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司法考试高分学员笔记

2013年司法考试高分学员笔记

2013年司法考试高分学员笔记
2013年司法考试高分学员笔记

国际私法

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

概念:以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的规范。调整对象:主体、客体、内容之一有涉外关系

内容:1)外国人民商事法律地位的规范

2)冲突规范

3)国际统一实体私法规范

4)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规范

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内立法、司法解释、国内判例

第二章、国际私法的主体

主要指: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

(一)、自然人

国籍1)积极冲突:

a、对中国人:不承认其双重国籍

b、对外国人:住所地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国籍

2)消极冲突:定居国国籍——住所地国籍

《民意》F182 有双重或者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F181 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住所1)积极冲突: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

2)消极冲突:经常居住地

《民意》F183 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

(二)、法人

国籍——设立地

《民意》F184 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住所——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民通》F39 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营业所1)积极冲突: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

2)消极冲突:以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准

《民意》F185 当事人有二个以上营业所的,应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为准,当事人没有营业所的,以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准。

外国法人的认可1)一般认可(全部认可)

2)概况认可(相互认可)

3)特别认可(批准认可)——我国目前主要采用

(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家所负的责任是无限责任

(四)、外国人民商事法律地位——外国人在我国享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优惠待遇

第三章、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一)、法律冲突

1、法律冲突的类型1)公法冲突和私法冲突

2)空间冲突、时际冲突、人际冲突

3)平面冲突、垂直冲突

2、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1)各国民商事法律制度互不相同

2)各国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存在着正常的民商事交往

3)各国承认外国人在内国享有平等的民商事法律地位

4)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民商事法律在内国的域外效力

3、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1)冲突法解决方法——间接方法

2)实体法解决方法——直接方法

(二)、冲突规范

冲突规范是指明某种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国实体法来调整的法律规范。

1、特点冲突规范是一种法律适用规范(不是实体规范、程序规范、管辖规范)冲突规范是间接规范

冲突规范是结构独特的法律规范

2、结构1)冲突规范的构成

“侵权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范围关联词系属

连接点(分为动态、静态)

2)连接点:是指冲突规范借以确定某一法律关系应适用什么法律的根据

3)系属公式:如:属人法、物质所在地法、行为地法、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法院地法、

旗国法、最密切联系地法

3、类型1)单边冲突规范——直接规定适用某国法律的规范

2)双边冲突规范——最常用的方式,如:“合同方式依合同缔结地法”

3)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如:中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4)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a)无条件的选择,如: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

地法律,如果两个不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选择适用。

b)有条件的选择,如: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

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

国家的法律。

(三)、准据法

1.准据法的特点1)准据法必须是通过冲突规范所援引的法律

2)准据法是能够具体确定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法

3)准据法一般是依据冲突规范中的系属并结合有关国际民商事案件,具体情况来确

2. 区际法律冲突与

准据法的确定——我国: 1) 根据准据法所属国的“区际私法”确定准据法 2) 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

《民意》192 依法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如果该外国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法律的,依据该国法律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确定应适用的法律。该国法律未作规定的,直接适用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

3. 人际法律冲突与

准据法的确定 4. 时际法律冲突与

准据法的确定

第四章、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 (一)、识别(定性) 我国尚无关于识别的规定

1、对案件的性质的确认(如是侵权,还是违约)

2、识别的依据——依据法院地识别说(多数国家采用)

(二)、反致

反致的条件: 1) 各国冲突规范中对同一范围(法律关系)规定了不同的系属和连接点 2) 审理案件的法院主张冲突规范的“全部指定”——实体法和冲突法

3) 法院地法律接受反致制度 我国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指引的外国法,仅指它国实体法——因此不存在反致制度

(三)、外国法的查明 1、外国法查明的方法 1) 当事人举证证明——普通法系

2) 法官依职权查明,无须当事人举证——欧洲大陆 3) 法官和当事人共同查明——少数国家 2、无法查明时的解决方法

1) 直接适用内国法——大多数国家采用 2) 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

3) 适用同本应适用的外国法相近似或类似的法律 4)

适用一般法理

3、外国法的错误适用 1) 适用内国冲突规范的错误——一般允许上诉

2) 适用外国法本身的错误——有的国家可以上诉,有的不可以上诉

4、中国的实践 《民意》F193 a 、由当事人提供 b 、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c 、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 d 、由该国驻我国使馆提供 e 、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 f 、仍不能查明,适用我国法律

我国允许当事人对适用外国法的错误提供上诉

反致

(广义)

转致: 甲

反致

(狭义)

直接反致: 甲

乙 间接反致: 甲

包含直接反致的转致: 甲

乙 丙

(四)、公共秩序保留

《民通》F150 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不得违背中国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可以援引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国际条约的适用

(五)、法律规避

构成要件1)当事人主观上必须有规避法律的故意

2)被当事人规避的法律必须是当事人本应适用的法律

3)法律规避必须是通过人为地制造或者改变一个或几个连结因素来实现的

4)当事人的规避行为已经完成

中国的实践《民意》F194 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该规定仅明确当事人规避我国法律的行为无效,对于规避外国法的行为,则没有加以规定。

第五章、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一)、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民通》F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F179 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某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

F180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行为,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F181 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法人权利能

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民通》F184 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二)、时效的法律适用

我国《民意》F195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三)、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

1、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1)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

2)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

3)决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4)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方式及条件

5)决定物权的保护方法

2、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例外1)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一般适用送达地法或发送地法。

2)船舶物权关系原则上适用旗国法,飞行器物权关系原则上适用注册登记地法,但是,船

舶和飞行器的优先权一般适用法院地法,光船租赁时的物权关系适用原注册登记地法律。

3)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的物权关系,一般适用法人属人法。

4)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目前主要有单一制和区别制两种。

5)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及其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

3、我国关于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1)物之所在地

F144 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F186 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2)船舶物权的法律适用

a)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船旗国法律

b)船舶抵押权——船旗国法律

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抵押权——原船舶登记国法律

c)船舶优先权——法院所在地法律

3)民用航空器物权的法律适用

a)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b)抵押权——同上

c)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

(四)、债权的法律适用(按顺序适用)

1、我国关于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1)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新2007年《规定》】

3)最密切联系原则

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如果合同是在买方营业所所在地谈判并订立的,或者合同主要是依买方确定的条件并应买方出发的招标订立的,或者合同明确规定卖方须在买方营业所所在地履行交货义务的——合同订立时买方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4)国际惯例补充原则

2、我国关于侵权之债的法律适用1)基本原则——侵权行为地原则

《海商法》F273 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民航》F189 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

《民意》F187 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如果两者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选择适用。

2)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

F146`1 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3)双重可诉原则

F146`2 中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4)法院地法原则

《海商》F273 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海商》F275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院所在地法律

《民航》F189 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法院所在地法律

5)船旗国法原则

《海商》F273 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具体适用1)当事人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应当以明示的方式进行。

2)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通过协商一致,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

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当事人未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但均援引同一国家或者

地区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应当视为当事人已经就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作出选择。

明确限制1)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

的效力,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下列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c)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

d)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

e)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

f)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

股权的合同

g)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

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

h)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

合同

i)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其他合同

(五)、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立法意义:场所支配行为)

票据关系的法律适用1)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票据法》F96 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本国法

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地法

2)票据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

a)汇票、本票的记载事项——出票地法律

b)支票的记载事项——出票地法律但经当事人协议——也可适用付款地法律

c)背书、承兑、付款、保证——相应支配地法律

3)票据追索权与持票人责任——付款地法律(包括其他)

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2)国际惯例补缺原则

3)意思自治与最密切联系原则

4)船旗国法原则

5)侵权行为地法原则

6)法院地法原则

7)理算地法原则《海商法》F274 共同海损理算,适用理算地法律

民用航空关系的法律适

用1)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2)国际惯例补缺原则

3)航空器国籍国法原则

4)法院地法原则

5)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原则

6)侵权行为地法原则

(六)、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

涉外结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婚姻缔结地法【外国人之间结婚也适用】

的法律适用但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服刑人员,禁止与外国人结婚

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我国无具体规定

包括: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适用、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

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1)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

a)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法院

管辖

b)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法院管

c)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在国内,不论哪方起诉,我国均有管辖权

d)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法院起诉,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法

院管辖

2)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涉外扶养

的法律适用

扶养适用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涉外收养

的法律适用

外国人在中国收养子女要重叠适用中国法和收养人所在国法律

关于涉外监护的法律适

用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适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律但是,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适用我国的法律

(七)、继承的法律适用

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

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继承》F36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

《继意》F63涉外继承,遗产为动产的,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适用被继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国家的法律。

《民通》F149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第六章、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一)、协商和调解

调解: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包括:a、民间调解b、调解机构调解c、仲裁机构调解d、法院调解

(二)、国际商事仲裁

1、范围不包括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争端

2、仲裁机构1)常设——国际商会仲裁院,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2)临时——我国无

我国——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3、仲裁协议1)必须明确,约定两个以上仲裁机构,争议时可协商选择一个,否则可以起诉

2)涉外、涉港、澳、台,海事海商纠纷,法院认为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无效,应报高院审

查。如商院审查同意,再报最高院,在最高院未作答复前,可暂不予受理。

4、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1)1958年《纽约公约》

我国1986年加入

保留:a、互惠保留,我国只承认和执行在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

行b、商事保留,我国只承认和执行针对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关系所作裁决

2)执行机构

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作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3)程序

当事人申请——2个月内裁定

a)裁定执行的6个月内执行完毕

b)裁定不执行的:a、高院审查,仍不执行——最高院审查

b、报最高院审查

5、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1)期限和机构

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院申请撤销

2)可撤销情形——同民诉

3)程序

中院同意——报高院同意——报最高院同意——方可裁定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4)注意

a)中国法院只能撤销本国的仲裁裁决

b)可重新裁决的,尽量让仲裁机构,重新裁决

c)有超裁的,仅对超裁部分撤销

(三)、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司法协助

1、域外文书送达1)依中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规定的方式送达

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3)对具有中国籍人的送达,可委托我国驻外使领馆送达

4)向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5)向受送达人在我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

6)受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满6个月,送达

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7)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6个月,即视为送达。

《海牙送达公约》外国法院,向我国境内当事人送达

途径:由该国驻华使领馆经由司法部转递最高院,再由最高院交有关法院送达

2、域外调查取证1)主要方式

a)代为取证,我国,国与国

b)领事取证,外国驻我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直接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国的

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c)特派员取证:我国一般不允许,但特殊情况除外

d)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自行取证——我国禁止

2)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的效力

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3、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1)中国法院判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方式

a)当事人直接向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b)由我国法院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请求外国法院承认与执行

2)外国法院判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方式

a)当事人直接向我国中院申请

b)可通过外国法院,依照相互缔结的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我国法院承认和

执行

第七章、区际法律问题

(一)、区际文书送达

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书

送达1)机构

a)均须通过各高院与香港高等法院进行送达

b)最高院可直接委托香港高等法院进行送达(单项)

2)程序

送达司法文书,应按照受委托方所在地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论期限是否已过,均应送达,费用互免

3)期限

自收到委托书之日起2个月

内地与澳门之间的文书

送达1)机构

a)均须通过各高院与澳门终审法院进行送达

b)最高院与终审法院,相互委托送达(双向)

2)程序

不得以任何借口,不予执行委托事项

3)期限

同上

(二)、区际调查取证

1、调查取证的

范围

请求调取的证据只能是用于诉讼有关的证据

2、机构和期限双方相互委托调取证据,须通过内地高院和澳门终审法院进行最迟不得超过自收到委托书之日起3个月

(三)、内地对台湾民事判决的执行

1、机构和期限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中院受理

可在该判决发生效力后,一年内申请

2、不予认可的情形——程序违法的1)经认可其效力:当事人就同一案件事实起诉的,不予受理

2)未经认可效力:当事人就同一案件事实起诉的,应予受理

(四)、涉澳相互执行判决

1)大陆方面: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2)澳门方面:中级人民法院认可,初院执行

国际私法之中国实践

冲突规范

一般规定1、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的规定,适用国际条

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2、涉外因素:

1)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

2)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

3)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

自然人

国籍

1、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

所地国法律。

2、有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为其本国法。

住所

1、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

2、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行为能力

1、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

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

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

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3、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

所地国法律。

法人

国籍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基本国法

住所外国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营业所

1、当事人有二个以上营业所的,应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

业所为准。

2、当事人没有营业所的,以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准。

行为能力

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

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外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外

国的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准据法确定。

物权物之所在地

1)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

2)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

3)决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4)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方式及条件

5)决定物权的保护方法

物之所在地

法例外

1)运送中的物品适用送达地法或发送地法

2)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适用登记注册地法或旗国法

3)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适用法人属人法

4)遗产继承

不动产

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在我国,当事人没有选择可适用的法律的情况下,不动

产租赁、买卖或抵押的合同,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动产的租赁合同,适用出租

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海商物权

1)所有权:船旗国

2)抵押权:船旗国,但光船租赁以前或期间设立抵押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

法律

3)优先权: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航空物权

1)所有权:国籍登记国

2)抵押权:国籍登记国

3)优先权: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债权合同之债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原则:

1、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例外:

1)合营企业的合同的有关问题适用中国法律

2)在中国境内履行的合资、合作、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国法

律。

3)除中国银行同意外,外商向中国银行借款的合同适用中国法律。

2、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国籍管理补缺原则:我国法律和参加国籍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我国《民诉》F243 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涉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之债1、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侵权行为

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如果两者不一致时,法院可以选择适用。

2、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

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3、双重可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

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4、法院地法原则:公海碰撞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海事赔偿责任的限

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5、船旗国法原则: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在何地(包括公海)碰撞,适用船旗

国法。

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行为地法无因管理无因管理行为地法

商事

票据

1、票据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

国法律

2、票据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

支票出票时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经当事人协议,也可以适用付款地

法律;

3、票据追索权行使期限的法律适用:票据追索权行使期限,适用出票地法

4、持票人责任的法律适用:票据的提示期限、有关拒绝证明的方式、出具拒绝

证明的期限,适用付款地法

5、票据丧失时权利保全程序的法律适用:票据丧失时,失票人请求保全票据权

利的程序,适用付款地法律。

海事

1、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2、国际惯例补缺原则

3、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地

4、船旗国法原则:所有权,船旗国;抵押权,船旗国;但光船租赁以前或者期

间设立抵押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

于何地,碰撞船舶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

5、票据丧失时权利保全程序的法律适用:票据丧失时,失票人请求保全票据权

利的程序,适用付款地法律。

民用航空

国际条约优先原则;国际惯例不缺原则;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地;航空器国籍

国法原则;法院地法原则,侵权行为地法原则。

家庭结婚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双方都是外国人的,只要符合我国

结婚条件,即可。

离婚1、先决: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结

地法律。

2、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收养双重适用原则,既要符合收养人所在国法律,也要符合被收养人所在国法律。在中国收养必须适用中国的法律。

扶养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关系的国家法律。扶养人和被扶养人的国籍、住所以及供养被扶养人的财产所在地,均可视为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的联系。

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生前最后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无人继承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财产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处理,两国缔结或者参见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外国不同地区不同法律依法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如果该外国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法律的,依据该国法律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确定应适用的法律。该国法律未作规定的,直接适用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

区际司法协助

区际司法协助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送达1、内地法院和香港法院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均须通过各高级人民法院和香港特

别行政区高等法院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书可以直接委托香港特区高等法院送达;

2、送达司法文书,应当依照受委托方所在地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论司法文

书中确定的出庭日期或期限是否已过;

3、受委托方接到委托书后,应当及时完成送达,最迟不得超过自收到委托书之

日起两个月

4、委托送达司法文书费用互免

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送达1、内地法院和澳门法院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均须通过各高级人民法院和澳门特

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书可以直接委托澳门特区高等法院送达

2、受委托方应优先处理受托事项,送达文书最迟不得超过自收到委托书之日起

两个月

3、受委托方法院收到委托书后,不得以其本辖区法律规定对委托方法院审理的

该民商事案件享有专属管辖权或不承认对该请求事项提起诉讼的权利为由,不予执行受托事项

4、委托方法院无须支付受委托方法院在送达司法文书时发生的费用或税项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调查取证1、双方相互委托调查取证,须通过内地各高级人民法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

法院进行,最高人民法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可以直接相互委托送达和调查取证。

2、委托方法院请求调取的证据只能是用于与诉讼有关的证据

3、调取证据最迟不得超过自收到委托书之日起3个月

4、受委托方法院应当根据本辖区法律规定执行受托事项。委托方法院请求按照

特殊方式执行委托事项的,如果受委托方法院认为不违反本辖区的法律规定,可以按照其特殊方式执行。

5、委托方法院无须支付受托方法院在调取证据时发生的费用或税项。

台湾地区判决效力台湾地区判决发生效力后1年内,向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被执行财产地中院申请

台湾地区判决内地不予认可情形1、效力未确定

2、被告缺席或无行为能力未得到适当代理

3、系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4、订有仲裁协议

5、人民法院已作出判决或者此判决已被人民法院承认

6、违反国家法律基本原则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国际私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依照本章的规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第一百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第一百四十四条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四十五条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第一百四十六条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四十八条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第一百四十九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五十条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178、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八章的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

179、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

180、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181、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182、有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183、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

184、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185、当事人有二个以上营业所的,应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为准;当事人没有营业所的,以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准。

186、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187、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如果两者不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选择适用。188、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

结地法律。

189、父母子女相互之间的抚养、夫妻相互之间的抚养以及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人之间的抚养,应当适用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抚养人和被抚养人的国籍、住所以及供养被抚养人的财产所在地,均可视为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的联系。190、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适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律。但是,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适用我国的法律。191、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财产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处理,两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192、依法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如果该外国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法律的,依据该国法律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确定应适用的法律。该国法律未作规定的,直接适用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

193、对于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可通过下列途径查明:①由当事人提供;②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③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④由该国驻我国使馆提供;⑤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通过以上途径仍不能查明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94、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195、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和方法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和方法 导语:思想品德中考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掌握各类政治中考题的 答题方法,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提升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对教材知识 的把握,但如果不做一定数量的模拟试题,不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 也很难取得理想成绩。2017年###为您提供优质的模拟考题,一举取得优异 的好成绩!!! 2017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预习: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是法律人在实行法律解释时所必须遵循的特定法律共 同体所公认的规则和原则。这些规则和原则不是特定国家的法律所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是特定法律共同体的法律人必须遵循的既定的 前提。对于法律解释的方法,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国家的概括和表 述是不同的。虽然如此,法律解释的方法大体上能够被归纳为:文义 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 的解释等几种方法。 文义解释,也称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这是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 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必须对语言使用方式或规则的有效性实行证成。 文义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 释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 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被称为主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 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 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这种方 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者的目的或意图实行证成。而要完成这个任务, 解释者必须要以一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根据。 历史解释是指依据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历史事实对某个法律规定实 行解释。它的具体内容是:第一,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特定解决方

2015(完整)刑事诉讼法司法考试笔记

刑事诉讼法 刑诉法的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规定、解释(立法、司法),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国际公约、条约(我国加入的、批准的)。 刑诉法和刑法的关系工具价值 (针对刑事实体法) 重点 1、组织上的保障:明确公检法机关职权,为调查和明确案件事实,适用刑事实体法上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2、程序上的保障:为实体法提供程序上的保障 3、证据上的保障:证据的收集、运用、非法证据排除 4、由于上述三个保障,避免、减少案件实体上的误差:防止冤假错案。 5、保证处理案件的效率: 独立的价值(本身价值) 重点 1、本身所规定的诉讼结构、原则、制度、程序,体现着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权精神,也反映出一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 文明程序 2、弥补刑事实体法不足,并“创制”刑事实体法的功能 3、阻却或影响刑事实体法实现的功能。(如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死亡了,于是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刑诉法和法治国家的关系 重点刑诉法和法治国家1、刑诉法在实现法治国家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和宪法的关系之中。 2、刑诉法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基石。此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刑诉法和宪法关系1、一方面体现在其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宪法是静态的刑诉法,刑诉法是动态的宪法。关系密切。 2、各国刑诉法律规范中规定了刑诉的程序等规定,都直接体现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保护的规定。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1、惩罚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保障人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诉讼参和人的权利。 3、两者对立统一,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保障人权。(非法证据排除的体现程序公正,保障人权)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重点 1、程序公正:刑诉程序过程中的公正。审判中立,控辩平等,实体权利。 2、实体公正:定罪结果的公正。体现在,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准确。 3、两者对立统一,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程序优先。(如: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裁判程序违法,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时,应当撤销 原判,发回重审) 诉讼效率审前不得拖延→羁押期间严格限定→庭审中遵循不中断审理(集中审理)原则→广泛建立简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处理。(期间)刑诉中,公正第一,效率第二。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刑诉诉讼目的我国 通说根本目的广义目的:维护社会秩序 直接目的具体目的:惩罚犯罪、保障人权。 其他学说重点犯罪控制模式控制犯罪。刑诉目的是以控制犯罪为最主要机能。 正当程序模式刑诉目的不单是发现实体真实,更重要是以公平和合乎正义的程序为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家庭模式以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关系为喻。目的不单是打击犯罪,而是更侧重于解决和谐、稳定的问题。(如未成人案件,圆桌会议审判方式)实体真实主义刑诉旨在追求案件实体的真实的诉讼目的。分为积极实体真实主义、消极实体真实主义 积极实体真实主义(肯定式)也称为传统实体真实主义。认为:出现了犯罪,就应当毫无遗漏地加以发现,认定并处罚。以发 现真相为目的。 消极实体真实主义(否定式)将发现实体真实和保障无辜相联系。发现实体真实中,包含力求避免处罚无罪者的意思。 正当程序主义刑诉目的,是维护程序正当,保障人权。 刑诉讼价值秩序价值1、通过惩治犯罪,来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秩序) 2、追究犯罪的活动是有序的进行(诉讼秩序) 公正价值处于核心地位。刑事诉讼公正价值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效益价值包括效率,及在保证社会生产方面所产的效益,即刑事诉讼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益 刑事诉讼职权审判中立,控、辩平等。控、审分离。三方职权。检院起诉什么,法院判什么,不告不理。注意:证人独立于控辩双方,不行使任何职能。 刑事诉讼构造重点概念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之间的地位、相互之间的关系。刑事诉讼的价值观,影响刑事诉讼的构造。注意:不是决定。 弹劾式诉讼(奴隶制)不告不理、私人追诉、原告自己负责传唤被告,原被告地位平等,并处于主导地位,法官听取诉讼主张,并据此作出判决。也就是神明裁判。奴隶时期。和纠问诉讼相反。 纠问式诉讼(封建制)不告而理,法官集侦查、控诉、审判于一身,封建时期,包公审案。 职权主义诉讼(大陆法系)专门机关积极主动。当事人消极被动。诉讼主动委于国家专门机关,适用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大陆法系 当事人主义诉讼 (英美法系) 当事人积极主动。专门机关消极被动。推动诉讼委于当事人,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适用于程序上的“保障人权”的诉讼目的。英 美法系 混合合义诉讼(我国)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和保障人权的目的相统一,冲突时,保障人权优先 刑事诉讼主体 国家专门机关 公安机关 侦查机关。上下级关系:领导关系军队刑事诉讼专门机关 侦查机关军队保卫部门检察机关 侦查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上下级关系:领导关系 层级:最高检、分州市检察院,县区检察院 检察机关军事检察院法院 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上下级关系:监督关系。 层级:最高院、省高院、市中院、县区法院 审判机关军事法庭专门机关的人:三机关工作人员,及其所属的勘验人。注意:他们不能称之为诉讼参和人。

2019年法考总计划

2019年法考总计划 01.总体时间问题 法考一共有8个科目,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理论、三国、商经(主观题不算),每个科目需要过3轮左右才算稳当(一轮时间[100%]=听课[50%]+做题[30%]+回顾[10%]+笔记[10%]+错题[10%]),每个科目第1轮大致需要45个小时左右,第2轮30小时左右,第3轮25小时左右,因此,每个科目100小时算走完。也就是说,加上主观题,加上备考期间有事耽误,需要大概800-1000个小时来准备法考才算是比较稳当的! 02.时间最少的准备 就算效率比较高,800小时搞定3轮,每年考试大致在9月中旬,我现在写这个是11月中旬,到明年9月还有10x30=300天800÷300=2.7小时,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每天花3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每天4个小时更好!后面开始的同学也可以算一下,自己轮数和每天安排的时间问题!实在不行,就只能看2轮。 03.课程/老师选择的问题 建议看我写的名师推荐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整体计划 - WHOLE - 01.计划说明 (1)年度计划只是一个大概计划,精确的计划还是建议看更为具体的科目计划。(2)没有人可以完完全全地跟上计划,所以计划一定要考虑到调节时间的问题。(3)做每件事的安排,都要给自己一点不安排任务的应急时间。我们只能预测事情怎么发展,但不能预知!大半年的时间,尽量留足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来做灵活调配。 (4)个人计划可以直接根据我这个计划来制定,做一些微调就行了。计划安排的是标准的每天学习4个小时,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群里问我下一步怎么走。千万别让我给你写个人计划,自己的情况自己最了解,所以加油吧! (5)计划随时都可能会有变化,所以计划这个只是一个参考。后期我会发一些科目学习计划,以科目计划为准,内容详细,每个阶段要注意什么,我都会写在科目计划里面! 注意 总的来讲,学的好的考生多看少听课,学的不好的考生多听+多看! 每月计划

2020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2020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2016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第一节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1、独立性; 2、被动性; 3、交涉性; 4、终局性; 5、普遍性; 6、民主性。 二、司法的功能 1、解决纠纷; 2、调整社会关系; 3、解释、补充法律; 4、形成公共政策。 三、司法公正、效率、独立 (一)司法公正 实体公正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司法公正的内涵 程序公正 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 到公平的对待 司法活动的公开性 裁判人员的中立性 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 司法过程的参与性 司法活动的合法性 司法公正的构成要素

案件处理的正确性 (二)司法效率 1、司法效率的构成要素: (1)司法机构的精简性; (2)司法人员的专业性; (3)权责的科学性和明确性; (4)程序的简明性和终结性; (5)期间的适度性和严格性; (6)诉讼费用分担的合理性。 2、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又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我国的司法现状决定 了我们应当“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三)司法独立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 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独立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 【真题提示】 1、关于司法和司法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1/47)答案:B

侵权责任法 司法考试 笔记

司法考试《侵权责任法》课堂笔记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即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笔者有幸受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派遣,曾于2010年1月21日——1月23日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在河南分院举办的全国《侵权责任法》培训班第一期的培训学习。授课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杜万华、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姜强、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李明义、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林文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扈纪华等。通过三天的培训学习,笔者深感受益匪浅。为了与法院同行及对《侵权责任法》感兴趣的朋友分享学习体会,笔者特将培训班课堂笔记予以整理汇报。 需要说明三点:一是为便于理解和适用条文,课堂笔记的编排采用了类似于条文释义的方式,但有些观点表述并不是仅仅针对某一条文而言的;二是所作笔记纯系笔者耳听手写所记,虽然尽量记准记全授课专家的原话,但因非根据讲课录音详细整理而成,故笔误、遗漏之处在所难免;三是各位授课专家就同一问题的观点和具体表述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基于以上三点,法院同行在个案法律适用中,要以自己对法律全面、正确的理解为准,不要盲信、偏信课堂笔记中授课专家的有关观点和具体表述。特此说明。 ──笔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 第三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五章产品责任 第六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 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 第九章高度危险责任 第十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一章物件损害责任 第十二章附则

2019司考商法大纲-16页精选文档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商法 第一章公司法 第一节公司法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公司的种类,公司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理解:公司的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规定与意义,公司法强制性和任意性的关系及其立法体现。 熟悉并能够运用:公司基本原理在分析和解决公司实务问题中的适用。 考试内容: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公司概念公司的营利性公司的独立财产公司的独立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的种类(公司的不同分类标准及其意义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本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 公司法的强制性与任意性公司法的基本原则(鼓励投资公司自治公司及利益相关者保护股东平等权利制衡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社会责任) 第三节公司的股东 基本要求: 了解:股东的概念,股东权利的类型,特别股东的特别义务,实际控制人的义务。 理解:股东代表诉讼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考试内容: 股东的概念(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国家股东股东资格的取得与确认) 股东的权利(股东权利的原则股东权利的特征股东权利的类型股东权利的内容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的排除) 股东的义务(股东的一般义务控股股东的特别义务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义务) 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和特点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股东代表诉讼可诉行为的范围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和法律后果) 第四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基本要求: 了解: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理解: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忠诚义务和勤勉义务的具体要求和违反此种义务的行为后果。 考试内容: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任职资格的禁止性规定违反任职资格禁止性规定的后果)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忠诚义务勤勉义务禁止性行为违反禁止性行为所得收入的归属)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赔偿责任对股东的司法救济) 第五节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制度 基本要求: 了解: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

2017司法考试刑诉笔记口诀

刑诉导学应背记的内容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 1.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规定,有关法律解释和规定,地方性法规,国际公约条约。 2.刑诉法的工具价值:为刑法的实现提供组织、程序和证据上的保障。同时保证处理案件的效率。 3.刑诉法的独立价值: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力,保证民主法治,弥补刑事实体法不足并“创制”刑事实体法,阻却或影响刑事实体法实现(不告不理、中止的功能。程序、不同的程序可能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比如有的案件和解则从宽处理) 4.宪法是静态的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 5.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核心是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保障公正,确保案件事实要真实,同时保证诉讼效率。 6.刑事诉讼其它学说中把它比喻成家庭模式:把国家与被告的关系比喻成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为了打击谁是为维护和谐关系,解决问题。 7.积极实体真实主义:不惜一切目的发现实体真实,不以保障无辜者不受追究为前提;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是以保障无辜都不受追究为前提。 8.刑事诉讼职能:审判中立,控辩平等,控审分离。控诉(公

诉人、被害人、自诉人及其法代人,诉代人),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法代人、辩护人) 9.刑事诉讼构造:弹劾式诉讼(奴隶社会时期)、纠问式诉讼(封建社会时期)、职权主义诉讼(大陆法系)特征:法官居中、双方受抑、法官掌权。当事人主义诉讼(英美法系):法官消极、双方主动、双方控程。混合式诉讼(意大利、日本):混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特征。 10.刑事诉讼主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专门机关为主要诉讼主体,另一部分是诉讼参与人(专门机关以外的人和专家辅助人、见证人、保证人、近亲属不是诉参人) 11.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其中当事人为主要诉讼主体,主要包括公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和被告人;附带民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其它诉讼参与人为一般诉讼主体,主要包括:法代人、诉代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2.被告人有罪的权力只能由人民法院来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反过来宣告某人无罪,公安机关、检察院也有这个权利,比如不立案、撤案、不起诉都表明某人无 罪。.

宪法与行政法——北大考研心得

我谈谈一下几个大家可能会关注的问题吧。 1、要不要同时司法考试? 我从大二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司考的风格和内容与法学研究生考试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总的来说,这是个个人选择的问题。基础好,学习习惯好,精力充沛,如果符合以上几点,不妨给自己一个充满挑战的一年。如果hold不住紧张的时间表,hold不住两次大考的压力,那还是建议大家稳妥一点。 2、要不要上辅导班? 针对北大考研的有凯程和英华,对于前者我并不了解。而我报了英华的综合课的和专业课的班。感觉效果很好。一是理清思路,尤其是民法这样的学科内容体系庞杂,而听完老师的课后,对于复习考研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专业课的帮助也很大,它提供了信息和一些有用的资料。不能说报了辅导班就能如虎添翼,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路灯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不在乎你报了什么样的班,而在于你如何妥善运用手里的资料,如何举一反三。 3、要不要去北大听课? 说到底这也是个个人选择的问题,考研族在北大屡见不鲜,可见听课是由必要的,但是也要和自己的投入衡量一下。 4、timetable 时间安排也是我们第一次考研的人会遇到的难题。我建议可以将英语复习贯穿始终,英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还是提前复习要好,譬如去年的下半年,最迟也要在今年的3月开始。如果基础很好,托福雅思无压力,也不要大意失荆州,因为考研英语的难度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真题+阅读,这是一大法宝。政治,从功利角度来讲,我个人感觉10月开始复习就OK了,上上视频课或者是面授班,多背背押题卷,肖秀荣、任汝芬、文都考研的最后五套题等等,多看多背,按照套路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具体时间安排:10月以后:白天看专业,傍晚时候开始英语阅读3篇,晚上7点到9点,背政治,9到10点被英语作文,10到11点再复习一遍政治。10月以前,大概就是上午看英语,然后时间放在专业课上。这些安排是按我个人喜好来的,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我想重点突出的是每天做自己的计划,不论计划的优劣,都能给你带来预期的结果。

2017司法考试《刑法》基础巩固34-40

2017司法考试《刑法》基础巩固34 2017司考刑法基础:附加刑。 一、罚金★★★ (一)“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判了主刑必须并处罚金;可以不判主刑而单处罚金。 (二)金钱。不受犯罪分子当前拥有财产数额的限制。如只有10万,可以判100万。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一)范围: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二)对象 必须附加剥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可以附加剥夺:其他任何严重犯罪,即使分则条文没有规定,法官也可以附加剥夺 (三)刑期 1.单独适用:1年以上5年以下 2.附加适用:(1)管制:和管制的期限相同,同时起算、同时执行、同时结束。 (2)拘役、有期徒刑:1年以上5年以下。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算;假释的,从假释之日起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如果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在拘役、有期徒刑期间是有政治权利的。 (3)无期徒刑、死刑:终身。从判决生效之日起算。 (4)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

算;假释的,从假释之日起算。 三、没收财产★★★★★ (一)1.一部分或者全部 2.犯罪分子个人所有 3.合法拥有且没有用于犯罪。 4.实物或金钱。不能把实物折算成金钱再没收。 5.当前所有。如只有10万,不能判处没收11万。 (四)对同一犯罪,不能既判罚金又判没收财产。对同一犯罪人,数罪并罚时,可以既判罚金又判没收财产。 (五)既有罚金又有没收财产,先执行没收财产,再执行罚金。 (六)没收全部财产时,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未成年人、成年人)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七)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2019法考真题回忆版

第一题: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谈谈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和根本遵循。 第二题:刑法。 洪某和蓝某共谋抢劫,蓝某未按时到,洪某一个人用用铁锤猛击受害人后脑,致使受害人倒地,洪某以为受害人已经死亡,但经查实际上当时是受了重伤昏迷,受害人被打晕后蓝某才来的,两人取走受害人身上财务,蓝某拿完钱又走了。洪某以为受害人死了所以扔河里,结果淹死了。 洪某逃走在外地,用假的房产证明文件骗了30万贷款做生意,赔了之后没钱还。就去租车公司以真实身份租车,骗说车是自己的,用车质押给小贷公司骗得的50万借款,但是之前它是知道车上有GPS租车公司不会受损失。50万借款中30万用于还银行。后租车公司果然根据GPS取回车辆。小贷公司发现上当,故报案。因此案发被通缉,但公安机关一直未掌握洪某抢劫的犯罪行为。 洪某知道被通缉后行贿给市环保局局长5万,求环保局副局长找公安局副局长帮他说情,公安局副局长假装答应,从环保局副局长那套话得知洪某住处并将洪某抓获归案。洪某到案后如实交代了骗取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犯罪事实,但否则对银行贷款诈骗,也未交代抢劫的犯罪事实。 洪某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未掌握的他本人盗窃有密码的银行卡和现金的事实。银行卡骗妻子说捡的,让其去购物消费,但妻子去提款机取了4万现金。 洪某还检举程某和黄某故意伤害轻伤:程某雇黄某划前妻手周某臂轻伤就行,事成后再给20万,黄某轻伤周某后死亡,因为有白血病血流不止死亡。但程某对周某的病情是知道的,黄某不知道。事后黄某找程某万20万不给,把程某打成重伤。后来经过再讯问后,洪某交代了1995年的犯罪事实(公安机关掌握了犯罪事实,但不知道具体的犯罪人)。 要求:按案情描述顺序分析每个人的犯罪行为,定罪量刑,犯罪形态,有争议要求观点展示。 第三题民事诉讼法: 甲公司向乙公司借款1100万元,未到清偿期,甲乙公司即签订合同,约定甲公司将某重要资产作价抵债给乙方。债权人认为该资产价值远超其借款额,向法院诉请撤销该合同。但乙公司认为甲公司还大量财产可供偿债,不认可其撤销抵债合同的主张。 甲公司为解决资金困难将厂房出租给丙公司,但未清理厂房,致使厂房内的轮胎被丙公司使用。债权人于是主张甲丙公司财产混同,要求丙公司对债权承担连带责任。 甲公司又向银行贷款,将财产抵押给银行。 甲公司又将其收到的某公司出具的收款人为甲公司的票据质押给公司借款,未办理登记,但该票据被背书了“不可转让”。 甲公司为解决资金苦难,利用控制地位,大量占用关联公司的资金,并要求关联公司资金归其同意管理,在甲公司和关联公司之间互相调剂使用,造成财产混同,账目不清。 债权人于是要求甲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并重整。 问题: 1.有大量财产可供偿债,是否构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障碍? 2.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 3.债权人主张甲丙公司财产混同,要求丙公司对债权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是否成立。

宪法复习笔记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及本质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是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①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 ②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3或3/4多数)。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请愿书 1、从宪法历史上看: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都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从宪法内容看:宪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资产阶级宪法是伴随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没有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社会主义宪法就无从产生,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3、民主事实:普通化是宪法产生的前提。 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对比居于首要地位。 1、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 2、宪法会随统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在政治力量对比中,还有在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派别和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 (三)宪法集中和全面地表现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法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1、资:规定人民主权,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首要原则。私有制构成人民主权的障

司考之刑法笔记1总则

刑法总则 一、犯罪构成 ?刑法: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仅颁布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至今有7个修正案。 ?罪行法定原则:1.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2.具体要求是禁止溯及既往、排斥习惯法、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确定的罪行法定。 ?刑法的空间效力: A.属地管辖:1.国内犯(其他都是国外犯罪);2.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航空器、船舶(只要挂有本国国旗,不论停放何处)(汽车不是);3.包括行为地(实行地、预备地)和结果地;(共同犯罪部分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在国内,对该共同犯罪都可适用我国刑法;在未遂犯场合,行为地与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地、可能发生结果地,均为犯罪地。 B.属人管辖:1.凡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2.其他普通公民在国外犯罪的,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但法定刑最高为3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C.保护管辖:条件1.针对外国人在国外犯罪;2.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3.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4.按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处罚。域外犯罪虽经外国审判仍可适用我国刑法,但已经受过刑法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D.普遍管辖:1.必须是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如毒品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2.管辖国应是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规定为犯罪;4.犯罪人出现在管辖国领域内;定罪量刑的法律根据是国内刑法;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构成要件由具体要素组成,有客观(如行为)和主观(如故意)的构成要素要件、记述(如贩卖、妇女、毒品、儿童)和规范(淫秽物品、猥亵、侮辱、情节严重)的、积极和消极的、共同(如行为)和非共同(如身份)的、成文(绝大多数)和不成文(如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危害行为:人在其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不作为犯罪:行为人负有积极义务(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职务或业务要求、法律行为引起的、先行行为引起的),能作为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不作为犯罪构成犯罪的前提是作为义务。 ?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指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通常对量刑有一定意义,特定情况下对定罪也有一定影响。因果关系和行为人主观能否预见无关; 因果关系的中断:如果介入因素(自然事件、他人行为、被害人自身行为)的出现是异常的,且介入因素本身独立于先行行为的,因果关系被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的因果关系。 ?正当防卫: 1.起因:现实的不法侵害;否则为假象防卫(有过失为过失犯罪,没有过失的属意外); 2.时间:正在进行;否则为防卫不适时(按犯罪处理); 3.主观:具有防卫意图;保护非法利益、防卫挑拨、相互斗殴等,按犯罪处理; 4.对象:不法侵害人本人;否则为假象防卫或紧急避险或故意犯罪(有过失为过失犯罪,没有过失的属意外,也可能故意犯罪); 5.限度: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否则为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 特殊防卫权/无过当防卫:对象必须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 防卫装置:如果危及到公共安全,触犯公共安全的犯罪;如果没有危及,具体分析是否超出防卫限度。 如果明知侵害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或是精神病人,要尽量采取其他方法避免损害;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其实施防卫打击。 ?紧急避险(不得已为之;对象是无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可能造成的损害)vs正当防卫(危险来源仅限人为的;可以等于或大于可能造成的损害) ?在财产性违法犯罪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追捕者可以适用正当防卫。(vs自救行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刑事责任年龄:1.完全无刑事责任:x<14; 2.相对负刑事责任:14≤x<16;【8种故意犯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强奸罪、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如果绑架过程中又杀害人质,拐卖妇女、幼女过程中又强奸的,故意决水、故意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造成他人死亡的,应对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等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16≤x;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算满; ?刑事责任能力: A.完全无:1.x<14;2.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限制:1.14≤x<18(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不适用死刑);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障碍者(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3.聋哑人、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完全;【对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状态,完全责任,发病状态,不负责任;】 ?犯罪主观方面:认识因素+意志因素=罪过形式 认识到必然发生希望发生直接故意; 认识到可能发生放任发生间接故意; 轻信不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 没有认识到会发生反对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 ?间接故意的存在情形:1.为了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2.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出现;3.在突发性暴力事件中,行为人没有明确目标和具体目的,一时冲动、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例:私拉电网且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可能致他人伤害,属于间接故意。 ?法律认识错误:普遍观点“社会危害性认识为主、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为辅”,即只要行为人能认识到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该法律且因此影响对其行为及后果的社会危害性评价时,有可能影响犯罪构成; 事实认识错误:1.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量刑;(典型:甲开枪杀乙,而乙是因坠崖而死,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2.对象认识错误:只要出现死亡结果,都属故意杀人罪既遂;若对象不存在,可能导致未遂;3.打击错误;4.工具或手段认识错误;5.客体、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典型如假想防卫、假想避险)。【处理规则:分析有无犯罪故意;若有,是犯罪既遂或犯罪未遂;若无,是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事前的故意:指行为人误以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导致的预期结果,这样第一行为与预期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重叠的因果关系: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一起造成了结果时,就是重叠的因果关系;由于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两个行为和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期待可能性: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做出该违法行为以外的合法行为的可能性。情形:1.行为人因自然灾害、生活所迫而与他人重婚,缺乏期待可能性,不能以重婚罪论处;2.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机动车辆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90个必备知识点汇总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90个必备知识点汇总 1. 简述非法人团体的特征。 在一般意义上非法人团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 (1)团体之人合性:非法人团体是稳定的人合组织; (2)地位之主体性:非法人团体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3)责任之特殊性:非法人团体是不能完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体。 2.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 什么是有限合伙?它有哪些特征? 概念:是指由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人和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 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 特征: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相结合;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4. 民事权利以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几类? 依民事权利的作用,可以将民事权利划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1)支配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2)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权利。请求权有可以分为渡请求权和非独立请求权。 (3)形成权:形成权为依照权利人单方的以斯表示即可是既存的法律关系发生 变动的权利。 (4)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的权利,即对请求权的反对权,其目的在于永 久地或暂时地阻止请求权的实施或使请求权减弱。 5. 什么是请求权的竞合与聚合? 请求权的竞合,指同一法律事实,依据不同的规范基础,会产生以同一给付为目的的数个请求权的并存,当事人可选择行使,其中一个请求权因目的达到而消灭时,其他请求权也因目的达到而消灭,但不能同时行使。 请求权的聚合,指同一法律事实同时引起多个请求权,其要求给付的内容各不相同,并且可以同时主张。 6.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有哪些情况? 综合《民法通则》及《合同法》,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有以下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并非纯获利益的行为; (2)代理权欠缺的行为; (3)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司法考试卷一司法制度复习笔记: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国家司法考试/备考辅导 2017年司法考试卷一司法制度复习笔记: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第一节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1、独立性; 2、被动性; 3、交涉性; 4、终局性; 5、普遍性; 6、民主性。 二、司法的功能 1、解决纠纷; 2、调整社会关系; 3、解释、补充法律; 4、形成公共政策。 三、司法公正、效率、独立 (一)司法公正 实体公正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司法公正的内涵 程序公正 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 到公平的对待 司法活动的公开性

裁判人员的中立性 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 司法过程的参与性 司法活动的合法性 司法公正的构成要素 案件处理的正确性 (二)司法效率 1、司法效率的构成要素: (1)司法机构的精简性; (2)司法人员的专业性; (3)权责的科学性和明确性; (4)程序的简明性和终结性; (5)期间的适度性和严格性; (6)诉讼费用分担的合理性。 2、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又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我国的司法现状决定 了我们应当“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三)司法独立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 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独立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 【真题提示】 1、关于司法和司法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1/47)答案:B A 效率是司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反映,是法治的灵魂和核心,强调的是尽可能地快速解决纠纷、多解决纠纷,尽可能地节省和充分利用各种司法资源 B 从总体上看,司法具有解决纠纷的直接功能和调整社会关系、解释和补充法律、形成公共政策、秩序维持、文化支持等间接功能 C 根据现代司法的独立性特点,一切案件或纠纷,一旦进入司法程序,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决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应再作处理 D 德国和法国虽然政治制度相同,但德国建立了联邦和州两套法院机构,法国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法院机构[答案解析] 公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价值和目的,也是法治的灵魂和核心。故A 项错误。从总体上看,司法具有解决纠纷的直接功能和调整社会关系,解释和补充法律,形

宪法知识归纳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古代宪法的含义 宪法英文是constitution,源自拉丁文中的constitutio,意思是组织、规定、确立等。Constitution原指“构成”,国家的基本组织法,规定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同部门的权力分配。 (二)近现代意义的宪法 “宪法”一词便成为与人权保障以及权力制约等密不可分的概念。“宪法”便成为通过限制专断权力以广泛保障基本人权的国家之基本法。 宪法处理的法律关系,主要有: (1)国家(公共权力)与公民(私主体)的关系 (2)国家(公共权力)内部的关系 二、宪法的特征 (一)内容上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我国宪法:国家制度及其基本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及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二)法律效力上 1、宪法处于一国法律体制中的顶端,所有其他法律法规均以其为效力基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法规的条款无效。 2、宪法还是部分法律法规(主要是公法)的制定依据。 (三)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1、制定: (1)专门机构 (2)通过程序 绝对多数;联邦国家州或邦的承认(美国当年定为9州的承认) 2、修改 (1)特定主体的提案: 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2)严格的通过程序: (3)特定内容修改的限定 三、宪法的本质 我国宪法学界长期以来的正统观点: (一)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二)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反映。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方法论上的反思:仅把宪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来把握,没有全面把握宪法的思想基础——立宪主义。 立宪主义(constitutionalism )=限制公共权力、保障个人权利(传统立宪主义的主流) 我们认为,宪法是一种法律规范,把宪法作为一种规范现象,来阐释宪法本质有其优越之处。从规范的视角看宪法本质。

刑法笔记-司考

1、供述过了诉讼时效的罪名不是自首 2、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将枪赠与他人,属于非法出借枪支罪。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 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3、为抢劫运钞车服务,实现抢劫一辆面包车并杀害车主,依然构成独立的犯罪,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 4、抢劫面包车后又将面包车毁坏,毁坏的行为可以被事前行为评价,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5、甲对正在实施一般伤害的乙进行正当防卫,没有超过防卫限度致乙重伤,乙恳求甲将其送往医院,甲不理会,构成防卫过当,不独立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合法的先前行为不会产生作为义务,还是后行为被先行为吸收?。 6、司法解释认为抢劫罪的既遂标准有两个:第一,取得财物,第二,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 刘凤科的理论认为只有取得财物才可以成为抢劫罪的既遂。 行为人想要抢劫却亏了钱,不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构成既遂;亏了钱不是刑法的评价内容。 《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认定“抢劫数额巨大”,参照各地 认定盗窃罪数额巨大的标准执行。抢劫数额以实际抢劫到的财物数额为依据。对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明确目标,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抢到财物或实际抢得的财物数额不大的,应同时认定“抢劫数额巨大”和犯罪未遂的情节,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未遂犯的处理原则量刑。 根据《两抢意见》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以行为人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无法实际使用、消费的部分,虽不计入抢劫数额,但应作为量刑情节考虑。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支付平台获取抢劫财物的,以行为人实际获取的财物为抢劫数额。 5、张明楷认为,行为人出于其他故意,正在实施暴力行为没有结束,产生夺取财物的意思并夺取财物的,成立抢劫罪。

宪法考试重点完整版

宪法考试重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名词解释 宪法: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简答题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的是指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的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政作为以宪法规定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服务于使纸上的宪法成为现实的宪法目的。但是,宪政实践在宪法目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对于不具有正当性、确定性、功能性和调控性的宪法,宪政的实践活动又可以通过反作用的机制来使得纸上的宪法符合宪政实践的要求。所以,仅仅有宪法,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基于纸上的宪法规定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宪政实践,宪法必须适应宪政实践的要求残年不断地为宪政

实践提供正确的规范依据。当然,作为宪政实践的基础,没有宪法的存在是谈不上宪政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国家中,不存在一个被称为宪法的根本法,或者是宪法存在的权威被人们严重忽视,宪政是无从谈起的。因此,要实现宪政,就必须要强化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宪法是法,不是简单的政治纲领或者是政策。宪政实践要求一个国家必须保持法制的统一与协调,其中,宪法应当居于法律制度的核心,这是的基本前提。 论述 宪法的特征? 主要特征就是内容最重要;法律效力最高;修改最严格。下面是详细的叙述: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有两种意义的宪法规范:一是意义上的宪法规范,即一切调整宪法关系的规范;二是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规范,即仅指宪法确定的调整宪法关系的规范。作为的一种,宪法规范也同样具有的三要素,即假定条件要素、行为模式要素和处理后果要素。 受宪法规范的地位及内容所决定,宪法规范又具有一般不具备的特性:

刑法笔记

刑法 绪言: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学的作用:1,指导刑事立法 2,促进刑事司法 3,繁荣法学教育,丰富法学研究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阶级分析,一般分析方法)比较历史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上编刑法总论 第1章刑法概论 第1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即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一直,规定哪些行为时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 犯罪人何种刑罚的法律。 3,分类:广义分类:所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 狭义刑法: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普通刑法:刑法典 特别刑法:仅适用特定的人、时、地、事的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刑法的性质: 1,刑法的阶级性质:a,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b,刑法的阶 级本质是由国家阶级本质决定的c,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刑 法,但是所有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反映剥削阶级意志并为 剥削阶级服务,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这是剥削阶级的 国家刑法的共同阶级本质。

d, 社会主义刑法:简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 志,保卫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当前及长远的利 益。 2,刑法的法律性质:a,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刑事法特征){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刑法是其 他部门法的保护法},b,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直接同犯罪 作斗争。 3,公法的特征: 刑事法特征:可调整所有法律关系 程序性:规定实现实体法过程中有关诉讼程序和手续的法○实体法:规定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实际关系中权 利和义务的法律。 第2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我国刑法的创制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1,1979年7月6日我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颁布生效 2,1997年10月1日施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 a,实现了刑事法律原则和加强刑法保护功能 b,贯彻了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 c,实事求是同时适当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相结合 第3节刑法的根据和义务 一,制定刑法的根据:法律根据时间根据 1, 制定刑法的根据:宪法 宪法是母法,刑法是子法子法必须是贯彻母法的基本要求 并保障母法的实施服务 2,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 情况 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 2,刑法的任务 1,刑法第2条规定 2,我国刑法任务包括惩罚和保护两个方面 惩罚是犯罪的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主义制度 b,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