 家庭照顾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子女压力 3.“空巢”率的提高,使得老年人被边缘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2.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丰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3.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 4.市场化的养老方式可有效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质量 2.目前市场上缺乏成规模的养老机构,规模经济不明显,因此,养老成本较家庭照顾及社区养老高。 2.社区照顾作为机构养老的“辅助”、“支持”性服务时,可以弥补机构养老

终于找到一篇能把医养结合讲清楚的文章了

终于找到一篇能把医养 结合讲清楚的文章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现代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应该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当我们在谈“医养结合”,我们在谈什么?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点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从人性角度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从广义范畴来界定,医养结合不仅是将传统养老保障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探索,还意味着一种跨越式的养老新理念。 一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实践,都可以被界定为医养结合的范畴。比如,近几年青岛、重庆等地开展的老年长期照护制度探索,本质上也是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组合提供,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 因此,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医养融合”,即超越传统养老理念中只强调单一性的养老服务,而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2.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模式有何不同 首先,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两者提供服务内容的差异最为明显。医养结合模式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比如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各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是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是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 因此,医养结合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存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它可以和任何传统养老模式相结合,在任何养老模式中以不同形式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供给。 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优势 很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情况“医养分离”的结果,是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

_医养结合_养老模式的必要性_困境与对策_黄佳豪

·人口与健康·“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 黄佳豪1*孟昉2 1.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2.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走“医养结合”之路就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服务方式,依据服务客体需求设定服务内容以及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必要性;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4.06.011 Integrating pension service with medical service for the elderly:Necessity,dilemmas and solutions HUANG Jia-hao1,MENG Fang2 1.Research Center for City Management,Anhui Jianzhu University,Anhui Hefei230601,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Bengbu Medical College,Anhui Bengbu233030,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gree of population ageing worse off continuously,the demand for medical service is growing.The current system of pension service and medical service are discrete and separate,and integrating pen-sion service with medical service is the best choice for China.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model for integrating pension service with medical service.These problems include the lack of funding,negative participation and imperfect methods of service delivery;high toll levels and single,rigid service contents;and bull management and policies hard to enforce.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service delivery model,identify servic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for service object,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Aging;Integrating pension service with medical service;Necessity;Dilemma;Solution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老年人的养老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既耽误了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议题。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而在政策出台之前,青岛、合肥、郑州等地已经开始小范围试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果。目前,学术界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缺乏系统的总结,多从医学角度探讨具体护理技术问题[1-5],未能及时有效回应我国养老的现状和政策实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执行的必要性、部分地区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36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92);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开放项目;安徽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黄佳豪,男(1978年—),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福利与社会政策。E-mail:hjh2589@https://www.doczj.com/doc/bb10981927.html, 通讯作者:孟昉。E-mail:ahbbmf@https://www.doczj.com/doc/bb10981927.html,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案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案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2013年3月北京首个?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双井恭和苑?开始试行,?医养结合?这一新型养老模式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了全市人民的极大关注。新时期,面对逐步递增的老龄化人群,如何将?医+养?结合理念贯穿于日渐凸出的养老服务需求之中,实现医疗和养老合二为一,一举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成为卫生和社会保障部门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正确理解?医养结合?的概念及内涵。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在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涵盖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医养结合?的?医?不等同于医院,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急性医疗,可以在养老项目中设置医疗室,设置急救设施或是120急救车,与医院合作开通急救通道,让老人在身体出现异样时得到及时的救助和治疗。第二部分是健康管理,也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第三部分则是康复护理,以

养老机构为主体,但需要以医保报销为前提。与一般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服务对象重点面向患有慢性病、易复发病、大病恢复期、残障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 二、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难点。?医养结合?作为一种集?养、医、护?三位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在实践推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医保结算是难点。当前,医疗和养老机构分离很大程度上源于医疗机构可实行医保,而养老机构则不能,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现象频发,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医养结合?模式推行后,养老院首要解决的是将养老院附属的医务室纳入医保,由此将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医保基金账户支付无力大额康复护理费用;二是?套保?现象将频发。有些不需要住院的老年人可能会借?医养结合?长期住院,占用社会医疗资源,损害其他参保人的权益。所以在管理上如何区分好养老和住院的界限,还需研究。与此同时,医院主办养老院的形式,也将会遇到诸多法律障碍。 2、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难度大。以北京为例,2013年全市400家养老机构中,只有62家机构内设医务室,仅36家纳入医保定点,全市3700多家托老所和街乡镇养老照料

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朝阳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图表:中国养老模式比较

2.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丰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3.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 4.市场化的养老方式可有效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质量 3.社区养老福利色彩较浓,一般情况下,收费标准较机构养老低 2. 良好的社区照顾比机构照顾费用昂贵,这是由于社区资源的分散和专业人员的稀少所造成的

医养结合型养老院规章制度大全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大全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2) 一、学习和会议制度 (2) 二、财务管理制度 (2) 三、卫生保健制度 (3) 四、食堂管理制度 (4)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职责 (4) 一、院长职责 (4) 二、会计职责 (5) 三、出纳职责 (5) 四、保管员职责 (6) 五、炊事员职责 (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项目 (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学习制度 (9)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制度 (10)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0) 五好 (11)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文明五字歌 (11)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卫生管理制度 (11)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门卫值班制度 (12)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食堂管理制度 (1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炊事员职责 (1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1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管理委员会职责 (14)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委员会 (14)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守则 (1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民守则 (1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民互助制度 (1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安全守则 (1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治安管理制度 (1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责 (17)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预防救治方案 (18) 院民十要十不要 (18)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管理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20)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一览表 (21) 一周膳食安排表 (22)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卫生竞赛公开栏 (2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栏 (2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公开栏 (26) 宜春市袁州区五保供养协议书 (27)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入院协议 (29)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一、学习和会议制度 1、每月15日和30日为院民集中学习日,学习内容为党的政策和法规、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评比好人好事。 2、每周星期三为工作人员集中学习日,要求每季写出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3、每季季末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是:通报院办经济收支情况,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工作自查,交流思想。 4、会议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做到人人发言,畅所欲言,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相互理解。 二、财务管理制度 1、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种、养、加工及所有经营收入,有关部门捐款捐物,上级民政部门、乡政府的拨款、财产转让、出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均应入帐。

2019年人大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

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XX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发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内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必要性及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内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给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及研究内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杨文娴,2014),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邬沧萍、姜向群,1996)。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刘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势和主观幸福度优势,而依靠子女供养或政府补助的独居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报告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 2020 年预计将达到2.43 亿,2025 年将超过3 亿。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到老龄化的行列,到 2050 年每 4 位中国人约有 1 位是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此同时,老年人余寿带病的年限也将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延长。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重养轻医的现象。相关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养结合”是将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则是尽可能使老年人可以在同一机构中同时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健康监护、疾病治疗以及临终关怀。有研究显示,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病人的安全感。 在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本文将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提出构建和完善该种模式的意见建议。 一、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现状 1.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为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断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 2013 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探索医疗与养老行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相融合。 2015 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养老行业,民营养老机构建立与医疗机构同等要求的行业准则规范。 2015 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融合共享。

敬老院与卫生院 医养结合合作协议书

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甲方:卫生院? 乙方:镇敬老院 为保证入住甲方的五保供养对象获得及时、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守信”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签定本协议。 第一条在协议范围内,双方依据本协议开展乙方五保对象的医疗服务工作。 第二条协议自签订之日起有效期年,至年月日止。 本协议有效期内,因发生一方住所地发生变更或不可抗力、双方不可控制、无法预见等事件的,本协议终止,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第三条甲方义务 1、安排人员及时为乙方五保对象因病需住院治疗时至乙方专门病房住院就诊。 2、乙方患者住院期间,适用相关优惠政策。? 3、乙方患者出院时,甲方及时通知乙方。? 4、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 5、每年为建档人员提供免费体检。? 6、为乙方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第四条乙方义务 1、乙方免费提供间房屋,该房屋为乙方入院五保对象的专门病房。 2、负责为每间房屋配备病床、空调、电视机等相应的设施。

3、负责提供给甲方大门和专门病房钥匙。 4、协助就医五保对象按时结清医疗费用。? 5、在甲方的指导下对乙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康复训练、使患者遵嘱服药。 6、积极配合甲方开展定点医疗服务。? 7、本协议生效期间,乙方不得再与第三方签订医疗服务协议。? 第五条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另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具有优先于本协议的效力。 第六条? 协议有效期内发生医疗纠纷依法解决,但乙方应协助做好调解工作。?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负责人:负责人: 住所地:住所地: 签定日期:年月日

医养结合养老院修订稿

医养结合养老院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朝阳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 ?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朝阳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着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阳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着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 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 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综上所述,机构养老模式能较好的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人口结构等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式的内涵进行解释与分类。分析探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以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为例,提出从设施配套、市场运营、活动体系三方面进行的创新实践。总结得出养老产业城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及产业发展方面都较为理想,应是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 1.医养结合成我国健康养老发展新趋势 1.1高龄化、空巢化的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的及以上人口人总数为1.18亿,占人口总量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其中85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总数约为2000万,占总口总量的1.57%,比2000年的人口普查上升0.62%。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2014)表示,“2000-2010年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65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数量,将由目前5000万增到2050年的近2亿。”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正逐渐加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能的风险逐渐上升,对护理型养老机构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2医养结合成解决养老难题新思路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等政策文件发布以来,“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备受关注。传统养老模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硬伤”。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 2.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特征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并将医疗放在更重要的位臵上。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需注意的是,“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不是简单地打针吃药的医疗服务,而是应当达到一级医院及以上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有足够具备资格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 2.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分类 2.2.1“医养融合”模式 一般由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演变而来,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模式,分为医疗区和养护区两大功能。老年患者在疾病的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医疗区接受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