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Word格式)

日本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Word格式)

日本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摘自:灌排中心《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研究(参阅报告)》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b810494091.html,/Index/Display.asp?NewsID=19656

1.1 日本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

1.1.1自然条件

日本的国土地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其中2/3为山地。日本降水主要集中于6~10月,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1690mm,约为全球(陆地)年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南部地区最多达2300mm;北部地区约为1100~1500mm。日本人均水资源量3200 立方米。尽管日本降水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河流短坡降大,暴涨暴落,拦蓄困难,洪涝灾害频繁,无雨时很多地区同样存在着干旱缺水。

日本的耕地面积在1960年达到历史最高的607万公顷,此后因政府实施休耕政策,以及工程建设、道路、住宅等占用耕地和弃耕等原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近几年减少的幅度有所减缓(白皮书)。2012年日本耕地面积约455万公顷,人均耕地仅

0.037公顷,相当于中国的1/3。

1.1.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日本的总人口约1.27亿(2008年),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城镇人口占92%。2012年农业劳动力数量177.8

万人,约占总劳动力的4%,且较为稳定。农业劳动力中,65岁以上占60%, 50岁以下仅占10%。女性农业劳动力占42%,女性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皮书)。2012年,日本人均GDP为46720美元,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仅为0.92%。

日本的城乡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即:在城市化、工业化初期(明治维新至二战),城乡差距迅速扩大;城市化、工业化中后期(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乡差距出现短期的稳定并呈缩小之势;城市化、工业化结束(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1.3社会管理体制

日本是实行君主立宪的单一制国家,政治体制上实行三权分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分为中央(国)、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地方政府)3个等级。中央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地方政府虽然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和监督,但在行政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自治权。按照日本宪法和地方自治法律,地方行政事务由地方行政机关和地方议会实行自主管理,并在法律范围内制定地方条例。

1.1.4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1)土地经营方式

日本实施土地私有制度。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为主,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为2.7公顷。

日本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劳动者的老龄化、弃耕农地增加

等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土地集约措施,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强化国内农业实力。同时,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鼓励土地租赁,促进农地有效利用,培养有效稳定的核心农户,积极推行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口和资金参与农业经营。

(2)农业及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日本历来以稻米为主食,但近几十年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日本的人均年大米消耗量为60公斤,比50年前的120公斤减少了一半。大米消耗量的下降,导致大米过剩、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旱田作物种植不足,向国外大量进口小麦、大豆等粮食以及水果。因此,近些年国家不断对农业生产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将水田改造为旱田,减少大米种植面积。长期以来,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在不断下降,1965年粮食自给率达73%,1990年为48%,2000年以后基本维持在40%左右,大米自给率约为95%,蔬菜自给率约为80%。2003 年, 日本政府成立了直属内阁的“食品安全委员会”,通过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宣传等多种手段保护国内稻米市场,提高稻米自给率。

2000年3月,日本政府以“内阁会议决定”的形式发表了《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粮食自给率达到45%的目标。按照该《计划》,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农业集约化经营,并开展农业农村治理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政策:

①鼓励城镇居民和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从2012年开始,对45岁以下的独立经营人员,政府发放“青年务农资助金”(每年150万日元),并开展对务农人员的培训。

②推进农地利用集约化,通过委托经营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由核心农户经营。

③2010年开始,对水田农户实施补偿,提高稻米自给率,并确保粮食安全和消费者的信赖度。

④整治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鼓励兼职农户和小规模农户从事农业生产。

⑤确保优良农地有效利用,严格土地用于转换制度,研究减少弃耕的对策。

⑥加强农地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整治,确保农地具备良好的农业经营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

⑦促进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经营活动,扩大有机农业生产。

⑧促进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促进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理解,发动全民共同来振兴农村。

⑨维持农村村落功能,促进农村资源和环境的保持。

(3)农村社会经济组织

在农业生产者相关社会团体有农业协作组织、农业委员会、农业共济团体、土地改良区等。

①农业协作组织(农协),是以增进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地位为目的,自主成立的一种农业劳动者相互

扶助的组织,着重于农产品的流通、生产资料的供应等,以提高农业产值。2011年有723个农协,会员达983.4万人。

②农业委员会是由农业生产者代表选举组成的市町村行政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根据农地法等法律对农地买卖、租借、农地用途转换等事务。2011年有1713个农业委员会,委员人数3.6万人、职员数7758人。

③农业共济团体担当农业灾害补偿业务,实施区域内互助,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推行一个县一个团体(联合会)。2012年农业共济组织有255个,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有41个,职员7606人。

④土地改良区是根据《土地改良法》由一定区域内农业劳动者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农业灌排设施整治、农业区划整理等土地改良事业,以及对土地改良设施的维护管理,是土地改良项目实施的核心主体。2011年有4943个土地改良区,覆盖面积265.9万公顷。

1.2 日本农田水利发展状况

1.2.1农田水利发展概况

(1)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情况

日本历来重视稻作农业及水田灌溉。2012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455万公顷,其中水田约占54%,旱田约占46%。耕地灌溉面积约25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5%。水田灌溉设施完善,旱田仅有20%建有灌溉设施,且主要用于灌溉蔬菜和果树,其余80%

为雨养农业,种植麦、豆、饲料等。

日本的输水干渠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由于土地有限,而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易管理,因此日本非常重视发展管道输水。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用管道取代斗农渠,70年代末开始建设大口径输水管道。全国约有30%的田间灌溉工程实现了管道化(张令梅,2005),并且管网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给水控制设备也较完善。

日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从美国引进喷灌技术,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以喷灌为主体的旱地灌溉事业,使起源于干旱地带的喷灌技术在地处湿润地带的日本扎下了根。在旱地灌溉面积中,喷微灌占90%以上;微灌大多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和花卉种植业上使用。

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大规模土地改良,兴修大型多用途水利工程,普及机械化耕作,至70年代末,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改良事业均告完成,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2)农业灌溉用水状况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水资源部的统计结果,2005年日本农业用水约54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6%;灌溉用水54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5%。

日本约有94%的农业用水被用于水田灌溉。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且以水田面积减少为主,水田灌溉用水量逐渐减少,而旱田灌溉用水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农业用水整体上呈减少趋

势。近年来,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城市用水量(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没有太大的变化。

表6-1 2000年至2005年用水量变化情况表

单位:亿立方米/年

资料:据国土交通省水资源部资料整理

日本重视区域内灌溉用水的循环利用。大量的水田灌溉用水通过河道、池塘等在区域内反复利用,在对耕地灌溉的同时,在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动态水环境,对涵养地下水、提供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3)农田水利面临的形势及挑战

总体来说,日本农田水利工程条件较好,管理制度健全,但也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日本在战后建成了许多农业灌溉设施,随着使用寿命期限的到来,正在逐步老化,必须更新改造,需要庞大经费,这与国家不断减少的预算相冲突。

二是灌溉设施需进一步合理化管理。随着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及农业非农业人口混住增多,垃圾处理及安全防护设施设臵等造

成管理费用逐渐增加。

三是农村老龄化造成水利设施管理者日趋减少。伴随着农村城市化,农村人口日渐减少,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造成有技术、有体力的水利设施管理日益减少。

四是农村水利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和谐。工业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例如,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用水水质,并对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日本农田水利发展理念和近期工作重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本农田水利建设的理念和重点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兴,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展河川整治,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鼓励开垦种植,进行沟田路渠统一规划治理,开展适应机械化耕作的大规模土地改良。颁布和配套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农地法》、《土地改良法》、《农振法》、《农促法》、《农业基本法》等。随着时代变迁,为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日本适时调整政策,例如《土地改良法》自1949年颁布以来,已经历了11次修订(当代日本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研究)。当前,日本农田水利发展理念和工作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农田水利的生态功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逐渐注重农村生活环境的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农田水利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发展水田文化,重视水田以及渠道等农田水

利设施的生态功能,如改善水质、美化景观、提供生物多样性等。

二是强调农业农村的综合治理。日本的“农业农村治理建设项目”把“水”和“土地”作为治理对象。农业农村治理建设项目是一个总称,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田旱田治理、农道治理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自给率;通过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建设充满活力的宜居农村;通过农村的保护和管理项目,保护国土资源,合理管理现有农业设施。

目前日本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灌溉排水设施,更新改造老化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平整土地、合并农田,提高农业生产率。

②农村地区开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农业道路,提高村落和市场间农产品运输效率;建设农村下水道设施,通过下水和废水的处理改善灌溉水质;农村地区和山区综合开发。

③农村地区的保护与管理,防止农村地区灾害:防灾与农地保护,保护耕地和农业设施免遭自然灾害破坏;农业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三是重视灌溉水质监测和保护。日本农林水产省农村振兴局近年来通过对农业用水资源进行定期监测来了解、掌握农业用水的水质情况,以维护和确保良好的水资源,推进农村地区水质保全政策的实施。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设定700个监测点(主要

在农用供水渠道上),进行水质调查和监测(《农业用水资源的水质现状》,农林水产省农业振兴局水资源课农村环境保全室)。

1.2.2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日本农田水利管理体制采取中央与地方适当分权、政府与民间合理分工的形式。政府主要负责农田水利政策制定、实施、监督和指导,大型水源和输水骨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极少重要的土地改良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建设管理职责取决于农田水利项目的规模和重要性。民间组织——土地改良区的主要职责是较小规模的灌区工程建设,以及大部分土地改良项目的建后运行管理。

(1)农田水利行政管理体系

日本的水资源开发、保护和使用由不同部门管理,并分为中央与地方二级制。中央级涉水部门主要有五个:水资源开发与水害防治由国土交通省负责,水污染防治由环境省负责,用水根据民用、工业、农业等不同用途,分别由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和农林水产省负责。地方级的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的省市自治区)均有相应的管理机关。

日本主管农田水利事务的中央政府部门是农林水产省的农村振兴局。农林水产省在全国按区域划分设立7个农政局,农政局下设若干个事务所,负责农田水利项目的开发和对地方的指导。

(2)日本土地改良区基本情况

①土地改良区性质及主要职能

土地改良区是根据《土地改良法》由一定区域内相关农业经营者组成的农民公共团体,主要职责是开展农业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等土地改良事业,以及对管辖范围内的农业用水进行管理。土地改良区是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一种农民参与型的管理方式,是日本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最主要方式。土地改良区性质为公共法人,作为农民合作组织,遵循自主运营原则。土地改良法(1949年颁布)规定,土地改良区作为利益相关者,在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阶段就开始参与,并参与设施建设,在建设完成后,作为设施所有者或管理者对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②土地改良区设立程序及组织机构

根据土地改良法规定,土地改良区的设立有规范的程序。首先必须有15人以上具有土地改良项目参与资格的人提出申请;其次,需要事先征得项目受益地区内三分之二以上的具有参与土地改良项目资格的人员的同意;制定事业计划和章程等,并需获得都道府县知事的批准后方可成立。土地改良区的成员原则上为地区内农业经营者。土地改良区一经设立,辖区内的农业经营者不管同意与否,均作为会员自动加入。

土地改良区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总会”,成员超过200人的土地改良区可以设臵“总代会”。执行机构——理事会和监督机构——监事会,由改良区成员通过“一人一票制”选举,理事5人以上,监事2人以上,监事和理事任期均为4年。理事会和监

事会作为土地改良区所必需的常设机构,遵从总会或总代会的决策行使其职务。土地改良法对理事和监事人数、资格、任期、选任方法、职务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土地改良区的实际状况,理事会下可以设立各种专业委员会,如评价、换地、施工、用水排水调整委员会等。理事会可配备专业职员,成立事务局,具体承担土地改良区的日常运行。

③土地改良区发展现状

2011年日本共有4943个土地改良区,覆盖面积达266万公顷(白皮书),土地改良区平均面积540公顷。土地改良区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7%,占灌溉面积的90%。近些年,较小的土地改良区逐渐合并,数量渐少。

1.2.3农田水利投入机制

日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以中央和地方(都道府县政府)资金占主导地位。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按规模和技术上的难易程度,分为“国营项目”、“都道府县营项目”和“团体营项目”,分别由国家(农林水产省及其派出机构)、都道府县政府、市町村政府(或土地改良区及农协)负责实施。一般,受益面积水田3000公顷(或旱田1000公顷)以上为国营项目;水田3000公顷(或旱田1000公顷)以下、200公顷(或旱田100公顷)以上为都道府县营项目;水田200公顷(或旱田100公顷)以下为“团体营项目”。

根据土地改良法规定,灌溉排水项目建设费分别由国家、都道府县政府、市町村政府和受益农户(由土地改良区征集)按一定比例分担。国家补助比例在《土地改良法施行令》中规定,都道府县政府和市町村政府的分担比例则分别由地方条例规定,分担比例并非全国统一。资金分担比例案例如下表所示,仅供参考。

表6-2 土地改良项目中各建设主体投入承担比例

单位:%

由于土地改良项目规模大,投入高,即使得到国家、都道府县政府和市町村政府的补助,农户要一次付清其负担额相当困难。土地改良区可获得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长期低息贷款,农户承担的费用一般可以按15年偿还(土地改良制度概要,日本农林水产省,2010年9月)。

随着日本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和农业农村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对农业农村的预算逐年大幅度削减。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原有设施的更新改造为重点。从1997年到2009年,农业农村建设投资减少了5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虽然减少了,但在农业农村总投入中的占比反而提高了,显示了农田水利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表6-3 农业农村建设年度预算变化

(单位:亿日元)

数据来源:日本农林水产省

1.2.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1)农田水利建设前期工作基本程序

日本的国营农田水利建设前期工作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①预备调查

由地区所在地的调查管理事务所开展预备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广域基础建设计划调查、地区建设方向研究调查等,通过预备调查掌握国营事业的必要性,制定事业的基本构想。这一阶段相当于中国的项目建议书阶段。

②地区调查及事前评估

依据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各种与农田水利有关的规划,调查评估项目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负担能力等,编制事业计划书(草案)。这一阶段相当于中国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③总体实施设计

根据地区调查中所制定的事业计划书(草案),对施工计划进行初步设计,确定总事业费,制定总体实施计划书。这一阶段

相当于中国的项目初步设计阶段。

(2)土地改良项目实施法定程序

灌溉排水项目原则上根据项目区利益相关农户的意愿实施。为了在项目实施前,公正处理好利益相关农户的权利和经费负担比例,在《土地改良法》中详细规定了项目实施手续。

对于“国营项目”,受益区应事先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立法人机构——土地改良区,并编制项目初步方案,经2/3以上受益户同意后,逐级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1-4项目规划概要、预定管理方法等的公告”阶段,已开始制定工程管理方案,包括设施管理单位及管理方案。一般在工程动工前,由工程建设单位和设施管理单位协商制定管理方案。绝大多数的情况是由土地改良区作为预定管理单位。

图6-1 灌溉排水项目法律手续(国营项目)(3)前期调查及实施方案制定

土地改良区原则上根据申请人(一般是土地改良区)的申请进行项目建设,但是仅仅依靠申请人自己的资金和人员要完成调查、方案编制、设计等前期工作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国营项目”,受益面积在上千公顷、受益农户也要达上千人至上万人规模。因此,可利用政府预算制度来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即“国营项目”由国家进行调查并制订实施方案;“都道府县营项目”则由都道府县政府进行调查并制订实施方案,而国家给予补助。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的这一阶段被称为“地区调查”。在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后,应对项目所需经费进行详细估算,这一阶段称为“总体实施设计”。

尽管地区调查、总体实施设计由国家或都道府县政府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广泛听取有关市町村、土地改良区及其他农业组织的意见,并将各地区居民的意向反映到项目实施方案中。在尚未设立土地改良区的地区,在调查期间可同时设立土地改良区。前期调查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还开展对受益农户和有关组织的项目说明和意向调查等工作。

图6-2从调查规划至施工的流程示意图(国营工程)

1.2.5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经费保障

(1)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运行管理责任

日本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依据建设主体和项目类型确定。由国家建设的“国营项目”工程,其产权可为国家(日本农林水产省)所有,也可转让给市町村或土地改良区所有。产权为国家所有的工程,在管理上可以由国家直接管理,也可委托都道府县、市町村或土地改良区管理。

由都道府县建设的“都道府县营项目”工程,其产权可为都

道府县所有,也可转让给市町村或土地改良区所有。产权为都道府县所有的工程,在管理上可以由都道府县直接管理,也可委托市町村或土地改良区管理。

“团体营项目”工程,其产权为市町村、土地改良区等相应的团体所有。在管理上由市町村及土地改良区等相应团体负责。

“国营项目”工程中,大型且涉及公共安全的设施,一般由国家(农林水产省)直接管理。国营和县营的大部分一般性农田水利设施,都向市町村或土地改良区转让(产权)或委托管理,且以委托管理为主。

农林水产省农村振兴局整备部水利整备课施设管理室提供的资料显示,“国营项目”中的水库、渠首、泵站等枢纽工程,由国家直接管理的仅占1.4%;委托都道府县管理的占13.9%;委托或转让市町村的占16.3%;委托或转让土地改良区的占67.4%;委托或转让农协等其他组织的占1%。“国营项目”中的灌排渠道,由国家直接管理的仅占0.5%;委托都道府县管理的占2.9%;委托或转让市町村的占34.9%;委托或转让土地改良区的占61.4%;委托或转让农协等其他组织的占0.3%(饭岛孝史,2003年)。由此可见,土地改良区是灌排工程运行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

(2)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

日本灌溉供水骨干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全部由政府无偿承担,即政府(中央和都道府县)拥有的骨干农业供水工程不收水费,政府对土地改良区的建设投入属于补助性质,不回收投资成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班级: 导师: 【摘要】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社会凝聚力垄断资本主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5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经验借鉴意义。 目的和意义 1、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语文、统计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在调查中了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 2、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锻炼多方面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进程 1.总体安排 从2010年7月31日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象为十堰市市民,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对老师的访谈,得出结论如下: 1、日本采取了一整套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 在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经济体制,利用协调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经济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堪称各个国家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模版。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表现出持续的高涨,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战前的经济水平,所以一度被西方国家认为是“经济奇迹”。但是,从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就开始出现大滑坡,并且又如之前经济持续增长一样表现出持续的不景气。在短短的时间内日本经济将成功与失败两方面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方面资料,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5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60、7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政府保护企业、政府政策调配等途径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二)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 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后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所以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三)日本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认识

毛邓论文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内容的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国目前现状,一方面存在就业压力过大,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人才相对稀缺,技能落后,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水平更新换代滞后。因此,要转变教育导向,发展多样化、专业化教育,紧跟世界潮流、市场趋势。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谐。在贫富差距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要修正以前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理念,这不是简单的杀富济贫,而是要引导和扶持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突破各领域各阶层意识形态的局限性,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脱贫致富,从而减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

2020年(发展战略)日本经济发展史

(发展战略)日本经济发展史

日本经济发展史 1.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可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情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和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美、英、法、德4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850—1859年。日、美、英、法、德5国于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GNP分别为136美元、474美元、227美元、242美元、302美元(按1965年美元价格折算)。5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1965年的GNP和人均GN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和2.5%、3.6%和1.6%、2.2%和1.2%、2.0%和1.7 %、2.7%和1.7%。 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例如由政府开办“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工业化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和此同时,明治政府仍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国富”用于“强兵”,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和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和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例如,于1894—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之为“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亿3150俩白银,相当于3亿6400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壹般会计岁出为7000—8000万日元)及于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从壹定意义上说,获取战争赔款,通过侵占殖民地掠夺国外资源和财富,对日本 实现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壹个特点。从国内见,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过程得益于明治政府积极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同时,从江户时代(亦称“德川时代”,1603—1867年)以来日本就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了壹支质量较高的劳动力队伍,因而,使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消化。 许多后进国家为了追求现代经济增长,普遍采取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制度的政策,但未必均像日本那样成功,其主要原因于于教育落后。日本现代化过程的壹个特点是,其义务教育的开始早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而美、英、法各国的义务教育的开始晚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因此,日本之所以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除去依靠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和明治政府的强有力的经济政策(这给日本带来了“现代因素”)以外,也是和其重视教 育的“传统因素”的贡献分不开的。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日本于第壹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内容摘要: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就业与失业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处在国际日新月异环境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还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一点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预测防范这些隐患,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口多。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做法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另外再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不难发现在社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有的地方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人生健康。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就业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

自1968年日本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连续几十年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这一现象由一个协议而彻底中止,80年代的“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可见一斑。 20世纪70年代,日本从“投资主导型”转向了“出口主导型”,具体表现在:出口快速增长。石油危机后的1974~1980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提高。1974~1985年,出口对整个GNP增长的拉动上升至34.5%。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1985年上升至14.6%,贸易盈余不断扩大。同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比价也逐渐低估,日元汇率处于“抵抗升值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9月,美国、日本、英国等5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这便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署以后,各国开始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阶段,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1986年9月,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化。为应对因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阻所带来的“高日元萧条”,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中央银行则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调低利率,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准利率从5%下调至3%,1987年2月进一步调低至2.5%的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1987~1989年,日本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M2+CD)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0.8%、10.2%和12%,从而造成国内过剩资金急剧增加。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下,过剩的资金纷纷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间,低利率和充足的货币供给刺激了泡沫经济投机活动。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价迅速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业银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为贷款抵押担保。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的股价也在一路上涨。 另一方面,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表面美丽”现象。而此时,日本的物价水平(CPI)则始终保持在1%以下,直到1989年才上升至2.8%,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中央银行迟迟没有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原因之一。在危机发生的数年之后,日本前中央银行行长应中国金融学会邀请来华演讲时,曾经多次以日本的这一教训为例,提出“中央银行不仅要关注一般商品价格,同时也要关注资产价格”。 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因而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

简述日本经济发展

简述日本经济发展史 ——419财管二班丁若兰日本的传统社会体系在某些方面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看,仍是在滞后阶段。这使得传统模式彻底崩溃,而也直接导致明治维新的发生。虽然明治政府撤除了幕府时代的一些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对外债务的而不断加剧也致使明治维新走向灭亡。 明治维新后日本便步入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从最基本的纺织轻工业、交通运输业、工商业到重工业,但日本经济还没有的本质发展。因为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对外经济输出,所以,日本便野心膨胀,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例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令日本在中国的重庆、杭州、沙市 等地开辟了通商口岸,在中国大肆敛财。不久,日俄战争又爆发,夺去了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的利益。可以看出为了解决本国经济发展问题,日本不惜以侵略他国为目标;这也从根本上揭露了其以邻为壑,对外转嫁危机的真面目。 对现代日本经济发展而言,两次世界大战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置身事外,从中牟取了巨大利益;日本同样因军需装备剧增而促使重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与美国同为债权国。但一战结束后,战时工业受到了冷落,日本经济又再次陷落。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恶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落败使其工业发展遭到了重创。但战后的经济的恢复让日本抓住了机会,迅速跃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场空前的挫败能迅速恢复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美国的支持和援助。美国政府的“马歇尔计划”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二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大战争中,日本为美国提供大量的军需物资,每年收益都达几十亿美元,这为日本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因为全球经济增长是日本经济的主要发展因素,因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其产业分布来解读,第三产业占绝大多数,第一、二产业较少;因此,日本现今的主要产业在世界市场上以服务业、动漫产业、制造业、工业等为首。自1900-1903年日本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三次石油危机都使日本经济几乎崩溃,而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至今为止也以令日本得到真正的缓解。根据日本经济学家所言,日本现在还处于经济恢复阶段,要想达到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特点浅析

世界市场经济模式课程论文题目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特点浅析 院(系) XXXXX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XXX 年级 X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教师姓名 XXXXXXX 二○一四年十一月三日 华中师范大学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特点浅析 XXXX 摘要:日本作为昔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经济模式中的诸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日本经济腾飞过程中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但也可能成为日本经济继续发展的阻碍,故值得细细品味分析。 关键词:政府导向;激励机制;宏观调控;文化价值观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作为一种后发式的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将归纳总结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中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价格机制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有一特色,是纵然经济高度发展,但物价却也极高。这与日本价格机制有密切关系。价格作为市场经济的三要素之一,一向都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这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日用工业基本完全由价格完成供需均衡。但同时政府对重化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产品的价格均有所干预,这使得这些行业的竞争并不充分自由。自由竞争的经营者为扩大优势往往可以采取降低价格的措施,而上述竞争不自由的产业则会因为受到政府规制而难以降价,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二、金融市场 金融业是最能体现日本政府导向型特点的行业,政府对金融机构干预之多,监管之细使得任何金融机构在政府的超保护政策下无论经营状况好坏都不会破产。但过度保护却留下隐患——使金融机构僵化进而丧失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其实这与中国某大部分国企的现状十分类似:明明企业效益日益降低甚至已经到需要靠国家财政来补贴的地步,但国家却没有很多国企改革的实际有效措施,甚至对国企也采取着过度保护,这更促进了国企的僵化。 三、企业管理 1.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制:这既是日本企业的特色管理模式,也是日本市场经济独特的激励机制。20世纪50年代,随着消化欧美先进技术的需要与日俱增,日本企业越发意识到对能够消化改良先进技术的技术人才的需要,加上企业由于经济腾飞开始追求长期发展,这些都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长期陪训,这便促成了日本极具特色的终身雇佣制。而与它密切相关的年功序列制则是作为一种“隐形投资”激励着青年员工,也成为了终身雇佣制的保障。二者一起还极有助于员工及经营者对企业归属意识的形成。 2.逆向激励:日本劳动力市场上一次市场的价格远高于二次市场,员工不论以什么原因一旦离开企业,再度求职时就只能进入低价的二次市场,这对在职员工是一种压力和威胁。同时,经理人面临更强的逆向激励,由于经理人需求市场弹性较少,一旦被发现有腐败现象,便几乎等同于进入几乎没有生机的死地一般。这些都激励着日本员工及经理人认真工作。 四、收入差距

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相关服务业发展迅猛,已经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业态体系;零售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局面;电商平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电商平台、政府监管部门与进行网上销售的企业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市场治理结构;跨境电子交易发展迅速,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出现企业日益集中的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1997年,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商务服务,这被人们看作是我国电子商务的正式发端。15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虽然历经曲折却仍然取得骄人成绩。根据商务部所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2)》,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网购市场,自2003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0%。 纵观15年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初创期:1997年—2002年 互联网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却受到人们的热切期待。加之此时美国网络热潮兴起,也催使我国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中国化工网、8848、阿里巴巴(滚动资讯)、易趣网、当当网(12.31, -0.65, -5.02%)、美商网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很快就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发展起来。然而,由于这段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社会大众对于电子商务仍然缺乏了解和信任,加上不久之后的互联网泡沫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商网站大多举步维艰。不过,这段时期的经历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营造了很好的社会舆论和环境。 ——快速发展期:2003年—2007年 2003年的“非典”在给国家带来巨大困扰的同时,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政策也在这期间得以发展起来。在这一年里阿里巴巴先后建立淘宝网并推出“支付宝”。这期间,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措施:2004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电子签名法》;2004年年底,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电子支付指引 (第一号)》,对电子支付中的规范、安全、技术措施、责任承担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任务。 ——创新发展期:2008年至今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2008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除了2009、2010年外,其他年份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这段时期的特点是,我国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 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 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分析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分析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分析我国经济经过长时期高 增长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进入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经济阶段。经济大背景的变化也引发了一些看似异常的现象出现,如物价长期低增长,就业压力加大。其实,这种变化是经济内在矛盾变化的结果。本文借阐述日本经济阶段性发展以期带来一些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起飞开始至今,日本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认为,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现在,日本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前为高增长阶段,1974年至1990年为较高增长阶段,其后至今经济一直处于萧条阶段。这三个阶段,其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 结合上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观点。 投资的阶段性变化带动经济阶段性变化 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形成投资带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90年代之前,应当说日本经济都是在高速增长,而企业投资增速又明显比经济增长速度高。1973年之前的发展阶

段,企业投资高于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其后一个阶段企业投资高两个百分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它采用世界上成熟的先进技术,直接用于大规模生产。先进的生产技术的直接采用,在短期内形成了强大的投资需求,投资迅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增加。其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增加生产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占领国内外市场,使投资和生产能力增长长期保持旺势。应当说,日本经济是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对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投资中实现经济高增长的。 90年代之前的这两个增长阶段又有不同。50年代中期开始投资形成的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经过十几年发展市场逐渐满足,也就是说当时投资形成的产业群趋于成熟,生产能力的增长受到需求的制约,投资增速减低,使经济增长出现高增长和较高增长两个高增长台阶。 日本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缺陷。他们对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科研投入少,因而缺少技术储备。当其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大时,投资和经济的高增长态势还能维持。一旦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接近,新的生产技术难于从外获得,“后发优势”就变成了“后发略势”。一般情况下,当一代技术形成的产业群发展成熟后向新一代技术转换中,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低,形成低的或较低的经济增长时期(阶段)。但是缺少技术储备,转换期拖长,经济就会处于长期萧条状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初探——评《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初探——评《日本经济》 日本与我国毗海而邻,其发展建设与我国息息相关,尤其此研究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于日本的经济需要我们时刻关注。而了解日本经济绝不仅仅是关注其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是要从历史入手,了解日本经济形成、发展的历程,从而对经济予以客观、真实的评价,对经济未来走向予以预测。这就是冯昭奎《日本经济》一书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其入情入理地给我们揭示了日本经济的兴衰,为我们揭开了日本经济的面纱,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日本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冯昭奎先生在进行本书创作时候曾经提到,创作此书的初衷是因为人们对于日本经济的关注,尤其在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出现泡沫时候,人们更多的看到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表象,对于本质内涵窥探较少,很多时候人们会为日本经济的繁荣而大加赞扬、盲目肯定,也会为其经济的瞬间“崩盘”、崩塌而疑惑、惊恐。但只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本质和根源,才能够了解日本经济为何能够创造让世界瞩目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才能够了解为何日本经济会出现“泡沫破灭”,也才能够了解日本经济在长期萧条的局面下如何予以恢复、自拔。 日本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土地、民族等诸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或者直接或者潜在地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冯昭奎先生看到其内在的联系,《日本经济》一书便是从这些因素入手来进行问题探讨,通过此类因素的影响分析为后续的日本经济发展历程探索埋下伏笔。让我们看到了经济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其与一个国家的多种因素相关,打开了我们对于经济认识的眼界,提升了我们对于经济的认识高度。 冯昭奎先生对于马克思先生所指出的“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也正是因为此,其在《日本经济》一书中通过“人”来打开书籍的首章,让我们认识到人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日本人口增长模式在战前与战后有所不同,战前其人口增长是“生多死多”,而战后人口增长模式则是“生少死少”。也正是日本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日本将人口的年龄段进行了划分,15~64岁为“生产年龄”,14~65岁为“从属年龄”,14岁以下为“少龄”,65岁以上为“老龄”。日本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不可避免的促使了其老龄化人口社会予以产生,并呈现出加剧态势。通过2016年日本总务省所公布的调查统计显示,2016年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据到总人口的26.5%,已然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这一数据与冯昭奎先生在书中的阐述不谋而合。 人口的变化,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都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消费年龄”的减少必然带动日本经济消费水平的下降,“消费最旺盛人口”的减少让日本本国内的内需程度不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

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

1955-2010年日本GDP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 年份名义GDP(亿日元)名义增长 (%)实际增长 (%) 名义GDP (亿美元) 年平均汇率(美 元兑日元) 1955 83,695.0 232.49 360 1956 94,222.0 12.6 7.5 261.73 360 1957 108,583.0 15.2 7.8 301.62 360 1958 115,383.0 6.3 6.2 320.51 360 1959 131,903.0 14.3 9.4 366.40 360 1960 160,097.0 21.4 13.1 444.71 360 1961 193,365.0 20.8 11.9 537.13 360 1962 219,427.0 13.5 8.6 609.52 360 1963 251,132.0 14.4 8.8 697.59 360 1964 295,413.0 17.6 11.2 820.59 360 1965 328,660.0 11.3 5.7 912.94 360 1966 381,700.0 16.1 10.2 1060.28 360 1967 447,305.0 17.2 11.1 1242.51 360 1968 529,749.0 18.4 11.9 1471.53 360 1969 622,289.0 17.5 12 1728.58 360 1970 733,449.0 17.9 10.3 2037.36 360 1971 807,013.0 10 4.4 2241.70 360 1972 923,944.0 14.5 8.4 2999.82 308 1973 1,124,981.0 21.8 8 4150.15 271.07 1974 1,342,438.0 19.3 -1.2 4591.89 292.35 1975 1,483,271.0 10.5 3.1 4989.81 297.26 1976 1,665,733.0 12.3 4 5622.73 296.25 1977 1,856,220.0 11.4 4.4 6953.96 266.93 1978 2,044,041.0 10.1 5.3 9833.27 207.87 1979 2,215,466.0 8.4 5.5 10007.53 221.38 1980 2,401,759.0 8.4 2.8 10592.57 226.74 1981 2,579,629.0 7.4 3.2 11696.88 220.54 1982 2,706,007.0 4.9 3.1 10864.01 249.08 1983 2,817,671.0 4.1 2.3 11863.38 237.51 1984 3,005,430.0 6.7 3.9 12653.38 237.52 1985 3,204,187.0 6.6 4.4 13432.49 238.54 1986 3,354,572.0 4.7 2.9 19906.08 168.52 1987 3,497,596.0 4.3 4.2 24181.39 144.64 1988 3,739,732.0 6.9 6.2 29182.46 128.15 1989 3,999,983.0 7 4.8 28993.79 137.96 1990 4,300,398.0 7.5 5.1 29700.93 144.79 1991 4,582,991.0 6.6 3.8 34021.16 134.71 1992 4,710,207.0 2.8 1 37190.74 126.65 1993 4,753,811.0 0.9 0.3 42750.10 111.2 1994 4,884,500.0 2.3 0.6 47788.87 102.21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范文

计划生育教育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时间:2005.01.13 地点:会议室 备课:尹浩 课题: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我国的人口形势与国情,领会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自觉响应国家和军队的计划 生育政策。 内容: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 三、我国人口现状带来的影响 时间:60分钟。 方法:理论讲解,课后讨论。 2001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从而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从党中央江主席已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也充分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最重要的基本国情;同时,由于未来几十年,人口总数还将持续增长,所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丝毫不容乐观。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一)建国前:从奴隶社会到蒋家王朝,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动荡,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随生产力逐步上升,没有明显的高峰及减少,在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较平衡的人口问题,因而未能提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更没有把人口的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二)建国后:计划生育经历了三起两落,形成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1、1956年到1957年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面对此次高峰,党和政府提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专这们也积极献策,但由于“大跃进”在人口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正确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积极支持,反而受到批判,因而计划生育刚起就落了。 2、来势更猛的1962年至1965年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全国人口突破了7亿大关,再次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国家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可是不到两年就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出生又处于无政府状态。 3、1966年到1971年,6年净增1亿2千多万元,形成了第三次生育高峰。70年代以后,党和国家深感人口盲目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亲自领导下,计划生育工作再次开展起来,但由于在人口问题上“左”的影响并没有认真清理,因而计划生育工作的声势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 4、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正确人口政策,决定严格控制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