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的概况和新闻整理

欧盟的概况和新闻整理

欧盟的概况和新闻整理
欧盟的概况和新闻整理

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某些邦联甚至联邦的特征。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欧盟是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

欧盟的政治体制因与世界其他大规模的国际组织不同,而把它视作一个独特的实体.

欧盟旗帜的设计早在欧盟尚未存在时就已经有了,1955年,最初是欧洲煤钢共同体设计的,当时该组织只有6个成员国。蓝底上由12枚金星组成的圆环,灵感来自文艺复兴宗教画上的圣母脑后的“十二星冠”。“十二星冠”的出处源于《圣经·启示录》12章一节:“这时,天上出现一大异象:有一女子身披太阳,脚踩明月,头戴十二星辰的冠冕……“此女子通常被解读为圣母玛利亚。因此,“星冠”的构思,象征欧洲民族的完美统一。1986年,盟旗正式使用时,成员国恰好12个,数字的对应纯属偶然。目前欧洲联盟使用的这面“蓝天金星旗”,原本是欧洲理事会(Council of Europe)自1955年开始使用的会旗。欧洲会议于1986年决定,沿用这张“蓝天金星旗”作为欧洲联盟的旗帜。旗子的底色为深蓝,中间为一个“十二颗五角金星环成一圆”的图案。

没想到新的欧盟logo因为和旧版本的logo太相似,让许多人根本没有察觉到其改变;英国保守派议员查德阿什沃斯(Richard Ashworth)就痛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成员国,现在皆面临痛苦的财政紧缩政策,但欧盟委员会却敢花费六位数英镑打理门面,相当浪费。

对此,欧盟委员会官员解释,更换新标志的目的是为了省钱,因为委员会内4百个部门的标志,在过去几年来就花费了370万英镑。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也表示,该新logo将总部大楼与欧盟旗帜的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新的欧盟logo真的不会算太贵。

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某些邦联甚至联邦的特征。欧盟的条约使其成为一个高度自主决策机构,赋予立法权限。

欧盟成员国自愿将国家部分主权转移至欧盟,欧盟在机构的组成和权利的分配上,强调每个成员国的参与,其组织体制以"共享"、"法制"、"分权和制衡"为原则。欧共体还远不是一个国家意义上的联邦,因为至少在政治体制上欧共体各国仍以各政府协调为基础,但一些学者将其称为“超国家组织”,因为其的确具有了某些联邦的特征。如:一系列基础条约具有共同体宪法的作用;欧共体条约创建了立法、执法机关并赋予它们各种权力;共同体条约、共同体机关的立法在各成员国有直接效力,优先于成员国法律适用;欧共体条约更创设了欧洲法院,并且赋予其解释“宪法”――欧共体条约的权力等等。 [总部所在地]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组织机构] 根据马约规定,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在欧盟组织中占有中心地位,是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每6个月轮流担任。欧盟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主要是确定欧盟的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大政方针。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任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现任主席国、下任主席国和高级代表组成“三驾马车”。按条约规定,欧盟主要机构如下:

1.欧盟部长理事会(Council of Ministers)

部长理事会是欧盟的日常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外长组成总务理事会,其他部长组成专门理事会,主席亦由成员国轮任,任期6个月。部长理事会,分为由各成员国外长组成的总务理事会和农业、财经、科研、工业等部长组成的专门委员会。部长理事会主要负责制订欧盟法律、法规

和有关欧盟发展、机构改革的各项重大政策;根据欧洲联盟条约,负责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内政等方面的政府间合作与协调事宜;任命欧盟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并对其进行监督。

2.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欧洲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各项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交报告和决议草案,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谈判。在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起草政策、法规、报告和建议,并保证欧盟的政令在各成员国畅通。

欧委会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受欧洲议会的监督,其主要职责是:实施欧盟有关条约、法规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政策实施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委员会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委员会的任期为五年。委员会由二十个委员组成,每个委员负责一定范围的事务。在委员会的组成上,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占二人,其它成员国各占一人。委员会设主席一名和两名副主席,现任主席普罗迪(意大利人)。欧委会下设36个总司级单位,分别是:总秘书处、法律部、新闻和通讯总司、经济和金融事务总司、企业总司、竞争总司、就业和社会事务总司、农业总司、交通总司、环境总司、研究总司、联合研究中心、信息社会总司、渔业总司、内部市场总司、地区政策总司、能源总司、税收和海关总司、教育和文化总司、健康和消费者保护总司、司法和内部政策总司、对外关系总司、贸易总司、

发展总司、扩盟总司、对外关系公共部、人道援助办公室、欧盟统计局、人事和行政总司、总监察司、预算总司、财政控制总司、欧盟反欺诈办公室、联合口译和会务部、翻译部、出版办公室。

3.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是欧洲联盟的监督和咨询机构,所通过的决议一般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拥有欧盟部分预算决定权,并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如签署国际协议、任命欧盟委员会委员、新成员国加入欧盟等方面,审查通过理事会所作出的决定;有权提出立法动议,对立法有否决权;监督欧委会的工作,有权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总秘书处设在卢森堡。在一九九二年爱丁堡首脑会议上正式确认斯特拉斯堡为欧洲议会全体会议所在地,各委员会和各党团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

欧洲议会共有626名议员,从1979年起,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各成员国的分配情况为:德国99名、法国、英国、意大利各87名,西班牙64名,荷兰31名,比利时、希腊、葡萄牙各25名,瑞典22名,奥地利21名,丹麦、芬兰各16名,爱尔兰15名,卢森堡6名。

4.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

欧盟最高终裁机构,以欧盟规章法律为准绳,负责维护欧盟所有决议的执行,保障欧盟规章得到尊重,并对条约和规章作出终裁性解释,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与成员国同类规定相矛盾的各种争议。法院设在卢森堡。欧洲法院有15个大法官,由各成员国同意后任命,任期6年,再选可连任。法院还设有6个总咨询,他们不代表任何国家,仅代表法律。欧洲法院的管辖权是广泛的,总的讲它是在解

释和适用法律,而它受理的案件却使它仿佛是一个兼具国际法院、行政法院、民事法院以及超国家的宪法法院多种属性的法院。

5.欧洲审计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

根据马约,审计院是欧盟5个主机机构之一,负责审查欧盟收支状况,审计欧盟名机构的财务,确保欧盟财政的正常管理。审计院设在卢森堡。 6.其它机构

重要机构有经济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等。1993年还决定增设一系列业务机构,如欧洲金融机构(法兰克福)、欧洲警署(海牙)、欧洲环保局(哥本哈根)、欧洲毒口监察局(里斯本)、内部市场协调局(马德里)、兽医监察局(都柏林)、欧洲培训基金会(都灵)、欧洲职业培训中心(希腊)、欧盟翻译中心(卢森堡)等。

——欧洲理事会 (European Council),即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负责讨论欧洲联盟的内部建设、重要的对外关系及重大的国际问题。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欧洲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德国,任期为2007年1月1日至6月30日。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决策过程中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原则。理事会下设总秘书处。

——欧盟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欧盟委员会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 ,是欧洲联盟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洲联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联盟的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等。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围内,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自1995年起,欧盟委员会任期为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该委员会由来自不同成员国的25名代表组成。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04年11月上任;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1999年任职。

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欧盟委员会其他委员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共同协商提议。按此方式提名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委员需一起经欧洲议会表决同意后,由欧盟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现任议长是来自德国的资深议员汉斯-格特·珀特林,2007年1月当选。欧盟总部大楼

此外,欧盟机构还包括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审计院负责欧盟的审计和财政管理。审计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组成。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欧盟是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

欧盟的政治体制因与世界其他大规模的国际组织不同,而把它视作一个独特的实体.

·欧盟的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当只有六个成员国。1958年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统合在欧洲共同体之下,1993年又统合在欧洲联盟之下,欧盟已经渐渐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

·同时,欧共体和后来的欧盟在1971年至2007年期间进行了六次扩大,成员国从6个增至27个。

?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东扩的历程

1、1989—1993年为初始阶段,其特点是以经济关系为主。在这一阶段,欧盟启动了对中东欧国家进行财政援助的法尔计划(PHARE)用于支持中东欧国家提高体制建设能力的项目上。

2、1993—1997年为确立入盟标准和发展战略阶段。1997年12月,欧盟理事会在卢森堡举行会议,确定了东扩议程,并约定在1998年3月31日开始与爱沙尼亚、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塞浦路斯6国(统称卢森堡组)进行有关入盟的谈判。

3、1998年至今是谈判和准备入盟阶段。2002年12月13日的哥本哈根欧盟首脑会议宣布结束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的谈判,这10个国家将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而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入盟时间将推至2007年。

与此同时,随着东扩实现,欧洲的经济、政治版图,出现结构性

重大变化:诸多中东欧国家的加入,导致欧盟边界东移,已直接与前苏联国家接壤: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与俄罗斯为邻,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4国,则分别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接;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位于立陶宛与波兰之间),甚至已成为欧盟中的“飞地”,波罗地海则几乎成为欧盟的“内海”。而日后进一步的扩大,又将使地位敏感、复杂的巴尔干地区,为欧盟所逐步吸纳。由此可以说,“大欧盟”的确立,又导致了一个“新欧洲”之出现。1

经济实力

?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

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

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

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

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众所周知,二战后的冷战与雅尔塔格局,以东西欧分裂和两大阵营的对抗为其主要特征。这种分裂与对抗的突出体现,就是双方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巨大差异与严重对立。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欧共体与经互会,又强化了两大阵营内部的经济联系,进而加深了东西欧之间的鸿沟。当然,在冷战格局之下,欧共体/欧盟的深化与扩大进程,也只能局限于西欧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东欧形势剧变和冷战终结,终于为欧洲结束分裂,提供了框架性条件。中东欧国家要求加入欧盟、“回归欧洲”的强烈愿望,后者对历史联系的认同与现实利益考虑,则决定了结束这一分裂的主要途径。然而,为了真正走向欧洲统一,仍存在着巨大的体制性障碍。正是欧盟促使东扩启动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举措日后的不断深化,最终使障碍得以克服。

经济意义的———弊

1·使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欧洲资

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中东欧国家和亚洲某些新兴工业国家发展水平不相上下,主要贸易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中东欧国家也比较接近。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产品结构上会产生竞争,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某些初级机电产品

3·东欧国家的加盟,使欧盟对非成员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有所加强,而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较强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将首当其冲。在竞争中,欧盟还会不时地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加大反倾销力度。欧盟东扩也会使反倾销"东扩"。

4·欧盟东扩,还涉及到亚洲国家此前与中东欧等国签署的双边贸易协议将失去效力。这些协议的失效,肯定对亚洲的企业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

虽然欧盟表示峰会取得实在成果,但外界普遍认为乌克兰没有签署协议还是令本次峰会大打折扣,也将严重冲击已经进行四年的“东部伙伴计划”。欧盟通过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东部邻国政治改革、进而传输欧盟价值观的行动将放缓。

乌克兰面临着一个双方领导人所称的“关乎文明的”选择:与欧盟签署一项贸易及联合协议从而让乌克兰倒向西方,还是深化与俄罗斯的关系。莫斯科方面向乌克兰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其不要签署欧盟协议。俄罗斯禁止进口一系列乌克兰商品,并通过加强边境商品控制和对在俄工作乌克兰人的控制,严重破坏了贸易。

为期两天的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峰会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闭幕。由于乌克兰临阵变卦,欧盟只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小国草签了联系国协定,但这场峰会清楚地表明,欧盟东扩的战略并未改变,它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仍将继续,甚至会更加激烈。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峰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欧盟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草签的联系国协定将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则赞扬两国表现出的“决心、勇气和政治意愿”,并表示希望在明年与两国正式签署协定。

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欧盟和6国领导人都表示将继续发展伙伴关系,并设定了2015年前需达到的目标,包括加强民主、人权和法治,逐步建立免签机制,改善商业环境,加强研发合作,提升交通网络,促进人文交流等。为凸显欧盟对东部伙伴国的重视,除了欧盟机构领导人外,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内的许多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但在此次峰会上,欧盟始终未能说服乌克兰改变立场,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在外界看来,这让峰会成果大打折扣。毕竟拥有4500万人口的乌克兰,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国家。

对此,大失所望的欧盟将矛头对准俄罗斯,指责俄向乌克兰施加压力,阻止

它与欧盟发展关系。范龙佩表示:“我们希望乌克兰总有一天会做好准备(与欧盟签署协定)。我们不会向外界压力屈服,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巴罗佐称,欧盟无法接受“第三国”禁止其与东部伙伴国发展关系,这违反了国际法原则。出席会议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只要乌克兰愿意,欧盟大门将始终向乌克兰敞开。

虽然乌克兰的止步给峰会蒙上一层阴影,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欧盟利用此次峰会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欧盟推行东扩的决心不会因为俄罗斯的态度发生变化,双方之间的博弈还会继续。

首先,东部伙伴关系是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的战略延伸,在地缘政治、能源安全方面对欧盟意义重大。冷战结束后,欧盟一路向东,吸收了波兰、罗马尼亚等一大批中东欧国家入盟。2009年5月,欧盟与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六国正式缔结“东部伙伴关系”,其意图显然在于拉拢这些国家脱离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向欧盟靠拢。

在欧盟看来,东部伙伴计划直接关系到欧盟东部成员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和东欧成员国的安全利益。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大多对俄罗斯抱有戒心,一直希望欧盟边界向东延伸,为本国安全多加一道保险。

其次,面对欧盟和北约在冷战后的东扩,俄罗斯一直将前苏联国家作为势力边界,阻止西方势力扩张。2008年,俄罗斯通过对亲西方的格鲁吉亚发动战争,表明强硬立场,有效阻止了北约东扩进程。2010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建立“关税同盟”,目标是到2015年建成覆盖原苏联地区的欧亚经济联盟,此举明显带有对抗欧盟东部伙伴战略的意味。

可以预见,乌克兰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欧盟和俄罗斯博弈的重点,而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也将面临俄罗斯更大的压力。目前,乌克兰虽然决定暂停入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要彻底倒向俄罗斯。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峰会期间对记者说,乌克兰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与欧盟签署协议,欧洲依然是乌克兰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他还呼吁欧盟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帮助,解决乌经济困难。

然而,乌克兰目前在贸易和能源方面严重依赖俄罗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势必会影响乌克兰未来的抉择。负责与乌克兰谈判的欧盟特使也承认,乌克兰暂停入盟的决定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即便重启谈判,情况也会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有望在明年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成为准欧盟成员国。围绕这两个国家,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博弈或将再度升级。

中新社布鲁塞尔6月28日电(记者沈晨)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6月28日在此间举行的欧盟夏季峰会上表示,欧盟将在明年1月启动塞尔维亚“入盟”谈判。

地处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一直致力于加入欧盟,欧盟向东扩的步伐也在不停地向前迈进。7月1日,地处东欧的克罗地亚就将正式“入盟”,成为欧盟的第28个成员国。

此前,塞尔维亚“入盟”的最大障碍是科索沃问题。今年4月19日,这一障碍得以“清除”,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经过10轮谈判后草签了关系正常化协议。4月26日,塞尔维亚议会批准了该协议。6月25日,欧盟总务理事会在卢森堡建议欧盟于2014年1月正式启动与塞尔维亚的“入盟”谈判。

为期两天的欧盟夏季峰会批准了欧盟总务理事会的建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指出,欧盟启动塞尔维亚“入盟”谈判具有历史意义。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这是令人瞩目的进步,之前存在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她透露,欧盟委员会将在今年12月评估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关系正常化协议实施的具体情况。

尽管“入盟”谈判繁琐冗长,但塞尔维亚当局有信心在五年内完成所有手续加入欧盟。塞尔维亚总理伊维察·达契奇此前曾经表示,塞尔维亚希望能在四到五年内完成入盟谈判,成为欧盟成员国。

范龙佩透露,欧盟官员将于7月1日视察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对当地进行

实地评估。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中仍有5个国家不承认科索沃独立,这5个国家分别是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塞浦路斯。

塞尔维亚表示,尽管通过批准了与科索沃当局的关系正常化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承认科索沃独立。

资料显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独立,并在此后获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承认,但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的主权。(完) 乌克兰放弃与欧盟签署历史性贸易协议引发抗议

2013年11月24日06:20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微博

乌克兰基辅,反对党议员们嘘

声一片,高声抗议政府延迟加入欧盟的决定。

当地时间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示意下周不会跟欧盟签订一份早就达成共识的贸易协定。这意味着乌克兰选择了留在前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不是进入欧盟的范畴之中,此举不仅令乌克兰自由派感到相当愤怒,而且也导致欧盟方面感到无比的失望。俄罗斯总统普京被认为从中施用了软硬两手,迫使乌克兰放弃了向欧盟靠拢的做法。

签约前紧急喊停

据报道,本来,通过乌克兰与欧盟之间所达成的这一贸易协定,欧洲的产品及服务可以自由地进入乌克兰,而乌克兰的产品进入欧盟国家也变得畅通无阻,这也被视为是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乌克兰与欧盟方面签署这一协定的仪式本来是当地时间11月26或27日进行,选定在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那里同时还要举行一次东方伙伴峰会,这被视为是欧盟继续东扩的一场重头戏。

民众抗议政府“调头”

大约3000人当天冒雨聚集在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挥舞欧盟旗帜和一些标语,抗议政府放弃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

美联社报道,示威者打算24日在基辅举行更大规模抗议活动,以促使政府重新回到通往欧盟的道路上。

“我们必须一直给这些领导人施压,这样才能让(政府)下周签署联系国协定,”反对党民主改革联盟领导人、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维塔利·克利奇科说,“我们必须逼他们遵守承诺。”

欧盟曾经寄予厚望

无论是对这场峰会还是与乌克兰签署这一协定,欧盟方面一直都寄予着厚望。欧盟方面甚至还借这一贸易协定向亚努科维奇政府施压,要求其释放遭到监禁的头号政敌、亲西方的前美女总理季莫申科,并且迫使乌克兰在峰会前修改一些重要法令。

据悉,在起初上述进展可称得上十分顺利,亚努科维奇明显作出了妥协,不仅同意让季莫申科到德国就医,而且还不顾来自俄罗斯的压力,与欧盟达成了这一协议,并着手准备签署工作。

然而,到了当地时间21日,事情突然间变得急转直下。乌克兰议会21日未能通过给予季莫申科前往德国就医的议案,这顿时使欧盟方面预感到事情可能会有变。

紧接着,乌克兰政府正式宣布,无限期停止与欧盟签订协议的一切准备工作,理由是必须维护“国家的安全”。

普京出手软硬兼施

据俄罗斯媒体披露称,对于乌克兰可能转向西方,俄罗斯政府并未放弃最后的努力。普京一方面作出了诸多的承诺,比如同意给予乌克兰关税优惠,他表示愿意接纳乌克兰加入与哈萨克斯坦及白俄罗斯的关税同盟。当然,另一方面莫斯科则同样拿关税一事对乌克兰施加压力。

今年8、9月间,俄罗斯关税局几乎停止所有的商品通过乌克兰边境,令其失去这部分的巨大税收收入,俄方以此来向乌克兰发出威胁,这顿时令乌克兰方面意识到:如果乌克兰站到欧盟那一边会发生什么事。

随后,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要求乌克兰偿还逾8亿美元的债务。而这更是一个杀手锏。上述几招相当管用,乌克兰立即选择了俄罗斯,而不是欧盟。

欧盟失望俄罗斯欢迎

对此结果,欧盟相当失望。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代表欧盟方面发表声明说:“这不只令欧盟失望,我们相信也让乌克兰人民失望。”

欧盟的失望反衬出了俄罗斯私下偷着乐的做法。22日,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回心转意表示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发言人说:“我们欢迎(乌克兰)有意改善与发展贸易经济合作。”他又说,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密切伙伴”。(国光)

欧盟东扩与俄西进在乌碰撞

字号

评论邮件纠错

2013年12月04日00:38来源:法治周末作者:特约撰稿崔铮

2013年12月2日,亲欧盟示威者继续在乌克兰基辅独立广场举行反政府示威。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崔铮

乌克兰政府11月21日颁布政府令,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和自由贸易协定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表示,乌克兰将跟以俄罗斯为首的关税同盟国成员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恢复“积极对话”,寻求加强贸易和经济关系。

乌政府的这一决定使得11月28日至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欧盟东部伙伴关

系峰会的成果大打折扣。消息传来,引起了强烈反响。11月24日,乌克兰国内大约有5万人,参加了反对派组织的抗议集会。

乌克兰在西进的道路上突然调头向东,被视为是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的影响,欧盟轮值国主席立陶宛总统格里鲍斯凯婕批评了乌克兰屈服于莫斯科的压力。普京反驳称欧盟是在“讹诈”乌克兰。

欧盟东扩撞上俄罗斯西进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国,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意义。乌克兰不仅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陆上走廊,而且俄罗斯管道运输的50%要通过乌克兰完成。与西方80%以上的能源原料交易要通过乌克兰实现。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是连接东西方理想的“能源走廊”。

天然气一直是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三边关系中的利益争夺点,近几年,俄乌之间的天然气价格纠纷不断,致使欧盟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欧洲西方国家一直将乌克兰看作与俄罗斯在欧亚大陆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棋子,视其为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支轴国家。欧洲希望通过与乌克兰加深关系,来达到弱化俄罗斯在该地区影响作用的目的。虽然亲俄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希望向俄罗斯示好,但超过半数亲西方政客的乌克兰内阁主导了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计划。

乌克兰长期受到俄罗斯的牵制,国内的强大舆论压力迫使政府不能采取对俄罗斯“一边倒”的政策,努力摆脱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给予了欧洲吸引其加入欧盟的机会。

根据计划,欧盟与乌克兰会在今年11月29日的维尔纽斯峰会上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2012年3月30日,双方在布鲁塞尔草签了协定。协定分为政治、经济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欧盟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努力,双方将建立自由贸易区,欧盟对乌克兰的公民实行简化签证制度等。

协定谈判历时4年,2009年5月7日,欧盟27国与6个欧亚国家政府首脑或部长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会议,正式启动旨在增进双方合作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被一些分析人士称为欧盟为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进行东扩的“路线图”。“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涉及6个欧亚国家,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然而自2010年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运作以来,俄极力促使乌克兰加入,许诺乌加入后可以享受进口俄天然气的优惠价格。尽管2011年以来,乌克兰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天然气的进口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但该国“脱俄入欧”的决心并未动摇。

2011年10月,普京在《消息报》上发表文章,提出将以俄白哈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建立欧亚联盟。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实体,将其打造成为多级世界中的强大一级,实现俄罗斯大国复兴的梦想。俄领导人意识到,没有独联体第二大国乌克兰的加入,未来的欧亚联盟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暂停入欧盟是乌的权宜之计

乌克兰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表面原因是乌议会否决了同意反对党领袖季莫申科在峰会召开前出国就医的法案,无法满足欧盟提出的把解决季莫申科问题作为与乌克兰签署准成员国协议的前提条件。

实际上,乌克兰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才是乌暂缓入欧的根本原因。虽然加入欧盟会给乌克兰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以改变外国直接投资在乌下降的趋势,扩大乌克兰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有助于乌克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但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乌总理阿扎罗夫说,为使各经济部门符合欧盟标准,乌克兰需要花费1600亿欧元,这相当于乌5个年度的财政预算。身陷欧洲债务危机的欧盟并未对乌加入欧盟所产生的损失有任何的补偿表示。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与身处经济危机中的欧盟相比,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俄罗斯对乌克兰显然更具有吸引力。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1月1日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俄罗斯将改变对俄乌关系发展的态度,其中包括停止向乌克兰提供贷款。

普京等俄政要已多次表示,只要乌克兰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俄将对乌进口商品取消优待并实行保护性措施,同时乌将不可能加入关税同盟。从长远来看,这将对乌克兰经济造成更严重的打击。另外,积极准备2015年总统大选的亚努科维奇担心季莫申科出狱后会对其竞选产生不利影响,这被视为乌克兰暂停签署协定的政治因素。

乌克兰“左右为难”仍倾欧

面对来自加入欧盟为主体的“深度广泛的自由贸易区”和加入独联体统一经济空间及

俄白哈组成的关税同盟的邀请,乌克兰奉行的政策是保持平衡与左右兼顾,希求尽可能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好处。亚努克维奇多次强调,希望推进与欧盟一体化,同时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开展与关税同盟的合作。乌总理阿扎罗夫也在今年10月对外表示,乌克兰希望与欧盟和关税同盟在两个条约法律基础上分别开展建立自贸区的合作。

但无论是欧盟还是俄罗斯均不同意这种“双向选择”。欧盟2012年就通过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提醒乌克兰,乌不可能同时加入欧盟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2013年9月举行的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上表示,俄对乌克兰一体化进程的态度非常明确,乌克兰不可能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一旦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可能成为关税同盟的全权成员国。这种“左右兼顾”的做法让乌克兰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虽然与俄罗斯的疏远是乌克兰经济无法承受的,但与欧盟实现一体化是乌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政策和主流民意,并不会轻易改变。亚努科维奇说,当前所做的决定是“困难但无可避免的抉择”,他承诺会建设一个达到欧洲标准的国家。阿扎罗夫11月22日在基辅更加明确的表示,这一决定是“战术性”的,乌克兰的战略仍是与欧盟实现一体化。

对乌政府来说,首要任务是恢复与俄罗斯的正常关系以及解决所有争端。欧盟在表示大门会一直向乌克兰敞开的同时,并未回避与俄罗斯的对话,各方都希望在平衡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乌克兰真理报》11月29日刊登文章称,乌克兰或与欧盟在2014年2至3月签署联系国协议。这极有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事态的发展大概需要到2015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尘埃落以后才会见分晓。

欧盟委员会(欧委会)日前发布一份长达45页的《欧盟扩大年度报告》,对一年来申请国在入盟进程中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其中最令外界关注的是,欧委会此次正式向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建议,重启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并给予阿尔巴尼亚入盟候选国地位。

早在1987年土耳其就提出入盟申请,1999年获得候选国地位,2005年启动入盟谈判,但旷日持久的谈判一波三折,迄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入盟所需的35项谈判中,仅启动了13项,完成1项。由于不满土耳其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对民众抗议活动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欧盟将土耳其入盟谈判搁置至今年10月,而重启谈判还需获得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的批准。

欧委会的评估报告一方面肯定土耳其一年来在政治和经济改革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另一方面也指出其在司法、民主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存在

的诸多问题,并提及与其相关的塞浦路斯统一问题。

其实,在欧盟看来,土耳其入盟“不达标”远不止上述原因。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战略位置重要,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大国,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在文化上与欧盟国家有很大差异,还存在库尔德人问题。一些欧盟国家存有顾虑:如果土耳其现在就加入欧盟,对欧盟会产生什么影响?

欧委会报告的另一看点就是给予阿尔巴尼亚入盟候选国地位。报告认为,自2010年以来,阿尔巴尼亚按照欧盟要求在一系列关键领域的改革中取得切实进展。但报告同时指出,开启与阿尔巴尼亚入盟谈判的先决条件是阿尔巴尼亚在行政改革、司法独立、反腐、打击有组织犯罪和保护人权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改进。

上世纪90年代末东欧剧变后,欧盟便推出东扩战略,并在2004年和2007年的两次扩大中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10个中东欧国家纳入欧盟版图,唯独阿尔巴尼亚缺席,直到2009年该国才正式提出入盟申请。时隔4年,欧委会终于建议给予阿尔巴尼亚候选国资格,但何时开启入盟谈判还要看其能否满足欧盟设定的先决条件。

鉴于2004年5月一举吸纳10个新成员造成“消化不良”的后遗症,加之欧债危机的深刻教训,欧盟的入盟条件在具体细则和操作上更加严苛。在评估报告中,欧委会强调入盟的所谓“哥本哈根标准”,其主要内容一是政治标准,要求候选国有稳定的民主制度、尊重人权、法制和保护少数民族;二是经济标准,要求候选国真正实行市场经济;三是法制标准,要求候选国接受欧盟法系中的公共法、规则和政策。此外,候选国还必须与欧盟的现行经济、社会和外交等政策全方位无缝接轨。简言之,候选国必须全盘照搬欧盟所有的游戏规则,并将它们完全纳入其价值体系中。

今年7月1日欧盟经历了史上第七次扩大,克罗地亚正式成为其第二十八个成员国,而目前申请入盟的国家和地区除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外,还有冰岛、塞尔维亚、马其顿、波黑、黑山以及科索沃,其中多数在西巴尔干。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入盟之路进展不一,有的入盟谈判已持续多年,有的只是拿到了候选国资格,有的则仅仅与欧盟签订了《稳定与联系协议》。鉴于门槛提高,这些国家“入盟”目标的最终实现目前看来还遥遥无期。

欧盟扩大是欧洲一体化建设并以欧盟价值观彻底改造候选国的重要工具。但从欧委会的评估报告看,无论是土耳其还是阿尔巴尼亚等申请国,入盟之路无疑将是一场异常艰难和曲折的持久战

文章说,此次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峰会上,唱主角的本应是乌克兰。但就在峰会前夕,乌克兰突然宣布不会在峰会期间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大失所望的欧盟认为,乌克兰临时变卦主要还是因为俄罗斯加大了政治和经济压力,最终迫使乌克兰就范。对此,俄方反唇相讥,指责欧盟向乌克兰施加压力并进行恫吓。文章指出,俄罗斯虽在这场“阻击战”中暂居上风,与欧盟的地缘政治博弈却远未结束。因为在战略层面上,欧盟不会放弃东扩,仍将利用峰会机制来推动东部伙伴关系。在欧盟看来,东扩的进展直接关系到欧盟东部成员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和东欧成员国的安全利益。

欧盟东扩的影响与未来

5月1日起,欧盟的面积将扩大到350万平方公里,拥有的人口将接近4.5亿,使用的语言将达到21种,分布的民族将超过500个。从西班牙的沙漠到斯堪的那维亚的冰峭;从希腊的奥林匹克到冰岛的圣山帕特里克;从波罗的海的梦幻海岸到地中海的明珠岛国塞浦路斯,新的欧盟大家庭将展现给世人前所未有的魅力。

2004年的5月1日在人类历史上注定又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因为自即日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10国将正式成为欧盟新成员。届时,10个新成员国和15个老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将齐聚爱尔兰的都柏林,站在同一面蔚蓝的欧盟旗帜下同唱“欢乐颂”。欧洲从此又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现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欧洲从来不乏出现奇迹,欧盟的壮大和发展也必然会给世界带来连串的惊奇,带来丰富的色彩,带来深远的影响。

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欧洲大陆在历史上经历过太多的战争,从古罗马帝国征战欧洲到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从大大小小的国王、诸侯混战到拿破仑称帝;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大陆一直在上演一幕幕血淋林的战争剧。欧洲人经历了太多以邻为敌,互相残杀的悲剧,因此对和平、统一、独立有着特别的渴望。欧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首先是顺应了欧洲各国人民希望永远和好,不再战争的愿望。

德国驻欧盟代表京特·范浩根在谈到欧盟东扩的意义时说:“从5月1日起,持续了100年的德国问题已不复存在。”“德国给自己和邻国造成的灾难已经过去。”如果没有欧盟这个桥梁和纽带,二次大战笼罩在欧洲各国的阴云就无法驱散。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什么

曾经经历过炮火纷飞、狂轰乱炸的欧洲如此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法国政治学家埃马努尔·陶特说:“美国可以不顾5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投入大把的钱去制造武器,挑起事端,但欧洲则相反,它需要的是和平。”

欧洲与美国对于战争理念的差异注定了欧盟壮大将对美国霸权主义构成挑战。欧盟东扩成功将极大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随着其政治、经济、军事能力的不断提升,欧盟国家将逐渐改变与美国的仆主关系,不再一味听从美国发号施令。

25年前,比利时一位部长曾经把欧洲形容为:“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军事上的蠕虫。”欧洲人因此也无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务。而随着欧盟的壮大,欧洲已不希望美国插手欧洲事务。欧盟建立独立的快速反应部队和实施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都表明,欧洲人必要时,可以对美国说“不”。但就目前来看,欧盟说“不”的声音还相当微弱,甚至还夹杂着许多不和谐音。一些新欧洲国家还没有正式入盟,就已表现出与欧盟唱反调的立场,这给美国在新老欧洲之间制造和扩大裂痕创造了条件。从长远看,美欧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大西洋两岸的矛盾恰如情人吵架,不会真翻脸。

欧盟东扩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方面还是经济。东扩后的欧盟总人口比美国多60%%,其GDP 将占世界总产值的1+3,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从经济规模和发展实力来说,欧盟都将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在通讯领域,欧盟在全球的产品品牌和市场份额大大超过美国,欧盟的汽车、客运飞机产量都超过美国。从人口数量和密度看,欧盟比美国有更大的内需市场。由于欧美众多产业强项相似,未来可以预料,在经贸领域的摩擦会进一步加深,尤其在农产品、钢铁、转基因食品、汽车制造、航空、信息产业等涉及欧美重要经贸利益的争端会加剧。欧美争夺的另一个焦点是人才资源,这是影响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欧盟成员国人才流向美国、加拿大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但随着“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国外人员入境的限制和种种歧视政策的实施,欧盟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似乎变得更有信心。欧盟扩大无疑拓宽了人才流动的范围,使各成员国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配置。

拉近与俄罗斯的距离

受到欧盟东扩直接影响的还有俄罗斯。

新入盟的10国中,除马耳他、塞浦路斯外,都是前经互会成员国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些国家与俄罗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欧盟东扩将使俄罗斯失去在中东欧国家的特殊利益,失去与西方在地域政治和军事上的天然屏障,并直接面临来自欧盟和北约的各种压力。如在经济上,欧盟的配额制度和商检标准将使俄罗斯产品进入中东欧国家从此受到限制,仅这一项每年造成的损失就可能高达1.5亿美元。俄罗斯人不得不痛失在原中东欧国家享受的免签证待遇。

但欧盟东扩客观上也符合俄罗斯融入欧洲、主导欧洲的愿望。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应该回归欧洲,向西看齐。欧盟挨着俄罗斯越近,俄罗斯在经济上受益越多,因为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欧盟都不可或缺。欧盟东扩实际上拉近了与俄罗斯的距离,使中东欧地区成为一个相对稳定,摆脱极端宗教和民族势力影响的地区。

间接影响中国利益

中国与欧洲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关系,因此欧盟东扩从地域政治和军事战略来说,

对中国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美欧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上地位和能力的此消彼长必然会影响世界大的格局,并由此影响到中国的利益。

从目前情况来看,欧盟东扩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的方面是经济和科技。按照2003年的统计,东扩后的欧盟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现有欧盟15个成员国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2003年是1202.16亿美元,同期中国和10个欧盟准入国家的贸易总量是76亿美元,两者之和超过了中美贸易总量,仅次于中日贸易总量。而随着欧盟东扩,欧盟市场容量的增大,欧盟对华贸易还将继续攀升。从关税水平来看,目前10个准入国的平均关税水平是9%%,而欧盟现成员国的平均关税是4%%。这样来说,整体上,我国进入中东欧国家的商品关税将下降。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加盟后实行欧盟统一贸易规则和行政手续,这将大大简化中国商品的出口程序,提高效率。

欧盟东扩在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如中国与原中东欧国家签订的双边互惠贸易协定不再有效,代之以欧盟统一的市场准入机制,而欧盟复杂的配额限制和较高的产品准入标准将影响中国产品进入这些国家,尤其是欧盟不断出台的“绿色贸易壁垒”将直接增加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世界投资者将会把投资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中东欧国家,从而将对我国吸引外资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相当部分与中东欧国家比较接近,而这些国家占据人力资源素质高、离欧盟其他国家近、物流成本低的优势,对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会构成挑战。同样科技和教育领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欧盟从内部利益出发,会更多地关注与新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技术转让方面会给予新成员国更多的机遇和优惠。

缓和自身诸多问题

从传统来说,欧洲人并不在乎世界对其变化如何评价,而更在乎自身如何评价,因为近代史上欧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欧洲在不断影响和主导着世界其他部分,而不是其他部分影响和主导欧洲。因此,欧洲人更关注欧盟东扩对欧洲大陆的影响。

欧盟扩大后会出现权利分摊不均、决策效率降低、一体化难度加大等新问题,但在整体上是提高了欧盟的综合能力,刺激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缩小东西欧之间的贫富差距,缓和了欧盟劳动力资源缺乏、劳动力成本高、非法移民多、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如,2003年德国经济虽然总体来说并不景气,但外贸出口明显增长,其中的亮点就是中东欧国家占了德国出口总额的12%%,高于对美国的出口额。自从东欧国家实施体制改革后,德国与东欧国家的贸易增长了7倍,超过1+3的德国企业有向东欧投资的计划。2003年中东欧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为6%%,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给投资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目前,捷克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过去10年里,捷克共引进了360亿美元外资,其中25%%来自德国。尽管中东欧国家在历史上对德国有些怨恨,但现在大部分人愿意在德国企业工作,德国投资者对中东欧的投资环境也比较满意,不仅是因为有政策上的优惠,而且作为近邻,交通便利,文化、宗教、习性相似。新欧盟国家还具有成本较低、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和保存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如汽车、冶金和机械制造。德国耶拿光学公司董事长鲁塔·斯佩认为,中东欧国家有望成为全球新的制造业基地。但斯佩也告诫说,中东欧国家劳动力成本效应是暂时的,捷克、波兰、匈牙利也正在将其制造业向劳动力更便宜的立陶宛、乌克兰等国转移。东欧国家还面临严重的信息赤字,德国企业需要较长的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写作区别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写作的区别 目前我们新闻界,包括央视各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媒体区分度把握不足。同样的一篇报道,报纸可以用,广播加上几句采访后也可以用,电视再配上点同期声照样还可以使用。这就说明各媒体没有各司其职,而是统一做成了国家通告和决议的报道。比如我们的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报纸文字稿的有声版;而电视,尤其是《新闻联播》,用“听电视”来描述可能会更确切些。从本质上说这都是违背媒体传播规律的,只是因为我们过多强化新闻传递信息的主要功能,只是因为我们过多埋怨声音的断裂性缺点和画面的多释性局限,只是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导致我们的广播电视与报纸在写作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果通过阅读广播电视的文稿就可以清楚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几乎全部信息,那么广播和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功能体现在哪里?所以虽然我们广播电视的解说词更能如报纸般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但是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具有广播和电视的特性,何乐而不为?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广播和电视的区别,这首先要从二者的传播符号说起。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而电视的传播符号则是视听一体的,除了声音外,更重要的是画面,所以二者的区别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画面。画面,包括图像、图画、字幕、动画、示意图、图表等等,画面的阐述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这里不多介绍,着重对二者在写作方面的区别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来说,广播要“为听而写”,电视要“为看而写”。 第一,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二者最基础的区别,也是区分写作的先决条件。广播是听觉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着重发挥的是声音的叙事表意功能,锻炼的是听觉思维能力;而电视是以视觉为主的视听媒体,记者运用的是画面叙事表意的能力,锻炼的是视觉思维。比如邻近2012春节,记者要去各地采访群众的庆祝活动。除了通过正常的采访了解信息之外,对于广播记者来说,他着重要观察和录制的是连续的、震耳的锣鼓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交谈声等;对于电视记者来说,他着重要采录的则是群众表演和观看的阵势、热情等视觉所能传达的信息,要通过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各个景别和不同的拍摄角度去表现场面的整体气势和有特点的个人化的表情和动作,而对于声音的采集往往是在拍摄画面的

细说欧洲各国文化差异

细说欧洲国家的文化差异 我们华人移民到欧洲,对于人家的风俗习惯与禁忌最好是应该了解一些的,这样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占据主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民俗文文化也各有各的禁忌。”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欧洲国家有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另外,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范冰冰)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被分别视为蠢笨(英国)、淫妇(英、法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以下是欧洲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 法国在博物馆和教堂不要用带有闪光灯的相机拍照。女士优先的礼仪起源于法国,旅行中要注意为女性让道、开门、让座,上下车让女性先行。巴黎女子很少穿牛仔裤,大多数巴黎女郎的上班裤装都是宽松有致的,她们排斥紧绷在腿上的裤子,认为破坏秀腿那纯洁细腻的美。 德国在德国用餐,不要用吃鱼的刀叉来吃肉。如果同时要饮用啤酒和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在自助餐的发明国里吃自助,尤其注意不要在食盘中堆积过多的食物。(迪士尼趣闻)德国人守纪律,讲整洁;守时间,喜清静;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瑞士与瑞士人共餐,通常在开始时互相敬酒一次,之后则不需频频敬酒,各自随意饮用即可。用餐过程中,不宜直接用嘴去吹凉过热、过烫的菜肴或汤,更不能在咀嚼食物、使用餐具时发出声。

英国英国人最忌讳别人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就连他家的家具值多少钱也不该问的,这些都是他个人生活的秘密,决不允许别人过问。在英国,请千万记住不能像国内一样,问人家“你去哪儿”,“吃饭了吗?”等问题,他们讨厌别人过问他们的个人生活。并且英国人,凡事都须循规蹈矩,他们的汽车行使方向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好相反。在英国旅游,切记不要当众打喷嚏,翘二郎腿;不要从梯子下面走过,或在屋子里撑伞。在谈话时,不要以皇室的家事作为笑料。 西班牙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环,若没有戴耳环,则就像一个正常人没有穿衣服一样,被人笑话(欧洲人用香水)。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无意中帮助了他们而使他们免受损失,那么你便永久地赢得了友谊和信任。 匈牙利不论住店还是用餐,千万别弄碎玻璃器皿,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交逆运的先兆,将成不受欢迎的人。匈牙利人,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成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好运会随禽类飞走。 荷兰荷兰人,曾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爬楼梯或搭升降电扶梯的时候,女性通常跟在男性的后面。 俄罗斯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主张“左主凶,右主吉”。 葡萄牙葡萄牙人重视礼节,通常在礼貌性寒暄之后都会互相交换名片,但不太守时. 与葡萄牙人洽谈生意,勿让葡萄牙友人有被推销产品的压力。通常葡萄牙人喜欢在旧式、气氛庄严、亲切的咖啡屋洽谈生意,花费不多但效果好。葡萄牙人,很像希腊

英国,法国,德国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法国 一、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43°N-52°N 5°W-8°E 2、海陆位置: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隔海与英国相望, 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三面临海,三面靠陆 3、组成及轮廓:六边形本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地势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二)主要地形区:布列塔尼半岛、诺曼底半岛、巴黎盆地、洛林高原、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勃朗峰 (三)气候特征:法国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东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新闻事业的改革 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新闻史经历了多次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其中以五四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四次改革最为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首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使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三)新文风的出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四)副刊的革新;改变副刊原来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的情况,改为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设为最新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多设了专栏。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六)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渐渐的向现代化转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我们先谈谈有关《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相关内容。 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路线,尤其是清算王明的错误并肃清其流毒,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改版前夕,毛泽东和博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在最后作了重要讲话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②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 工作的职业训练; ③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 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2.简要评述王韬的主要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③致力于革新文风。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 3.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在内容上,外报可报道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政事 ②在板报思想上,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古代报纸却没有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方针的

英国,法国,德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 (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英国法国 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伦敦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苏格兰地区(电子)、 英格兰中部区、 伦敦、伯明翰( 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区)、 敦刻尔克、福斯 (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 量仅次于俄罗斯, 是欧洲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主要特产葡萄酒 (香槟、白兰地)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古代 1官报 邸报定本制度《读开元杂报》印刷技术应用----宋代 P9 两份进奏院状《天变邸抄》P28 《急选报》 2 小报(非官报) 内容:封建官报不准备报道和未来得及报道的事情P18特点P19第四段商品性(报纸开始成为商品宋代) 3京报 清代(明代中叶开始产生我过民间报房办的报纸P21 P38 京报的内容 辕门抄,京门抄的概念P40 为什么说京报是古代最完备的报纸?发行,内容P38 近代 1 外国人办报 A 鸦片战争以前 代表报刊 境外《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米怜3条原则P45 境内《东西洋考》〈新闻纸略论> 中文报刊中第一篇新闻学转文 -<天下新闻>------印刷 2外文报纸 第一家<蜜蜂华报> <广州记录报> <中国丛报> <各国消息>------第一个石印 这一时期报刊的性质 B 鸦片战争以后 1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遐尔贯珍> P53 <万国公报> 2商人资本家半的中文报刊申报,,上海新报,,新闻报字林沪报所办副刊<消闲报> 3外文报刊P51得臣报,士蔑西报, 耔剌报, 字林西报----旧中国影响最大 天津<时报> eg: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论述) 答:1过程(鸦片战争前后) 2 性质(两个方面) 中国人办报 上海<隳hui报> <西国近事汇编> P77 1873年8月<昭文新报> P76 <述报> ---印刷 (重点)香港<循环日报>王韬 三个第一--------政论著称,报刊政论家,政论文集 写作原则及其意义 维新派办报: <万国公报>---à<中外记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创办时间 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各个代表报,创办时间,创办人 <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P109—110 <大公报>,<京话日报>,<时报>,<东方杂志> 需注意: 1时务文体 2 梁启超的板报活动极其新闻思想,舆论观(对他这个人物要能够串起来),可分为两个时期: 戊戌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标准 最终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程标准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2年03月30日 专业领域: 新闻采编与制作 课程代码 : 0531029 课程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所属系部: 新闻传播系

目录 一、课程基本信息 (3)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设计 (4) 1.教学设计 (4)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5) 3.考核方法 (5) 4.教学环境 (5) 5.师资队伍 (5) 6.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5) 表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6) 四、实施建议 (9)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论知识,熟悉新闻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新闻采访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新闻现象的能力,进行简单的新闻题材的写作。 1.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2.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如何发现新闻。 4.了解新闻媒采访的基本知识。 5.了解新闻写作的原则与要求。 6.了解各种新闻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有效手段进行采访前的资料准备、查询等工作。 2.能够对人物进行采访活动。 3.能够写出新闻稿件。 3.素质目标 1.具备灵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 2.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3.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项目教学法,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个人采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过程中关注学生解决实训项目等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其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应对能力。 1. 教学设计 本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训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涉及到基础写作等课程,而学生实际新闻方面的知识甚少。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必须有的放矢的编制教学计划。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在保持学科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重点放在采写方面。对理论性质的内容尽量进行删减、压缩,突出采写方面的实训。在实训方面则是放在课后学生对项目的采写上,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 实训项目设计以若干具体活动为线索进行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校外基地等多种途径,采用工学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重点在学生的采写能力方面。

广播新闻稿件的写作

广播新闻稿件的写作 ○翟河贵 (县广播新闻写作培训班〃2013年6月14日) 目次 一、广播稿的概念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三、广播稿的特点 四、广播新闻的种类 五、广播稿的基本写法 六、写广播稿的基本要求

各位通讯员朋友: 应有关领导之约,现冒昧地在此谈谈“广播稿的写作”。其实,我对广播稿的写作法,仅仅略知皮毛。充其量,是二三十年前给县广播站和云贵两省的广播电台投过稿,后又当过县广播电视台的总编辑;在去年所著的《新闻写作谭》一书中,还漂皮地谈了谈不同媒体稿件的写作,当然也谈了广播稿的写作。 在此,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对,欢迎批评指正。 一、广播稿的概念 1、广播的含义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前者我们通常称为广播电台,后者则就叫广播。 2、广播稿的含义 广义地说,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或广播电台的播出需要,所专门采写的文稿及相关音频资料,它主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访谈和录音报道等。

狭义地说,就是专为广播而采写的各类新闻稿件,特别是针对“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的消息或小通讯。 现在我们所说的广播稿,就是狭义的广播稿,是特指为我市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而采写与制作的稿件和录音材料。 二、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发展 广播同其他传媒形式一样,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如沟通作用、教化作用、动员作用、导向作用、感染作用、批评作用等等。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与发达,我们越是离不开信息传媒。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分别是我们在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时,获取信息的窗口和渠道之一,而且是尤为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广播作为重要的传媒形式,它的历史并不长,还不到一百年时间,但是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和重大的作用。在交通还不发达的上个世纪上半叶,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它以报纸不能望其项背的速度,将世界上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迅速传遍每个角落。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就是广播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歌剧《红岩》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渣滓洞里的江姐她们从广播里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那万千感慨汇成欣喜与骄傲,她们一针一线在铁窗里绣五星红旗。一九七六年,我们僻远的玉屏,也同全国同时惊闻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肝胆俱裂,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 2、洪仁玕《资政新篇》(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理论设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二、国人早期办报活动: 1、《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艾小梅,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最早的近代报纸。 2、王韬和《循环日报》: (1)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③首创以政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 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 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 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派报人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2、《知新报》,康广仁,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 3、《湘学报》,谭嗣同、唐才常,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湘报》,谭嗣同、唐才常,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言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德国、法国的工业革命与英国的比较

德国、法国的工业革命与英国的比较 1、工业革命背景简介 工业革命最早始于英国,在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地从英国扩散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不少国家也都开始了工业革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 工业革命使得欧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制成品成倍增长。 2、德国、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的比较 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社会环境也不一样,因此各国进行工业革命发展过程、特点也各不相同。 2.1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2 法国工业革命 法国直至19世纪中叶仍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工业革命开始很早,还在大革命爆发之前,就已从英国引进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在全欧洲都占有首屈一指地位的勒克勒佐冶金公司,作为全欧最大采煤企业之一的昂赞矿业公司,都配备有蒸汽机、汽锤、马拉铁路等先进设备。个别的纺织厂使用了珍妮纺纱机。但是,随着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1792年起又进行了反对外来武装干涉的战争,随后又有连年不断的拿破仑战争,再加上内部局势的长期动荡不宁,这种战连祸结的情景,使得刚刚起步的工业革命不得不停下步来。虽然也曾在某些空隙之时有所动作,但毕竟是极为滞缓,难成气候。拿破仑帝国垮台之后,工业革命有些起色。尤其是英国政府于1825年解除了机器出口的禁令,使法国工业界有机会较多地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迈出了工业革命复兴的步伐。然而,当时是复辟王朝统治时期,投资环境颇为不利。1824年即位的国王查理十

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的特点与启示

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的特点与启示为推进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考察组于20 03年2月9日至20日,对英国、德国和意大利提供消费者信用报告服务的社会征信机构(以下简称征信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 一、征信机构的基本性质 征信机构一般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消费者(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资料,为客户提供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和相关信息增值服务,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的企业,其所从事的领域属商业性服务行业。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均未对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设定特殊的准入限制,任何公司均可自由进入该行业。从征信机构的所有者性质看,英国的征信机构都是私人部门所有,德国和意大利则既有国有的征信机构(一般也被称为公共信用调查系统或公共征信机构),也有私人部门所有的征信机构(以下称民营征信机构)。意大利的公共征信机构与民营征信机构的业务重点有很大不同,其公共征信机构主要采集公司和贷款数额较大的个人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信息一般都是贷款信息,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中央银行更好地监督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服务。民营征信机构主要是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服务,其采集的信息具有覆盖人群广、总量大、信息来源渠道多、信用记录更全面等特点,因此民营征信机构的服务范围更广泛。目前在德国和意大利居于其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也都是进行商业化运作的民营征信机构。 消费者信用报告市场的自由准入并不意味着该行业没有进入壁垒,事实上,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要远高于其它行业,这种壁垒主要表现在获取信息方面。目前各国一般都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信息公开做出规定,但由于私人机构并没有公开自身所掌握信用信息的义务,所以征信机构信息采集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私人部门的信息。由于银行等私人机构的信息对征信机构至关重要,因此得不到信息提供者支持的征信机构将注定难以进入该市场或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行业的自由准入和客观存在的进入壁垒是该行业在许多国家呈现出垄断竞争格局的根本原因。目前,英国和意大利的消费者征信市场基本被两家机构所垄断,德国的SCH UFA公司也占据了该国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各国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内有两家或以上的信用局,其优势主要在于竞争会降低信用报告的成本,提高信用报告的质量,同时会提供更多的符合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增值产品。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 真题 1、清华大学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2.棱镜门事件 3.拟态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5.尼尔·波兹曼 6.观点的自由市场 7.蒙太奇 8.美国便士报运动 9.史量才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2009-07-24 10:33:34| 分类:考研资料 |字号订阅 1、 “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 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 《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 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 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子子喇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 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 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大事年表

中国新闻事业史大事年表 1815.8.5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1822.9.12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创办葡文周刊《蜜蜂华报》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1827.11.8英国鸦片商人马蒂讯和美国商人伍德在广州创办英文报刊《广东纪事报》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1833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1853..9.3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 1858.1.由《子子刺报》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是香港最早的商业报刊1850.8.3英国商人奚安门创办上海首家报刊——英文报刊《北华捷报》 1872.4.30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申报》以营利为目的,不同于之前的宗教报刊 1882字林洋行创办中文报《字林沪报》 1893.2.17英国商人创办《新闻报》上海报坛形成“申,沪,新”三报鼎力的局面 1874王韬创办早期国人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循环日报》这是第一份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而取得成功的报纸 1895——1898年间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报刊出版高潮 1895.8.17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他们最早的报刊《万国公报》这是维新派“欲开民智,先开官智”的理论实践 1895.11维新派成立了具有政党性质的社团“强学会”12.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文》 1896.8.9维新派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8.12保皇派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其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1900.1.5革命派兴中会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 1902.2.8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其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 1903.4革命家邹容写了一个小册子《革命军》《苏报》连续发表,震怒清廷,著名的《苏报》案发生P21 1905.8.20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1905.11.26《民报》在东京创刊,其后《民报》和《新民丛报》展开论战P16 1907.4.2于右任创办的《神州日报》第一份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报纸同时,于右任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创办了《民呼报》《民吁日报》《民立报》被称为“竖三民” 1911.1.3詹大悲创办《大江报》 1911.10.10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创办了影响较大的报刊《大汉报》《中国民国公报》 1912史量才接办《申报》在各方面进行改革P73 1913葵丑报灾P34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练习题

这是第四章节的练习题(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这个章节,给大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题型模拟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习,熟悉知识点。名词解释 1.通联 2.蒙太奇手法 3.轴线规律 4.剪接点 [建议]这是针对第四章节出的相关题目(选择题) 单项选择 1.以采访的文字材料为主,在编辑中稿件优先,先写好新闻题材的文字内容,再根据文字内容的要求编辑相应的图像。这种方式称为----。 A.先写后编 B.先编后写 C.边编边写 D.后编后写 2记者录制的各种自然的声音,它主要有新闻事件、新闻现场、新闻人物发出的声音,这是----音响。 A.自然声响 B.实况音响 C.诱发音响 D.口头报道 3.----就是补充原稿中所缺少而又非有不可的内容。通常包括:有关新闻人物、事件的背景和知识的资料;“缩略语”在稿中首次出现时的全称;连续报道中对此前报道过的有关内容的简要复述。 A.压缩 B.增补 C.改写 D.润饰 4.----是将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着的事物相互组接起来,忽视了空间距离,而着重揭示若干事物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有力的叙述事物的本质或事件的过程。 A.平行蒙太奇B.交叉蒙太奇C.顺序蒙太奇D.颠倒蒙太奇 5.----为主持人撰写串联词、新闻稿,该稿以新闻采访的笔记和节目素材为基础;在新闻现场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并负责节目的整体构成。 A.导播B.记者C.编辑D.主持人 广播新闻写作注意事项 在写作题中广播新闻写作是一大类,如要求把一篇报纸消息改写为广播消息,或把一篇通讯稿改写为广播消息等等。在写作各类广播新闻时,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通俗化、口语化。报纸是给人看的,广播是给人所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广播语言要具备可听性,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念起来顺口,听起来省力。因此,写稿时,用词要普通,避免同音歧解和同意反复,句子要短,多用人称名词,不该省的字千万不要省略。 第二,采注重及时感,突出时间要素。及时性是广播新闻与其他媒介新闻相区分、相竞争的最大特性。广播新闻一般主张采取只抓重点,少作深度挖掘、批判的姿态,充分发挥自己无可比拟的快捷特性。 第三,在写导语时,要先打招呼,提醒听众收听,增强吸引力。 第四,要有音响上的特点。报纸的特点反映在版面上;电视的特点反映在形象上;而广播的特点则在它的音响上。所以,广播稿要突出广播的特点,一定要在音响上作文章,如录音讲话、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等。 广播通讯写作注意事项 前面我们谈了广播新闻消息写作的注意事项,这里再谈一下广播通讯写作的注意事项。 1、广播通讯的主题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听觉传播的特殊规律,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和接受,广播通讯的主题必须高度集中、单纯,不能分散、游离,最好集中在一个点上。而且不能复杂、晦涩,最好是直接点出来。 2、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1)选材要更加精粹,材料不在多,而在精,要“以一当十”。要典型、有针对性、生动、具体、感人。(2)着力发掘最能代表事物现状的最新事态。(3)精选最能触动听众心灵的情节和细节,有时候一个细节可以反复出现,成为通讯稿的情节主线。(4)集中笔墨表现主题事实和骨干材料,繁简得当。 3、结构尽可能适应听知习惯。(1)力求脉络单纯清晰,层次井然有序。(2)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过渡。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复习重点归纳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要求 1.以思想和见识统摄整档节目:深度报道的核心是新闻五个W中的WHY和HOW。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深度报道最突出的特色。 2.科学的调遣各种背景材料 3.充分把握客观解释的魅力,慎用主观议论 4.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 二、导语 定义:导语又称“撮要”,是消息这一新闻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导语出现在一条新闻的开头部分,一般阐明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发表紧紧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 导语的功能: (1)以最简要的手法勾勒出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轮廓,使观众通过导语就可以对整个新闻事实有大致的了解。 (2)唤起观众的注意,激发观众继续收看新闻背景和主体。 (3)为整条新闻定下报道基调。导语制作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条新闻的风格和发展。 三、广播新闻的优劣势: 优势: 1.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是“先声夺人”,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广播的这一优势是和电视分享的,但比报纸要强。报纸有出版周期,就算用电子出版系统出“号外”,也快不过广播的速度。 2.广播新闻的另一大优势是“真实感人”。声音符号的传真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而声音符号的情感性,又强化了新闻的感染力。声音比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为声音中有情。听众面广,是广播新闻的又一优势。 劣势: 1.清晰度低,是广播新闻的一大劣势。原因在于,广播的传播结构是线性一元的,它用声音这唯一的元素把新闻事实纳入时间的一维线性结构之中。报纸新闻是在二维平面上的文字,阅读顺序由读者决定。 2.听众的伴随行为也会干扰新闻信息传播的清晰度。收听的方便性是广播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方便就不免随意。 3.广播新闻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容量有限。口播新闻每分钟最多200字,30分钟的新闻节目也只有6000多字,只抵得上对开报纸的半个版。根据测试,同样30分钟内,看报纸比听新闻广播获得的信息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