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辽市收缩转移战略办公室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通辽市收缩转移战略办公室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通辽市收缩转移战略办公室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通辽市收缩转移战略办公室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通辽市收缩转移战略办公室负责同志

答记者问

记者:什么是收缩转移工程?

答:是大力实施以收缩农牧业生产活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转移农牧民为主要内容的收缩转移战略,调整生产力布局,走出一条以城带乡、收转并进、反哺生态、和谐发展新路子的工程。

记者:实施收缩转移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牧民增收、生态恢复、生产发展为目标,以收缩生态脆弱地区农牧业生产活动,转移农牧民人口、转移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相结合,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统筹城乡发展,采取转(转移农牧民)、封(围封转移、建设若干无人区)、禁(禁牧舍饲)、退(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等综合措施,减少减畜与发展二、三产业并举,转移人口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并进,引导农牧民增收、生态环境恢复的双赢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新通辽。

记者:实施收缩转移战略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答:到2010年,在现有农区全部禁牧、牲畜全部舍饲,半农半牧区季节性禁牧的基础上,半农半牧区实现区域性全年禁牧、牲畜半舍饲和区域性全年舍饲,牧区全部围封轮牧、季节性禁牧,重点地区全年禁牧;建立禁(无人)区16处,退牧还草面积407万亩、退耕还草面积13万亩,全市林草盖

度达到85%以上;完成国家、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嘎查村和散居在生态严重恶化地区的农牧民搬迁转移任务。

到2015年,在全面巩固围封禁牧成果的基础上,全市封禁面积达到1010万亩,退耕还草面积达到222万亩,全市十五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的坨沼地全部退耕还草,林草盖度达到90%以上;搬迁转移31个嘎查村、4632户、18947人(其中散居农牧户547户、2057人)到城镇或城镇周边地区,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或在城郊从事设施农牧业生产;非搬迁的生态重点地区以牲畜舍饲和温室大棚为标志的高效设施农牧业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60%以上,劳务输出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记者:请问完善移民补贴和激励机制是什么?

答:一是对于搬迁转移到城镇和工业园区周边的农牧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保留其原有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权益,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为转移农牧民上养老、医疗保险,建立失业保险、低保等制度,免除后顾之忧。

二是对统一建房和自购房给予补贴。

三是企业搬迁用工优先招用搬迁转移农牧民,并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旗县政府对用工企业给予岗位补贴,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对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

四是继续享受农村牧区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和农村牧区计划生育政策。

五是搞温室蔬菜、舍饲畜禽养殖等设施农牧业生产的,

除享受其它搬迁移民同等待遇外,还享受建温室大棚、畜禽圈舍等生产性基础设施补贴,并提供贷款支持,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

记者:完善围封禁牧、退耕退牧政策是什么?

答:一是除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由旗县一次性收购草牧场和土地使用权外,其它封禁区草牧场和土地使用权保持不变,围封禁牧五年以上,由牧户提出申请,经草原监理部门测定植被恢复到可利用程度,并报请旗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可在严格实行畜草平衡制度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重新利用。围封禁牧期间,由旗县市区人民政府予以适当的补贴。

二是退出签订二轮延包合同内耕地和草牧场的,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水浇地退旱作耕地、建饲料地退草牧场的办法吸引农牧民退耕退牧;也可以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收回耕地和草牧场使用权,由苏木镇或嘎查村统一管理建设;还可以通过相关项目资金适当补偿的办法鼓励农牧民退耕退牧;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招商引资建设生态旅游区的办法实行退耕退牧开发。对农牧民自愿退牧还草的,旗县市区政府要给予补贴。

三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舍饲圈养牲畜,政府对圈舍、窖池建设和牲畜改良、购置饲草加工机械等予以补贴。

记者:围封禁牧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答:一是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罕山、荷叶花湿地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扎鲁特旗平顶山、扎日尔吐沟、巴彦查干、公爷仓自然保护区、科左中旗乌斯吐、科左后旗

双合尔山、莲花吐、乌丹塔拉沙地原生植被8个市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二是扎鲁特旗巴彦芒哈沙带、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周边地区、科左后旗阿古沙带、库伦旗额勒顺一带、奈曼旗教来河两岸和老哈河南岸沙带、开鲁县北沼等严重沙化地区和各旗县市区局部严重沙化、退化、盐碱化的草牧场。

三是通辽至下洼高速公路、省际通道306线(通辽段)、国道304线(通辽段)等重要交通要道两侧各500米范围内的草牧场。

四是山区15度以上坡耕地,沙区人均8亩以外的退耕土地。

记者:搬迁转移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答:国家级、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市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内的农牧民;生态严重恶化、失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牧民;居住在沙区、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零散农牧户。

记者:对围封禁牧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怎么补偿?

答:一是全面围封禁牧地区的农牧民自愿退牧围封承包到户有草牧场,列入国家、自治区和市级重点自然保护区的,每亩每年补贴6元至10元;列入国家退牧还草项目的继续按国家退牧还草项目补贴标准予以补贴;重度沙化、盐碱化的草牧场,每亩每年补贴3元至5元。

二是农牧民主动退出二轮延包合同内耕地(山区15度以上坡耕地、沙区人均8亩以外的耕地),实行封禁、退耕还草的,享受国家退牧还草补贴政策;退耕还林的。经验收合格,每亩一次性补贴20元苗木费。也可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或

扶贫开发,建1亩基本农田退2亩耕地还林还草。

记者:对舍饲圈养牲畜予以生产性补贴,怎么补贴?

答:一是围封禁牧农牧民舍饲圈养牲畜的,对新建圈舍、窖池和购买饲草加工机械给予补贴。建设砖木结构圈舍的每100平方米补贴3000元;建永久性窖池的,每100立方米补贴2000元;购买饲草加工机械的,补贴机械价款的20%。金融机构优先为舍饲圈养牲畜的农牧民提供“双增”贷款。

二是围封禁牧区农牧民在二轮延包合同内耕地种植优

质牧草、青贮饲料的,每亩补贴50元;饲料地不足的,按退10亩草牧场补1亩饲料地标准在机动地或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中予以补充。

三是农牧民购买优质种畜,改良品种、优化群畜种结构的,享受国家畜牧业良种补贴政策,不能列国家目的,由旗县市区政府参照国家标准给予补助。

记者:搬迁转移农牧民的住房、户籍和土地制度怎么落实?

答:一是生态搬迁农牧民由旗县政府在移入地城镇或工业园区周边统一建设居民新村,每户补贴建房款2万元;建设用地政府统一调剂,费用由政府承担,有关部门收取的规费全部免收。农牧民个人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享受移入地城镇经济适用住房补贴。

二是生态搬迁进城农牧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农牧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城镇居民享有的各项待遇全部享受,过渡期内原享受的支农惠农政策继续享有,原嘎查村集体收益权不变;继续享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

补贴、退牧还草补贴和中小学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国家支持的农村道路、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保持不变,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

三是生态搬迁进城镇农牧民原承包的草牧场、耕地和现有林封禁后政府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草牧场质量较好的每亩每年补贴6元至10元,重度沙化、盐碱化的每亩每年补贴3元至5元;签订承包合同的耕地同,根据土地质量、年收益等区分不同情况确定;现有林纳入生态公益林项目的,按国家生态公益林补贴标准予以补贴,属商品林的继续执行原政策。

记者:怎样落实搬迁转移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答:生态搬迁进城镇农牧民年满16周岁的,全部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收购草牧场、耕地补偿和现有林补贴资金首先用于搬迁进城镇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按照《通辽市失地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执行;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年人,经本人申请进入移民地敬老院养老;符合低保条件的,享受移入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搬迁进城镇农牧民可继续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可以在移入地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困群众和五保供养人员,由民政部门提供医疗救助。

记者:怎样妥善安置搬迁转移农牧民就业?

答:一是免费培训并优先安置生态搬迁进城镇农牧民。市内现有企业和新建设项目招用工人优先招用搬迁转移进城镇的农民工,对搬迁转移的“4050”人员政府通过开发和购买公益岗位优先安置,保证每户有1人稳定就业。从2008

年开始,市内各工商企业用生态搬迁进城农民工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企业所在地政府对用工企业进行岗位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旗县市区根据财力、岗位工种等情况确定。搬迁进城镇农牧民自主灵活就业,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用贷款。

二是生态搬迁转移到城镇郊区从事设施农业的,旗县市区政府负责调剂土地,无法调剂的由政府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或出资租地解决。调剂解决的耕地抵顶农牧户封禁的耕地,不足部分,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建日光温室大棚和春棚,搞蔬菜和食用菌等生产的,每户扶持1———2万元贴息贷款,建日光温室的每亩奖励3000元,建春棚的每亩奖励1000元。自建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舍饲圈养牲畜、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按《通辽市围封禁牧措施》的规定,对牲畜圈舍、窖池和饲草加工机械予以贴息,并给予“双增”贷款支持。

记者:2008年围封禁牧、搬迁转移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扎鲁特旗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80万亩天然牧场、50万亩次生林区的围封禁牧、职工转职、搬迁工作和荷叶花自然保护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农牧民搬迁转移及禁牧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40万亩草牧场围封禁牧及农牧民的搬迁转移工作。

三是科左后旗阿古拉村搬迁转移和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四、第五营林区的搬迁前期准备工作。

四是其他旗县市区自行制定的2008年重点工作。

记者:目前我市农牧区党政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企

事业单位人员、个体人员、工商和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草牧场放牧或农牧户家中寄养牲畜很多,对他们采取什么措施能退牧?

答:党政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个体人员、工商和其它单位或个人承包草牧场放牧或农牧户家中寄养牲畜,导致农牧户超载过牧的,畜主必须无条件出售牲畜。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_张晓燕

第19卷 第1期2007年2月研究与发展管理R &D MANAGE MENT Vol .19No .1Feb .2007文章编号:100428308(2007)0120028206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张晓燕 1,2,李元旭1(1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21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135) 摘 要: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拥挤效应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202208;修改日期:2006212225. 作者简介:张晓燕(1974—),女,博士,讲师;李元旭(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代替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产生和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内部单元和个人间的知识分享会减少必须从外部购买知识时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因为分享知识意味着提高技能、平等合作和增加投资回报以及减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和财务上的风 险[1].当知识转移到企业的其他单元和个人,他们不用重新经过那些耗费成本的过程,可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在学习曲线上行进得更快.对企业来说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高,企业就会通过现存知识的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据研究,80%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增加了知识转移的难度.并且对个人而言,个人因为拥有有价值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一旦与他人分享,就会影响其知识优势,降低其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个人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激励机制面对作为知识源泉和载体的人必须要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的隐含性带来的转移难度问题. 1 隐性知识特征与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按照公司知识基础观的线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件、电子媒介和其他人工制品有效率地转移,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专利和版权除外).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识是显性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讲出来的多”[2] .隐性知识则是被个人获得和存储并且难以被分离出来进行转移和交易的知识,它的转移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培训技术,比如:指导和讲故事.知识的隐性特征最初是由Polanyi 定义的,他认为这种知识特性是由一系列 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2].在关于知识的著作中,知识的隐性和 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联系在一起[3].更狭隘一点的概念则仅关注不可编码性和不可传授性,但同时也承认复杂性和知识隐性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公司资源时,知识的隐性应该得 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4].隐性知识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可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报告.doc

连锁汽修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 战略规划报告 众多企业经营者在考虑实施新的连锁集团化、信息化战略的时候,往往因为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或者人才基础,对于公司实施连锁信息化管理步骤显得比较陌生甚至毫无头绪。如果选择的了项目实施水平比较薄弱的公司作为项目实施方,被没有项目领导能力的公司牵着走,项目实施过程对于企业方来说很可能变成一场苦难(即使是很好的软件产品)。相反,如果选择了好的实施方或者自己企业有好的项目实施管理者(至少应该具备该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方法),这样的风险就小了很多;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项目选型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的企业经营者除了充分授权之外,还应该知道些什么?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下述内容,为我们的连锁企业的经营者的信息化规划提供脚踏实地的指导.。 一、信息化项目立项 主动立项:根据本公司的中期发展计划,提前做好公司信息化规划方案。 被动立项:原来的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目前的业务运作(或者如果不变革已经到了要付出更多代价的时候),没有办法需要考虑新系统立项(这种情况在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中还占较大比重); 盲目立项:本身无明确计划,因为不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只有一个很粗略的想法,或者看到做得比较好的同行的做法,进行简单模仿。 二、立项选型的几个原则 1.适应性原则 与公司的发展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公司的管理流程相适应与公司现有人员对系统的适应能力(当然也可以 考虑是否能够通过更换人员).。 2. 经济性原则 重点考虑两个方面考虑公司的经济承受能力,管理规范带来的效益与业务高效之间的效率的对比,如果系统带来的规范流程与业务高效带来的效率冲突,则需要比较两者之间的经济性,不能一味地追求规范而损失高效率,否则可能得不偿失。需要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也需要与公司的中期计划相适应.因此我们建议,如果两者之间发生比较严重的冲突和分歧的时候,也可以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一)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一) 摘要: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拥挤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代替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产生和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内部单元和个人间的知识分享会减少必须从外部购买知识时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因为分享知识意味着提高技能、平等合作和增加投资回报以及减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和财务上的风险。当知识转移到企业的其他单元和个人,他们不用重新经过那些耗费成本的过程,可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在学习曲线上行进得更快。对企业来说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高,企业就会通过现存知识的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据研究,80%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增加了知识转移的难度。并且对个人而言,个人因为拥有有价值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一旦与他人分享,就会影响其知识优势,降低其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个人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激励机制面对作为知识源泉和载体的人必须要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的隐含性带来的转移难度问题。 1隐性知识特征与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按照公司知识基础观的线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件、电子媒介和其他人工制品有效率地转移,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专利和版权除外)。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识是显性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讲出来的多”。隐性知识则是被个人获得和存储并且难以被分离出来进行转移和交易的知识,它的转移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培训技术,比如:指导和讲故事。知识的隐性特征最初是由Polanyi定义的,他认为这种知识特性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在关于知识的著作中,知识的隐性和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联系在一起。更狭隘一点的概念则仅关注不可编码性和不可传授性,但同时也承认复杂性和知识隐性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公司资源时,知识的隐性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隐性知识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可编码性可防止它被竞争对手无意识地模仿。隐性知识之所以被保护得很好是因为外界很难评估它的性质。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知识越是隐性,越具有产生独特竞争能力的潜力。因此,不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知识隐性这一特征的存在一定会为广泛利用知识带来收益。 1.1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认知障碍 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速度是有限的(如吸收、积累、应用知识的能力),因而知识转移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目前学者们大量研究的知识转移认知方面的障碍有: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和发送者的教授能力、组织背景以及知识特点。其中认为知识的特点是最重要的决定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验证。Polanyi最早提出了知识具有不可去除的隐性部分并且隐性成分越多就越难以转移,随着隐性知识人工制品成分减少,转移成本则大量增加。Teece(1997)建立了技术的隐含性与转移该项技术到国外所需的等价货币费用之间的直接联系。Galbraith(1990)提出由于技术的隐含性增加了转移该项技术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该项技术转移后在目的地真正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时间。前面探讨的都是技术性知识的转移,Simonin还增加了有关营销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知识隐性特征和转移的预期容易度之间一个负相关的关系,他总结说:知识的隐性特征对知识转移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2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机会主义障碍

内蒙古肉牛业现状及发展1

内蒙古肉牛业现状及发展 作者:王永荣 摘要:牛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肉食产品。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肉牛业在其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肉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内蒙古,肉牛业,现状,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农产品关税税率的降低,粮食等农作物产品己逐步失去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牛羊肉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目前,畜牧业养殖已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我国发展肉用草食家畜具有重要意义。 牛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肉食产品。大部分国家把肉牛业作为一项重点发展产业来抓,市场前景广阔。内蒙古有着悠久的草原畜牧业发展历史,是国家重要畜牧业基地,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具有发展肉牛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对振兴内蒙古地方经济,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出口创汇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肉牛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内蒙古肉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肉牛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性能不高 自治区牛的品种资源丰富,但整体遗传水平比需求的肉用性能低,品种个体偏小,繁殖率低。与国外牛一年产一犊,相比差距甚大;没有培育出专门化的适宜于各类不同生态条件要求的品种或类群。 2、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优质高效生产模式 由于内蒙古地处国家北部,气候条件恶劣,不能让肉牛四季都出栏。牛出栏的时间主要在8-11月,导致不可以经常供应市场。另外畜群周转缓慢,商品率和出栏率比较低效益不高,也是制约内蒙古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再有就是缺乏育肥的基础设施,人工饲草料基地也相对薄弱,育肥基地和手段不配套,使得肉源得不到保障。 3、肉牛加工企业规模不大, 产业化程度不高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 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为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牛群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计划(本计划适用于普通牛、水牛、牦牛等主要以牛肉生产为主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一、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 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对牛肉生产和肉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培育了一批肉牛新品种。几十年来,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杂交选育,培育了一批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等兼用品种和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3个专门化肉牛品种。这些品种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胴体重等方面比地方牛种都有显著提高,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保护了主要牛种遗传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54个地方黄牛品种、26个

水牛品种和12个牦牛品种。长期以来,国家在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包括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等21个地方牛品种,确立了14个国家级保种场和2个国家级保护区。这些种质资源为开展肉牛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群体基础。 (三)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和推广能力。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立了肉牛种公牛站30多个、肉牛原良种场136 个,目前全国采精种公牛存栏1300余头、种肉牛场存栏种牛1.4万多头,2010年销售冻精1500多万剂。经过多年的肉牛改良实践,大范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培养了改良技术队伍,推动了基层肉牛改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初步构建了以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技术推广站、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为开展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提升了肉牛生产水平。随着肉牛遗传改良速度的加快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肉牛生产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全国肉牛存栏9400万头、出栏4700万头、牛肉产量653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0.3倍、13倍和23倍。肉牛出栏率从1980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51%;出栏体

最新 发展肉牛产业工作方案-精品

发展肉牛产业工作方案 一、发展肉牛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肉牛养殖公司、建设养牛小区、培育养牛大户、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为主要模式,依靠科技,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发展基础母牛,迅速增加肉牛养殖量,逐步使肉牛产业走上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真正把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发展目标:从发展基础母牛着手。培育养殖能繁母牛专业大户和肉牛养殖大户,引导、鼓励农户养母牛、繁小牛、出栏商品牛。力争用2-3年的时间,全市培育发展2-3个年供良种母牛500头、出栏商品牛1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建成20个肉牛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培育200户养牛大户(户均出栏百头以上)带动2000个肉牛养殖户(户均出栏5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10万头,新增出栏商品牛5万头。5年内,实现目标任务翻一番。 二、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 1项目扶持。对达标的肉牛养殖公司、养殖小区和加工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 2信贷扶持。采取金融部门发放货款。市财政贴息代补的形式。扶持对象:养殖能繁良种母牛5头且饲养1年以上的专业户;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养殖大户;入住养牛小区的养殖户;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扶持措施:对良种母牛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按每头种牛贷款3000元,市财政贴息300元;对肉牛养殖大户和入住小区的养牛户,按每头肉牛贷款500元,市财政贴息50元。 3财政扶持。鼓励农民利用民间资本发展肉牛产业。市财政按每头良种母牛奖励300元;对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专业户,市财政按每头肉牛奖励50元;对达标的肉牛小区,市政府奖励5万元;对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的肉牛品改站,市政府奖励3万元;对肉牛养殖大户每年进行评比,前10名每户奖励1万元。 三、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措施 1搞好技术服务。1加快品种改良。要指导各乡镇或专业大村建立肉牛品种改良站(点)大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以民营化为主要形式,乡镇(场)建设标准化肉牛品改站和养殖基地,年在全市普及。2加强技术培训。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肉牛安全生产等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农户肉牛养殖水平。3加大指导示范。分区域建立养牛示范户,技术骨干对养牛小区或示范户实行包联,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以点带面,拉动肉牛产业发展。

2019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2019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2019年2月12日发布) 1、2018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1.1基本特点 在牛肉和活牛市场上,刚性需求与养殖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国产牛肉增产100多万吨和进口牛肉超过100万吨,牛肉和活牛(母牛、架子牛、育肥牛)的价格上升且升幅较大。 在产业整体上,肉牛存栏量、屠宰量和牛肉产量稳步增加。牦牛的“放牧繁殖、半农半牧区与农区规模化育肥、标准化屠宰加工”的产业化模式开始形成。养殖阶段的低成本和环保意识普遍提高,但“秸秆就近利用、粪尿就地还田”的铁则,依然缺乏系列政策的明确支持。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从业人员素质和机械化率有所提高。产业技术被主动使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势态明显。肉牛和牦牛产业链各节点的经济效益较2017年稳中有升。 肉牛母牛存栏量明显增加,“弑母杀青”状况基本得到扭转。低成本依然是母牛养殖的核心,“分散、小群体、大规模”依然是母牛养殖基本模式,该模式是我国肉牛产业现阶段赖以存在并且不可动摇的主体模式。其中,分散的养殖场(户)衍生出了按经营能力和资源支撑能力扩大母牛存栏头数,同时兼养育肥牛提升盈利能力的新模式。 爆炸式产业外资金催生的母牛“大规模”、“集约化”圈养形式,面临着环保、管理、成本、技术的适度选用、市场选择、盈利能力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压力和经营风险。 牦牛和犏牛的散户放牧模式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依然如故,由此每年损失约70万吨牦牛肉,与牦牛超载一道,是藏区草原生态的重大威胁。牛肉市场需求压力促进了牦牛和犏牛的“错峰出栏”、“集中、围栏”等规模化育肥技术与生产模式的加速普及。海拔500米以下的规模化育肥是2018年度牦牛产业的技术突破和亮点。 市场选择了奶牛是多了一项产奶功能的肉牛,其活牛流通、肉用生产技术和模式得以迅速形成且趋于成熟。但适合我国国情的奶肉融合生产与经营的产业模式尚待成型。

企业战略管理_在线作业_B

企业战略管理-在线作业_B用户名:W110702151103最终成绩:100.0 1. 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现在纺织印染厂 差异集中化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集中化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成本领先战略 Knowledge Point: 3. 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BCG),假设某经营单位应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金牛经营单位

5. 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展开竞争时所拥有的战略优势, 正面优势 同种优势 差别优势 非正面优势 Exam Score: 5.0

研发 财务管理 生产 人力资源管理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生产 Knowledge Point: 7. 肯德基快餐店自1987年进入北京市场以来,不断地发展加盟连锁店,占领北京快 战略单位

9. 日本索尼公司于1989年以5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美国哥伦比亚和三星两家电影 成本领先战略 多元化战略 横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多元化战略 Knowledge Point: 公司战略 职能战略 竞争战略 产品战略 Exam Score: 5.0

有重点的发展战略 退出战略 发展战略 渗透战略 调整战略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退出战略| 发展战略| 渗透战略| 调整战略Knowledge Point:

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一、系统开发背景 申通快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快递”)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5000万,是申通快递网络的总部,拥有注册商标“STO申通快递”。申通快递负责对申通快递网络加盟商的授权许可、经营指导、品牌管理等。目前,申通快递担任中国快递协会、上海快递行业协会和浙江快递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旗下的加盟商在各个省份也分别担任着副会长或理事单位。 申通快递品牌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品牌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申通快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完善、流畅的自营速递网络,基本覆盖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基本实现了派送无盲区。申通快递在全国各省市有六百多个一级加盟商(包括西藏拉萨等偏远地区)和两千多个二级加盟商、四千多个门店,50多个分拨中心,全国网络共有从业人员四万多名,上万辆干线和支线网络车,日均业务量近百万票,年营业额超过四十亿元,成为国内快递网络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营快递体系。 申通快递主要提供跨区域快递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十,使公司成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随着国内快递需求的多样化,公司紧贴市场,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继续提供传统快递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兴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第三方物流和仓储服务、代收货款业务、贵重物品通道服务等,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子商务物流供应商。 申通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分析。申通公司由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下设事业部、支持部、营运部、控制中心。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如下: 事业部:主要负责企业的推广和客户的扩展。 支持部:主要负责客户服务、法律支持和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 营运部:主要负责快递业务的处理,包括是接订单、接收快递物品、仓储管理和配送。 控制中心:负责财务、人事和行政管理。 二、单位现行状况调查 (1)总经理 及时地掌握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产生的信息并加以科学地利用,在数据仓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摘要]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知识转移内驱力隐性知识转移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原材料等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对知识管理至关重要。2000年以来,在Cross等人的倡导和影响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基于社会网络模式的知识转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学者们发现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组织的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中隐性知识的转移。 当前研究主要从网络特征因素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角度分别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如果不依赖知识转移主体则难以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而知识转移主体的主观行为也会受其所处网络结构的调节和约束。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在知识转移动机及组织文化环境调节作用下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1概念模型与假设 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中简单得出的行为,它的发生受到一些因素的调节,不仅需要社会网络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知识发送者有意愿和动机以及双方有接触的机会和一定的传接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进行。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变量——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知识转移内驱力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综合考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①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否受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的调节;②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是否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其中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调节变量为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中介变量是知识吸收能力。初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密度指社会网络中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联系的程度。成员之间的接近程度以及联系频繁程度决定了网络密度。Szulanski(1996)在研究组织各部门间知识流动时发现,部门间如果不预先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关系,知识在部门间的扩散和转移就难以发生。 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转移动机调节实现的。密度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形成一种强关系,成员会过于依赖现有网络中的联系,从而形成同质性网络,即成员观点相似,获得大量重复的信息,这使得成员之间区别度不高。然而,企业内部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脱颖而出的员工才具有竞争优势,员工必须在网络中显示自己更高的个人成就感、声望来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只有员工具备了强烈的知识转移动机,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Scott(1995)等人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选择在组织内相互合作,主要是源于Maslow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

肉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实施方案 ****肉牛养殖有限公司 ****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4 - 1.1项目概况 (4) 1.1.1 项目名称.............................................. - 4 - 1.1.2 项目建设单位.......................................... - 4 - 1.1.3 项目建设地点.......................................... - 5 - 1.1.4 建设性质.............................................. - 5 -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 5 - 1.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6 -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工程技术方案....................................... - 7 - 2.1建设规模及内容 (7) 2.2建设规划和布局 (8) 2.3养殖基地改扩建及技术升级改造 (8) 2.3.1 建筑工程方案.......................................... - 8 - 2.3.2 设备方案.............................................. - 9 - 2.4利用牲畜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 (9) 2.4.1 建设内容.............................................. - 9 - 2.4.2 技术方案.............................................. - 9 - 2.4.3 土建工程方案......................................... - 10 - 2.4.4 设备方案............................................. - 11 - 2.5高档牛肉精加工生产及冷链物流 (11) 2.5.1 建设内容............................................. - 11 - 2.5.2 产品方案............................................. - 11 - 2.5.3 技术方案............................................. - 12 - 2.5.4 土建工程方案......................................... - 15 - 2.5.5 设备方案............................................. - 15 - 2.6高档品牌创建及推广 (17) 2.6.1 建设内容............................................. - 17 - 2.6.2 实施方案............................................. - 17 -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

肉牛产业链分析 一、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的现状分析 1、国内肉牛养殖的品种分类 2、国内肉牛的养殖规模和优势区域分布 3、国内肉牛的养殖技术 二、国内牛肉市场情况分析 1、国内牛肉的产量分析 2、国内牛肉市场消费量和前景分析 3、国内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情况分析 4、国内肉牛重点加工企业和加工产品情况分析 三、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的效益分析 1、国内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推动力 2、国内肉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3、国内肉牛养殖业的影响因素情况分析 四、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1、国内肉牛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国内肉牛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肉牛产业链分析 一、国内肉牛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1、国内肉牛养殖的品种分类 根据其生产类型或用途把牛分为乳用、肉用、役用品种和兼用品种。肉牛是指生产牛肉的专用品种。 中国的主要肉牛品种是黄牛,是长期以来我国役肉兼用为主的黄牛群体的总称。秦川牛: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其体骼粗壮,肌肉丰厚,前驱发育好,被毛细致有光泽。秦川牛肉用性能突出,屠宰率和净肉率都在50%以上,适应性强。 南阳牛: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毛色以深浅不一的黄色为主,另有红色和草白色,体骼较大,结构紧凑。该牛产肉性能良好,屠宰率在55%以上,净肉率达到46%。 晋南牛:产于山西省晋南盆地。体格粗大,前驱较后驱发达,毛色以枣红色为主,红色和黄色次之。晋南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和净肉率都在50%以上。 鲁西牛:产于山东省的西南部。体驱高大,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前驱较宽深。被毛从浇黄到综红都有,心黄色为主。该牛肉用性能好,屠宰率达到57%,净肉率达到50%。 延边牛: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毛色为深浅不一的黄色,被毛密而厚,皮厚有力,胸部宽深,体长结实,骨骼粗壮。该牛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屠宰率57%,净肉率47%。 蒙古牛:产于内蒙古中西部。毛色以黑色、黄色居多,头部粗重,角长,四肢短,蹄质坚实。屠宰率53%,净肉率45%。该牛抓膘能力强,发病率低,是我国最耐干旱和严寒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 还有产于浙江省温岭高峰牛,内蒙古三河地区的三河牛,由吉林、内蒙、河北三省四地区联合育成草原红牛,原产于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新疆褐牛等均属于国内有名的地方品种牛。

企业战略管理_在线作业

企业战略管理_在线作业_1(90分) 一、单选题 1. (5分)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明显的竞争特征是()。 ? A. 价格 ? B. 库存成本 ? C. 规模经济 ? D. 转换成本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展开竞争时所拥有的战略优势,这种优势属于()。 ? A. 差别优势 ? B. 非正面优势

? C. 同种优势 ? D. 正面优势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将经营重点放在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上,是()的主要特点。? A. 市场集中化 ? B. 顾客集中化战略 ? C. 地区集中化战略 ? D. 产品线集中化战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下列属于价值链的基本活动的是()。 ? A. 人力资源管理 ? B. 财务管理 ? C. 研发 ? D. 生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竞争战略主要是研究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其目的从企业内部来讲是建立一定的()。 ? A. 竞争优势 ? B. 核心能力 ? C. 价值链 ? D. 协同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TcL正在策划进军汽车制造领域,这一战略层次属于()。 ? A. 职能战略 ? B. 竞争战略 ? C. 公司战略 ? D. 产品战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BCG),假设某经营单位应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以维持其有利的市场地位,该经营单位最有可能是()。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文章编号:1000-8934(2004)02-0062-03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施琴芬 崔志明 梁 凯 (苏州大学科研处,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 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关键词:隐性知识;转移特征;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G 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BR2002014) 作者简介:施琴芬(1963-),女,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技术预见;崔志明(1961-),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预见、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梁 凯(1976-),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科技哲学。 人类社会经过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 “信息革命”曾给予人类社会思想和行动的无限冲击,然而“知识革命”引起了人类社会深刻的变革。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Nonaka )曾高度概括了知识时代的特征: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惟一可确定的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框架看,人类社会要求我们挑战传统的认知结构所基于的假设,强调通过人员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冲破知识传递与转移中的种种壁垒,达到“青蓝互哺”的可逆双赢氛围。 众所周知,知识是哲学反思的对象,也是经济学聚焦的中心问题。哲学主要研究知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问题,而经济学则研究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价值化问题以及知识如何被用来更有效地创造最大价值的问题。在新经济时代和可以预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知识的利用和转移途径正在或者即将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知识转移是一种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或者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精简人员使得中层管理人员的缺省对组织的知识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聚焦的根本问题是他们的离去带走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企业流程再造的失败揭示了流程再造仅靠显性知识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恰恰印证了人类的本质不是基因,但是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哲学思想。 1 隐性知识的特点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 olanyi )在其 1958年出版的哲学思想著作《个人知识》 (Pers onal K nowledge )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The T acit K nowledge )对隐性知识和隐性认识进行了比较系统 的探讨和分析。他认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 的及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人们聚集感知到的事物能被明确的认识,但是人们不能完全清晰的表达出来,所有理解都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indwelling )即个人的心智模式。波兰尼曾经满怀感慨地说:看着今天以漫无休止的努力用显微镜和化学、用数学和电子学仿制着清一色的与二百年前那位半文盲的斯特拉迪瓦作为日常工作制作出来的相似的小提琴,这情景真的有点使人伤感。隐性知识不是主观的,它是客观性与个人性的结合,隐性知识的主体行为遵从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 ),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联系,其行为的细节可以被视为逻辑上不可言传的,即隐性知识的默会性和个人性。正如康托尔关于 连续统一的“不可罗列性”定理这样的“集论” (men 2genlehre )中存在着种种美丽的定理,G.H.哈尔迪认为,一旦掌握了所用的语言,对它们作出证明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定理的意义变得明朗之前有必要作出相当多的解释。康托尔的证明跨越了一个逻辑鸿沟,否则就会造成像范特荷甫和考尔贝在不对称碳原子的问题上或巴斯德和李比希在把发XI AO 看成XI AO 母的生机功能的问题上所造成的分裂一样。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 )认为隐性知识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 2 6第20卷 第2期2004年 2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 ol.20,N o.2 Feb.,2004

内蒙古福泽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蒙古福泽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项目提要 (1) 第一章项目概述 (10)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0)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一、有机肉牛产业化项目符合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观 (13) 二、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规划 (14) 三、随着人们膳食结构水平的提高有机牛肉市场方兴未艾.. 14 四、有机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能使项目区农牧民变劣势为优 势,有利于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 (1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16) 第一节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16) 一、地理位置 (16) 二、自然气候条件 (17) 三、水利灌溉条件 (17) 四、社会经济概况 (17) 第二节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18) 第三章市场分析 (20) 第一节国际市场分析 (20) 第二节国内市场分析 (21) 第三节区内市场分析 (22)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27) 第一节建设项目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及目标 (27) 一、项目功能定位 (27) 二、项目发展战略 (28) 三、项目发展目标 (30) 第二节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布局 (30) 一、建设内容、规模 (30) 二、建设布局 (36) 第三节项目实施进度 (37) 第五章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38) 第一节有机肉牛饲草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8) 一、有机肉牛饲草饲料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8) 二、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基地建植、管护技术 (43) 第二节有机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45) 一、肉牛品种和牛源 (45) 二、有机肉牛养殖场建设 (46) 三、饲养技术规程 (51) 四、日粮组成 (51) 第三节沼气和有机肥生产基地 (51) 一、工艺流程 (51) 二、工程主要参数 (52)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53) 第四节生产技术方案 (54) 一、有机原料要求 (54) 二、有机肉牛屠宰加工环节 (55) 三、产品卫生质量: (55) 四、产品包装与运输 (55) 第五节市场化推广体系建设 (56) 第六章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 (57) 第一节组织管理 (57) 一、组织机构 (57) 二、资金管理 (57) 三、工程管理 (58) 四、信息管理 (58) 第二节保障措施 (58)

《企业战略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

《企业战略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15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下面的哪个理论属于古典战略理论阶段的学派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核心能力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下面的哪个理论属于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理论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核心能力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下面的哪个理论属于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的学派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文化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战略规划的三个组成要素,除了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还包括 ?A、评价和控制 ?B、计划和组织 ?C、监督与反馈 ?D、计划和指标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战略规划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A、组织人事落实 ?B、灵活性好

?C、目标明确 ?D、客观性强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宏观环境分析中的经济因素分析不包括 ?A、社会经济结构 ?B、经济发展水平 ?C、产业政策 ?D、经济体制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宏观环境分析中的政治因素分析不包括 ?A、经济体制 ?B、税收政策 ?C、证据稳定性 ?D、产业政策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人口统计特征属于宏观环境分析中的哪类因素 ?A、科学技术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顾客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四个方面构成 ?A、形象价值 ?B、文化价值 ?C、服务价值 ?D、货币价值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下列资源哪个属于企业资源分析中的市场资源的范畴 ?A、人力资源 ?B、品牌资源 ?C、杠杆资源 ?D、信息资源

企业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效果

企业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分析 王琦雅,郭东强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摘要]企业联盟为隐性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联盟中企业的知识是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的,而隐性知 识转移的效果与隐性知识转移者、 隐性知识接受者、隐性知识双方关系和隐性知识本身特性这四个因素密切相关。提升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应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企业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投入;建立长期的信任机制以及共享与竞争的学习氛围,增强企业间文化的融合;建立规范化的知识转移体系。 [关键词]企业联盟;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746.17 [文献标识码] A An Analysis of Effect on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of Enterprise Alliance WANG Qiya,GUO Dongqiang Abstract:Enterprise alliance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The knowledge in alliance is different and comple-mentary,while the effect of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liverer,receiver,its mutual relations and individual features.We can improve its effect through building better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o dominate tacit knowledge,effective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s to increase enterprise input in knowledge and ability,and standard knowledge transfer system.Long-term trust mechanism and sharing and compet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also imprve cultural integration among enterprises.Key words:enterprise alliance,tacit knowledge transfer,influencing factor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王琦雅(1989-),女,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知识管理; 郭东强(1957-),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信息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TQ027)。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联盟在竞争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许多公司通过同国内外企业联盟增强了竞争力,如上海的大众汽车公司,广东的松下万宝公司等。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的创新资源在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需求时显得严重不足,更需要借助联盟的力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转移是企业进行外部学习的重要一环,但在企业联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对如何在企业联盟中更好地进行知识转移十分关注,其中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企业联盟与知识转移概述 (一)企业联盟的概念 企业联盟也被称作战略联盟,是由美国DEC 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的。国内的文献在定义企业联盟时,一般表述有四个方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和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的战略目标;方式是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合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特点是较为 稳固的松散型组织。许多学者认为联盟应当包括“强—强”联盟、“强—弱”联盟和“弱—弱”联盟。基本上国外的定义注重于跨国公司的国际合作,而且偏重于对实力接近的“强—强”联合的研究分析。而国内研究在这方面的偏向不明显,在概念上多没有对伙伴企业的强弱做出界定。 (二)知识转移的定义 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而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包括知识转入方、知识转出方、 知识转移内容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将那些获得的知识加速应用,从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 (三)知识转移的过程 企业联盟知识转移的构成要素有:知识转移方,知识内容,知识转移的途径,知识接收方等。知识转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转移过程,现有知识在联盟企业之间的流动,以及从联盟企业到联盟的转移;二是转换过程, 第2012年第1期(总第39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2012Total No.39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1-0082-02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