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类联考13年至03年历年写作真题

管理类联考13年至03年历年写作真题

管理类联考13年至03年历年写作真题
管理类联考13年至03年历年写作真题

管理类联考历年写作真题(13年-03年)

四、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13年(1月)

56.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果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好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普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而东方文化固守道德##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化作品当今也是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锁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弘扬了一种道德观念,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同一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和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的。由此可知,只要创作更多的体现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的扩大就是无疑的,而且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参考答案】

1.提高国家软实力只需提高本国文化过于绝对化。软实力不仅包括国家文化,还包括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因此论据不足以支持结论

2.由文化具有普同性得出一定会被他国接受;由文化具有特异性得出一定被关注存在强拉因果之嫌。

3.由无论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4. 由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通还是特异,都会被他国所接受,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的结论犯了主观臆断错误。

5.由只要创作更多文艺作品,就推出文化力的扩大和国家软实力也必将将同步增强,反了条件关系使用错误,文化仅仅是软实力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必要的,而非充分的。

【考查知识点】论据无法支持结论;强化因果;以偏概全,条件关系

5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请结合实际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上世纪中叶,美国的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世界民用飞机的市场,欧洲的飞机制造商深感忧虑。虽然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但还是采取了合作的途径,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决定共同研制大型宽体飞机,于是“空中客车”便应运而生。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态势,波音和麦道于1997年一致决定组成新的波音公司,以抗衡来自欧洲的挑战。

【参考答案】选择合作,拥抱未来

竞合实现双赢

12年

【2012年1月】

56.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地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食物运动中普遍尊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学会得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之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台风、暴雨等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就爱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的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参考答案】

1、爱因斯坦相对论未必是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常识性观念,或许也是一种补充,缺少依据。

2、万物间的运动未必都是相对的,即使是相对的,未必采用相对的方法就一定可行。

3、由自然灾害等来概括,来作证相对论有以偏概全之嫌。

4、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也不足以证明不必干预自然,让其自然解决。

5、人类的问题都是大自然的问题过于绝对,或许轻率概括。未必都是大自然的问题。

6、解决了一些自然问题,是否可以不断推广。

7、是否可以利用自然规律,对某些自然问题加以疏导,加以改进,使其更利于人类。 8、文中缺少数据表明人类干预自然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或者有多少失败的案例,看不出其干预带来的结果。

范文:

上述论证通过利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解释地球的气候变化这一概念,然而该论证在其论证过程中,有待商榷,多处令人质疑,先分析论证如下:

首先,地球的气候变化是多年来的一个变化过程,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地壳的迁移,人类等动植物的生存所造成的污染而引起的变化,如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日益增多就是由人类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的。

其次,来讨论下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因为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因此可以说:在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狭义相对论就是

适用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即使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也可能导致错误结果。例如洛伦兹变换就可能导致错误结果。

再次讨论广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因为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因此可以说:在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广义相对论就是适用的。而对于水星近日点的运动,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光谱线的红向移动等问题,这两个原理就是同时成立的。同样,在特殊情况下,即使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也可能导致错误结果。由上可以看出,相对论是因为要解决光子电子等粒子或是地球运动而产生的一个理论,运用这个理论来解决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地球的气候变化就不合理。并且,视角的不同也不太认可,因为地球是人类等赖以生存的场所,可以说人类是地球的主体,地球上发生一些我们称之以自然灾害的自然现象,危害人类的生存或是损害了人类的利益,从这个地球的主体人类的视角来看,它就属于自然灾害。

【2012年1月】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魏十力先生在《十力语要》(卷一)中说:“吾国学人,总好运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莫名所以,曾无一刹那,风气或变,而逐臭者复如故,此等逐臭之习,有两大病,一,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遇事无从深入,徒养成浮动性,二,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到其余千途万途,一切废弃,无人过问,此二大病,都是中国学人死症。”

【参考答案】

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提醒,乍一看,无从下手,仔细一看,从喜好运逐风气,从两大病方面可以得到启示。即国人喜好一窝蜂,好的东西也是一哄而上,而坏的东西易群起攻之。从这里面可以找到突破口。以下是参考立意方向。在展开分析时,从以上两方面,这种现象两方面展开分析原因,表明立场,提出建议,从这上面去拟结构容易展开。

范文:

不创新,就死亡

爱迪生为什么发明出电灯、电话?因为他有创新意识;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因为他不盲目屈从于前人的思路;陶渊明为何能名留青史呢?因为他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然而如同魏十力先生所言,“吾国学人,总好运逐风气。”因此,现代中国的文化,总缺乏一个不同之音,缺乏创新的精神。

分论点一:创新有助于文化火花的闪耀。举例: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古代近代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分论点二:创新有助于科技的发展。举例: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话,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论点三:不止科技文化需要创新,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只有独立创新,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才有助于人才创新,社会发展。举例: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日本的明治维新。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人人都可为圣贤,就是伟大的开始。生活需要独立,社会需要创新,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去开创新天地,有比我们的父辈、比先人更辉煌的成就。

11年

【2011年10月】

56.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开始征收,当时起征点为800元人民币。最近几年起征点为2000元,个人所得税总额逐年上升,已经超过2000亿元。随着居民基本生活开支的上涨,国家决定从2011年9月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从个人短期利益上来看,提高起征点确实能减少一部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看似有利于普通老百姓。但是,如果冷静的进行分析,其结果却正好相反。

中国实行税收累进率制度,也就是说工资越高所缴纳的税率也越高。请设想,如果讲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虽然,极少数月工资超过30000元的人可能缴更多的税,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个税会减少,只是减少的数额不同。原来工资低于2000元,1分钱的好处也没有得到;拿2000元工资的人只是减轻了几十元的税;而拿8000元工资的人则减轻了几百元的税收。收入越高,减少的越多,贫富差距自然会被进一步拉大了。

同时,由于税收起征点上调,国家受到的税收大幅度减少,政府就更没有能力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医疗、保险、教育等公共服务,结果还是对穷人不利。

所以说,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人,或者是听到提高起征点就高兴的人,在捅破这层窗户纸以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客观真理: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富人,不利于一百老百姓。如果不局限在经济层面讨论问题,转到从社会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就更清楚了。原来以2000元起征点,有50%以上为非纳税人,如果提高到3500元,中国的纳税人就只剩下20%了。80%的国民不纳税,必定会引起政治权利的失衡。降低起征点,扩大纳税人的比例,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还可以培养全民的公民意识。纳税者只有承担了纳税义务,才能享受纳税者的权利。如果没有纳税,人们对国家就会失去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公民意识,也就会失去或放弃监督政府部门的权利。所以,为了培养全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该适当的降低个税起征点。

【解析】

结论:适当降低个税起征点。

推论1: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富人,不利于一般老百姓。

论据1:收入越高,减少的越多,贫富差距自然会被进一步拉大了。

论据2:国家收到的税收大幅度减少,政府就更没有能力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公共服务推论2:80%的国民不纳税,必定会引起政治权利的失衡。

论据3:纳税者只有承担了纳税义务,才能享受纳税者的权利。

论据4:如果没有纳税,人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公民意识,也就会失去或放弃监督政府部门

【参考答案】

1、个税起征点上调,看似收入越多则减免的个税越多,但另一方面高收入者需要缴纳的税金也越多。这里只比较减免的税额,忽视了纳税金额的绝对值,这样的比较难言客观,自然也谈不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既然我国“个人所得税总额逐年上升”,继续增加个人所得税是否还有必要?如果目前的税收足以使政府提供很好的公共服务,那么就很难得到结论说,应该降低个税起征点,从而征收更多个税。

3、就算提高个税起征点真的导致政府税收不足,无法应对日益庞大的公共服务支出,那么也许可以通过增加外贸关税等方式来弥补,未必非要通过个税来增加收入。

4、何况如果新起征点下,高收入者的纳税金额增加,足以抵消减免掉的税收,那么也许政府可以有更充足的资金提供公共服务。

5、培养全民的公民意识,属于教育文化领域的任务,征税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否则,是否要扩大纳税范围,让每一个人都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6、更何况,就算纳税可以培养公民意识,也未必非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纳税,不等于就是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已经缴纳了消费税,那么按照材料作者的逻辑,还有必要再多缴纳个人所得税才能享受纳税者的权利吗?

7、纳税与否与对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的强弱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尚需进一步论证。如果监督政府是宪法赋予的权利,那么这与纳税与否没有必然关联。

8、如果降低个税起征点,导致更多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未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正确方法,这样岂非与作者本意南辕北辙?

9、缩小贫富差距的办法未必是让人们更多纳税,或许可以是让人们有更多收入。如果共同富裕更受到人民欢迎,而且实际可行,又何必非要通过降低个税起征点的办法实行“共同贫穷”的税法呢?

【2011年10月】

57. 阅读一下报道,对下述理论进行分析,论述你同意或不同意这一观点的理由。可根据经验、观察或者阅读,用具体理由或实例佐证你的观点。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乡亲们深情地说:“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省委书记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去照顾家乡父老,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给他们办一件事。但我答应退休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考察来考察去,还是为后代绿化荒山比较现实。”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2011年1月】

56.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如果你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股票价值的高低。只有正确的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

股价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现。一般来说,要正确判断一支股票的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但是有人在判断当前某一股票的高低时,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是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

再说,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它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人股表现均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大;假如

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均不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小;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不相一致,它的上涨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也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

【参考答案】

1、“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显然欠妥当,股票价格的高低由多种要素影响构成,论证者显然忽略其他影响要素。

2、“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必然推出“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因为,投资者完全可以二者兼顾。 3.“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不必然推出“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的结论。论述者“忽略发展”,历史的表现未必能够代表该股票未来的走势。所谓的客观事实是过去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客观事实”。 4、“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与论证者原有的论证自相矛盾。

5、“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是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的部分因素,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再有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6、“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该论证欠妥当,概率具有或然性不具有必然性,因此得不出必然赚钱或赔钱的结论。

【2011年1月】

57.论说文: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700 字左右的论说文,自拟题目。

众所周知,人才是立国、富国、强国之本。如何使人才尽快的脱颖而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的出现有多重途径,其中有“拔尖”,有“冒尖”。拔尖是通过提拔而成为尖子,冒尖是指通过奋斗、取得成就而得到社会公认。有人认为我国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而冒尖的少。

【参考答案】

可以写两个角度:

1、从个人角度写如何成为冒尖人才,强调个人奋斗和主观能动性;

2、从人与人角度写如何培养冒尖人才,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

范文:

也谈“拔尖”与“冒尖”

有人认为我国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冒尖的少。我赞同这个观点。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这段话则是对当前人才现状的精辟分析。“拔尖”和“冒尖”二者似乎相差不大,强调的都是突出、出众的意思。但是,深入体味二者的区别,不难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不在于“尖”,而在于“尖”是如何出来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冒尖”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学者、管理精英……似乎我们并不缺少管理人才,但是看看我国的管理人才竞争力排行榜中的位臵,不由我们对一些现象深思回味。拔尖强调外力使其成为“尖”,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结果;冒尖是指通过人才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比较强调内力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也是一个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管理方法更新最快的时代。若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各方面创造出高效率,就必须主动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挖掘创新潜力,走创新之路。

培养“冒尖”管理人才不能仅强调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培养“冒尖”管理人才关键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海尔以“日事日毕,日事日高”来激励员工,也就是今天的事今天做好,而且今天要比昨天做的好一些。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创造了一大批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员工及管理者。这是思想创新在培养“冒尖”管理人才的体现。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无疑是社会制度方面的创新和重大突破,他让我们的国家跟上了世界发展的脚步,同时在各行各业培养出许多“冒尖”人才,这是制度创新在培养人才的卓越典范。

如何培养“冒尖”管理人才,我们肩负着中华复兴的重任,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

10年

【2010年10月】

56.科学家在一个孤岛上的猴群中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种新口味的糖让猴群中地位最低的猴

子品尝,等它认可后再让猴群其它成员品尝;花了大约20天左右,整个猴群才接受了这种糖。将另一种新口味的糖让猴群中地位最高的猴王品尝,等它认可后再让猴群其它成员品尝。两天之内,整个猴群就都接受了该种糖。看来,猴群中存在着权威,而权威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直接影响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进程。

市场营销也是如此,如果希望推动人们接受某种新商品,应当首先影响引领时尚的文体明星。

如果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者对于某种新商品不接受,该商品一定会遭遇失败。这个实验对于企业组织的变革也有指导意义。如果希望变革能够迅速取得成功,应该自上而下展开,这样做遭遇的阻力较小,容易得到组织成员的支持。当然,猴群乐于接受糖这种好吃的东西;如果给猴王品尝苦涩的黄连,即使猴王希望其它猴子接受,猴群也不会干。

因此,如果组织变革使某些组织成员吃尽苦头,组织领导者再努力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参考答案】

题干的论证中存在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要求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或肯定有关论点。对于本体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以下要点供参考:

1、决定猴群接受新口味的烫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猴子的地位的高低,二是糖的口味的差异。猴王品尝后认可的糖被猴群快速接受,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口味更好。仅仅归因到权威,存在归因偏差。

2、从猴群实验推广到市场营销,在逻辑上不成立。因为产品定位各有不同,比如定位于婴

幼儿市场,影响引领时尚的文体明星,没有什么价值。

3、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者不接受某种新商品,并不意味着“该商品一定会遭遇失败”。

4、

从猴群实验推广到企业变革,逻辑上有问题。要猴群接受一种新的口味的糖,并不会带来不确定性、利益、权利冲突等变革中会遇到的问题。 5、自上而下的变革并不一定能够减少阻力,得到群众支持。

6、“给猴王品尝苦涩的黄连,及时猴王希望其他猴子接受,猴群也不会干”,则是主观臆断,

与前面的实验,即论据没有任何联系。

7、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某些组织成员的利益受到影响,甚至吃尽苦头,有时是不可避免

的,只要他们不是大多数成员或者关键成员,变革不会“只能以失败告终”。

【2010年10月】

57. 唐山地震孤儿捐款支援汶川灾区

2008年5月18日,在中宣部等共同发起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天津民营企业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代表公司再向四川灾区捐款700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震不垮的学校”。至此,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公司在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中累计捐款1亿元。

“我们对灾区人民非常牵挂,荣钢集团人大多来自唐山,亲历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接受过全国人民对唐山灾区的无私援助,32年后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回馈社会,是应尽的义务,我们必须做!”张祥青说。

张祥青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失去父母,年仅8岁的他不幸成为孤儿,他深深感受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涓涓爱心。1989年,张祥青与妻子张荣华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从卖早点、做豆腐开始,最后组建了荣钢集团。企业发展了,荣钢集团人不忘回报社会,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是其中一例。

【2010年1月】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分析进行分析和评述。(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全球化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是世界从立体变成了平面,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是基于近几十年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互联网的普及、软件的创新使海量信息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他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无疑也依靠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同时也可作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

毋庸置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还远未结束,互联网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人类社会将有更惊人的变化,可以预言,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将被填平,中国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

【参考答案】

1、“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使世界从立体变成了平面”不必然推出“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前提与结论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全球化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国家都是受益者,可能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2、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此处“世界是平的”则是“混淆概念”。“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由于各自基础不同,即便接受同样的信息,二者使用信息的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无法推出“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3、“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他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显然是存在他因。而由中国经济的起飞,可作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则是归因不当和以偏概

全。

4、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循此前提,可知该变化应该有好坏两个方面,因此,不必然推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

5、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将被填平,中国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则是类比不当。

【2010年1月】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内容。然而,近年学术界的一些状况与追求真理这一使命相去甚远,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抄袭剽窃、学术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钓誉等等现象时有所闻。

【参考答案】

题目较宽泛,可参考以下审题: 1、敬业与乐业、追求真理、诚信等

2、从事情本身讨论,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亦可

09年

【2009年10月】

56.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决策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本点。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问题在于什么是集中。对此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集中”就是正确的意见;另一种认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第一种解读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有两面旗帜,一面是科学,一面是民主。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两面旗帜体现的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原则。科学强调真理原则,谁对听谁的;民主强调多数原则,谁占多数听谁的。所谓“集中正确的意见”,就是强调真理原则。这样解读“集中”就会把民主集中制置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让我们想象一种情景: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少数人的意见正确。如果将“集中”解读为“集中正确的意见”,则不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民主”,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集中”。

毛泽东有一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为少数人说了算提供了依据。如果这样,民主岂不形同虚设?

什么是正确的,要靠实践检验,而判断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只能在决策实施之后的实践中检验,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完成。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何“集中正确意见”来做决策?既然在决策中集中正确的意见是不可能的,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当然就应该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

【参考答案】

1、上述论证断定: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同时又得出结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由此可得:集中不外乎就是民主。这和“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点”矛盾。

2、真理原则确实不同于多数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可能冲突,但这不等同于二者相互矛盾,根本对立。一般地说,多数人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这是这两条原则协调的一面。

3、决策过程中某种意见的正确性,与决策结果的正确性,是两个不同概念。上述论证混淆了这两

个概念。一个决策所集中的意见,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二者必居其一。上述论证断定,“在决策中集中正确意见是不可能的”,这会得出明显荒谬的结论:任何决策所集中的意见一定是不正确的。

4、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推不出“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会使民主形同虚设,最后还是少数人说了算”。

5、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否定其中一个,可以肯定另一个。但上述关于何为集中的两种观点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不能由“第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就直接得出结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2009年10月】

57.《动物世界》里的镜头:一群体型庞大的牦牛正在草原上吃草。突然,不远处来了几只觅食的狼。牦牛群奔跑起来,狼群急追……终于,有一头体弱的牦牛掉队,寡不敌众,被狼分食了。

《动物趣闻》里的镜头:一群牦牛正在草原上吃草。突然,来了几只觅食的狼。一头牦牛发现了狼,它的叫声提醒了同伴。领头的牦牛站定与狼对视,其余的牦牛也围在一起,站立原地。狼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转悠了好一阵,见没有进攻的机会,就没趣地走开了。

【2009年1月】

答案一:

56、论证有效性分析

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传授知识不应当继续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学习知识需要记忆。记忆能力,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难以解释,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口号,正在成为空洞的历史回声,这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范文:

“知识就是力量”真的过时了吗?

读完材料,我们发现作者对于“知识就是力量”持否定的态度,并用分子分母法进行分析,用知识和能力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作为论证。但是,这样的论证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如下:首先,作者认为,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人类的知识来说,都是沧海一栗。因

此,用知识作为培养和选拔人的标准,毫无意义。在这里,作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虽然人类的知识很多,但是根据专业划分,每一个人只需要掌握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就是足够了。

其次,作者认为,传授知识,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在钱人的基础上,历经千年积累起来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那么人生短短几十年,怎么能去自己研究、寻找知识呢?

再者,作者认为,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这是难以成立的。一个人,如果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爱因斯坦如果不具备某些知识,他一定发现不了相对论。

最后,“知识就是力量”,经过实践的证明,一直是引导社会进步,科学前进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该论证,在概念、方法以及论据都存在缺陷,才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2009 MBA入学联考写作真题解析

解析:

1.“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

意义。”该论证是欠妥当的,两个数的差别再小,在特定的需要下,其意义还是存在的。

2.由上述前提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

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则是不当类比。更何况,虽然“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也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部分需要,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必要,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整个世界的变化。

3.“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

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该论证有待商榷,检索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话题,能否正确的运用知识更是有待研究。

4.“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则是非黑即白,

可能二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思维真正的优势。

5.“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知识与此种能力

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没有必然联系,论证者显然缺乏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

论证者以“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则是以偏概全。

6.“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该

论证看似有理,其实不然。论证者并没有提出衡量知识有用性的标准,更没有衡量硕士、

博士价值的标准,因此其整体的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

【2009年1月】

57、论说文

以“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35分)

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

奶毒争已去,孺子梦犹惊。

前日苏丹粉,今夕三聚氰。

全出大众手,自乃万民中。

曾以阶级论,也当兄弟同。

机玄非彼理,关纽更新征。

应对纷纭事,还须益达明。

解析一:

第一段:讲述三鹿奶粉事件,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三鹿奶粉事件像多米勒骨牌,迅速波及到其他的奶制品企业,中国奶制品企业遭到重创,甚至连中国的食品加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在我们不断的谴责三鹿等相关企业没有道德心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我们的政府在哪里?)第二段:解释自己的主张(此次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食品、药品、饮料的监督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不仅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同时还对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检验、市场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不作为产生很大疑虑。众所周知,要开展药品、饮料、食品以及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不仅要经过卫生、工商、药监、质检等部门的生产经营认证许可,还要对从事经营生产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检查。同时还要对其企业的资质和从事生产经营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观念。(举反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山西煤矿事件、广西的群体性事件、深圳的火灾等等,一定要展开来写。)。

第四段:从正面论证观念。(列举正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到位的好处。比如上海多宝鱼事件,就是因为政府监督部门及时发现,才制止了一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如,政府关闭山西小煤矿,使伤亡人数直线下降等等。)

第五段:总结全文观念,同时发出号召。(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有序竞争的经济社会,而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无序经济秩序。假如我们对待食品、药品、饮料以及关乎人民生命的商品、产品建立一套相当严格的生产、经营质量监督体系,我想我们的商品质量问题就会好转。建立一套以生产批次为主的管理制度,我们的商品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解析二:

1、可结合企业管理,也可以不结合。

2、可从“社会责任”、“诚信管理”、“诚信”、“责任”等角度分析。

3、

答案二:

【2009年1月】

56.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传授知识不应当继续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学习知识需要记忆。记忆能力,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难以解释,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口号,正在成为空洞的历史回声,这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参考答案】

解析:

读完材料,我们发现作者对于“知识就是力量”持否定的态度,并用分子分母法进行分析,用知识和能力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作为论证。但是,这样的论证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如下:首先,作者认为,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人类的知识来说,都是沧海一粟。因此,用知识作为培养和选拔人的标准,毫无意义。在这里,作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虽然人类的知识很多,但是根据专业划分,每一个人只需要掌握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就是足够了。其次,作者认为,传授知识,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在钱人的基础上,历经千年积累起来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那么人生短短几十年,怎么能去自己研究、寻找知识呢?再者,作者认为,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这是难以成立的。一个人,如果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爱因斯坦如果不具备某些知识,他一定发现不了相对论。最后,“知识就是力量”,经过实践的证明,一直是引导社会进步,科学前进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该论证,在概念、方法以及论据都存在缺陷,才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逻辑结构图:

结论:不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第一组论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组论证:现代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查询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因此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

第三组论证:记忆能力,只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而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因为与爱因斯坦具有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有的是,但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

第四组论证:硕士、博士等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正在遭受有识之士的质疑,就是这个道理。最好应该回应的主要的逻辑错误

本论部分最好应该去剪断上述四组论证。

1、“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该论证是欠妥当的,两个数的差别再小,在特定的需要下,其意义还是存在的。

2、由上述前提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则是不当类比。更何况,虽然“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也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部分需要,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必要,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整个世界的变化。

3、“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该论证有待商榷,检索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话题,能否正确的运用知识更是有待研究。

4、“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则是非黑即白,可能二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思维真正的优势。

5.、“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没有必然联系,论证者显然缺乏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论证者以“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则是以偏概全。

6、“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该论证看似有理,其实不然。论证者并没有提出衡量知识有用性的标准,更没有衡量硕士、博士价值的标准,因此其整体的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

范文:

草率的论证,偏颇的结论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推理推出结论说,不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其实是时代的进步。这样的推理是难以必然成立的。

首先,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并就不意味着知识尺度毫无意义。因为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时代,只要某人在某方面具有解决某实际问题的相应专门知识,他就可以看作一个有用的人才。至于其余他不懂的知识或问题,完全可以交由别的专门人才去处理。其次,网络技术的发达也未必能推出我们不需花功夫去学习各种知识。因为如何进行更快速有效地查询,查询到了相应的结果之后,如何甄别和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些无不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脑子里没有一定的知识,许多信息就无异于一堆乱码。再次,就算记忆并不等于创造,但毫无记忆和知识的人显然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爱因斯坦的例子也只能说明知识并不就是批判与创造能力的充分条件,而推不出它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试想,如果爱因斯坦是文盲,他还能发现相对论吗?

最后,硕士、博士等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正在遭受有识之士的质疑,其真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因为知识无用,而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让一些混文凭的人拿到了文凭,而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与这些头衔相称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由于上文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所以,其论证的有效性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579个字符)

【2009年1月】

57. 以“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参考答案】

1、可结合企业管理,也可以不结合。

2、可从“社会责任”、“诚信管理”、“诚信”、“责任”等角度分析。

立意:

可以写成主副标题。比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对消费者负责——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救救孩子》

最好写道德方面的主题:比如可以直接写经营道德,也可以写经营诚信,写对消费者负责,也可以写经营义利关系,也即经营的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立意在“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利令智昏”、“不能赚黑心钱”、“黑金”。其他也可以的立意:社会的监督机制;应该加大打假力度;重视产品的质量;企业经营应该洁身自好……

相应的论据:张瑞敏砸冰箱;安然事件;南京冠生园事件。奶毒争已去,孺子梦犹惊。前日苏丹粉,今夕三聚氰。全出大众手,自乃万民中。曾以阶级论,也当兄弟同。机玄非彼理,关纽更新征。应对纷纭事,还须益达明。

三点式提纲:论经营道德;

道德经营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企业的伤害。道德经营是对消费者负责。对孩子的伤害。道德经营是对合作伙伴负责。对奶农的利益损失。

第一段:讲述三鹿奶粉事件,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三鹿奶粉事件像多米勒骨牌,迅速波及到其他的奶制品企业,中国奶制品企业遭到重创,甚至连中国的食品加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在我们不断的谴责三鹿等相关企业没有道德心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我们的政府在哪里?)第二段:解释自己的主张(此次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食品、药品、饮料的监督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不仅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同时还对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检验、市场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不作为产生很大疑虑。众所周知,要开展药品、饮料、食品以及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不仅要经过卫生、工商、药监、质检等部门的生产经营认证许可,还要对从事经营生产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检查。同时还要对其企业的资质和从事生产经营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观念。(举反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山西煤矿事件、广西的群体性事件、深圳的火灾等等,一定要展开来写。)。第四段:从正面论证观念。(列举正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到位的好处。比如上海多宝鱼事件,就是因为政府监督部门及时发现,才制止了一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如,政府关闭山西小煤矿,使伤亡人数直线下降等等。)第五段:总结全文观念,同时发出号召。(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有序竞争的经济社会,而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无序经济秩序。假如我们对待食品、药品、饮料以及关乎人民生命的商品、产品建立一套相当严格的生产、经营质量监督体系,我想我们的商品质量问题就会好转。建立一套以生产批次为主的管理制度,我们的商品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范文:

由“三鹿”事件所想到的

“三鹿事件”一度成为一出考验国人承受力的“惊悚片”。惊悚之余,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四鹿”、“五鹿”事件,我们更需要的是寻找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对此,我所想到的是,正是以下三种痼疾的长期积累,才最终汇演成为汶川一样的大地震,振撼着国人的神经。一是扭曲的消费观念,提供了造假市场与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造假、掺假事件无不是顺应消费者某一方面的过度要求,如买面粉,一味求白,于是生产者就往面粉里掺加增白剂;吃油条贪图酥脆,生产者就往油条面中掺加洗衣粉……此次加入三聚氰胺的目的也是为了增

加蛋白含量,无疑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过度需求。

二是监管部门失职,助长了造假者的气焰。在这次事件中,掺加三聚氰胺的绝不只“三鹿”一家,而是22家。对此,我们要问是,如果没有被捅出来,是不是监管部门仍然会任其发展呢?日常工作中,这些部门又是怎样履行职责的呢?会不会真像传闻中那样,只管收费,交了钱就给盖章呢?如果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又怎么会出现如此恶劣事故呢?正是监督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的造假、掺假行为的得逞。

三是打击力度不够,降低了掺假、造假者违法成本。说句实在话,现在国人对假冒伪劣产品已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于有些造假者也不以造假为耻。当然也有被查处的,但是没过多久,它们又会死灰复燃,甚至比原来更嚣张了。为什么?因为造假行为尽管受到查处,但所受处罚远低于其违法成本,皮毛之痛非但不能制止其造假行为,甚至刺激了造假欲望,使其变本加厉,为所欲为。

“三鹿”事件教训是深刻的,食品造假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击造假者,纯洁我们的消费环境。否则,连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民族复兴。(698个字)

我拿什么奶粉来喂你?我的孩子

仅以此文献给天下的爸爸妈妈和婴儿食品生产商

因为你的妈妈没有多少乳汁,你饿得嘤嘤地哭闹,我们不得不选用奶粉来做为你的食粮,看着你喝得饱饱地,甜甜地睡了,我们一天的疲惫也散去,幸福地望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希望。

我们没有太多的钱去购买近百元一罐的进口奶粉,真对不起,我的孩子,我们无能为力,支付你这样高昂的生活费,还需要用钱赡养你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还有其它的生活开支。但为了你,我们的宝贝,我们省吃俭用,购买国内最知名的奶粉来哺育你,我们已经尽力了。当时,我们想的,就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安全,有营养,还有上面的检验合格证,让年青的我们,刚做爸爸妈妈的我们,让你吃得放心,我们也安心,我们的心肝!

看着你吃饱,甜甜蜜蜜地睡了,将你的小指头含在小粉嫩的小嘴里,熟睡,我们感到幸福的阳光,照耀着全家。我们的小天使!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你用勺子,舀上奶粉,冲上开水,为了让你早点停住饥饿的哭叫,我将滚烫的奶瓶,放在凉水里冷却,怕你烫着,每次喂你前,我都要先品尝一下,是否正合适你的口味,望着你双手抱着奶瓶,紧紧地,不肯松手,贪婪地吸吮,两面的小腮用力地一张一噏,我和你一样地快乐,享受着这一时刻,我们的甜心!

我们一直相信,我们喂给你吃的,是最放心的食品。我们的眼睛,我们的选择,让你吃得健康,无忧无虑地长大,我们盼望着你茁壮地成长。

但是,当我和你妈妈,望着病床上的你,痛苦不堪的小脸,捂着肚子大嚷大叫,你还不会说话,说不出你疼在哪里,我们的心都碎了!你是我们心爱的孩子,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100天呀!为什么要受到如此的折磨?老天,请将你的痛苦,给我吧,让我来承担。

你所遭受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我瞎了眼呀,每天,每天五次,都给你吃的奶粉,让你喝的,是有毒的奶水。我的心肝宝贝,每天,每天五次,你喝的都是毒汁呀,我却不知道,还用心地把你喂饱!还哄着你,小乖乖,多喝一点,再喝一大口!你不会说话,只是用一双天真无邪的小眼睛盯着我看,要是你能说话就好了,告诉我,不要喝了,不能喝这种奶粉了。可是,你不会说话呀,你才有100天呀!

我后悔,我痛恨自己,我无能呀,为什么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

因为生病了,我们将你送进医院,医生叔叔阿姨和漂亮的护士姐姐,为你精心治疗,你幼嫩

的身体忍受手术了的伤痛,我们坐在手术室外,泪流满面,为你担惊受怕。你身上的那道刀疤,一生都会刻在我的心头!我们乞求上苍,让你早早康复,不再遭受这样的磨难和痛苦。当你长大后,我的孩子,请你不要责备我的失误,我们的痛苦和你一样,在心底一生一世,难以融化。我只能请你原谅,原谅我的无能为力,无助,无奈和悲伤!我买的是合格的产品呀!

我拿什么奶粉来喂你?我的孩子!当你痊愈出院,你还需要哺育呀!我拿什么奶粉来喂你?我们的后代?

08年

【2008年10月】

56.有人提出,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理由是,一个没有孝心、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选拔官员要考察其“德、勤、能、绩”,我赞同应当把“德”作为首要标准。然而,对一个官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公德而不是私德。“孝”只是一种私德而已。选拔和评价官员,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显然是舍本逐末。什么是公德?一言以蔽之,就是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自古道“忠孝难以两全”。岳飞抗击金兵,常年征战沙场,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却成了千古传颂的英雄。反观《二十四孝》里的那些孝子,有哪个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孔繁森撇下老母,远离家乡,公而忘私,殉职边疆,显然未尽孝道,但你能指责他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俗话说“人无完人”,如果在选拔官员中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

【参考答案】

1、主张“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不意味着“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孝”不是封建时代独有的行为规范,“主张‘孝’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也不能作为“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判据。

2、主张“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不意味着“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把私德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标准,并不排斥把公德作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标准。

3、“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概念使用不准确。“职守”同“君主”和“国家”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

4、《二十四孝》里孝子的孝行是众人皆知的,反问“有哪个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是将把“孝”作为选拔干部的必要条件歪曲为充分条件,再加以“批驳”。

5、“孝”不仅指“孝行”,也指“孝心”。岳飞因征战沙场、孔繁森因工作远离家乡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不等于没有“孝心”,也不等于“不孝”。质问“你能指孔繁森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隐含的前提是认定岳飞和孔繁森是“不孝”的,偷换了概念。

6、将“孝”作为选拔标准,就会把许多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于门外,而让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这种论证背后隐含一个假设,即“怀鸿鹄之志的精英”,往往不孝或者不屑于孝;而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有孝心、尽孝道,将“孝”与胸怀大志的精英相对立;将没有远大抱负的庸才与“孝”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这是没有根据的。

【2008年1月】

56.甲:有人以中医不为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西方人普遍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西医是以科学研究为根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把中医的科学地位归咎于西方科学界不认可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是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

乙:从科学角度讲,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之上。中医不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只能说是伪科学。

甲: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治好了很多人,怎么能说它是伪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中医也有长于西医之处。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握,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就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约七十岁左右,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参考答案】

1、甲认为“西方人不能普遍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其中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正如乙所论述的,中医是否有科学性主要取决于科学的标准,不取决于文化的标准。(虚假理由或假因果的谬误)

2、甲曲解了“科学无国界”的概念。甲将“科学无国界”曲解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不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者“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无国界的”。这是错误的。因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财富,不能被无偿享用,它与“科学”不是一个概念。(混淆概念或不相关的谬误——在“科学无国界”与“国外制药公司诉讼中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之间,不能用“如果……则”)

3、乙在断定“中医是伪科学”之一结论时,理由是不充分的。现代的中医虽然不以生物学等为基础,但生物学、化学等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在中医中也有应用,因此不能说中医与科学不兼容。另外,不兼容不意味着就是反科学的或是伪科学的。判断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过于简单化。

4、甲认为“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就应当说中医是科学的。”这种推理是不正确的。科学对人类有用,但是有用的未必是科学。该推论必须假设:凡是有用的都是科学。

5、在甲的论述中,中医的长处,如“对人体完整的系统把握,强调整体的观念,系统思维”,不能成为证明中医是科学的或者不是伪科学的理由,因为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是判定科学的标准。

6、乙在对话中误解了“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这两个概念。一般来说,“整体”或“系统”的概念被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有严格的结构性或连续性,并不是各个部分或要素的简单相加。

7、乙在对话中将现代人寿命的延长完全归结为医学发展的功劳,这一观点过于绝对化。其它因素如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等因素都不可忽视。

范文:

在论辩和狡辩之间

上述甲乙两人就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总话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但细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的辩论存在诸多逻辑问题。

首先,甲简单地将“文化的”等同于“科学的”,显然是成问题的,因为象占卜、风水

等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一,但我们能因此就推论说它们也是科学吗?乙则完全否定了这两个概念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也是片面的,因为科学和宗教、文学、艺术一样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形式之一,对同一件事情或现象,正如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科学”思想一样,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也有不同的“科学”思想。

其次,甲根据外国制药公司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来反驳乙的“科学无国界”论,这也是概念的偷换,因为乙说的是科学“标准”无国界,而不是科学的“知识产权”无国界,这完全是两回事,正如我们不能因为DVD技术是有知识产权和有国界的就否认DVD 标准是无国界的一样。

再次,甲根据中医的某些用处来论证中医是科学的,也很成问题。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古代历史上中医治疗的病人的痊愈真是中医治好的、还是病人自身的痊愈能力导致的痊愈?中医在所谓的“治好”多少病人之外,又治死了多少病人?还有,有某些用就是科学的吗?迷信有时也能安慰我们无助的心理,但因此就能说迷信也是科学吗?

同样,乙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上也有逻辑问题,因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过去很短、现在大幅提高,不一定就和中医的非科学性有关,而很可能是由战争的伤害程度、生活水平的高低所导致的。更何况说不定那时西方人的平均寿命还要远远低于中国人呢?

最后,乙没有真正论证中医“强调整体观念,系统思维”本身就是科学的,宗教、巫术、形而上学等也都强调对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整体把握,但因此它们就都成了科学吗?至于乙所谓的西医也会对病人作全身检查,因此西医也有系统思维,这样的推理也有问题的,因为系统决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机械的相加。更何况就算西医也有系统思维,但这和中医是否科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甲乙两人在论辩的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错误,所以,这场辩论严格来说两人都有狡辩的嫌疑。

【2008年1月】

57.“原则”就是规矩,就是准绳。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原则上……但是……”请以“原则”于“原则上”为议题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审题:

审题1:既然题面已经明确“‘原则’就是规矩就是准绳”,而“规矩”和“准绳”又绝对不可废,再者出题者又要求我们以“原则”为议题,所以,本次作文必须要表达和论述这层意思:执行原则的重要性。

审题2:题面中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原则上……,但是……”,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认识到有“原则”存在,同时也意识到“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以各种借口来偏离原则——“但是”就是借口。如果作这种理解,那么,我们最好就应该批判这种对待原则的态度。所以,相应的立意就是:“原则”执行不打折扣。执行原则,没有任何借口。注意:在文章开篇第一段必须把你对“原则上……,但是……”的这种理解明白地告诉阅卷老师。

审题3:根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原则上”指的是“大体上”,比如:他原则上赞成这个方案,只在个别细节上提了些具体意见。可见,“原则上”是和“细节上”、“具体上”相对。因此,题面中的“原则上……,但是……”,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情在总体上或原则上是对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它很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细节上的缺陷,或者在具体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先没有预料到的变数,所以,在执行原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死板,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如果作这种理解,那么,我们最好就应该总体上赞同这种对待原则的态度。所以,相应的立意就是:“原则”,但不是“教条”。不要机械地理解“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注意:如果你按照这种理解来写文章,你必须首先要把你对“原则上……但是……”的理解在文章开篇的时候阐释清楚;另外,不要给阅卷老师感觉你是在彻底否定原则的必要性,所以,你的文章最后最好还是要说一说原则的必要性——这也是题面第一句话“‘原则’就是规矩就是准绳”所要求我们的。

立意:

(1)《“原则”执行不打折扣》《执行原则,没有任何借口》;

(2)《“原则”,但不是“教条”》《不要机械地理解“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标题:《原则与规划浅议》;《论原则及其运用的灵活性》分论点1:论证“原则的重要性或必然性”。举例或经典言论,如“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

分论点2:论证“运用原则要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举例论证。如:按一般原则,做人要诚实,但是对敌人或医生面对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就未必坚持这一原则。

分论点3:论证“不能以灵活地运用原则为借口,不要原则,导致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比如以“强权压倒公理”、“亲情或金钱大于法律”等社会现象为借口,肆意践踏原则,无视规则或法律的存在。

。。。以下是07年及以前。。。

【2007年10月】

56.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字典里,“终身制”和“铁饭碗”作为指称弊端的概念,是贬义词。其实,这里存在误解。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有一个“期界问题(horizon problem)”,是指由于雇用关系很短导致职工的种种短视行为,以及此类行为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当雇员面对短期的雇用关系,首先他不会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投资,因为他在甲企业中培育的专业技能对他在乙企业中的发展可能毫无意义;其次,作为一个匆匆过客,他不会关注企业的竞争力,因为这和他的长期收入没有多大关系;最后,只要有机会,他会为了个人短期收入最大化而损害企业利益,例如过度的使用机器设备等等。

为了解决“期界问题”,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对那些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上的员工,一般都实行终身雇佣制;而终身雇佣制也为日本和德国企业建立与保持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这证明了“终身制”和“铁饭碗”不见得不好,也说明,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应该真正的经济学家中国真的不超过5个吗?

上文在一系列成问题的论据和论证的基础上推出结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推理是混乱而漏洞百出的。

首先,真正的经济学家是应该都要坚持理性的精神,但问题是一个经济学家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也是不理性的?难道他们要说自己是物理学家不成?至于他们勇于谈论各种话题或担任一些公司的董事,如果他们这样做都是有理有据的,我们又凭什么说他们没有坚持理性精神呢?另外,就算所有这些“热闹”现象都不符合理性精神,但或许中国还有几十上百个经济学家没有来凑这样的“热闹”、而坚持真正经济学家的理性精神呢?

其次,专业化真的就意味着潜心书斋、与世隔绝做学问吗?我们知道,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不仅它的问题要来自于现实的经济生活,而且它的成果,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更何况我们事实上也知道,像吴敬琏、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不就很好地现实了二者的良性互动吗?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某些经济学家成为某些产业

计量经济学教学日历.薛明皋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 一、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8/3 四、先修课程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本经济理论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微积分 五、课程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统计模型方法来定量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应用经济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学会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该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关系。(2)熟练掌握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估计理论和检验方法,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3)熟练掌握EView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使用该软件选择模型,进行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实证研究等经济分析。(4)了解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熟悉构造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方法,以及计量经济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5)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 管理学院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引言(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的三要素,研究对象,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节、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散点图。先验信息。几种常见的数据类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包括的几个方面。) 第1篇:单一方程回归模型(共9章)(2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章:回归分析的性质 第2章:双变量回归分析:一些基本概念。 第3章:双变量回归模型:估计问题。 第4章:经典正态线性回归模型。

00974统计学原理2018年

2017 年 1 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统计信息的总体性特征说明统计信息反映的是 2. 运用统计方法要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叙述说明的方面是 A. 数量 B .品质 C. 规模 D .结构 3. 能够把总体中所有个体按照某种性质划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A.归纳推断 B .统计分组 C 4. 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A.大于 100% B .小于 100% C 5.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叫做 6. 基本计算方法是各项数据之和与数据个数之比的集中趋势值是 A.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几何平均数 7. 抽样调查中,为了使样本的统计分布尽量等同于总体的统计分布,抽样时须遵循的原则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 “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是 A.个体的特征 B .群体的特征 C .部分的特征 D .事物的特征 抽样调查 D. 相关分析 不等于 100% D .等于 100% A.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绝对指标 D .相对指标 A.客观 B .可比 C 8. 回归分析中, 判别一个回归模型是否准确的基本标准是 A . 最小平方法 B .剩余法 C 9. 计算季节指数时,较常用的方法是 A . 移动平均法 B .按月平均法 C 均等 D .随机 移动平均法 D .归纳推断法 几何平均法 D .算术平均法 A.总指数 B .综合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D .个体指数 10.指数按所反映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2014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财务管理原则 解答: 财务管理的原则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准则,它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出来的、体现理财活动规律性的行为规范,是对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2. 趋势分析法 解答: 就是运用若干期的会计报表资料,对比有关项目各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揭示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其趋势的方法。观察研究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单看一期的会计报表了解的情况更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更准确。 3. 每股利润分析法 解答: 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债务筹资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4. 营业杠杆 解答: 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所产生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企业利用营业杠杆,有时可以获得一定的营业杠杆利益,有时也承受着相应的营业风险即遭受损失。

5. 净现金流量 解答: 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6. 投资利润率 解答: 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7. 现金浮游量 解答: 是指企业账户上存款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8. 固定成本 解答: 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通常又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9. 变动成本法 解答: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10.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解答: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 1)需求函数 Q d f P 线性需求函数 Q d P 供给函数 Q s f P 线性供给函数 Q s P 弧弹性公式 e y / x y x y x x y 点弹性公式 e dy / dx dy x y x dx y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Q / Q (Q 2 Q 1)/Q (Q 2 Q 1) / Q 1 Q 2 e d 2 P / P (P 2 P 1)/P P 1 P 2 ( P 2 P 1) / 2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e dQ / dP dQ P d Q P dP Q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dQ P GB CG GB CB FO e d Q CG OG OG AC AF dP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dQ dP dQ P e / s Q P dP Q 弧弹性: Q (Q 2 Q 1 Q 2 Q Q 1) / e s 2 P P (P 2 1 P 1)/ P P 2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2 dQ x dP y dQ x P y e xy e xy Q x / P y dP y Q x ( 3)需求的收入弹性 : Q M dQ dM dQ M e M M Q Q / M 第dM 三章Q 效用论 (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Q 2 Q 1 . P 1 P 2 P 2 P 1 Q 1 Q 2 1) Q x Q x P y P y 1

2016年-2019年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

2016年 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慌"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无论是家庭还是城邦,它们的内部都有一定的一致性。不然的话,他们是不可能组建起来的。但这种一致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同一种声音无法实现和谐,同一个音阶也无法组成旋律。城邦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多面体。人们只能通过教育便存在着各种差异的公民,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共同体。" 解析:“论证有效性分析”存在的主要错误: 1.材料提供的数据时效性不足,用的是2012年的数据;证明不了2015年的事情。 2.劳动力人口减少不等于劳动力人口就短缺了,如果原先劳动力人口远过于求呢。 3.用工荒的成因,材料提到的是长三角地区,但是成因也可能是由于劳动力配置不均衡导致的,所以长三角不能证明全国范围出现用工荒。 4.材料说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空缺和求职比,但是要证明劳动力人口真的短缺了,恐怕需要更长时间段的数据。 5.大学生的就业难也可能是因为岗位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不匹配造成 的。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统计学原理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8.6元,标准差2.8 元。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解: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8.6-0.8,8.6+0.8)即(7.8,9.4)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2000*7.8,2000*9.4)即(15600,18800)元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 (提示: 69 .10455.0=z ,2 2/0455.0=z ;3 2/0027.0=z , 78 .20027.0=z ) 解:必要的样本容量: n=9*2.82/0.82=110.25=111 2、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 男学生 女学生 合计 赞成 45 42 87 反对 105 78 183 合计 150 120 270 请检验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是否相同。已知:显著性水平a=0.05, 487 .9)4(,992.5)2(,842.3)1(205.0205.0205.0===χχχ。 解:H0:π1 = π2 H1: π1π2不相等 = 0.05 Df=(2-1)(2-1)=1 ΣΣ =0.6176 决策: 在 =0.05的水平上不能拒绝HO 结论: 可以认为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相同 3、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 r е ?=1 ?=1 t = ??? ˉe ?? e ??

2019管理类联考真题及答案

届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联考真题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学科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比例为1:3:8,获奖率为30%、已知10人获得一等奖,则参加竞赛的人数为 (A)300 (B)400 (C)500 (D)550 (E)600 【答案】B 2、为了解某公司员工的年龄结构,按男、女人数的比例进行了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估计,该公司男员工的平均年龄与全体员工的平均年龄分别是(单位:岁)(A)32,30 (B)32, 29.5 (C)32, 27 (D)30, 27 (E)29.5, 27 【答案】A 3、某单位采取分段收费方式收取网络流量(单位:GB)费用:每月流量20(含)以内免费,流量20到30(含)的每GB收费1元,流量30到40(含)的每GB收费3元,流量40以上的每GB收费5元,小王这个月用了45GB的流量,则他应该交费 (A)45元(B)65元 (C)75元(D)85元 (E)135元 【答案】B 4、如图,圆O是三角形ABC的内切圆,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与周长的大小之比为1:2,

则圆O的面积为 【答案】A (A)π(B)2π (C)3π(D)4π (E)5π 5、设实数 ,

满足|- |=2,

|- |=26, 则 +

= (A)30 (B)22 (C)15 (D)13 (E)10 【答案】E 6、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胜2盘者赢得比赛。已知每盘棋甲获胜的概率是0.6,乙获胜的概率是0.4,若乙在第一盘获胜,则甲赢得比赛的概率为 (A)0.144 (B)0.288 (C)0.36 (D)0.4 (E)0.6 【答案】C 7、如图,四边形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南海广播电视大学

成人学院《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统计学原理是为成人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该课程的开出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基础会计学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考虑到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把本课做为基础课开设,本课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有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将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加以说明。 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按"了解、一般理解、重点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指标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学时:课内学时90课时(电视学时29课时、教学辅导学时45课时、自学及作业16课时) 2、学分:5学分 (二)教材 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

财务管理学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 1.1财务管理的概念 1、财务管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1.1.1企业财务活动 1、企业财务活动: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筹资活动: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收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支出: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和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 注意:筹资活动不光只是资金的流入还有流出,与筹资活动相关流入、流出都属于筹资活动。 权益资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 负债资本:申请借款、发行公司债券 关键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筹资工具?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比例如何搭配?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 对内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置自身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对外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与其他企业联营进行投资以及收购另一个企业等 关键问题:如何评估投资方案? (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采购材料或商品、支付工资、销售商品…… 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因企业日常活动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的营运活动(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的有()AB A、采购原材料 B、销售商品 C、购买国库券 D、支付利息 (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股东收益利润留存 关键问题:利润这块饼子如何切? 1.1.2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指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犹如资金,企业向其所有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XX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XX年 X月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微观经济学执笔人: XX 适用学期:第三学期审核人: XX 学时: 48 制(修)订时间:XX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经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以个量分 析法为基础,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阐述价格机制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 市场经济主体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并说明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微观经 济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 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 的作用。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经济与经济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 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 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 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 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强,又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抽 象的经济学理论,将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探讨和认识之中,

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合集

2010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分析进行分析和评述。(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全球化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是世界从立体变成了平面,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是基于近几十年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互联网的普及、软件的创新使海量信息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他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无疑也依靠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同时也可作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 毋庸置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还远未结束,互联网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人类社会将有更惊人的变化,可以预言,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将被填平,中国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 57.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中都含

2020MBA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2017MBA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真题及答案解析 写作 ?论证有效性分析 本小题30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既然依靠设动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准。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喜的本性就会掲发官员的以权谋私。 ?陈君华老师解析: 结论:国君只要利用奖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 最好应该攻击的五个逻辑问题,分别是: 1.古人的观点未必正确,更不能不加批判和反思地直接作为现在治国的基础。而且法家的观点,在先秦时期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除了法家,还有儒家、道家、农家……以及后来西方的各种各样的政治法律理论,为什么非要以法家作为现在治国的理论基础? 何况历史上以严刑酷法治国的商纣王、秦始皇等都没有好的结局。 2.利用奖罚来治理臣民,也许是必要的,但以此推出只要利用奖罚就能把臣民治理好,就犯了混淆充分条件的逻辑错误。试想,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天灾人祸导致过度贫困、民不聊生,或社会上的严重不公正,导致群情激愤,这个时候,单纯的奖罚就未必有效了。而且国君奖罚的对象、时机、程度、公平性如果不恰当,甚至倒过来会直接导致更严重的民愤。还有,某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义士,如果他们就要致力于推翻你的暴政,你国君怎么奖励怎么惩罚他,很可能都是没用的。 3.就算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绝对廉洁的人,但相对来说,还有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相对更廉洁些。所以,任用相对廉洁的人,就是有可能的。同时,因为他们相对廉洁一些,所以任用他们在防治贪腐、廉政建设的成本上,应该要比任用贪心重的人更低,监管也更加容易。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统计学原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2.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使学生熟练使用Excel进行各种统计计算,并对计算机输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作为数据分析的一种通用语言,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套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原则和方法。 本课程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等。描述统计部分主要介绍统计数据的基本描述方法,如图表展示技术、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等。推断统计部分包括概率分布的基本知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实际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包括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要求 1.本课程在讲解时需要结合使用Excel软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进行演示,实现教学和学习的计算机化。 2.强调统计方法的思想和应用,避免概念化教学。 3.避免手工计算,强调与统计软件的结合。 4.避免要求学生记忆公式,要求以理解为主。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本课程共包括9章内容。各章节的目录如下: 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 () 1.1 统计学及其应用............................................................................ () 1.1.1 什么是统计学 ..................................................................... () 1.1.2 统计学的应用 ..................................................................... () 1.2 数据及其来源 ............................................................................... () 1.2.1 变量与数据......................................................................... ()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7224教学提纲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7224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12112122 1 122 1121212.2 /)(2/ )(/)(/)(//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 )(2 11 22 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5)预算线( budget line ) (6)均衡的条件 第五章 成本论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 y x x xy P P Q Q e ??=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 dTU Q Q TU MU Q =??=→?lim 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 11()0 00 0Q P dQ Q f CS Q -=? dx dy x y MRS x xy = ??-=→?0lim 2 121 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 =+=2 112P P MRS =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日历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日历 一、课程名称企业战略治理(strategic Management) 二、课程编码 MC30020 三、学时与学分 40/2 四、课程教学目标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和进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全局性、长期性、全然性的谋划。在当今企业环境因素越来越复杂多变、竞争越来越猛烈的时代,企业战略及其治理越来越显示出企业战略治理是工商治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战略治理要紧研究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如何确定企业的竞争方向和竞争策略,并保证这些策略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实现组织的目标。 本课程着重介绍以下内容:1)企业战略与战略治理;2)战略分析;3)战略选择及评判;4)战略实施和操纵。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企业战略治理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原理; 2、熟悉差不多的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方法和工具; 3、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战略治理实际应用能力其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要性。 五、适用学科专业:工商治理硕士(MBA) 六、课程日程安排(40学时,共10讲) 1.1.什么是治理 1.2.国内一些企业的战略及其变革分析 1.3.企业战略的构成与体系 1.4.战略治理的概念与任务 第二讲企业外部环境分析(4学时) 2.1.宏观环境分析 2.2.行业环境分析 2.3.竞争对手分析 案例分析讨论 第三讲企业能力分析(4学时) 3.1.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3.2.企业经营资源分析 --经营能力分析 --技术资源分析 --销售资源分析 --财务资源分析

--职能战略的和谐分析 4.1.企业使命 4.2. 环境、战略、能力的匹配 4.3.战略目标 案例 第五讲公司战略选择(4学时)5.1.稳固进展战略与进展战略 5.2.公司进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5.3.防备战略 5.4.战略组合与战略选择实践 案例分析讨论 6.1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缘故及特点 6.2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 6.3公司一样国际竞争战略的选择 6.4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6.5国际战略联盟 第七讲经营单位竞争战略选择(6学时)7.1成本领先战略 7.2差异化战略 7.3集中化战略 7.4选择一样竞争战略的原则 7.5产业结构与竞争战略 案例分析讨论 第八讲战略评判方法及战略选择过程(6学时)8.1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法 8.2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分析法 8.3生命周期法 8.4产品――市场演化矩阵法 8.5 PIMS分析 8.6 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 8.7 战略选择过程 案例分析讨论 第九讲连续经营优势与竞争战略(6学时)9.1.竞争优势来源 9.2.竞争优势构建 9.3.三种差不多战略 案例分析讨论 第十讲联想进展战略(2学时)10.1.战略分析框架 10.2.联想战略回忆 10.3.外部环境分析 10.4.内部环境分析 10.5.战略转型

2017年考研: 396经济类联考写作部分真题

2017年考研: 396经济类联考写作部 分真题 考研各个科目复习之前,一定要浏览一下历年真题。弄清楚考查形式,题型情况,难易程度等内容,有利于针对性的看书。真题是考研题目的集大成者,不论是对于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来说,都是一样的。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们分享相关重要的真题资料。 刚考完2017考研初试,凯程教育的电话瞬间变成了热线,同学们兴奋地汇报自己的答题情况,几乎所有内容都在凯程考研集训营系统训练过,所考专业课难度与往年相当,答题的时候非常顺手,相信凯程的学员们对此非常熟悉,预祝亲爱的同学们复试顺利。考研分笔试、面试,如果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被挂掉。如果需要复试的帮助,同学们可以联系凯程老师辅导。 下面凯程老师把专业的真题全面展示给大家,供大家估分使用,以及2018年考研的同学使用,本试题凯程首发! 41题.论述有效性分析 我们知道,如果市场规模扩大,最总产品的需求将是巨大的,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因为产品是高附加值的,所以投资回报率高,工人的工资报酬也高。如果工人遇到的工资报酬高,那么所有的工人都会争先恐后选择在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企业工作,这样一来,低技术、低附加值、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会自动淘汰出局了,市场上最终生存下来的都是采用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反地,如果市场规模狭小,最终产品的需求非常小,而且采用先进技术的成本很高,生产出来的高技术产品根本无人问津。企业无利可图,因此没有一家企业愿意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这是工人即使拥有高技术,也会发现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市场上剩下的都是低技术、低附加值、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了。 由此可见,市场规模决定了先进技术的采用与否。没有大的市场规模就别指望涌现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而且拥有更庞大的国际市场,所以大可不必为中国低技术、低附加值、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担心,更不要大动干戈搞什么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该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让市场去进行“自然选择”,决定什么样的企业最终存活下来。所以,政府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做大市场,只要政府把市场做大了,就什么都不用发愁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是否应该对穷人提供福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论说文。国家是否应该对穷人提供福利村大交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贪婪、自私、懒惰是人的本性,如果有福利,人人都想获取。贫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懒惰造成的。对穷人提供福利相当于把努力工作的人的财富转移给了懒惰的人。因此穷人不应该享受福利的。 支持者则认为:如果没有社会福利,穷人没有收入,就会造成社会动荡,社会犯罪率会上升,相关的管理支出也会增加的,其造成的危害可能大于提供社会福利的成本,最终也会影响努力工作的人的利益,因此,为穷人提供社会福利能够稳定社会秩序,应该为穷人提供福利。

《统计学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二、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在国家宏观调控还是企业和个人的微观决策中,统计的作用日益重要。为此,教育部已将《统计学原理》列为财经类专业的十大核心课程之一。作为一门介绍数据处理技巧的方法论的应用科学,统计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科学研究、经营决策等提供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因此,学生除了系统掌握统计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这也是开设统计实验教学的目的所在。 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使学生: 1.领会统计软件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经济社会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软件,如EVIEWS软件、SPSS软件、EXCEL软件等; 3.系统掌握EXCEL软件在数据整理、计算分析及统计推断中的应用。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 1.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 (1)EXCEL 在数据整理中的应用。在指导教师课堂讲解和演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利用FREQUENCY函数进行数据分组、利用图表向导进行图表生成等操作,课堂教学中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操作,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练习。 (2)EXCEL在数据分布特征描述指标计算分析中的应用。在指导教师课堂讲解和演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AVERAGE、 MODE、 MADIAN 、STDEV、SKEW、KURT等函数进行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计算和分析,据以说明数据的分布特征。课堂教学中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操作,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练习。 (3)EXCE在时间序列长期趋势预测中的应用。在指导教师课堂讲解和演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利用INTERCEPT 和SLOPE、CORREL、FORECAST等函数进行相关系数计算、时间序列长期趋势测定和预测。课堂教学中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操作,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练习。 (4)EXCEL在指数计算分析中的应用。在指导教师课堂讲解和演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利用INDEX等函数及单元格的计算功能进行统计指数的计算机统计指数的因素分析,为后续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及财务分析等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因素分析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操作,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练习。 2.实验主要设备 实验只需微机及安装统计软件即可,实验地点为管理学院管理综合实验室或ERP实验室,以班级为单位上机操作。 五、实验课程考核(宋体小四黑) 统计学原理上机实验考核形式为考查,采取上机操作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是EXCEL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具体包括EXCEL软件在数据整理中的应用;EXCEL在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计算分析中的应用;EXCE在长期趋势和预测中的应用及EXCEL在指数计算分析中的应用。 成绩评定方法:本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上交实验结果综合计入统计学原理课程总体考核学生平时成绩,实验课程的考核成绩占到课程平时成绩的30%。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1.《统计学原理》(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李文新主编 2.《统计学基础》(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贾俊平主编 3.《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贾俊平编著 4. 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戴维·M·莱文等著,201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李文新 经济管理学院(盖章) 2016年 6 月20 日

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财务管理学.doc

答案+我名字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财务管理学第1次 财务管理学 题号一二三合计 已做/题量13 / 207 / 107 / 1027 / 40 得分/分值0 / 400 / 400 / 200 / 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0 / 40 分) 1、在没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下列关于MM理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企业是否有负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B、无论企业是否有负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保持不变 C、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全部预期收益按照与企业风险等级相同的必要报酬率所计算的现值 D、有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保持不变 收藏该题 2、项目风险用()衡量。 A、用项目标准差进行衡量 B、用公司资产收益率标准差进行衡量 C、用投资项目的贝他系数(β)来表示 D、用内含报酬率表示 收藏该题 3、“公司员工通过举债购买本公司股票而拥有公司部分产权及相应的管理权”的策略是()。 A、员工持股计划(ESOP) B、“锡降落伞”策略 C、建立合理的持股结构 D、“毒丸”策略 收藏该题

4、按租赁资产风险与收益是否完全转移,可将租赁交易划分为()。 A、单一投资租赁和杠杆租赁 B、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C、直接租赁和转租赁 D、抵押租赁和售后回租 收藏该题 5、利用存货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A、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B、现金的管理成本 C、现金的交易成本 D、现金的平均持有量 收藏该题 6、在下列评价指标中,属于非折现评价标准的是()。 A、净现值 B、内部收益率 C、获利指数 D、回收期 收藏该题 7、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受折扣百分比、折扣期和信用期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使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提高的情况有( )。 A、信用期、折扣期不变,折扣百分比提高 B、折扣期、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延长 C、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和折扣期等量延长 D、折扣百分比、信用期不变,折扣期延长 收藏该题 8、()是根据“有无”的原则确认有这项投资与没有这项投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 A、实际现金流量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写作)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写作) 6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甲:有人以中医不为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西方人普遍不能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西医是以科学研究为根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把中医的科学地位归咎于西方科学界不认可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 乙:从科学角度讲,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之上。中医不以这些科学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只能说是伪科学。 甲: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治好了很多人,怎么能说它是伪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中医也有长于西医之处。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我,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就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

只有三十岁左右,现在中国人平均寿命七十岁左右,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参考范文】 无效的中医科学性之辩 在上述材料中,甲乙双方针对“中医的科学性”,进行了系列的辩论。然而,该辩论过程存在一些缺陷,现分析如下: 首先,甲认为:“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这明显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科学”与“知识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甲方由“科学无国界”推导出“知识产权无国界”是欠妥当的。 其次,乙由“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不必然得出“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素质的影响”。这是两个不同的话题。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则受到民族和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科学观”的影响。 再次,甲方以“科学对人类有用”为前提,进而论证“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则有失偏颇。“有用”不是“科学”判断的前提,正如:我们不能由“科学都是有用的”推出“有用的都是科学的”。甲方在论述的过程中错误地使用了条件关系。 最后,乙方不能凭借西医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对患者作出的全身检查便得出西医具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西医在诊断过程中覆盖了身体的每一部分,并不意味着西医在治疗理念上具有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另外,中国人平均寿命提高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只归因于某一个具体的因素过于草率。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甲、乙双方都未能守住各自阵地,他们在论证的过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