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离心机市场和技术分析

中国离心机市场和技术分析

中国离心机市场和技术分析
中国离心机市场和技术分析

*噪声频谱可接受

*机械加工量少,难度小

*不能送出0。C以下的冷媒(指LiBr 机)

*相同容量下机组重量和尺寸较大

*只能是单蒸发温度

*变工况特性较差

*运行效率已接近离心机的水平

*结构简单,零部件少

*变工况特性好

*抗液击能力强

*既可制冷,又可制热或蓄冰

*相同容量下机组重量和尺寸小

*目前仍无环境可完全接受的工质

*效率在50%以下急剧变差

*等容积比压缩机会产生欠压缩或

过压缩

*需要解决回油问题

*不太适合变频(60%以上额定转速)

*自平衡能力差

*系统不干净、冷却不好或反转易造成磨损或卡死

*加工要求高

*冷量偏小

2.市场情况

2.1 销量情况

根据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年度报告的历年统计,表4列出了从98年到2003年的螺杆机、离心机和吸收机的每年销售量。从表4可以看出,中大冷量机组的总体销售市场呈现增长态势(所有机型2000年的表现均不如意),这种增长态势预计将持续到2005年底,其中螺杆机的年增长率不断攀升呈快速增长态势,离心机也表现出比较高的增长率,吸收机的增长率在不断放缓。

由于离心机和吸收机的冷量分布几乎完全重合,故在表4中将离心机与吸收机进行了对比,对比的结果是历年离心机的销量约占(离心+吸收)总销量的13.92~21.68%。可见,在这一大冷量市场,到目前为止,仍是吸收机占绝对主要市场。由于2003年夏季和冬季相继出现严重的电力紧张状况,以及国家电力建设的滞后性,可以预见,到2006年底,离心机的总量尽管也会增长(估计总量不会突破1500台),但其相对于(离心+吸收)的市场

表4注:A.根据调查和走访,大部分人认为2002年离心机的统计数据偏小(原始数据为920台),故对原始数据乘了1.3的系数。

B.从表4的吸收机销售额,有人认为吸收机的销量水分可能有30%,但本表未作处理。

2.2 销售额情况

表5列出了三种机型的历年销售额。由表5可以看出,与销售量增长相对应,大冷量市场的总销售额也是不断增长的,市场的总容量约为50亿元左右。其中,离心机的市场容量走过一个U形曲线,近几年成增长态势,03年10亿元;吸收机的市场容量一直比较稳定,维持在25~30个亿左右;螺杆机的市场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离心机的价格比较稳定,甚至03年的价格还有上升,其原因可能是离心机的竞争格局比较稳定市场集中程度高造成的,离心机非常需要新进入者。

吸收机的台均售价呈不断下滑趋势。预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2.5 由市场分析所得到的几点体会

A.目前大冷量市场仍是吸收机占主要地位,离心机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比较小,预计到2006年底前,离心机春天仍不会到来;

B.离心机和吸收机的市场集中程度很高且比较稳定,这将给离心机的市场新进者如格力、美的等带来一定的难度。

3.离心机生产厂家情况

行自主研发。目前已经采购了NREC软件,购买了关

键设备,从交大及其他企业网罗人才。预计可能有

一番作为。目前已经制造出样机。

冰山从苏尔寿购买压缩机组装生产离心机组。由于机组

价格不具竞争力及与苏尔寿协议即将到期,有可能

放弃离心机的生产。近两年,其希望将离心机用于

高温海水源热泵。

台湾KUN菱从三菱重工购买压缩机组装生产离心机组。但由于

缺乏自有技术,三年来从与三菱重工合作开始,目

前仅销售了三台机组。由于三菱重工也在中国开始

离心的销售,台湾KUN菱将在大陆面临严重的双重

销售困境。

海尔从庆元世纪购买了两台1067压缩机并请其组装了一

台离心机组,自身无任何技术,已投资建造离心机

的生产车间。沿承其善于造势的特点,目前正在大

造离心机的营销声势。

南京五洲从韩国罗特购买了一台压缩机,但只见打雷未见下

雨。但据其风格,我认为五洲倒是有可能真正从事

离心机的制造

清华同方只是传言将制造离心机,可能已经放弃。

南京天加从韩国罗特购买了一台压缩机,但至今未见任何下

文。

4.技术比较分析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聚集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离心机组生产厂家,本部分试图通过比较各厂家机组进行初步技术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涉及各厂家机组的具体技术对比。

4.1 制冷剂的使用比较

表9 制冷剂选择比较

制冷

系列列举比例

R123 约克YT系列,特灵CVHE、CVHG、CDHG

系列,重通LB系列

35.7 %

R134A 约克YK系列,特灵CVGF系列,重通LC系列,开利19XL、19XR系列,冰山C系

列,美佳PEH、PFH系列,三菱重工CTF系

64.3 %

从上表可以看,只有特灵坚持走R123的技术路线。采用134A制冷剂是目前市场的主流。

4.3 产品能耗比较

表12和13列出了R123和R134A机组的性能对比,从这两个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有规律的感觉:

A.对R123机组,机组的性能系数在4.69~6.01之间(表中每个型号机组的最高效率用红色粗体表示),对R134A机组,机组的性能系数在4.92~5.62之间(表中每个型号机组的最高效率用红色粗体表示);

全国快递物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全国快递物流行业运行情 况分析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2016年1-8月全国快递物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6年1-8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48%。 8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业务总量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1-8月份,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25亿件,同比下降%;包裹业务累计完成万件,同比下降%;报纸业务累计完成亿份,同比下降%;杂志业务累计完成亿份,同比下降%;汇兑业务累计完成万笔,同比下降%。

1-8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亿件,同比增长5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国际/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8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亿件,同比增长%;业务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1-8月份,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和%;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和%。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

1-8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和%,业务量比重分别为%、%和%。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 2016年1-8月份,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与1-7月持平。 全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表

未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未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一)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 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对物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制造业物流整合、分离、外包的趋势。我国制造业领域多数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这就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集成整合物流资源、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提升改造物流系统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摈弃“大而全”、“小而全”模式,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的行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汽车等向钢铁、煤炭、建材等上游扩展。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流通业物流提升、改造、分流的趋势。流通业的不同业态,需要不同的物流服务模式。例如,传统的批发市场,需要增加储存、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都在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强化核心竞争力;依托网络以及其他无店铺销售的公司,更多地将物流业务委托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烟草、医药、化学危险品、冷链等专业性强的物流需求,也将更多地依靠专业物流企业来完成。 农业物流双向、集中、对接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物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要求建立沟通城乡、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农产品交易的组织化、集中化趋势明显。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交易。在商务部推动下,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为农民和城市消费者带来实惠。目前,农超对接已经在24个省市试点。 (二)细分化与个性化趋势 随着产业物流的需求变化,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速度加快。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精细化服务。 如果按照服务模式来分,可以把物流企业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通用服务型。比如仓储、运输、货代、快递等企业,以标准化的模式,提供“一对多”的服务。二是专业配套型。这类企业将业务嵌入到某一类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或者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如冷链物流、汽车物流、钢铁物流等,主要靠独具特色、难以替代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生产或流通企业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三是基础平台型。这类企业本身不做具体的物流经营业务,而是为物流企业经营提供必要条件,如物流园区(基地)、物流信息服务商等。 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高。总体来看,一般性的服务、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明显供大于求;而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能够满足特殊企业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严重不足。从发展趋势看,能够适应企业专业生产需要的专业物流服务,适应精益化生产需要的精细化服务,由物流派生的相关增值服务将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缺乏专业特色、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物流业发展概况 1.1.2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1.1.3中国物流的发展 1.2研究目的及理论创新点 1.3研究结构体系及主要内容 2.现代物流发展背景及其特征 2.1物流的基本理论 2.1.1物流的含义 2.1.2物流的基本特征 2.1.3物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2.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3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3.中国物流发展现状与差距 3.1中国物流业发展阶段 3.1.1计划经济下的物流 3.1.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3.1.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 3.2中国物流业基本现状 3.2.1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 3.2.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3.2.3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3.2.4客户需求多样化,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2.5企业间寻求合作,共同克服困难以提高服务能力 3.3中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3.3.1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3.3.2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3.3.3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 3.3.4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4.发展我国物流业的营销对策 4.1物流营销策略转换 4.2物流营销的基本策略选择与策略组合 4.2.1物流服务市场的细分与定位策略 4.2.2物流服务创新与差异化策略 4.2.3物流服务营销渠道策略 4.2.4物流关系营销策略 4.2.5物流服务的4cs组合 4.3物流营销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快递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快递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班轮运输、船舶代理及速递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放开,包括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批发、零售及其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等将取消在地域、股比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而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5年,外资快递有望可以独资经营快递业务。对于这一天,中国快递行业的各路兵马早已期待已久。 随着对外资快递独资经营的放开,外资在中国的独立和扩张加速。而中国本土企业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中国的快递企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网络的初步建设。 以33%速度增长的市场 美国服务业联盟(USCSI)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快递业市场将以至少33%的速度持续增长。有权威人士认为,未来10-20年,全球航空货运将增长6% ,但快递业的增长是航空货运业的2倍,即12% ,而中国则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广阔的市场,觊觎者自然众多。安邦集团物流分析师张晓牧指出,目前主要有四种力量在争夺这一市场。 首先是国有性质的快递企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邮政快递——EMS。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仍然垄断着中国国内外快递市场。而就在2004年底,中外运也突然发力切入快递市场,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50余年的物流背景和较为完善的网络。 其次则是国际速递巨头。全球速递业四大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 DEX)、联合包裹(UPS)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均已进入中国,另外,日本的佐川急便等也在2 004年与保利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完善的全球网络将其竞争实力提高到了一个相当强大的程度。 第三股力量来自于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中国的一些民营快递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壮大,其中比较着名的包括大田快递、顺丰速递、申通快递等。这些公司基本都经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资产规模在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一类企业往往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拥有相当强的优势,并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 第四股力量便是数量最多也是最为混乱的小型快递企业,这类企业凭借自己的实力往往只能承担同城快递业务或是省内业务,当面对全国甚至国际快递市场时便会显得力不从心。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缺少他们的存在,很多企业的办公可能都会遇到麻烦。 国际快递巨头的进入,直接威胁着原本在国内速递市场占据老大地位的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其市场份额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也从高峰时的97%跌到40%左右。此外,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凭借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唯才是用的人才机制、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快递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2019-2025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冷冻超速离心机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特征分析 第三节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成熟度 第二章全球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世界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发展综述 一、世界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市场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世界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全球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分析 一、2013-2018年全球冷冻超速离心机需求分析 二、2013-2018年欧美冷冻超速离心机需求分析 三、2013-2018年中外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对比 第三章我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3-2018年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动态 三、2013-2018年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经营业绩分析 四、2013-2018年我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发展热点 第二节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供需状况 一、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行业供给能力 二、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供给分析

三、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需求分析 四、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品价格分析 第三节2013-2018我国冷冻超速离心机市场分析 第四章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市场销售收入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市场总销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比较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产品成本费用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成本费用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五章我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业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我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品进口分析 一、2013-2018年进口总量分析 二、2013-2018年进口结构分析 三、2013-2018年进口区域分析 第二节我国冷冻超速离心机产品出口分析 一、2013-2018年出口总量分析 二、2013-2018年出口结构分析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实施流程再造与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与政策。物流统计核算与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就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就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就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就是地方封锁与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就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与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与集约化程度不高。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与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瞧,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09物流16号谢文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关于物流产业的基本认识 (一)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物流报告 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 2001年10月25日 产业概览 ·物流是古老的然而在所有的商业活动中又是关键的 我们可能,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3PL)仅占物流市场的2%。 ·外包物流是中国进展的趋势 在中国,大多数的物流服务是企业自营的。由于加入WTO和国企的股份制改造,效益与成本操纵的驱动会促使物流转向外包给3PL服务提供商。 ·物流由单一功能向一体化服务进展 中国的物流业从单一环节的服务(诸如仓储或点到点的运输),向一体化服务进展。 ·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进展迅速的产业物流治理的实质是采纳系统的方法,降低物流总成本,并满足客户需要。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的提供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ROE),我们预期以后10年内这类服务的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

·先发优势 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定位早的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确立自己的用户和规模。在中国,时刻是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全国性物流运行网络的重要条件之一。投资者应当关注其中的先行者,利用先发优势。 ·服务的提供商正力求提供更加一体化的服务 本报告所列举的运输和物流公司,大多数正处于向具有更高投资回报的第三方物流(3PL)进展的初级时期。我们将重点介绍新加坡的胜科(Sembcorp)物流在华的第三方物流子公司。 目录 摘要:发觉先行者 什么缘故要关注物流? 物流的演变—从 1PL到5PL 中国物流业的进展 在途运营和在仓储中的物资与信息流 第三方物流市场在中国崭露头角 市场有多大? 以后何在?

现有的参与者 上市公司及其兼并和收购的潜在可能性 公司档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中国国家航空公司 中国邮政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EAS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和记港口公司 胜科物流 中外运 附录--案例研究1:自营或业务外包?--中国公司的矛盾案例研究2:在华的外国第三方物流公司 案例研究3:美国与欧洲物流业的经验 发觉先行者 摘要 供应链治理包含了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物资、服务及信息的流淌和储存所进行的打算、运行和操

国内外离心机厂家知识讲解

国内外离心机厂家

国内离心机的主要生产商是江北,广重,湘潭,看看我去年写的一点东西: 国内: 50年代建厂的: 广州重型机械厂主要生产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活塞推料离心机,碟片离心机,上悬离心机,离心力卸料离心机 上海化工机械厂主要生产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活塞推料离心机,上悬离心机,离心力卸料离心机,卧螺离心机,转鼓真空过滤机 60年代建厂的 四川江北机械厂主要生产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活塞推料离心机,三足离心机,卧螺离心机 湘潭离心机主要生产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活塞推料离心机,三足离心机,卧螺离心机,碟片离心机,上悬离心机,离心力卸料离心机,洁净型离心机 辽阳制药机械厂主要生产三足离心机,管式离心机, 石家庄新生机械厂主要生产三足离心机,转鼓真空过滤机 70年代开始生产离心机 无锡通用机械厂主要生产卧螺离心机 金华铁路机械厂主要生产卧螺离心机 绿州机械厂主要生产卧螺离心机,碟片离心机 80年代开始生产离心机 张家港轻工机械厂主要生产三足离心机 浙江轻工机械厂活塞推料离心机 近年新上产量较大的离心机公司 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碟片离心机 张家港华大离心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三足离心机 国外离心机厂商 Westfalia 德国韦斯伐里亚的分离机,基伊埃韦斯伐里亚分离机公司拥有超过110年制造离心分离机的经验。碟片式离心机及卧螺式离心机是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或运用同步固体衍生产品进行液体混合物分离的离心机。一切都开始于研发。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必须运用到产品上。基伊埃韦斯伐里亚分离机公司通过与研究机构、大学及行业本身的密切合作,成功的将技术进步移植到产品的生产中,其成果就是离心机。不论是独立式的机器还是集成到全套加工线中的器械,都是公司技术的完美结晶。

离心机与螺杆机的对比分析

离心机与螺杆机的对比分析离心机:离心机是依靠离心式压缩机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离心力来提高制冷剂蒸气压力,以获得对蒸气的压缩过程,然后经冷凝节流降压,蒸发等过程来实现制冷,其组成部件主要有离心式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机构、抽气回收装置、润滑系统和电气控制冷凝器、节流机构、抽气回收装置、润滑系统和电气控制柜等。它具有单机制冷量大的特点,但存在压力过高密封问题较难解决、工作转速过高等缺点。 螺杆机:螺杆机属于技术较为先进的一种机型。它是利用螺杆式压缩机中两个阴、阳转子的相互啮合,在机壳内回转而完成吸气、压缩与排气过程。其组成部件主要有螺杆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以及其它控制元件,较离心机要少。它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衡可靠、易损件少、部分负荷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一、两种机组的市场状况: 离心机:由于离心式冷水机组适用的市场范围相对较小,2008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市场销售额大约在25亿元的水平,仅占中央空调全部市场容量的10%。 分析整个国内市场离心机组生产企业的销售情况,销售额超过3亿以上的企业只有几个,主要集中在几大欧美品牌,这几年国内也有一些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由于离心机组生产企业不多,整体利润还相当可观。这几年离心机组的市场年增长率都在15%左右。 螺杆机:螺杆式冷水机组拥有众多技术优势,如具有效率高、噪声低、振动小、可靠性高、易损件少、运行平稳等,被广泛应用在酒店、商场、医院及现代代的工厂和办公大楼的制冷及空调工程。 2008年螺杆机的销售额约为56亿,约占全部市场销售额的37%,相当于离心机、水冷柜机和模块机之和。 螺杆机市场现在正呈“两极分化”的状态,其容量朝更大和更小的方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7595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1000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而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1/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200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4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700万标准箱,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

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金地毯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一、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指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包装、、、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评价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2009年2月25日,物流行业成为国务院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第十个产业。 物流行业是指物流资源的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 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

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优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复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17.8%,两倍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下,国内物流行业内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主体资方背景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这四类企业各有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 中国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低,物流市场具有“多、小、少、弱、散、慢、乱”等特征。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的A级物流企业共1506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发展最高水平的5A 级物流企业仅98家。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都很小,入行门槛低。未来随着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金地毯研究团队认为,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预计“十二五”期间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20%以上,但基础物流

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发展、创新、升级——医疗器械行业 1.医疗器械的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软件。其使用目的是: (一)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或者缓解。 (二)损伤或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或者补偿。 (三)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者调节。 (四)妊娠控制。 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 2.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 数据来源:睿信咨询研究院 3.医疗器械的分类

数据来源:睿信咨询研究院 4.医疗器械的分级 安全性是器械审批注册的主要分类标准。CFDA 将医疗器械按照其安全性由高至低分为三个等级,并分别由三级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第三类医疗器械由于其高于前两类的风险,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但同时也因其高技术含量而具有更高附加值。 数据来源:睿信咨询研究院 5.全球市场 (1).受社会老龄化、医疗消费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保持快速增长,高于同期药品市场增长速度,2015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3840亿,占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的33%; (2).美国、欧洲和日本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医疗器械市场,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发

展迅速,发展前景广阔;以骨科、心脏等植入性器材、医学影像设备等医院用医疗设备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占据主要份额; (3).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以强生、西门子、美敦力和通用电气为首的前20 家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销售网络,占据全球近53%的市场份额(前10 大企业市场集中度约36%左右) (4).医疗器械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在20%左右,其中骨科器械最高,高达30%以上; (5).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未来的竞争重点将集中在技术创新、资本并购、渠道建设等核心能力上; (6).国际巨头将不断通过并购和研发投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扩充产品线,并积极推动产品本土化,加快开发新兴市场的步伐; 6.国内医疗器械市场 (1).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老龄化社会加深,医疗消费需求增长,自2001年起,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179亿元增长到2014年超过2500亿,增长14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1%,超过我国药品市场规模16%的复合增长率。但对比全球市场,我国器械/药物比例仅为:1,远低于全球:1的水平;从人均医疗器械费用看,我国目前医疗器械人均费用仅为6 美元,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器械费用大都在100美元以上,瑞士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13美元。行业前景可期; (2).国内研发投入不足,中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外资垄断,低端产品过度竞争。 国内研发投入平均水平仅有3%,多数产品属于低技术要求的中低端产品。低研发投入导致高端医疗器械基本依赖进口。国内大量企业大多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低值耗材、低端诊疗设备市场,产量大于国内需求,通过出口消化部分库存。超声波治疗仪、心电图设备、高档生理记录仪、磁共振设备等领域,进口品牌市场份额都在90%左右,几乎处于完全垄断地位。 (3).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小而散,行业集中度低。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数量远远超过药品生产企业,超过14000 家,平均收入规模1800 万左右(国内药品厂商的平均营收约亿,此外由于行业起步相对较晚,无证经营的个体户大量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分散性。 随着行业的规范化,小型不规范企业难以应对政策变革、招标、税收改革等新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4).2012 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的并购案例大幅增加。2014 年器械相关的并购案例超过40例,并购金额超过1100亿,从同类产品并购、产业链并购到平台化收购,国内器械行业的整合大潮已经到来,新的龙头企业将不断产生。 (5).中国正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医疗器械是重要的政策扶持和发展产业,医疗体制改革、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等政策利好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需求升级和科技创新等力量

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 2010-05-27 来源:物流论文网作者: 标签: 分析中国物流业的现状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物流业暂时离国际化水准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要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和最终用户形成网络,而中国目前的物流系统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然而,落后就意味着需求,也意味着利润和机遇。 发展中国的物流,需要超凡的想象力。这是因为:一是其目前物流发展水平的落后,令人难以想象;二是其管理物流水平的落后,令人难以置信――其观念,其法规,其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得太远了。 但是,更难想象的是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这一大片待垦的处女地,令投资者怎样想象都不过分。并且,后改革者,进步更快,中国物流管理体系的改革在“十五”规划和“入世”的推动下,会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物流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将是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一、加入wto给中国物流业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1、中国物流业当前的一些特点 (1)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中国发展很快。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工农业,服务业比重20年中增长了10多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我国一些港口设备、交通设施、仓储设备、商业自动化设备的配置,由国家、地方和企业斥巨资建设得十分高档。有些装备的先进性超过了发达国家相应的设施。 但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2)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 主要表现在物流交易系统分内贸外贸,运输行业分属数个部、委、局机关,流通受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各行业、各地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物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带来的浪费严重,而市场垄断又带来物流服务严重的低质量和低效益。 (3)国有化程度过高,政企不分,官商不分 外贸、民航、铁路、包装、通信等部门高度国有化,使得这些部门政企不分,官商作风严重。我国出现的经济犯罪也大多在物流领域发生,更使物流消费者失去对服务供应者的信任。 (4)物流观念淡溥,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物流活动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产共生共长, 源远流长。可以说, 永不停息的物流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保障, 是经济社会的动脉系统, 是社会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但物流学是却是一个新兴学科,因为它只有60多年的历史。物流学的产生和发展, 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认识到了除资源和人力之外可以到来利润的第三个源泉,称为第三利润源。 一、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近些年, 中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国务院更是在 2009年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并把物流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由此,物流业也称为了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如今,物流这个朝阳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物流一词还未出世之前, 中国的物流活动是一直存在的, 只是没有物流的概念, 更没有系统管理物流活动的思想和机制, 各要素都是以单个活动分别进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体制。由国家来组织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多数产品的生产, 特别关注的是增加产品的数量,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 20世纪 70年代末,流通企业开始组建储运公司,从商品经营机构分离出来。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储运时代。 此后,一直到 1979年我国才开始使用物流一词。 1979年 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 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 并介绍了日本物流的发展情况。中国也开始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 而且是以探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活动为主, 对其他领域的物流涉及却很少。这段摸着

石头过河的时期, 对以后的中国物流的崛起打下了基础。到 1989年 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在中国日益普遍。 90年代中期,现代物流才在中国真正的崛起。 1994年广州宝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土第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诞生, 拉开了现代物流组织的序幕。另外, 香港和记黄埔开始投资建设和经营珠三角地区的港口。与此同时, 一些政府开始制定本地物流规划, 出台发展物流的政策措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和开发物流技术等。 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物流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它的成立表明中国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物流行业是由物流企业组成的, 是物流企业的联合体, 物流企业的出现使中国企业大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 改变了中国企业格局。并在这年,中国加入 WTO ,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量的外资开始进驻中国市场,而外资进入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摩根士丹利等等,他们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物流市场、物流现状进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数据和分析。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等等进入中国。 这些都为中国的物流发展引进的大量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 帮助我们引进了资金和人才。 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现代物流业写进我们的五年计划,专门有一节叫“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这么一段文字明确了中国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把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放到第一位。而 2009年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是把促进物流业发展纳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1月 目 录 一、行业产业链情况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支持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三、行业进入壁垒 1、通行权壁垒 2、资质壁垒

3、人才壁垒 4、技术壁垒 四、行业特征 1、牌照、通行证资源的稀缺性 2、安全性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将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国家政策对现代物流行业的支持 (3)城市化新格局促进物流资源的流动 (4)企业物流外包需求的增长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匮乏 (2)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 (3)物流产业化程度较低 六、行业市场规模 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 2、下游行业 八、行业风险特征 1、安全事故风险 2、互联网模式冲击的风险

根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物流企业分为三类: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 一、行业产业链情况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资源。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由此形成了诸如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钢铁物流产业链,煤炭物流产业链,港口群物流产业链等诸多不同的产业链模式。 在传统的物流运作中,一般而言企业在能力受限制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完成自己的内部物流。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提高,企业为了倾向

离心热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离心热泵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资源消耗、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减量、再生、循环利用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时期,然而在北方集中供暖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全新的技术突破。每逢冬季供暖期间,煤炭资源和运力的紧张给居民采暖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燃煤供暖造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弥漫在城市空气之中,给空气质量甚至居民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随着我国能源紧张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发浅层地热资源,采用热泵技术的供热和制冷的热潮正在大规模的兴起,由于关键技术的限制,当前市场中采用热泵技术的制冷、供热和热泵热水设备主要以中小型设备为主,能效比难以提升,诸如城市以及住宅小区等面积的集中式应用难以实现。2010年初,美的向业内郑重宣布,其最新研发的变频离心热泵机组将扭转这一局面,成功开拓城市清洁低碳集中供暖的新领域。美的表示,“离心热泵”技术将会彻底解决传统采暖方式与生俱来的高污染、高排放、供暖期固定不可调等一系列问题。离心热泵将成为城市供冷采暖低碳方案的理想选择。 1月22日美的中央空调在北京新日航酒店成功举办“变频离心热泵技术交流会”,引起了在座350多人的设计院专家的高度关注。随即,在3月,美的中央空调加速变频离心热泵技术推广力度,在西安等三座北方城市连续举办了三场技术研讨会。伴随着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的同时,美的中央空调将在今年4月7日开展的北京制冷展上展出明星产品“变频离心热泵机组”。这是一款集美的通用近50年专业制冷技术和国内最强大的研发团队,代表行业当前最先进技术的产品,在高节能效果、宽运行范围和高可靠性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多项行业突破。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长徐伟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促使大型项目层出不穷,而且现在国内很多地区尝试集中供暖,大型项目对离心热泵这样的产品需求逐年增加。而美的通用不仅拥有多年离心机的技术经验,而且在变频技术上也有很好的技术储备,研究开发上市的美的变频离心热泵产品,代表了当今大型机组的先机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空间。同时他还向《暖通空调资讯》表示:“一个企业敢于在行业发展大好的形势下投入产品研发,这种行为非常值得肯定。我相信美的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会如期地推出这种产品,当然从产品推出市场到工程应用会有一段相互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厂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包括技术上的解释,以及通过工程收集信息反馈,不断从实际应用中得到提高产品。作为工程设计师,对地源热泵设计来讲,首先要知道这种工况选择很特殊,必须针对特殊的工况选择合适的技术,不能用传统的供热工况去套,因为地源热泵和它的源有关系,要考虑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的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