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

华南师范大学章程

(征求意见稿)

2014年9月

目录

序言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学校职能 (5)

第一节人才培养 (5)

第二节科学研究 (6)

第三节社会服务 (6)

第四节文化传承与创新 (7)

第三章学校成员 (8)

第一节教职工 (8)

第二节学生 (10)

第四章学校治理 (12)

第一节党委领导 (12)

第二节校长负责 (13)

第三节教授治学 (14)

第四节师生参与 (16)

第五章学院治理 (18)

第六章支持保障 (21)

第七章外部治理 (23)

第一节学校与政府 (23)

第二节学校与社会 (25)

第三节校友会 (26)

第四节公共关系 (27)

第八章附则 (27)

序言

华南师范大学前身是1933年创立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1938年改组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改称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50年,学校易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组建为华南师范学院;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岭南大学教育系、海南师范学院、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0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恢复原称华南师范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4年成为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秉承创校伊始“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使命,以“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为校训,立足广东、辐射港澳,服务国家、面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和高素质专门人才,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社会精神文化风尚。

为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学校成员法定权利,维护学校秩序,履行学校职能,实现办学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校全称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简称为“华南师大”,英译为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英译缩写为SCNU,互联网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bc10723063.html,。

第二条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

第三条学校为事业单位法人,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和教育部业务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服务于国家与广东省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条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突出教师教育特色,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师范大学。

第五条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教授治学,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第六条学校法定住所为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设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三个校区,地址分别为: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378号、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南海软件科技园。学校可根据改革发展实际设立和调整校区及校址。

第七条学校校徽主体图案为三个“人”字的交叠。以“人”为造型素材,旨在阐明“以人为本”、“三人行必有

我师”的办学理念;通过层次分明的色彩,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追求。学校校歌是《华南师范大学校歌》,由黄家驹作词、雷雨声作曲。

第二章学校职能

第一节人才培养

第八条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宽广国际视野、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工作能力、具备追求卓越品质和自主发展能力、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第九条学校基本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开展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依法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规模。

第十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主管部门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招生方案和调节招生比例,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定期公布教学质量报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第十二条学校执行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制度,依法对

完成学历教育修业年限、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相应学历证书,并依法对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第十三条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培养人才。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各专业中外学生交流,建设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国际教育。

第二节科学研究

第十四条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保障师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基础研究,鼓励应用研究,致力于学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引领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第十五条学校尊重学术自由,倡导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气,积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科学研究氛围,反对并依法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第十六条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定位,自主确定重点支持领域和研究计划,开展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建立和实施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与条件,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第十七条学校坚持面向国际开展科研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研平台,联合开展项目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节社会服务

第十八条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有机

统一,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础,依法自主确定社会服务领域,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

第十九条学校发挥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社会各行各业人员提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教育研究,建立教育智库,致力于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地方和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第二十条学校坚持产学研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兄弟高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革新及新产品研发等提供支持与服务。

第二十一条学校依托科学资源,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建立各种类型的智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第四节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二十二条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十三条学校坚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特色大学文化,致力于培育和建设尊重学术、探求真理、忠诚质朴、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与文化品格。

第二十四条学校坚持通过坚守大学文化精神、丰富大学文化活动、守卫公平正义价值,发挥对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二十五条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广泛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第三章学校成员

第一节教职工

第二十六条学校教职工由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等组成,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认证与职称评审聘任制度;管理人员实行职员职级制度;工勤技能人员实行技能等级制度。

第二十七条学校按照依法制定的人事管理制度对教职工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晋升和奖惩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教职工除享有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的权利外,还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据学校规定合理使用学校公共资源;

(二)获得与岗位需要相符合的教学和研究条件;

(三)享有各种访学和进修机会;

(四)在品德、能力和业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五)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奖励;

(六)知悉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及关涉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七)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就聘任、职务、福利待遇、社会保障、评优评奖和纪律处分等事项中的侵权行为或处理决定表达意见、进行申诉、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

(九)学校应当保障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九条教职工除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外,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履行岗位职责,接受学校监督和考核;

(四)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五)珍惜和维护学校荣誉,维护学校利益;

(六)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条学校维护教职工依法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的自由,为教职工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三十一条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发展制度,重视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为教职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三十二条学校保障教职工的收入待遇,建立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福利待遇。

第三十三条学校设立教职工申诉制度。教职工申诉委员会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受理教职工的维权申诉。

第三十四条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在站博士后、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等人员,在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和进修活动期间,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根据学校规定及合同约定,享受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第二节学生

第三十五条凡依法取得华南师范大学学籍的各类在校生,均为华南师范大学学生。

第三十六条学生除享有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的权利外,还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据学校规定使用学校公共教育资源;

(二)按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三)在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四)依法获得相应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依法组织和参加学生代表大学、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服务,参与各种学术和文化体育交流活动;

(六)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奖励;

(七)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知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项,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对学校及其教职工的侵权行为或者学校作出的处理决定,依法进行申诉;对学校作出的处理决定,依法提起复议;对学校及其教职工侵犯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起诉讼;

(九)学校应当保障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七条学生除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规按时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二)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完成学业;

(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

(四)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五)珍惜和维护学校名誉,维护学校利益;

(六)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八条学校为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创造必要条件,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学校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纪学生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三十九条学校建立学生权利保护机制,设立学生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受理并处理学生的申诉。

第四十条接受学校短期教育或培训的学员,参照本章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学校为学员在校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四章学校治理

第一节党委领导

第四十一条中国共产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独立开展工作,保证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学校党委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

第四十二条学校党委的主要职权和职责是:

(一)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

(二)审定学校章程和学校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以及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三)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

(四)领导学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六)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七)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八)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

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十三条中国共产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第四十四条中国共产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其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常委会成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第四十五条中国共产党华南师范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节校长负责

第四十六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坚持党委领导,认真贯彻学校党委决议。

第四十七条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第四十八条校长的职权和职责是:

(一)主持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与社会服务、教师教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

(三)主持拟订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按干部任免权限任免校内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职员工,对学生实施学籍管理,依照法律和学校规定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实施奖励或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处理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和职责。

第四十九条学校行政事务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学校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实施行政管理,提供公共服务。

第五十条按照校务公开的原则,校长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第三节教授治学

第五十一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发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

第五十二条学校下列事务决策前,须提交校学术委员

会审议,或交由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并直接做出决定:(一)学科、专业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及科学研究、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重大学术规划;

(二)自主设置或申请设置与撤销学科专业;

(三)学术机构设置方案,交叉学科、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方案、学科资源配置方案;

(四)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

(五)学位授予标准及细则,学历教育培养标准、教学计划方案、招生标准与办法;

(六)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的学术标准与办法;

(七)学术评价、争议处理规则,学术道德规范;

(八)各专门委员会和学术分委员会的工作规程;

(九)学校认为需要提交审议的其他学术事务。

第五十三条学校实施以下事项,涉及对学术水平做出评价的,应由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定:

(一)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和奖励,对外推荐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奖;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人选、名誉(客座)教授聘任人选,推荐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人选;

(三)自主设立各类学术、科研基金、科研项目以及教学、科研奖项等;

(四)需要评价学术水平的其他事项。

第五十四条学校做出下列决策前,应通报校学术委员会,由校学术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

(一)制订学校重大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二)学校预算决算中教学、科研经费的安排和分配及使用;

(三)教学、科研重大项目的申报及资金的分配使用;

(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赴境外办学,对外开展重大项目合作;

(五)学校认为需要听取学术委员会意见的其他事项。

第五十五条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科规划与学术发展、学生培养与教学指导、学位评定、科研评价与社会服务、教师发展与职称评聘、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等6个专门委员会,具体承担校学术委员会授权的相关职责和学术事务。专门委员会向校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

第五十六条学院设立学术分委员会,具体承担本单位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职权。学术分委员会向校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节师生参与

第五十七条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行使权利、履行职责。

第五十八条学校教代会的职权包括: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听取学校年度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

(五)审议学校上一届(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

(六)评议学校内设机构履行职责情况;

(七)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八)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事项,以及学校与学校教代会商定的其他事项。

教代会的意见和建议,以教代会会议决议或教代会常委会会议决议的方式做出。

第五十九条校工会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办事机构。教代会主任同时兼任学校工会主席,列席校长办公会。各学院

实行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简称二级教代会)制度。

第六十条学校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研代会)是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章程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或俱乐部依照法律法规和校规开展活动。

第六十一条校内各民主党派及群众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开展活动。

第六十二条学校保障和支持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制度,学生通过学代会和研代会制度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设立提案与意见办理督查工作委员会,督促和检查提案和意见承办单位有效工作,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学院治理

第六十三条学院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最主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和二级单位。学院在学校授权范围内,享有组织办学活动、开展学科建设、设置内部机构、决定人员聘任、统筹学院经费、配置院内资源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第六十四条学院院长主持学院行政管理工作,是学院行政管理、院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院长根据学校的相关规

定和授权,全面负责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学院副院长按照分工协助院长开展工作,并对院长负责。

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是党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持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全面工作,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按照分工协助书记开展工作,并对书记负责。

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学院党政事务的决策及重要项目的商议、决策及执行落实。

第六十五条学院设立学术分委员会,具体承担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审定和评定职权。

学院的学术分委员会下设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专门委员会,受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领导,主要负责受理与本学院相关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的申诉,并作出决定。

学院设立学位委员会,在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六十六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在学院党组织领导下,参与学院民主管理与监督,关注和维护教职工利益,督促院务公开,支持学院有序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