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empathy)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

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辙。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不认同—方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尝试反复地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主观)跟发生在

“你”/“他”/ “她”/“它”身上(客观),分别可非常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原委。

有时候可能衡量过对“人/事”的影响,尽量“接受/谅解”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之后,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便是“同理”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甚打消初衷, 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同理心的起始是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收听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

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因此,收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如何加强孩子的同理心

1.注意教育方式。

美国研究发现同理心的差异与父母和教师的管教方式很有

关系。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强调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比如:因为你调皮,害得别人这么难过),孩子的同理心会较敏锐;而只责怪他个人的行为(比如,你怎么这么调皮?)孩子的同理心就会比较迟钝。另外,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予以帮助或指导。教师对孩子的指导帮助、尊重信任会引发孩子的尊敬信任等相互行为。反之,如:一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爱问为什么,但教师却敷衍了事。长此下去,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会随着教师的行为而相应改变。

2. 父母的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同理心,孩子们的同理心会得到进一步的鼓励。如果父母以同情、无私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他人,孩子就会跟着效仿。须知,同理心可能无法教会,但它可以被感染、被培育。孩子会观察大人对情感的反应方式,从而加以模仿。

事实上,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婴儿自出生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会感到难过,这就是人类同理心表现的最早征兆。幼儿期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已经形成,如果加以很好的引导和培养,将使其对他人的情感感知变得敏锐。反之,将逐渐使其变得冷漠,也失去了培养同理心的最佳时机。因此,幼儿期是培养同理心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在这个时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3.积极倾听和换位思考。

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专注地听孩子讲话。倾听能准确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为有效沟通做好铺垫。沟通这是培养

孩子同理心的前提。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教导和示范训练孩子的宽容心态。孩子某些的“古怪”行为背后是有着内在的心理原因。有的孩子常常取笑别人,是因为他感到自卑,以此来获取心理平衡;有的孩子爱顶撞人,是因为他觉得不这样就显得自己是个“软蛋”;有的孩子爱围着老师转,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才会让老师喜欢自己。如果单纯地从道德的角度去评判,对此作一番道德说教,效果是不好的。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同理心的角度,才能理解孩子,同时,让孩子理解你的爱心和教导。

4. 教师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往往把教师的一切都当做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情绪情感、文雅的言行举止、丰富的兴趣爱好去感染孩子,使他们在教师的身上汲取营养、健康成长。同时,教师不要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发火,而是要在理智中控制好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客观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孩子进步。

5.注意角色转换和情感的识别。

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在心里转换角色。碰到生活中电视上出现的情景,不妨让孩子想一想,“如果我受到这样的对待,将作如何感想,将作怎样的反应?”“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呢?”平时也可以实际做一些角色互换,加强亲身体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良好氛围。另外,教师和家长要对孩子的真实情感加以识别。有时,孩子的语言表达与其潜藏着的情感并不一致,孩子的有些话不敢或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这需要父母和教师去作细心的体察,理解其中的隐义,了解其真实想法。同时,引导孩子理解别人谈话和行为中隐藏的涵义。

总之,同理心的培养正在得到各方面的日益重视。但是,如何在生活中和教学中有意识地和有效地实践还有待于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心理健康教案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学会理解 活动目的: 分析讨论并悟出对待每件事都要仔细分析,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与他人的顺利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幅奇怪的画面,仔细观察,你最先看出了什么? 同一幅图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呢?原来我们看同一个事物都从自已的角度出发,思维不一样,看法不一样,因此结果也不一样。 二、做小游戏 看词进行表演,得出什么是换位思考。(抓耳挠腮、哑口无言、踱来踱去、目不转睛、手舞足蹈、喜笑颜开、愁眉不展)表演者应该怎样表演才能让对方很好地做出正确的动作。做动作的同学最希望对方做什么? 师: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就会很好地把事情做好。这就是换位思考。 三、分析事例 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怎样做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更好呢?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件往事吧。 往事再现: 一天下雨,李晓欧帮老师到办公室拿生字本,由于着急,手一滑一摞生字本掉在了湿漉漉的地面上,干净的生字本被雨水弄脏了。回到教室后,部分同学与他吵了起来,他伤心得哭了。

集思广益: 1、当时,如果你是李晓欧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是本被弄脏的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为了和同学友好相处,怎样做最好,为什么? 师:遇到事情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理解他宽容他,这样,才会很好的处理事情,增进友谊,学会交往。 四、悟出好处 生活学习中我们从不同角度看事物,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让我们在心灵驿站中去寻找吧。 心灵驿站: 下面这些此词是形容人与人交往中常用到的,请你选出两个喜欢的和两个不喜欢的,在小组中交流,说说为什么选它。 师:宽容、理解、快乐这些词可以交给你与他人相处的方法,能给你带来快乐,经常这样做,你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大家也会喜欢你。尽管我们每个人在做事和处事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法不一样做法不一样,但是也需要理解他人。在理解中学会交往,在交往中增进感情,这就是换位思考的好处。 四、指点方法 1、看到这些画片,再用上其中的词语,回忆你与同学之间发生 的一件小事。说说你的感想或启示。 2、请你来指点给大家,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方法有哪些? 营养加油站: 认真倾听分析事因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学会表达友好相处 3、当初,你遇事时用到这些方法了吗?你是怎样做的心情怎 样?

提升孩子责任感的十个方法

这里林加林给大家提供10个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方法,保证提高孩子的“责任感指数”。 1.让孩子意识到,我们都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从需要你的帮忙到学会怎么做。如果你的态度是愉悦包容的,那么孩子会学的更快。比如,当孩子倒牛奶时,你不要担心牛奶会洒或溢出来,比较好的鼓励方式是给予孩子帮助,你可以递给他一块抹布,同时自己也拿着一块抹布随时准备收拾残局,即使你很容易自己搞定这点事,只要你克制住不加评判,孩子才会想帮助清理,并再次尝试做得更好。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倒牛奶溢出来了,可以说:“没关系,我们来清理一下吧!”当上幼儿园的孩子进门把鞋子甩得东倒西歪时,你可以捡起鞋子递给他,温柔而坚定地说:“我们应该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要求他重新放好。 教养孩子何其辛苦,你必须不断地变着花样给孩子定规矩,直到孩子长大离家。但是如果你的方式是积极和轻松的,孩子就没那么多防御和抱怨。当孩子不断地听到一些友善的期待:“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担心。我来帮你……”将来他会很容易与别人相处,成为受欢迎、有责任感的人。 林加林大豆油,非转基因,物理压榨,寒地黑土,绿色富硒,淘宝店铺同步有售。 2.为孩子创造帮助别人的机会 一般来说,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帮助别人,关键是我们能及时捕捉

到孩子这些行为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哪怕仅仅是老大一整天都友好地对待自己的弟弟,或者孩子最近总是心情愉快地哼着歌。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助人行为应该随之增加,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其他场合。孩子需要养成两种基本的责任:自理和承担对家人的义务。研究表明:与那些只顾自己的孩子相比,经常帮助家人的孩子更可能在家之外的其它场合去帮助别人。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在一夜之间就发展出乐于助人的品格。比较好的方式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稳步地提升适龄的责任感。 3.记住,没有孩子天生喜欢做“家务” 提醒自己,不愿意做家务才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果你想让孩子做点什么家务,别强迫他,先陪着他一起做,直到一起做家务成为你家里的习惯,当然前提是孩子不排斥跟你在一起做这些事。你的目标不是做家务本身,而是培养一个乐于助人和有担当的孩子。 用些巧思让家务变得有趣起来,可以让你少费口舌。要教给孩子一些小窍门,尽可能地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在孩子刚开始尝试一项任务的前30分钟里,你可以坐到孩子身边,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当然我们都明白,这样做其实比你自己亲手干困难得多。所以提醒自己,善于发现做家务过程中的乐趣,多和孩子分享完成一件家务的成就感。渐渐地,孩子会自愿去做这些事,孩子越乐在其中,这一天就会越快到来。 4.与其一味向孩子发号施令,不如试着鼓励孩子开动脑筋 孩子一早起来又磨磨蹭蹭,眼瞅着上学要迟到,你会怎么办呢?

培养孩子同理心 做到4要点就对了!

培养孩子同理心做到4要点就对了! 【培养同理心4要点】 一般而言,越有同理心的孩子,越懂得帮助他人。除此,同理心的养成亦能使孩子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要点1/多与孩子讨论情绪与感觉 当孩子看到父母抱年幼弟弟或妹妹,出现忌妒的情绪和行为,此时若父母没有适当处理及安抚,总是解读为孩子在生气,可能会造成孩子无法区分忌妒与生气的差异,导致日后孩子在感受他人情绪时,出现错用的状况。

建议父母可从生活中多与孩子讨论、沟通,帮助孩子标示情绪与感觉,同理心的表现过程必须先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接着解读对方情绪,最后才能产生同理的行为表现,因此,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沟通、表达情绪,自然而然,孩子也会懂得辨识各种感觉,进而理解他人的情绪行为。 要点2/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道理说得再多,都不如父母身示范来得有效。现今许多父母都成为「低头族」,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忽略亲子间的亲密互动时间,当孩子需要父母关心却受到忽略,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情绪上的起伏与不安。当孩子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又怎么能将心比心的同理他人。 要点3/从游戏中互动,学习同理他人 有些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烈,建议家长不妨透过角

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王意中心理师解释,角色扮演游戏确实有助于培养同理心,例如:孩子与玩偶进行角色扮演的想象游戏,藉由不同角色之间的彼此对话,使孩子有机会转换不同角色,并练习以他人的立场表达感受。 除了想象游戏,父母也可以运用绘本帮助孩子标示感觉,建议可选择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内容,例如:描述离家的焦虑或与父母分离的感觉等,透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协助孩子标示各种感觉,亦能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的力量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真谛是帮助孩子们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之始,滋润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及班级副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正在成长的需要滋润的幼芽,如何让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是我一直在探索思考的。慢慢的,我明白,宽容和同理心能够拉进心与心的距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同理心是人类本有的天赋能力,让我们有能力理解他人独特的经验。同理心让我们得以有意义的,满足地与他人连接,最重要的是,同理心是建立爱的关系的核心关键。从日常生活来看,同理心就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真诚地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去思考问题,试图去理解他们的真实目的,对相互沟通意义匪浅。 自八年级以来,英语学习难度加深,学生进入了青春期,明显感觉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做小抄”“借鉴”其他同学作业的现象愈发严重。有一次在午休英语默写期间,我逮住了两个翻书抄的小坏蛋。当时我火冒三丈,当着老师的面竟然敢偷偷翻书,但教师的本能让我立刻平静,压住自己内心的火,默默地敲了两个同学的脑袋,示意他们将书放起来。下课后,我将这两名同学叫到办公室,一言不发,给了他们每人十分钟时间思考。在给他们思考机会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原因。是我布置的内容太难了?是他们太懒了不愿意背?是学坏了?还是什么原因呢?我把我的困惑发在了朋友圈里,很快有朋友回复了,朋友只是简单地说,想想咱们上学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学生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偶尔偷懒也是在所难免,他们也许并未认识到作弊抄书这件事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只是抄上之后就不会背老师批评,写得好了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想想自己上学的时候也犯过这种错误,仔细想了想如果犯错的人是我,我希望我的老师怎么做呢?想明白了这些,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做了。于是我先让两名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承认自己抄书是不对的。于是我跟他们讲,我知道你们是害怕老师惩罚,也是控制不住自己,希望能写得好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我相信你们,即使不抄也一样可以写得很好,即使默写到不了完美的水平,老师也不会苛求你的。其实开学以来,老师已经看到了你们的进步,即使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老师希望看到的是你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进步,而不是靠着小聪明换来的进步。这种小聪明的进步就像没有地基的大楼,轰然崩塌的时候,多么惨烈。最后,我给了他们小小的惩罚,并不是反复抄写,而是要求他们在每次默写之前,提前到我办公室把要背的东西找我背下来。两个孩子在之后每次默写前都会主动来找我要求背诵,有时候还会比拼今天谁背得更好。我想大概是同理心发挥了作用。 同理心让我更加明白孩子们的小心思,也让我们的沟通交流少了些许的障碍,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用心培养孩子心得体会

用心培养孩子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和大家一样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唯一和大家不一样的是,我还是一名从教二十年的幼儿教师。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我比大家更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觉得小学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不仅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文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个性发展,包括建立道德行为规范、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 许多名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时光时都感慨万千,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难以磨灭和不可替代的印记。现在很流行一种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太多的家长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以为学得越多、学得越早,孩子的发展就越好。其实不然。好的发展一定是循规律而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从孩子升入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陪着孩子。孩子写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检查,现在孩子已能独立完成作业了,但还是有点粗心。虽然孩子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我觉得让孩子成才,必须让孩子先成人。我有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孩子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姐姐。从小我就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先给老人吃,要懂得孝敬老人,现在孩子无论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分给爷爷奶奶。这一点我非常欣慰。 此外,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往往会因为任性犯下一些小错误,如果家长一味的帮忙承担,孩子就缺失了担当的意识和勇气。所以,在孩子承受能力范围内,还是应该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上个周日,老公要去淄博一趟,孩子想跟着去玉黛湖玩,可是作业没写完,他心里很不情愿,可最终他没去成。原因是我说过“周六把作业写完,周日的时间可以自由处理”,可是这次他没写完,那只能留在家里先写作业,这是他自己造成的结果,怨不得别人。虽然他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我知道这对他来说并不似没法接受。 只有真正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教育的规律,家长最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愿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愿望不等于科学,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成人的思维和视角来培养孩子,最终的教育结果难免以失望收场。小学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天堂,孩子的天性是自尊自信、活泼好动、爱问为什么,爱动手、好实践、求知欲望强。孩子想“翻跟头”,总盼有人给他“搭台子”。如果他能翻多大跟头,就有人给他搭多大台子,他就会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成长是幸福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2、故意让孩子单独出面 3、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4、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旅游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到感觉一新的地 方去,让孩子感受新的环境。在旅游中,假如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 去买车票、联系住宿、购买游园门票,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触 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通过与陌生人打交道,这样 可以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在新环境的应变心理素质。旅 游结束了,孩子的见识广了,与人的谈资多了,还能给以后的交际 增加不少的话题。 当孩子模仿扮演不同角色时,他们探索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学习人们如何相互交往。扮演医生时,他们 想象医生如何关心病人;玩儿过家家时,他们学习父母如何关心孩子。充满想象力的模仿游戏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同理心。如果孩子能够想 象在游戏中被冷落或失去宠物的感受,他们可以更好的帮助有需要 的人。将来更愿意公平行事,乐于分享和积极合作。 树立信心想象力 小孩子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想象自己是摩天大楼的建造者或是保护星球的超级英雄赋予孩子强大的力量,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 心和潜能。 促进智力发育 操练语言能力

孩子们与朋友一起模仿扮演不同角色时需要很多的沟通。这会丰富他们的词汇,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交流的技能。 克服恐惧 孩子们模仿扮演不同角色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担忧。当孩子角色扮演游戏中出现巨大邪恶的床底怪兽时,孩子们认为自己可以制服它,那么怪兽也就显得不那么庞大和邪恶。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发泄情感,例如对父母的愤怒或者与同龄人之间的竞争。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并且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新天地。

对孩子教育的爱与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a10081699.html, 对孩子教育的爱与包容 作者:李开成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5期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班 主任在日常教学或工作中,心里应始终有一根弦,那就是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楷模。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努力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还根据高中生特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爱与包容两手抓,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孩子;教育;爱与包容 一、以爱进行班级管理,使爱洒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一)对全体学生的爱 在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学习成绩差、又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学生时,各任课教师都大呼头疼,对于班主任来说,亦是如此。对于这些后进生,许多班主任反映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既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又能培养其责任心。 在我的班级中,也有几个后进生。在跟他们接触一段时间并多次家访后,我发现所谓的这些“后进生”,他们之所以成绩落后、不遵守纪律的原因不一而同,但他们的本性都是好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只是由于家庭环境、教师等的影响,导致他们未形成改变的内动力,便采取无所谓和得过且过的态度来面对同学的白眼、教师的批评。在了解到这一点后,我针对每一个学生制定了相应的转变方案,完成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向中等生看齐,甚至向优秀生发起冲锋。在制定转变方案时,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主要采用爱的方式来架起与他们沟通的桥梁,打开他们的心门,做他们的良师益友,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后进生由“亲其师”走向“信其道”。 如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叫夏×的后进生,他不仅学习成绩差,在课堂上也经常做些小动作,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都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基于此,我制定了以爱转变夏×的方案。在经过多次家访之后,了解到夏×之所以成绩差、不守纪律、喜欢玩网游主要是他的爸妈文化水平较低,又疏于对他的管理,在他犯错时,动辄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等方式,久而久之,夏×由原来的乖孩子变成了“问题学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及时找他谈话,并召开了几次班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效果不佳。夏×虽然不再违反纪律,但上课时依然存在着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的问题,此时,我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以此来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三个月之后,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的他经常被众多任课教师夸奖,这也是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事情。

共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共情原本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意思是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一般会更多的应用在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上。但是,共情不仅仅是一个单单的概念,还将其用于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令教师最为头痛的现象,就是有一批正在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学生,非常难以管理。这类同学由于年纪还小,喜爱玩耍,又难以控制住自己,对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厌恶心理,不仅在校不遵守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扰乱班级秩序,影响别的同学学习,而且在家也经常做出一些令家长十分恼火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其实并没有错,因为叛逆期是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表现。但是往往针对这样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却很难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通常表现为对其苦口婆心的劝导,可能学生会表面上虚心接受,但实际上却不听教导,依旧同往常一样。很多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则会更加的恼火,对待不听话的学生会采取有色的眼镜看待,反而更加促进了这类学生的叛逆行为。实际上,如果我们采用共情的能力,就能很好的对这些同学进行教导,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么如何将共情的能力运用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对于这些叛逆学生的教育之中呢?共情,故名思议,是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来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平时遇到的困难和苦恼。这要求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然后去推断学生的心里感受和态度信念。不仅如此,还要深入的去了解学生为什么会烦恼,通过细心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平时对于一些问题如何去表达,而又会做出怎么样的反应。这样,就能很好的去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对他们的心理困惑做出合理有效地指导。换一种说法,共情能力的应用,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换位思考,通过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才能最终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举例说明,班级某王同学,一直是班级里最出名的“老油条”,各科老师都反映这位同学在课堂上非常不遵守课堂纪律,破坏课堂秩序,上课的时候会影响周围一片同学正常听课,并导致教师把其单独安排在一个角落的座位。不仅如此,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也一概视而不见。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多次找到王同学谈话却没有太大的作用。由于其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所以家庭方面也没有很好的教育和管理。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不能仅仅用堵的办法来解决,采用一些强制的手段往往是没有收获的。不如采用共情技术,才能很好的去解决问题。事实上,教师本以为单独安排在一个角落的座位可以解决王同学上课影响他人的问题,但实际上王同学享受到老师“特殊待遇”之后,心里反倒是更加记恨老师同学,变本加厉的,甚至故意的去破坏课堂秩序。而这种行为

培养孩子同理心,试试这样做

培养孩子同理心,试试这样做 有的小女孩很快就被跳绳绊到,无法继续,只有一个小女孩跳的特别熟练,动作敏捷。 “这小女孩一看就是运动健将。”心爸说到,又向往的补充一句:“心心以后也这样就好了。” 心爸对心心的期待挺多的啊,我不止一次的听到他希望心心这样又那样。于是我随口问道:“如果只有三个选择,你最希望心心拥有什么?” 心爸认真想了想:“智商、情商和同理心!” 我取笑他:“你可真贪心!智商情商双高,这要求忒高了点!”同时又纠正:“同理心包含在情商里呀,干嘛拿出来说?”

心爸解释道:“我知道啊,但我实在觉得同理心太重要了!” “哦?你说说。”我好奇。 “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能敏锐的感知别人的快乐与悲伤,她就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关系让她幸福;她能为别人着想,那她一定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不是空有学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同时,有同理心的人都是有人性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很赞同。说起有同理心,我又想起前段时间我和心爸的一次聊天。 那天我和朋友出去玩,路上搭乘出租车,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太堵,司机师傅拒绝了。出租车绝尘而去之后,我和朋友恨恨地说:“难怪你们没生意,服务态度这么差,这也不去那也不去,你们就罢工吧,再罢工也没人能救得了你!”

回家之后,我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心爸。 心爸却“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不载你是正常的呀!” 纳尼?! 他接着说:“出租车说到底不是政府服务部门,它还是属于商业行为啊,他真的有义务一定要载你吗?他是不是可以不赚你的钱?这也是他最基本的人权。他可能刚刚好不容易从拥堵的路段开出来,现在你又要让他去,他为什么不能拒绝?” 好像有点道理的样子…… 心爸又像念经一般:“你想想,出租车司机很辛苦的,早

孩子心灵成长的10大需求

孩子心灵成长的10大需求: 1.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空间。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多和孩子沟通,给孩子留点秘密。家长应该把心灵的天窗打开,让窗外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2、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滋养。把孩子的成长比做四季的话,那么孩子的成长是春季,孩子心灵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阅读。让孩子多读一些名句名篇,做一个高尚的人,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让孩子从小有文化的滋养。 3、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尊严。穷谁都不能穷孩子,不是让他们手里有大把的零用钱,而是让他们的心灵成为一个巨大的富翁,那么我们给他的第一桶金应该是尊严。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人可以没有钱,但不可以没有尊严。让我们的孩子自尊、自立、自信。 4、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宣泄。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这样孩子就是个心平气和的人,他学会了发泄就能与人很好的相处。 5、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孩子从小到大回得到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其实父母的评价,老师的评价是孩子在评价的基石上的第一块基石。我们今天的责任是怎么帮助孩子把他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么我们要瞪大眼睛看你的孩子哪儿最棒。打开孩子潜能的宝库也是有秘诀的:告诉孩子你真棒!鼓励和表扬是不同的,鼓励是见物,见事,不说人,表扬你可以评价一个人如你是好孩子等。父母去肯定孩子是给了孩子很多的机会,让孩子没有顾虑。

6、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有一句话叫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容换做家长来说不光是包容孩子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包容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怀,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度的人。能够承受压力的人。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最后的港湾。 7、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磨难。人要成大气,必经一种磨难 8、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体验。大家肯定都看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之所以能过河是因为它有了自己亲身的体验。对于孩子也是这样,他能够顺利的去成长,去迎接困难,也必须要由他自己去体验生命当中接踵而来的每一个困境。 9、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沟通。学会沟通是人的一种能力。我们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在孩子青春的路上能够陪伴他们。让孩子在遇到困惑时有人倾诉,让他看到阳光。在和孩子沟通的路上要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去面对我们的孩子,当孩子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要给他提出建议,跟他共同探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10、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梦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人都是乘着梦想的翅膀去起飞的,在自己的人生的舞台当中翩翩起物的。有梦想的人才能飞得高。当一个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这个人将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人。如果把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孩子比作是一只跃跃欲飞的雏鹰的话,父母对于孩子梦想的鼓励和肯定无疑就是这只雏鹰在第一次起飞时头顶上的一方晴空和双翼下的一缕清风.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_家庭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位置、不 同的角度,常常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感受。如果要互相理 解、沟通良好,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否则就会如 上例那样造成误解、冲突乃至对抗。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理解和感受对方的心理,就像感受自己的一样;说白了就是将心比心,用对方的眼睛来看世界,用对方的心灵来体验世界,与对方进行心理互换。例如,孩子回家后说:〃今天红红语文考了不及格。〃她的意思很可能是在试探父母的态度,其潜台词是:如果我也考得不好,你们会怎样? 又如,当父母批评孩子不该与传达室的大伯顶撞时,孩子口头上是答应了,但脸上却流露出不屑或委屈等表情,很可能事情就没有父母所想的那么简单,孩子心中另有想法。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刹那间的沉默、不经意间的叹气、不易察觉的一丝眼神,都在反映他内心的"天机〃,如果我们都能仔细地去体味,细心地去捕捉,就能破译其中的〃隐义”,读懂他的内心,这,就是同理心。 如何培养同理心? 首先,要学会倾听。 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不要认为小孩子啥也不懂, 要认真、专注地听他讲话。

倾听首先是要听,不要老是自己说,要给听留出一定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会有亲子交流的存在。听的时候还要专注,所谓侧耳倾听,讲的就是专注地听入神地听的意思, 只有听得专注,听得投入,才能读懂孩子的话语,也才能让孩子感到理解与尊重。 听的时候还要有应答,要有接听词,接听词有两种,一是短词短语,女口,嗯,啊,这样啊,不错等,以表示自己的关注与理解。一是概括句,即在理解孩子话语的基础上,将其话语的实际意思〃翻译〃概括出来,这会起到〃镜子"的作用, 让孩子〃照见"自己的心态,也有助于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女IL 〃你的意思是老师误解了你,你感到很委屈。"你觉得这个大伯太凶,做事又不公平,心中不服,所以就顶撞了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直到揣摸出孩子的心思为止。如〃红红〃例,可以这样回答:〃真的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啊?是感到担心呢还是感到惋惜呢? 〃视孩子的回答情况再作进一步处理。在用概括句表达时,要注意澄清孩子的内心感受,是委屈、气愤还是伤心?因为不同的感受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也潜藏着不同的想法。 其次,要换位思考。 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如果我在孩子 的位置上,将会有什么感受? 一是要注意放弃,即放弃主观臆测。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心理定势对孩子的状况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如: "考得这么差,一定是粗心的缘故!〃〃注意力这么不集中,肯定是不想学。〃等等,

如何快速培养服务营销人员的同理心

如何快速培养服务营销人员的同理心 同理心,可以简单地解释为换位思考,在服务和营销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概念。 服务客户时,你要能识别不同客户的心理情境,这需要同理心; 销售产品时,你要能判断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这需要同理心。 而这恰恰是最难培养的能力。 你能指望一个20出头,没结过婚,生过孩子的的小姑娘(小伙子)很好地理解一个婴儿,或者是一个带婴儿的妈妈的潜在需求吗? 非常困难。 这是所有服务业培训中的难点。你会发现给全体员工讲完服务六部曲、销售七步法……之后,大部分人员回到工作岗位,除了产品业务知识背的更熟练之外,服务销售技能提升异常缓慢,尤其是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因此,在国外,很多航空公司在招聘空姐和空少时,他们改变了行业的惯例,并不招聘年轻漂亮帅气的少男少女,而是专门找一批结了婚、有孩子的“空妈、空嫂、空大爷”。他们的招聘逻辑是,这些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具有更好的同理心,能更加懂得并理解不同客户的各种潜在需求。 当然,我并不是要求大家都去找大妈、大爷,而是想说,观念灌输容易,理解和执行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此近些年,我们在服务营销培训中开始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转化,让学员们转换一个视角,从日常生活用的产品设计上来思考什么是客户需求,何谓同理心? 这种讨论和思考更具体、更可视化,学员们也更加容易理解。

举例来说: 一、宜家的儿童餐具 这套儿童餐具,是四件套,一个碗、一个水杯、一个勺子、一个围在脖子上的围兜,全套售价仅需19.8元(不知最近价格是否有调整?)。 这是我特别给有baby的家庭推荐的一套餐具。 为什么? 因为它解决了我们过去儿童餐具的痛点,也可以说设计师深入挖掘了客户使用餐具中的潜在需求,尤其是以下两个重点: 围在脖子上的围兜:过去我们用的不是棉布的就是塑料布的,基本都是平面造型,只能当毛巾使用,擦擦孩子流下的口水。至于说想接住孩子吃饭时漏下的饭和汤,几乎不可能,而且清洗不便,洗完之后还要晾晒一天,才能二次使用。宜家的这个围兜设计做了一些小改变,首先设计上有凸起的部分(如上图),可以接住孩子漏下的饭汤等,其次用的是容易清洗的塑料材质,只需要在水龙头清洗一下,马上可以继续使用。是不是更加方便?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 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 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

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 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

同理心

同理心(认识、理解他人的情绪)能力 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通俗的讲,同理心也可以说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把自己当做别人,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1.怎么样才是具备同理心 同理心既然是“将心比心”的能力,那么有些人可能说:“只是将心比心而已,任何人都能做到,所以我肯定拥有了同理心。”但是如果做不到以下几点,那么其实也不算拥有了同理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以下几句话,把它们作为处事的原则,检验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做到,那么就是真正拥有了同理心。 首先要知道:“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如果你希望得到尊重、理解和包容,那么,首先你就要尊重、理解、包容他人。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必然会尊重别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同理心要求的:一方面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千万不要勉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喜好推测他人喜好的东西、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食物和待遇。这是同理心的第一大最重要的原则。 其次,要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这样的人一般都能不断的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断的得到人格魅力的提升,这才是真正拥有了同理心。 第三,要清楚明白:“不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的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有先改变自己。这条定律在与人相处时尤为重要,推及到学校里,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相处,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小事,比如同学喊你去打乒乓球,而你想打篮球。这个时候,如果双方都不能改变自己,做出让步,那么和同学之间的感情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你具备了同理心,在这时候可以和同学商量,先打乒乓球,在打篮球,再小小改变自己想法的同时,收获的肯定是和同学更深的友谊。 第四,要铭记:“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2.同理心的等级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同理心的能力,但是每个人的同理心能力的等级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商水平不同。同理心按照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4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这是最低层次的同理心。也可以说极少有同理心的能力,具体表现是很少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做事情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这种人在生活中看起来很独断独行,并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人缘一般都比较差,在学校里,就是那些不受大家欢迎的“小霸王”。 第二个等级: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能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学会倾听,工作中尽量考虑对方的需要。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占了比较大的一部分比重,他们一般有不少朋友,能够和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

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

如何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及标准答案

如何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及答案

————————————————————————————————作者:————————————————————————————————日期: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学会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 ●掌握寒暄的禁忌和要领; ●了解赞美的方法; ●迅速建立同理心; ●熟悉同理心沟通的不同语言类型。 如何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 一、如何运用心理和情绪 1.心理和情绪影响沟通 沟通不仅是要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要传递情感,达成心理、感受、感觉方面的交流。此外,人只把话讲明白、说清楚是不够的,讲话中间还要包含很多的情绪和情感,要恰当地表达出来。在和对方解释事情时,要兼顾对方的心理感受,在服务行业的沟通中,人们常说:“不在于你说的对不对,也不在于你做的对不对,而在于客户的感觉好不好,只要感觉对了一切都好。”所以,在沟通过程中,会存在心理因素、态度因素和感觉因素,不能只注重信息类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情景扮演对比分析 【案例】 同一情景两个不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对比 某顾客想买到非常急需的零配件,但目前这个配件已经缺货,以下为服务员和顾客的两个对话。 情景1: 客:“我想今天得到那个小配件/那批货。” 服:“对不起,星期二我们就会有这些小配件/这批货。” 客:“我很急,我今天就需要它。” 服:“对不起,我们的库存里已经没货了。” 客:“我今天就要它。” 服:“我很愿意在星期二为你找一个。” 情景2: 客:“我想今天得到那个小配件/那批货。” 服:“对不起,星期二我们才会有这些小配件/这批货,你觉得星期二来得及吗?” 客:“星期二太迟了,那台设备得停工几天。” 服:“真对不起,我们的库存里已经没货了,但我可以打电话问一下其它的维修处,麻烦你等一下好吗?”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培养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责任。这个过程父母要拿出多点耐心和爱心,先从倾听孩子的心声开始,再在沟通中引导,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常常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感受。如果要互相理解、沟通良好,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否则就会如上例那样造成误解、冲突乃至对抗。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理解和感受对方的心理,就像感受自己的一样;说白了就是将心比心,用对方的眼睛来看世界,用对方的心灵来体验世界,与对方进行心理互换。例如,孩子回家后说:“今天红红语文考了不及格。”她的意思很可能是在试探父母的态度,其潜台词是:如果我也考得不好,你们会怎样?又如,当父母批评孩子不该与传达室的大伯顶撞时,孩子口头上是答应了,但脸上却流露出不屑或委屈等表情,很可能事情就没有父母所想的那么简单,孩子心中另有想法。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刹那间的沉默、不经意间的叹气、不易察觉的一丝眼神,都在反映他内心的“天机”,如果我们都能仔细地去体味,细心地去捕捉,就能破译其中的“隐义”,读懂他的内心,这,就是同理心。 如何培养同理心? 首先,要学会倾听。 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不要认为小孩子啥也不懂,要认真、专注地听他讲话。 倾听首先是要听,不要老是自己说,要给听留出一定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会有亲子交流的存在。听的时候还要专注,所谓侧耳倾听,讲的就是专注地听入神地听的意思,只有听得专注,听得投入,才能读懂孩子的话语,也才能让孩子感到理解与尊重。 听的时候还要有应答,要有接听词,接听词有两种,一是短词短语,如,嗯,啊,这样啊,不错等,以表示自己的关注与理解。一是概括句,即在理解孩子话语的基础上,将其话语的实际意思“翻译”概括出来,这会起到“镜子”的作用,让孩子“照见”自己的心态,也有助于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如:“你的意思是老师误解了你,你感到很委屈。”“你觉得这个大伯太凶,做事又不公平,心中不服,所以就顶撞了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直到揣摸出孩子的心思为止。如“红红”例,可以这样回答:“真的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啊?是感到担心呢还是感到惋惜呢?”视孩子的回答情况再作进一步处理。在用概括句表达时,要注意澄清孩子的内心感受,是委屈、气愤还是伤心?因为不同的感受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也潜藏着不同的想法。 其次,要识别情感。

同理心的内容及要点

什么是同理心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在论述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时,都会特别强调,同理心是人际交往艺术的核心准则,是参与人际交往的个人能够获得他人信任的最佳途径。 许多针对成功人士,特别是卓越领导者的问卷调查也一再提醒我们,同理心在这些成功人士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人甚至说:“没有同理心,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领导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学者们通常是这样来定义和描述的: 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实,同理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无论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或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到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解了。 其实,同理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愿意接受的待遇,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欢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 西方文化同样也有强调和推崇同理心的传统。摩西戒律强调:“对自己无益的,亦不可施加于他人(Whatever is hurtful to you,do not do to any other person)。”耶稣“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样待人(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n do unto you)。”这些论述都是同理心的最好表现,与孔子等东方先哲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中人们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善于体察他人的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信任。 但是,中西方文化以及我们的日常思维方式都只将同理心视做一种道德标准,而没有从个人发展与成功的角度上,阐释同理心的重要性。事实上: 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