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2.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3.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A.a B.b C.c D.d

4.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情况是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5.“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快

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7.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它们的生物学关系为A.种内互助 B.种内互助 C.寄生 D.互利共生

8.枯枝落叶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下表为三地区森林枯枝落叶量和土壤有机物现存量的调查数据,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

A.北方森林、温带落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森林

C.温带落叶林、北方森林、热带雨林 D.温带落叶林、热带雨林、北方森林

9.在以下几种微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根瘤菌 B.硝化细菌 C.大肠杆菌 D.乳酸菌

10.对于多细胞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后膜通透性降低

B.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可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变为癌细胞

11.有人服药后发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这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12.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

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

A.乙;甲 B.乙;丙 C.甲;丙 D.丙;甲

13.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14.下列食物链,哪一个是成立的

A.田鼠→蛇→鹰

B.阳光→草→兔→狐

C.植物→鼠→蛇→鹰

D.草→兔→羚羊→狮子

15.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降至较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会加快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

D.正常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可稳定维持在0.8-1.2mg/L

1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能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生长,抑制根、芽生长

C.生长素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必定不同

D.幼嫩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17.下列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18.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右图)。

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

A.1/4 B.1/2 C.1/16 D.1/8

19.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2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21.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有染色体组4个

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22.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某DNA片段中,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有40个胸腺嘧啶

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基因型为Aa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A∶a=1∶1,雄配子:雌配子=1∶1。D.男性色盲患者一定会将色盲基因通过女儿传给外孙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D. 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25.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不包括

A.某些目的基因编码的产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B.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的基因重组

C.转基因动物与正常动物杂交,一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26.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种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的基因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的基因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两物种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说明两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2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的哪个过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了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如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该家族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对该家族系谱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Ⅱ3

C.甲病是性染色体病,乙病是常染色体病

D.若Ⅲ8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1/8

2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请在下图中指出标记元素所在的部位依次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30.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反映出生物群落随着时间而发生_______演替的情况。

(2)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如果图中植物能提供20000KJ 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_________。(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这一角度分析,该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作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菠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为XY型。现有抗霜抗干叶病和不抗霜抗干叶病两个菠菜品种,已知抗霜与不抗霜为相对性状(A、a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抗干叶病与不抗干叶病为相对性状(B、b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

Ⅰ.以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据表格回答:

(1 )抗干叶病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菠菜的叶型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为显性,B、b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可选亲本有杂合宽叶雌株菠菜、纯合宽叶雌株菠菜、狭叶雄株菠菜和宽叶雄株菠菜。

实验步骤:将________和________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2)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

(3)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b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33.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若发生性状分离,则所有子代中的ddRR和ddRr的比是 ________。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____(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________(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

(4)图中________(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34.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写有关的名称,并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填写名称:

①;②;

③;④;

⑤;⑥。

(2)有人形象的将DNA的平面结构比喻为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个“梯子”“扶手”的物质是(填序号),它形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相当于两个“扶手”间“阶梯”的物质是(填序号),它的形成靠相连,并严格遵循原则。

(3)在基因工程中,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DNA分子的“剪刀”是,将不同DNA分子片段连接起来的“针线”是。

35.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表示患病男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病为白化病,则9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则4号的基因型为,7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3)若8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基因用a 表示)和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则5号可能的基因型为,6号可能的基因型为,10号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可能性是。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突触小体是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膨大部分,当神经兴奋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至该部分时,即电信号的形式,使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运动到突触前膜,并将其中的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转换成化学信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属于基础题。

2.D

【解析】

试题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由于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此时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使得血糖维持动态平衡;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D

【解析】

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即由兴奋部位双向传导至未兴奋部位;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释放,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传导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结果和图文信息转换能力。

4.B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得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得慢,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内容,比较抽象,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5.D

【解析】

试题分析:“朵朵葵花向太阳”描述的是植物的向光性,即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细胞伸长、细胞体积增大,进而生长得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向光性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6.D

【解析】

试题分析: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A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数量不再增加,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B正确。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会增加,使得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C正确。种群的增长速度在开始时,逐步增大,k/2时增长率最大,此后将逐步降低,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环境容纳量的相关知识,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环境容纳量的理解。

7.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中“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说明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是互利共生关系,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考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看懂题意

8.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土壤中有机物量指的是未被分解者分解的有机物的数量,由图可知,热带雨林的

数量少,分解的落叶量最多;温带落叶林次之;北方森林数量最多,分解的落叶量最少。由此可推知,分解落叶的能力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热带雨林;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9.B

【解析】

试题分析:根瘤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只能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属于异养型生物;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氨气氧化成亚硝酸盐,进而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故选B。

点评:考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10.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后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大幅增加,最后成为全透膜;A错误。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未形成完整动物;B错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1.C

【解析】

试题分析: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使血浆的渗透压下降,回渗血管的水分减少,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12.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器官移植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起作用。将丁的皮肤移植到乙的体表上,由移植皮肤(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影响,移植皮肤14天后脱落,这时已产生了

记忆细胞,当再移植丁的皮肤到乙的体表上,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所以移植的皮肤最易脱落;切除胸腺后丙影响T细胞的分化,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以移植的皮肤最易成活;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设种群数量为X,则25/X=10/40 可得X=100只/公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标记重捕法的计算,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4.C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结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A 错误。食物链中不包含有无机环境;B错误。食物链的羚羊不能吃兔;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食物链。

15.AC

【解析】

试题分析:血糖浓度降至较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关激素,使得血糖浓度维持动态平衡,另外也可刺激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兴奋,作用于胰岛,则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正确。正常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可维持在0.8-1.2mg/L(80-120 mg/dL),但不是稳定不变; D错误。

考点:本题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16.CD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具有两重性;A正确。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和芽的生长,说明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作用不同;B正确。根据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相关曲线可知,在最适浓度两侧有两种浓度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效果是相同的;C错误。曲线没有反映出生长素对幼嫩细胞与成熟细胞的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7.D

【解析】

试题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作出的假设性解释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生物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D

【解析】

试题分析: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都是V形发尖,说明平发际是隐性性状,设为aa,则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一个平发际孩子的概率是1/4,生女孩的概率是1/2,所以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1/4×1/2=1/8。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19.D

【解析】

试题分析:Aa和Aa杂交,子代有2种表现型,Aa的概率为1/2,aa的概率为1/4;Bb与bb杂交,子代有2种表现型,Bb的概率为1/2,bb的概率为1/2;Cc和Cc杂交,子代有2种表现型,Cc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利用乘法法则,AaBbCc和AabbCc杂交,子代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0.A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来自父方和母方非同源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故A正确;母方染色体和父方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故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1.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图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时细胞质的分裂是不均等的,所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故A、C错误;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B错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C

【解析】

试题分析: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所以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故A正确;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故B、C正确;双链DNA分子之间的碱基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但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A

【解析】

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故A正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产生

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两个“非”缺一不可,故B错误;基因型为Aa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A∶a=1∶1,但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故C错误;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色盲患者一定会将色盲基因传给女儿,但不一定会传给外孙,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染色体变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4.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故A错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故B错误。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故C错误;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八倍体小麦的配子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所以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单倍体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5.C

【解析】

试题分析:某些目的基因编码的产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如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可能会成为过敏源,故A正确;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的基因重组,形成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故B正确;转基因动物与正常动物杂交,不一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如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即使能杂交后代也是不育的,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故C错误;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造成基因污染,如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甲、乙两物种存在捕食关系,若捕食者仅有一种食物来源,则被捕食者灭绝,捕食者也会因缺少食物而灭绝;若捕食者有多种食物来源,则其中一种被捕食者灭绝不会导致捕食者灭绝;若捕食者灭绝,则被捕食者在一段时间内数量会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减少,最终在一定数量上维持平衡,故A错误。在长期进化中,二者相互选择,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共同进化,故B正确。两种群的基因突变是由环境影响产生的,两种群之间互不影响,故C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能说明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7.A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即图中的①过程。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Ⅱ3、Ⅱ4、Ⅲ8,“无中生有”为隐性及利用反证法确定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Ⅱ5、Ⅱ6、Ⅲ9,“无中生有”为隐性,又知道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甲病只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故A错误、C正确。用X b来表示甲病基因,则Ⅲ7的致病基因来自Ⅱ4,故B错误;用a表示乙病基因,则Ⅲ8基因型及概率为aaX B X b(1/2)或aaX B X B(1/2);Ⅲ9基因型及概率为:AaX b Y(1/2)或 AAX b Y(1/2),两者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1/2=1/4,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故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计算能力。

29.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35S是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每一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所以32P是标记在磷酸分子上的,即图中的①上。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约有20种,可变的是在R基,而氨基和羧基是不变的,因此可能含有S的只能是在R基上,即图中的④。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的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

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故A错误。图③中的碱基对缺失了,属于基因突变,故B错误。图④中,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故C正确。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图中4种变异均能够遗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1.(1)次生

(2)20KJ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5)可改善该物种生存环境,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解析】

试题分析:(1)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该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出次生演替。

(2)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获得最低能量,计算时选最长的食物链,按照×10%计算,植物能提供20000KJ的能量,则鹰获得最低能量值=20000×10%×10%×10%=20KJ。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图食物网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兔、鼠、狐、蛇和鹰属于消费者,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天然牧场进行放牧,要防治鼠和兔,目的是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5)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该物种生存环境,提高其环境容纳量,是保护物种的根本措施。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和意义、生态系统的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2.Ⅰ.(1)显性抗干叶病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不抗干叶病性状

(2)BbX A Y和BbX a X a

Ⅱ.实验步骤:杂合宽叶雌株菠菜狭叶雄株菠菜

实验结果及结论:(1)只有雄性植株,且宽叶∶狭叶=1∶1(或宽叶雄∶狭叶雄=1∶1)

(2)只有宽叶植株,且雌∶雄=1∶1(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1∶1)

(3)雌性植株都是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狭叶,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为1∶2(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雄性狭叶=1∶1∶1)

【解析】

试题分析:

Ⅰ.抗干叶病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不抗干叶病性状,即性状分离,说明抗干叶病相对于不抗干叶病为显性性状;后代雌株和雄株中:抗干叶病与不抗干叶病之比均为3:1,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抗霜和不抗霜的亲本杂交,后代均为抗霜,说明抗霜相对于不抗霜为显性性状;后代中雌株和雄株的情况不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Y×X a X a。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 A Y和BbX a X a。

Ⅱ.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可选杂合宽叶雌株菠菜和狭叶雄株菠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再统计基因b的致死类型。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雄性植株,且宽叶∶狭叶=1∶1(或宽叶雄∶狭叶雄=1∶1);若基因b 使雌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宽叶植株,且雌∶雄=1∶1(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1∶1);若基因b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则后代中雌性植株都是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狭叶,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为1∶2(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雄性狭叶=1∶1∶1)。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3.(1)3/4 3∶2

(2)⑤⑦⑧

(3)③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4)①②

【解析】

试题分析:

(1)有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Rr,F1自交得到F2,F2中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占1/2×1/2=1/4,不能稳定遗传的就是3/4;F2中的矮秆抗病(2/3ddRr、1/3ddRR)自交,子代中ddRR出现的概率为2/3×1/4+1/3=1/2,ddRr的概率为2/3×1/2=1/3,所以ddRR和ddRr 的比是3∶2。

(2)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即⑤→⑦→⑧过程,⑦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⑧用秋水仙素处理。

(3)要获得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即③→④过程;具体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鉴定是否取得成功看转基因作物表现出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

(4)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即图中①→②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4.(12分)

(1)胸腺嘧啶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苷酸碱基对腺嘌呤

(2)②③⑤氢键碱基互补配对

(3)限制酶 DNA连接酶

【解析】

试题分析: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一分子磷酸组成。限制酶能识别 DNA 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DNA连接酶能恢复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考点:DNA分子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35.(6分)

(1)2/3 (2)X B X b 1/2 (3)AaX B Y AaX B X b 1/1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若该病为白化病,由于8号患病,所以5号、6号都是Aa,因此,9号的基因型为AA或Aa,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若该病为红绿色盲,则8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又来自4号,所以4号的基因型为X B X b ;7号的基因型为X B X B或X B X b,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若8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则5号6号可能的基因型为AaX B Y和AaX B X b。10号患白化病的几率为1/4,患红绿色盲的几率为1/4,所以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可能性是1/4×1/4=1/16。

考点:生物的遗传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遗传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徽省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硫酸、纯碱、水 B.分散系——空气、水玻璃、盐酸 C.非电解质——液氯、乙醇、NH3 D.强氧化剂——盐酸、硫酸、硝酸 2.实验室配制1 mol·L-1盐酸250 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D.烧杯 3.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B.④⑥ C.③④⑥D.①④⑥ 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 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 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 体.液泡等 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 线菌(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 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ml NaOH 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ml NaOH 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2.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孟德尔在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运用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 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检验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和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那个过程()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 5.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用纯合的高茎与矮茎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成熟时,拔掉所有的矮茎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高茎F3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 A.B.C.D. 6.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A.3:1 B.5:1 C.5:3 D.11:1 7.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8.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9.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母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完整版)高一学年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

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90 分,答题时间90 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2.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3.下列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和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B.细胞质中的基因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4.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生物体不同体细胞中,DNA一般相同,而RNA会有所变化 D.正常情况下,细胞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5.碱基A与T的互补配对可以发生在人体下列哪些细胞结构中:() 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细胞质基质⑤核糖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6.生物界这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蛋白质的多种多样 B.DNA的分子的复杂多样 C.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的多样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黄粒 B.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C.人的白化病和虎的白化病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8.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试判断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 A.染色体 B→C的过程中 B.染色体 C→D的过程中 C.DNA A→B的过程中 D.DNA C→D的过程中 9.如果将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A.50% B.75% C.100% D.以上均有可能 10.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上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渭南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u :64 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 v的名称为鉝.关于 L 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 2.下列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A.酒精溶于水 B.HC l溶于水得盐酸 C.将N a2SO4熔融呈液态 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3.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溶液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 a C l固体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 l固体 D.CH3COON a溶液加热 4.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可使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D.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5.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为熵变,当△G <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吸热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CO(g)═C(s)+O2(g) B.2N2O5(g)═4NO2(g)+O2(g) C.(NH4)2CO3(s)═NH4HCO3(s)+NH3(g) D.M g CO3(s)═M g O(s)+CO2(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水能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B.室温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10-14mol2·L-2 C.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H4)2CO3和(NH4)2F e(SO4)2中的c(NH4+)后者大 D.硫化氢的电子式为 7.常温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N a2CO3②N a HSO4③CH3COOH④N a HCO3.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8.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氨水至0.01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选用藓类叶、黑藻叶或者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为防止叶绿体失水,在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C.观察细胞质流动之前,供观察的黑藻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D.观察细胞质流动,先找到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为参照物 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 C.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 D.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没有 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ATP增多,NADPH减少B.ATP减少,NADPH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施用化肥比施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 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有利于绿色蔬菜的保鲜 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 5.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D.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6.下列有关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B.染色质是核仁中或粗或细的长丝 C.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的DNA分子中 D.染色质中含有DNA、蛋白质和少量RNA 7.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生物高一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一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增殖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 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复制合成数不变)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

7、有丝分裂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8、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9、无丝分裂的典例:蛙的红细胞 三、细胞分化: 1、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结果: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3、细胞分化发生时期: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5、分化的实质: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意义:

部编版2020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版)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比较,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大多通过分裂产生子代 B.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可占有多个层次 C.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D.多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有“系统”这一生命层次 2.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单体的种类 B.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 C.若④是脱氧核糖,则图乙是SARS病毒核酸的单体 D.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3.棉子糖是一种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三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棉子糖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相同 B.棉子糖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C.棉子糖可直接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被利用 D.棉子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4.下图为某真核细胞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与②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均为双层膜结构 B.③处发生某种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 C.④为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均位于其上

D.细胞核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信息可通过⑤到细胞质 5.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物质运输过程受氧气浓度的影响,但可能不需要载体 B.组成膜结构的蛋白质、磷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能确定洋葱细胞液的准确浓度 D.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时,细胞中ATP/ADP的值都会变大 6.卡尔文用以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过程,即卡尔文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泼的化学能 B.图示中的a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 C.14CO2中的碳原子经光合作用转移到b物质中 D.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中 7.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②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C.③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d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8.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适宜时段剪取洋葱根尖,可得到较多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B.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可使根尖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C.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新版

2019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OH- B.Mg2+C.OD- D.D3O+ 2.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A.氯仿B.苯C.酒精D.KI 溶液3.下列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B.煤的干馏,石油分馏 C.金属导电,熔融氯化钠导电D.金属的焰色反应,浓硫酸吸水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①甲基的电子式;②Cl﹣的结构示意图:; ③乙烯的分子式:CH2=CH2 ④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⑤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⑥氯乙烷的结构式:A.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5.试推测第82 号元素X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A.X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两种B..单质是能导电的固体 C.单质不能与氢气直接化合D.X 是非金属元素

6.氧化还原反应及盐与酸或碱的复分解反应遵循“强制弱”的规律,个别反应不符合该规律.下列反应中属于个别反应的是 A.2Fe3++Cu=2Fe2++Cu2+ B.Cu2++H2S=CuS↓+2H+ C.Cl2+2I﹣=2Cl﹣+I2 D.Al3++3NH3?H2O=Al(OH)3↓+3NH4+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环己烷B.苯乙烯(C6H5CH=CH2) C.丙烯(CH3CH=CH2)D.乙烷 8.氢气和氮气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已知H﹣H 键、N≡N、H﹣N 键能分别为为Q1、Q2、Q3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3Q1+3Q2<2Q3B.Q1+Q2<Q3C.3Q1+Q2<6Q3 D.3Q1+Q2<2Q3 9.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①Na+CO 2C(金刚石)+C(石墨)+Na2CO3(未配平);方法比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②C(石墨)=C(金刚石)容易得多.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B.新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C.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 金刚石需要消耗46g 金属钠 D.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分数: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 B.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下图是一种人工膜的模型图,与质膜相比,下列对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分子体积太大 B. 葡萄糖不溶于脂双层中 C. 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载体 D. 没有ATP提供能量 3、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载体蛋白 D.胆固醇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煮熟的猪肝研磨液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B.“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C.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D.“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 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A面为细胞质基质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该“膜结构”也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等 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分子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6、如图1表示腺苷三磷酸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五边形表示单糖,与RNA中的单糖相同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 7、、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8、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与③之间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2018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戚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 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2.性状分离是指 A.遗传因子的分离 B.染色体的分离 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D.以上说法都对 3.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 B.小麦种子的白粒和红粒 C.狗的黑毛和卷毛 D.大麦的有芒和无芒 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和反交实验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 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孩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I -2 和I -4必须是纯合子 B. Ⅱ-l、Ⅲ -1和Ⅲ -4必须是纯合子 C. Ⅱ-2、Ⅱ-3、Ⅲ -2和Ⅲ -3必须是杂合子 D. Ⅱ -4、Ⅱ -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6.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I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 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一P:刚毛(♀ ) x截毛(♂ )→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 ): x刚毛(♂)→F1刚毛(♀ ):截毛(♂ ) = 1: 1 杂交组合三P:截毛(♀)x刚毛(♂) →F1截毛(♀):刚毛(♂) =1:1 A.I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l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 7.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迸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 1:3:1,雌性为5: 2:0: 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绳中纯合子占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kA或bbXAXa 8.已知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i N-14 0-16 Na-23 Al-27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活动周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普通锌锰于电池不含环境污染物,可以随意丢弃 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D.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提高贫穷地区居民收入 2.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蚕丝和棉花的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 B.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C.用加酶洗衣粉涤羊毛织品效果更好 D.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3.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下列有关三元轴烯( )与苯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均含有碳碳双键 B.均为平面结构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4.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互为同位索 B. 与属于同种原子 C. 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 与是硒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混合物所用试剂分离方法 A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洗气 B 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C 氯气(HCl) 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 乙醇(水) 金属钠蒸馏 6.现欲用纯净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生成CO2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OE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B. FG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C.由图像无法推断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可以降低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7.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VII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IIA族 D.元素周期表中从第3列~12列中的元素均为副族元素 8.右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处通人氢气,a极是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C.N处通入氧气,在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该电池产物为水,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电源 9.已知某反应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该图像可以表示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的能量变化 B.该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 C.该反应过程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可进行 10.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A.2H2+O2 2H2O B. NH3 +HCl=NH4Cl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2.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观察装片时,不能随意移动显微镜 C.要将视野右下方的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用较强的光源,用较大的光圈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 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 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 5.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6.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 7.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一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入学考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 卷(选择题,1-40(每题2分),共80分) 1.在人体的各类细胞中,最可能不含有DNA 分子的是 A .神经细胞 B .成熟的红细胞 C .上皮细胞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四项各自对应的层次依次是( ) ①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②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③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④池塘 A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 .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 .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 .细胞、群落、种群、生物圈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者是沃森和克里克 B .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C .论证了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 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 ④细胞膜 ⑤脂肪 ⑥淀粉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⑥ 5.(·哈尔滨三中高二模拟)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 .N B .O C .P D .S 6.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核内,其存在形式往往是( ) A.环状DNA B.染色体(或染色质) C.蛋白质 D.细胞的代谢产物 7.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8.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细胞形态不同 B.细胞功能不同 C.有无遗传物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9 、 下 列 物 质 中 , 在 核 糖 体 上 合 成 的 是 ( ) ①性激素 ②抗体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纤维素 ⑥胰岛素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10、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 A .磷酸键 B .二酯键 C .肽键 D .离子键 11、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 、 B 、 C 、 D 、 COOH H —C —CH 2—CH 2—COOH NH 2 H H —C —CH 2—COOH NH 2 COOH HOOC —C —CH 2—COOH H H 2N —C —CH 2OH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Zn-65 Cu-64 Fe-56 Al-2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6分) 1.下列过程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 B .石油的分馏、硫酸铜晶体遇浓硫酸失去结晶水 C .煤的液化、碘的升华 D .煤的气化、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 B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物质中, 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浓硫酸 B. Al C. 蔗糖 D.HCl 4.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羟基的电子式为: B .HClO 的结构式:H —Cl —O C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 . S 2- 的结构示意图: 5.下列大小比较全都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Na +>Mg 2+>Al 3+>Cl — ;原子半径:Na>Mg>Al>Cl B .稳定性:HF>H 2O>NH 3>CH 4 ; 还原性: HF < H 2O < NH 3< CH 4 C .碱性:CsOH>KOH>Mg(OH)2>NaOH ; 金属性:Cs>K>Mg>Na D .酸性:HClO>H 2SO 4>H 2CO 3;非金属性Cl>S>C 6.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7.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成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B .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C .淀粉与纤维素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8、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③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④苯的对位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O :H ¨ ¨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虽然增大,但其物质运输效率并没有增强 B.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改变了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导致了细胞分化 C.细胞的衰老导致人体的衰老,延缓人体衰老就要设法阻止细胞的衰老 D.细胞凋亡由遗传物质控制,只发生在老年个体,能加速人体的衰老死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5.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宣城市-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正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卷相应位置,同时将座位号后两位填写到答题卷的右上角方框内。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提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F1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C.因为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的3:1性状分离比,所以假说成立 D.孟德尔通过自交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4.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C.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现有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结构式如图)各若干,则由这些氨基酸(种类不限)脱水缩合所形成环状三肽,能形成的肽键数、含有的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2、1、2 B.3、0、0~3 C.3、O、1~4 D.2、1、不确定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 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5.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CO2 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7.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